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難的。”
“那糟啦!”他輕呼,“那我下次要更賣力,讓你更快樂一點。”
她忍不住笑,一本正經的說:“你說的對。”
“那你愛我嗎?”
“我也愛你。”
查理輕歎,“那我就非常快樂了。”
*
今年的十月,美國有兩件事情發生了:一件是阿妮婭·張的新書《大國對話:中美交鋒進行時》出版上市,另一件是大中華現任領導人訪問美國。
張文雅的畢業論文也定下了標題:《性別平等之悖論:在哲學與政治之間》。
選擇“性別平等”這個論題很危險,範圍太大;這個論題也不新鮮,哈佛政治科學專業的女生年年都有寫這個論題的,想要寫的有新意也很難。
另外一件有關張文雅個人的事情是她在十月考了法學院入學考試,分數高達178分,接近滿分,拿到成績後自己也很驚訝。
很快寄出了幾份法學院申請材料:耶魯法學院、哈佛法學院、哥倫比亞法學院、紐約大學法學院、斯坦福法學院。
《大國對話:中美交鋒進行時》在十月的第一天全美同步上市。
出版的第一天就成為全美話題:作者尖銳的批評了美利堅的霸權主義,racism大國美利堅無權譴責大中華的“human rights”問題;美利堅應該正視自己老大帝國的現狀,恣意破壞國際政治生態環境的後果是第三次世界大戰,是人類的毀滅、地球的毀滅;大中華正在崛起,十億人的體量不是美利堅government能夠想象的,因為美府壓根就沒有統治過這麽多人口;美利堅應該正視大中華,將其當成合作夥伴,互贏發展才是長久之道。
作者有話說:
*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嗡嗡叫,幾聲淒厲,幾聲抽泣。螞蟻緣槐誇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正西風落葉下長安,飛鳴鏑。
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
——知名不具。作於1963年1月9日。
*《性別平等之悖論:在哲學與政治之間》網上找的論文題目,作者本人不是政治學專業,不造能寫什麽。
*作者水平有限,就不具體寫片段了。
第187章
◎張文雅參加了白宮國宴◎
上市第二天便得到了各家媒體書評作家的矚目, 其中大概有五分之一的書評作家提前收到了該書。
美利堅的三大時事周刊雜誌是《時代》、《新聞》、《美利堅新聞與世界報道》。《新聞》周刊偏保守,其他媒體大多偏自由。公正一點的媒體認為張文雅的觀點很能代表大中華青年的想法,之前那本《中國可以說不》多少可以說粗製濫造, 並帶有極大的個人情緒、過於激動, 作者群體也沒有相關專業知識,隻憑著一些激憤胡言亂語,恐怕不能代表大中華青年的真實想法。
接下來幾個月, 《大國對話:交鋒進行時》在圖書銷售榜非小說榜單上穩紮穩打排名一路上升,第五周躍升非小說類銷售榜首位。美利堅媒體上有關此書的討論不斷,張文雅的采訪也沒斷過,各大媒體都想采訪她, 紙媒中午,電視台晚上, 忙得她腳不沾地。
出版商立即安排她巡回簽售,她本來不想去, 經紀人極力說服她, 聯合國的工作以後想什麽時候去都行,以她的履曆簽個正式合同根本不是問題;而出名要趁早,要早早在美國主流文藝界刷個臉熟, 有名氣了一切好說。
也是呢, 很多美國主流知名作家幾年才寫一本書,一本書能養活全家至少五年;小說類要是賣給好萊塢影視改編版權,至少夠養活全家十年,還是過的很愜意的。他們的收入結構也很有意思, 出一本暢銷書後坐等收錢, 同時你就成了“文化名人”, 就會有人邀請你出席宴會、活動之類, 尤其是私人飯局,那是要給你錢的,少說數千多則上萬美元,視你的知名度而言。
張文雅在美國出版了第一本書之後,這種邀請實際已經很多了,上次簽售的時候通常中午工作餐,晚餐都是這種付費邀請,她要是人在紐約而不是哈佛,邀請會更多。經紀人幾乎幫她都推了,隻挑了極少的一些,等她回到紐約的時候安排她出席。當時經紀人說付費邀請也要看對方的檔次,不能別人邀請了就去,不然就沒有逼格了。
懂。明星追求曝光度,文化名人也需要曝光度,但還要保持“格調”,不能也不可能答應所有邀請,挑幾個有格調的宴會、活動參加一下就夠了。
簽售其實是營銷,順便搞一下這種付費活動,經紀人的意思她也明白了,她現在要把自己打造成“品牌”,她自己就是品牌,以後不管是付費邀請——也不止是吃飯,邀請演講也是其中之一——還是什麽,有百利而無一害。
於是請了一個月的假,全美大城市跑了一圈,累得夠嗆。
簽售結束之後,接到了白宮晚宴的邀請——這當然不是付費的,白宮除了聖誕節到新年期間的一係列行業晚宴之外,時不時還有其他晚宴。
能參加白宮晚宴會是驕傲,足夠顯擺一輩子。而她已經參加過好幾次了,不稀罕啦。
*
白宮晚宴可以說是美國最高級別的宴會,邀請的客人非富即貴,都是排麵人物。
張文雅穿著一條大紅色的抹胸禮服裙,鮮豔奪目,脖子上戴著一顆淚滴狀紅寶石項鏈,紅色可以顯得皮膚特別白皙,雖然她的膚色不夠白,但仍然為她的美貌增添了光彩。
外國媒體記者也就罷了,中國媒體記者由於人數過少可以忽略,美國本地媒體記者又開始狂喊她的名字,請她停下來讓他們多拍幾張。她便走的慢了點,這兒畢竟不是什麽電影首映式紅毯,不興停下來擺拍。小明星才靠蹭紅毯提高知名度,能參加白宮晚宴的人不需要浮誇的“知名度”。
稍後——很巧不是——肯尼思眾議員到了,美國媒體全體打了雞血,請他倆站在一起合影。肯尼思不置可否,神色如常微笑示意;張文雅笑著搖搖頭,先進去了。
肯尼思進了宴會廳後——在一樓的東廳,可以容納二百多人,是傳統晚宴舉行場所——一眼就看到了張文雅。
她在一幫中年人、老年人裏,特別顯眼的年輕、美麗,紅色長裙也十分顯眼,肯特司長正在為她介紹客人中的一些。這種場合,肯特先生當然也會來。
她有什麽改變嗎?似乎沒有,如果有的話,那就是更自信了,神采飛揚。人人都喜歡自信的人,自信的人更強大,人們會不由自主向他們靠近。
放在這種場合,那些掌握著權力的中年人、老年人也會欣賞她、喜歡她。她自信又不狂妄、知名且美麗、背後依靠富裕的亞裔群體,buff疊瘋了。
他的幕僚長說他的選民都很喜歡張文雅,一個外國女孩,一個中國女孩,這是十分罕見的;他們認為他能重鑄家族輝煌、帶領美國群眾過上更好的生活;他們懷念六十年代,盡管六十年代遠遠稱不上有多“好”,但至少他們有一個全世界都喜歡的第一夫人。
他不喜歡幕僚長說的這些話,請他以後別說了。阿妮婭首先是她自己,他不需要計算她背後的族裔群體、知名度或是選民的期待。他對她的感情應該是純粹的、不帶一點其他雜質。
但他又反思自己:真的沒有其他因素?真的隻是因為她這個人?
他唯恐他的愛情裏摻雜了其他因素,因而不夠純淨。愛本身應該是不包含其他東西的,愛就是愛,就是——我想念你,我從靈魂深處、從我心深處無時無刻的想念你。
他向她走過去,眼裏再也看不見其他人。
“阿妮婭。”他從侍應生托著的盤子上隨手拿了一杯香檳,“你好。”
“你好,約翰。”她麵帶微笑。
“好久不見,你最近如何?”
“一切都好,非常好。”
“我看了你的新書。”
“噢,我叫助理給你寄了一本,你收到了嗎?”
“收到了。謝謝。”他溫柔的微笑,“我很高興你能寫這本書。”
“你該看看網上那些人是怎麽罵我的。”她爽朗的大笑。
肯尼思聳肩,“誰能不挨罵?你很在意嗎?”
“一開始有點在意,而且很生氣。你們美國人太狂妄自大了,容不下反對的聲音。”
“隻是一小部分,而且哪個國家都會有這種人,不必在意。”
“怎麽能不在意呢?他們說我現在跟美國人結婚了,就是個美國人,不允許我說美國的缺點,隻許我唱讚歌。這不是很可笑嗎?”
“讓查理……讓他幫你想辦法。”
張文雅看著他笑,“這種事情不用他,我自己能處理好。”
“你怎麽處理的?”
“你們肯尼思家族不是做這種事情的行家嗎?”
肯尼思先是笑著點點頭,隨後又搖搖頭,“也不是絕對的,我們家也有沒法控製的時候。”
這是上網還有門檻的時代,首先你的收入要能在足夠生活,還能有一筆閑錢購買非生活必需品的電腦,也就意味著現在的網民大多收入還不錯,也就是教育水平還不錯。
眾所周知,學曆不代表知識水平,但往往跟收入有正相關,學曆越高越傾向“自由”,也就會越包容。美國目前也沒有社交網絡,網民們使用論壇或是聊天室,不像社交網絡那樣便捷。
謾罵當然有,總體來說擴散的不夠快,沒有社交網絡那種指數級別的傳播速度和廣度,相對來說處理起來還是比較容易的。
她將此事委托給公關經理,公關經理雇傭幾個學生在各大時政論壇、網站聊天室等等發布“美國要反思”等等言論,轉移話題就行。
查理常說,媒體有權利決定民眾聽到什麽、看到什麽,說出了“媒體”的本質。善用媒體,無往不利。
*
張文雅覺得很奇怪——不是奇怪的那種奇怪,小肯尼思給她的感覺不一樣了。
但到底有什麽不一樣,她也說不好。
是年長了兩歲?還是……成了“政客”?或者……變得自信了?這不是說他以前不自信,但確實不太一樣了。
也許這就是“權力”帶給人的改變吧。
她想這種改變應該是好的,沒有人能始終天真無知,無知是蠢人的福利,他不是。
自信自豪的肯尼思又變得像她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那麽迷人了,她恍惚的想起當時的情形,她見過他的臉,但從沒想過一個名人會出現在自己麵前。
當時她緊張了嗎?沒有。
她柔聲問:“你呢?你和別的女孩共進晚餐,又邀請蘇珊參加宴會,幾乎全紐約的記者都在問我怎麽看。”
肯尼思輕笑,“我記得你什麽也沒說,‘無可奉告’,是嗎?我也想問問你,你怎麽看?”
不帶這樣又把問題拋回來的!
“謝謝你幫蘇珊拉到了訂單,現在我們的加工廠忙得要命。”
他低頭微笑,“不用客氣,我很高興能起到一點作用。”很快又抬眼看著她的眼眸,“我想嚐試一下跟別人約會,我想弄明白我是因為愛你,還是因為忍受不了失敗,所以才對你無法忘懷。”
“你找到答案了嗎?”
他輕歎,“可惜,沒有。”
一陣短暫的沉默。
張文雅不知道要說什麽才好,似乎說什麽都不太好。她懊惱自己為什麽要提到這個,跟她有什麽關係呢?明明沒有什麽關係了。
肯尼思看了一下手表,“宴會還有二十分鍾,你想跟我去隔壁房間看看嗎?”
“隔壁房間?隔壁是綠廳吧?”
“對。綠廳旁邊是藍廳,你進去看過嗎?”
“看過一次。”
他握住她的手,“現在願意跟我再去看看嗎?”
第188章 營養液2.2萬加更
◎阿妮婭今天離婚了嗎?還沒有◎
她跟著他走到走廊上——隔壁是綠廳, 再過去是藍廳。
房間門口都站有製服衛兵,進來的時候張文雅還想著有衛兵站崗就是不一樣啊,看著倍兒有氣勢。
走廊上的房間門都關著。
肯尼思問藍廳門口的衛兵, “我們可以進去嗎?”
“那糟啦!”他輕呼,“那我下次要更賣力,讓你更快樂一點。”
她忍不住笑,一本正經的說:“你說的對。”
“那你愛我嗎?”
“我也愛你。”
查理輕歎,“那我就非常快樂了。”
*
今年的十月,美國有兩件事情發生了:一件是阿妮婭·張的新書《大國對話:中美交鋒進行時》出版上市,另一件是大中華現任領導人訪問美國。
張文雅的畢業論文也定下了標題:《性別平等之悖論:在哲學與政治之間》。
選擇“性別平等”這個論題很危險,範圍太大;這個論題也不新鮮,哈佛政治科學專業的女生年年都有寫這個論題的,想要寫的有新意也很難。
另外一件有關張文雅個人的事情是她在十月考了法學院入學考試,分數高達178分,接近滿分,拿到成績後自己也很驚訝。
很快寄出了幾份法學院申請材料:耶魯法學院、哈佛法學院、哥倫比亞法學院、紐約大學法學院、斯坦福法學院。
《大國對話:中美交鋒進行時》在十月的第一天全美同步上市。
出版的第一天就成為全美話題:作者尖銳的批評了美利堅的霸權主義,racism大國美利堅無權譴責大中華的“human rights”問題;美利堅應該正視自己老大帝國的現狀,恣意破壞國際政治生態環境的後果是第三次世界大戰,是人類的毀滅、地球的毀滅;大中華正在崛起,十億人的體量不是美利堅government能夠想象的,因為美府壓根就沒有統治過這麽多人口;美利堅應該正視大中華,將其當成合作夥伴,互贏發展才是長久之道。
作者有話說:
*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嗡嗡叫,幾聲淒厲,幾聲抽泣。螞蟻緣槐誇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正西風落葉下長安,飛鳴鏑。
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
——知名不具。作於1963年1月9日。
*《性別平等之悖論:在哲學與政治之間》網上找的論文題目,作者本人不是政治學專業,不造能寫什麽。
*作者水平有限,就不具體寫片段了。
第187章
◎張文雅參加了白宮國宴◎
上市第二天便得到了各家媒體書評作家的矚目, 其中大概有五分之一的書評作家提前收到了該書。
美利堅的三大時事周刊雜誌是《時代》、《新聞》、《美利堅新聞與世界報道》。《新聞》周刊偏保守,其他媒體大多偏自由。公正一點的媒體認為張文雅的觀點很能代表大中華青年的想法,之前那本《中國可以說不》多少可以說粗製濫造, 並帶有極大的個人情緒、過於激動, 作者群體也沒有相關專業知識,隻憑著一些激憤胡言亂語,恐怕不能代表大中華青年的真實想法。
接下來幾個月, 《大國對話:交鋒進行時》在圖書銷售榜非小說榜單上穩紮穩打排名一路上升,第五周躍升非小說類銷售榜首位。美利堅媒體上有關此書的討論不斷,張文雅的采訪也沒斷過,各大媒體都想采訪她, 紙媒中午,電視台晚上, 忙得她腳不沾地。
出版商立即安排她巡回簽售,她本來不想去, 經紀人極力說服她, 聯合國的工作以後想什麽時候去都行,以她的履曆簽個正式合同根本不是問題;而出名要趁早,要早早在美國主流文藝界刷個臉熟, 有名氣了一切好說。
也是呢, 很多美國主流知名作家幾年才寫一本書,一本書能養活全家至少五年;小說類要是賣給好萊塢影視改編版權,至少夠養活全家十年,還是過的很愜意的。他們的收入結構也很有意思, 出一本暢銷書後坐等收錢, 同時你就成了“文化名人”, 就會有人邀請你出席宴會、活動之類, 尤其是私人飯局,那是要給你錢的,少說數千多則上萬美元,視你的知名度而言。
張文雅在美國出版了第一本書之後,這種邀請實際已經很多了,上次簽售的時候通常中午工作餐,晚餐都是這種付費邀請,她要是人在紐約而不是哈佛,邀請會更多。經紀人幾乎幫她都推了,隻挑了極少的一些,等她回到紐約的時候安排她出席。當時經紀人說付費邀請也要看對方的檔次,不能別人邀請了就去,不然就沒有逼格了。
懂。明星追求曝光度,文化名人也需要曝光度,但還要保持“格調”,不能也不可能答應所有邀請,挑幾個有格調的宴會、活動參加一下就夠了。
簽售其實是營銷,順便搞一下這種付費活動,經紀人的意思她也明白了,她現在要把自己打造成“品牌”,她自己就是品牌,以後不管是付費邀請——也不止是吃飯,邀請演講也是其中之一——還是什麽,有百利而無一害。
於是請了一個月的假,全美大城市跑了一圈,累得夠嗆。
簽售結束之後,接到了白宮晚宴的邀請——這當然不是付費的,白宮除了聖誕節到新年期間的一係列行業晚宴之外,時不時還有其他晚宴。
能參加白宮晚宴會是驕傲,足夠顯擺一輩子。而她已經參加過好幾次了,不稀罕啦。
*
白宮晚宴可以說是美國最高級別的宴會,邀請的客人非富即貴,都是排麵人物。
張文雅穿著一條大紅色的抹胸禮服裙,鮮豔奪目,脖子上戴著一顆淚滴狀紅寶石項鏈,紅色可以顯得皮膚特別白皙,雖然她的膚色不夠白,但仍然為她的美貌增添了光彩。
外國媒體記者也就罷了,中國媒體記者由於人數過少可以忽略,美國本地媒體記者又開始狂喊她的名字,請她停下來讓他們多拍幾張。她便走的慢了點,這兒畢竟不是什麽電影首映式紅毯,不興停下來擺拍。小明星才靠蹭紅毯提高知名度,能參加白宮晚宴的人不需要浮誇的“知名度”。
稍後——很巧不是——肯尼思眾議員到了,美國媒體全體打了雞血,請他倆站在一起合影。肯尼思不置可否,神色如常微笑示意;張文雅笑著搖搖頭,先進去了。
肯尼思進了宴會廳後——在一樓的東廳,可以容納二百多人,是傳統晚宴舉行場所——一眼就看到了張文雅。
她在一幫中年人、老年人裏,特別顯眼的年輕、美麗,紅色長裙也十分顯眼,肯特司長正在為她介紹客人中的一些。這種場合,肯特先生當然也會來。
她有什麽改變嗎?似乎沒有,如果有的話,那就是更自信了,神采飛揚。人人都喜歡自信的人,自信的人更強大,人們會不由自主向他們靠近。
放在這種場合,那些掌握著權力的中年人、老年人也會欣賞她、喜歡她。她自信又不狂妄、知名且美麗、背後依靠富裕的亞裔群體,buff疊瘋了。
他的幕僚長說他的選民都很喜歡張文雅,一個外國女孩,一個中國女孩,這是十分罕見的;他們認為他能重鑄家族輝煌、帶領美國群眾過上更好的生活;他們懷念六十年代,盡管六十年代遠遠稱不上有多“好”,但至少他們有一個全世界都喜歡的第一夫人。
他不喜歡幕僚長說的這些話,請他以後別說了。阿妮婭首先是她自己,他不需要計算她背後的族裔群體、知名度或是選民的期待。他對她的感情應該是純粹的、不帶一點其他雜質。
但他又反思自己:真的沒有其他因素?真的隻是因為她這個人?
他唯恐他的愛情裏摻雜了其他因素,因而不夠純淨。愛本身應該是不包含其他東西的,愛就是愛,就是——我想念你,我從靈魂深處、從我心深處無時無刻的想念你。
他向她走過去,眼裏再也看不見其他人。
“阿妮婭。”他從侍應生托著的盤子上隨手拿了一杯香檳,“你好。”
“你好,約翰。”她麵帶微笑。
“好久不見,你最近如何?”
“一切都好,非常好。”
“我看了你的新書。”
“噢,我叫助理給你寄了一本,你收到了嗎?”
“收到了。謝謝。”他溫柔的微笑,“我很高興你能寫這本書。”
“你該看看網上那些人是怎麽罵我的。”她爽朗的大笑。
肯尼思聳肩,“誰能不挨罵?你很在意嗎?”
“一開始有點在意,而且很生氣。你們美國人太狂妄自大了,容不下反對的聲音。”
“隻是一小部分,而且哪個國家都會有這種人,不必在意。”
“怎麽能不在意呢?他們說我現在跟美國人結婚了,就是個美國人,不允許我說美國的缺點,隻許我唱讚歌。這不是很可笑嗎?”
“讓查理……讓他幫你想辦法。”
張文雅看著他笑,“這種事情不用他,我自己能處理好。”
“你怎麽處理的?”
“你們肯尼思家族不是做這種事情的行家嗎?”
肯尼思先是笑著點點頭,隨後又搖搖頭,“也不是絕對的,我們家也有沒法控製的時候。”
這是上網還有門檻的時代,首先你的收入要能在足夠生活,還能有一筆閑錢購買非生活必需品的電腦,也就意味著現在的網民大多收入還不錯,也就是教育水平還不錯。
眾所周知,學曆不代表知識水平,但往往跟收入有正相關,學曆越高越傾向“自由”,也就會越包容。美國目前也沒有社交網絡,網民們使用論壇或是聊天室,不像社交網絡那樣便捷。
謾罵當然有,總體來說擴散的不夠快,沒有社交網絡那種指數級別的傳播速度和廣度,相對來說處理起來還是比較容易的。
她將此事委托給公關經理,公關經理雇傭幾個學生在各大時政論壇、網站聊天室等等發布“美國要反思”等等言論,轉移話題就行。
查理常說,媒體有權利決定民眾聽到什麽、看到什麽,說出了“媒體”的本質。善用媒體,無往不利。
*
張文雅覺得很奇怪——不是奇怪的那種奇怪,小肯尼思給她的感覺不一樣了。
但到底有什麽不一樣,她也說不好。
是年長了兩歲?還是……成了“政客”?或者……變得自信了?這不是說他以前不自信,但確實不太一樣了。
也許這就是“權力”帶給人的改變吧。
她想這種改變應該是好的,沒有人能始終天真無知,無知是蠢人的福利,他不是。
自信自豪的肯尼思又變得像她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那麽迷人了,她恍惚的想起當時的情形,她見過他的臉,但從沒想過一個名人會出現在自己麵前。
當時她緊張了嗎?沒有。
她柔聲問:“你呢?你和別的女孩共進晚餐,又邀請蘇珊參加宴會,幾乎全紐約的記者都在問我怎麽看。”
肯尼思輕笑,“我記得你什麽也沒說,‘無可奉告’,是嗎?我也想問問你,你怎麽看?”
不帶這樣又把問題拋回來的!
“謝謝你幫蘇珊拉到了訂單,現在我們的加工廠忙得要命。”
他低頭微笑,“不用客氣,我很高興能起到一點作用。”很快又抬眼看著她的眼眸,“我想嚐試一下跟別人約會,我想弄明白我是因為愛你,還是因為忍受不了失敗,所以才對你無法忘懷。”
“你找到答案了嗎?”
他輕歎,“可惜,沒有。”
一陣短暫的沉默。
張文雅不知道要說什麽才好,似乎說什麽都不太好。她懊惱自己為什麽要提到這個,跟她有什麽關係呢?明明沒有什麽關係了。
肯尼思看了一下手表,“宴會還有二十分鍾,你想跟我去隔壁房間看看嗎?”
“隔壁房間?隔壁是綠廳吧?”
“對。綠廳旁邊是藍廳,你進去看過嗎?”
“看過一次。”
他握住她的手,“現在願意跟我再去看看嗎?”
第188章 營養液2.2萬加更
◎阿妮婭今天離婚了嗎?還沒有◎
她跟著他走到走廊上——隔壁是綠廳, 再過去是藍廳。
房間門口都站有製服衛兵,進來的時候張文雅還想著有衛兵站崗就是不一樣啊,看著倍兒有氣勢。
走廊上的房間門都關著。
肯尼思問藍廳門口的衛兵, “我們可以進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