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有人‘嗅覺敏銳’,能夠在很多條道路裏找到正確的那一條,而且這還是很多實驗室領導者的核心競爭力呢——不然呢,實驗室大boss的核心競爭力是實驗的實操能力嗎?
事實就是,各大知名實驗室的大boss都是老人家了,就算腦袋老得慢,手腳也是要遵循客觀規律,漸漸沒那麽靈便的!這些人不管年輕時候是不是以實操能力出頭的,這個時候的實際動手能力也是不斷下降的。
讓這些大boss依舊站在實驗室頂端的原因,除了他們已經做出了成果,是大拿,過往戰績令人放心,能夠搞來錢外。關於實力,最能體現他們實力的也就是為研究指明方向的時刻了。
一個錯誤的方向,能夠讓最優秀的團隊,從小組長到每一個實驗操作者的勞動,全都變成無效勞動。當然,人們可以說,試錯了也是一個成果。但想來,如果可以得到正確的那一個,沒人會想要‘試錯’成果。
當一個大boss的出錯幾率高於行業平均值了,那是很消耗團隊積極性的事情。長此以往,大boss即使依舊是大boss,大家想想經費,想想論文,或許不會直接懟上去,但要說‘尊重’,那也是沒有的了。
相對來說,一個正確的方向,那就能讓團隊的勞動盡可能變成有效勞動。這種情況下,哪怕大boss從不加班,每周隻出現在實驗室辦公室裏半天,用來解決這周大家遇到的一些問題。然後出成果了,從榮譽到金錢,大boss還拿走最多的好處,大家也是願意的。
不僅願意,還歌功頌德呢!都覺得自己跟了牛逼的大老板,人家是真有實力…當然,前提是大老板好歹當人,自己吃肉,手下人也能喝點湯。
科學探索的是最前沿的東西,這也導致科學界的事情很多時候就是黑箱,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很多事根本沒法解釋清楚。這樣一來,唯結果論的風氣就很盛行了,不管怎麽做到的,能做到就能獲得鮮花和掌聲。
而且大家也覺得那種‘敏銳嗅覺’不是玄學,其中肯定有科學的部分,隻不過是現在沒法解釋而已。
在薇薇安上輩子那會兒,事情都是這樣的,這個時代隻會更加嚴重…打個比方,就說硝酸甘油片吧,它的起效原理實際上是直到藥品麵世80年後才被發現。但這不妨礙它的生產和銷售,這就是唯結果論的典型,有用就用。
而這樣的事兒,越靠後就越不可能了……
薇薇安說完‘庫倫先生’後,覺得兩人這樣是有點兒尷尬。就假裝平常地說:“我聽斯佩羅博士提到過您…您看起來身體好了不少,嗯,祝賀您。”
之前薇薇安沒在煉金學會的聚會上見過‘盧克·庫倫’,就是因為他得了傷寒,一直在家養病。
此時的傷寒是能要人命的病,但病程倒也沒有這麽長…不過病了一次後身體虛弱,需要修養一段時間也是很常見的。
所以薇薇安在煉金學會兩周一次的聚會上,一直沒見過他並不奇怪。
盧克抬了抬眼皮,看著薇薇安,大概有一兩秒吧,然後才輕聲說:“是的,托您的福,奧斯汀小姐,我現在全好了——我也收到了斯佩羅博士,以及其他幾位會員的信,他們對您的評價非常高。”
簡單的‘商業互吹’雖然俗氣,但確實讓現場的氣氛正常流動了起來。也就是這個時候,羅恩回來了。他也聽到了房間裏的動靜,走進房間問:“小姐?您還好嗎?”
薇薇安回道:“沒什麽,是庫倫先生,他也是讀書俱樂部的會員…你剛剛沒看到嗎?”
羅恩有些心虛地說:“噢…對不起,小姐,我剛剛去了一趟盥洗室。”
他顯然覺得自己違背了一個男仆的職業素養,正好是需要他在的時候他不在了。隻能說幸好此時進來的人並不是壞蛋,不然就不是現在這樣了——當然,話說回來,這個環境也不是危險的環境。
樓下有門房看著,不太可能在薇薇安在的時候,放身份不明的人上來也不跟著。
環境的安全,就讓他沒那麽警醒,想去盥洗室也就去了。
對此薇薇安倒是比羅恩本人更不在乎,她理解地點點頭:“沒什麽…”
人有三急,不可能要上廁所了,還在門口給你守著吧?薇薇安雖然在這個時代也成了資本家,但也不是什麽魔鬼。
薇薇安又看看書架上的書,看看羅恩,看看‘盧克·庫倫’,清了清嗓子:“羅恩,你能來幫忙嗎?這本書我拿不下來,大概是力氣不夠。”
‘盧克·庫倫’離得更近,繞過了書架,沒等羅恩過來:“我來幫您吧,奧斯汀小姐。”
薇薇安這才發現,對方至少比自己高了15厘米,抽出那本《誤會中前進,稀土謬誤》要輕鬆的多。直到對方走到幾乎挨著她的位置,她是本能地避開那種身高壓製,讓開了一步。
然後又停頓了一下,才想起自己該說什麽,連忙說道:“勞駕……”
心裏暗暗打氣:沒關係!你還在黃金生長期呢!
自從薇薇安進入青春發育期後,身高還是往上躥的挺快的,她現在已經5尺6寸了(都是和禮蘭的長度單位,相當於167到168厘米的樣子)。這樣的身高,在此時女性之中絕對可以說高挑了,然而薇薇安並不滿足,她的目標是170厘米以上,而現在看起來還挺有希望的。
“是這本嗎,奧斯汀小姐?”盧克將書遞給薇薇安。
薇薇安看了一眼封麵,飛快點了一下頭:“是的,多謝您…啊,您也是找書嗎?那就不打擾了。”
薇薇安決定回去好好研究一下現在稀土元素的探索進程,而且現在活動室裏多了一個‘陌生人’,再留下來也很奇怪…她在先行離開前客氣地說:“那麽,下次再見,庫倫先生,希望能在下次會員聚會上見到您。”
盧克·庫倫點點頭:“下次見,奧斯汀小姐,下次會員聚會我會來的。”
之後一次會員聚會人來的很不齊,因為現在夏天已經開始了,隻要有點兒閑錢的美林堡居民總是要往外跑的。煉金學會的成員們,不敢說都很有錢,但顯然也屬於能離開美林堡度兩周假的那個階層。
不過,久違的盧克·庫倫卻是出現在了聚會上,成員們都對他的健康回歸表示了祝賀。
也有人憂心忡忡地建議他:“盧克,你不應該留在美林堡的,你比其他人更需要在這個時候離開,去鄉下或者療養勝地呼吸新鮮空氣,享受更健康的食物、飲水…傷寒之後的身體需要一段時間康複。”
“多謝您的關心,但我現在隻能留在美林堡了…我已經五年級了,接下來是公學最後一年,我得準備申請大學了。我的第一目標是‘羅齊奧國立大學’,他們的化學係是最好的,隻是那很難,特別是我還是個外國人。”
盧克·庫倫確實是大家認可的天才,但有的時候天才也不一定能上最好的大學。特別是這年頭,大學都有各自的招生標準,再天才,不符合標準也可能落榜。
聽到盧克·庫倫在計劃著大學的事,薇薇安下意識感歎:“真棒啊,大學…說實話,當代高等教育拒絕向女性敞開大門,這是絕對的錯誤。”
在座的都算是這個時代的高級知識分子了,而且還是知識分子中比較‘現代化’的,這就讓他們接觸各種新式思想比較多。對女性想要多讀書,想要進入高等教育之類的想法,不說肯定吧,至少不會有人公開跳出來反對。
盧克看了薇薇安一眼,很快收回了視線,之後的聚會上,他發現薇薇安相當活躍。她似乎相當擅長和在場這些年長的學者打交道,一點兒不像是個小女孩。
她還經常問問題,有些時候問的問題在盧克看來都有些過於基礎了,讓人懷疑她是不是化學上的門外漢。但當她繼續參與討論,這個想法又不攻自破了——有時,有人都說的很深很艱澀了,一些沒那麽厲害的煉金學會會員已經聽不懂了,她卻是明顯跟上了。
之後她無論是提出自己的想法,還是表達疑問,都是聽懂了的人才能做到的…真正聽不懂的人,根本連提問都做不到。更別說像她那樣,想法言之有物,問題或角度特別,或直切要害。
特別是第二次在會員聚會上見到她,他更加確定了這一點,因為這一次,他也是某個話題的發起者。
“是的,我和我的父親正在研究,嗯,一個暫定為‘製冷機’的東西…一家天然冰公司希望能設計出脫離季節、氣溫的限製,可以人工製造低溫空間的機器,用於保鮮。我認為這是個很有趣的想法,實用性也很強,如果能成功,應該會改變很多東西。”
的確會改變很多東西,薇薇安心裏暗暗想。然後就脫口而出:“是的,如果有足夠的冷庫,還有‘保鮮船’,屠宰後的肉類就能直接從新大陸運到舊大陸了…新大陸的南部大平原上,據說有當年庫蒂利亞放野的牛,沒什麽天敵的環境下自然繁育了那麽多年,有幾千萬頭之多。”
“當地人消耗比繁育更慢,但向外運輸也沒有途徑……”
“這隻是一個例子而已,實際上倉儲、運輸等行業因此被改變的,絕對不是這麽一點兒,這不是局部的改變,應該是整體的。”
盧克點點頭:“是的,我完全讚同您…我們首先想到了硝石溶解降溫,這是200年前就有人做過的實驗了。但成本太高,硝石並不便宜,而且效果並不好……”
簡單來說,硝石還是太貴,而且其吸熱效率低了一點兒。
有人跟著說:“□□怎麽樣呢?3/4個世紀以前,羅斯福先生就用□□蒸發使水結冰,看起來效果比硝石好了很多。”
盧克搖了搖頭,顯然是實際實驗中發現□□不合適——準確的說,□□已經可以向那位自然冰公司的老板交差了,他的父親就是聯合另一名發明家,弄出了一個被他們命名為‘製冷機’的東西,其中的關鍵就是□□和冰庫壓力泵。
現在看起來,若不出意外,應該能憑此大賺一筆。
但盧克本身並不看好,他認為□□各方麵都不是最合適的製冷劑,現在也隻是臨時頂上而已。就像曆史長河中很多過渡性的選擇一樣,以後再來看,都不會記得曾經有它們存在過。
薇薇安知道自己也搞不出來冰箱,倒是願意拿自己知道的東西啟發科學家們——這和她想保密手工皂那些東西的配方,多賺點錢,並不衝突,完全是兩回事。
所以她就想了想說:“氨怎麽樣?”
這時還談不到‘氟利昂’,離這種物質被合成還很遠呢。事實上,這還是個大家已經知道氟存在,但就是分離不出氟單質的時代,更不要說在這基礎上人工合成一些化合物了。
而氨,薇薇安記得世界上第一台人工機器製冷的家用冰箱就用了氨做製冷劑,時代背景大概在19世紀中後期,比現在這個時代背景也就晚二三十年的樣子,現在的生產水平要造出來應該是可行的吧?
畢竟這個時代,二三十年的科技變化顯然沒有後世二三十年那麽大。
薇薇安說到‘氨’,大家都點了點頭。此時可以用於製冷的物質還是挺多的,大家隨便一想也能想到好幾個。薇薇安說‘氨’,大家也隻覺得是一個很合理的答案…不過也就是這樣了。
任何東西開始的時代,總是‘百花齊放’,其中各種奇異的方向都有人做,也看不出太大的差別。隻有最後大浪淘沙,才能知道哪一種是真正的未來。
氨當然可以,但□□就差了嗎?還有氯也能氣化製冷呢,看起來硫酸似乎也有做製冷劑的潛力……
大家討論這些的時候,薇薇安也不因為自己知道一個‘氟利昂’就覺得了不起,沒必要聽了——知道氟利昂有什麽了不起的?她也就知道氟利昂了!而且還知道的不多,不要說怎麽製取了,氟利昂真正的化學式她都不知道呢!
不過,在大家討論的時候,薇薇安發現了一個問題。為了確認她沒有想錯,她問所有人:“先生們!你們難道覺得應該保證冰塊不化嗎?”
大家談‘製冷劑’談不了多深,因為這個問題現在就是一個等待探索的階段,要是討論討論就能搞定,早就有人發明好用的製冷機了…這種機器的前景是很受認可的。
所以大家之後不知道怎麽的,話題就轉到了冷庫隔熱的問題上。薇薇安越聽越覺得,他們是認為現在用的冷庫,最好要保證冰塊不化,這樣才能確保冷庫中保存的食品不會壞掉…他們最後討論起了隔熱材料的問題。
過去有人用棉被,也有人用麥稈什麽的,就為了給冷庫的冰塊隔熱,防止冰塊融化…他們覺得可以發明一種更好更方便的化和材料。
薇薇安的話一出,大多數人都奇怪地看向她:“當然啦,冰塊一旦融化變成常溫,就不能冰鎮保鮮了,這不是很明顯的事兒嗎,薇薇安小姐?”
薇薇安才發現,這時的人們,包括化學家們,對‘熱學’的認知也是錯的離譜——可能因為熱學一般在物理學家的領域?但化學也要研究這個吧?更不要說,這個時代自然科學體係還沒有特別明確的分科呢(經常出現跨領域的學者就源於此了)。
薇薇安隻能解釋:“不不不,不是冰塊不化保證了低溫,恰恰相反,正是冰塊融化需要吸熱,這才能帶來低溫。”
這其實有點兒反常識,有人下意識就要反駁:“不,奧斯汀小姐,你應該注意到了,最冷的時候水都結成冰,而天熱了,冰就化了。”
薇薇安想要解釋,但她還沒開口,盧克就先說了:“奧斯汀小姐是對的,水的結冰和融化是因為氣溫變化而出現在的‘指征’,是結果。而並非結冰不化,天氣寒冷,冰化了,天氣溫暖…這是倒果為因了。”
薇薇安點點頭:“正是如此,而且先生們,你們沒有注意到嗎?冬天下雪結冰的時候,其實下雪時並不是最冷的,剛剛融雪融冰時才是。”
這屬於乍一聽覺得不大對(畢竟本能覺得大雪紛飛時最冷了,融雪則是天氣轉暖的象征),但仔細一想又能很快找到親身經驗驗證的例子——誰沒有融雪時,要更注意防寒保暖的經驗呢?
這可不是後世,條件不錯的人都能做到室內有暖氣,出行有車內空調,幾乎感受不到冬日之冷…此時就算是一國之君長了凍瘡,也不用奇怪。
冬天就算王宮裏有暖氣、有壁爐,離開皇宮的車上也能滴水成冰,而‘禦駕’降臨的地方也不是處處都有王宮差不多的條件的。
所以大家這方麵的直接感受都很真實,也有不少的經驗流傳了下來。
薇薇安的說法像是打開了一個開關,這讓在座的化學家們一瞬間想到了很多——所以,冷庫的重點不是為冰塊隔熱,而是要平衡好隔熱和融化的效率對嗎?這樣一來,過去製約冷庫冷藏效果的關鍵好像找到了……
雖然隻是一句話,但這種時候一句話真的很有用。
盧克將所有人‘熟練’的反應都看在眼裏,意識到奧斯汀小姐肯定不是第一次發揮這樣的作用。
他再一次確認了一點——她對化學,不,應該說是對自然科學的認知是高屋建瓴的,做出準確而關鍵的判斷輕而易舉。隻是細節一塌糊塗,就像是由一位高明的老師教導過的糊塗學生。
某種意義上,他倒也沒有想錯就是了。
第87章 紅粉世界087
北美林堡,靠近城郊的一個中產階級社區內,庫倫家就在這兒。
這個社區是城市擴張,以及中產階級逃離市中心,即‘郊區化’的產物。中產階級厭惡城市內肮髒而吵鬧的環境、狹窄的住房…其中並非頂層一小撮的人,不能在市內最好的社區‘鬧中取靜’,維持一個體麵的‘內部王國’,就將目光放到了郊區。
在這裏,中產階級不用再‘屈就’於聯排房屋、窄小的庭院,出門就是街道。而就和此時很多郊區中產階級社區一樣,這裏的房子與房子之間都相隔至少一二十尺,而房子前的花園和房子後的草坪,都有精心打理的痕跡。
房子整齊漂亮,街道幹淨寧靜,這就是此時中產階級家庭們滿意的社區了。
庫倫家在其中,顯得‘平平無奇’——它和它的鄰居一樣,有一圈白色的欄杆鐵藝圍牆,沿著圍牆還栽種了一圈植物。而從正門進入,是一個不算大的花園,此時正開著玫瑰、百合和三色堇。而房子後的草坪,固然算不上闊氣,但要打一場網球什麽的,到也足夠了。
經過花園中間的石子路,通向一樓的是白色的石頭台階,一樓建的比地麵高了一些,這方便擁有半地下式的地下室。從外麵可以看到,這棟房子有三層,再加一個地下室——完全夠這家人用了。
庫倫家是一家四口,包括庫倫先生、庫倫先生的妹妹、庫倫先生的一對兒女,庫倫太太在幾年前已經因病去世了。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原本住在鄉下的庫倫先生的妹妹,人稱做‘奧德麗小姐’的這位,才會搬到這兒和庫倫一家居住,作為女主人照管著庫倫家的一切。
這年頭,一個家裏沒個女主人是不行的,庫倫先生又是埋首於工作,根本分不出精力和時間,也沒什麽應對普通生活的經驗的‘學者’…奧德麗小姐也是擔心哥哥一家的生活才來的。
當然,她本人是位單身女性,一直未婚,這也是她能來的原因之一。
隻有4位家庭成員,二樓的5間臥室就完全夠用了。然後一樓有客廳、餐廳、門廊、書房等等,地下室有廚房、儲藏室等,三樓則住著仆人們,包括一個廚娘,兩個房間女仆,一個雜役女仆。
馬車夫和小馬夫住在馬廄旁,不住三樓那個閣樓。至於園丁,庫倫家沒有雇一個住家園丁,而是和自己鄰居們一樣,隻在需要的時候短期雇傭,平常則會自己和仆人一起打理草坪和小花園。
“盧克——”“盧克——”
盧克呆在後院草坪的樹下,聽到姑姑熟悉的聲音,合上書、摘下眼鏡走出了樹下。果然,奧德麗小姐正站在二樓的窗戶旁,伸出半個身子張望,看到盧克走出來,才說:“盧克,快要吃午餐了。”
事實就是,各大知名實驗室的大boss都是老人家了,就算腦袋老得慢,手腳也是要遵循客觀規律,漸漸沒那麽靈便的!這些人不管年輕時候是不是以實操能力出頭的,這個時候的實際動手能力也是不斷下降的。
讓這些大boss依舊站在實驗室頂端的原因,除了他們已經做出了成果,是大拿,過往戰績令人放心,能夠搞來錢外。關於實力,最能體現他們實力的也就是為研究指明方向的時刻了。
一個錯誤的方向,能夠讓最優秀的團隊,從小組長到每一個實驗操作者的勞動,全都變成無效勞動。當然,人們可以說,試錯了也是一個成果。但想來,如果可以得到正確的那一個,沒人會想要‘試錯’成果。
當一個大boss的出錯幾率高於行業平均值了,那是很消耗團隊積極性的事情。長此以往,大boss即使依舊是大boss,大家想想經費,想想論文,或許不會直接懟上去,但要說‘尊重’,那也是沒有的了。
相對來說,一個正確的方向,那就能讓團隊的勞動盡可能變成有效勞動。這種情況下,哪怕大boss從不加班,每周隻出現在實驗室辦公室裏半天,用來解決這周大家遇到的一些問題。然後出成果了,從榮譽到金錢,大boss還拿走最多的好處,大家也是願意的。
不僅願意,還歌功頌德呢!都覺得自己跟了牛逼的大老板,人家是真有實力…當然,前提是大老板好歹當人,自己吃肉,手下人也能喝點湯。
科學探索的是最前沿的東西,這也導致科學界的事情很多時候就是黑箱,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很多事根本沒法解釋清楚。這樣一來,唯結果論的風氣就很盛行了,不管怎麽做到的,能做到就能獲得鮮花和掌聲。
而且大家也覺得那種‘敏銳嗅覺’不是玄學,其中肯定有科學的部分,隻不過是現在沒法解釋而已。
在薇薇安上輩子那會兒,事情都是這樣的,這個時代隻會更加嚴重…打個比方,就說硝酸甘油片吧,它的起效原理實際上是直到藥品麵世80年後才被發現。但這不妨礙它的生產和銷售,這就是唯結果論的典型,有用就用。
而這樣的事兒,越靠後就越不可能了……
薇薇安說完‘庫倫先生’後,覺得兩人這樣是有點兒尷尬。就假裝平常地說:“我聽斯佩羅博士提到過您…您看起來身體好了不少,嗯,祝賀您。”
之前薇薇安沒在煉金學會的聚會上見過‘盧克·庫倫’,就是因為他得了傷寒,一直在家養病。
此時的傷寒是能要人命的病,但病程倒也沒有這麽長…不過病了一次後身體虛弱,需要修養一段時間也是很常見的。
所以薇薇安在煉金學會兩周一次的聚會上,一直沒見過他並不奇怪。
盧克抬了抬眼皮,看著薇薇安,大概有一兩秒吧,然後才輕聲說:“是的,托您的福,奧斯汀小姐,我現在全好了——我也收到了斯佩羅博士,以及其他幾位會員的信,他們對您的評價非常高。”
簡單的‘商業互吹’雖然俗氣,但確實讓現場的氣氛正常流動了起來。也就是這個時候,羅恩回來了。他也聽到了房間裏的動靜,走進房間問:“小姐?您還好嗎?”
薇薇安回道:“沒什麽,是庫倫先生,他也是讀書俱樂部的會員…你剛剛沒看到嗎?”
羅恩有些心虛地說:“噢…對不起,小姐,我剛剛去了一趟盥洗室。”
他顯然覺得自己違背了一個男仆的職業素養,正好是需要他在的時候他不在了。隻能說幸好此時進來的人並不是壞蛋,不然就不是現在這樣了——當然,話說回來,這個環境也不是危險的環境。
樓下有門房看著,不太可能在薇薇安在的時候,放身份不明的人上來也不跟著。
環境的安全,就讓他沒那麽警醒,想去盥洗室也就去了。
對此薇薇安倒是比羅恩本人更不在乎,她理解地點點頭:“沒什麽…”
人有三急,不可能要上廁所了,還在門口給你守著吧?薇薇安雖然在這個時代也成了資本家,但也不是什麽魔鬼。
薇薇安又看看書架上的書,看看羅恩,看看‘盧克·庫倫’,清了清嗓子:“羅恩,你能來幫忙嗎?這本書我拿不下來,大概是力氣不夠。”
‘盧克·庫倫’離得更近,繞過了書架,沒等羅恩過來:“我來幫您吧,奧斯汀小姐。”
薇薇安這才發現,對方至少比自己高了15厘米,抽出那本《誤會中前進,稀土謬誤》要輕鬆的多。直到對方走到幾乎挨著她的位置,她是本能地避開那種身高壓製,讓開了一步。
然後又停頓了一下,才想起自己該說什麽,連忙說道:“勞駕……”
心裏暗暗打氣:沒關係!你還在黃金生長期呢!
自從薇薇安進入青春發育期後,身高還是往上躥的挺快的,她現在已經5尺6寸了(都是和禮蘭的長度單位,相當於167到168厘米的樣子)。這樣的身高,在此時女性之中絕對可以說高挑了,然而薇薇安並不滿足,她的目標是170厘米以上,而現在看起來還挺有希望的。
“是這本嗎,奧斯汀小姐?”盧克將書遞給薇薇安。
薇薇安看了一眼封麵,飛快點了一下頭:“是的,多謝您…啊,您也是找書嗎?那就不打擾了。”
薇薇安決定回去好好研究一下現在稀土元素的探索進程,而且現在活動室裏多了一個‘陌生人’,再留下來也很奇怪…她在先行離開前客氣地說:“那麽,下次再見,庫倫先生,希望能在下次會員聚會上見到您。”
盧克·庫倫點點頭:“下次見,奧斯汀小姐,下次會員聚會我會來的。”
之後一次會員聚會人來的很不齊,因為現在夏天已經開始了,隻要有點兒閑錢的美林堡居民總是要往外跑的。煉金學會的成員們,不敢說都很有錢,但顯然也屬於能離開美林堡度兩周假的那個階層。
不過,久違的盧克·庫倫卻是出現在了聚會上,成員們都對他的健康回歸表示了祝賀。
也有人憂心忡忡地建議他:“盧克,你不應該留在美林堡的,你比其他人更需要在這個時候離開,去鄉下或者療養勝地呼吸新鮮空氣,享受更健康的食物、飲水…傷寒之後的身體需要一段時間康複。”
“多謝您的關心,但我現在隻能留在美林堡了…我已經五年級了,接下來是公學最後一年,我得準備申請大學了。我的第一目標是‘羅齊奧國立大學’,他們的化學係是最好的,隻是那很難,特別是我還是個外國人。”
盧克·庫倫確實是大家認可的天才,但有的時候天才也不一定能上最好的大學。特別是這年頭,大學都有各自的招生標準,再天才,不符合標準也可能落榜。
聽到盧克·庫倫在計劃著大學的事,薇薇安下意識感歎:“真棒啊,大學…說實話,當代高等教育拒絕向女性敞開大門,這是絕對的錯誤。”
在座的都算是這個時代的高級知識分子了,而且還是知識分子中比較‘現代化’的,這就讓他們接觸各種新式思想比較多。對女性想要多讀書,想要進入高等教育之類的想法,不說肯定吧,至少不會有人公開跳出來反對。
盧克看了薇薇安一眼,很快收回了視線,之後的聚會上,他發現薇薇安相當活躍。她似乎相當擅長和在場這些年長的學者打交道,一點兒不像是個小女孩。
她還經常問問題,有些時候問的問題在盧克看來都有些過於基礎了,讓人懷疑她是不是化學上的門外漢。但當她繼續參與討論,這個想法又不攻自破了——有時,有人都說的很深很艱澀了,一些沒那麽厲害的煉金學會會員已經聽不懂了,她卻是明顯跟上了。
之後她無論是提出自己的想法,還是表達疑問,都是聽懂了的人才能做到的…真正聽不懂的人,根本連提問都做不到。更別說像她那樣,想法言之有物,問題或角度特別,或直切要害。
特別是第二次在會員聚會上見到她,他更加確定了這一點,因為這一次,他也是某個話題的發起者。
“是的,我和我的父親正在研究,嗯,一個暫定為‘製冷機’的東西…一家天然冰公司希望能設計出脫離季節、氣溫的限製,可以人工製造低溫空間的機器,用於保鮮。我認為這是個很有趣的想法,實用性也很強,如果能成功,應該會改變很多東西。”
的確會改變很多東西,薇薇安心裏暗暗想。然後就脫口而出:“是的,如果有足夠的冷庫,還有‘保鮮船’,屠宰後的肉類就能直接從新大陸運到舊大陸了…新大陸的南部大平原上,據說有當年庫蒂利亞放野的牛,沒什麽天敵的環境下自然繁育了那麽多年,有幾千萬頭之多。”
“當地人消耗比繁育更慢,但向外運輸也沒有途徑……”
“這隻是一個例子而已,實際上倉儲、運輸等行業因此被改變的,絕對不是這麽一點兒,這不是局部的改變,應該是整體的。”
盧克點點頭:“是的,我完全讚同您…我們首先想到了硝石溶解降溫,這是200年前就有人做過的實驗了。但成本太高,硝石並不便宜,而且效果並不好……”
簡單來說,硝石還是太貴,而且其吸熱效率低了一點兒。
有人跟著說:“□□怎麽樣呢?3/4個世紀以前,羅斯福先生就用□□蒸發使水結冰,看起來效果比硝石好了很多。”
盧克搖了搖頭,顯然是實際實驗中發現□□不合適——準確的說,□□已經可以向那位自然冰公司的老板交差了,他的父親就是聯合另一名發明家,弄出了一個被他們命名為‘製冷機’的東西,其中的關鍵就是□□和冰庫壓力泵。
現在看起來,若不出意外,應該能憑此大賺一筆。
但盧克本身並不看好,他認為□□各方麵都不是最合適的製冷劑,現在也隻是臨時頂上而已。就像曆史長河中很多過渡性的選擇一樣,以後再來看,都不會記得曾經有它們存在過。
薇薇安知道自己也搞不出來冰箱,倒是願意拿自己知道的東西啟發科學家們——這和她想保密手工皂那些東西的配方,多賺點錢,並不衝突,完全是兩回事。
所以她就想了想說:“氨怎麽樣?”
這時還談不到‘氟利昂’,離這種物質被合成還很遠呢。事實上,這還是個大家已經知道氟存在,但就是分離不出氟單質的時代,更不要說在這基礎上人工合成一些化合物了。
而氨,薇薇安記得世界上第一台人工機器製冷的家用冰箱就用了氨做製冷劑,時代背景大概在19世紀中後期,比現在這個時代背景也就晚二三十年的樣子,現在的生產水平要造出來應該是可行的吧?
畢竟這個時代,二三十年的科技變化顯然沒有後世二三十年那麽大。
薇薇安說到‘氨’,大家都點了點頭。此時可以用於製冷的物質還是挺多的,大家隨便一想也能想到好幾個。薇薇安說‘氨’,大家也隻覺得是一個很合理的答案…不過也就是這樣了。
任何東西開始的時代,總是‘百花齊放’,其中各種奇異的方向都有人做,也看不出太大的差別。隻有最後大浪淘沙,才能知道哪一種是真正的未來。
氨當然可以,但□□就差了嗎?還有氯也能氣化製冷呢,看起來硫酸似乎也有做製冷劑的潛力……
大家討論這些的時候,薇薇安也不因為自己知道一個‘氟利昂’就覺得了不起,沒必要聽了——知道氟利昂有什麽了不起的?她也就知道氟利昂了!而且還知道的不多,不要說怎麽製取了,氟利昂真正的化學式她都不知道呢!
不過,在大家討論的時候,薇薇安發現了一個問題。為了確認她沒有想錯,她問所有人:“先生們!你們難道覺得應該保證冰塊不化嗎?”
大家談‘製冷劑’談不了多深,因為這個問題現在就是一個等待探索的階段,要是討論討論就能搞定,早就有人發明好用的製冷機了…這種機器的前景是很受認可的。
所以大家之後不知道怎麽的,話題就轉到了冷庫隔熱的問題上。薇薇安越聽越覺得,他們是認為現在用的冷庫,最好要保證冰塊不化,這樣才能確保冷庫中保存的食品不會壞掉…他們最後討論起了隔熱材料的問題。
過去有人用棉被,也有人用麥稈什麽的,就為了給冷庫的冰塊隔熱,防止冰塊融化…他們覺得可以發明一種更好更方便的化和材料。
薇薇安的話一出,大多數人都奇怪地看向她:“當然啦,冰塊一旦融化變成常溫,就不能冰鎮保鮮了,這不是很明顯的事兒嗎,薇薇安小姐?”
薇薇安才發現,這時的人們,包括化學家們,對‘熱學’的認知也是錯的離譜——可能因為熱學一般在物理學家的領域?但化學也要研究這個吧?更不要說,這個時代自然科學體係還沒有特別明確的分科呢(經常出現跨領域的學者就源於此了)。
薇薇安隻能解釋:“不不不,不是冰塊不化保證了低溫,恰恰相反,正是冰塊融化需要吸熱,這才能帶來低溫。”
這其實有點兒反常識,有人下意識就要反駁:“不,奧斯汀小姐,你應該注意到了,最冷的時候水都結成冰,而天熱了,冰就化了。”
薇薇安想要解釋,但她還沒開口,盧克就先說了:“奧斯汀小姐是對的,水的結冰和融化是因為氣溫變化而出現在的‘指征’,是結果。而並非結冰不化,天氣寒冷,冰化了,天氣溫暖…這是倒果為因了。”
薇薇安點點頭:“正是如此,而且先生們,你們沒有注意到嗎?冬天下雪結冰的時候,其實下雪時並不是最冷的,剛剛融雪融冰時才是。”
這屬於乍一聽覺得不大對(畢竟本能覺得大雪紛飛時最冷了,融雪則是天氣轉暖的象征),但仔細一想又能很快找到親身經驗驗證的例子——誰沒有融雪時,要更注意防寒保暖的經驗呢?
這可不是後世,條件不錯的人都能做到室內有暖氣,出行有車內空調,幾乎感受不到冬日之冷…此時就算是一國之君長了凍瘡,也不用奇怪。
冬天就算王宮裏有暖氣、有壁爐,離開皇宮的車上也能滴水成冰,而‘禦駕’降臨的地方也不是處處都有王宮差不多的條件的。
所以大家這方麵的直接感受都很真實,也有不少的經驗流傳了下來。
薇薇安的說法像是打開了一個開關,這讓在座的化學家們一瞬間想到了很多——所以,冷庫的重點不是為冰塊隔熱,而是要平衡好隔熱和融化的效率對嗎?這樣一來,過去製約冷庫冷藏效果的關鍵好像找到了……
雖然隻是一句話,但這種時候一句話真的很有用。
盧克將所有人‘熟練’的反應都看在眼裏,意識到奧斯汀小姐肯定不是第一次發揮這樣的作用。
他再一次確認了一點——她對化學,不,應該說是對自然科學的認知是高屋建瓴的,做出準確而關鍵的判斷輕而易舉。隻是細節一塌糊塗,就像是由一位高明的老師教導過的糊塗學生。
某種意義上,他倒也沒有想錯就是了。
第87章 紅粉世界087
北美林堡,靠近城郊的一個中產階級社區內,庫倫家就在這兒。
這個社區是城市擴張,以及中產階級逃離市中心,即‘郊區化’的產物。中產階級厭惡城市內肮髒而吵鬧的環境、狹窄的住房…其中並非頂層一小撮的人,不能在市內最好的社區‘鬧中取靜’,維持一個體麵的‘內部王國’,就將目光放到了郊區。
在這裏,中產階級不用再‘屈就’於聯排房屋、窄小的庭院,出門就是街道。而就和此時很多郊區中產階級社區一樣,這裏的房子與房子之間都相隔至少一二十尺,而房子前的花園和房子後的草坪,都有精心打理的痕跡。
房子整齊漂亮,街道幹淨寧靜,這就是此時中產階級家庭們滿意的社區了。
庫倫家在其中,顯得‘平平無奇’——它和它的鄰居一樣,有一圈白色的欄杆鐵藝圍牆,沿著圍牆還栽種了一圈植物。而從正門進入,是一個不算大的花園,此時正開著玫瑰、百合和三色堇。而房子後的草坪,固然算不上闊氣,但要打一場網球什麽的,到也足夠了。
經過花園中間的石子路,通向一樓的是白色的石頭台階,一樓建的比地麵高了一些,這方便擁有半地下式的地下室。從外麵可以看到,這棟房子有三層,再加一個地下室——完全夠這家人用了。
庫倫家是一家四口,包括庫倫先生、庫倫先生的妹妹、庫倫先生的一對兒女,庫倫太太在幾年前已經因病去世了。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原本住在鄉下的庫倫先生的妹妹,人稱做‘奧德麗小姐’的這位,才會搬到這兒和庫倫一家居住,作為女主人照管著庫倫家的一切。
這年頭,一個家裏沒個女主人是不行的,庫倫先生又是埋首於工作,根本分不出精力和時間,也沒什麽應對普通生活的經驗的‘學者’…奧德麗小姐也是擔心哥哥一家的生活才來的。
當然,她本人是位單身女性,一直未婚,這也是她能來的原因之一。
隻有4位家庭成員,二樓的5間臥室就完全夠用了。然後一樓有客廳、餐廳、門廊、書房等等,地下室有廚房、儲藏室等,三樓則住著仆人們,包括一個廚娘,兩個房間女仆,一個雜役女仆。
馬車夫和小馬夫住在馬廄旁,不住三樓那個閣樓。至於園丁,庫倫家沒有雇一個住家園丁,而是和自己鄰居們一樣,隻在需要的時候短期雇傭,平常則會自己和仆人一起打理草坪和小花園。
“盧克——”“盧克——”
盧克呆在後院草坪的樹下,聽到姑姑熟悉的聲音,合上書、摘下眼鏡走出了樹下。果然,奧德麗小姐正站在二樓的窗戶旁,伸出半個身子張望,看到盧克走出來,才說:“盧克,快要吃午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