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為卡羅琳看的,傑克要到上幼兒園的年齡了。”
蘇珊恍然,“啊!這麽說,她決定搬到曼哈頓了?”
“很可能。我希望為她解決後顧之憂。還有,我是這麽想的,瑪麗一直想當老師,想回家鄉教育孩子,這很好,但也不妨在曼哈頓當一兩年私教,感受一下真實社會。我想辦一家校外輔導機構,專門針對富豪家庭子女,我認為這個市場大有可為。”
蘇珊鼓掌,“好呀!要讓所有的有錢人家的孩子都經受我曾經經受過的一切!”
張文雅樂了,“難道你們這樣家庭的孩子不是從小就得什麽都學嗎?”
蘇珊愁眉苦臉,“是啊,hon,你們都沒有上過校外輔導或是私人家教,累啊!可你不能讓爸爸媽媽失望,隻能乖乖上課。”
瞧,有錢人家的孩子也有苦惱,不過,苦惱的原因不一樣。
*
張文雅下一周提前兩天回了紐約,周四跑了三所幼兒園,充分發揮社交達人的手腕,搞定了其中一間幼兒園,答應了五千美元的捐款,為幼兒園讚助一個新的戶外遊樂場。幼兒園園長表示還要麵試小傑克,但在張文雅看來,能有肯尼思總統的外孫入讀,這比什麽宣傳廣告都強。五千美元就算借讀費,也不貴。
晚上打電話告訴卡羅琳已經搞定傑克的幼兒園,卡羅琳居然還覺得很意外呢。又問卡羅琳是否定下來搬到曼哈頓,要是定下來,她要接著搞定兩個女孩的學校。
卡羅琳笑著問她,“你好嗎?你的婚禮之後我們還沒見過,希望約翰的魯莽沒有為你造成太大的困擾。”
“噢,是有一點困擾,不過我跟他談過了,他應該不會再魯莽了。”
“那就好,”卡羅琳似乎鬆了一口氣,“希望你不要因此對他有什麽誤解。”
“沒有誤解。”
“我們該找個時間見個麵,你說呢?”
“好的,我周一回波士頓,你周末有空嗎?”
“有的,周日怎麽樣?我帶傑克來看望他的舅舅。我把傑克放在約翰那兒,走過去找你,行嗎?”
“可以,你幾點到?上午還是下午。”
“上午,大概快到中午,我們上午要去教堂。”
掛了電話,張文雅這才反應過來為什麽她總覺得有點……查理和肯尼思都是天主教徒,不過兩家都不算是虔誠的教徒,至少肯尼思不是每個周日都上主日教堂,查理也很少去教堂,以至於婚前協議都沒有寫婚後她要不要入教的問題。
無神論者壓根想不到這個好嗎。
*
周五又去跑了教輔機構的注冊事宜,居然很簡單,備好材料,當天就能注冊完成。
美國國稅局神通廣大,她一個外國人最好還是乖乖注冊公司、老老實實繳稅,別想投機取巧。
她的長處在於已經打進富豪圈,擁有客源。富豪家庭對於優秀私教的需求可以說是求賢若渴,而另一邊是苦於不知道上哪兒找有錢客戶的私教們。
接著是招聘一名秘書,一名調查員,花錢找人設計一份傳單,設計一個自己的網站,麵向名校畢業生招聘私教,對口上東區上西區富豪家庭的中學生。
做這種機構的難點一般都在初創階段的經費問題,張文雅不差錢,當然想幹就幹,也不需要有什麽從業經驗,直接莽就完了。
麵對富豪顧客,提供私教的科目長項、學曆資料和背景調查,確保私教都是貨真價實的名校生。麵對私人家教,簽好合同,約定一個額度的管理費。高端私教搞好了,學生家長自然就是她的人脈圈了。
等到辦起來也不會太忙,甚至連辦公室都不需要,麵試約在咖啡館之類的地方,調查員當然是到處跑也不需要辦公室,秘書可以在家辦公。
完美!
唯一有問題的是賣方市場(私教)會跟買方市場(富豪家庭)有實際接觸,私教可以拋開她自己跟富豪家庭接觸。不過想想,一名私教的周期可能也隻有三五年,隻要跟富豪家庭簽好合約,應該也不是問題。
國內教輔市場是怎麽搞的?大多數還是因為經濟力量不夠,大班小班輔導不會有這種問題。
總之摸著石頭過河吧,反正就算做不來,虧損也不會太大,基本約等於無本生意了,不會占用資金。
*
晚上和查理出去吃飯,然後去百老匯看音樂劇。
張文雅覺得這樣兩地分居周末見麵的方式很適合她,要知道每天都看到同一個人會很快厭煩。蜜月的意義在於是一個短暫的旅行,雙方能夠互相忍耐。真到了每天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子,會很快膩煩。
重複是生活的大敵。
無聊是感情的墳場。
蜜月過後兩周了,查理還是整天膩歪個沒夠,隻要她在家,他都不想出門,隻想跟她來個生命的大和諧,也不知道這人怎麽不嫌煩的。
身體很棒,體力充沛,一夜沒有七次那麽誇張,但連著來個兩次還是不費力的。還很狂野,號稱要跟她在所有的地方做——不限於他們的公寓。
吹牛沒個數。
她忽悠他,說根據最新研究表示,男人一生的做||愛次數是有限的,假設一個男人一生有五十年健康的身體狀態,一年三百次,五十年有五千次,因為是會逐年下跌的。
查理不上當,說趁著年輕一定要多來幾次,畢竟以後誰知道呢。
狗男人!
她的婚姻幸福嗎?至少現在是的。
*
第七章
卡羅琳周日上午十一點過來了。
她帶來一束“凱特琳娜”黃玫瑰,“親愛的,好久不見。”親吻了張文雅的臉頰。
“查理呢?”她問。
“我讓他出去買東西去了。”
卡羅琳微笑,“真高興你這麽快就適應了婚後生活。不介意的話,我想告訴你怎麽對付丈夫,不過也許你不需要我的建議。”
張文雅笑著請她坐下,“我還不清楚美國式的家庭裏夫妻要怎麽相處,其實我也不太清楚中國式家庭裏夫妻是怎麽相處的。”
“很簡單,真誠相待。但要指揮他,而不是讓他指揮你。”
禦夫之術。
卡羅琳和艾森伯格夫婦之間的相處很舒服,兩個人盡量各自負擔一部分家務,艾森伯格是個帶孩子的好手,也很有耐心,這是優點。多得是不負責任的丈夫,他做的當然也不能說多好,也隻是做了一個丈夫應該做到的事情,唉,還是把丈夫的標準放放高吧。
張文雅想著她和查理至少這幾個月裏還不用擔心,是因為他們隻有周末見麵,不常見麵就不會太早感到膩煩。家務活有家政服務員和廚師,衣服扔洗衣機和烘幹機,他倒也不至於真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就還行吧。
作者有話說:
*我發現我經常不知道你們的關注點是什麽。
文雅不排斥婚姻,也不排斥生孩子,但不管婚姻也好(丈夫是誰無關緊要)、孩子也好,她一定要掌握選擇權。你們覺得查理忽悠了她結婚是吧,其實不是。
孩子也是,不是說查理長得漂亮家產億萬就要有個娃的,他要沒有娃繼承權就給妹妹的孩子了啊,這也是一個可能,你們不要替紙片人的繼承人操心好嗎。
文雅將來孩子的父親是誰不重要!
第184章
◎我們都有美好的未來◎
卡羅琳分享了一些夫妻相處的小技巧, 對待丈夫要像對待孩子或是狗狗一樣,要求他做什麽,注意是“要求”, 而不是“請求”。這是話術, 男人往往如此,你請求他們,他們就覺得這事沒什麽, 可以糊弄;你要求他們必須做,他們就會乖乖聽話。
張文雅回想了一下,她似乎本能知道如何“指使”丈夫,渣爸爸沒有教過她這個, 她以前也沒有對那個“丈夫”用過這些。
婚後生活跟戀愛期間大不一樣,男人會覺得把你娶回家就算完成任務, 馬上開始暴露本性,不像戀愛期間那樣還想著給女朋友留個好印象。
嗯, 有道理。
卡羅琳多次強調了“愛”, 認為必須要有愛情才能結婚,愛情會轉變成親情,夫妻共同生活、養育子女, 一切都要有“愛”。獨自一人生活當然也可以, 但總歸來說,人類是群居生物,會想要有個“靈魂伴侶”,能互相陪伴、互相理解、互相成長。
張文雅琢磨了一下為什麽卡羅琳會把“愛”看得如此重要, 後來她想明白了:卡羅琳這樣的人生而富有, 他們不用為金錢煩惱, 就更追求精神層麵的滿足了, 而“愛情”恰恰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精神滿足。所以豪門子弟更追求“真愛”,即使查理這樣閱女無數的花花公子也想擁有真愛。
卡羅琳隨後又再次感謝她在結婚前簽字放棄了肯尼思太太遺囑裏的贈予,張文雅在肯尼思太太的律師那兒簽了棄權合同,沒有對第五大道豪華公寓的歸屬做任何要求。律師倒是主動說了,說這種情況因為第五大道公寓是肯尼思太太的私人產業,所以肯尼思姐弟將得到一人一半產權。
張文雅本來就對第五大道豪華公寓沒有什麽想法,肯尼思太太臨終前坑了兒子一把,她可沒興趣陪一個已經過世的老太太玩,直接放棄,豈不快哉。
卡羅琳說已經另外找了地方建立“傑姬·肯尼思紀念館”,第五大道公寓這兒做紀念館不是太好,鄰居會抗議;新地址也沒有離開上東區,而是在卡內基大學往北的地方找了一個臨著東河的地段,買了一塊地皮,正在興建一個獨立的場館。
張文雅很客觀的說肯尼思太太非常了不起,值得一間獨立的紀念館。
卡羅琳感動得不行,覺得中國女孩真是大度又公正,心裏實在惋惜母親臨終前鬧的這一出。張文雅拒絕約翰,多多少少也受到了遺囑的影響。
卡羅琳幾乎沒有提及弟弟。
她是在考慮參加競選,但要是搬到曼哈頓就會回到熱鬧的社交圈,她還是不喜歡。競選期間會有無數集會,競選成功後集會更多,她留給孩子們的時間會大幅度減少,勢必影響夫妻感情。
張文雅不以為然,難道男性政治家就不結婚、沒有家庭負擔了嗎?他們怎麽樣你就怎麽樣,沒有隻能讓妻子犧牲的道理。艾森伯格娶了肯尼思總統的女兒,就該有覺悟將來妻子會走上政壇。她以開玩笑的語氣笑著說,他不會是個笨蛋吧?
卡羅琳笑得不行。
這天的談話很愉快,卡羅琳初步答應了要在暑假之前搬到曼哈頓,可能就住在第五大道公寓。第五大道公寓地點很好,不管距離哪個幼兒園和小學都不遠。
*
卡羅琳走後,查理回來了。
“baby,你做午餐了嗎?我們出去吃吧。”他把買回來的東西放進冰箱,張文雅要他去唐人街買糖漬玫瑰,隻有唐人街的某一家店才有得賣。
“你買到了嗎?”
“買到了,還買了一些別的,都在冰箱裏。”他坐在她身邊,隨即握著她的手,吻她手指。
“餓了嗎?”
“餓了。”輕輕咬她手指,“餓到想吃了你。”
“食人怪來啦!”她笑嘻嘻親了親他臉龐。
這麽說,她心情很好。
“想吃什麽菜?”
“現在出門是不是太晚了?”
“不晚,來吧。”他一躍而起,拉她起來。“你要是想吃蜜餞,我周五去給你買,別浪費寶貴的周末時間。”
*
小約翰·肯尼思在二月中終於去華盛頓特區上班了。
幾天後,大中華前任領導人逝世,《時代》周刊三月份第一期以逝世領導人為封麵,封麵標題為《下一個中國:繼任者能否把中國變成一個為世界所接受或喜歡的超級大國?》,封麵文章認為,“中國何去何從,牽動美國的神經”。
白宮和國會大廈也密切關注中國今後的政策和動向。
作為眾議院絕無僅有的中文流利的眾議員,肯尼思頓時成了“中國通”。接過蘇聯老大哥鋼槍的大中華現在隱隱是美利堅的頭號對手或者說“敵人”,大中華對外的每一步都跟美利堅的利益有關。
蘇珊恍然,“啊!這麽說,她決定搬到曼哈頓了?”
“很可能。我希望為她解決後顧之憂。還有,我是這麽想的,瑪麗一直想當老師,想回家鄉教育孩子,這很好,但也不妨在曼哈頓當一兩年私教,感受一下真實社會。我想辦一家校外輔導機構,專門針對富豪家庭子女,我認為這個市場大有可為。”
蘇珊鼓掌,“好呀!要讓所有的有錢人家的孩子都經受我曾經經受過的一切!”
張文雅樂了,“難道你們這樣家庭的孩子不是從小就得什麽都學嗎?”
蘇珊愁眉苦臉,“是啊,hon,你們都沒有上過校外輔導或是私人家教,累啊!可你不能讓爸爸媽媽失望,隻能乖乖上課。”
瞧,有錢人家的孩子也有苦惱,不過,苦惱的原因不一樣。
*
張文雅下一周提前兩天回了紐約,周四跑了三所幼兒園,充分發揮社交達人的手腕,搞定了其中一間幼兒園,答應了五千美元的捐款,為幼兒園讚助一個新的戶外遊樂場。幼兒園園長表示還要麵試小傑克,但在張文雅看來,能有肯尼思總統的外孫入讀,這比什麽宣傳廣告都強。五千美元就算借讀費,也不貴。
晚上打電話告訴卡羅琳已經搞定傑克的幼兒園,卡羅琳居然還覺得很意外呢。又問卡羅琳是否定下來搬到曼哈頓,要是定下來,她要接著搞定兩個女孩的學校。
卡羅琳笑著問她,“你好嗎?你的婚禮之後我們還沒見過,希望約翰的魯莽沒有為你造成太大的困擾。”
“噢,是有一點困擾,不過我跟他談過了,他應該不會再魯莽了。”
“那就好,”卡羅琳似乎鬆了一口氣,“希望你不要因此對他有什麽誤解。”
“沒有誤解。”
“我們該找個時間見個麵,你說呢?”
“好的,我周一回波士頓,你周末有空嗎?”
“有的,周日怎麽樣?我帶傑克來看望他的舅舅。我把傑克放在約翰那兒,走過去找你,行嗎?”
“可以,你幾點到?上午還是下午。”
“上午,大概快到中午,我們上午要去教堂。”
掛了電話,張文雅這才反應過來為什麽她總覺得有點……查理和肯尼思都是天主教徒,不過兩家都不算是虔誠的教徒,至少肯尼思不是每個周日都上主日教堂,查理也很少去教堂,以至於婚前協議都沒有寫婚後她要不要入教的問題。
無神論者壓根想不到這個好嗎。
*
周五又去跑了教輔機構的注冊事宜,居然很簡單,備好材料,當天就能注冊完成。
美國國稅局神通廣大,她一個外國人最好還是乖乖注冊公司、老老實實繳稅,別想投機取巧。
她的長處在於已經打進富豪圈,擁有客源。富豪家庭對於優秀私教的需求可以說是求賢若渴,而另一邊是苦於不知道上哪兒找有錢客戶的私教們。
接著是招聘一名秘書,一名調查員,花錢找人設計一份傳單,設計一個自己的網站,麵向名校畢業生招聘私教,對口上東區上西區富豪家庭的中學生。
做這種機構的難點一般都在初創階段的經費問題,張文雅不差錢,當然想幹就幹,也不需要有什麽從業經驗,直接莽就完了。
麵對富豪顧客,提供私教的科目長項、學曆資料和背景調查,確保私教都是貨真價實的名校生。麵對私人家教,簽好合同,約定一個額度的管理費。高端私教搞好了,學生家長自然就是她的人脈圈了。
等到辦起來也不會太忙,甚至連辦公室都不需要,麵試約在咖啡館之類的地方,調查員當然是到處跑也不需要辦公室,秘書可以在家辦公。
完美!
唯一有問題的是賣方市場(私教)會跟買方市場(富豪家庭)有實際接觸,私教可以拋開她自己跟富豪家庭接觸。不過想想,一名私教的周期可能也隻有三五年,隻要跟富豪家庭簽好合約,應該也不是問題。
國內教輔市場是怎麽搞的?大多數還是因為經濟力量不夠,大班小班輔導不會有這種問題。
總之摸著石頭過河吧,反正就算做不來,虧損也不會太大,基本約等於無本生意了,不會占用資金。
*
晚上和查理出去吃飯,然後去百老匯看音樂劇。
張文雅覺得這樣兩地分居周末見麵的方式很適合她,要知道每天都看到同一個人會很快厭煩。蜜月的意義在於是一個短暫的旅行,雙方能夠互相忍耐。真到了每天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子,會很快膩煩。
重複是生活的大敵。
無聊是感情的墳場。
蜜月過後兩周了,查理還是整天膩歪個沒夠,隻要她在家,他都不想出門,隻想跟她來個生命的大和諧,也不知道這人怎麽不嫌煩的。
身體很棒,體力充沛,一夜沒有七次那麽誇張,但連著來個兩次還是不費力的。還很狂野,號稱要跟她在所有的地方做——不限於他們的公寓。
吹牛沒個數。
她忽悠他,說根據最新研究表示,男人一生的做||愛次數是有限的,假設一個男人一生有五十年健康的身體狀態,一年三百次,五十年有五千次,因為是會逐年下跌的。
查理不上當,說趁著年輕一定要多來幾次,畢竟以後誰知道呢。
狗男人!
她的婚姻幸福嗎?至少現在是的。
*
第七章
卡羅琳周日上午十一點過來了。
她帶來一束“凱特琳娜”黃玫瑰,“親愛的,好久不見。”親吻了張文雅的臉頰。
“查理呢?”她問。
“我讓他出去買東西去了。”
卡羅琳微笑,“真高興你這麽快就適應了婚後生活。不介意的話,我想告訴你怎麽對付丈夫,不過也許你不需要我的建議。”
張文雅笑著請她坐下,“我還不清楚美國式的家庭裏夫妻要怎麽相處,其實我也不太清楚中國式家庭裏夫妻是怎麽相處的。”
“很簡單,真誠相待。但要指揮他,而不是讓他指揮你。”
禦夫之術。
卡羅琳和艾森伯格夫婦之間的相處很舒服,兩個人盡量各自負擔一部分家務,艾森伯格是個帶孩子的好手,也很有耐心,這是優點。多得是不負責任的丈夫,他做的當然也不能說多好,也隻是做了一個丈夫應該做到的事情,唉,還是把丈夫的標準放放高吧。
張文雅想著她和查理至少這幾個月裏還不用擔心,是因為他們隻有周末見麵,不常見麵就不會太早感到膩煩。家務活有家政服務員和廚師,衣服扔洗衣機和烘幹機,他倒也不至於真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就還行吧。
作者有話說:
*我發現我經常不知道你們的關注點是什麽。
文雅不排斥婚姻,也不排斥生孩子,但不管婚姻也好(丈夫是誰無關緊要)、孩子也好,她一定要掌握選擇權。你們覺得查理忽悠了她結婚是吧,其實不是。
孩子也是,不是說查理長得漂亮家產億萬就要有個娃的,他要沒有娃繼承權就給妹妹的孩子了啊,這也是一個可能,你們不要替紙片人的繼承人操心好嗎。
文雅將來孩子的父親是誰不重要!
第184章
◎我們都有美好的未來◎
卡羅琳分享了一些夫妻相處的小技巧, 對待丈夫要像對待孩子或是狗狗一樣,要求他做什麽,注意是“要求”, 而不是“請求”。這是話術, 男人往往如此,你請求他們,他們就覺得這事沒什麽, 可以糊弄;你要求他們必須做,他們就會乖乖聽話。
張文雅回想了一下,她似乎本能知道如何“指使”丈夫,渣爸爸沒有教過她這個, 她以前也沒有對那個“丈夫”用過這些。
婚後生活跟戀愛期間大不一樣,男人會覺得把你娶回家就算完成任務, 馬上開始暴露本性,不像戀愛期間那樣還想著給女朋友留個好印象。
嗯, 有道理。
卡羅琳多次強調了“愛”, 認為必須要有愛情才能結婚,愛情會轉變成親情,夫妻共同生活、養育子女, 一切都要有“愛”。獨自一人生活當然也可以, 但總歸來說,人類是群居生物,會想要有個“靈魂伴侶”,能互相陪伴、互相理解、互相成長。
張文雅琢磨了一下為什麽卡羅琳會把“愛”看得如此重要, 後來她想明白了:卡羅琳這樣的人生而富有, 他們不用為金錢煩惱, 就更追求精神層麵的滿足了, 而“愛情”恰恰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精神滿足。所以豪門子弟更追求“真愛”,即使查理這樣閱女無數的花花公子也想擁有真愛。
卡羅琳隨後又再次感謝她在結婚前簽字放棄了肯尼思太太遺囑裏的贈予,張文雅在肯尼思太太的律師那兒簽了棄權合同,沒有對第五大道豪華公寓的歸屬做任何要求。律師倒是主動說了,說這種情況因為第五大道公寓是肯尼思太太的私人產業,所以肯尼思姐弟將得到一人一半產權。
張文雅本來就對第五大道豪華公寓沒有什麽想法,肯尼思太太臨終前坑了兒子一把,她可沒興趣陪一個已經過世的老太太玩,直接放棄,豈不快哉。
卡羅琳說已經另外找了地方建立“傑姬·肯尼思紀念館”,第五大道公寓這兒做紀念館不是太好,鄰居會抗議;新地址也沒有離開上東區,而是在卡內基大學往北的地方找了一個臨著東河的地段,買了一塊地皮,正在興建一個獨立的場館。
張文雅很客觀的說肯尼思太太非常了不起,值得一間獨立的紀念館。
卡羅琳感動得不行,覺得中國女孩真是大度又公正,心裏實在惋惜母親臨終前鬧的這一出。張文雅拒絕約翰,多多少少也受到了遺囑的影響。
卡羅琳幾乎沒有提及弟弟。
她是在考慮參加競選,但要是搬到曼哈頓就會回到熱鬧的社交圈,她還是不喜歡。競選期間會有無數集會,競選成功後集會更多,她留給孩子們的時間會大幅度減少,勢必影響夫妻感情。
張文雅不以為然,難道男性政治家就不結婚、沒有家庭負擔了嗎?他們怎麽樣你就怎麽樣,沒有隻能讓妻子犧牲的道理。艾森伯格娶了肯尼思總統的女兒,就該有覺悟將來妻子會走上政壇。她以開玩笑的語氣笑著說,他不會是個笨蛋吧?
卡羅琳笑得不行。
這天的談話很愉快,卡羅琳初步答應了要在暑假之前搬到曼哈頓,可能就住在第五大道公寓。第五大道公寓地點很好,不管距離哪個幼兒園和小學都不遠。
*
卡羅琳走後,查理回來了。
“baby,你做午餐了嗎?我們出去吃吧。”他把買回來的東西放進冰箱,張文雅要他去唐人街買糖漬玫瑰,隻有唐人街的某一家店才有得賣。
“你買到了嗎?”
“買到了,還買了一些別的,都在冰箱裏。”他坐在她身邊,隨即握著她的手,吻她手指。
“餓了嗎?”
“餓了。”輕輕咬她手指,“餓到想吃了你。”
“食人怪來啦!”她笑嘻嘻親了親他臉龐。
這麽說,她心情很好。
“想吃什麽菜?”
“現在出門是不是太晚了?”
“不晚,來吧。”他一躍而起,拉她起來。“你要是想吃蜜餞,我周五去給你買,別浪費寶貴的周末時間。”
*
小約翰·肯尼思在二月中終於去華盛頓特區上班了。
幾天後,大中華前任領導人逝世,《時代》周刊三月份第一期以逝世領導人為封麵,封麵標題為《下一個中國:繼任者能否把中國變成一個為世界所接受或喜歡的超級大國?》,封麵文章認為,“中國何去何從,牽動美國的神經”。
白宮和國會大廈也密切關注中國今後的政策和動向。
作為眾議院絕無僅有的中文流利的眾議員,肯尼思頓時成了“中國通”。接過蘇聯老大哥鋼槍的大中華現在隱隱是美利堅的頭號對手或者說“敵人”,大中華對外的每一步都跟美利堅的利益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