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青棠正因為看出這點,才會針對他性格,最後出了那樣一題,算是耍了點小聰明,若他不上套,指不定最後誰會贏。
這種情況,紀景行自然不好說什麽。
“俞大人,有何事?”
俞懌眼睛紅紅的,蓬頭散發,表情直愣愣的。
“我還是沒弄明白,我到底是陷入了何種邏輯困局,為何明明一道題,這種思路解不通,可換一種思路就通了,若這種答案是對的,應該正推反推無論從角度去推,都該是一樣的答案才對。”
一時半會,顏青棠也沒辦法跟他說清楚,尤其一旁還有個人虎視眈眈
想了想,她道:“這樣吧,俞大人,我再與你出一題,你若能把這道題想明白,大概就能明白其中的意思了。”
“你說。”
“說一人去買蔥,問蔥價幾許。賣蔥人答:10文一斤,這些蔥總共一百斤,也就是一千文。可這時買蔥人卻又問:蔥白幾文一斤,蔥綠幾文一斤?賣蔥人想了想說:蔥白七文,蔥綠三文。”
“於是買蔥人都買了下,但要求分開買,最後稱了稱果然蔥白五十斤,蔥綠五十斤,合起來正好是一百斤。按照計算,蔥白是七文乘以五十斤,三百五十文,蔥綠是三文乘以五十斤,一百五十文,於是買蔥人付了五百文,就拿著蔥走了。事後,賣蔥人想了半天也沒想明白,為何本來要賣一千文的蔥,現在卻隻賣了五百文。”
說完,顏青棠放下車簾,示意同喜可以走了。
留下俞懌一個人站在原地,久久停駐不動。
車上,見他挑眉看著自己,顏青棠解釋道:“我覺得把俞懌留在欽天監,有些屈才了,他若能兼任去學府當個講學先生,實乃學府之幸。”
“所以你又給他出了一題,就是為了吊著他去學府當先生。”
顏青棠並未隱瞞心思,點了點頭。
“你很欣賞他?”
“他是個人才,說是天才也不為過,我不如他多矣。這次能贏了他,其實也是我動了小聰明,有些欺負人了。”
她由於常年做生意,思維十分活躍,因為不夠活,生意就做不了。可對方卻是長年累月研究算學,自然不如她。
那兩道題說白了就是偷換了概念,專門把人往誤區裏帶,屬取巧之法。
見她言談之間不乏對對方的欣賞,紀景行的心仿佛被浸在陳醋裏泡著,酸得都溢出眉眼了。
“就這麽欣賞他?”
這時,顏青棠才反應過來,失笑看向他。
“你這是什麽表情?”
“你說我什麽表情?”
他嘟囔道,話裏話外都帶著醋味。
“我不過覺得他是個人才,你想到哪兒去了。”
“我哪都沒想,反正不準你欣賞他!”
他將她一把摟過來,霸道說。甚至已經在心裏動了如何隔開兩人的念頭,當然這件事肯定不能跟她說。
之後二人自是一番膩歪,快到瓊華殿時,顏青棠突然想起她似乎遺忘了一件事,可一時被他分心,又沒想起到底遺忘了什麽事。
直到晚上睡下時,她才想起自己忘了把昦兒帶回來了。
這兩個月,由於她忙著研究算學,他又很忙,昦兒就一直放在鳳棲宮皇後那。每次二人總是說,抽空把兒子抱回來,哪能一直麻煩皇後娘娘帶著,但總會因為這樣那樣的事遺忘。
現在靜靜想一想,昦兒還隻是他們第一個孩子,若是他為長兄,以後若有了其他孩子,他們又忙起來,豈不是昦兒也要像他小時候那樣,管著弟弟妹妹了?
一想到這,顏青棠頓時有點理解公公了。
這場比試後續效應綿延了許久,之後增設特科之事,在朝堂上幾乎沒有受到任何阻礙。
少不得還有人小聲抗議幾句,但都被幾句話就堵了回去。
畢竟比試是你們答應的,如今輸了可不能反悔。
借著這股勢頭,朝廷順勢昭告天下,將在今年八月各地鄉試中增設特科,擇優而取。
反正是第一年,大梁幅員遼闊,總能取幾個,要的不過是開個好頭,後續就好辦了。
與此同時,算學府也在京郊建了起來。
這地方以前是個皇莊,占地頗大,裏麵的建築都是現成的。當然改成學府後,有許多建築都要改動,但皇家做事,自然迅捷無比,正好趕在八月鄉試結束,算學府建成並正式開學招生。
關於算學府的消息,其實京城當地百姓早就知道了,而京外各地百姓,還是各省鄉試後,才得以知曉。
都知道金舉人銀進士,此言也恰恰說明舉人比進士更難考,可今年由於商科首試,竟錄取了不少專門考特科的舉人。
而且據考過的人說,這次的考題並不難。畢竟是首試,什麽東西都是前麵簡單,越到後麵越難,因為考的人會越來越多。
這一消息讓無數人飲憾,生恨自己的消息太閉塞,還有些人是有所耳聞,但覺得情況不明,就把三年一次的鄉試浪費在特科上,這種行徑實在太傻,因此還嘲諷了那些去考特科的人幾句。
如今看來,哪是人家傻,明明是自己蠢。
現在倒是後悔,但後悔也晚了。
這些消息一經傳開,頓時讓無數人在特科上動心思,但由於早年大家都從文,少有人有算學這方麵的涉獵,突然改學另一科,一時也無從下手。
這時聽聞說京城開了一個算學府,山長竟是當朝太子妃,就是那個贏了文武百官,以此推動了增設商科的那位。
一時間,湧往京城求學之人無數。
本來算學府隻打算招學生三百,後來因找來之人太多,不得不進行擴招。
以至於後來因湧來的人實在太多,不得不再增加入學試,隻有通過入學試的人,才能來此求學。
這正符合了之前那句‘開始簡單,越到後麵越難’之言,因此也滋生了各地有人專門開設教人商科類的學館,人人都以先學基礎,再入算學府為目標。
當然這是後話。
就在外麵因算學府鬧得沸沸揚揚之際,眼見顏青棠快要出孝了。
當下守孝,斬衰並非三年,而是二十七個月。
與此同時,關於太子大婚的籌辦,也進入了尾聲,隻等到了吉日,便可舉行婚禮。
臨著前一個月,顏青棠命人把顏瑩等人接到了京城。
自然不是住在宮裏,也並非西苑,而是在京中另設一處宅子,做了顏府。
這地方是顏青棠早就命人辦下的,反正也不急,各種修葺布置都慢慢來,正好宅子修好了,顏瑩等人也進京了,顏青棠便隨之一同搬回顏府。
不過此時,離大婚之日也沒幾天了。
嫁妝是早就準備好的,從賜婚聖旨下來,顏青棠見大事已定,就命陳伯他們在為自己準備嫁妝。
加上她爹從她幼時便開始為她攢下的嫁妝,足夠應對任何場麵。
到了發嫁妝當日,別人都是上午開始,能發到中午已經是嫁妝極多的了。她的發嫁妝,卻是一車接著一車,一擔接著一擔,從上午綿延不停一直發到下午。
讓圍觀百姓瞠目結舌,也讓那些本來覺得她身份太低,不配當太子妃的人,徹底閉住了嘴。
畢竟當銀子多到一定程度,也足夠讓人震撼。
到了正日子當天,哪怕之前就經曆過一次,可這一次顏青棠依舊十分緊張。
不過她的緊張並沒有持續太久,就被皇家繁瑣無比的各種禮儀,弄得煙消雲散,並且精疲力盡。
待二人終於行完禮,終於入了東宮新房,終於所有人都下去了,房中隻剩了兩人。
顏青棠還尋思著他莫怕是要出去敬酒,讓他早去早回,卻被紀景行一把攬進懷裏。
“你累糊塗了?我是太子,宮裏也沒有擺酒席,更沒有人讓我去敬酒。”
她還真是累糊塗了!
那就早些睡吧。
新婚之夜,難得二人竟什麽也沒有做,一覺睡到天亮。
次日早上,新婦去鳳棲宮向皇後敬茶。
按照規矩把茶敬了,皇後也給了見麵禮,忙親手將她拉了起來。
“行了行了,就不用多禮了,這倆是你小姑,這是你小叔,就不用介紹了吧。”
自然不用介紹了。
婆婆和藹,小姑可愛,一個小叔話不多,還有個小叔是個待不住的,剛從西北回來,之前又去了沿海。
而她,雖是嫁給了他,卻沒有因此困守宮廷。
算學館她兼著山長,朝廷第一次特科試題,是由她所出。總稅司的籌建她管了大半,顏家的生意也還在做著。
而如今她又在著手為他布局,對人頭丁稅下手。
料想事情不會簡單,且阻撓必定不少,但一定能做成。
畢竟事在人為嘛。
這樣的日子,是她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也過得很幸福。
可突然有一天,公公竟要退位,並以極快的速度把皇位扔給了兒子,並帶著婆婆跑了。
誰都沒帶,就二人走了。
她剛坐上太子妃的位置沒多久,現在竟要當皇後了?
就這麽當皇後了?
目送載著公婆的馬車的離去,顏青棠回首看了看丈夫,道:“我們好好教養昦兒,多給他生幾個弟妹,待到昦兒成年後,我們也可以像父皇母後這樣。”
“這個主意不錯。”
作者有話說:
哈哈是不是沒想到正文在今天就完了?其實一開始我定好的就是兩人大婚乾武帝和皇後跑路,到這裏就結束正文。
像姝寧怡寧小包子她們的事,放在正文裏寫不太好,感覺占據篇幅,畢竟男女主是顏青棠和紀景行嘛。
接下來的番外大概是新上任皇後帶娃日常,兩口子夫妻日常,皇後又幹了什麽,帶娃包括不限於昦兒,畢竟長嫂如母,棠棠能這麽順利做了太子妃又做皇後,未嚐沒有乾武帝在背後推動,他一直想帶媳婦跑路,想了很多年啦,跑路之前自然要找好接盤俠。
對了,還有素雲和暗鋒,還有蘇小喬和竇風,這兩個海王的故事,他倆的番外是我開文前就想好了。你們要有什麽想看的番外,也可以在評論裏說。
然後,因為我這篇文寫得比較短,很多榜單都還沒上,番外大概是隨榜更,所以就別催我更新了,有榜大概日更,沒榜大概就更一兩章?我順便弄下新文,爭取在這本番外更完之前,把新文開了。愛你們。
對了明天休息一天,後天更番外。
這種情況,紀景行自然不好說什麽。
“俞大人,有何事?”
俞懌眼睛紅紅的,蓬頭散發,表情直愣愣的。
“我還是沒弄明白,我到底是陷入了何種邏輯困局,為何明明一道題,這種思路解不通,可換一種思路就通了,若這種答案是對的,應該正推反推無論從角度去推,都該是一樣的答案才對。”
一時半會,顏青棠也沒辦法跟他說清楚,尤其一旁還有個人虎視眈眈
想了想,她道:“這樣吧,俞大人,我再與你出一題,你若能把這道題想明白,大概就能明白其中的意思了。”
“你說。”
“說一人去買蔥,問蔥價幾許。賣蔥人答:10文一斤,這些蔥總共一百斤,也就是一千文。可這時買蔥人卻又問:蔥白幾文一斤,蔥綠幾文一斤?賣蔥人想了想說:蔥白七文,蔥綠三文。”
“於是買蔥人都買了下,但要求分開買,最後稱了稱果然蔥白五十斤,蔥綠五十斤,合起來正好是一百斤。按照計算,蔥白是七文乘以五十斤,三百五十文,蔥綠是三文乘以五十斤,一百五十文,於是買蔥人付了五百文,就拿著蔥走了。事後,賣蔥人想了半天也沒想明白,為何本來要賣一千文的蔥,現在卻隻賣了五百文。”
說完,顏青棠放下車簾,示意同喜可以走了。
留下俞懌一個人站在原地,久久停駐不動。
車上,見他挑眉看著自己,顏青棠解釋道:“我覺得把俞懌留在欽天監,有些屈才了,他若能兼任去學府當個講學先生,實乃學府之幸。”
“所以你又給他出了一題,就是為了吊著他去學府當先生。”
顏青棠並未隱瞞心思,點了點頭。
“你很欣賞他?”
“他是個人才,說是天才也不為過,我不如他多矣。這次能贏了他,其實也是我動了小聰明,有些欺負人了。”
她由於常年做生意,思維十分活躍,因為不夠活,生意就做不了。可對方卻是長年累月研究算學,自然不如她。
那兩道題說白了就是偷換了概念,專門把人往誤區裏帶,屬取巧之法。
見她言談之間不乏對對方的欣賞,紀景行的心仿佛被浸在陳醋裏泡著,酸得都溢出眉眼了。
“就這麽欣賞他?”
這時,顏青棠才反應過來,失笑看向他。
“你這是什麽表情?”
“你說我什麽表情?”
他嘟囔道,話裏話外都帶著醋味。
“我不過覺得他是個人才,你想到哪兒去了。”
“我哪都沒想,反正不準你欣賞他!”
他將她一把摟過來,霸道說。甚至已經在心裏動了如何隔開兩人的念頭,當然這件事肯定不能跟她說。
之後二人自是一番膩歪,快到瓊華殿時,顏青棠突然想起她似乎遺忘了一件事,可一時被他分心,又沒想起到底遺忘了什麽事。
直到晚上睡下時,她才想起自己忘了把昦兒帶回來了。
這兩個月,由於她忙著研究算學,他又很忙,昦兒就一直放在鳳棲宮皇後那。每次二人總是說,抽空把兒子抱回來,哪能一直麻煩皇後娘娘帶著,但總會因為這樣那樣的事遺忘。
現在靜靜想一想,昦兒還隻是他們第一個孩子,若是他為長兄,以後若有了其他孩子,他們又忙起來,豈不是昦兒也要像他小時候那樣,管著弟弟妹妹了?
一想到這,顏青棠頓時有點理解公公了。
這場比試後續效應綿延了許久,之後增設特科之事,在朝堂上幾乎沒有受到任何阻礙。
少不得還有人小聲抗議幾句,但都被幾句話就堵了回去。
畢竟比試是你們答應的,如今輸了可不能反悔。
借著這股勢頭,朝廷順勢昭告天下,將在今年八月各地鄉試中增設特科,擇優而取。
反正是第一年,大梁幅員遼闊,總能取幾個,要的不過是開個好頭,後續就好辦了。
與此同時,算學府也在京郊建了起來。
這地方以前是個皇莊,占地頗大,裏麵的建築都是現成的。當然改成學府後,有許多建築都要改動,但皇家做事,自然迅捷無比,正好趕在八月鄉試結束,算學府建成並正式開學招生。
關於算學府的消息,其實京城當地百姓早就知道了,而京外各地百姓,還是各省鄉試後,才得以知曉。
都知道金舉人銀進士,此言也恰恰說明舉人比進士更難考,可今年由於商科首試,竟錄取了不少專門考特科的舉人。
而且據考過的人說,這次的考題並不難。畢竟是首試,什麽東西都是前麵簡單,越到後麵越難,因為考的人會越來越多。
這一消息讓無數人飲憾,生恨自己的消息太閉塞,還有些人是有所耳聞,但覺得情況不明,就把三年一次的鄉試浪費在特科上,這種行徑實在太傻,因此還嘲諷了那些去考特科的人幾句。
如今看來,哪是人家傻,明明是自己蠢。
現在倒是後悔,但後悔也晚了。
這些消息一經傳開,頓時讓無數人在特科上動心思,但由於早年大家都從文,少有人有算學這方麵的涉獵,突然改學另一科,一時也無從下手。
這時聽聞說京城開了一個算學府,山長竟是當朝太子妃,就是那個贏了文武百官,以此推動了增設商科的那位。
一時間,湧往京城求學之人無數。
本來算學府隻打算招學生三百,後來因找來之人太多,不得不進行擴招。
以至於後來因湧來的人實在太多,不得不再增加入學試,隻有通過入學試的人,才能來此求學。
這正符合了之前那句‘開始簡單,越到後麵越難’之言,因此也滋生了各地有人專門開設教人商科類的學館,人人都以先學基礎,再入算學府為目標。
當然這是後話。
就在外麵因算學府鬧得沸沸揚揚之際,眼見顏青棠快要出孝了。
當下守孝,斬衰並非三年,而是二十七個月。
與此同時,關於太子大婚的籌辦,也進入了尾聲,隻等到了吉日,便可舉行婚禮。
臨著前一個月,顏青棠命人把顏瑩等人接到了京城。
自然不是住在宮裏,也並非西苑,而是在京中另設一處宅子,做了顏府。
這地方是顏青棠早就命人辦下的,反正也不急,各種修葺布置都慢慢來,正好宅子修好了,顏瑩等人也進京了,顏青棠便隨之一同搬回顏府。
不過此時,離大婚之日也沒幾天了。
嫁妝是早就準備好的,從賜婚聖旨下來,顏青棠見大事已定,就命陳伯他們在為自己準備嫁妝。
加上她爹從她幼時便開始為她攢下的嫁妝,足夠應對任何場麵。
到了發嫁妝當日,別人都是上午開始,能發到中午已經是嫁妝極多的了。她的發嫁妝,卻是一車接著一車,一擔接著一擔,從上午綿延不停一直發到下午。
讓圍觀百姓瞠目結舌,也讓那些本來覺得她身份太低,不配當太子妃的人,徹底閉住了嘴。
畢竟當銀子多到一定程度,也足夠讓人震撼。
到了正日子當天,哪怕之前就經曆過一次,可這一次顏青棠依舊十分緊張。
不過她的緊張並沒有持續太久,就被皇家繁瑣無比的各種禮儀,弄得煙消雲散,並且精疲力盡。
待二人終於行完禮,終於入了東宮新房,終於所有人都下去了,房中隻剩了兩人。
顏青棠還尋思著他莫怕是要出去敬酒,讓他早去早回,卻被紀景行一把攬進懷裏。
“你累糊塗了?我是太子,宮裏也沒有擺酒席,更沒有人讓我去敬酒。”
她還真是累糊塗了!
那就早些睡吧。
新婚之夜,難得二人竟什麽也沒有做,一覺睡到天亮。
次日早上,新婦去鳳棲宮向皇後敬茶。
按照規矩把茶敬了,皇後也給了見麵禮,忙親手將她拉了起來。
“行了行了,就不用多禮了,這倆是你小姑,這是你小叔,就不用介紹了吧。”
自然不用介紹了。
婆婆和藹,小姑可愛,一個小叔話不多,還有個小叔是個待不住的,剛從西北回來,之前又去了沿海。
而她,雖是嫁給了他,卻沒有因此困守宮廷。
算學館她兼著山長,朝廷第一次特科試題,是由她所出。總稅司的籌建她管了大半,顏家的生意也還在做著。
而如今她又在著手為他布局,對人頭丁稅下手。
料想事情不會簡單,且阻撓必定不少,但一定能做成。
畢竟事在人為嘛。
這樣的日子,是她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也過得很幸福。
可突然有一天,公公竟要退位,並以極快的速度把皇位扔給了兒子,並帶著婆婆跑了。
誰都沒帶,就二人走了。
她剛坐上太子妃的位置沒多久,現在竟要當皇後了?
就這麽當皇後了?
目送載著公婆的馬車的離去,顏青棠回首看了看丈夫,道:“我們好好教養昦兒,多給他生幾個弟妹,待到昦兒成年後,我們也可以像父皇母後這樣。”
“這個主意不錯。”
作者有話說:
哈哈是不是沒想到正文在今天就完了?其實一開始我定好的就是兩人大婚乾武帝和皇後跑路,到這裏就結束正文。
像姝寧怡寧小包子她們的事,放在正文裏寫不太好,感覺占據篇幅,畢竟男女主是顏青棠和紀景行嘛。
接下來的番外大概是新上任皇後帶娃日常,兩口子夫妻日常,皇後又幹了什麽,帶娃包括不限於昦兒,畢竟長嫂如母,棠棠能這麽順利做了太子妃又做皇後,未嚐沒有乾武帝在背後推動,他一直想帶媳婦跑路,想了很多年啦,跑路之前自然要找好接盤俠。
對了,還有素雲和暗鋒,還有蘇小喬和竇風,這兩個海王的故事,他倆的番外是我開文前就想好了。你們要有什麽想看的番外,也可以在評論裏說。
然後,因為我這篇文寫得比較短,很多榜單都還沒上,番外大概是隨榜更,所以就別催我更新了,有榜大概日更,沒榜大概就更一兩章?我順便弄下新文,爭取在這本番外更完之前,把新文開了。愛你們。
對了明天休息一天,後天更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