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病很難治愈,而且也不會有孩子,”肯尼思傷感的說:“再多的金錢也買不來健康、買不來時間。我最近越來越多的想著,我生存的目的是什麽?我應該成為一個不凡的人,為這個國家、這個社會做貢獻,但我的個人生活呢?我想跟我愛的、並且也愛我的人在一起,但我也知道,這個世界上想找到一個靈魂伴侶是多麽的不容易!我很幸運,我遇到了你。阿妮婭,你要知道,人生短暫,我認識你已經五年了,人生沒有多少個五年,我不想再多等待五年。你認為呢?”
唉!說得真好呀!
不過那是他的問題,她還年輕呢!
她爬了起來,“該回去了。”
*
她先走了。
肯尼思坐起來,望著她的背影,過了一會兒才喊,“阿妮婭,走錯了。”
她一怔,折返回來。
他站起來,追上她。
沒關係,隻要她沒有真的逃跑,他總能說服她。
*
回了酒店之後,趕緊的洗澡換衣服。
她嬌氣的抱怨她頭發裏的沙粒,很難洗淨,他細心的為她清洗頭發,不過就是洗澡的時間未免太長了一點。
*
次日上午先去參觀了珍珠港。
二戰中震驚世界的“偷襲珍珠港”事件使得美國群眾群情激昂,美國立即宣布參戰,大批青年前往歐洲戰場和太平洋戰場,好萊塢特別喜歡拍二戰片,以至於目前全球人民都以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美國打贏的呢。
偷襲珍珠港使得美軍損失了若幹軍艦,最著名的是亞利桑那號戰列艦,一千多名官兵死於該船。沉船沒有打撈,而是任其躺在珍珠港中,並且在亞利桑那號殘骸上建造了“亞利桑那號紀念館”。
一大早先到了珍珠港的遊客中心,參觀亞利桑那號紀念館是免費的,但每天的入場券有限,因此先到先得,早點去遊客也少。
在遊客中心拿了入場券,乘坐專門的小船到紀念館的入口,經由入口浮台上去。
小約翰·肯尼思帶了相機,倆人互相拍照,也請同船的遊客為他倆拍照。
進了紀念館,前麵先是一些介紹性的資料,一個影音室放映一部二十分鍾的短片,介紹了二戰當時的情況;接著是死於沉船的一千多名官兵的名字;中間的廳可以向下看到亞利桑那號的殘骸。
“你知道太平洋戰爭嗎?”肯尼思問。
“知道,中國也是太平洋戰爭參與國。”
“你在聯合國政治事務部工作過,你說說,太平洋戰爭是否可以避免?”
“理論上是可以的,美國當時不要出售那麽多戰略物資給櫻花國,完全可以避免戰爭。沒有煤炭、石油和鋼鐵,他們造不出那麽多軍艦和武器。櫻花國是個純物資進口國家,它的礦產儲備不足以支持它發動一場大規模戰爭。”
作者有話說:
*看了一下本文的評論被刪除的比例挺高的,前台和後台差了150條,審核可能是ai,有敏感詞就會刪除。
*小肯:摸著查理過河。
第237章
◎jfk與屠龍術◎
“是的。你認為是什麽造成了這種局麵?”
“財團。”
肯尼思抿著唇笑, “是啊,人類的曆史就是一部戰爭史,人類總是在打仗, 是為了什麽呢?為了更多的錢。”
“其實挺沒有意思的, 是吧?”
“你是從個人的角度考慮問題,而如果你是一位總統,就要從國家的角度考慮問題。”
“美國當時為什麽想參加二戰?別告訴我你沒有聽說過美國當時就想找個理由參戰, 所以故意誘導日本軍隊進攻珍珠港。”
他搖頭,“沒有哪一位總統能允許這種蠢事。水門事件聽說過嗎?”
張文雅點頭。“水門事件”直接導致尼|克|鬆任期未滿被迫辭職,不然就會被彈劾,狼狽下台和主動辭職那可是冰火兩重天。
“民眾對政|治|腐|敗容忍度極低, 更別提故意送數千年輕人去死,f·羅斯福如果敢這麽幹, 一定會被憤怒的父母殺死。”肯尼思冷冷的說。
“可戰爭是最賺錢的生意,凱文·科斯特納說的。”她說的是1991年上映的電影《刺殺肯尼迪jfk》, 凱文·科斯特納扮演的檢察官加裏森在陪審團麵前擲地有聲的點明了其中的利益糾葛。
他皺眉, “你看過電影了?”
她看著他,點點頭,“看過了。你呢?”
“沒錯, 戰爭是最賺錢的生意, ”肯尼思回避了有沒有看過那部電影的問題,話題又回到二戰。“但美國可以隻賣武器,用不著參戰。”
“但如果美國不參戰,怎麽會成為世界霸主呢?”
“這是哈佛教你的?”
“不, 是我們中國的中學課本。”
他驚愕, “你們的中學課本居然教這些?”
“教的還有很多呢。你們是‘帝國主義’, 是‘金圓政治’, 是‘財團統治’,是‘腐朽的西|方|自|由|主|義’;‘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我們的國家天然就是敵對的。”
“你們的課本還教了什麽?”
他們緩步走向紀念館最後一個展廳,寫有一千多名官兵名字的祭堂。
“還教‘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教‘揭竿而起’,教推翻三座大山,教抗爭和奮鬥,教——”張文雅想起後世論壇上有人曾經說過的話,微笑著說:“教‘屠龍術’。”
“‘屠龍術’?什麽意思?”肯尼思蹙眉。
“美國當初為什麽要打獨立戰爭?”她反問。
“為了脫離殖民國家的統治。”
“獨立是勢在必行,對吧?”
“對。”
“不然新大陸的人民總是很窮,殖民國躺著收錢,這不公平,對吧?”
“是的。”
“這麽說是為了錢?”
“不,自由。”
“自由的掙錢?”
“對。”他笑。
“我們中國人有個古老的概念,‘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先說了中文,再翻譯成英文,“意思是說貴族並不是一開始就是貴族的,傳承不是‘神授’,而是要自己創建。比如你們肯尼思家族,你的先祖十九世紀從愛爾蘭逃到美利堅,當時也不過是一文不名的窮光蛋,但你的家族現在是美利堅最著名的家族之一。”
肯尼思笑了,點頭,“我明白了。”
“這句話的另一番意思是說,所謂的貴族、統治階級,並不是天生就比我們高貴的人。所以我們可以推翻那些沒有資格成為統治階級的人,創建更理想的社會。”
他沉吟,“有意思。”
“說這句話的人生活在公元前兩百多年,他帶領一大批農民推翻了當時的帝國秦朝,這是中國曆史上最早的一次農|民|起|義。”想了想,又說:“我的先祖生活在六百多年前,當時是元朝,我的先祖是個私鹽販子,統治者腐敗而暴虐,我的先祖揭竿而起,自立為王。在他統治中國一小塊地方的時候,得到了臣民的愛戴,可他幾乎不認識字。”
“你的先祖是國王?”
重點全錯好嗎!
“對,他曾經是國王,前後……當了十幾年的國王吧。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我們的課本教的真的很多。”
小肯尼思想,教的何止是多!
二戰的主戰場跟一戰一樣,仍然是在歐洲,兩次世界大戰拖垮了歐洲所有國家的經濟步伐,二戰後美國一躍成為世界霸主,軍事基地全球分布,這是不爭的事實。美國從此也以“自由世界領頭羊”自居,什麽事兒都要插一腳。
但美國的中學隻教“結果”,不教你為何如此的“過程”。
而直到今天他才恍然,他倆的成長背景是如此不同,意識形態上的差距如此之大,他是美國的聯邦議員,他的工作就是政治,他們不可能不討論政治。那麽,他們能避免為了政治爭吵嗎?一對普通夫妻為了支持哪支球隊尚且能吵得不可開交、最後隻能離婚收場,他們呢?
不談論政治、國家可破,但又不可能不談,他是個政治家——也許這不是一個好職業。
*
“在想什麽?”
他們離開紀念館,回了遊客中心,從遊客中心出發去威基基海灘。
肯尼思開車,瞥她一眼,“沒想什麽。”
“你看過那部電影嗎?”
不用說電影名字他也知道她在說哪部電影。“看過。”
“教授讓我們看這部電影,是看最後的結案陳詞。”
他勉強一笑,“結案陳詞很好,值得學習。”
“你看完電影後怎麽想的?”
“怎麽想的……我還能怎麽想?”他苦笑。
“按照誰得到的利益最大誰就是主謀的推理邏輯,肯定是約翰遜。”
“他也已經死了。”約翰遜死於1994年。
“他的情婦可是剛在《費加羅雜誌》上爆了大料!”
肯尼思將車停在路邊,“你關心的東西未免太多了。”
當年的副總統||約翰遜有個長期情婦瑪德萊娜,瑪德萊娜也快死了,於是死前決定對媒體爆個大料。就在上周,法國的《費加羅雜誌》刊登了瑪德萊娜的采訪,她聲稱jfk遇刺一案是德州石油大亨與約翰遜一手策劃,另外幾家情報機構也參與其中,就算不是參與策劃,那麽事後也參與了掩蓋事實。
《jkf》的導演奧利佛·斯通要是現在才拍這部電影,沒準會增加瑪德萊娜的劇情。
“是你的事情,我當然會關心。”
他瞬間情緒低落,“honey,事情已經過去很多年,我已經……放棄了。”
說的多可憐。
“真相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當下。”
他在害怕嗎?可能是,畢竟總統爸爸被刺殺沒幾年,鮑比叔叔也被刺殺了。肯尼思家族的悲劇不斷上演,著實令人膽寒。
過了好一會兒,張文雅才說:“奧利佛·斯通拍《jfk》的時候蘇聯還沒有解體,我剛考完高考,你還是紐約地檢署的da。你不覺得世界真奇妙嗎?”
“確實很奇妙。”他雙手扶在方向盤上方,額頭貼在手背上。沉默許久,才說:“我很想有個孩子,你和我的孩子,我會帶她玩,教她騎馬,教她遊泳,”他坐直身體,視線望著遠方,“我要給她全世界,給她全部的父愛,給她我所不曾享受到的父愛。”
唉!說得真好呀!
不過那是他的問題,她還年輕呢!
她爬了起來,“該回去了。”
*
她先走了。
肯尼思坐起來,望著她的背影,過了一會兒才喊,“阿妮婭,走錯了。”
她一怔,折返回來。
他站起來,追上她。
沒關係,隻要她沒有真的逃跑,他總能說服她。
*
回了酒店之後,趕緊的洗澡換衣服。
她嬌氣的抱怨她頭發裏的沙粒,很難洗淨,他細心的為她清洗頭發,不過就是洗澡的時間未免太長了一點。
*
次日上午先去參觀了珍珠港。
二戰中震驚世界的“偷襲珍珠港”事件使得美國群眾群情激昂,美國立即宣布參戰,大批青年前往歐洲戰場和太平洋戰場,好萊塢特別喜歡拍二戰片,以至於目前全球人民都以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美國打贏的呢。
偷襲珍珠港使得美軍損失了若幹軍艦,最著名的是亞利桑那號戰列艦,一千多名官兵死於該船。沉船沒有打撈,而是任其躺在珍珠港中,並且在亞利桑那號殘骸上建造了“亞利桑那號紀念館”。
一大早先到了珍珠港的遊客中心,參觀亞利桑那號紀念館是免費的,但每天的入場券有限,因此先到先得,早點去遊客也少。
在遊客中心拿了入場券,乘坐專門的小船到紀念館的入口,經由入口浮台上去。
小約翰·肯尼思帶了相機,倆人互相拍照,也請同船的遊客為他倆拍照。
進了紀念館,前麵先是一些介紹性的資料,一個影音室放映一部二十分鍾的短片,介紹了二戰當時的情況;接著是死於沉船的一千多名官兵的名字;中間的廳可以向下看到亞利桑那號的殘骸。
“你知道太平洋戰爭嗎?”肯尼思問。
“知道,中國也是太平洋戰爭參與國。”
“你在聯合國政治事務部工作過,你說說,太平洋戰爭是否可以避免?”
“理論上是可以的,美國當時不要出售那麽多戰略物資給櫻花國,完全可以避免戰爭。沒有煤炭、石油和鋼鐵,他們造不出那麽多軍艦和武器。櫻花國是個純物資進口國家,它的礦產儲備不足以支持它發動一場大規模戰爭。”
作者有話說:
*看了一下本文的評論被刪除的比例挺高的,前台和後台差了150條,審核可能是ai,有敏感詞就會刪除。
*小肯:摸著查理過河。
第237章
◎jfk與屠龍術◎
“是的。你認為是什麽造成了這種局麵?”
“財團。”
肯尼思抿著唇笑, “是啊,人類的曆史就是一部戰爭史,人類總是在打仗, 是為了什麽呢?為了更多的錢。”
“其實挺沒有意思的, 是吧?”
“你是從個人的角度考慮問題,而如果你是一位總統,就要從國家的角度考慮問題。”
“美國當時為什麽想參加二戰?別告訴我你沒有聽說過美國當時就想找個理由參戰, 所以故意誘導日本軍隊進攻珍珠港。”
他搖頭,“沒有哪一位總統能允許這種蠢事。水門事件聽說過嗎?”
張文雅點頭。“水門事件”直接導致尼|克|鬆任期未滿被迫辭職,不然就會被彈劾,狼狽下台和主動辭職那可是冰火兩重天。
“民眾對政|治|腐|敗容忍度極低, 更別提故意送數千年輕人去死,f·羅斯福如果敢這麽幹, 一定會被憤怒的父母殺死。”肯尼思冷冷的說。
“可戰爭是最賺錢的生意,凱文·科斯特納說的。”她說的是1991年上映的電影《刺殺肯尼迪jfk》, 凱文·科斯特納扮演的檢察官加裏森在陪審團麵前擲地有聲的點明了其中的利益糾葛。
他皺眉, “你看過電影了?”
她看著他,點點頭,“看過了。你呢?”
“沒錯, 戰爭是最賺錢的生意, ”肯尼思回避了有沒有看過那部電影的問題,話題又回到二戰。“但美國可以隻賣武器,用不著參戰。”
“但如果美國不參戰,怎麽會成為世界霸主呢?”
“這是哈佛教你的?”
“不, 是我們中國的中學課本。”
他驚愕, “你們的中學課本居然教這些?”
“教的還有很多呢。你們是‘帝國主義’, 是‘金圓政治’, 是‘財團統治’,是‘腐朽的西|方|自|由|主|義’;‘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我們的國家天然就是敵對的。”
“你們的課本還教了什麽?”
他們緩步走向紀念館最後一個展廳,寫有一千多名官兵名字的祭堂。
“還教‘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教‘揭竿而起’,教推翻三座大山,教抗爭和奮鬥,教——”張文雅想起後世論壇上有人曾經說過的話,微笑著說:“教‘屠龍術’。”
“‘屠龍術’?什麽意思?”肯尼思蹙眉。
“美國當初為什麽要打獨立戰爭?”她反問。
“為了脫離殖民國家的統治。”
“獨立是勢在必行,對吧?”
“對。”
“不然新大陸的人民總是很窮,殖民國躺著收錢,這不公平,對吧?”
“是的。”
“這麽說是為了錢?”
“不,自由。”
“自由的掙錢?”
“對。”他笑。
“我們中國人有個古老的概念,‘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先說了中文,再翻譯成英文,“意思是說貴族並不是一開始就是貴族的,傳承不是‘神授’,而是要自己創建。比如你們肯尼思家族,你的先祖十九世紀從愛爾蘭逃到美利堅,當時也不過是一文不名的窮光蛋,但你的家族現在是美利堅最著名的家族之一。”
肯尼思笑了,點頭,“我明白了。”
“這句話的另一番意思是說,所謂的貴族、統治階級,並不是天生就比我們高貴的人。所以我們可以推翻那些沒有資格成為統治階級的人,創建更理想的社會。”
他沉吟,“有意思。”
“說這句話的人生活在公元前兩百多年,他帶領一大批農民推翻了當時的帝國秦朝,這是中國曆史上最早的一次農|民|起|義。”想了想,又說:“我的先祖生活在六百多年前,當時是元朝,我的先祖是個私鹽販子,統治者腐敗而暴虐,我的先祖揭竿而起,自立為王。在他統治中國一小塊地方的時候,得到了臣民的愛戴,可他幾乎不認識字。”
“你的先祖是國王?”
重點全錯好嗎!
“對,他曾經是國王,前後……當了十幾年的國王吧。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我們的課本教的真的很多。”
小肯尼思想,教的何止是多!
二戰的主戰場跟一戰一樣,仍然是在歐洲,兩次世界大戰拖垮了歐洲所有國家的經濟步伐,二戰後美國一躍成為世界霸主,軍事基地全球分布,這是不爭的事實。美國從此也以“自由世界領頭羊”自居,什麽事兒都要插一腳。
但美國的中學隻教“結果”,不教你為何如此的“過程”。
而直到今天他才恍然,他倆的成長背景是如此不同,意識形態上的差距如此之大,他是美國的聯邦議員,他的工作就是政治,他們不可能不討論政治。那麽,他們能避免為了政治爭吵嗎?一對普通夫妻為了支持哪支球隊尚且能吵得不可開交、最後隻能離婚收場,他們呢?
不談論政治、國家可破,但又不可能不談,他是個政治家——也許這不是一個好職業。
*
“在想什麽?”
他們離開紀念館,回了遊客中心,從遊客中心出發去威基基海灘。
肯尼思開車,瞥她一眼,“沒想什麽。”
“你看過那部電影嗎?”
不用說電影名字他也知道她在說哪部電影。“看過。”
“教授讓我們看這部電影,是看最後的結案陳詞。”
他勉強一笑,“結案陳詞很好,值得學習。”
“你看完電影後怎麽想的?”
“怎麽想的……我還能怎麽想?”他苦笑。
“按照誰得到的利益最大誰就是主謀的推理邏輯,肯定是約翰遜。”
“他也已經死了。”約翰遜死於1994年。
“他的情婦可是剛在《費加羅雜誌》上爆了大料!”
肯尼思將車停在路邊,“你關心的東西未免太多了。”
當年的副總統||約翰遜有個長期情婦瑪德萊娜,瑪德萊娜也快死了,於是死前決定對媒體爆個大料。就在上周,法國的《費加羅雜誌》刊登了瑪德萊娜的采訪,她聲稱jfk遇刺一案是德州石油大亨與約翰遜一手策劃,另外幾家情報機構也參與其中,就算不是參與策劃,那麽事後也參與了掩蓋事實。
《jkf》的導演奧利佛·斯通要是現在才拍這部電影,沒準會增加瑪德萊娜的劇情。
“是你的事情,我當然會關心。”
他瞬間情緒低落,“honey,事情已經過去很多年,我已經……放棄了。”
說的多可憐。
“真相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當下。”
他在害怕嗎?可能是,畢竟總統爸爸被刺殺沒幾年,鮑比叔叔也被刺殺了。肯尼思家族的悲劇不斷上演,著實令人膽寒。
過了好一會兒,張文雅才說:“奧利佛·斯通拍《jfk》的時候蘇聯還沒有解體,我剛考完高考,你還是紐約地檢署的da。你不覺得世界真奇妙嗎?”
“確實很奇妙。”他雙手扶在方向盤上方,額頭貼在手背上。沉默許久,才說:“我很想有個孩子,你和我的孩子,我會帶她玩,教她騎馬,教她遊泳,”他坐直身體,視線望著遠方,“我要給她全世界,給她全部的父愛,給她我所不曾享受到的父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