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想過他倆一直約會下去的話,被曝光也是遲早的事情,沒有不透風的牆嘛,但她沒想過會這麽快!


    她也擔心美國人什麽反應,就像肯特先生說的,如果美國王子跟一個白人女孩約會,壓根不算什麽事,但如果是其他膚色就會是大事!而且蘇聯已經解體,柏林牆也已經倒下,目前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就是中國,美國王子怎麽可以愛上一個中國女孩呢?


    她心煩意亂。


    肯尼思竭力安慰她,但最終還是要掛了電話。


    *


    唉!


    她仔細看著報紙上的文章。


    八卦緋聞也沒啥新意,內容也沒啥勁爆的,畢竟男未婚女未嫁,約會談戀愛很正常,這一部分再怎麽也翻不出來花。美國王子麽也沒啥新鮮的可以說,全美人民都早已知道了。


    能做的文章隻有她了:一個剛到美國的普通中國女孩怎麽認識的小肯尼思?


    她是否是個“心機女”?


    她是否是個“掘金女”?


    或者二合一?


    接近我們的王子是否別有用心?


    更聳人聽聞的,連“spy”這個詞都用上了。


    好家夥!


    張文雅驚呆了。


    真想知道中國大使館會有什麽想法。


    *


    八卦記者盡職盡責,查到了她哪一天到的美國,先在紐約又去華盛頓特區,就連在國會大廈做實習生都扒出來了。


    問題又來了:一個普通的中國女孩,沒有上過大學,也沒有入讀美國高中,怎麽進的國會大廈當實習生?


    幾份報紙都在此打住,看來是要搞成連續劇了。


    張文雅自認無事不可被人知,但被人扒出來並且見報,跟自己搞營銷做宣傳,大不一樣。


    想想,是因為“不可控”,她不喜歡“不可控”。


    她不知道這幾份報紙的發售範圍,是隻在紐約發售,還是會同步全國發售?一般來說就算是八卦小報也會是全國發售,那麽,肯特先生看到這些報紙了嗎?


    她馬上給肯特先生打了電話。


    肯特先生還沒出門,沒看到今天的報紙。他說這事不算什麽大事,要她先跟肯尼思先生商量。沒有人來采訪過他,但不知道國會大廈那邊是什麽情況,他會問問埃莉諾。他也覺得事無不可對人說,但八卦小報通常沒有什麽節操,他們會胡說八道、斷章取義,不然怎麽能吸引眼球提高銷售額呢?


    問題可能是國會大廈見過她的人太多,少說也有幾十人見過她,誰知道這些人會對記者說什麽。記者不可能去問參議員這種小事,而不熟悉她的人會說什麽壓根不知道。


    也就隻能這樣了。


    *


    肯尼思又打電話過來,說暫時還走不開。他問了家裏的公關,要他們去阻止後續報道,公關的意思是說,這種事頂多隻會有三天熱度,這是他們的私事,跟別人無關;雖然因為她是中國人會有點麻煩,但問題不大,他們會馬上寫稿,宣傳她已經被哈佛大學錄取,以此來“對衝”。


    美國人也很愛“草根逆襲”故事,更有“名校崇拜”,張文雅能被哈佛大學錄取靠的是自己的努力,跟肯尼思家族無關。


    其實按照公關的意思,當不知道就好了,媒體的精力是有限的,美國每天都有新聞,再來個新聞就能蓋過這事。


    所以他們準備再等一天,到明天再看看。


    也有道理。你要當真阻止後續報道,反而會刺激小報緊追不放,覺得“此事並不單純”。


    *


    但張文雅想的太簡單了。


    有人敲門,“張文雅小姐,請開門。”


    是誰?


    她疑惑的走到門邊,“誰?”


    “聯邦快遞。”


    貓眼裏看出去確實是穿著聯邦快遞製服的年輕男子。


    “是什麽?”


    “特快專遞,需要你簽字。”年輕男子舉起手裏的特快專遞袋。


    她打開門,但立即湧入了至少五個男人。


    “美國移民局,現在我們懷疑你是非法入境,請跟我們回去協助調查!”


    *


    張文雅嚇傻了,直到被手銬拷上,她才反應過來:“我有工作簽證和護照!我是通過正式途徑進入美國境內的!”


    移民局探員並沒有理會她,將她帶下樓。


    “這兒是小約翰·肯尼思的公寓,我是他的女朋友,我不相信他會容忍你們這麽對我!我要給中國大使館打電話!就算我是謀殺嫌疑人我也應該有打電話的權利!”她氣得臉通紅,眼淚都要掉下來了。


    移民局探員繼續無視她,出了公寓大門後,立即將她塞進一輛麵包車裏。


    蹲點的兩名狗仔隊興奮的拍到了照片。


    公寓大堂的門衛一臉驚詫的跟了出來,“這是怎麽回事?張小姐是肯尼思先生的女朋友!”移民局的車揚長而去,門衛立即回去給小肯尼思先生打電話。


    *


    張文雅昏頭昏腦的。


    她什麽都沒有帶上,移民局將她跟一些亞洲偷渡客關在一起,各國語言都有,也有人說中文。看押室裏沒有椅子,都是席地而坐。男男女女,全都神情驚惶,一臉無助,張文雅也不例外。


    她一腦袋緊張慌亂,拚命想著到底要怎麽辦。


    小約翰·肯尼思的名號已經報出來了,但好像不怎麽管用,沒人理她。


    中國大使館的名號就更不管用了,在九十年代初,中國無論在國際影響力、經濟影響力上都遠遠不如世界霸主美利堅,本國的豪門肯尼思家族的名號都無人理會,怎麽會理會她一個中國人?


    怎麽辦?


    她感到了深深的無力:現在,沒人能保護她;她也沒有能力保護自己。


    接著想,是誰有這個能量?


    這事不簡單,首先移民局為什麽會注意到她?根據她對美國移民局的了解,他們一般是接到非法移民的線報才會去攔截抓捕,她一個正常拿簽證入境的外國人,根本不會在他們的“雷達”上。


    而且,是誰居然連肯尼思家族的麵子都不給的?肯尼思家族大不如往昔,但還是有一位現任參議員,誰會得罪參議員?參議院最大的權力其實不是立法權,而是財政撥款權,參議院裏有各種各樣的委員會,每一個政府部門的年度財政撥款都需要拿去參議院審批,得罪了參議員就可能意味著財政撥款要出問題,哪個部門的部長都不會允許發生這種事。


    移民局為什麽冒著如此大的危險對付她一個無名之輩?


    還是說,目標是小約翰·肯尼思?


    可他也隻是個平民,除了肯尼思這個姓之外算不上什麽“大人物”,現在連助理檢察官都不是了。


    她實在想不明白。


    張文雅決定自救。她脫下皮鞋,用鞋底敲著房門。


    “來人啊!我要見你們的主管!你們不能把我關在這裏!我要打電話!我有權利打電話!”


    作者有話說:


    *中國1992年有了自己的局域網(不是太懂這是個啥),1993年進入互聯網。當時電腦很貴,上網業務也不知道怎麽辦的,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網速很慢。


    *這種新聞對當時的中國來說肯定有時間差,最早可能會傳到香港,再經香港傳回國內,快要一周慢要半個月,也就是差不多春節期間。


    第89章  評論500加更


    ◎肯特先生放了狠話◎


    喊了不知道多少遍之後, 有人來開了門,將她帶出房間,帶到一間單獨的審訊室。


    給她倒了一杯水, 她不敢多喝, 隻小口喝了兩口。


    審訊室的一麵牆壁有單向玻璃,她稍微定了定神:能把她帶出看押室,說明有戲。


    “請讓我打電話, 我是取得合法工作簽證入境的中國公民,我有公民權,我也有打電話的權利。我的雇主是美國外交部亞洲司司長約翰·肯特,你們可以給肯特先生打電話確認我的身份。”


    沒有反應。


    張文雅想著還是不要重提小約翰·肯尼思的名字, 他倆的“緋聞”今天才見報,還不知道美國人民什麽態度, 要是遭致移民局探員的反感就不好了。隻要移民局按規章製度辦事,她以工作簽證入境就怎麽也不能被當非法移民。


    “你們就算把我遣送回中國, 也需要向中國大使館交接, 我總會見到我的國家的外交官,到時候你們必須就此錯誤向我道歉!我還會對移民局提起民事訴訟!”氣憤!別想忽悠她!她可是很懂這一套流程的!


    她說完這番話之後,終於有人進來了。


    *


    來人拿了一隻文件夾, “啪”的往桌子上一扔, 然後故意拖動對麵的椅子,弄出噪音。


    很無聊哎。


    張文雅麵無表情的看著他。


    她現在已經鎮定下來了:不管誰是“幕後黑手”,都不可能對她有實際的傷害。公寓的門衛肯定會告訴肯尼思;還有狗仔隊拍到了她戴著手銬被塞進車裏,這絕對是一個好新聞, 還能起一個驚悚的標題呢。


    就算他們能把她塞進遣返回中國的隊列, 她還有機會見到中國的官員, 總不會真的就被遣返。這點小事大使館要是還搞不定, 那也太不可思議了!


    “我們接到線報,說你涉嫌非法入境。”


    “請聯係貴國外交部亞洲司司長約翰·肯特先生,他是我的雇主。”


    探員玩弄著一支圓珠筆,哢噠哢噠的一直按著筆芯。


    這是什麽心理攻勢嗎?


    可惜,如果一個人經受過幾十年毫無理由的謾罵,這種製造焦慮的莫名其妙的“心理攻勢”對她也沒有什麽作用。


    她隻怕對方根本不理會她,將她一直秘密關押,那就是真沒有辦法了。


    隻要願意對話,就有辦法。


    “我有律師,我雖然不是美國公民,但也有權利聘請律師,你們無權關押我,我要見我的律師!”


    探員放下圓珠筆,“我們沒有關押你,隻是請你回來協助調查。”


    協助個鬼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九零億萬美元保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米迦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米迦樂並收藏九零億萬美元保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