路楠把孟堂找過來, 和他說了說接下來的新增產品種類,讓對方盡快調整一下生產計劃。
看看,什麽稀奇古怪的名兒都有, 還怪好聽的:遇見青提、夢境百香、橙諾與你……真是比第二汽水廠橘子味汽水這種名字要高級多了哈。孟堂反思了自家廠子生產產品的名字一秒鍾, 然後咋舌:“這麽多新款啊?”
路楠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長地說:“飲料行業有喜新厭舊的特色, 除了特別經典的品牌和口味之外,其餘公司想要有長遠的發展,一定要不斷地更新產品種類,當然, 其中也要把握循序漸進的原則。目前我們公司需要豐富產品線,時間寶貴。這個道理, 其實孟經理應該比我更清楚。”
孟堂怎麽不清楚呢?正是因為清楚第二汽水廠現在的產品已經瀕臨被市場淘汰的邊緣了, 他這幾年才一直在自家廠子裏折騰, 就為了搞出能夠讓消費者接受並喜愛的新款,隻不過不怎麽成功。不僅如此,此類失敗的創新經驗折騰掉廠子不少錢,讓他現在變得束手束腳。
路楠這麽一說, 孟堂的臉有點兒火辣辣的:嗐, 虧我還是個飲料人,居然還要路楠這個前白酒人來教我怎麽經營飲料企業。
路楠點撥人, 向來是隨心所欲的。
孟堂管著代加工車間, 兢兢業業、從未出錯。
因此,路楠樂意與他說這幾句,要不然, 她才沒有這個做好人的閑心。
“元旦前先上六種新口味, 根據一月份的銷售情況, 再考慮年後是否繼續大批上新。”路楠點了點手裏的清單,“原材料品質這一塊我畢竟不是內行,有幾處不懂的地方,還得請教孟董和你,勞煩你們把把關。”
“路總太客氣了,是我們應該做的。”孟堂拿起計算器算了算,“剛才你說元旦前要在終端市場全麵上新款,那我這邊月底之前每款得備20萬件的貨……”畢竟從廠家發出去、經銷商收到貨、經銷商在終端鋪貨、新品推廣這個流程還需要一個周期呢。
孟堂一邊算,一邊在紙上寫寫畫畫,沁然飲料公司那邊一下子又多了六種口味,加上原先的八種,合計有十四種口味了。這幾條生產線產出成品的速率很高,隻是每次換原料都會耽擱一點時間。
他意識到再增加新口味,原先的更換配料表頻率就有些不合理了:“這是我剛算過的生產效率,路總你看看。”
路楠翻了翻孟堂的安排,對此並沒有什麽異議:“可以,就按照你寫的辦,四條生產線全開,先前的口味已經有一定的成品儲備了,那麽從明天起集中優先安排新口味的生產。”
至於孟堂提到的他們工人原本是單休,也就是從周日放假改為工人輪休——即生產線不停這件事,路楠沒什麽意見:“你的安排很合理,我隻有一點要求:成品必須保質保量。”
孟堂點頭:“這個你放心。”
孟堂心中隱隱有這樣的想法:沁然飲料公司開張這麽紅火,簽了這麽多的客戶。生產任務增加必然會導致生產時間增加,現在隻是機器沒了休息日,未來說不定工人還要兩班倒呢。嘶,到時候萬一現有操作四條生產線的工人不夠了,還要擴大生產線,路楠該不會又來一次軍訓吧?
想到大學畢業這麽多年還要感受軍訓的苦,孟堂就悲從中來。
但是能怎麽辦呢?
誰讓沁然是甲方爸爸呢!
誰讓對方錢又多又準時呢!
誰讓……為代加工車間而準備的軍訓其實對第二汽水廠和廠子的工人來說,意味著‘增加收入’這件好事呢?
沒看見那些沒有報名參加甄選的、軍訓中被篩下來的工人現在有多羨慕代加工車間的工人嗎?因為代加工車間的工人們不僅可以拿到足額的工資,每個月甚至還有全勤獎呢!哪裏像其他工人,每周雙休、淡季的時候做四休三或者做三休四,就這樣,孟堂還要絞盡腦汁各方安排,在排班的時候盡量考慮周全,才讓跟著他父親多年的老夥計們都能拿到可以保證基本生活的工資。
孟堂從路楠辦公室離開,先去了自家那條‘半死不活’的橘子汽水生產線。
這條生產線的效率可沒有沁然那邊的高,工人們甚至能邊幹活邊說話。
他們和孟堂打了個招呼,又問:“孟經理,我們手頭的生產單馬上就要做完了,接下來要繼續備貨嗎?”
這是討活幹。
不問這一句,工人心裏頭沒底,擔心做完手上的生產單,又要‘休息’了。
“備吧。”孟堂清了清嗓子,“年底了,三個品種都備一點貨,到時候讓廠裏的大篷車去周邊鄉鎮轉轉,買一箱送一箱的搞起來。”
他是這麽想的:雖然市區的人不太愛喝汽水廠這幾款老式汽水了,不過在鄉下,看在價錢便宜的份上,還是能賣出去一點的。
“好嘞。”工人聽到這句就安心了,然後又追問一句,“那邊,這個月一直有大掛車拉貨呢,是不是要把第四條(備用的)生產線也開起來啦?”
孟堂擺擺手:“別瞎打聽人家的事兒,你手邊的成品再不裝托盤,出口處的玻璃瓶就要倒啦!”
離開自家生產線,又走了一遍消毒流程的孟堂看著生產沁然飲料的忙碌生產線以及忙到完全沒空搭理自己的工人,不禁想到八個字: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想到剛才自家生產線工人說的話,孟堂轉頭去沁然的成品倉庫,問倉管要庫存清單,好為接下來的生產計劃做個參考。
倉管正在給沁然的員工指路:“喏,你要拿散貨就從這個貨架拿,把購物車推過去,等下出來的時候在這邊登記數量就行。”
“等等——”孟堂看見購物車的側邊防盜鏈纏在一起了,沁然的女員工正在努力和打結的鐵鏈作鬥爭,便將手裏的文件夾隨手擱在一旁的貨架上,“我幫你吧。”
剛想站起身的倉管小幅度地聳聳肩,屁股又落回凳子上了。
陳璐轉頭,看見一個白白胖胖的中年人(孟堂:?我可是和路楠同屆的!和她一般大!),解結的架勢很熟練。
她笑著說:“謝謝你啊。”
能不熟練嗎?這些購物車都是他們廠子以前的物料,怎麽用最順手沒人比他更了解了。
孟堂一邊解一邊說:“這個鏈子得順著方向來,不然容易纏得更緊。”
陳璐成功推走一輛購物車,又說了一遍謝謝。
“不客氣。”孟堂見人走遠之後對倉管說,“擠眉弄眼幹什麽呢?快,給我庫存清單。”
……
十一月對路楠來說是開始收獲的季節。
自她月中從京市回省內之後,餘下半個月的時間內,沁然飲料在岒江省所有地級市全部完成招商。
也就是說,沁然的飲料從十二月開始,在整個省份的大型商超和重點布局的商業綜合體、商務區、中學大學校園超市等等都有供貨了。
方航是月底回來的,一回來就聽到這個好消息。為公司高興的同時,也生出了危機感:我在京市多呆了半個月,進度落下好多啊,我一定要好好努力了,可不能輸給林經理。
此後,林浩和方航陷入良性競爭之中,路楠分神關注了一下,覺得他倆這個你爭我趕的狀態挺好的,至少原先跟屁蟲似的方航現在主動領任務,去滬市跑市場了。
哦,林浩則是去了包郵區剩下的省份蘇省的省會。
十一月的最後一天,路父給路楠打了電話。
他們父女從前大概是一個月通一兩次電話,等到路楠工作之後,頻率逐漸降低,到現在,變成了兩三個月通一次電話,每次也隻是幹巴巴地聊幾句:
“最近工作怎麽樣?”
“還好。爸你呢,生意怎麽樣?”
“一般般。你媽那邊的生活費我又補了三個月。”
“哦。”
“我這裏貸款掉頭要股東簽字,可能過幾天要你過來一下。”
“好的,提前兩三天告訴我就行。”
“嗯。”
諸如此類。
不過今天路父這通電話有點不一般。
他說:“我聽說,你從那個酒公司辭職了?現在回餘安自己開了個公司?”
路楠心道:您這消息也正不夠靈通的。
她嗯了一聲。
路父一如之前一般,對女兒的人生沒有指手畫腳的想法,隻是以過來人的身份語重心長地說:“做生意是有風險的,尤其是現在,和二三十年前不能比,那時候有膽子有腦子就行,現在如果沒有足夠的本錢,砸幾十萬還不夠聽個響的。但是你已經開始做了,就試試吧,有什麽需要我幫忙的,我回頭組個局,帶你去見見一些叔叔伯伯。”
路楠客氣笑笑:“謝謝爸,我攤子小,剛起步,暫時不需要。”
“唉,我其實更希望你和你弟弟,都找一份安穩的工作。結果你性子強,沒想到你弟弟也是……”
【安穩的工作?不得不說,他和黃女士之前能做二十年的夫妻,還是有很多共同點的。】
不過路楠是誰啊,她很快就抓住了路父話語中的重點:“您剛才說,路楊怎麽了?”
路楠最近忙,沒怎麽關注老弟,但是據她所知,老弟在學校一切都好啊。
月初的時候,黃女士去開了家長會,老弟的成績也是穩步增長,唯一偏科的短板英語也因為一直補課,沒有拖後腿。而且家長會上老師還點名誇他之前參加計算機競賽在省裏和市裏拿獎的事兒呢。
第550章
雖然路楊計算機競賽獲獎在高考時並沒有加分。
但是路楠知道, 老弟在這方麵頗有天賦,他從小學開始直至未來的大學,一路都拿相關獎項, 最後更是直接吃上這碗飯。
在已知結果的前提下, 她無比確信,路楊現在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是對的——哦, 嚴謹一點:對他自己的未來和前途都沒有什麽壞處。
【所以父親現在這個態度,我也不是不能理解。】
【畢竟他沒有讀檔重來嘛。】
【不過上輩子我‘打消父親疑慮’的手段並不適用於現在啊,傷腦筋……】
她正分神回憶路楊上輩子的學習之路,路父出聲打斷了她的回憶。
“你不知道?我聽你弟弟說, 他打算走藝術生的路子。你媽媽已經給在畫室報名了。寒假開始就去集訓,寒假之後每周末都去畫室、明年暑假高二升高三的學生全都要在學校補課, 可是藝術生又要集訓。我打聽過了, 那些藝術生高三上學期基本都不在學校!這樣怎麽行, 你弟弟如果這麽做,文化課根本就跟不上其他人!”
路父在電話那頭喋喋不休,這是他難得情緒頗為激動的時刻了。
路楠幹脆利落地堵住父親剩下的話:“我知道。是我比較了我們市幾家畫室之後,給老弟推薦了天一畫室。”
“你知道?你推薦的?”兩個反問句之後, 路父的語氣中滿是難以置信, “你媽媽沒文化不懂這些。你弟弟年紀小不懂這些,我都可以理解。但是你不一樣啊, 女兒, 你是經曆過高考、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我以為你能給你弟弟提出正確的建議,可, 你怎麽能放任你弟弟走彎路呢?”
“彎路?”路楠並不這麽認為, “老弟的理想是靠華國傳媒大學。專業方向也考慮過了, 屬於提前批招生的專業,雖然現在開始去畫室進修時間雖然有點緊湊,但他小學學過素描,底子還在,集訓一年去參加國考和自主招生的考試,剛剛好。”
路父顯然不能理解自己這對兒女的想法:“你弟弟的成績比你之前還要好,我問了他班主任,他可以衝一衝京市或者滬市幾所雙一流大學,當藝術生太可惜了。你一定要讓他知道輕重。”
路楠在電話這頭沉默著。
路父把女兒的沉默理解為默許。
結束通話之後,路楠眨了眨眼,深吸一口氣:勸……你個大頭鬼!我這個逆反心理,一下子就起來了!
十二月初是路楊生日,路楠轉頭就定了蛋糕,周日下午送去學校:“和你們同學分著吃吧。”
路楊一邊說著感謝老姐,一邊小心翼翼地問:“老爸是不是不太同意我去藝考?”
“不用管他,過完生日你就十八歲了,這是你的人生,你自己做決定就好。”路楠拍了拍老弟的肩膀。
……
進入了十二月,時間仿佛過得更快了。
尤其是快速消費品行業,這個月所有的上遊企業都在要催款、要付款、要結算、要關賬……忙翻天。
比如孟堂就很慘啊,一邊給甲方安排最合理最高效的生產計劃,一邊還要幫他老爸去周邊經銷商那裏催款——沒辦法,他們自己產的汽水銷量不佳,經銷商們已經很多年都不遵從先打款後發貨的原則了,都是先拿貨賣,賣得差不多了再結款的。現在不是年底了麽,孟堂又要去求爺爺告奶奶地討錢了。
討到貨款之後,他還要和他老爸一起按著計算器,給供應商付款之後還能留下多少給工人發工資。
今年第二汽水廠的情況要比往年樂觀一些,因為他們最新的甲方爸爸從不拖欠應付款。
孟堂啪啪啪地將計算器‘歸零、歸零、歸零’之後,又重算了一遍,終於確信今年年底賬麵結餘的數字不、是、負、數!!!
看看,什麽稀奇古怪的名兒都有, 還怪好聽的:遇見青提、夢境百香、橙諾與你……真是比第二汽水廠橘子味汽水這種名字要高級多了哈。孟堂反思了自家廠子生產產品的名字一秒鍾, 然後咋舌:“這麽多新款啊?”
路楠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長地說:“飲料行業有喜新厭舊的特色, 除了特別經典的品牌和口味之外,其餘公司想要有長遠的發展,一定要不斷地更新產品種類,當然, 其中也要把握循序漸進的原則。目前我們公司需要豐富產品線,時間寶貴。這個道理, 其實孟經理應該比我更清楚。”
孟堂怎麽不清楚呢?正是因為清楚第二汽水廠現在的產品已經瀕臨被市場淘汰的邊緣了, 他這幾年才一直在自家廠子裏折騰, 就為了搞出能夠讓消費者接受並喜愛的新款,隻不過不怎麽成功。不僅如此,此類失敗的創新經驗折騰掉廠子不少錢,讓他現在變得束手束腳。
路楠這麽一說, 孟堂的臉有點兒火辣辣的:嗐, 虧我還是個飲料人,居然還要路楠這個前白酒人來教我怎麽經營飲料企業。
路楠點撥人, 向來是隨心所欲的。
孟堂管著代加工車間, 兢兢業業、從未出錯。
因此,路楠樂意與他說這幾句,要不然, 她才沒有這個做好人的閑心。
“元旦前先上六種新口味, 根據一月份的銷售情況, 再考慮年後是否繼續大批上新。”路楠點了點手裏的清單,“原材料品質這一塊我畢竟不是內行,有幾處不懂的地方,還得請教孟董和你,勞煩你們把把關。”
“路總太客氣了,是我們應該做的。”孟堂拿起計算器算了算,“剛才你說元旦前要在終端市場全麵上新款,那我這邊月底之前每款得備20萬件的貨……”畢竟從廠家發出去、經銷商收到貨、經銷商在終端鋪貨、新品推廣這個流程還需要一個周期呢。
孟堂一邊算,一邊在紙上寫寫畫畫,沁然飲料公司那邊一下子又多了六種口味,加上原先的八種,合計有十四種口味了。這幾條生產線產出成品的速率很高,隻是每次換原料都會耽擱一點時間。
他意識到再增加新口味,原先的更換配料表頻率就有些不合理了:“這是我剛算過的生產效率,路總你看看。”
路楠翻了翻孟堂的安排,對此並沒有什麽異議:“可以,就按照你寫的辦,四條生產線全開,先前的口味已經有一定的成品儲備了,那麽從明天起集中優先安排新口味的生產。”
至於孟堂提到的他們工人原本是單休,也就是從周日放假改為工人輪休——即生產線不停這件事,路楠沒什麽意見:“你的安排很合理,我隻有一點要求:成品必須保質保量。”
孟堂點頭:“這個你放心。”
孟堂心中隱隱有這樣的想法:沁然飲料公司開張這麽紅火,簽了這麽多的客戶。生產任務增加必然會導致生產時間增加,現在隻是機器沒了休息日,未來說不定工人還要兩班倒呢。嘶,到時候萬一現有操作四條生產線的工人不夠了,還要擴大生產線,路楠該不會又來一次軍訓吧?
想到大學畢業這麽多年還要感受軍訓的苦,孟堂就悲從中來。
但是能怎麽辦呢?
誰讓沁然是甲方爸爸呢!
誰讓對方錢又多又準時呢!
誰讓……為代加工車間而準備的軍訓其實對第二汽水廠和廠子的工人來說,意味著‘增加收入’這件好事呢?
沒看見那些沒有報名參加甄選的、軍訓中被篩下來的工人現在有多羨慕代加工車間的工人嗎?因為代加工車間的工人們不僅可以拿到足額的工資,每個月甚至還有全勤獎呢!哪裏像其他工人,每周雙休、淡季的時候做四休三或者做三休四,就這樣,孟堂還要絞盡腦汁各方安排,在排班的時候盡量考慮周全,才讓跟著他父親多年的老夥計們都能拿到可以保證基本生活的工資。
孟堂從路楠辦公室離開,先去了自家那條‘半死不活’的橘子汽水生產線。
這條生產線的效率可沒有沁然那邊的高,工人們甚至能邊幹活邊說話。
他們和孟堂打了個招呼,又問:“孟經理,我們手頭的生產單馬上就要做完了,接下來要繼續備貨嗎?”
這是討活幹。
不問這一句,工人心裏頭沒底,擔心做完手上的生產單,又要‘休息’了。
“備吧。”孟堂清了清嗓子,“年底了,三個品種都備一點貨,到時候讓廠裏的大篷車去周邊鄉鎮轉轉,買一箱送一箱的搞起來。”
他是這麽想的:雖然市區的人不太愛喝汽水廠這幾款老式汽水了,不過在鄉下,看在價錢便宜的份上,還是能賣出去一點的。
“好嘞。”工人聽到這句就安心了,然後又追問一句,“那邊,這個月一直有大掛車拉貨呢,是不是要把第四條(備用的)生產線也開起來啦?”
孟堂擺擺手:“別瞎打聽人家的事兒,你手邊的成品再不裝托盤,出口處的玻璃瓶就要倒啦!”
離開自家生產線,又走了一遍消毒流程的孟堂看著生產沁然飲料的忙碌生產線以及忙到完全沒空搭理自己的工人,不禁想到八個字: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想到剛才自家生產線工人說的話,孟堂轉頭去沁然的成品倉庫,問倉管要庫存清單,好為接下來的生產計劃做個參考。
倉管正在給沁然的員工指路:“喏,你要拿散貨就從這個貨架拿,把購物車推過去,等下出來的時候在這邊登記數量就行。”
“等等——”孟堂看見購物車的側邊防盜鏈纏在一起了,沁然的女員工正在努力和打結的鐵鏈作鬥爭,便將手裏的文件夾隨手擱在一旁的貨架上,“我幫你吧。”
剛想站起身的倉管小幅度地聳聳肩,屁股又落回凳子上了。
陳璐轉頭,看見一個白白胖胖的中年人(孟堂:?我可是和路楠同屆的!和她一般大!),解結的架勢很熟練。
她笑著說:“謝謝你啊。”
能不熟練嗎?這些購物車都是他們廠子以前的物料,怎麽用最順手沒人比他更了解了。
孟堂一邊解一邊說:“這個鏈子得順著方向來,不然容易纏得更緊。”
陳璐成功推走一輛購物車,又說了一遍謝謝。
“不客氣。”孟堂見人走遠之後對倉管說,“擠眉弄眼幹什麽呢?快,給我庫存清單。”
……
十一月對路楠來說是開始收獲的季節。
自她月中從京市回省內之後,餘下半個月的時間內,沁然飲料在岒江省所有地級市全部完成招商。
也就是說,沁然的飲料從十二月開始,在整個省份的大型商超和重點布局的商業綜合體、商務區、中學大學校園超市等等都有供貨了。
方航是月底回來的,一回來就聽到這個好消息。為公司高興的同時,也生出了危機感:我在京市多呆了半個月,進度落下好多啊,我一定要好好努力了,可不能輸給林經理。
此後,林浩和方航陷入良性競爭之中,路楠分神關注了一下,覺得他倆這個你爭我趕的狀態挺好的,至少原先跟屁蟲似的方航現在主動領任務,去滬市跑市場了。
哦,林浩則是去了包郵區剩下的省份蘇省的省會。
十一月的最後一天,路父給路楠打了電話。
他們父女從前大概是一個月通一兩次電話,等到路楠工作之後,頻率逐漸降低,到現在,變成了兩三個月通一次電話,每次也隻是幹巴巴地聊幾句:
“最近工作怎麽樣?”
“還好。爸你呢,生意怎麽樣?”
“一般般。你媽那邊的生活費我又補了三個月。”
“哦。”
“我這裏貸款掉頭要股東簽字,可能過幾天要你過來一下。”
“好的,提前兩三天告訴我就行。”
“嗯。”
諸如此類。
不過今天路父這通電話有點不一般。
他說:“我聽說,你從那個酒公司辭職了?現在回餘安自己開了個公司?”
路楠心道:您這消息也正不夠靈通的。
她嗯了一聲。
路父一如之前一般,對女兒的人生沒有指手畫腳的想法,隻是以過來人的身份語重心長地說:“做生意是有風險的,尤其是現在,和二三十年前不能比,那時候有膽子有腦子就行,現在如果沒有足夠的本錢,砸幾十萬還不夠聽個響的。但是你已經開始做了,就試試吧,有什麽需要我幫忙的,我回頭組個局,帶你去見見一些叔叔伯伯。”
路楠客氣笑笑:“謝謝爸,我攤子小,剛起步,暫時不需要。”
“唉,我其實更希望你和你弟弟,都找一份安穩的工作。結果你性子強,沒想到你弟弟也是……”
【安穩的工作?不得不說,他和黃女士之前能做二十年的夫妻,還是有很多共同點的。】
不過路楠是誰啊,她很快就抓住了路父話語中的重點:“您剛才說,路楊怎麽了?”
路楠最近忙,沒怎麽關注老弟,但是據她所知,老弟在學校一切都好啊。
月初的時候,黃女士去開了家長會,老弟的成績也是穩步增長,唯一偏科的短板英語也因為一直補課,沒有拖後腿。而且家長會上老師還點名誇他之前參加計算機競賽在省裏和市裏拿獎的事兒呢。
第550章
雖然路楊計算機競賽獲獎在高考時並沒有加分。
但是路楠知道, 老弟在這方麵頗有天賦,他從小學開始直至未來的大學,一路都拿相關獎項, 最後更是直接吃上這碗飯。
在已知結果的前提下, 她無比確信,路楊現在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是對的——哦, 嚴謹一點:對他自己的未來和前途都沒有什麽壞處。
【所以父親現在這個態度,我也不是不能理解。】
【畢竟他沒有讀檔重來嘛。】
【不過上輩子我‘打消父親疑慮’的手段並不適用於現在啊,傷腦筋……】
她正分神回憶路楊上輩子的學習之路,路父出聲打斷了她的回憶。
“你不知道?我聽你弟弟說, 他打算走藝術生的路子。你媽媽已經給在畫室報名了。寒假開始就去集訓,寒假之後每周末都去畫室、明年暑假高二升高三的學生全都要在學校補課, 可是藝術生又要集訓。我打聽過了, 那些藝術生高三上學期基本都不在學校!這樣怎麽行, 你弟弟如果這麽做,文化課根本就跟不上其他人!”
路父在電話那頭喋喋不休,這是他難得情緒頗為激動的時刻了。
路楠幹脆利落地堵住父親剩下的話:“我知道。是我比較了我們市幾家畫室之後,給老弟推薦了天一畫室。”
“你知道?你推薦的?”兩個反問句之後, 路父的語氣中滿是難以置信, “你媽媽沒文化不懂這些。你弟弟年紀小不懂這些,我都可以理解。但是你不一樣啊, 女兒, 你是經曆過高考、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我以為你能給你弟弟提出正確的建議,可, 你怎麽能放任你弟弟走彎路呢?”
“彎路?”路楠並不這麽認為, “老弟的理想是靠華國傳媒大學。專業方向也考慮過了, 屬於提前批招生的專業,雖然現在開始去畫室進修時間雖然有點緊湊,但他小學學過素描,底子還在,集訓一年去參加國考和自主招生的考試,剛剛好。”
路父顯然不能理解自己這對兒女的想法:“你弟弟的成績比你之前還要好,我問了他班主任,他可以衝一衝京市或者滬市幾所雙一流大學,當藝術生太可惜了。你一定要讓他知道輕重。”
路楠在電話這頭沉默著。
路父把女兒的沉默理解為默許。
結束通話之後,路楠眨了眨眼,深吸一口氣:勸……你個大頭鬼!我這個逆反心理,一下子就起來了!
十二月初是路楊生日,路楠轉頭就定了蛋糕,周日下午送去學校:“和你們同學分著吃吧。”
路楊一邊說著感謝老姐,一邊小心翼翼地問:“老爸是不是不太同意我去藝考?”
“不用管他,過完生日你就十八歲了,這是你的人生,你自己做決定就好。”路楠拍了拍老弟的肩膀。
……
進入了十二月,時間仿佛過得更快了。
尤其是快速消費品行業,這個月所有的上遊企業都在要催款、要付款、要結算、要關賬……忙翻天。
比如孟堂就很慘啊,一邊給甲方安排最合理最高效的生產計劃,一邊還要幫他老爸去周邊經銷商那裏催款——沒辦法,他們自己產的汽水銷量不佳,經銷商們已經很多年都不遵從先打款後發貨的原則了,都是先拿貨賣,賣得差不多了再結款的。現在不是年底了麽,孟堂又要去求爺爺告奶奶地討錢了。
討到貨款之後,他還要和他老爸一起按著計算器,給供應商付款之後還能留下多少給工人發工資。
今年第二汽水廠的情況要比往年樂觀一些,因為他們最新的甲方爸爸從不拖欠應付款。
孟堂啪啪啪地將計算器‘歸零、歸零、歸零’之後,又重算了一遍,終於確信今年年底賬麵結餘的數字不、是、負、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