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說:


    *美利堅最高法瘋了,居然想推翻“羅訴韋德案”,被人放給媒體,《紐約時報》立功啦!看看到底會不會真的推翻,美利堅確實是全球風向標,是進步還是倒退,全球拭目以待。


    *美利堅的兩大party,民主偏左,共和偏右,一月份的民調,希望最高法不要推翻對墮胎權的保護,民主86%,獨立選民72%,共和44%。


    *美利堅是聯邦製,最高法是聯邦部門,推翻“羅訴韋德案”實際等於不再從國家層麵保護這項女性最重要的權利,而將之下放到州的層麵。


    第128章  評論6000加更


    ◎張文雅的第一個采訪任務◎


    好吧, 確實。


    “憎恨”不需要理由,這些人隻是需要發泄,至於發泄的對象是誰, 無關緊要。


    收發信件的實習生幫她把信件送到她的辦公桌旁邊, 她把麻袋踢進桌子下麵,但不準備現在就看信。


    貝特先生開完選題會回來了,給她布置了第一份采訪任務:紐約市墮胎診所的生存危機。


    好家夥!一上來就給她這麽大一個題目!


    當然要問個“為什麽”。


    “你是個外國人, 你的國家計劃生育製度成為法律,你的觀點、你的視角會非常有趣,很適合這個題目。”


    嘶,很有道理!張文雅覺得紐約時報這些責任編輯可真都是牛的很!


    “而且你是無神論者, 你會更公正的看待這個問題。去吧,現在就可以出去, 給你一周的時間,你挑幾個區的診所。如果需要更長的時間, 要跟我談談。每天早上過來一趟, 把前一天的稿交上來就可以。”


    “費用呢?”


    “如果需要購買消息,記住不要一下子給太多,一次十美元, 別給的太多, 不然會被當成傻瓜。總費用不要超過五百美元,包括你的車費,盡量節省,別坐出租。你沒有自己的車……你去租一輛車吧, 費用實報實銷。”


    張文雅想了想要從何入手, “我能借用一個實習生嗎?”


    “隨便借。”貝特先生一揮手。


    *


    張文雅借了實習生薩米。


    去租了車。


    先嚴正聲明一下, “貝特先生說現在你歸我使用, 我叫你幹什麽你就幹什麽,懂了嗎?”


    薩米點點頭,“是出去采訪嗎?”隱隱有點興奮呢。


    也有點不忿,“我是學新聞學的,為什麽我還不能自己出去采訪?”


    “我不負責解答這種問題。”


    她開車去了她所知道的最近的墮胎診所。


    *


    美國醫生是妥妥高薪職業,外科醫生備受社會各界尊重,一把刀出生入死;牙醫雖然處在醫生鄙視鏈的最低端,通常不被當成“真正的”醫生,但憑著高昂收費,年收入也相當高。


    不被當成醫生看待、收入又不穩定且時常伴有生命危險的,就是墮胎診所的醫生了。在美國開私人診所附帶墮胎業務的醫生,必須有個強大的心髒,還得有會被人砸了診所的覺悟。


    之前張文雅在國會大廈接聽電話就曾接手過一個案例,對方就是紐約的墮胎診所。


    有錢女性不會為此困擾,她們可以去自己的私人醫生的診所,也可以選擇私人醫療中心,悄悄的解決這個問題。


    墮胎診所絕大多數都是為了窮困女性服務的,貧困女性絕大部分連自己的溫飽都無法負擔,怎麽能再負擔一個意外的孩子?更何況還有因為強|奸等極端情況導致的意外懷孕,如果必須生下被強迫後懷的孩子,這對女性來說是多麽痛苦呀!


    美國1973年有一個著名的“羅訴韋德案”,此案例成為美國女性可以在孕24周之前自由選擇墮胎的標杆,孕24周也就是不到六個月。紐約州是28周,另外有八個州和地區(華盛頓特區)無限製。


    對待墮胎問題,民主party控製的州偏向寬鬆,共和party控製的州偏向嚴厲,甚至有的州一直鼓吹“心跳法案”,指胎兒在有了心跳後(通常六到八周)便被視為“人”,有了“人權”,不允許墮胎。


    貝特先生讓她來采訪、寫稿也實在是劍走偏鋒:她是女性、外國人、無神論者、生長在計劃生育為法律的國家,buff簡直疊滿了,居然非常合理,無懈可擊。


    曼哈頓區的墮胎診所在克林頓區。這個區在上東區和切爾西區之間,原本叫“地獄廚房”,一直是曼哈頓區最臭名昭著的貧民窟之一,最近幾年房地產商在逐步收購地獄廚房的舊樓,將居民遷出——實際是趕走,準備徹底改造這個有礙觀瞻的貧民窟。


    對於墮胎診所的資料,第一手是直接采訪墮胎診所的醫生和護士,但可能他們不會願意接受采訪,因為危險太大;第二手可以去當地警察分局拿數據,墮胎診所全都遭到過惡意刑事事件,無一例外;第三手也可以去法院調取案卷,法院案卷是公開的,任何公民都有權利查閱,隻要你知道是什麽案件。


    說起來是可以問問前助理檢察官小肯尼思,不過現在她還不想找他。


    *


    車停在墮胎診所不遠處。


    診所門外有幾個男男女女舉著牌子抗議,大概就是“惡魔”、“謀殺犯”、“凶手”之類的吧。這算是“溫和抗議派”,每天來舉幾個小時牌子,診所下班他們也就散了。這種倒是不用擔心,他們甚至一點都不暴力。


    薩米穿的普普通通,就是個學生的模樣,土氣的格子襯衫,牛仔褲,穿一件舊的燈芯絨西裝上衣。很好,就這樣行了。


    張文雅拿出化妝包,用黑色和藍色塗了一個煙熏妝,掃一點鼻翼陰影。


    從手提包裏掏出mimi讚助的金色短假發,戴到腦袋上,整理一下。


    薩米目瞪口呆,“你、你要幹什麽?”


    她神秘的一笑,“打劫銀行。”


    薩米都要嚇呆了。


    她把自己的大衣留在車裏,穿上從報社裏借的一件舊的煙灰色粗呢男式短大衣,這樣看上去像是個經濟拮據但又不算貧困的年輕女孩。


    “薩米,”她指了指斜對麵的墮胎診所,“我們要去那兒。現在開始,你就是我的男朋友了。”


    *


    潛入墮胎診所的任務完成度很高。


    張文雅混進了診室,躺上診療床,醫生看著她的尿檢報告,說她沒有懷孕,那麽來幹什麽呢?如果需要安全性||生活的指引,前台有小冊子,她可以拿幾份回去看看。


    既然沒有懷孕,那就順便做個婦科檢查吧。


    醫生於是給她做了婦科檢查,並說最好做一個hpv病毒檢查,要一周才能出報告。要她注意健康的性||生活,做||愛要戴套,實乃是女性必須吸煙刻肺的常識。


    女醫生相當的苦口婆心。


    張文雅問要是不小心懷孕了怎麽辦,醫生苦笑著說,如果年滿二十歲了,首先建議生下來,如果不想要,早做墮胎打算。孕周期越大,墮胎越危險。


    又問她為什麽想要開這個診所,掛牌是婦科診所,但其實有一半業務都是墮胎。


    醫生警覺的問她是什麽人。


    女人,想幫助你的女人,或者說想幫助那些想要墮胎的女人的人。


    *


    薩米是用來讓她混進診所的工具人,兩個人進去比一個人進去安全的多,她挺害怕在診所前麵被打。結果是並沒有被打,隻是出來進去都被人纏著要給她講講“主的福音”,要她三思,生命是主的恩賜,不可輕易殺死。


    很美國特色。


    離開墮胎診所後,張文雅想著,嗐!這不就是調查記者做的工作嗎?


    傳統媒體這個行業裏,論職業類別,主編級別的算是媒體的船長或是“掌舵人”,各種記者就好比是這艘大船上的水手,其中調查記者是水手裏的top1。


    責任編輯則是決定你這個選題夠不夠資格登報的人,算是“大副”級別,僅次於主編。


    有能力的調查記者應該能從一點小線索裏追絲剝繭,最終挖出一個大蘿卜啊不大新聞。


    墮胎診所不是什麽大事件,但在美國這個奇怪的國家,女性的墮胎權居然不算“人權”,而是“政治問題”,有點可笑。


    所以這也是參議員不願意碰的問題,他們不願意因為敏感問題失去選民的支持。


    對了,她還可以找之前在華盛頓特區見過的那個女性團體了解一下。她還留著當初記下的聯係方式,就是放在哈佛宿舍裏了。不過沒關係,這種團體都是要在市政府注冊登記的,她可以去市政府查閱登記信息。


    或者如果她們有網站的話也可以看看網頁上有沒有聯係方式。


    她應該盡量利用《紐約時報》的資源,她來的時間太短,還沒有自己的人脈網絡,但別人有啊。


    於是下午又回了紐約時報,問了一圈,鎖定了一位調查記者吉米,請吉米幫她聯係警察局的線人,拿到針對墮胎診所的暴力行為的卷宗。


    上網查了“曼哈頓女性團體”和“曼哈頓女性組織”,跳出來一大堆條目。


    翻了十幾頁也沒有找到那家女性團體。


    繼續以“紐約”為關鍵詞搜索,跳出來更多的條目。


    用的是雅虎搜索引擎。


    繼續翻,還好,第二頁便找到了。


    打開頁麵,網站很簡陋,隻有一個一級頁麵,三個二級頁麵,沒有什麽重要信息。好在留下了一個電話號碼。


    記在筆記本上。


    墮胎診所的困境不是錢,女醫生表示還是可以收支平衡且有盈利的,還有一些愛心人士匿名捐款,每周都能收到幾百美元,如此便可以將診所維持下去。


    困境是會被反墮胎的瘋子攻擊,診所玻璃被砸、醫生和護士挨打甚至被殺。比起來,在診所門外舉著紙牌默默抗議或是宣講“主的福音”都是可愛的舉止了。


    警察局壓力也很大,他們不是不願意保護診所,大部分男警察認為女性應該擁有選擇墮胎的權利,但警察局經費有限,做不到二十四小時保護診所。


    這還是在曼哈頓,大都會紐約,警力和經費都算比較多的,其他城市的診所就更不容樂觀了。


    *


    下班後開車去了法拉盛。張曉峰愛上法拉盛的氛圍,不會英文也能住的很瀟灑。泰勒還給他找了一間棋牌室,可以跟人打打牌消遣消遣。


    白天泰勒帶著張曉峰在皇後區轉了轉,買了些東西。老張同誌親切視察了皇後區普通超市和法拉盛華人超市,超市嘛,其實哪國都差不多,賣的肯定都是周邊居民的必需品。


    張文雅說今晚在泰勒家給他做金華火腿。


    禮盒裏有兩袋各250克的真空包裝金華火腿,兩罐馬口鐵冬筍罐頭,一包菌菇幹。


    菌菇幹已經泡發好,剪掉根部。


    開一罐冬筍罐頭,裏麵隻有一隻胖乎乎的冬筍,撈出來,瀝幹,斜著切段。


    金華火腿切厚片。


    一塊豬後腿肉,200克左右,洗淨焯水,切厚片。


    取一隻燉鍋,接冷水,放豬後腿肉、金華火腿片、菌菇,放少許料酒,花雕亦可,大火煮滾,放入冬筍,再煮上30分鍾到40分鍾,關火。


    期間不需要放油放鹽,金華火腿中的鹽足夠了。


    如此燉成一鍋鮮美又清爽的肉湯。


    再用兩勺火腿湯蒸了三顆娃娃菜菜心,娃娃菜吸收了火腿湯的肉香,也不用再放鹽。


    煮了米飯,用的法拉盛能買到的最好的東北五常大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九零億萬美元保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米迦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米迦樂並收藏九零億萬美元保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