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後,索菲婭被分配到駐巴黎大使館,從此她的安穩生活泡湯了——kgb發小要她跟英國佬劃清界限,使館領導要她當心美國佬的色||誘,法國閨蜜想帶她遠走高飛。
索菲婭:“……”
成年人的世界過分複雜,她隻想來杯伏特加冷靜一下。
第34章
◎我暴富了!謝謝國家!◎
嗐!其實嚴格的說, 不是炒股,而是——股票認購證!
事情要從她去銀行開戶說起。
當時是2月中,銀行職員說到股票認購證銷售指標沒完成, 七大姑八大姨都發動了, 但沒有幾個人買,愁得不行。
張文雅便問了問,銀行職員倒是挺熱心, 給她講了這個股票認購證可是新鮮事物,三十元一本,有效期一年,憑證搖號, 中簽才能買股票。
張文雅當時便把所有的錢都拿來買股票認購證了,買了十五本, 一共四百五十元,是她幾乎所有財產。
上海是第一次發行股票認購證, 原本計劃發售1000萬本, 最後聽說隻發售了270萬本。
張文雅隻恨沒有更多的錢。
等她再想買的時候,銀行裏已經買不到了。
她在二手市場又陸陸續續以一百元左右的價格收了二十本,手裏一共有三十五本。
上海證券交易所1990年11月成立, 對中國人民來說, “股票”還是個新鮮事物,但很快,整個1991年,人們就開始為了限量的股票發瘋。
股票認購證應運而生。
雖然說是實名製並且隻允許上海市民認購, 但由於銷售額嚴重不達標, 後來就放開了, 不限非上海戶籍認購, 並且還可以不寫名字。
總之,張文雅手裏有這三十五張認購證,第一次搖號,十五本裏中了四本;第二次搖號,十九本裏中了八本;第三次搖號,二十二本裏中了十一本;還有第四次搖號沒有開始。
因為是以編號的尾號搖號,所以連號十張最多也隻能中簽十張。三十五張認購證最早的十五本是連號的,八單七雙,一共中簽六本;後麵二十本不連號,都是雙數,雙數中簽率奇高,二十本裏中簽十四本。
隨著每一期搖號的結束,都會帶來一波證券交易所的交易額暴漲。1991年上海證券交易所隻有八隻股票上市:延中實業、真空電子、飛樂音響、愛使股份、申華實業、飛樂股份、豫園商場、浙江鳳凰,發售股票認購證主要是為將在1992年打新的其他股票的交易做準備。
張文雅苦於真的不懂股票,她隻買了一隻打新的股票,原始股購入價1.5元,限購500股,花了750元,漲到40元多一點拋出,除去交易稅等費用,賺了將近兩萬元。
一下子靠自己的智慧成了萬元戶,輕鬆入賬兩萬元,張文雅都驚呆了。
賣完股票,看著自己銀行賬戶上的數字,她心跳的好快!
其實兩萬元她也見過,但那時候錢都不是她自己的,不在她的銀行存折裏,根本談不上“成就感”。
玩不來股票也能發財,大財沒有,也不是她現在就敢玩的,但可以出售股票認購證。黑市上股票認購證的價格瘋漲,超過一千元一本張文雅便舍不得買了,以炒股賺的不到兩萬元為本金,她陸陸續續又以一百元到八百元的價格收了三十多本。
手裏一共有七十本認購證。
這時候她開始找人往外賣認購證,價格一萬,愛買不買;打包八千一本,歡迎打包。
由於價格太高,幾乎無人問津,隻賣了兩本,收入兩萬元。
*
眼看著這都十月了,還有兩個多月到年底,張文雅有點坐不住了:這不能都砸在手裏吧?她忍痛降價,從一萬元降到九千元。
她小心的拜托張曉峰,就說自己在銀行開戶的時候買了幾張認購證玩玩,問要怎麽賣。張曉峰腦子轉得快,自己也買了幾十本,他比較小心,打新買了兩隻新股玩了玩,便決定把認購證都賣出去。
他賣得早,比較便宜就出手了,賺的不多,五百左右買入,三千左右賣出,平均一本賺了兩千,一共賺了大概八萬。張文雅不知道具體多少本,但知道這筆錢他沒給許二鳳,聽上去好像也沒給張文彬當生意本。
張曉峰倒是挺得意自己女兒遺傳了他的經濟頭腦,很快幫她找了買家,約了在飯店包廂見麵。
買家是個浙江民營企業家,四十多歲,個子不高,精瘦,腋下夾著老板包。一開口就直奔主題,問她有多少本。
張文雅瞥了一眼張曉峰,“幾十本。”
張曉峰頗為意外。
企業家也有點意外,“看不出來,你一個小姑娘倒是挺厲害的。老張,你女兒要比你能幹嘍!”
張曉峰笑著說:“哎,老了老了,沒有他們年輕人有膽子。”
企業家笑嗬嗬的問:“小張,你準備怎麽賣?你有多少我都要了!”
謔!這就是財大氣粗的大老板!爽快!
“打包一萬一本,不講價,一共六十五本。”
企業家見多不怪,張曉峰則暗中倒吸了一口涼氣:好家夥!
接下來張曉峰開始跟企業家討價還價,最後以五十五萬一把子成交。
企業家挺高興,掏出一個黑磚頭似的大哥大,打了個電話,要人送錢過來。
張文雅聽著這麽多錢,心情跌宕起伏,一會兒煩惱有了這麽多錢幹點什麽好呢,一會兒又擔心張曉峰找她要錢怎麽辦。爸爸看著對她不錯,但那是沒有經過這麽多錢的考驗,誰知道會不會起了貪心呢?
她沒有那麽多社會關係,就是想賣也找不到門路,找爸爸是她能想到的最快的路了。
她心不在焉的點了菜,企業家請客,給企業家大老板點了一瓶茅台,這時候茅台也隻不過十幾元錢一瓶,買得到喝得起。
半個小時後,開始陸續上菜。
上了幾道菜,送錢的人來了。
企業家介紹,是他的二兒子,叫嚴東寧,今年剛大學畢業,回家跟著老爸學做生意。
小夥兒個子不高,相貌普通,他拖了一隻行李箱來,當場打開,裏麵是捆的整整齊齊的一堆紙幣,100元一張,一萬元一捆,一共五十五捆。
張文雅非常認真的一捆一捆檢查,每一捆都隨機抽了幾張,用手指搓搓,沒錯,都是真錢。再數總數,五十五捆,就是五十五萬。
數完錢,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將裝了六十五本認購證的小包先遞給張曉峰,由張曉峰轉交給嚴老板。
*
從飯店出來,張曉峰緊張得要死,趕緊帶著張文雅在附近的銀行存了錢。
存折到手,父女倆才終於鬆了一口氣。
張文雅猶豫了好一會兒,出了銀行才說:“爸,該給你辛苦費,給一個點你看行嗎?”五十五萬的一個點,就是五千五。
張曉峰猛抽了幾口煙,“我是你爸爸,我要你的錢幹啥?你的錢自己存著,爸爸幫你不是圖你的錢。你爸爸我現在也有錢,我這不是買了房子和門麵房嗎?多了沒有,兩個房子加起來十幾萬,還有上次賣認購證的幾萬。”
“爸,你上次說帶文琦去親子鑒定,做了嗎?”
“做了,等結果。”張曉峰很是煩悶,“小雅啊,爸爸當年對不起你媽媽,所以你媽要你們兩個,我也沒爭。我也對不起你們兄妹,唉!你媽媽說的沒錯,我要是經常回去看你們,她也攔不住我。”
張文雅心裏是很有怨念的,但張曉峰居然勇於向她承認錯誤,也算不錯了。
“都過去了,現在別提了。”
“文琦……唉,我也覺得他不像是我的孩子,但要真不是我的兒子,我特麽的這是給誰養孩子了?!”
張文雅想說“孩子是無辜的”,可張文琦這熊孩子跟她一毛錢關係都沒有,她不覺得有什麽對不起他的。
“——要不,你跟許阿姨再好好談談?”
張曉峰冷笑,“談!肯定得談談!這錢你收好,別亂用。我正聽說南京路上有幾家國營商店要出售,我沒有那麽多錢,覺得怪可惜的。這個老嚴想吃下半條街,但他沒有足夠的現金,所以想到股票市場撈一筆大的。”
懂了,所以嚴老板才到處買股票認購證。股票認購證等於股市入場券,並且還是有限額的,對大老板來說,認購證當然多多益善。
“我最近就跟著老嚴,他再怎麽有錢也不能吃下半條街,到時候我喊你你就來。你這筆錢至少能買一家店,買了以後轉手租出去,拿租金就夠用了,不要再當小保姆。保姆累得要死,我姑娘哪能老去伺候人呢?”
張曉峰還真的真心實意為她做打算,行吧,這也就算他將功補過了。
*
張文雅揣著存折一夜沒睡著。
做夢一樣!
上一次這麽興奮還是拿到了房產證,可沒過多久,她的財富就躍上了好幾個台階!
張曉峰說是不要她給辛苦費,可作為女兒,也不能真的一點表示都沒有。想來想去,給老爸買件皮夾克吧。
這半個月忙得要死,先是去旅遊,接著是季青青,然後回去辦遷戶,又是賣認購證,一想,已經半個月沒見過謝仲欽了。
謝仲欽也忙。
國慶節謝家老大帶著妻子回家過節,一家人其樂融融。謝仲欽本想邀請張文雅過節到家裏做客,張文雅拒絕了,他隻以為他倆剛算開始“處對象”,她不願意這麽早就去見他父母,沒有堅持。
他名字中間是“仲”,大哥名字當然就有個“伯”字,叫謝伯鎧。倆兄弟關係很好,謝仲欽樂嗬嗬的給哥哥看女朋友的照片,把女朋友誇了個天上有地下無。
謝伯鎧聽了半天,問他:“她知道你叫什麽名字、家裏有什麽人,你知道她叫什麽名字,但你知不知道她家裏有什麽人、父母是做什麽工作的?”
謝仲欽一愣,“啊?”
謝伯鎧搖頭,“你啊!就是個白癡!”
謝仲欽不服,嘀咕著:“我怎麽白癡了?我又不好問的太多,查戶口嗎?”
“你不問,怎麽知道她是不是看上你家裏的條件了?”
作者有話說:
*1992年1月上海一共發售了270萬本股票認購證,說是隻限上海本地人認購,但也有很多外地人買,有人成箱成箱的買,很多上海人外地人一夜暴富,當年就產生了數不清的萬元戶十萬元戶百萬元戶。具體細節不太懂,就隨便寫寫了。
第35章
◎被嫌棄的張文雅的一生◎
謝仲欽愣住, “什麽啊?文雅不是那種女孩。”
謝伯鎧恨鐵不成鋼,“你啊!一點人情世故都不懂!你是不是上來什麽都跟人家說了?”
妻子林丹丹過來推了他一下,“行了行了, 你也別把人家小姑娘想得太壞了。潮生自己看中的小姑娘, 他心裏有數。”
謝父放下報紙,樂嗬嗬的說:“潮生有喜歡的小姑娘了?可不容易,幾時帶回來見見我們啊?”
謝母皺眉, “八字還沒有一撇呢!急什麽急?”
謝父笑笑,“整天操心潮生不談戀愛找不到對象的,不是你嗎?”
謝母哼了一聲,“潮生噢, 我可把話說在前麵了,你不找個阿拉上海小姑娘是不行的, 我不同意。”
“媽!”謝仲欽臉一沉。
謝伯鎧也說:“媽,你這樣也太武斷了。”
林丹丹心裏白眼翻到天上去了:婆婆一直耿耿於懷她不是“上海小姑娘”, 有事沒事就念叨。上海人很了不起嗎?小叔子長得帥, 又是小兒子,學生時期被管的死死的,大學期間也沒有談朋友, 結果一畢業, 婆婆便開始著急了,天天納悶她帥氣的小兒子怎麽找不到對象呢?
索菲婭:“……”
成年人的世界過分複雜,她隻想來杯伏特加冷靜一下。
第34章
◎我暴富了!謝謝國家!◎
嗐!其實嚴格的說, 不是炒股,而是——股票認購證!
事情要從她去銀行開戶說起。
當時是2月中,銀行職員說到股票認購證銷售指標沒完成, 七大姑八大姨都發動了, 但沒有幾個人買,愁得不行。
張文雅便問了問,銀行職員倒是挺熱心, 給她講了這個股票認購證可是新鮮事物,三十元一本,有效期一年,憑證搖號, 中簽才能買股票。
張文雅當時便把所有的錢都拿來買股票認購證了,買了十五本, 一共四百五十元,是她幾乎所有財產。
上海是第一次發行股票認購證, 原本計劃發售1000萬本, 最後聽說隻發售了270萬本。
張文雅隻恨沒有更多的錢。
等她再想買的時候,銀行裏已經買不到了。
她在二手市場又陸陸續續以一百元左右的價格收了二十本,手裏一共有三十五本。
上海證券交易所1990年11月成立, 對中國人民來說, “股票”還是個新鮮事物,但很快,整個1991年,人們就開始為了限量的股票發瘋。
股票認購證應運而生。
雖然說是實名製並且隻允許上海市民認購, 但由於銷售額嚴重不達標, 後來就放開了, 不限非上海戶籍認購, 並且還可以不寫名字。
總之,張文雅手裏有這三十五張認購證,第一次搖號,十五本裏中了四本;第二次搖號,十九本裏中了八本;第三次搖號,二十二本裏中了十一本;還有第四次搖號沒有開始。
因為是以編號的尾號搖號,所以連號十張最多也隻能中簽十張。三十五張認購證最早的十五本是連號的,八單七雙,一共中簽六本;後麵二十本不連號,都是雙數,雙數中簽率奇高,二十本裏中簽十四本。
隨著每一期搖號的結束,都會帶來一波證券交易所的交易額暴漲。1991年上海證券交易所隻有八隻股票上市:延中實業、真空電子、飛樂音響、愛使股份、申華實業、飛樂股份、豫園商場、浙江鳳凰,發售股票認購證主要是為將在1992年打新的其他股票的交易做準備。
張文雅苦於真的不懂股票,她隻買了一隻打新的股票,原始股購入價1.5元,限購500股,花了750元,漲到40元多一點拋出,除去交易稅等費用,賺了將近兩萬元。
一下子靠自己的智慧成了萬元戶,輕鬆入賬兩萬元,張文雅都驚呆了。
賣完股票,看著自己銀行賬戶上的數字,她心跳的好快!
其實兩萬元她也見過,但那時候錢都不是她自己的,不在她的銀行存折裏,根本談不上“成就感”。
玩不來股票也能發財,大財沒有,也不是她現在就敢玩的,但可以出售股票認購證。黑市上股票認購證的價格瘋漲,超過一千元一本張文雅便舍不得買了,以炒股賺的不到兩萬元為本金,她陸陸續續又以一百元到八百元的價格收了三十多本。
手裏一共有七十本認購證。
這時候她開始找人往外賣認購證,價格一萬,愛買不買;打包八千一本,歡迎打包。
由於價格太高,幾乎無人問津,隻賣了兩本,收入兩萬元。
*
眼看著這都十月了,還有兩個多月到年底,張文雅有點坐不住了:這不能都砸在手裏吧?她忍痛降價,從一萬元降到九千元。
她小心的拜托張曉峰,就說自己在銀行開戶的時候買了幾張認購證玩玩,問要怎麽賣。張曉峰腦子轉得快,自己也買了幾十本,他比較小心,打新買了兩隻新股玩了玩,便決定把認購證都賣出去。
他賣得早,比較便宜就出手了,賺的不多,五百左右買入,三千左右賣出,平均一本賺了兩千,一共賺了大概八萬。張文雅不知道具體多少本,但知道這筆錢他沒給許二鳳,聽上去好像也沒給張文彬當生意本。
張曉峰倒是挺得意自己女兒遺傳了他的經濟頭腦,很快幫她找了買家,約了在飯店包廂見麵。
買家是個浙江民營企業家,四十多歲,個子不高,精瘦,腋下夾著老板包。一開口就直奔主題,問她有多少本。
張文雅瞥了一眼張曉峰,“幾十本。”
張曉峰頗為意外。
企業家也有點意外,“看不出來,你一個小姑娘倒是挺厲害的。老張,你女兒要比你能幹嘍!”
張曉峰笑著說:“哎,老了老了,沒有他們年輕人有膽子。”
企業家笑嗬嗬的問:“小張,你準備怎麽賣?你有多少我都要了!”
謔!這就是財大氣粗的大老板!爽快!
“打包一萬一本,不講價,一共六十五本。”
企業家見多不怪,張曉峰則暗中倒吸了一口涼氣:好家夥!
接下來張曉峰開始跟企業家討價還價,最後以五十五萬一把子成交。
企業家挺高興,掏出一個黑磚頭似的大哥大,打了個電話,要人送錢過來。
張文雅聽著這麽多錢,心情跌宕起伏,一會兒煩惱有了這麽多錢幹點什麽好呢,一會兒又擔心張曉峰找她要錢怎麽辦。爸爸看著對她不錯,但那是沒有經過這麽多錢的考驗,誰知道會不會起了貪心呢?
她沒有那麽多社會關係,就是想賣也找不到門路,找爸爸是她能想到的最快的路了。
她心不在焉的點了菜,企業家請客,給企業家大老板點了一瓶茅台,這時候茅台也隻不過十幾元錢一瓶,買得到喝得起。
半個小時後,開始陸續上菜。
上了幾道菜,送錢的人來了。
企業家介紹,是他的二兒子,叫嚴東寧,今年剛大學畢業,回家跟著老爸學做生意。
小夥兒個子不高,相貌普通,他拖了一隻行李箱來,當場打開,裏麵是捆的整整齊齊的一堆紙幣,100元一張,一萬元一捆,一共五十五捆。
張文雅非常認真的一捆一捆檢查,每一捆都隨機抽了幾張,用手指搓搓,沒錯,都是真錢。再數總數,五十五捆,就是五十五萬。
數完錢,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將裝了六十五本認購證的小包先遞給張曉峰,由張曉峰轉交給嚴老板。
*
從飯店出來,張曉峰緊張得要死,趕緊帶著張文雅在附近的銀行存了錢。
存折到手,父女倆才終於鬆了一口氣。
張文雅猶豫了好一會兒,出了銀行才說:“爸,該給你辛苦費,給一個點你看行嗎?”五十五萬的一個點,就是五千五。
張曉峰猛抽了幾口煙,“我是你爸爸,我要你的錢幹啥?你的錢自己存著,爸爸幫你不是圖你的錢。你爸爸我現在也有錢,我這不是買了房子和門麵房嗎?多了沒有,兩個房子加起來十幾萬,還有上次賣認購證的幾萬。”
“爸,你上次說帶文琦去親子鑒定,做了嗎?”
“做了,等結果。”張曉峰很是煩悶,“小雅啊,爸爸當年對不起你媽媽,所以你媽要你們兩個,我也沒爭。我也對不起你們兄妹,唉!你媽媽說的沒錯,我要是經常回去看你們,她也攔不住我。”
張文雅心裏是很有怨念的,但張曉峰居然勇於向她承認錯誤,也算不錯了。
“都過去了,現在別提了。”
“文琦……唉,我也覺得他不像是我的孩子,但要真不是我的兒子,我特麽的這是給誰養孩子了?!”
張文雅想說“孩子是無辜的”,可張文琦這熊孩子跟她一毛錢關係都沒有,她不覺得有什麽對不起他的。
“——要不,你跟許阿姨再好好談談?”
張曉峰冷笑,“談!肯定得談談!這錢你收好,別亂用。我正聽說南京路上有幾家國營商店要出售,我沒有那麽多錢,覺得怪可惜的。這個老嚴想吃下半條街,但他沒有足夠的現金,所以想到股票市場撈一筆大的。”
懂了,所以嚴老板才到處買股票認購證。股票認購證等於股市入場券,並且還是有限額的,對大老板來說,認購證當然多多益善。
“我最近就跟著老嚴,他再怎麽有錢也不能吃下半條街,到時候我喊你你就來。你這筆錢至少能買一家店,買了以後轉手租出去,拿租金就夠用了,不要再當小保姆。保姆累得要死,我姑娘哪能老去伺候人呢?”
張曉峰還真的真心實意為她做打算,行吧,這也就算他將功補過了。
*
張文雅揣著存折一夜沒睡著。
做夢一樣!
上一次這麽興奮還是拿到了房產證,可沒過多久,她的財富就躍上了好幾個台階!
張曉峰說是不要她給辛苦費,可作為女兒,也不能真的一點表示都沒有。想來想去,給老爸買件皮夾克吧。
這半個月忙得要死,先是去旅遊,接著是季青青,然後回去辦遷戶,又是賣認購證,一想,已經半個月沒見過謝仲欽了。
謝仲欽也忙。
國慶節謝家老大帶著妻子回家過節,一家人其樂融融。謝仲欽本想邀請張文雅過節到家裏做客,張文雅拒絕了,他隻以為他倆剛算開始“處對象”,她不願意這麽早就去見他父母,沒有堅持。
他名字中間是“仲”,大哥名字當然就有個“伯”字,叫謝伯鎧。倆兄弟關係很好,謝仲欽樂嗬嗬的給哥哥看女朋友的照片,把女朋友誇了個天上有地下無。
謝伯鎧聽了半天,問他:“她知道你叫什麽名字、家裏有什麽人,你知道她叫什麽名字,但你知不知道她家裏有什麽人、父母是做什麽工作的?”
謝仲欽一愣,“啊?”
謝伯鎧搖頭,“你啊!就是個白癡!”
謝仲欽不服,嘀咕著:“我怎麽白癡了?我又不好問的太多,查戶口嗎?”
“你不問,怎麽知道她是不是看上你家裏的條件了?”
作者有話說:
*1992年1月上海一共發售了270萬本股票認購證,說是隻限上海本地人認購,但也有很多外地人買,有人成箱成箱的買,很多上海人外地人一夜暴富,當年就產生了數不清的萬元戶十萬元戶百萬元戶。具體細節不太懂,就隨便寫寫了。
第35章
◎被嫌棄的張文雅的一生◎
謝仲欽愣住, “什麽啊?文雅不是那種女孩。”
謝伯鎧恨鐵不成鋼,“你啊!一點人情世故都不懂!你是不是上來什麽都跟人家說了?”
妻子林丹丹過來推了他一下,“行了行了, 你也別把人家小姑娘想得太壞了。潮生自己看中的小姑娘, 他心裏有數。”
謝父放下報紙,樂嗬嗬的說:“潮生有喜歡的小姑娘了?可不容易,幾時帶回來見見我們啊?”
謝母皺眉, “八字還沒有一撇呢!急什麽急?”
謝父笑笑,“整天操心潮生不談戀愛找不到對象的,不是你嗎?”
謝母哼了一聲,“潮生噢, 我可把話說在前麵了,你不找個阿拉上海小姑娘是不行的, 我不同意。”
“媽!”謝仲欽臉一沉。
謝伯鎧也說:“媽,你這樣也太武斷了。”
林丹丹心裏白眼翻到天上去了:婆婆一直耿耿於懷她不是“上海小姑娘”, 有事沒事就念叨。上海人很了不起嗎?小叔子長得帥, 又是小兒子,學生時期被管的死死的,大學期間也沒有談朋友, 結果一畢業, 婆婆便開始著急了,天天納悶她帥氣的小兒子怎麽找不到對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