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真是麻煩。


    她下了床,拽著他走到電梯間。


    肯尼思拿起長褲,翻來翻去,鑰匙呢?


    “鑰匙呢?是不是弄丟了?”


    他點點頭。


    笨蛋!


    “穿好褲子。”


    倆人下了樓,讓娜塔莎想辦法打開手銬。


    娜塔莎一臉正經,不知道從哪裏弄了一把□□打開了手銬。


    *


    張文雅上樓洗澡去了。


    肯尼思想著剛才在電梯裏……嘿嘿。家裏由於現在時常很多人,很多時候想做點什麽事不太方便,他想著該跟管家規定一下,今後如果他倆在家,家裏的人不要太多,清潔工作盡量在他倆不在家的時候做,幹完活就走人,或者不要讓他倆看到。


    紐約家裏平時沒人,以後多數時間住在華盛頓和費城,應該也沒有太多事情要做。張文雅規定以後沒有什麽男仆女傭的分別,統一叫“家政服務員”,管家大為不滿,別扭了好久才改口。


    古迪先生是個老式的英國人,覺得他們的住宅太小,配不上女王陛下的尊貴身份;又覺得仆人也太少,沒什麽用武之地。搞得他這個男主人時常檢討自己是不是虧待了老婆,也因此下定決心一定要建造一個大大的莊園作為他們今後幾十年的家。


    費利佩前不久才給他發來一份建築圖紙和效果圖,西班牙王儲正在建造自己的別墅,肯尼思讓人調查了一下費利佩的資產,夾著尾巴做人的西班牙王室說是很窮,但肯定也比他有錢,隻是大部分資產都在費利佩的老爹卡洛斯國王手裏,費利佩這個王儲算得上很窮,蓋房子也是個找國王老爹要錢的大好理由。


    西班牙王室的情報還說,卡洛斯國王是個極大的渣男,私生子幾十個,遍布全歐,費利佩以後少不得要為渣爸爸擦屁股。對比卡洛斯國王這個搞出無數私生子的渣爸爸,肯尼思突然覺得自己老爸渣的也沒那麽厲害了。


    嘶。


    王儲的別墅麵積可觀,建成後有上下四層,一千八百平方米的使用麵積,名叫“王子亭別墅el pabellon del principe”,將會是王儲的官邸。


    白宮的使用麵積則是五千一百平方米,也是四層,將近三個王子亭別墅,不包括地下室。


    正在修建的弗吉尼亞莊園目前同時開工三個建築:主屋、仆人樓、馬廄,主屋也是上下四層,在多張設計圖中挑選了童話城堡式的設計稿,暫命名“女王城堡”,使用麵積將達到兩千平方米。


    白宮由於有辦公區域,使用麵積確實需要這麽大,隻是住一家四口,兩千平方米綽綽有餘了。平均一層五百平方其實很大很大,這還不算城堡四角塔樓上的閣樓的使用麵積。


    塔樓的閣樓他也想好怎麽使用了,會布置成孩子們的遊戲室,孩子們一定會喜歡!


    費利佩的預算是五百萬歐元,從建築到室內裝飾。


    肯尼思的預算是六百萬美元,差距不大。


    *


    他隨後也上了樓,洗澡換衣服,換回自己的t恤和卡其布大短褲。


    警察製服不錯,很帥氣,阿妮婭顯然很喜歡他穿著製服。嘿嘿。


    他回了臥室,張文雅也剛洗完出來。他主動自覺的接過毛巾為她擦拭頭發,擦的半幹,又拿來吹風筒為她吹幹頭發。


    頭發長度垂到肩下,吹了一會兒,放下吹風筒,從梳妝台上找到營養發油,倒了一些在手心,溫柔的塗抹在她頭發上。


    全程一個字沒說。


    他們現在的一些生活習慣已經高度同步,隻要住在一起,這一套流程他總是樂意為她服務。他們在一起的時間還是太少,他忍不住歎氣。


    “為什麽歎氣?”


    他沒說話。


    “好了,現在允許你暫停五分鍾。回答我。”


    他笑,又有點憂愁,“我在想,我們在一起的時間還是太少。還要有半年你才能真正每天都跟我在一起。”


    “不到半年。”算起來就是九月到十二月,到聖誕節放寒假便可以朝夕相處——一想到可以每天都在一起,她也感到了快樂。


    “可我一天都不想分開。”他又歎氣。分開的日子真難過!


    “但你要知道,如果我們每天住在一起,你沒準就會厭煩了。”


    “厭煩?”他詫異的說:“你在說什麽?怎麽會厭煩呢?”


    “我說錯了,也許會太習慣了,到時候你就會想著每天在外麵跟別人吃晚餐,很晚很晚才回家。”


    肯尼思詫異的看她,“你在擔心這個?”


    “不,我不擔心。也許我不會注意到你很晚才回家。”她淡淡一笑。


    這話什麽意思啊?他趕緊在心裏琢磨,是說她不在意?


    張文雅起身去梳妝台拿了梳子梳頭。


    鏡子裏他的神情有點迷茫,但很快走過來,抱住她。


    “我不管,我們已經結婚了,每天都住在一起才是最好的。我們結婚快四個月了,之前十五周我們每天都在一起,我很快樂,非常幸福,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我想你也是。那麽,”他親吻她仍然帶著水汽的頭發,“別想太多,honey,享受生活,享受幸福。我愛你,結婚不是愛情的墳墓,而隻是新生活的開始。如果你懷疑我對你的愛,那麽一定是我有什麽地方做的不好,以至於讓你產生了懷疑。”


    嗚嗚嗚嗚,說的可真好呀!


    她是感動的,從來沒有人像他這樣不吝惜表達自己的愛,而且看得出來他也被自己的話感動了,有點好笑,但又確確實實的讓她滿心歡喜。


    她喜歡隨時表達愛意的男人,而剛好,自信滿滿的肯尼思最喜歡對她表達愛意。


    不能更美好了。


    *


    周末沒有去費城刷競選活動。


    兩個人窩在家裏,既沒有出去玩,也沒有出席什麽宴會。


    早晨去中央公園晨跑,傍晚出門遛狗。


    跟弗蘭克、查理開了一個四人的電話會議,《與約翰的一周》大獲好評,下周預約了幾家媒體采訪,紙媒和電視台都有。


    國會下周一結束休假,肯尼思要返回華盛頓上班,張文雅回紐黑文。


    下周五費城的宴會,周六周日競選活動,張文雅不需要每天陪同。賓州群眾是很想看到他倆一起出現,但不需要每一次都滿足群眾的要求。


    主要是也沒有必要,別人想要刷臉熟都要帶著老婆孩子齊上陣,擁有極高國民度的美國王子不需要。


    這倒是正合張文雅的意。重要的籌款晚會之類她陪同出席一下就好了,其他活動她隨意。


    月底他倆合著的圖書會開始發售,蘭登書屋信心十足,準備瘋狂營銷,然後——這不是什麽秘密,也不是什麽黑幕,蘭登書屋和肯尼思家族都想把這本書推成普利策獲獎圖書。


    刷逼格的時候到了!


    美國有很多新聞獎和文學獎,但要論知名度和影響力,非普利策獎莫屬。普利策獎從1916年開始頒發,早期隻有四個獎項:公眾服務獎、最佳新聞報道獎、最佳新聞寫作獎、新聞史獎。目前普利策獎增加到二十一個,從兩千多份入圍稿件中選取二十一份,大概是一百比一的比例。


    作者有話說:


    *約翰·肯尼迪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個獲得普利策獎的美國總統。


    第544章


    ◎伯利恒的隕落◎


    張文雅對這事也非常上心, 雄心勃勃。


    普利策獎的新聞類獎項不限製獲獎者國籍;創作類獎項除了美國曆史類作品之外,都要求創作者有美國國籍,但這也不是不能操作的, 創作類獎項本來就是後來增加的, 那麽修訂一下國籍限製也不是問題。


    普利策獎由哥倫比亞大學組建一個評委會進行審核評選,可操作性還是很大的。這方麵的工作就交給泰德叔叔去操作了。


    這項工作也早就開始了,具體不知花了多長時間, 也不知給出了什麽交換條件,總之,九月的第二周的周三,哥倫比亞大學校長突然宣布, 普利策獎全麵取消國籍限製,新聞類獎項不變, 創作類獎項有小說獎、戲劇獎、美國曆史作品獎、自傳傳記獎、詩歌獎、非小說類作品獎和音樂獎,其中美國曆史作品獎限定隻有講述美國曆史的書籍才能入選, 所以之前不限製創作者國籍。


    現在全麵放開國籍限製, 意味著外國作家創作的外國人物傳記也能申請普利策獎——至於能不能得獎那可是保不齊的事情。並要求圖書類作品第一次出版是以英文在美國出版社出版,限製也很多。


    哥倫比亞大學校長聲稱,普利策獎一直被稱為“新聞界的諾貝爾”, 但卻一直沒有像諾貝爾獎那樣全麵放開國籍限製, 不符合二十一世紀的世界大一統的格局;進入了新世紀,普利策獎也應該來個大改變了!


    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沒有引起廣泛的關注。普利策其實相當自傲, 並不鳥什麽諾貝爾, 每年的頒獎儀式也非常低調, 從不搞什麽現場直播, 隻會在紐約紙媒上低調的刊登一下獲獎名單就完了。


    肯尼思總統在競選總統之前便以《當仁不讓》一書成為普利策自傳傳記獎得主,是唯一一位獲得過普利策獎的美國總統,你要說有逼格嗎?當然是有的!不然老喬祖父怎麽會一番操作給兒子刷了個知名獎項呢。


    如今小約翰也想像父親那樣,未當總統先刷個創作類獎項,這個可以有!


    不然要隻是張文雅自己,想刷個普利策壓根不可能。


    *


    九月底出版傳記圖書,那妥妥又是為競選助威,會再次提醒賓州群眾,他們將要為一位運籌帷幄、為群眾做實事做好事的議員投票;也會在全美群眾心中再次加深印象,小約翰鎮定沉穩,將群眾的利益放在未婚妻之前,難能可貴。


    當時兩邊跑的肯尼思議員得到了全美無數群眾的讚美和心疼,他盡可能的平衡好工作和私人感情,兩個方麵都處理的非常棒,美國群眾對他的辦事能力和指揮能力有了最直觀的感受。


    美國群眾也很想知道張文雅的心路曆程:她遭遇的事件著實不少,幾年抵得上別人一輩子,絕大多數人一輩子都不會遇到什麽“大事”,而她……人們甚至說不好這對她是“幸運”還是“不幸”了。


    是“不幸”嗎?當然,但要盡量把突發意外事件變成“幸運”,這不是簡單的事情。


    目前來說,張文雅自覺自己做的不錯。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嘛,要利用一切資源,使劣勢轉變成對自己有利的“好事”。


    *


    《紐約時報》和《紐約客》的專欄每周各一篇,兩個專欄一年加起來要寫八十篇左右的短文,《紐約時報》側重中美兩國對比,《紐約客》比較偏個人生活。兩家都想求她寫結婚和蜜月的文章,蜜月回來後她在《紐約客》上陸續發了幾篇蜜月之行的專欄文章,大獲好評,銷量增加明顯。


    互聯網在年輕人中影響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人在網站上瀏覽新聞,傳統紙媒銷量連年下跌,其中《紐約時報》因為依托全美最大城市,銷量下跌的不明顯,但其他城市的主要媒體幾乎都在下跌。雜誌類比如《紐約客》這種文字類雜誌的銷量也在緩慢下跌,時尚類雜誌則不跌反升。


    賓州最大報紙是《費城調查者》報,目前工作日銷量從鼎盛期的五十萬份下跌到不到四十萬份,張文雅之前參加賓州媒體協會的宴會,《費城調查者》主編誠邀她為報紙撰寫專欄文章。但她不知道還有什麽可以寫的,難道寫為丈夫助選心得?


    《費城調查者》報曾以“三裏島事件”的連續報道拿下1986年普利策地方報道獎。三裏島位於賓州,有一個民用核電站,1979年春天發生了嚴重的核泄漏事件,至今仍是美國曆史上最嚴重的核泄漏事件。三裏島事件之後,美國全麵停止建立新核電站。


    核泄漏事件之後三天,三裏島附近居民瘋狂撤離,十幾萬人的小鎮跑了絕大部分,當地政府沒有有效的組織撤離,因此罪案飆升;又因為沒有安置措施,這跑掉的十幾萬人中的絕大部分在之後幾周又陸續返回家園。


    之後幾年,《費城調查者》注意到有三名高級工程師從三裏島核電站離職,於是開展了調查,曆時二十一個月,采訪兩百多人,終於刊登了三裏島核泄漏事件的驚人真相:當地政府、能源部、勞工部等隱瞞事實,導致數千名工人在缺乏安全保護措施的條件下持續工作,對健康造成了極大破壞。


    三裏島核電站有兩個反應堆,出事的是二號反應堆,目前三裏島核電站隻用一號反應堆發電,二號反應堆停用至今。


    張文雅搜索了三裏島事件,覺得很有意思。當時美國上下全麵恐慌,盡管三裏島事件實際沒有造成重大損害,也沒有人因為核事故而死,但仍然在全美境內爆發了多起反核示威遊行,紐約、洛杉磯、華盛頓特區都有數萬人走上街頭反對核能的使用。


    那些遊行的人能想到美國停止修建核電站會導致暴風雪突襲大城市的時候電力供應不足嗎?美國目前有九十九座核電站,但發電量隻占總發電量的百分之二十左右,火力發電站仍然是電力能源主力。上次紐約遭遇暴風雪,全市用電量激增,以至於需要限電,紐約市長上電視號召減少商業用電,居民在家也要養成隨手關燈的習慣,再也不能一回家燈火通明了。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


    賓州作為老牌工業州,經濟從八十年代也開始衰退,衰退的不算顯著,原因是重工業需求的全麵下降。賓州是美國的產煤大州,也有豐富的鐵礦石蘊藏,所以發展鋼鐵產業具有優勢,一戰二戰鋼鐵需求量巨大,賓州的煤鋼產業一直興盛發達。但經曆過二戰之後三十多年的休養和技術發展,歐亞各國的技術發展起來了,產能提高,對美國鋼鐵的需求量大減,賓州的經濟步伐不得不減緩,而轉向其他產業。


    無論哪個州的議員工作都大同小異:為選區人民尋找更多的就業機會、降低失業率、發展經濟兼帶貨、解決人民群眾的實際困難。眾議員分選區,競選隻需要跑自己的選區就行;參議員不分選區,所以基本等於你要跑遍全州,麵積越大的州跑的地方就越多。


    競選是個體力活,周末要坐著大巴到處跑,理論上一萬人以上的城鎮都要去。美國的城鎮有些很小,幾千人的小鎮遍地都是,能有數萬人就算是“大城市”了。比如之前肯尼思姐弟在伯利恒進行的那場環保訴訟,實際上伯利恒有七萬人口,已經是賓州第八大城市,但在張文雅看來,妥妥小鎮,中國隨便一個鎮的人口都吊打伯利恒。


    伯利恒以伯利恒鋼鐵公司而著名,曾經是美國第二大鋼鐵公司,二戰期間鼎盛時間,公司所有工廠加班加點生產艦船鋼板。95年伯利恒鋼鐵公司關閉了工廠,導致大量工人失業,伯利恒市的經濟因此急劇下滑。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九零億萬美元保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米迦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米迦樂並收藏九零億萬美元保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