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感到難過,我也為你難過。文雅,我想象不出來為什麽你的家人不珍重你,你明明哪兒都很好——”肯特先生實在想不明白。他沒法說下去了,再說下去就要歸納出“他們不愛你”的結論,這應該會更令她難過吧。
他在一個溫馨有□□裏長大,即使現在跟麗雅離婚了,也盡量保證克裏斯不會受到影響,他知道世界上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會愛他們的孩子,但他仍然無法理解,為什麽居然會有父母不愛他們的孩子呢?
他想了一會兒,從廚房拿來一瓶白葡萄酒,拿了一隻香檳杯,倒了小半杯,遞給她。
又拿來一盒夾心巧克力,“吃點巧克力,心情會好一點。”
*
巧克力吃完了。
酒也喝完了。
一點點酒精,一點點甜。
心情好不好的不知道,倒是一下子就睡著了。半夜才起來上洗手間,刷了牙,洗個澡。
克裏斯醒了,睡眼惺忪的跑到廚房裏找吃的。
張文雅驚訝的問:“你每天夜裏都起來吃東西嗎?”
“也不是每天,”他有點被抓到在幹壞事的羞怯,“就是有時候半夜會餓醒。”
“你現在正在長身體的時候。這樣吧,以後睡前半小時吃一點宵夜,應該晚上就不會被餓醒了。”嗐,也難怪呢。半大兒子吃窮老子,這麽大的男孩胃就跟無底洞似的,怎麽都填不滿。
給他做了番茄沙拉,放50克甜玉米,50克黑胡椒牛肉片。
美國超市幾乎應有盡有,就連牛肉都有成品,還是切片的,開袋即食,非常方便。
“別吃太多了,不然你的身體需要消化食物,會好半天睡不著。”
克裏斯隻顧著吃東西,馬馬虎虎的點點頭,表示“知道了”。
“在學校怎麽樣?”
“挺好的,比之前所有的學校都好。”
“那是因為你現在長大了,也長高了,那些小壞蛋看你個子高也不太會欺負你啦。”等他進了籃球校隊就更不太可能被人霸淩,中學裏兩大球一小球的運動員最吃香,而且還是僅限男生。
*
選民部門也很有意思,除了能鍛煉聽力和口語之外,還能見識到物種多樣性。工作了兩周,張文雅已經見識過許多平時見識不到的事情,想想也就能理解警方的“911”接線員的壓力了。
除了接聽電話、解決問題之外,她的工作還包括為參議員、幕僚長、行政主任買咖啡、做一些雜事。政府部門每個辦公室都有咖啡機,但咖啡機的咖啡這些“老板”是喝不下去的,太難喝,不夠香醇。美國人嗜好咖啡到了一個匪夷所思的地步,參議員要是一整天都在辦公室,一天上午三杯下午三杯;幕僚長不是全天都在,但要是來辦公室,必定至少兩杯起步。
斯科特喝的少一點,但也喝的很凶,早上他上班路上自己買一杯咖啡,上午兩杯下午兩杯。
星巴克的生意非常好,一天到晚都是來給老板們買咖啡的實習生。
張文雅每天上午到辦公室,埃莉諾會給她一整天的咖啡錢,這時候就該去買第一份咖啡了。買了幾天咖啡,張文雅已經熟悉幾個老板的口味。
參議員喝意式濃咖啡,下午最後一杯是卡布奇諾。
幕僚長喝美式咖啡,斯科特喝咖啡拿鐵,有時候也喝卡布奇諾。
跑腿嘛,也沒什麽,就當鍛煉身體了。肯特先生給她買了自行車代步,第一天騎車上班,她很詫異居然美國人都不鎖自行車的!可能是太便宜了沒什麽好偷的吧。
騎著自行車去買咖啡也很方便,下了單排隊等取咖啡,啥時候買到啥時候回去,一點不著急。
辦公室裏其實有一半都是實習生,因為薪水便宜,普遍周薪200美元左右,張文雅的薪水更低,一周也就100美元。她跟其他實習生不一樣,並不想爭取正式職員的名額,所以辦公室關係比較融洽,沒人整她,或是把什麽事情都推給她。
畢竟能想辦法進來的實習生都是野心勃勃的,也很清楚想要長期幹下去可不能混,也不能偷懶,你做了多少工作,行政主任都很清楚,老板們不喜歡偷懶的下屬。
要是買回來咖啡,但老板們已經走了,這幾杯咖啡就隨便她處置了。一般她會給埃莉諾一杯,埃莉諾負責管錢,當然得有她的一杯;另一杯給特維特,頂頭上司;要是有第三杯,就隨便給第一個遇到的同事。
她不喜歡喝咖啡。
對於辦公室的咖啡機,她研究了一下,主要問題是咖啡豆不好的原因。咖啡機全自動,全自動是方便了,但口感不如半自動咖啡機。她自己不喜歡喝咖啡,也就對此研究不多。采購部門舍不得買品級好的咖啡豆,普通職員也隻能湊合刷鍋水了。
*
周一上班,接了一個電話,斯科特用內線電話叫她過去。
“阿妮婭,坐。”他隨意指了指辦公桌前麵的座椅。
“什麽事?是不是我有哪個電話回答的不好?”張文雅摸不著頭腦。
“不是。”他笑,“是關於你的工作,但不是你做的不好。我看了一些記錄,你工作的不錯,及時解決問題,回訪滿意度極高。做的好。”
她放心了,“那就好,為人民服務嘛。”
斯科特抿唇笑,“你從中國來,覺得美國國會怎麽樣?”
“很好。”
“多說一點。你的看法呢?”
“大家都很忙碌,雖然我不知道參議員到底在忙些什麽,可以看出來,很忙,權力也很大。”
“那是因為參議員代表千萬民眾的利益,民眾的利益就是參議員的利益。”
嗬,好官方呀。
“我看了一下,實習生裏隻有你的工作不多,明天有一個選民組織來跟參議員開會,他們會想要參觀一下國會大廈。你去解放大廳拿一些資料,熟悉熟悉大廈,跟導遊走走,明天由你來接待他們,陪同他們參觀國會大廈。”
作者有話說:
*被動獨生子女了屬於是。
第64章
◎張文雅的社交初體驗◎
那就是說她今天上午沒啥事了。跟埃莉諾和特維特打了招呼, 便去了解放大廳,找禮品店店員借了一本國會大廈旅遊手冊,跟著一位導遊走了一圈。
去哪兒旅遊首先要搞明白哪裏能吃東西、哪裏能上廁所, 實乃人生重要大事。國會大廈內的各種標識齊全, 文字和圖形,就是不認識英文也能根據圖形找到洗手間和餐廳。
各位議員的辦公室基本都是開放式的,可以說想進就進, 隨便得很,你要是神態自若直奔議員辦公室,職員們也隻會以為你是跟議員約好的客人;隻有一看就是遊客的那種、東張西望的,職員才會來問你找誰。
職員裏白人占絕大多數, 非洲裔很少,墨西哥裔、亞裔更少, 亞裔幾乎少到她還沒遇到過。她的膚色在中國偏白,還是跟白人差距很大, 能一眼看出來她不是白人或美國人, 但因為她長得濃眉大眼,不夠“亞洲”,經常會被人當歐亞混血。
亞裔普遍政治意識不高, 即使在紐約州這樣亞洲移民眾多的州, 也沒有亞裔議員。
混了一上午,大致了解了一下美國曆史。在課本和試題卷裏看到的美國曆史跟實地跟著導遊轉一圈,感覺還是不一樣的。美國大概因為建國時間太短,唯恐被歐洲親戚們說不夠“有曆史”和“有底蘊”, 特別喜歡到處豎雕像, 開國大佬們的頭像、半身像、畫像隨處可見, 自由女神像也哪哪都是, 大概是從古希臘古羅馬尋找“底蘊”吧。
中午跟同事們出去吃飯,特維特說這種選民和選民組織來找參議員談事的情況很正常,有些沒來過的選民會要求參觀國會大廈,隻要不是暑假期間必須帶一大群小混蛋就都還好,這些國家的花骨朵有的實在討厭。
煩人的熊孩子到處都有,理解理解。
普通職員吃不起高級餐廳,普通餐廳要遠一點,菜色普通一點,味道差很多,好處就是上菜快,比員工餐廳要稍好一點。員工餐廳嘛,隻求吃飽,要說有多好吃那是不可能的。
這附近的房租肯定很貴,因為生意真的很好,客流量好到張文雅甚至都想在這裏開餐廳了。
或者就像唐朝餐廳那樣,在稍遠一點的街區開店,生意也不錯,隻要口碑打出去了,總會有人來就餐的。美國華人華裔特別喜歡開餐廳,華盛頓特區有不少中餐館,從大排檔式的到高級餐廳都有,菜係也多,不過基本都是混搭,沒有哪家中餐館說我們隻做某個菜係。
咖啡?星巴克開的滿哪都是,還有許多其他咖啡連鎖店、咖啡車,不然怎麽能滿足美國人這麽旺盛的咖啡需求。每天早上上班路上一杯咖啡提神簡直是上班族標配了,再不愛咖啡這一口的,早上來杯咖啡提神也實屬正常。
或者奶茶?從她在紐約和華盛頓開車熟悉路徑的經驗來看,美國人不愛喝茶,亞裔華裔在家喝茶,法拉盛新中國城有不少茶館,但奶茶店還真的沒有。
搓搓手,興奮。
奶茶其實跟英國人喝下午茶差不多,可能也是從英式下午茶派生出來的,或者是元朝以前的“沏茶”複古了。元朝以前中國人喝茶不是清湯寡水隻用水衝泡,裏麵會放很多料,什麽紅棗枸杞都是有的,這是因為明朝之前沒有“炒青”的炒茶工藝,茶葉多做茶磚,需要“煮沸”,然後茶裏的料越加越多,以至於“吃茶”是真正的“吃”。
英式下午茶加糖加奶,基本可以算是奶茶基本款,現代奶茶店往茶底裏加奶、糖、水果、布丁、木薯粉小丸子,也可以加咖啡粉,所謂奶茶、奶咖、奶咖茶,一整個大混搭。
餐廳極為麻煩,要找門麵、招聘廚師、店員,食材進貨倒是不麻煩,但萬一出了什麽食物汙染事件也很要命。就在不久前,紐約一家挺有名的米其林餐廳鬧出了大腸杆菌汙染事件,原因是用來做蔬菜沙拉的生菜被汙染,當天就餐的幾十人不同程度上吐下瀉,引發了一小波恐慌,以為被犯罪分子投毒了。
——美國人現在還沒有被恐怖主義毒打過,還想不到這一點。
奶茶店需要的占地麵積也小得多,這附近寸土寸金,想要租下一個完整門麵談何容易!租金也貴到上天,是她現在不敢考慮的事情。
奶茶店就不需要多大的地盤了,十個平方都可以。以她目前對美國製造業的了解來看,應該可以去工廠定做奶茶料理台,說不定還可以順便申請個外觀專利。
燒水、製冰都有專門的機器,設備成本有個一萬美元算可以了。
嗯,可行!
要說奶茶能不能在美國打開銷路,嗐,壓根不用發愁!奶茶其實就是加了茶底的有固體物質的果汁,對嗜甜如命的美國人來說,沒有什麽接受難度。
她自己在家做過奶茶,自製奶茶不是什麽難事,燒水泡茶,湯色出來後拿走茶葉包,稍涼後加牛奶,這中間的時間可以準備其他材料。
芒果從中間切兩刀去核,切下來的兩片果肉切花刀,再將果肉與果皮分離,切出一小碗芒果果肉。椰果罐頭撈出椰果,切小塊。沒有木薯粉珍珠,可以用布丁,同樣切成小塊,可以不用切的太小。
茶底倒入牛奶後溫度降低,將準備好的水果和布丁放進去,稍微攪拌一下,插根吸管,大功告成!
奶茶的美妙之處就是喜歡什麽水果幾乎都可以放,香蕉打泥或是切塊,草莓打泥或是切塊,想吃蘋果口味的也沒問題,唯一不好搭的隻有柑橘類,和生化武器榴蓮。
克裏斯很喜歡喝奶茶,這種甜甜的牛奶水果飲品就沒有孩子不喜歡的。
*
第二天,跟在斯科特後麵接待來訪的選民組織。
這種小選民組織多如牛毛,隻要有幾個成員就能注冊一個社會團體,團體也五花八門,從反對槍支的到支持槍支的,從反對墮胎的到支持墮胎的,從婦女兒童權益到反家暴的,還有以族裔為名的團體,非洲裔最活躍,亞裔約等於無。
今天到訪的是一個婦女團體,美國女性參政意願逐年高升,類似的政治團體雨後春筍一般,越來越多。
也能理解為什麽要她來接待了,斯科特大概以為女人對女人好說話一點,再說她比較“閑”嘛。
婦女團體一行八人,先跟參議員開了一個小時的會議,內容不知,可能跟墮胎合法權有關。上次接了那家私人診所的電話之後,張文雅看過有關美國合法墮胎方麵的資料,對此有了一些了解。
美國因為白人公民占絕大多數,白人一般都信仰天主教和新教,天主教徒很保守,新教中的清教徒就更保守了,極端保守教徒連必要的避孕手段都不用,更別提什麽“墮胎”了。他們認為孩子是上帝賜予的,怎麽能用醫學手段進行幹預呢?難道醫生能自詡比上帝還牛?
倫理方麵的反對意見則聲稱胎兒也有“生命權”,胎兒有了心跳之後就有了“人權”,遺產分配也要考慮到未出生的胎兒的繼承權,所以胎兒當然也是“人”,是人就有“人權”。
美國女性一直在為“墮胎自由權”而奮鬥,直到1973年得克薩斯州的“羅訴韋德案”之後,“墮胎合法”才在美利堅聯邦合眾國推行開來,但五十個州也不是所有的州都承認女性有墮胎自由,比如紐約州附近有幾個州就沒有,一些女性團體會將沒有墮胎自由權的州的懷孕女性接到紐約來做墮胎手術。
張文雅其實特別不理解美國女性居然沒有墮胎自由,這明明是悖論嘛!一個處處宣揚“自由”的國家,它的女性國民居然不能自由決定自己身上一塊多餘的肉的去留?
這麽說未出生的胎兒有“生命權”,懷著胎兒的女性卻沒有“選擇權”?
什麽二十世紀荒誕劇啊。
*
開過會,張文雅帶她們參觀國會大廈。
她們先是沉默的走出參議員辦公室,幾分鍾後,她們互相開始小聲討論,覺得參議員有點敷衍。
並且聽出來是因為墮胎權的問題。
參議員肯定不想討論這個棘手問題,這是他資產階級白人男性的政治敏感。墮胎權不是醫療問題,也不是性別問題,而是政治問題,他要是支持墮胎權肯定會被攻擊,不支持墮胎權也會被攻擊,但不支持的話,被攻擊的麵沒有那麽大,所以他會如何選擇很明顯了。
今天參議員肯定忽悠了女性團體,令她們很不滿。
他在一個溫馨有□□裏長大,即使現在跟麗雅離婚了,也盡量保證克裏斯不會受到影響,他知道世界上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會愛他們的孩子,但他仍然無法理解,為什麽居然會有父母不愛他們的孩子呢?
他想了一會兒,從廚房拿來一瓶白葡萄酒,拿了一隻香檳杯,倒了小半杯,遞給她。
又拿來一盒夾心巧克力,“吃點巧克力,心情會好一點。”
*
巧克力吃完了。
酒也喝完了。
一點點酒精,一點點甜。
心情好不好的不知道,倒是一下子就睡著了。半夜才起來上洗手間,刷了牙,洗個澡。
克裏斯醒了,睡眼惺忪的跑到廚房裏找吃的。
張文雅驚訝的問:“你每天夜裏都起來吃東西嗎?”
“也不是每天,”他有點被抓到在幹壞事的羞怯,“就是有時候半夜會餓醒。”
“你現在正在長身體的時候。這樣吧,以後睡前半小時吃一點宵夜,應該晚上就不會被餓醒了。”嗐,也難怪呢。半大兒子吃窮老子,這麽大的男孩胃就跟無底洞似的,怎麽都填不滿。
給他做了番茄沙拉,放50克甜玉米,50克黑胡椒牛肉片。
美國超市幾乎應有盡有,就連牛肉都有成品,還是切片的,開袋即食,非常方便。
“別吃太多了,不然你的身體需要消化食物,會好半天睡不著。”
克裏斯隻顧著吃東西,馬馬虎虎的點點頭,表示“知道了”。
“在學校怎麽樣?”
“挺好的,比之前所有的學校都好。”
“那是因為你現在長大了,也長高了,那些小壞蛋看你個子高也不太會欺負你啦。”等他進了籃球校隊就更不太可能被人霸淩,中學裏兩大球一小球的運動員最吃香,而且還是僅限男生。
*
選民部門也很有意思,除了能鍛煉聽力和口語之外,還能見識到物種多樣性。工作了兩周,張文雅已經見識過許多平時見識不到的事情,想想也就能理解警方的“911”接線員的壓力了。
除了接聽電話、解決問題之外,她的工作還包括為參議員、幕僚長、行政主任買咖啡、做一些雜事。政府部門每個辦公室都有咖啡機,但咖啡機的咖啡這些“老板”是喝不下去的,太難喝,不夠香醇。美國人嗜好咖啡到了一個匪夷所思的地步,參議員要是一整天都在辦公室,一天上午三杯下午三杯;幕僚長不是全天都在,但要是來辦公室,必定至少兩杯起步。
斯科特喝的少一點,但也喝的很凶,早上他上班路上自己買一杯咖啡,上午兩杯下午兩杯。
星巴克的生意非常好,一天到晚都是來給老板們買咖啡的實習生。
張文雅每天上午到辦公室,埃莉諾會給她一整天的咖啡錢,這時候就該去買第一份咖啡了。買了幾天咖啡,張文雅已經熟悉幾個老板的口味。
參議員喝意式濃咖啡,下午最後一杯是卡布奇諾。
幕僚長喝美式咖啡,斯科特喝咖啡拿鐵,有時候也喝卡布奇諾。
跑腿嘛,也沒什麽,就當鍛煉身體了。肯特先生給她買了自行車代步,第一天騎車上班,她很詫異居然美國人都不鎖自行車的!可能是太便宜了沒什麽好偷的吧。
騎著自行車去買咖啡也很方便,下了單排隊等取咖啡,啥時候買到啥時候回去,一點不著急。
辦公室裏其實有一半都是實習生,因為薪水便宜,普遍周薪200美元左右,張文雅的薪水更低,一周也就100美元。她跟其他實習生不一樣,並不想爭取正式職員的名額,所以辦公室關係比較融洽,沒人整她,或是把什麽事情都推給她。
畢竟能想辦法進來的實習生都是野心勃勃的,也很清楚想要長期幹下去可不能混,也不能偷懶,你做了多少工作,行政主任都很清楚,老板們不喜歡偷懶的下屬。
要是買回來咖啡,但老板們已經走了,這幾杯咖啡就隨便她處置了。一般她會給埃莉諾一杯,埃莉諾負責管錢,當然得有她的一杯;另一杯給特維特,頂頭上司;要是有第三杯,就隨便給第一個遇到的同事。
她不喜歡喝咖啡。
對於辦公室的咖啡機,她研究了一下,主要問題是咖啡豆不好的原因。咖啡機全自動,全自動是方便了,但口感不如半自動咖啡機。她自己不喜歡喝咖啡,也就對此研究不多。采購部門舍不得買品級好的咖啡豆,普通職員也隻能湊合刷鍋水了。
*
周一上班,接了一個電話,斯科特用內線電話叫她過去。
“阿妮婭,坐。”他隨意指了指辦公桌前麵的座椅。
“什麽事?是不是我有哪個電話回答的不好?”張文雅摸不著頭腦。
“不是。”他笑,“是關於你的工作,但不是你做的不好。我看了一些記錄,你工作的不錯,及時解決問題,回訪滿意度極高。做的好。”
她放心了,“那就好,為人民服務嘛。”
斯科特抿唇笑,“你從中國來,覺得美國國會怎麽樣?”
“很好。”
“多說一點。你的看法呢?”
“大家都很忙碌,雖然我不知道參議員到底在忙些什麽,可以看出來,很忙,權力也很大。”
“那是因為參議員代表千萬民眾的利益,民眾的利益就是參議員的利益。”
嗬,好官方呀。
“我看了一下,實習生裏隻有你的工作不多,明天有一個選民組織來跟參議員開會,他們會想要參觀一下國會大廈。你去解放大廳拿一些資料,熟悉熟悉大廈,跟導遊走走,明天由你來接待他們,陪同他們參觀國會大廈。”
作者有話說:
*被動獨生子女了屬於是。
第64章
◎張文雅的社交初體驗◎
那就是說她今天上午沒啥事了。跟埃莉諾和特維特打了招呼, 便去了解放大廳,找禮品店店員借了一本國會大廈旅遊手冊,跟著一位導遊走了一圈。
去哪兒旅遊首先要搞明白哪裏能吃東西、哪裏能上廁所, 實乃人生重要大事。國會大廈內的各種標識齊全, 文字和圖形,就是不認識英文也能根據圖形找到洗手間和餐廳。
各位議員的辦公室基本都是開放式的,可以說想進就進, 隨便得很,你要是神態自若直奔議員辦公室,職員們也隻會以為你是跟議員約好的客人;隻有一看就是遊客的那種、東張西望的,職員才會來問你找誰。
職員裏白人占絕大多數, 非洲裔很少,墨西哥裔、亞裔更少, 亞裔幾乎少到她還沒遇到過。她的膚色在中國偏白,還是跟白人差距很大, 能一眼看出來她不是白人或美國人, 但因為她長得濃眉大眼,不夠“亞洲”,經常會被人當歐亞混血。
亞裔普遍政治意識不高, 即使在紐約州這樣亞洲移民眾多的州, 也沒有亞裔議員。
混了一上午,大致了解了一下美國曆史。在課本和試題卷裏看到的美國曆史跟實地跟著導遊轉一圈,感覺還是不一樣的。美國大概因為建國時間太短,唯恐被歐洲親戚們說不夠“有曆史”和“有底蘊”, 特別喜歡到處豎雕像, 開國大佬們的頭像、半身像、畫像隨處可見, 自由女神像也哪哪都是, 大概是從古希臘古羅馬尋找“底蘊”吧。
中午跟同事們出去吃飯,特維特說這種選民和選民組織來找參議員談事的情況很正常,有些沒來過的選民會要求參觀國會大廈,隻要不是暑假期間必須帶一大群小混蛋就都還好,這些國家的花骨朵有的實在討厭。
煩人的熊孩子到處都有,理解理解。
普通職員吃不起高級餐廳,普通餐廳要遠一點,菜色普通一點,味道差很多,好處就是上菜快,比員工餐廳要稍好一點。員工餐廳嘛,隻求吃飽,要說有多好吃那是不可能的。
這附近的房租肯定很貴,因為生意真的很好,客流量好到張文雅甚至都想在這裏開餐廳了。
或者就像唐朝餐廳那樣,在稍遠一點的街區開店,生意也不錯,隻要口碑打出去了,總會有人來就餐的。美國華人華裔特別喜歡開餐廳,華盛頓特區有不少中餐館,從大排檔式的到高級餐廳都有,菜係也多,不過基本都是混搭,沒有哪家中餐館說我們隻做某個菜係。
咖啡?星巴克開的滿哪都是,還有許多其他咖啡連鎖店、咖啡車,不然怎麽能滿足美國人這麽旺盛的咖啡需求。每天早上上班路上一杯咖啡提神簡直是上班族標配了,再不愛咖啡這一口的,早上來杯咖啡提神也實屬正常。
或者奶茶?從她在紐約和華盛頓開車熟悉路徑的經驗來看,美國人不愛喝茶,亞裔華裔在家喝茶,法拉盛新中國城有不少茶館,但奶茶店還真的沒有。
搓搓手,興奮。
奶茶其實跟英國人喝下午茶差不多,可能也是從英式下午茶派生出來的,或者是元朝以前的“沏茶”複古了。元朝以前中國人喝茶不是清湯寡水隻用水衝泡,裏麵會放很多料,什麽紅棗枸杞都是有的,這是因為明朝之前沒有“炒青”的炒茶工藝,茶葉多做茶磚,需要“煮沸”,然後茶裏的料越加越多,以至於“吃茶”是真正的“吃”。
英式下午茶加糖加奶,基本可以算是奶茶基本款,現代奶茶店往茶底裏加奶、糖、水果、布丁、木薯粉小丸子,也可以加咖啡粉,所謂奶茶、奶咖、奶咖茶,一整個大混搭。
餐廳極為麻煩,要找門麵、招聘廚師、店員,食材進貨倒是不麻煩,但萬一出了什麽食物汙染事件也很要命。就在不久前,紐約一家挺有名的米其林餐廳鬧出了大腸杆菌汙染事件,原因是用來做蔬菜沙拉的生菜被汙染,當天就餐的幾十人不同程度上吐下瀉,引發了一小波恐慌,以為被犯罪分子投毒了。
——美國人現在還沒有被恐怖主義毒打過,還想不到這一點。
奶茶店需要的占地麵積也小得多,這附近寸土寸金,想要租下一個完整門麵談何容易!租金也貴到上天,是她現在不敢考慮的事情。
奶茶店就不需要多大的地盤了,十個平方都可以。以她目前對美國製造業的了解來看,應該可以去工廠定做奶茶料理台,說不定還可以順便申請個外觀專利。
燒水、製冰都有專門的機器,設備成本有個一萬美元算可以了。
嗯,可行!
要說奶茶能不能在美國打開銷路,嗐,壓根不用發愁!奶茶其實就是加了茶底的有固體物質的果汁,對嗜甜如命的美國人來說,沒有什麽接受難度。
她自己在家做過奶茶,自製奶茶不是什麽難事,燒水泡茶,湯色出來後拿走茶葉包,稍涼後加牛奶,這中間的時間可以準備其他材料。
芒果從中間切兩刀去核,切下來的兩片果肉切花刀,再將果肉與果皮分離,切出一小碗芒果果肉。椰果罐頭撈出椰果,切小塊。沒有木薯粉珍珠,可以用布丁,同樣切成小塊,可以不用切的太小。
茶底倒入牛奶後溫度降低,將準備好的水果和布丁放進去,稍微攪拌一下,插根吸管,大功告成!
奶茶的美妙之處就是喜歡什麽水果幾乎都可以放,香蕉打泥或是切塊,草莓打泥或是切塊,想吃蘋果口味的也沒問題,唯一不好搭的隻有柑橘類,和生化武器榴蓮。
克裏斯很喜歡喝奶茶,這種甜甜的牛奶水果飲品就沒有孩子不喜歡的。
*
第二天,跟在斯科特後麵接待來訪的選民組織。
這種小選民組織多如牛毛,隻要有幾個成員就能注冊一個社會團體,團體也五花八門,從反對槍支的到支持槍支的,從反對墮胎的到支持墮胎的,從婦女兒童權益到反家暴的,還有以族裔為名的團體,非洲裔最活躍,亞裔約等於無。
今天到訪的是一個婦女團體,美國女性參政意願逐年高升,類似的政治團體雨後春筍一般,越來越多。
也能理解為什麽要她來接待了,斯科特大概以為女人對女人好說話一點,再說她比較“閑”嘛。
婦女團體一行八人,先跟參議員開了一個小時的會議,內容不知,可能跟墮胎合法權有關。上次接了那家私人診所的電話之後,張文雅看過有關美國合法墮胎方麵的資料,對此有了一些了解。
美國因為白人公民占絕大多數,白人一般都信仰天主教和新教,天主教徒很保守,新教中的清教徒就更保守了,極端保守教徒連必要的避孕手段都不用,更別提什麽“墮胎”了。他們認為孩子是上帝賜予的,怎麽能用醫學手段進行幹預呢?難道醫生能自詡比上帝還牛?
倫理方麵的反對意見則聲稱胎兒也有“生命權”,胎兒有了心跳之後就有了“人權”,遺產分配也要考慮到未出生的胎兒的繼承權,所以胎兒當然也是“人”,是人就有“人權”。
美國女性一直在為“墮胎自由權”而奮鬥,直到1973年得克薩斯州的“羅訴韋德案”之後,“墮胎合法”才在美利堅聯邦合眾國推行開來,但五十個州也不是所有的州都承認女性有墮胎自由,比如紐約州附近有幾個州就沒有,一些女性團體會將沒有墮胎自由權的州的懷孕女性接到紐約來做墮胎手術。
張文雅其實特別不理解美國女性居然沒有墮胎自由,這明明是悖論嘛!一個處處宣揚“自由”的國家,它的女性國民居然不能自由決定自己身上一塊多餘的肉的去留?
這麽說未出生的胎兒有“生命權”,懷著胎兒的女性卻沒有“選擇權”?
什麽二十世紀荒誕劇啊。
*
開過會,張文雅帶她們參觀國會大廈。
她們先是沉默的走出參議員辦公室,幾分鍾後,她們互相開始小聲討論,覺得參議員有點敷衍。
並且聽出來是因為墮胎權的問題。
參議員肯定不想討論這個棘手問題,這是他資產階級白人男性的政治敏感。墮胎權不是醫療問題,也不是性別問題,而是政治問題,他要是支持墮胎權肯定會被攻擊,不支持墮胎權也會被攻擊,但不支持的話,被攻擊的麵沒有那麽大,所以他會如何選擇很明顯了。
今天參議員肯定忽悠了女性團體,令她們很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