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從保姆手裏接過裝著溫水的奶瓶遞給他,“喝點水,休息一下再下來走走。”
“喝水。”崽崽聽話的抱住奶瓶。
張曉峰推著童車,心裏高興,崽崽被養育的很好,身體健康,也很乖,祖父心裏美得很。
“要是競選了是不是很累?我看瑪麗婭到處做活動,還要帶著孩子們做活動。”現在還是暑假,孩子們都在放假,也就能跟瑪麗婭一起跑競選。
“是的,再過幾個月,愛文也要跟我們一起出席活動。”
“他還太小了吧。”
“是很小。卡羅琳小時候就是跟著父母一起參加競選活動的,她那個時候也就兩歲多。”
張曉峰歎氣,“這種事情在中國是沒有的,我也說不好,反正別累到他,他還小呢。”
“不會累到他的,就是一些活動他露個麵,大部分時候用不到他。”
“這就是他們美國政治家的孩子,是吧?”
“是的。”
張曉峰沉思,也不是不好,肯家是個老牌政治家族,從小肯開始算起,上麵三代都是政治家,愛文將來要是搞政治也不奇怪,家庭環境在這裏。
就是沒想到,老張家沒能當成中國的領導,後代倒是能在美國當領導了。
“當州長怎麽樣?州長是不是跟我們的省長差不多?”
“行政級別差不多,但美國是‘合眾國’,州權很大,州長的權利也很大,還是不太一樣的。”
“加州是他們美國人口最多的州,瑪麗婭要是當了州長,對小肯是不是很有利?”
張文雅笑著點頭,“會很有利。上次我跟你說的,小布希幾年前能當總統,他弟弟就是佛羅裏達州的州長,所以佛州投小布希的選票比較多,這就是優勢了。”
張曉峰恍然:“我懂了。”
張文雅又給老爸普及了一番兩個黨派的鐵票州和搖擺州問題,肯家的老家馬薩諸塞州是民主黨的傳統領地,新英格蘭地區六個州都是民主黨的地盤,往下是紐約州,人口僅次於加州,也是民主黨的重要地盤,經濟又是美國的no.1,牢牢控製在民主黨手中;接下來是賓夕法尼亞和佛羅裏達州兩大搖擺州,麵積和人口差距不大,因為小肯是賓州的國會參議員,所以賓州幾乎是民主黨的囊中物了;
佛州還是另一個布希當州長,也是明年大選年的一個必爭之地。
美國西海岸是加州和俄勒岡州、華盛頓州,三州都是民主黨地盤,中部則幾乎都是共和黨的地盤。對於共和黨的鐵票州,民主黨候選人之前幾乎是全都放棄的,畢竟想要跑遍五十個州也太累了。
對於競選就是刷臉熟加砸錢,張曉峰也已經了解了,“那我們小肯那不是妥妥的能選上啊?美國人不認識他的沒幾個吧?”
“可以說全都認識他。”養成三十多年不是講假的。
“嗨!”張曉峰興奮,“還是讓他趕快當總統!這當了總統,總不會有人再想殺他了吧?”
“可能性會大大降低。現在不是六十年代了,特勤局要是再失職,還不如原地解散。”
張曉峰一時高興,一時擔憂,但不管怎麽樣,現在就去競選總統肯定利大於弊,敵人膽子再大,也不能再來一次暗殺總統吧?當了總統也能更好的追查主謀了。
渣爸爸心裏一塊大石暫時放下了。
*
八月底,張文雅送走了張曉峰,仍然是私人飛機直接飛到上海,再飛去廬州。
九月,國會複會。
聯邦最高法院的九名法官也結束了休假,返回華盛頓。
出乎意料的,《切爾西訴佛羅裏達州案》被最高法駁回,張文雅有點惱火。
朗先生淡淡的說:“你在最高法實習過,你該明白隻有百分之十乃至更少的案件才有機會進入最高法,切爾西案被駁回也應該在你的意料之中。”
話是這麽說沒錯,但還是很不爽。張文雅突然發現,自己這麽幾年來太順風順水,居然已經不習慣“失敗”了。
說起來她當然知道不是每一個案子遞到最高法都能被選中,法官們累死了也審不完,就算她認識最高法的法官也不可能“走後門”。
唉!
“我還以為最高法會選中切爾西案。”
朗先生搖頭,“他們更有可能規避跟墮胎權有關的案件。”
張文雅沉吟:沒錯,最高法其實也不想總跟墮胎權糾纏不清,太容易掐架了,一個搞不好美國群眾又要在最高法前麵“散步”了。
但最高法可以“規避”墮胎權,總統候選人肯定不能“規避”,而且一定會被媒體問到對墮胎權的意見。
“墮胎權還是要跟法律、跟政治分開。我真不能理解,為什麽女人居然無法決定自己能否墮胎?你們美國真的很奇怪。”
“我們美國?”朗先生挑眉,“阿妮婭,你還沒有習慣自己已經是個美國人嗎?”
“沒有。”
他笑了笑,“肯尼思先生什麽時候宣布競選?能提前說嗎?”
“今年吧。”
他又笑,“好的,我知道了。你要是想辭職,請提前通知我。”
“我還沒有想好。”
“aclu隨時歡迎你回來。”
啊哈!這話說的很有意思,簡單直接。
“我會考慮的。”
aclu華盛頓分部的幾位律師也都已經討論過墮胎權,關於墮胎權有個很明顯的趨勢,學曆越高、支持墮胎權的比例越高,所以在美國的“墮胎權地圖”上來看,美國東海岸和西海岸的支持率最高,從兩岸往中間越來越低。
這跟紅州藍州的政治地圖也基本吻合。
aclu肯定也是支持墮胎權的,但隻有張文雅提出了墮胎權應該“去政治化”。去政治化很難,極難,張文雅也不知道要怎麽才能“去政治化”。
*
突然少了一項重要工作,張文雅現在沒事做了。
朗先生給了她他手裏正在做的案子:一位母親為了自己未成年的女兒控告某網站,理由是該網站放任使用者的□□ographic言論。
這就是一樁典型的“網絡□□ographic”案。
這跟第一修正案有關,美國憲法保護公民的言論自由,但言論自由不應傷害未成年。
美國互聯網發達,時至今日,光是服務器架設在美國的在線□□ographic網站就高達一千多個,每年創造過百億的價值,而這些□□ographic網站根本沒有對未成年人設限。最近幾年,有關未成年誤入“禁區”的案件時有發生,全美五十個州加華盛頓特區都有類似案件。
aclu當然也不落後,代理了不少客戶。
最高法年初開始審理一樁賓州的案件,賓州最高法的三位法官判決《兒童互聯網保護法》違憲,aclu將此案遞交到聯邦最高法。六月底,最高法在休假之前投票決議,以六票對三票裁定該法案不違憲,並允許國會要求全國公共圖書館為聯網計算機安裝□□ographic過濾係統。
肯尼思參議員也是□□ographic過濾係統的強硬支持者,他公開表示,成年人有言論自由,但法律保護的更應該是還沒有判斷能力以及判斷能力不足的未成年人。
張文雅也認為必須約束□□ographic網站,□□ographic網站需要設限,禁止未成年瀏覽。網絡由於是開放性的,對沒有形成自己三觀以及判斷能力不足的未成年人危害最大,必須由法律和政府嚴加管理。
這麽一來,加州的□□ographic產業園對肯尼思參議員還是很有意見的。
*
張文雅沒有將工作帶回家,隻是對肯尼思說了切爾西案被駁回,於是她現在沒啥事,朗先生要她加入《威利斯訴生動娛樂案》。威利斯是那位母親的姓,生動娛樂是加州費爾南多穀一家極大的□□公司,旗下有若幹□□ographic網站,提供非常多的□□ographic內容。
“網絡掃黃很不容易,你要界定什麽是‘□□ographic’,以及公司提供的‘□□ographic內容’如何影響到未成年人。”肯尼思想了想。
“確實很難。要從什麽方麵著手呢?”
“成年人有獲取□□ographic內容的權力,未成年人沒有。”
“《人民審判拉裏·弗林特》?”
肯尼思皺眉,淡淡一笑,“差不多。”
拉裏·弗林特被稱為“性書大亨”,他發行了□□ographic雜誌《風月女郎》,一度被封禁,並對簿公堂,被檢察官提起公訴。當時這樁訴訟轟動一時,還被好萊塢拍成了電影。
“差的很遠。”
“是差的很遠。總之,別太累了。”
“不累。”她搖頭。
*
媒體仍然每天在問:小約翰今天宣布競選了嗎?
沒有。
肯尼思非常沉得住氣。
十月,沒有跟民主黨高層溝通好便貿然宣布參加競選的鮑勃·格雷厄姆又搞了個新聞,像他宣布競選一樣的突然,又宣布了退出競選,理由是這幾個月他得到的捐款不足以支持他繼續競選。
這是鬧著玩呢?張文雅很是無語。
民主黨也無語,據說大佬們大罵了一通格雷厄姆,罵他破壞了民主黨的競選日程,純粹是搞笑來的,自己有幾斤幾兩不知道嗎?
作者有話說:
還是被口口了,無語
第694章
◎加州爭霸賽,男女有別很重要嗎◎
此時, 張文雅在洛杉磯。
加州州長改選不在正常的競選日程內,是由於共和黨把持的加州州議會彈劾現任州長戴維斯造成的。在改選之前,戴維斯仍然是州長, 戴維斯當然也要為自己挽尊, 同樣參加了競選。
戴維斯是民主黨,阿諾德是共和黨,瑪麗婭是民主黨。
對民主黨來說, 共和黨在大選年之前搞事,目標分明是加州這個大票倉,所以民主黨也是不遺餘力想保住州長之位。
民主黨加州委員會原本是屬意支持戴維斯繼續擔任州長,但張文雅有理有據的說服了委員會:共和黨鐵了心想要扳倒戴維斯, 群眾都聽信了戴維斯能力不足的說法,民主黨再怎麽力挺戴維斯也無法挽回;當下最優選當然是推一位新州長出來, 瑪麗婭的劣勢是沒有行政經驗,但共和黨推出的候選人阿諾德也沒有行政經驗啊;
要說瑪麗婭因為是女人, 天然處在劣勢, 但成功爭取到女性選民的選票,劣勢就不存在了,可以跟阿諾德拉平;再加上阿諾德可是剛宣布競選就立即有人出來指控他性|騷|擾, 想來接著偷情出軌的勁爆新聞少不了, 這一點瑪麗婭又占據了優勢;瑪麗婭之前一直是nbc的記者,報道過許多大新聞,前幾年的“辛普森殺妻案”就是她采訪、主播的;瑪麗婭事業成功,養兒育女, 事業家庭兩不誤, 正是最符合美國主流家庭觀的成功女性;
阿諾德有什麽呢?有不忠的事實、有私生子, 加州群眾確定這種人真的適合當他們的州長嗎?
張文雅很有說服力, 委員會被說服了,於是轉而支持瑪麗婭。
瑪麗婭的父母都還健在,母親尤妮絲尤為高興,她有五個子女,瑪麗婭是唯一的女兒,沒想到兒子們都不想從政,唯一的女兒卻在人到中年的時候忽然有了從政的意願。別管是不是要跟那個渣男前夫對著幹,能有這個想法就是好的!
作為政治家族的後代,尤妮絲也是從小在餐桌邊跟兄弟姐妹們討論政治與時事長大的,她還記得五十年前和母親、妹妹們一起為傑克哥哥拉選票的時光。她們姐妹從小被教育要為家裏的男孩子們付出、要崇拜、尊重他們,但現在,時代不一樣了,女孩也能從政。
權力的迷人之處,尤妮絲非常明白。女兒嫁給奧地利肌肉男她其實是不同意的,以肯家的名利地位,瑪麗婭想找什麽樣的丈夫都可以,何必找個外國佬!到底這個肌肉男不是光有肌肉沒有頭腦,相當的生財有道,最終尤妮絲才勉強同意。
——沒想到這個肌肉男居然背地裏搞三搞四,連私生子都有了!還是在女兒家裏!是可忍孰不可忍!
“喝水。”崽崽聽話的抱住奶瓶。
張曉峰推著童車,心裏高興,崽崽被養育的很好,身體健康,也很乖,祖父心裏美得很。
“要是競選了是不是很累?我看瑪麗婭到處做活動,還要帶著孩子們做活動。”現在還是暑假,孩子們都在放假,也就能跟瑪麗婭一起跑競選。
“是的,再過幾個月,愛文也要跟我們一起出席活動。”
“他還太小了吧。”
“是很小。卡羅琳小時候就是跟著父母一起參加競選活動的,她那個時候也就兩歲多。”
張曉峰歎氣,“這種事情在中國是沒有的,我也說不好,反正別累到他,他還小呢。”
“不會累到他的,就是一些活動他露個麵,大部分時候用不到他。”
“這就是他們美國政治家的孩子,是吧?”
“是的。”
張曉峰沉思,也不是不好,肯家是個老牌政治家族,從小肯開始算起,上麵三代都是政治家,愛文將來要是搞政治也不奇怪,家庭環境在這裏。
就是沒想到,老張家沒能當成中國的領導,後代倒是能在美國當領導了。
“當州長怎麽樣?州長是不是跟我們的省長差不多?”
“行政級別差不多,但美國是‘合眾國’,州權很大,州長的權利也很大,還是不太一樣的。”
“加州是他們美國人口最多的州,瑪麗婭要是當了州長,對小肯是不是很有利?”
張文雅笑著點頭,“會很有利。上次我跟你說的,小布希幾年前能當總統,他弟弟就是佛羅裏達州的州長,所以佛州投小布希的選票比較多,這就是優勢了。”
張曉峰恍然:“我懂了。”
張文雅又給老爸普及了一番兩個黨派的鐵票州和搖擺州問題,肯家的老家馬薩諸塞州是民主黨的傳統領地,新英格蘭地區六個州都是民主黨的地盤,往下是紐約州,人口僅次於加州,也是民主黨的重要地盤,經濟又是美國的no.1,牢牢控製在民主黨手中;接下來是賓夕法尼亞和佛羅裏達州兩大搖擺州,麵積和人口差距不大,因為小肯是賓州的國會參議員,所以賓州幾乎是民主黨的囊中物了;
佛州還是另一個布希當州長,也是明年大選年的一個必爭之地。
美國西海岸是加州和俄勒岡州、華盛頓州,三州都是民主黨地盤,中部則幾乎都是共和黨的地盤。對於共和黨的鐵票州,民主黨候選人之前幾乎是全都放棄的,畢竟想要跑遍五十個州也太累了。
對於競選就是刷臉熟加砸錢,張曉峰也已經了解了,“那我們小肯那不是妥妥的能選上啊?美國人不認識他的沒幾個吧?”
“可以說全都認識他。”養成三十多年不是講假的。
“嗨!”張曉峰興奮,“還是讓他趕快當總統!這當了總統,總不會有人再想殺他了吧?”
“可能性會大大降低。現在不是六十年代了,特勤局要是再失職,還不如原地解散。”
張曉峰一時高興,一時擔憂,但不管怎麽樣,現在就去競選總統肯定利大於弊,敵人膽子再大,也不能再來一次暗殺總統吧?當了總統也能更好的追查主謀了。
渣爸爸心裏一塊大石暫時放下了。
*
八月底,張文雅送走了張曉峰,仍然是私人飛機直接飛到上海,再飛去廬州。
九月,國會複會。
聯邦最高法院的九名法官也結束了休假,返回華盛頓。
出乎意料的,《切爾西訴佛羅裏達州案》被最高法駁回,張文雅有點惱火。
朗先生淡淡的說:“你在最高法實習過,你該明白隻有百分之十乃至更少的案件才有機會進入最高法,切爾西案被駁回也應該在你的意料之中。”
話是這麽說沒錯,但還是很不爽。張文雅突然發現,自己這麽幾年來太順風順水,居然已經不習慣“失敗”了。
說起來她當然知道不是每一個案子遞到最高法都能被選中,法官們累死了也審不完,就算她認識最高法的法官也不可能“走後門”。
唉!
“我還以為最高法會選中切爾西案。”
朗先生搖頭,“他們更有可能規避跟墮胎權有關的案件。”
張文雅沉吟:沒錯,最高法其實也不想總跟墮胎權糾纏不清,太容易掐架了,一個搞不好美國群眾又要在最高法前麵“散步”了。
但最高法可以“規避”墮胎權,總統候選人肯定不能“規避”,而且一定會被媒體問到對墮胎權的意見。
“墮胎權還是要跟法律、跟政治分開。我真不能理解,為什麽女人居然無法決定自己能否墮胎?你們美國真的很奇怪。”
“我們美國?”朗先生挑眉,“阿妮婭,你還沒有習慣自己已經是個美國人嗎?”
“沒有。”
他笑了笑,“肯尼思先生什麽時候宣布競選?能提前說嗎?”
“今年吧。”
他又笑,“好的,我知道了。你要是想辭職,請提前通知我。”
“我還沒有想好。”
“aclu隨時歡迎你回來。”
啊哈!這話說的很有意思,簡單直接。
“我會考慮的。”
aclu華盛頓分部的幾位律師也都已經討論過墮胎權,關於墮胎權有個很明顯的趨勢,學曆越高、支持墮胎權的比例越高,所以在美國的“墮胎權地圖”上來看,美國東海岸和西海岸的支持率最高,從兩岸往中間越來越低。
這跟紅州藍州的政治地圖也基本吻合。
aclu肯定也是支持墮胎權的,但隻有張文雅提出了墮胎權應該“去政治化”。去政治化很難,極難,張文雅也不知道要怎麽才能“去政治化”。
*
突然少了一項重要工作,張文雅現在沒事做了。
朗先生給了她他手裏正在做的案子:一位母親為了自己未成年的女兒控告某網站,理由是該網站放任使用者的□□ographic言論。
這就是一樁典型的“網絡□□ographic”案。
這跟第一修正案有關,美國憲法保護公民的言論自由,但言論自由不應傷害未成年。
美國互聯網發達,時至今日,光是服務器架設在美國的在線□□ographic網站就高達一千多個,每年創造過百億的價值,而這些□□ographic網站根本沒有對未成年人設限。最近幾年,有關未成年誤入“禁區”的案件時有發生,全美五十個州加華盛頓特區都有類似案件。
aclu當然也不落後,代理了不少客戶。
最高法年初開始審理一樁賓州的案件,賓州最高法的三位法官判決《兒童互聯網保護法》違憲,aclu將此案遞交到聯邦最高法。六月底,最高法在休假之前投票決議,以六票對三票裁定該法案不違憲,並允許國會要求全國公共圖書館為聯網計算機安裝□□ographic過濾係統。
肯尼思參議員也是□□ographic過濾係統的強硬支持者,他公開表示,成年人有言論自由,但法律保護的更應該是還沒有判斷能力以及判斷能力不足的未成年人。
張文雅也認為必須約束□□ographic網站,□□ographic網站需要設限,禁止未成年瀏覽。網絡由於是開放性的,對沒有形成自己三觀以及判斷能力不足的未成年人危害最大,必須由法律和政府嚴加管理。
這麽一來,加州的□□ographic產業園對肯尼思參議員還是很有意見的。
*
張文雅沒有將工作帶回家,隻是對肯尼思說了切爾西案被駁回,於是她現在沒啥事,朗先生要她加入《威利斯訴生動娛樂案》。威利斯是那位母親的姓,生動娛樂是加州費爾南多穀一家極大的□□公司,旗下有若幹□□ographic網站,提供非常多的□□ographic內容。
“網絡掃黃很不容易,你要界定什麽是‘□□ographic’,以及公司提供的‘□□ographic內容’如何影響到未成年人。”肯尼思想了想。
“確實很難。要從什麽方麵著手呢?”
“成年人有獲取□□ographic內容的權力,未成年人沒有。”
“《人民審判拉裏·弗林特》?”
肯尼思皺眉,淡淡一笑,“差不多。”
拉裏·弗林特被稱為“性書大亨”,他發行了□□ographic雜誌《風月女郎》,一度被封禁,並對簿公堂,被檢察官提起公訴。當時這樁訴訟轟動一時,還被好萊塢拍成了電影。
“差的很遠。”
“是差的很遠。總之,別太累了。”
“不累。”她搖頭。
*
媒體仍然每天在問:小約翰今天宣布競選了嗎?
沒有。
肯尼思非常沉得住氣。
十月,沒有跟民主黨高層溝通好便貿然宣布參加競選的鮑勃·格雷厄姆又搞了個新聞,像他宣布競選一樣的突然,又宣布了退出競選,理由是這幾個月他得到的捐款不足以支持他繼續競選。
這是鬧著玩呢?張文雅很是無語。
民主黨也無語,據說大佬們大罵了一通格雷厄姆,罵他破壞了民主黨的競選日程,純粹是搞笑來的,自己有幾斤幾兩不知道嗎?
作者有話說:
還是被口口了,無語
第694章
◎加州爭霸賽,男女有別很重要嗎◎
此時, 張文雅在洛杉磯。
加州州長改選不在正常的競選日程內,是由於共和黨把持的加州州議會彈劾現任州長戴維斯造成的。在改選之前,戴維斯仍然是州長, 戴維斯當然也要為自己挽尊, 同樣參加了競選。
戴維斯是民主黨,阿諾德是共和黨,瑪麗婭是民主黨。
對民主黨來說, 共和黨在大選年之前搞事,目標分明是加州這個大票倉,所以民主黨也是不遺餘力想保住州長之位。
民主黨加州委員會原本是屬意支持戴維斯繼續擔任州長,但張文雅有理有據的說服了委員會:共和黨鐵了心想要扳倒戴維斯, 群眾都聽信了戴維斯能力不足的說法,民主黨再怎麽力挺戴維斯也無法挽回;當下最優選當然是推一位新州長出來, 瑪麗婭的劣勢是沒有行政經驗,但共和黨推出的候選人阿諾德也沒有行政經驗啊;
要說瑪麗婭因為是女人, 天然處在劣勢, 但成功爭取到女性選民的選票,劣勢就不存在了,可以跟阿諾德拉平;再加上阿諾德可是剛宣布競選就立即有人出來指控他性|騷|擾, 想來接著偷情出軌的勁爆新聞少不了, 這一點瑪麗婭又占據了優勢;瑪麗婭之前一直是nbc的記者,報道過許多大新聞,前幾年的“辛普森殺妻案”就是她采訪、主播的;瑪麗婭事業成功,養兒育女, 事業家庭兩不誤, 正是最符合美國主流家庭觀的成功女性;
阿諾德有什麽呢?有不忠的事實、有私生子, 加州群眾確定這種人真的適合當他們的州長嗎?
張文雅很有說服力, 委員會被說服了,於是轉而支持瑪麗婭。
瑪麗婭的父母都還健在,母親尤妮絲尤為高興,她有五個子女,瑪麗婭是唯一的女兒,沒想到兒子們都不想從政,唯一的女兒卻在人到中年的時候忽然有了從政的意願。別管是不是要跟那個渣男前夫對著幹,能有這個想法就是好的!
作為政治家族的後代,尤妮絲也是從小在餐桌邊跟兄弟姐妹們討論政治與時事長大的,她還記得五十年前和母親、妹妹們一起為傑克哥哥拉選票的時光。她們姐妹從小被教育要為家裏的男孩子們付出、要崇拜、尊重他們,但現在,時代不一樣了,女孩也能從政。
權力的迷人之處,尤妮絲非常明白。女兒嫁給奧地利肌肉男她其實是不同意的,以肯家的名利地位,瑪麗婭想找什麽樣的丈夫都可以,何必找個外國佬!到底這個肌肉男不是光有肌肉沒有頭腦,相當的生財有道,最終尤妮絲才勉強同意。
——沒想到這個肌肉男居然背地裏搞三搞四,連私生子都有了!還是在女兒家裏!是可忍孰不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