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懷疑的看著他:忽悠誰呢?查理也是天主教徒,他倆就沒有在教堂舉行婚禮。
“還有孩子,”親吻她的唇,“我很喜歡孩子,結婚後我們能盡快要個孩子嗎?我做過檢查了,我的身體很好,精子數量和活性都很好。”
張文雅噗嗤一下笑了:看得出來這個人是真的很想當爸爸,不過這事可由不得他。
“我會考慮的。”
他得意又滿意,“你累了嗎?”
“有點累。”
“可你就是躺著沒動,你也很累嗎?”
什麽話嘛!
“當然也會累的。”
他歎氣,下床去浴室清理了一下。又為她清理了一番,不過並不仔細。
扔下毛巾,抱住她,躺在她身邊,“我現在就希望能讓你懷孕,明年聖誕節我就可以抱著我們的孩子來過節了。”
這男人沒救了!
“不好,別亂想。”
男人弄疼了她,她氣憤的用力拍他手臂,但這很不劃算,他的手臂太結實了!
“卡羅琳生了三個孩子,我看女人生孩子也很容易嘛。”
“她懷孕的時候你見過她幾次?她要聽見你這麽說,非得揍你不可。”姐弟倆少年時代卡羅琳可是一言不合就揍他的。
“是嗎?你懂得懷孕是怎麽回事嗎?”
“女人都該懂的。會挺著大肚子至少半年,吃不好睡不好,很辛苦。”她趕緊來了個機會教育,“我希望我們做好準備了再生孩子。”
他歎氣,“好吧。不過我剛才說的,你要去看婦科醫生,選一個適合你的避孕方法。我會陪你去見婦科醫生,她有個自己的診所,很安靜,也很安全。”
不錯,看來很有自覺。她也覺得他主動說這事還算不錯,至少不是一甩手什麽都不關心你。她皺眉,查理也問過她怎麽避孕的,但從來沒有提過可以陪她去婦科診所。她自己獨立慣了,也從來沒有想過需要丈夫陪著。
人比人,得扔!
男人的手又不安分起來。
這次時間久一點,也不知道到底多久,總之,把她累得夠嗆。
*
第二天,周日,上午。
一早被肯尼思拖起來,穿戴好了,暈暈乎乎的被拖去小鎮上的天主教堂。
她打著嗬欠,腦袋靠在未婚夫肩膀上,總想睡覺。
卡羅琳坐在弟弟的另一邊,不禁暗笑:住在同一屋簷下的好處就是半夜容易被他倆的“運動”給吵醒。哎呀!到底是年輕人!體力真是充沛呀!
弟弟早上又跟她提了一次,說請她跟張文雅說一下婦科醫生的事情,等他們回了紐約,他會帶張文雅去婦科診所看一下,檢查身體,然後看看她用什麽避孕方式比較合適。
墮胎問題說起來是女性的選擇權問題,但並不是簡簡單單的為女性爭取墮胎權的問題,實際是很多問題的組合,前置條件應該是更好的避孕方式。從九十年代初開始,美國教育係統和社會公益組織都在為降低未成年少女生育率而努力,學校裏開設生殖教育,並讓學生(不論男女)明白如何使用安全套、便捷獲得安全套。幾年下來,效果已經開始顯現,未成年少女特別是少數族裔少女的懷孕率、墮胎率、生育率都在下降。
女性因為負擔生育大任,在兩性關係中總是處於劣勢,降低成年女性的墮胎率首先要讓她們有條件采取避孕措施。
他自覺是個大男人,要主動為未婚妻的身體健康著想。
卡羅琳便覺得,嗨,自己的小弟弟終於長大啦!
*
海恩尼斯港也是有狗仔隊的。
之前張文雅幸運的從來沒有遇到過,今天,剛出了教堂便有人拿著相機對著他倆猛拍。
本來還挺高興的小約翰·肯尼思迅速板下臉,罵了那個家夥,讓他滾遠點。
肯尼思家幾乎都來了教堂,鮑比叔叔的兒子麥克斯走過來,攔住了狗仔隊,好讓約翰和張文雅趕緊離開。
狗仔隊猶不死心,拚命舉高相機。
小肯尼思拉著張文雅的手,走的飛快。
她也不太高興,本來是一家人(?)上主日教堂的家庭活動,突然蹦出來一個人猛打閃光燈,真的把她給嚇了一大跳。
作者有話說:
*美國學校加強生殖教育等等後,未成年少女懷孕率、墮胎率、生育率逐年下降,利國利民。具體數據我忘了,確有其事。
*我國也應該加強這類教育。
第277章
◎約翰對未婚妻大表忠心◎
不過走著走著又覺得很好笑, 於是一路狂笑。
“你笑什麽?”走了兩條街,肯尼思才問。
“就是覺得很好笑嘛。你要是在中國,根本不會發生這種事。”
“你們中國沒有帕帕拉奇?”
“應該……也是有的, 但沒有這麽過分, 我一直以為海恩尼斯港不會有帕帕拉奇。”
“以前也有,隻是你來了幾次都沒有遇到。”他溫柔的說。
“要是結婚了會不會好一點?”她尋思著,可能嗎?
“也許吧。”他心中竊喜, 不過還是很謹慎的沒有催著馬上結婚。昨晚剛談妥了畢業結婚,趁她暈暈乎乎的時候讓她答應了,今天要是改口提前,一個搞不好她就又要害怕或者嫌煩, 又想著逃跑。
唉!真不知道當時查理怎麽說服她去拉斯維加斯結婚的……
張文雅是有點嫌煩。媒體關注是一回事,個人隱私是另外一回事, 她是有了覺悟,今後不會得到真正的個人隱私, 但這都追到海恩尼斯港這麽個小破地方來了, 還能不能行啊?
結婚後也不會好在哪裏,相反還會更變本加厲才是。
——結婚。
結婚有什麽好的呢?她已經結過一次婚了,或許不止一次, 沒感覺有什麽好處。查理還不錯, 沒有為了錢跟她撕個不停,給錢給的很爽快,不然的話再給她幾個億她都不會想要再次結婚了。
結婚是為了什麽呢?要不是為了孩子就沒必要結婚嘛,約翰因為從小沒有享受到父愛, 所以想要有個孩子, 給她全部的父愛, 這是一種補償心理, 我沒有得到的感情,要讓我的孩子得到。她自己呢?孩子真是世界上性價比最低的衍生物,如無必要,別生孩子!
孩子帶給你的快樂比不上他們帶給你的挫折感,就是她現在足夠有錢可以雇保姆,也不是說你就可以一甩手什麽都不管的,相反,有錢之後會更焦慮孩子的生活和學習,你唯恐她受了委屈,又擔心她不肯好好學習,墮了你的學霸之名。
富豪子弟有半數都不愛學習,因為知道自己不用好好學習也能有常青藤名校可以上,學的馬馬虎虎還能回家繼承家業,就隻想著吃喝玩樂,缺乏上進心。這是有錢孩子的通病。
另一半則爭強好勝,幹什麽都想贏、想得第一,不過這種孩子也是可遇不可求,生孩子於是就像開盲盒,你不知道能開出個什麽樣的孩子。
*
十二月的海邊海風淩冽,不適合出門散步。
一路走回肯尼思大院,倒是走出了一身汗,進了屋忙脫了大衣。
平安夜是周四,卡羅琳便和張文雅商量,明天周一去波士頓購物,要買聖誕大餐的食材。艾森伯格留在家裏照看孩子,但孩子們嚷嚷起來,說他們也要去波士頓。
於是卡羅琳決定全家總動員,一起去!
孩子們興高采烈,上躥下跳,小傑克甚至在沙發上蹦了起來。
艾森伯格把兒子從沙發上撈下來,“小心!”
房子裏大部分家具都還是四五十年代的,保養的再好也有年頭了,蹦幾下還行,蹦多了可難說。
孩子們又哇哇大叫著衝去遊戲室玩兒。
艾森伯格是猶太人,信奉猶太教,他上午沒去教堂。
張文雅是無神論者,無所謂去不去教堂。三個孩子是猶太教還是天主教?孩子們倒是去了教堂。宗教在美國也是很麻煩的事情,新教自己就分很多教派,賓夕法尼亞州到馬薩諸塞州這一片是所謂“新英格蘭”地區,多是新教,波士頓地區是新教中的保守派清教徒居多,信奉天主教的愛爾蘭人能在波士頓混的風生水起,本身就挺奇葩的。
大波士頓地區天主教徒也有不少,但愛爾蘭人因為太窮,一直都是受歧視的,所以當年一個年輕的愛爾蘭天主教徒居然成了美利堅總統,這個buff疊的也是有點狠。
傑姬·肯尼思也是天主教徒,但卡羅琳卻不走尋常路的跟一個猶太人結婚了,所以當年傑姬甚至都沒有出席愛女的婚禮,可見是氣得夠嗆,連麵子都不願意維持,也是沒誰了。
相比起來,傑姬倒是可能不在意她是個無神論者吧。
卡羅琳說由於親戚眾多,聖誕夜還是要分開過,不然餐廳坐不下,泰德叔叔一家過來跟他們一起吃聖誕大餐,吃過大餐後到埃塞爾家一起過聖誕夜,直到午夜。
埃塞爾和自己的子女、孫子輩一起吃聖誕大餐。
*
現任總統“拉鏈門”事件熱炒了將近一年,就在國會休會前,國會眾議院發起了對現任總統彈劾條款的投票。
這次投票涉及四項條款:緋聞案中作偽證、瓊斯案中作偽證、妨礙司法、濫用職權。其中緋聞案(萊溫斯基)中作偽證是多數票通過;瓊斯案(另一樁緋聞案)中作偽證未通過;妨礙司法通過;濫用職權未通過。
435名眾議員都參加了投票。
眾議院投票之後,將交由參議院在國會複會之後進行投票。
這個聖誕節注定總統一家都過不好了。
“拉鏈門”在肯尼思家是一個尷尬的話題,第三代們私下討論,但不會跟埃塞爾嬸嬸和泰德叔叔討論。特別是總統子女,姐弟倆連私下討論統一意見都沒有。
張文雅倒是跟小肯尼思談過這事,問他怎麽看。
“媒體討論的太多,民眾已經厭煩了。”
“我問的是你怎麽看。”
“我怎麽看……他很不明智,不明白他為什麽要這麽做。”肯尼思蹙眉,“他應該尊重妻子,他在競選總統之前就該考慮清楚。”
“是因為他明知道自己想做什麽都不會遭到懲罰吧。看,就連那麽要強的萊麗都必須支持丈夫。”
“你怎麽看萊麗?”
“她給女權主義拖後腿了。”張文雅翻了個白眼,“我是能理解她要是離婚損失太大,她無法接受。美國曆史上還沒有離婚的第一夫人呢。”就像當年的傑姬,不也是忍了嗎。隻是當初肯尼思總統的緋聞也沒鬧這麽大。
“她當然要為自己考慮,她要利益最大化。”
唏噓,所以女權主義者是可以被拋棄的,因為到底也隻是一個小群體;而當個忍辱負重的賢妻良母得到的可是一大批民眾的支持,萊麗會如何選擇簡直就不是個問題。
“其實本質上是因為這是男權社會,你們男人可以隨便解開拉鏈,如果克裏不是總統,這件事情媒體根本不會如此關注,哪怕他隻是個參議員,頂多一周就會被別的新聞或者緋聞代替。我說的對嗎?”
他笑,“你說的對。”
“你呢?你羨慕克裏嗎?”
“還有孩子,”親吻她的唇,“我很喜歡孩子,結婚後我們能盡快要個孩子嗎?我做過檢查了,我的身體很好,精子數量和活性都很好。”
張文雅噗嗤一下笑了:看得出來這個人是真的很想當爸爸,不過這事可由不得他。
“我會考慮的。”
他得意又滿意,“你累了嗎?”
“有點累。”
“可你就是躺著沒動,你也很累嗎?”
什麽話嘛!
“當然也會累的。”
他歎氣,下床去浴室清理了一下。又為她清理了一番,不過並不仔細。
扔下毛巾,抱住她,躺在她身邊,“我現在就希望能讓你懷孕,明年聖誕節我就可以抱著我們的孩子來過節了。”
這男人沒救了!
“不好,別亂想。”
男人弄疼了她,她氣憤的用力拍他手臂,但這很不劃算,他的手臂太結實了!
“卡羅琳生了三個孩子,我看女人生孩子也很容易嘛。”
“她懷孕的時候你見過她幾次?她要聽見你這麽說,非得揍你不可。”姐弟倆少年時代卡羅琳可是一言不合就揍他的。
“是嗎?你懂得懷孕是怎麽回事嗎?”
“女人都該懂的。會挺著大肚子至少半年,吃不好睡不好,很辛苦。”她趕緊來了個機會教育,“我希望我們做好準備了再生孩子。”
他歎氣,“好吧。不過我剛才說的,你要去看婦科醫生,選一個適合你的避孕方法。我會陪你去見婦科醫生,她有個自己的診所,很安靜,也很安全。”
不錯,看來很有自覺。她也覺得他主動說這事還算不錯,至少不是一甩手什麽都不關心你。她皺眉,查理也問過她怎麽避孕的,但從來沒有提過可以陪她去婦科診所。她自己獨立慣了,也從來沒有想過需要丈夫陪著。
人比人,得扔!
男人的手又不安分起來。
這次時間久一點,也不知道到底多久,總之,把她累得夠嗆。
*
第二天,周日,上午。
一早被肯尼思拖起來,穿戴好了,暈暈乎乎的被拖去小鎮上的天主教堂。
她打著嗬欠,腦袋靠在未婚夫肩膀上,總想睡覺。
卡羅琳坐在弟弟的另一邊,不禁暗笑:住在同一屋簷下的好處就是半夜容易被他倆的“運動”給吵醒。哎呀!到底是年輕人!體力真是充沛呀!
弟弟早上又跟她提了一次,說請她跟張文雅說一下婦科醫生的事情,等他們回了紐約,他會帶張文雅去婦科診所看一下,檢查身體,然後看看她用什麽避孕方式比較合適。
墮胎問題說起來是女性的選擇權問題,但並不是簡簡單單的為女性爭取墮胎權的問題,實際是很多問題的組合,前置條件應該是更好的避孕方式。從九十年代初開始,美國教育係統和社會公益組織都在為降低未成年少女生育率而努力,學校裏開設生殖教育,並讓學生(不論男女)明白如何使用安全套、便捷獲得安全套。幾年下來,效果已經開始顯現,未成年少女特別是少數族裔少女的懷孕率、墮胎率、生育率都在下降。
女性因為負擔生育大任,在兩性關係中總是處於劣勢,降低成年女性的墮胎率首先要讓她們有條件采取避孕措施。
他自覺是個大男人,要主動為未婚妻的身體健康著想。
卡羅琳便覺得,嗨,自己的小弟弟終於長大啦!
*
海恩尼斯港也是有狗仔隊的。
之前張文雅幸運的從來沒有遇到過,今天,剛出了教堂便有人拿著相機對著他倆猛拍。
本來還挺高興的小約翰·肯尼思迅速板下臉,罵了那個家夥,讓他滾遠點。
肯尼思家幾乎都來了教堂,鮑比叔叔的兒子麥克斯走過來,攔住了狗仔隊,好讓約翰和張文雅趕緊離開。
狗仔隊猶不死心,拚命舉高相機。
小肯尼思拉著張文雅的手,走的飛快。
她也不太高興,本來是一家人(?)上主日教堂的家庭活動,突然蹦出來一個人猛打閃光燈,真的把她給嚇了一大跳。
作者有話說:
*美國學校加強生殖教育等等後,未成年少女懷孕率、墮胎率、生育率逐年下降,利國利民。具體數據我忘了,確有其事。
*我國也應該加強這類教育。
第277章
◎約翰對未婚妻大表忠心◎
不過走著走著又覺得很好笑, 於是一路狂笑。
“你笑什麽?”走了兩條街,肯尼思才問。
“就是覺得很好笑嘛。你要是在中國,根本不會發生這種事。”
“你們中國沒有帕帕拉奇?”
“應該……也是有的, 但沒有這麽過分, 我一直以為海恩尼斯港不會有帕帕拉奇。”
“以前也有,隻是你來了幾次都沒有遇到。”他溫柔的說。
“要是結婚了會不會好一點?”她尋思著,可能嗎?
“也許吧。”他心中竊喜, 不過還是很謹慎的沒有催著馬上結婚。昨晚剛談妥了畢業結婚,趁她暈暈乎乎的時候讓她答應了,今天要是改口提前,一個搞不好她就又要害怕或者嫌煩, 又想著逃跑。
唉!真不知道當時查理怎麽說服她去拉斯維加斯結婚的……
張文雅是有點嫌煩。媒體關注是一回事,個人隱私是另外一回事, 她是有了覺悟,今後不會得到真正的個人隱私, 但這都追到海恩尼斯港這麽個小破地方來了, 還能不能行啊?
結婚後也不會好在哪裏,相反還會更變本加厲才是。
——結婚。
結婚有什麽好的呢?她已經結過一次婚了,或許不止一次, 沒感覺有什麽好處。查理還不錯, 沒有為了錢跟她撕個不停,給錢給的很爽快,不然的話再給她幾個億她都不會想要再次結婚了。
結婚是為了什麽呢?要不是為了孩子就沒必要結婚嘛,約翰因為從小沒有享受到父愛, 所以想要有個孩子, 給她全部的父愛, 這是一種補償心理, 我沒有得到的感情,要讓我的孩子得到。她自己呢?孩子真是世界上性價比最低的衍生物,如無必要,別生孩子!
孩子帶給你的快樂比不上他們帶給你的挫折感,就是她現在足夠有錢可以雇保姆,也不是說你就可以一甩手什麽都不管的,相反,有錢之後會更焦慮孩子的生活和學習,你唯恐她受了委屈,又擔心她不肯好好學習,墮了你的學霸之名。
富豪子弟有半數都不愛學習,因為知道自己不用好好學習也能有常青藤名校可以上,學的馬馬虎虎還能回家繼承家業,就隻想著吃喝玩樂,缺乏上進心。這是有錢孩子的通病。
另一半則爭強好勝,幹什麽都想贏、想得第一,不過這種孩子也是可遇不可求,生孩子於是就像開盲盒,你不知道能開出個什麽樣的孩子。
*
十二月的海邊海風淩冽,不適合出門散步。
一路走回肯尼思大院,倒是走出了一身汗,進了屋忙脫了大衣。
平安夜是周四,卡羅琳便和張文雅商量,明天周一去波士頓購物,要買聖誕大餐的食材。艾森伯格留在家裏照看孩子,但孩子們嚷嚷起來,說他們也要去波士頓。
於是卡羅琳決定全家總動員,一起去!
孩子們興高采烈,上躥下跳,小傑克甚至在沙發上蹦了起來。
艾森伯格把兒子從沙發上撈下來,“小心!”
房子裏大部分家具都還是四五十年代的,保養的再好也有年頭了,蹦幾下還行,蹦多了可難說。
孩子們又哇哇大叫著衝去遊戲室玩兒。
艾森伯格是猶太人,信奉猶太教,他上午沒去教堂。
張文雅是無神論者,無所謂去不去教堂。三個孩子是猶太教還是天主教?孩子們倒是去了教堂。宗教在美國也是很麻煩的事情,新教自己就分很多教派,賓夕法尼亞州到馬薩諸塞州這一片是所謂“新英格蘭”地區,多是新教,波士頓地區是新教中的保守派清教徒居多,信奉天主教的愛爾蘭人能在波士頓混的風生水起,本身就挺奇葩的。
大波士頓地區天主教徒也有不少,但愛爾蘭人因為太窮,一直都是受歧視的,所以當年一個年輕的愛爾蘭天主教徒居然成了美利堅總統,這個buff疊的也是有點狠。
傑姬·肯尼思也是天主教徒,但卡羅琳卻不走尋常路的跟一個猶太人結婚了,所以當年傑姬甚至都沒有出席愛女的婚禮,可見是氣得夠嗆,連麵子都不願意維持,也是沒誰了。
相比起來,傑姬倒是可能不在意她是個無神論者吧。
卡羅琳說由於親戚眾多,聖誕夜還是要分開過,不然餐廳坐不下,泰德叔叔一家過來跟他們一起吃聖誕大餐,吃過大餐後到埃塞爾家一起過聖誕夜,直到午夜。
埃塞爾和自己的子女、孫子輩一起吃聖誕大餐。
*
現任總統“拉鏈門”事件熱炒了將近一年,就在國會休會前,國會眾議院發起了對現任總統彈劾條款的投票。
這次投票涉及四項條款:緋聞案中作偽證、瓊斯案中作偽證、妨礙司法、濫用職權。其中緋聞案(萊溫斯基)中作偽證是多數票通過;瓊斯案(另一樁緋聞案)中作偽證未通過;妨礙司法通過;濫用職權未通過。
435名眾議員都參加了投票。
眾議院投票之後,將交由參議院在國會複會之後進行投票。
這個聖誕節注定總統一家都過不好了。
“拉鏈門”在肯尼思家是一個尷尬的話題,第三代們私下討論,但不會跟埃塞爾嬸嬸和泰德叔叔討論。特別是總統子女,姐弟倆連私下討論統一意見都沒有。
張文雅倒是跟小肯尼思談過這事,問他怎麽看。
“媒體討論的太多,民眾已經厭煩了。”
“我問的是你怎麽看。”
“我怎麽看……他很不明智,不明白他為什麽要這麽做。”肯尼思蹙眉,“他應該尊重妻子,他在競選總統之前就該考慮清楚。”
“是因為他明知道自己想做什麽都不會遭到懲罰吧。看,就連那麽要強的萊麗都必須支持丈夫。”
“你怎麽看萊麗?”
“她給女權主義拖後腿了。”張文雅翻了個白眼,“我是能理解她要是離婚損失太大,她無法接受。美國曆史上還沒有離婚的第一夫人呢。”就像當年的傑姬,不也是忍了嗎。隻是當初肯尼思總統的緋聞也沒鬧這麽大。
“她當然要為自己考慮,她要利益最大化。”
唏噓,所以女權主義者是可以被拋棄的,因為到底也隻是一個小群體;而當個忍辱負重的賢妻良母得到的可是一大批民眾的支持,萊麗會如何選擇簡直就不是個問題。
“其實本質上是因為這是男權社會,你們男人可以隨便解開拉鏈,如果克裏不是總統,這件事情媒體根本不會如此關注,哪怕他隻是個參議員,頂多一周就會被別的新聞或者緋聞代替。我說的對嗎?”
他笑,“你說的對。”
“你呢?你羨慕克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