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了。
“宣傳”的妙處就在於每隔幾年便提醒全美群眾,肯尼思總統為這個國家所做出的的貢獻、做出的犧牲。總是被迫回憶當年的刺殺慘狀會令肯尼思們難過乃至痛苦嗎?當然。但利大於弊,這也是肯尼思們的覺悟。
“我明白了。你呢?你會痛苦嗎?”
“我會。我不敢看。”
她想起來上東區公寓和翠貝卡公寓的一些書,有關他父母和家族的書。所以他不願意看紀錄片,但會看書。
“你知道做個肯尼思有多麽難嗎?尤其……我是我父親的孩子,是他唯一的兒子。”
確實挺難的,一整個家族的希望都在他身上。
“他是個戰鬥英雄,還是個暢銷書作家,不到三十歲就是國會議員。我到了他當議員差不多的年齡,就會有人期盼我走上我父親的路。”
嘶,好吧,還是他的壓力更大一點。他不是戰鬥英雄,也不是暢銷書作家,人們難免會覺得“崽不如爺”。他要是一直扛著就是不肯走父母期盼他走的路線,過不了幾年美國人就不幹了,說不定會從全民喜愛變成全民鄙夷。
不過他現在總算主動自覺出來競選議員了,美國群眾心滿意足,覺得這場養成終於到了開花的階段,崽終於清醒過來了。
“我姓肯尼思,我必須承擔這個姓帶給我的重任,而你不是,至少現在不是。我不希望你現在就必須體驗到我從小到大體驗的一切,你不會喜歡一切都袒露在別人眼前。如果這部紀錄片真的拍出來、公開放映,人們會知道你的痛苦,你不會喜歡。”
張文雅垂下眼簾,沉重的點點頭。她害怕的正是這一點,別人不會同情你的痛苦,尤其媒體,他們隻會嚷嚷著群眾有“知情權”。肯尼思太太在丈夫遇刺身亡後力爭了利益最大化,創造出肯尼思家的“卡梅洛特神話”,是為子女鋪路。她的母親和哥哥死的並不光彩,被曝光出來對她沒有什麽益處,隻能讓吃瓜群眾多幾件談資罷了。
可她也明白,距離哥哥不名譽的死亡被曝光也隻是時間問題。
“媒體總會報道的,對吧?”中國媒體沒有報道過張文彬是她的哥哥,是因為還沒有人把他倆關聯在一起。
“對。你母親的事情……”肯尼思皺眉,“美國人隻知道你在奧普拉秀上說的那些,但如果人們知道她怎麽死的,我說不好他們會怎麽看待你、怎麽評價你和你母親之間的……關係。”
她心煩意亂。季青青死了之後,查理對她說過這件事情要怎麽處理:不怎麽處理。如果她和約翰不再是情侶,沒人關心她母親和哥哥是怎麽死的。但現在……問題來了,人們會想知道她的一切,美國群眾和中國群眾都想知道,甚至可能全世界都是,畢竟人都喜歡窺探他人的生活。
她可以像之前肯尼思和查理處理有關她的稿件那樣,花錢買下,或者利用肯尼思家族的權力壓下,但總歸有無法收買或無法以權壓下的媒體,到時候就由不得她了。媒體可以為你吹彩虹屁,也可以陰陽怪氣的嘲諷你、挖苦你、甚至貶低你。
她倚在他胸口,悶悶不樂的想了半天。
“我覺得最好不要阻止這部紀錄片,但我不能放任他們隨便拍。能讓查理去跟製片人和導演談談嗎?”
肯尼思不動聲色,“談什麽?”
“我可以允許他們跟拍我,但我要求有終審權,內容必須我認可才行。我應該掌握……主動權,對嗎?”
“對。”他想她學的太快了,這麽快就反應過來問題所在。拍什麽紀錄片不是問題,紀錄片裏到底說了什麽、是褒是貶才是問題。語言和文字的魔力在於,同一件事情可以有很多敘述方法,怎麽敘述客觀事實是個大學問,足矣左右公眾輿論。
她傷感的說:“他們已經死了,可還是會帶給我麻煩。”
“我們可以選擇更好的處理方式,隻要處理得當,不但不會給你帶來麻煩,還會……”他沒有說完。確實,她可以打造得不到母親的愛的小可憐形象,但她願意嗎?真讓人難過呀!
他的父親死於非命,但帶給他的是可以躺在上麵享受的政治資本,她的母親和哥哥的死隻能帶給她煩惱和痛苦,他自幼喪父的痛苦根本跟她的痛苦沒法相比。
他沉默著,輕撫她的頭發。
痛苦,沒錯,但生活還要繼續。
*
第十一章
查理上周送了萊蒙和唐古拉過來。
本來他和張文雅說好了狗子們一人養一個月,但執行的並不嚴格。張文雅有貝果和吐司,不怎麽想念傻二哈。不過萊蒙送來了,看著傻二哈歡天喜地的神情,又覺得可樂,那就留下吧。
家裏有四隻狗子很可怕,太鬧騰了,狗子們都已經成年,遛狗於是成了體力活,一個人是絕對拉不住四條成年狗子的,助理瑪雅溜了一次差點被狗子們拽飛,嚇得她再也不敢一個人遛狗。
遛狗子還得看吐司這個聰明姑娘的能耐,貝果屬於管好自己萬事大吉的那種,吐司很喜歡收拾萊蒙和唐古拉倆傻孩子,隻用了一周時間便把哈士奇萊蒙和阿拉斯加唐古拉馴得服服帖帖。
*
三月底,複活節假期。
複活節定為春分後第一個滿月的第一個周日,因為春分時間不固定,因而複活節時間也不固定,今年的春分是三月二十一日,滿月是四月一日周四,四月四日是今年的複活節。
三月二十九日周一開始複活節假期,耶魯大學二十六日下午學生幾乎就都跑光了。
小約翰·肯尼思仍然乘坐直升機來接張文雅。
她公寓樓下的狗仔隊少了一些,但還是每天至少二十人常駐,都不知道他們到底在拍什麽,她又不去哪兒,天天在學校,頂多跟女同學們去酒吧玩玩。
酒吧算娛樂場所嗎?也許。這周她又在酒吧見到了喬納森·班菲爾德。
他不是在紐約進棚錄音嗎?
張文雅琢磨著這人是怎麽跑到紐黑文這麽個小鎮來的。
喬納森似乎知道她在想什麽,主動解釋,“是我姑姑,她的丈夫是你們耶魯的教授。我來看望姑姑。”
嗯?好吧,勉強算是個合理的解釋。
作者有話說:
*肯尼迪兄弟跟蘇聯spy公然來往是真事,特別有意思。
第313章
◎張文雅到了比弗利山莊◎
喬納森還問應該稱呼她“your grace”還是“your highness”, 說什麽呢?當然是“royal highness”啦,或者“queen”。
還是“queen”聽上去比較舒坦,如果這些人真覺得她是王室的話。
紐黑文市民雖然沒有誇張到見天喊她什麽“your royal highness”、“your majesty”, 但總體來說, 默默給她提升了服務級別和服務質量,這是一種……很難描述的情況,酒吧會免費贈送她酒水飲料, 出去吃飯也經常會被免單,對方僅僅請求一張合影而已。
前來索要簽名、合影的人暴增!
她原本不覺得自己的簽名有啥意義,又不是簽售她的書。公關經理說,這些簽名大部分並不是真正的私藏, 而是會賣掉賺錢,如果想要你的簽名不至於熱炒到幾千美元, 多簽一點那就不稀罕了,這些“簽名炒家”也就沒了賺錢的機會。
就……行吧。她很驚訝, 沒想到美國人什麽都賣!不過另一方麵說明, 這些“簽名炒家”認為她的簽名“有價值”了,說明她真的是“名人”啦!
公關經理這幾周跟著她來了紐黑文,對她進行了加強訓練。她將來會跟約翰結婚, 大小會是個議員妻子——在男權社會就是會把女人認為是男人的“附屬品”或是“掛件”, 不高興也得接受——她的一言一行就要考慮別人的感受,或者更直接的,選民的感受。
當然也不是說需要她去討好別人,就是盡量別冒犯別人吧。
但實際上, 她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願望, 當你一頓飯都不能安靜吃完, 總會被人打攪, 實際上很難有好脾氣。
這對張文雅來說是新情況,不是說以前沒有,但絕大多數都是衝著肯尼思來的,跟她幾乎沒有關係。男人拒絕別人更容易,別人也更容易接受,但她是女人,如果她拒絕了“簽名炒家”的請求,那些人會衝她喊“你有什麽了不起,你隻是個沒有國家的王室!”。
怪我咯?
*
小約翰·肯尼思等在法學院大樓外,不管旁邊狗仔隊試圖繞過校警的攔阻。他很少在意狗仔隊貼身拍攝,當你已經習慣了三十年,就真的習慣了。
他也不在意增加了耶魯校警的工作量,那本來就該是校警的工作範圍。
現在的情況很奇怪,很有趣,但很奇怪,是他成年之後從來沒有遇到過的情況。不管他跟哪個女明星約會、戀愛,人們追逐的始終是他,就連瑪當娜也不例外,她當時那麽火,可人們關心的還是他。
現在……人們似乎更關注張文雅這位六百年家族傳承的王室後裔,幾乎每個脫口秀節目都拿她的王室血統編段子;在美媒翻譯了中媒關於鳳陽縣誌的有關記載後再次躍上新台階,居然連電視台的新聞節目中都找了漢學家來為美國群眾解說“縣誌”是什麽:中國古代的縣誌是政|府文件,能記錄在縣誌這種權威性政|府文件中的事情,一定為真。
再解釋了“族譜”是什麽:是中國傳統大家族中登記子孫後代名字的記錄文件,中國人對“血統”十分看重,張文雅的父係血統上溯到張士誠的孫子張丹,並且按照中國人的繼承順序,一直是長子的長子,證明她的父係血統從未斷絕,“多子多福”立功啦!
血統很重要嗎?
當然很重要!
肯尼思家族這一代又不是隻有他一個男孩,但隻有他才會被媒體稱為“american prince”,當然因為隻有他才是總統之子,他是他父親唯一的兒子。
他為此驕傲嗎?
當然非常驕傲!
可奇怪的是,張文雅自己對“王室血統”壓根不覺得有什麽值得大驚小怪的,她問他王室血統又怎麽,她還是她,難道有了這麽個“王室血統”他就會更愛她?這話很奇怪,但確實,所謂“王室血統”並沒有影響他們之間的感情,影響的隻是其他人。
就像是颶風一樣,她和他站在颶風的風眼裏幾乎不受影響,而他們周圍的一切全都被颶風刮起,連泰德叔叔也不能例外。
他能理解張文雅為什麽對所謂“王室血統”一點也不在乎,除去成長背景,所謂“王室”對應的是統治的領土,沒有領土沒有國家的王室,不值一提。
但領土和國家對應的是金錢,張文雅又是個極為年輕的女億萬富豪,還基本都是現金,這樣,“王室血統”才是加成。
現在情況反過來了,想搭訕他、結識他的女性人數驟降,而想搭訕、認識張文雅的男性人數暴增。一開始他很惱火那些狗男人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沒過多久他反應過來,不是他忽然沒有吸引力了,是女人們自覺自己絕對競爭不過張文雅這個“女王”。但男人們卻不會覺得自己沒有資格追求張文雅,這是一種隻屬於男人的“迷之自信”;而要是搶走了他的未婚妻,男人們也會覺得非常驕傲,是雙重的滿足。
不妙!
肯尼思後知後覺的感受到了巨大的不安。
雄性生物的本能讓他感到了威脅,就連脖子上的汗毛都豎了起來,在警告他,警惕野男人想要搶走他的女孩!
*
下了課,張文雅立即收收課本筆記本下樓。
每個周五下午她的心情都很好,因為親愛的未婚夫會來接她,如果不是等在法學院大樓外麵,就是等在公寓裏。
現在她有一點能體會到“家”的感覺了,家就是總有人在等你,而那個人對你很體貼,很愛你,什麽事情都會首先為你考慮,怎麽能不讓人高興呢?
今天校園裏學生很少,大部分院係下午沒課或者隻有兩節課,法學院倒是都有課,但也隻有兩節課,充分為學生們已經野了的心考慮。
她差不多是第一個衝出法學院大樓的學生。
“約翰!”興衝衝的撲到未婚夫懷裏。
肯尼思微笑著抱住她。
*
“今天就去洛杉磯嗎?”
“你想今天就過去嗎?”
“早點過去。你住過洛杉磯嗎?”
“住過一個暑假。”
“好玩嗎?”
“很多派對,多極了!不過我不知道你會不會覺得好玩,可能你會覺得沒意思。”
“我們住在哪裏?”
“你不是說想住在比弗利山?瑪麗婭為我們借了一棟別墅。”
哇喔!
“瑪麗婭住在哪裏?”
“也在比弗利山莊。”
“宣傳”的妙處就在於每隔幾年便提醒全美群眾,肯尼思總統為這個國家所做出的的貢獻、做出的犧牲。總是被迫回憶當年的刺殺慘狀會令肯尼思們難過乃至痛苦嗎?當然。但利大於弊,這也是肯尼思們的覺悟。
“我明白了。你呢?你會痛苦嗎?”
“我會。我不敢看。”
她想起來上東區公寓和翠貝卡公寓的一些書,有關他父母和家族的書。所以他不願意看紀錄片,但會看書。
“你知道做個肯尼思有多麽難嗎?尤其……我是我父親的孩子,是他唯一的兒子。”
確實挺難的,一整個家族的希望都在他身上。
“他是個戰鬥英雄,還是個暢銷書作家,不到三十歲就是國會議員。我到了他當議員差不多的年齡,就會有人期盼我走上我父親的路。”
嘶,好吧,還是他的壓力更大一點。他不是戰鬥英雄,也不是暢銷書作家,人們難免會覺得“崽不如爺”。他要是一直扛著就是不肯走父母期盼他走的路線,過不了幾年美國人就不幹了,說不定會從全民喜愛變成全民鄙夷。
不過他現在總算主動自覺出來競選議員了,美國群眾心滿意足,覺得這場養成終於到了開花的階段,崽終於清醒過來了。
“我姓肯尼思,我必須承擔這個姓帶給我的重任,而你不是,至少現在不是。我不希望你現在就必須體驗到我從小到大體驗的一切,你不會喜歡一切都袒露在別人眼前。如果這部紀錄片真的拍出來、公開放映,人們會知道你的痛苦,你不會喜歡。”
張文雅垂下眼簾,沉重的點點頭。她害怕的正是這一點,別人不會同情你的痛苦,尤其媒體,他們隻會嚷嚷著群眾有“知情權”。肯尼思太太在丈夫遇刺身亡後力爭了利益最大化,創造出肯尼思家的“卡梅洛特神話”,是為子女鋪路。她的母親和哥哥死的並不光彩,被曝光出來對她沒有什麽益處,隻能讓吃瓜群眾多幾件談資罷了。
可她也明白,距離哥哥不名譽的死亡被曝光也隻是時間問題。
“媒體總會報道的,對吧?”中國媒體沒有報道過張文彬是她的哥哥,是因為還沒有人把他倆關聯在一起。
“對。你母親的事情……”肯尼思皺眉,“美國人隻知道你在奧普拉秀上說的那些,但如果人們知道她怎麽死的,我說不好他們會怎麽看待你、怎麽評價你和你母親之間的……關係。”
她心煩意亂。季青青死了之後,查理對她說過這件事情要怎麽處理:不怎麽處理。如果她和約翰不再是情侶,沒人關心她母親和哥哥是怎麽死的。但現在……問題來了,人們會想知道她的一切,美國群眾和中國群眾都想知道,甚至可能全世界都是,畢竟人都喜歡窺探他人的生活。
她可以像之前肯尼思和查理處理有關她的稿件那樣,花錢買下,或者利用肯尼思家族的權力壓下,但總歸有無法收買或無法以權壓下的媒體,到時候就由不得她了。媒體可以為你吹彩虹屁,也可以陰陽怪氣的嘲諷你、挖苦你、甚至貶低你。
她倚在他胸口,悶悶不樂的想了半天。
“我覺得最好不要阻止這部紀錄片,但我不能放任他們隨便拍。能讓查理去跟製片人和導演談談嗎?”
肯尼思不動聲色,“談什麽?”
“我可以允許他們跟拍我,但我要求有終審權,內容必須我認可才行。我應該掌握……主動權,對嗎?”
“對。”他想她學的太快了,這麽快就反應過來問題所在。拍什麽紀錄片不是問題,紀錄片裏到底說了什麽、是褒是貶才是問題。語言和文字的魔力在於,同一件事情可以有很多敘述方法,怎麽敘述客觀事實是個大學問,足矣左右公眾輿論。
她傷感的說:“他們已經死了,可還是會帶給我麻煩。”
“我們可以選擇更好的處理方式,隻要處理得當,不但不會給你帶來麻煩,還會……”他沒有說完。確實,她可以打造得不到母親的愛的小可憐形象,但她願意嗎?真讓人難過呀!
他的父親死於非命,但帶給他的是可以躺在上麵享受的政治資本,她的母親和哥哥的死隻能帶給她煩惱和痛苦,他自幼喪父的痛苦根本跟她的痛苦沒法相比。
他沉默著,輕撫她的頭發。
痛苦,沒錯,但生活還要繼續。
*
第十一章
查理上周送了萊蒙和唐古拉過來。
本來他和張文雅說好了狗子們一人養一個月,但執行的並不嚴格。張文雅有貝果和吐司,不怎麽想念傻二哈。不過萊蒙送來了,看著傻二哈歡天喜地的神情,又覺得可樂,那就留下吧。
家裏有四隻狗子很可怕,太鬧騰了,狗子們都已經成年,遛狗於是成了體力活,一個人是絕對拉不住四條成年狗子的,助理瑪雅溜了一次差點被狗子們拽飛,嚇得她再也不敢一個人遛狗。
遛狗子還得看吐司這個聰明姑娘的能耐,貝果屬於管好自己萬事大吉的那種,吐司很喜歡收拾萊蒙和唐古拉倆傻孩子,隻用了一周時間便把哈士奇萊蒙和阿拉斯加唐古拉馴得服服帖帖。
*
三月底,複活節假期。
複活節定為春分後第一個滿月的第一個周日,因為春分時間不固定,因而複活節時間也不固定,今年的春分是三月二十一日,滿月是四月一日周四,四月四日是今年的複活節。
三月二十九日周一開始複活節假期,耶魯大學二十六日下午學生幾乎就都跑光了。
小約翰·肯尼思仍然乘坐直升機來接張文雅。
她公寓樓下的狗仔隊少了一些,但還是每天至少二十人常駐,都不知道他們到底在拍什麽,她又不去哪兒,天天在學校,頂多跟女同學們去酒吧玩玩。
酒吧算娛樂場所嗎?也許。這周她又在酒吧見到了喬納森·班菲爾德。
他不是在紐約進棚錄音嗎?
張文雅琢磨著這人是怎麽跑到紐黑文這麽個小鎮來的。
喬納森似乎知道她在想什麽,主動解釋,“是我姑姑,她的丈夫是你們耶魯的教授。我來看望姑姑。”
嗯?好吧,勉強算是個合理的解釋。
作者有話說:
*肯尼迪兄弟跟蘇聯spy公然來往是真事,特別有意思。
第313章
◎張文雅到了比弗利山莊◎
喬納森還問應該稱呼她“your grace”還是“your highness”, 說什麽呢?當然是“royal highness”啦,或者“queen”。
還是“queen”聽上去比較舒坦,如果這些人真覺得她是王室的話。
紐黑文市民雖然沒有誇張到見天喊她什麽“your royal highness”、“your majesty”, 但總體來說, 默默給她提升了服務級別和服務質量,這是一種……很難描述的情況,酒吧會免費贈送她酒水飲料, 出去吃飯也經常會被免單,對方僅僅請求一張合影而已。
前來索要簽名、合影的人暴增!
她原本不覺得自己的簽名有啥意義,又不是簽售她的書。公關經理說,這些簽名大部分並不是真正的私藏, 而是會賣掉賺錢,如果想要你的簽名不至於熱炒到幾千美元, 多簽一點那就不稀罕了,這些“簽名炒家”也就沒了賺錢的機會。
就……行吧。她很驚訝, 沒想到美國人什麽都賣!不過另一方麵說明, 這些“簽名炒家”認為她的簽名“有價值”了,說明她真的是“名人”啦!
公關經理這幾周跟著她來了紐黑文,對她進行了加強訓練。她將來會跟約翰結婚, 大小會是個議員妻子——在男權社會就是會把女人認為是男人的“附屬品”或是“掛件”, 不高興也得接受——她的一言一行就要考慮別人的感受,或者更直接的,選民的感受。
當然也不是說需要她去討好別人,就是盡量別冒犯別人吧。
但實際上, 她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願望, 當你一頓飯都不能安靜吃完, 總會被人打攪, 實際上很難有好脾氣。
這對張文雅來說是新情況,不是說以前沒有,但絕大多數都是衝著肯尼思來的,跟她幾乎沒有關係。男人拒絕別人更容易,別人也更容易接受,但她是女人,如果她拒絕了“簽名炒家”的請求,那些人會衝她喊“你有什麽了不起,你隻是個沒有國家的王室!”。
怪我咯?
*
小約翰·肯尼思等在法學院大樓外,不管旁邊狗仔隊試圖繞過校警的攔阻。他很少在意狗仔隊貼身拍攝,當你已經習慣了三十年,就真的習慣了。
他也不在意增加了耶魯校警的工作量,那本來就該是校警的工作範圍。
現在的情況很奇怪,很有趣,但很奇怪,是他成年之後從來沒有遇到過的情況。不管他跟哪個女明星約會、戀愛,人們追逐的始終是他,就連瑪當娜也不例外,她當時那麽火,可人們關心的還是他。
現在……人們似乎更關注張文雅這位六百年家族傳承的王室後裔,幾乎每個脫口秀節目都拿她的王室血統編段子;在美媒翻譯了中媒關於鳳陽縣誌的有關記載後再次躍上新台階,居然連電視台的新聞節目中都找了漢學家來為美國群眾解說“縣誌”是什麽:中國古代的縣誌是政|府文件,能記錄在縣誌這種權威性政|府文件中的事情,一定為真。
再解釋了“族譜”是什麽:是中國傳統大家族中登記子孫後代名字的記錄文件,中國人對“血統”十分看重,張文雅的父係血統上溯到張士誠的孫子張丹,並且按照中國人的繼承順序,一直是長子的長子,證明她的父係血統從未斷絕,“多子多福”立功啦!
血統很重要嗎?
當然很重要!
肯尼思家族這一代又不是隻有他一個男孩,但隻有他才會被媒體稱為“american prince”,當然因為隻有他才是總統之子,他是他父親唯一的兒子。
他為此驕傲嗎?
當然非常驕傲!
可奇怪的是,張文雅自己對“王室血統”壓根不覺得有什麽值得大驚小怪的,她問他王室血統又怎麽,她還是她,難道有了這麽個“王室血統”他就會更愛她?這話很奇怪,但確實,所謂“王室血統”並沒有影響他們之間的感情,影響的隻是其他人。
就像是颶風一樣,她和他站在颶風的風眼裏幾乎不受影響,而他們周圍的一切全都被颶風刮起,連泰德叔叔也不能例外。
他能理解張文雅為什麽對所謂“王室血統”一點也不在乎,除去成長背景,所謂“王室”對應的是統治的領土,沒有領土沒有國家的王室,不值一提。
但領土和國家對應的是金錢,張文雅又是個極為年輕的女億萬富豪,還基本都是現金,這樣,“王室血統”才是加成。
現在情況反過來了,想搭訕他、結識他的女性人數驟降,而想搭訕、認識張文雅的男性人數暴增。一開始他很惱火那些狗男人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沒過多久他反應過來,不是他忽然沒有吸引力了,是女人們自覺自己絕對競爭不過張文雅這個“女王”。但男人們卻不會覺得自己沒有資格追求張文雅,這是一種隻屬於男人的“迷之自信”;而要是搶走了他的未婚妻,男人們也會覺得非常驕傲,是雙重的滿足。
不妙!
肯尼思後知後覺的感受到了巨大的不安。
雄性生物的本能讓他感到了威脅,就連脖子上的汗毛都豎了起來,在警告他,警惕野男人想要搶走他的女孩!
*
下了課,張文雅立即收收課本筆記本下樓。
每個周五下午她的心情都很好,因為親愛的未婚夫會來接她,如果不是等在法學院大樓外麵,就是等在公寓裏。
現在她有一點能體會到“家”的感覺了,家就是總有人在等你,而那個人對你很體貼,很愛你,什麽事情都會首先為你考慮,怎麽能不讓人高興呢?
今天校園裏學生很少,大部分院係下午沒課或者隻有兩節課,法學院倒是都有課,但也隻有兩節課,充分為學生們已經野了的心考慮。
她差不多是第一個衝出法學院大樓的學生。
“約翰!”興衝衝的撲到未婚夫懷裏。
肯尼思微笑著抱住她。
*
“今天就去洛杉磯嗎?”
“你想今天就過去嗎?”
“早點過去。你住過洛杉磯嗎?”
“住過一個暑假。”
“好玩嗎?”
“很多派對,多極了!不過我不知道你會不會覺得好玩,可能你會覺得沒意思。”
“我們住在哪裏?”
“你不是說想住在比弗利山?瑪麗婭為我們借了一棟別墅。”
哇喔!
“瑪麗婭住在哪裏?”
“也在比弗利山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