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雷先生是和禮蘭人,船運大亨,他的船就是跑和禮蘭到新大陸的。他也看中了可麗肥皂這款產品,而且他根本不是想和之前那些商人那樣小打小鬧,他是打算壟斷可麗牌肥皂往洋基的渠道。
可麗牌肥皂利潤豐厚隻是促成他重視這個的原因之一,另外的原因卻是洋基哪兒都缺可麗牌肥皂。如果手上握著可麗牌肥皂,他就有可能將別的商品也配合著賣出去。
這有點兒像後世的醫藥公司,特別厲害的醫藥公司手頭往往有一些‘獨門藥’。市場上‘人無我有’的獨門生意當然好做,這樣的藥物根本不需要醫藥代表如何使勁,反而是很多醫院要主動采購。
這種時候,這些藥就要配合一些‘老藥’‘大眾藥’去銷售了…那些藥買誰家的不是買呢?這樣靠著獨門藥,醫藥公司就能比較輕鬆地獲得一些訂單,何樂而不為?
莫雷先生雖然靠著雄厚的資本,這兩年在船運行業動作頻頻,但實際還是根基太淺。單純做船運是很難做了——而且這年頭也很少有單純的船運商,他們運別人的貨的同時,也帶著很多自己的貨呢!
而莫雷先生要帶自己的貨,根基淺的缺點同樣會被無限放大。
關於這一點其實也沒什麽特別好的解決辦法,就像奧斯汀先生一樣,當初也有這個問題,隻能慢慢來,並且期待有什麽機遇了。奧斯汀先生有達科奇先生幫忙,這也算是機遇了。
莫雷先生也隻能慢慢編織自己的人脈網絡,增加自己的合作夥伴…而當下洋基緊缺的可麗牌肥皂就被他看作是一個機會!
要知道洋基現在表麵上看隻是上流社會需要可麗牌肥皂,但實際上隻要可麗牌肥皂能夠大量出口到洋基,價格‘正常’一些——都不需要特別低,4美元太貴了,哪怕1美元,甚至2美元呢?
隻要價格正常一些,立刻就會有大量的需求被釋放出來!那些買著假的可麗牌肥皂的中產階級,其實全都是可麗牌肥皂的潛在用戶。一塊肥皂賣4美元,哪怕是真貨,他們中會考慮購入的人也不會有多少。
但如果是2美元、1美元呢?恐怕不少人就願意買來試試了吧。而這就意味著大量的消費,豐厚的利潤。
莫雷先生明白這個道理,洋基的渠道商又怎麽會不明白!所以他可以利用可麗牌肥皂撬動杠杆,推出自己別的貨,然後慢慢經營,團結更多的合作夥伴——他覺得,隻要他有足夠的可麗牌肥皂,就能做到更多事!
這就是莫雷先生極其重視可麗牌肥皂的原因了。
好在他原本就是和禮蘭人,隻不過更靠著新大陸那邊做事業而已,所以和禮蘭人脈比很多根基在洋基的商人要多。他通過這些關係,人在洋基呢,就給可麗肥皂廠下了大筆訂單。
這筆訂單可真的太大了,而且還是長期要求供貨的,奧斯汀先生甚至因為這筆訂單又新擴大了一次可麗肥皂廠的規模……
不過奧斯汀先生其實並沒有吃下莫雷先生的全部訂單,實在是產能不夠啊!別說產能增加是需要時間的,看約定的提貨時間不一定來得及。就算那樣行得通,奧斯汀先生也不可能這會兒吃下一份訂單,就為了這張訂單無限擴張工廠吧?
工廠小的時候還能那樣做,工廠大的時候還那樣,將來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就算莫雷先生有後續訂單,也不可能說服奧斯汀先生。首先後續訂單也沒有這一次這麽大、要的這麽急,後續的訂單,現在稍微增加一些產能,再抓緊一些生產,也能消化掉了,不需要因此做那麽大的擴張。
另外,誰知道莫雷先生的訂單能有多穩定呢?中間要是因為種種意外,訂單黃了,可麗肥皂廠怎麽辦?
就算有違約金,也不一定能彌補損失。更不要說像是破產之類的意外,合同上說定的違約金能得到多少都是個問題!
莫雷先生想要盡力爭取,想要努力說服奧斯汀先生,向他說明自己的商業願景——以他的資本,他的計劃,絕對不會出問題的,奧斯汀先生這裏隻管增加產能,他將來還會要更多的貨呢!
然而這不是小事,這是影響到工廠經營根本的大事,根本不用指望這年頭效率低的驚人的信件能夠溝通好…電報都沒有普及的時代,一封信在海上要漂至少十幾天,然後再經由路上郵遞係統傳送。
嗬嗬,一次你來我往的交流就要用掉一個月的時間了,能指望談好這麽重要的事嗎?
所以事情就隻能這樣了…幾天前,莫雷先生先於自己的貨船隊來到了和禮蘭,他是乘坐豪華客輪來的,那更加舒適。
他來到和禮蘭之後,首先是為之後貨船抵達後一些事情鋪路,另外也是到處聯絡和禮蘭這邊的‘老朋友’,為維持人脈做種種努力。這幾天他倒是也去過可麗肥皂廠,隻是非常不巧,沒見到奧斯汀先生。
之後又忙於應酬,這幾天都還沒見上呢!
但在他的計劃中,這次回和禮蘭,奧斯汀先生絕對是他要見的人之一,會麵安排已經記在秘書福尼爾的備忘錄上了——而他也是在和人說起奧斯汀先生和可麗肥皂時才知道,這位他通信過,但還沒見過的工廠主又有了一家新工廠,賣一種叫做‘牙膏’的新商品。
雖然是新商品,但也是一經麵市就引爆了市場,大受追捧呢!
莫雷爾先生敏銳地意識到,這可能又是一個和可麗牌肥皂差不多的爆款,自己要早早布局才行啊!在試過仆人從商店裏買來的可麗牌牙膏之後,他不再猶豫,立刻就要下單!
然而福尼爾先生去辦這件事時才發現,事情可沒那麽簡單!可麗牙膏廠的產能不足,訂單排的可緊了。想要立刻拿貨,那是不可能的,至於說花高價插隊,那插隊獲得的產能恐怕也不夠呢!畢竟工廠也得約定日期內生產完別人訂的貨啊。
現狀就是,能插一點兒隊,但不能插太多。
所以相比起插隊,加價購買那些提貨單是更可行的選擇…也確實有一些這幾周能提貨的商人覺得賣提貨單挺好的。雖說現在的光景,拿到可麗牌牙膏,隨便賣的利潤都不低,但直接將提貨單賣給別人不是更簡單?
不用自己辛辛苦苦去銷售,等於是躺著掙一把輕鬆錢啊——當然,一般願意賣提貨單的還是小商小販居多。他們隻需要對自己負責,不像很多規模很大的分銷渠道,本身來和牙膏廠對接的都不一定是能拍板點頭的人!
賣提貨單?那根本不是他們能做的決定。
再者說了,那樣的渠道商,也不會隻考慮一點兒眼前利益了。說不定訂單的貨物已經在貨到之前,就分配好了,又說不定,他們還需要這樣的‘俏貨’維持渠道的存在感……
福尼爾先生在美林堡人頭又不熟,所以找了眼前兩個小商小販替他收購提貨單。他很清楚自己這樣的生麵孔貿然闖入這檔生意中,很有可能就要被漫天要價了。而通過他們這樣的熟麵孔,在他們的熟人中低調收購,事情要簡單的多。
當然,這會讓這兩個家夥賺去不少中間差價,但福尼爾不在意。他給出了自己價格,他們要真的能賺到足夠多的差價,那也是他們的本事!
那兩個小商販聽福尼爾先生再次確認了價格,才點了點頭,將那些提貨單遞給他:“您別笑話,都是我們這樣的小商小販的提貨單,要貨量都不大。零零碎碎的不成樣兒,在您麵前實在不值一提。”
“有的2箱,有的4箱,最多的一張提貨單也隻是12箱而已……”
福尼爾先生早有預料的事,並不意外,他隻是一張張確認提貨單的真偽,並計算總共有多少箱牙膏——可麗牌牙膏和可麗牌肥皂一樣,都是五十條為一箱。
“門德斯先生,您是67箱,夏爾先生,您是60箱,所以總共是127箱,對嗎?”福尼爾先生向兩人確認。得到兩人肯定之後,他又按照這些提貨單的提貨日期分成一周內提貨的、兩周內提貨的、三周內提貨的,方便算錢。
說起來,他對這個結果是有些失望的,他還以為最少也能收到150箱呢!
其實150箱也不多,算起來是有7500管牙膏…可是這批貨送到新大陸,不,就算隻送到洋基,也就是一把鹽撒進了湖裏,立刻就不見了。
可以想見,這些牙膏會在洋基定一個高價,隻有有錢人才能買得起。但洋基作為‘奮鬥之地’,暴發戶可是從不少的!
7500管牙膏?是在看不起誰嗎!?
然而現實就是這麽個現實,福尼爾先生也沒辦法了——他倒是也直接向牙膏廠下了未來的訂單,但那肯定不是這次能運回去的了,至少得等到一兩個月以後了。
不過,他下一兩個月後的訂單也不是那麽容易的…牙膏廠的生產排的太滿了,都到幾個月以後了。雖說這是沒有考慮這幾個月買機器、培訓工人、爆產能得到的排表,但也能由此看出生產的緊張。
這也是奧斯汀先生在牙膏廠遇到的‘新挑戰’,牙膏廠因為大量使用機器,一旦機器到位,能一下產能大幅提升。但也因此不夠靈活,機器和能夠立刻嵌入複雜生產體係的工人並不是想要就立刻就能到位的。
這對奧斯汀先生調整工廠產能的判斷做出了不同的要求。
當然,以上種種其實都是‘幸福的煩惱’,是工廠訂單多,供不應求才需要考慮的事。所以奧斯汀先生最近就算是苦惱,也是臉上帶笑的。這次回家的時候,就滿心歡喜地又帶了一箱牙膏給奧斯汀夫人繼續送人。
之前可麗牙膏剛剛生產,產出第一批時,奧斯汀先生就拿回家一箱,讓奧斯汀夫人可以送一些給白玉蘭廣場這些近鄰。當時可麗牙膏還沒有投放到市場呢,所以是個時新貨,用來做鄰裏間的禮物,那也是一番心意。
近鄰們不管會不會用,至少表麵上都是領了奧斯汀一家的情的。要說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傑克遜家了。
當初奧斯汀夫人雖然和傑克遜夫人一起上演了互相不認識的戲碼,但那是對之前傑克遜夫人不當行為的一種反擊。也不可能之後一直像小孩子一樣假裝不認識對方——在那之後,奧斯汀夫人也沒有和傑克遜夫人有正常的鄰裏往來,可終究‘平靜’了很多。
‘平靜’的意思就是,他們依舊不會主動和對方有交集,但需要的時候,也能糊弄過去。
所以大家都送了牙膏,不可能傑克遜家就不送啊,最後傑克遜家也送了兩管牙膏去。
據說,傑克遜夫人當著其他人的麵,像丟垃圾一樣,將那兩管牙膏就丟掉了——按照她的說法,她家才不會用這種來曆不明、奇奇怪怪、毫無保障的商品呢!
第81章 紅粉世界081
對於傑克遜家的無禮行為,奧斯汀先生已經無話可說了。隻是在再次帶一箱牙膏回家時,輕描淡寫地叮囑奧斯汀夫人:“隨便夫人您送給誰,但如果是看不上我們奧斯汀家的人家,那倒不必一定要結這個人情……”
這話沒有多說,奧斯汀先生說完之後立刻換了一副麵孔,喜笑顏開道:“你們都準備的怎麽樣了?能出發了嗎…我們連晚飯也不在家吃,就去歌劇院附近的‘兩顆檸檬’用餐。”
今天奧斯汀家準備去歌劇院聽歌劇來著。
這年頭看戲、聽音樂算是中產階級很常見的娛樂活動了,就和後世的看電影差不多。不過,薇薇安不太喜歡看這年頭的戲劇,音樂劇、歌劇、音樂會倒是很喜歡。除了因為她更喜歡‘音樂’外,實在是這年頭的戲院參差不齊。
因為傳統的《劇場法》的原因,得到執照能演嚴肅戲劇,也就是話劇的劇院,在美林堡隻有4家而已。而這4家劇院為了顯示自身身價不同,也都前綴‘皇家’二字。像是薇薇安比較熟的藍橋劇院,其實全稱應該是‘皇家藍橋劇院’。
其他的劇院理論上不許上演話劇,不過麽,如果是國內其他地方,天高皇帝遠,演了也就演了。而美林堡因為是首都,那倒是抓的比較嚴——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許演‘嚴肅戲劇’,那就演音樂劇嘛。
而且唱唱跳跳的,大眾還更喜歡看呢!
不過據說已經有人在推動《劇場法》的修改了,想讓普通劇院也能夠隨便演話劇。現在雖然大家也打擦邊球,但終究和正大光明地演出不同。
其實何止是音樂劇,此時劇院一場表演,哪怕聲明是一出劇目,大家買的票子上也寫明了劇目名稱。但在實際觀看中,其中會混雜大量的其他表演…一個晚上接近4個鍾頭的表演,能演兩部短喜劇、兩部短歌劇,中間還穿插著舞蹈、啞劇、雜技表演等等呢。
就算是那些大的劇院,每每有大型劇目演出,幕間往往也會安排滑稽劇呢!這類操作,類似後世的演唱會,都有助演嘉賓在中間串場,為歌手提供休息、換裝等的時間。
奧斯汀一家這次要去的是‘愛樂劇院’,這家劇院不屬於幾家‘皇家劇院’,但也是城裏最好的幾家劇院之一。隻不過不能上演話劇,這裏的主打是音樂劇大類裏的歌劇。偶爾不演歌劇的時候,也會舉辦音樂會。
如果有薇薇安喜歡的表演,奧斯汀一家就會上這家‘愛樂劇院’…奧斯汀夫婦都對劇院裏的表演談不上多大興趣,奧斯汀夫人就不說了,是一個喜歡安靜的人,劇院那種地方不算討厭,但也絕不喜歡。隻不過如今經常需要加入上流社會的社交,劇院是不去不行的了。
而奧斯汀先生呢,他其實去劇院,大多就是看個熱鬧。他若是沉迷劇院,當初在劇場區做生意,不知道能看多少!應該說,正是年輕時候在劇場裏廝混太久了,劇院對他已經談不到吸引力了。
現在與其說他是為去劇院興奮,還不如說是為了家庭集體活動,為了劇院的社交活動而振奮!
因為這個原因,奧斯汀家要是在社交之外還去劇院,基本上就是因為薇薇安喜歡了——不過奧斯汀夫婦倒也不討厭薇薇安選定的歌劇表演或音樂會表演,這樣的表演比戲劇表演、小戲院演出都要安靜不少,而且專心享受音樂,怎麽也不算太壞。
“是的,已經準備好了……”奧斯汀夫人和薇薇安都穿了禮服,打算先去高級餐廳吃飯,再去劇院,這樣的話,奧斯汀先生一回家,他們就可以出門了。
“演出是七點半開場嗎?”上了馬車後,奧斯汀夫人向薇薇安確認。
因為這是薇薇安想看的演出,所以管家買回來的票子都在薇薇安手頭。薇薇安從掛在手腕上的小絲袋裏抽出票,又確認了一遍:“沒錯,票上和報紙上登的節目清單都說是七點半,不過愛樂劇院嘛,他們每晚的表演總要晚一些,能八點開演我覺得就不錯了。”
“所以我們還有充足的時間吃晚餐。”
薇薇安一副已經對愛樂劇院非常熟悉的樣子…對此,奧斯汀先生都忍不住說:“這樣說來,我都要考慮是不是要在愛樂劇院包下一個包廂了。”
奧斯汀一家在城裏那些上流劇院中,還談不到有自己的包廂,每次都是想要去看演出的時候買票。當然,買的基本是包廂票——其實包廂票也不貴,愛樂劇院的包廂票大概是一人5先令,偶爾上演特別受歡迎的節目,可能會漲到6、7先令。
沒有自己的包廂,真正麻煩的時候是熱門劇目上演的時候,可能會沒票!不過到時候多花一些錢,總能通過那些倒賣票子的家夥搞到票。實在不行了,以奧斯汀家如今的情況,難道找不到一個願意分享自家包廂的‘朋友’嗎?
當然,奧斯汀家也不可能為了一場表演,主動請求朋友帶上自家上劇院。隻能說,有時恰逢其會,會有朋友邀請奧斯汀家一起去看戲。
談到包廂,奧斯汀夫人有些好奇:“親愛的,我聽人說,你們在外交際,偶爾會需要包廂……”
“哦,別那樣說,更常見的說法難道不是夫人們需要包廂嗎?男人們,即使是貴族子弟,隻要有一樓正前方的包座也就滿足了,夫人們卻是不方便在大廳裏和閑雜人等混的。”奧斯汀先生不以為意地說。
其實在他更熟悉的小戲院,女士們談不到一定要包廂。那些劇院看外觀並不大,但裏麵能塞下和大劇院差不多的觀眾,1000人、2000人…那裏麵或許都沒有包廂的!所有人都坐在硬座上,女士們當然也不例外。
奧斯汀家在有錢人家中,當然算不上吝嗇,但也絕不奢侈。應該說,在一些能提高生活品質的開銷上,他們是很大方的。但要是一些不感興趣,又或者沒必要的開支,他們就不是那麽熱衷了,即使那在上流社會很流行也一樣。
關於包廂就是一個例子,很多人一朝突然變得富有,很快就會在城裏的某家大劇院,甚至幾家大劇院都會有自己的包廂。但那其實真的很浪費,因為即使是最熱愛看劇、熱愛交際的人,一年也不會有一半的晚上貢獻給劇院。而均攤到某一家劇院上,次數就更少了。
再加上裝修自己包廂的開支…說真的,除非是一家劇院每年的大型演出舉辦的多,而自己又真的很喜歡,去的很頻繁,不然包下包廂就是浪費!真的喜歡包廂帶來的私人空間,隻要到時候買下一間包廂所有的包廂票就好了。
一般一間包廂能賣8到12張票,具體多少要視情況而定。這樣那些有名的劇院,算起來一間包廂一晚3鎊左右是個很合理的數字。
當然,不算金錢賬,有自己的包廂肯定是最舒服的。不用考慮熱門劇目上演時是否有好位置的票,想看戲隨時都能去。現在也是奧斯汀先生看到薇薇安這麽喜歡愛樂劇院的演出,就覺得有個包廂會不會更好?
“若是愛樂劇院有能夠租下的包廂,那倒是可以考慮。”奧斯汀先生是真的在考慮這事兒了。一般一個劇院的包廂,一部分是要賣包廂票的,另一部分就是長期被一些權貴包租了。愛樂劇院也是上流劇院,那些被權貴包租的包廂也不見得隨時都有空出來的呢!
“反正我們遲早在城裏的劇院要有一兩個屬於自己的包廂,何不選擇經常來的呢?”
自己包租下來的包廂,這也算是有錢人的身份掛件之一,奧斯汀先生有此說,倒也合情合理。
而他們一路談著這些,馬車在六點時終於抵達了‘兩顆檸檬’…這是一家新開的高級餐廳,奧斯汀先生也是聽一個合作夥伴說了這裏不錯,這才要帶奧斯汀夫人和薇薇安來吃的。放在後世,這裏也算是一家爆款網紅餐廳了!
‘兩顆檸檬’是一間西瑪純餐廳,西瑪純菜和佛羅斯菜,是薇薇安平常比較喜歡吃的——不吹不黑,和禮蘭王國不愧是捏他自英國,和禮蘭菜實在是有些過於貧乏了!相比之下,西瑪純和佛羅斯菜就要好得多了,大概是因為他們分別捏他了意大利和法國吧。
對飲食的感受也不是薇薇安一個人這樣,如今看美林堡街頭,高級餐廳大多數都是西瑪純餐廳和佛羅斯餐廳就知道了。
奧斯汀一家人在‘兩顆檸檬’得到了非常細致的款待,這裏的侍者倒是用的和禮蘭風格的,服務態度恰到好處。至於說餐食,也得到了奧斯汀一家的集體好評…要說有什麽讓薇薇安不夠滿意的,大概就是餐廳的蘇打水了。
“他們的蘇打水沒什麽氣兒了…”雖然薇薇安這樣說,但她心裏也知道,這不是‘兩顆檸檬’的問題,此時的蘇打水氣不夠是普遍現象。她以前在藥鋪買蘇打水(藥鋪真是什麽都賣),那是剛剛做出來的蘇打水,氣也不夠呢!
此時的蘇打水就是單純地在瓶子裏放入小蘇打,當然,更具各人口味不同,一般還會放一些檸檬汁或糖,也有用小蘇打兌其他的酒精飲料的喝法…因為缺乏加壓機器,甚至大多數瓶子根本承受不了太大的瓶內壓力,蘇打水氣不足就不足為奇了。
可麗牌肥皂利潤豐厚隻是促成他重視這個的原因之一,另外的原因卻是洋基哪兒都缺可麗牌肥皂。如果手上握著可麗牌肥皂,他就有可能將別的商品也配合著賣出去。
這有點兒像後世的醫藥公司,特別厲害的醫藥公司手頭往往有一些‘獨門藥’。市場上‘人無我有’的獨門生意當然好做,這樣的藥物根本不需要醫藥代表如何使勁,反而是很多醫院要主動采購。
這種時候,這些藥就要配合一些‘老藥’‘大眾藥’去銷售了…那些藥買誰家的不是買呢?這樣靠著獨門藥,醫藥公司就能比較輕鬆地獲得一些訂單,何樂而不為?
莫雷先生雖然靠著雄厚的資本,這兩年在船運行業動作頻頻,但實際還是根基太淺。單純做船運是很難做了——而且這年頭也很少有單純的船運商,他們運別人的貨的同時,也帶著很多自己的貨呢!
而莫雷先生要帶自己的貨,根基淺的缺點同樣會被無限放大。
關於這一點其實也沒什麽特別好的解決辦法,就像奧斯汀先生一樣,當初也有這個問題,隻能慢慢來,並且期待有什麽機遇了。奧斯汀先生有達科奇先生幫忙,這也算是機遇了。
莫雷先生也隻能慢慢編織自己的人脈網絡,增加自己的合作夥伴…而當下洋基緊缺的可麗牌肥皂就被他看作是一個機會!
要知道洋基現在表麵上看隻是上流社會需要可麗牌肥皂,但實際上隻要可麗牌肥皂能夠大量出口到洋基,價格‘正常’一些——都不需要特別低,4美元太貴了,哪怕1美元,甚至2美元呢?
隻要價格正常一些,立刻就會有大量的需求被釋放出來!那些買著假的可麗牌肥皂的中產階級,其實全都是可麗牌肥皂的潛在用戶。一塊肥皂賣4美元,哪怕是真貨,他們中會考慮購入的人也不會有多少。
但如果是2美元、1美元呢?恐怕不少人就願意買來試試了吧。而這就意味著大量的消費,豐厚的利潤。
莫雷先生明白這個道理,洋基的渠道商又怎麽會不明白!所以他可以利用可麗牌肥皂撬動杠杆,推出自己別的貨,然後慢慢經營,團結更多的合作夥伴——他覺得,隻要他有足夠的可麗牌肥皂,就能做到更多事!
這就是莫雷先生極其重視可麗牌肥皂的原因了。
好在他原本就是和禮蘭人,隻不過更靠著新大陸那邊做事業而已,所以和禮蘭人脈比很多根基在洋基的商人要多。他通過這些關係,人在洋基呢,就給可麗肥皂廠下了大筆訂單。
這筆訂單可真的太大了,而且還是長期要求供貨的,奧斯汀先生甚至因為這筆訂單又新擴大了一次可麗肥皂廠的規模……
不過奧斯汀先生其實並沒有吃下莫雷先生的全部訂單,實在是產能不夠啊!別說產能增加是需要時間的,看約定的提貨時間不一定來得及。就算那樣行得通,奧斯汀先生也不可能這會兒吃下一份訂單,就為了這張訂單無限擴張工廠吧?
工廠小的時候還能那樣做,工廠大的時候還那樣,將來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就算莫雷先生有後續訂單,也不可能說服奧斯汀先生。首先後續訂單也沒有這一次這麽大、要的這麽急,後續的訂單,現在稍微增加一些產能,再抓緊一些生產,也能消化掉了,不需要因此做那麽大的擴張。
另外,誰知道莫雷先生的訂單能有多穩定呢?中間要是因為種種意外,訂單黃了,可麗肥皂廠怎麽辦?
就算有違約金,也不一定能彌補損失。更不要說像是破產之類的意外,合同上說定的違約金能得到多少都是個問題!
莫雷先生想要盡力爭取,想要努力說服奧斯汀先生,向他說明自己的商業願景——以他的資本,他的計劃,絕對不會出問題的,奧斯汀先生這裏隻管增加產能,他將來還會要更多的貨呢!
然而這不是小事,這是影響到工廠經營根本的大事,根本不用指望這年頭效率低的驚人的信件能夠溝通好…電報都沒有普及的時代,一封信在海上要漂至少十幾天,然後再經由路上郵遞係統傳送。
嗬嗬,一次你來我往的交流就要用掉一個月的時間了,能指望談好這麽重要的事嗎?
所以事情就隻能這樣了…幾天前,莫雷先生先於自己的貨船隊來到了和禮蘭,他是乘坐豪華客輪來的,那更加舒適。
他來到和禮蘭之後,首先是為之後貨船抵達後一些事情鋪路,另外也是到處聯絡和禮蘭這邊的‘老朋友’,為維持人脈做種種努力。這幾天他倒是也去過可麗肥皂廠,隻是非常不巧,沒見到奧斯汀先生。
之後又忙於應酬,這幾天都還沒見上呢!
但在他的計劃中,這次回和禮蘭,奧斯汀先生絕對是他要見的人之一,會麵安排已經記在秘書福尼爾的備忘錄上了——而他也是在和人說起奧斯汀先生和可麗肥皂時才知道,這位他通信過,但還沒見過的工廠主又有了一家新工廠,賣一種叫做‘牙膏’的新商品。
雖然是新商品,但也是一經麵市就引爆了市場,大受追捧呢!
莫雷爾先生敏銳地意識到,這可能又是一個和可麗牌肥皂差不多的爆款,自己要早早布局才行啊!在試過仆人從商店裏買來的可麗牌牙膏之後,他不再猶豫,立刻就要下單!
然而福尼爾先生去辦這件事時才發現,事情可沒那麽簡單!可麗牙膏廠的產能不足,訂單排的可緊了。想要立刻拿貨,那是不可能的,至於說花高價插隊,那插隊獲得的產能恐怕也不夠呢!畢竟工廠也得約定日期內生產完別人訂的貨啊。
現狀就是,能插一點兒隊,但不能插太多。
所以相比起插隊,加價購買那些提貨單是更可行的選擇…也確實有一些這幾周能提貨的商人覺得賣提貨單挺好的。雖說現在的光景,拿到可麗牌牙膏,隨便賣的利潤都不低,但直接將提貨單賣給別人不是更簡單?
不用自己辛辛苦苦去銷售,等於是躺著掙一把輕鬆錢啊——當然,一般願意賣提貨單的還是小商小販居多。他們隻需要對自己負責,不像很多規模很大的分銷渠道,本身來和牙膏廠對接的都不一定是能拍板點頭的人!
賣提貨單?那根本不是他們能做的決定。
再者說了,那樣的渠道商,也不會隻考慮一點兒眼前利益了。說不定訂單的貨物已經在貨到之前,就分配好了,又說不定,他們還需要這樣的‘俏貨’維持渠道的存在感……
福尼爾先生在美林堡人頭又不熟,所以找了眼前兩個小商小販替他收購提貨單。他很清楚自己這樣的生麵孔貿然闖入這檔生意中,很有可能就要被漫天要價了。而通過他們這樣的熟麵孔,在他們的熟人中低調收購,事情要簡單的多。
當然,這會讓這兩個家夥賺去不少中間差價,但福尼爾不在意。他給出了自己價格,他們要真的能賺到足夠多的差價,那也是他們的本事!
那兩個小商販聽福尼爾先生再次確認了價格,才點了點頭,將那些提貨單遞給他:“您別笑話,都是我們這樣的小商小販的提貨單,要貨量都不大。零零碎碎的不成樣兒,在您麵前實在不值一提。”
“有的2箱,有的4箱,最多的一張提貨單也隻是12箱而已……”
福尼爾先生早有預料的事,並不意外,他隻是一張張確認提貨單的真偽,並計算總共有多少箱牙膏——可麗牌牙膏和可麗牌肥皂一樣,都是五十條為一箱。
“門德斯先生,您是67箱,夏爾先生,您是60箱,所以總共是127箱,對嗎?”福尼爾先生向兩人確認。得到兩人肯定之後,他又按照這些提貨單的提貨日期分成一周內提貨的、兩周內提貨的、三周內提貨的,方便算錢。
說起來,他對這個結果是有些失望的,他還以為最少也能收到150箱呢!
其實150箱也不多,算起來是有7500管牙膏…可是這批貨送到新大陸,不,就算隻送到洋基,也就是一把鹽撒進了湖裏,立刻就不見了。
可以想見,這些牙膏會在洋基定一個高價,隻有有錢人才能買得起。但洋基作為‘奮鬥之地’,暴發戶可是從不少的!
7500管牙膏?是在看不起誰嗎!?
然而現實就是這麽個現實,福尼爾先生也沒辦法了——他倒是也直接向牙膏廠下了未來的訂單,但那肯定不是這次能運回去的了,至少得等到一兩個月以後了。
不過,他下一兩個月後的訂單也不是那麽容易的…牙膏廠的生產排的太滿了,都到幾個月以後了。雖說這是沒有考慮這幾個月買機器、培訓工人、爆產能得到的排表,但也能由此看出生產的緊張。
這也是奧斯汀先生在牙膏廠遇到的‘新挑戰’,牙膏廠因為大量使用機器,一旦機器到位,能一下產能大幅提升。但也因此不夠靈活,機器和能夠立刻嵌入複雜生產體係的工人並不是想要就立刻就能到位的。
這對奧斯汀先生調整工廠產能的判斷做出了不同的要求。
當然,以上種種其實都是‘幸福的煩惱’,是工廠訂單多,供不應求才需要考慮的事。所以奧斯汀先生最近就算是苦惱,也是臉上帶笑的。這次回家的時候,就滿心歡喜地又帶了一箱牙膏給奧斯汀夫人繼續送人。
之前可麗牙膏剛剛生產,產出第一批時,奧斯汀先生就拿回家一箱,讓奧斯汀夫人可以送一些給白玉蘭廣場這些近鄰。當時可麗牙膏還沒有投放到市場呢,所以是個時新貨,用來做鄰裏間的禮物,那也是一番心意。
近鄰們不管會不會用,至少表麵上都是領了奧斯汀一家的情的。要說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傑克遜家了。
當初奧斯汀夫人雖然和傑克遜夫人一起上演了互相不認識的戲碼,但那是對之前傑克遜夫人不當行為的一種反擊。也不可能之後一直像小孩子一樣假裝不認識對方——在那之後,奧斯汀夫人也沒有和傑克遜夫人有正常的鄰裏往來,可終究‘平靜’了很多。
‘平靜’的意思就是,他們依舊不會主動和對方有交集,但需要的時候,也能糊弄過去。
所以大家都送了牙膏,不可能傑克遜家就不送啊,最後傑克遜家也送了兩管牙膏去。
據說,傑克遜夫人當著其他人的麵,像丟垃圾一樣,將那兩管牙膏就丟掉了——按照她的說法,她家才不會用這種來曆不明、奇奇怪怪、毫無保障的商品呢!
第81章 紅粉世界081
對於傑克遜家的無禮行為,奧斯汀先生已經無話可說了。隻是在再次帶一箱牙膏回家時,輕描淡寫地叮囑奧斯汀夫人:“隨便夫人您送給誰,但如果是看不上我們奧斯汀家的人家,那倒不必一定要結這個人情……”
這話沒有多說,奧斯汀先生說完之後立刻換了一副麵孔,喜笑顏開道:“你們都準備的怎麽樣了?能出發了嗎…我們連晚飯也不在家吃,就去歌劇院附近的‘兩顆檸檬’用餐。”
今天奧斯汀家準備去歌劇院聽歌劇來著。
這年頭看戲、聽音樂算是中產階級很常見的娛樂活動了,就和後世的看電影差不多。不過,薇薇安不太喜歡看這年頭的戲劇,音樂劇、歌劇、音樂會倒是很喜歡。除了因為她更喜歡‘音樂’外,實在是這年頭的戲院參差不齊。
因為傳統的《劇場法》的原因,得到執照能演嚴肅戲劇,也就是話劇的劇院,在美林堡隻有4家而已。而這4家劇院為了顯示自身身價不同,也都前綴‘皇家’二字。像是薇薇安比較熟的藍橋劇院,其實全稱應該是‘皇家藍橋劇院’。
其他的劇院理論上不許上演話劇,不過麽,如果是國內其他地方,天高皇帝遠,演了也就演了。而美林堡因為是首都,那倒是抓的比較嚴——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許演‘嚴肅戲劇’,那就演音樂劇嘛。
而且唱唱跳跳的,大眾還更喜歡看呢!
不過據說已經有人在推動《劇場法》的修改了,想讓普通劇院也能夠隨便演話劇。現在雖然大家也打擦邊球,但終究和正大光明地演出不同。
其實何止是音樂劇,此時劇院一場表演,哪怕聲明是一出劇目,大家買的票子上也寫明了劇目名稱。但在實際觀看中,其中會混雜大量的其他表演…一個晚上接近4個鍾頭的表演,能演兩部短喜劇、兩部短歌劇,中間還穿插著舞蹈、啞劇、雜技表演等等呢。
就算是那些大的劇院,每每有大型劇目演出,幕間往往也會安排滑稽劇呢!這類操作,類似後世的演唱會,都有助演嘉賓在中間串場,為歌手提供休息、換裝等的時間。
奧斯汀一家這次要去的是‘愛樂劇院’,這家劇院不屬於幾家‘皇家劇院’,但也是城裏最好的幾家劇院之一。隻不過不能上演話劇,這裏的主打是音樂劇大類裏的歌劇。偶爾不演歌劇的時候,也會舉辦音樂會。
如果有薇薇安喜歡的表演,奧斯汀一家就會上這家‘愛樂劇院’…奧斯汀夫婦都對劇院裏的表演談不上多大興趣,奧斯汀夫人就不說了,是一個喜歡安靜的人,劇院那種地方不算討厭,但也絕不喜歡。隻不過如今經常需要加入上流社會的社交,劇院是不去不行的了。
而奧斯汀先生呢,他其實去劇院,大多就是看個熱鬧。他若是沉迷劇院,當初在劇場區做生意,不知道能看多少!應該說,正是年輕時候在劇場裏廝混太久了,劇院對他已經談不到吸引力了。
現在與其說他是為去劇院興奮,還不如說是為了家庭集體活動,為了劇院的社交活動而振奮!
因為這個原因,奧斯汀家要是在社交之外還去劇院,基本上就是因為薇薇安喜歡了——不過奧斯汀夫婦倒也不討厭薇薇安選定的歌劇表演或音樂會表演,這樣的表演比戲劇表演、小戲院演出都要安靜不少,而且專心享受音樂,怎麽也不算太壞。
“是的,已經準備好了……”奧斯汀夫人和薇薇安都穿了禮服,打算先去高級餐廳吃飯,再去劇院,這樣的話,奧斯汀先生一回家,他們就可以出門了。
“演出是七點半開場嗎?”上了馬車後,奧斯汀夫人向薇薇安確認。
因為這是薇薇安想看的演出,所以管家買回來的票子都在薇薇安手頭。薇薇安從掛在手腕上的小絲袋裏抽出票,又確認了一遍:“沒錯,票上和報紙上登的節目清單都說是七點半,不過愛樂劇院嘛,他們每晚的表演總要晚一些,能八點開演我覺得就不錯了。”
“所以我們還有充足的時間吃晚餐。”
薇薇安一副已經對愛樂劇院非常熟悉的樣子…對此,奧斯汀先生都忍不住說:“這樣說來,我都要考慮是不是要在愛樂劇院包下一個包廂了。”
奧斯汀一家在城裏那些上流劇院中,還談不到有自己的包廂,每次都是想要去看演出的時候買票。當然,買的基本是包廂票——其實包廂票也不貴,愛樂劇院的包廂票大概是一人5先令,偶爾上演特別受歡迎的節目,可能會漲到6、7先令。
沒有自己的包廂,真正麻煩的時候是熱門劇目上演的時候,可能會沒票!不過到時候多花一些錢,總能通過那些倒賣票子的家夥搞到票。實在不行了,以奧斯汀家如今的情況,難道找不到一個願意分享自家包廂的‘朋友’嗎?
當然,奧斯汀家也不可能為了一場表演,主動請求朋友帶上自家上劇院。隻能說,有時恰逢其會,會有朋友邀請奧斯汀家一起去看戲。
談到包廂,奧斯汀夫人有些好奇:“親愛的,我聽人說,你們在外交際,偶爾會需要包廂……”
“哦,別那樣說,更常見的說法難道不是夫人們需要包廂嗎?男人們,即使是貴族子弟,隻要有一樓正前方的包座也就滿足了,夫人們卻是不方便在大廳裏和閑雜人等混的。”奧斯汀先生不以為意地說。
其實在他更熟悉的小戲院,女士們談不到一定要包廂。那些劇院看外觀並不大,但裏麵能塞下和大劇院差不多的觀眾,1000人、2000人…那裏麵或許都沒有包廂的!所有人都坐在硬座上,女士們當然也不例外。
奧斯汀家在有錢人家中,當然算不上吝嗇,但也絕不奢侈。應該說,在一些能提高生活品質的開銷上,他們是很大方的。但要是一些不感興趣,又或者沒必要的開支,他們就不是那麽熱衷了,即使那在上流社會很流行也一樣。
關於包廂就是一個例子,很多人一朝突然變得富有,很快就會在城裏的某家大劇院,甚至幾家大劇院都會有自己的包廂。但那其實真的很浪費,因為即使是最熱愛看劇、熱愛交際的人,一年也不會有一半的晚上貢獻給劇院。而均攤到某一家劇院上,次數就更少了。
再加上裝修自己包廂的開支…說真的,除非是一家劇院每年的大型演出舉辦的多,而自己又真的很喜歡,去的很頻繁,不然包下包廂就是浪費!真的喜歡包廂帶來的私人空間,隻要到時候買下一間包廂所有的包廂票就好了。
一般一間包廂能賣8到12張票,具體多少要視情況而定。這樣那些有名的劇院,算起來一間包廂一晚3鎊左右是個很合理的數字。
當然,不算金錢賬,有自己的包廂肯定是最舒服的。不用考慮熱門劇目上演時是否有好位置的票,想看戲隨時都能去。現在也是奧斯汀先生看到薇薇安這麽喜歡愛樂劇院的演出,就覺得有個包廂會不會更好?
“若是愛樂劇院有能夠租下的包廂,那倒是可以考慮。”奧斯汀先生是真的在考慮這事兒了。一般一個劇院的包廂,一部分是要賣包廂票的,另一部分就是長期被一些權貴包租了。愛樂劇院也是上流劇院,那些被權貴包租的包廂也不見得隨時都有空出來的呢!
“反正我們遲早在城裏的劇院要有一兩個屬於自己的包廂,何不選擇經常來的呢?”
自己包租下來的包廂,這也算是有錢人的身份掛件之一,奧斯汀先生有此說,倒也合情合理。
而他們一路談著這些,馬車在六點時終於抵達了‘兩顆檸檬’…這是一家新開的高級餐廳,奧斯汀先生也是聽一個合作夥伴說了這裏不錯,這才要帶奧斯汀夫人和薇薇安來吃的。放在後世,這裏也算是一家爆款網紅餐廳了!
‘兩顆檸檬’是一間西瑪純餐廳,西瑪純菜和佛羅斯菜,是薇薇安平常比較喜歡吃的——不吹不黑,和禮蘭王國不愧是捏他自英國,和禮蘭菜實在是有些過於貧乏了!相比之下,西瑪純和佛羅斯菜就要好得多了,大概是因為他們分別捏他了意大利和法國吧。
對飲食的感受也不是薇薇安一個人這樣,如今看美林堡街頭,高級餐廳大多數都是西瑪純餐廳和佛羅斯餐廳就知道了。
奧斯汀一家人在‘兩顆檸檬’得到了非常細致的款待,這裏的侍者倒是用的和禮蘭風格的,服務態度恰到好處。至於說餐食,也得到了奧斯汀一家的集體好評…要說有什麽讓薇薇安不夠滿意的,大概就是餐廳的蘇打水了。
“他們的蘇打水沒什麽氣兒了…”雖然薇薇安這樣說,但她心裏也知道,這不是‘兩顆檸檬’的問題,此時的蘇打水氣不夠是普遍現象。她以前在藥鋪買蘇打水(藥鋪真是什麽都賣),那是剛剛做出來的蘇打水,氣也不夠呢!
此時的蘇打水就是單純地在瓶子裏放入小蘇打,當然,更具各人口味不同,一般還會放一些檸檬汁或糖,也有用小蘇打兌其他的酒精飲料的喝法…因為缺乏加壓機器,甚至大多數瓶子根本承受不了太大的瓶內壓力,蘇打水氣不足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