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攤主那離開,宋謹書便將東西交由宋福拿,自己則帶著葉婉吃吃喝喝,一趟走下來,表兄妹倆笑容不斷,不僅腹中滿足,內心也愉悅無比。
自此之後,二人的關係肉眼可見得到了迅速發展,他們自己或許沒有察覺,但同行的人早已將變化看得透徹,心下了然,眼神中也多了幾分想要起哄挑事的曖昧。
三日後,車隊繼續往北趕路,隻不過大家夥的心態與先前完全不一樣了。
他們開始關注自己的內心,在餘下十日不到的行程裏享受路上風景與不同民俗帶來的新鮮體驗。
不過,春闈的日子在二月初九,現下已是正月二十七,為了能有個好狀態上場,後半段路程他們默契地加快了前進速度,於二月初進入京都轄區的平昌縣城,離目的地也隻剩最多一日的行程。
“住處我大伯都已命人提前準備好,坐馬車的話需要兩刻鍾左右能到達禮部貢院。”
他們一行人中,蔣慶舒的家世最顯赫,背後的靠山也更加妥帖,故而來到京城後,很多事都是由他提前聯絡人安排好,其他人坐享其成自然也沒有什麽意見。
“平昌離京都不算遠,明日我們莫要拖拉,快馬加鞭趕路應該能在天黑前入城。”
“嗯,慶舒說得對。”宋謹書頷首附和,裴逸自然也是這麽想。
至於其他人就更加沒有意見了,早一天到京都,他們還能多一天休息,上考場的狀態也能更好。
“成,都聽慶舒的,今夜大家夥睡早一些,明早誰若是拖後腿,就別怪我不客氣。”
同行的一個公子故作凶狠,既表達了自己的意思,也敲打了平日裏愛拖拉的好友一頓。
好在他平時比較喜歡開玩笑,嘴賤兮兮的,大家夥都習慣了,誰也沒將那些狠話放在心上,笑一笑就過去了。
翌日拂曉,同行的所有人都按時按點起床到驛館大堂用早飯,辰時初左右,車隊緩緩駛離,以最快速度奔向目的地。
他們從日出一直趕路到日落,中間隻停了半個時辰給馬兒吃草歇息,到達京都城門口時,晚霞滿天,映紅了他們疲憊的臉龐。
排隊過檢進城時,葉婉打開馬車窗好奇地打量四周。
從往來馬車行人,到城門口長長的隊伍,再到那比長陵城還巍峨壯觀的城樓,無一不讓她驚歎。
“都說權勢富貴迷人眼,一隻腳踏入富貴,就會有另一隻腳踏進墳墓,以前我不太明白,直到阿爹被牽連折騰大半年,我才信了半分,如今一路增長見識,對咱們晟國有了更多的了解,才真正明白其間深意。”
葉婉看著貴人的馬車從麵前駛過,不用排隊等待,也不用進行細致檢查,光是馬車上掛的牌子就足矣讓所有人恭恭敬敬跪倒一片,不由心中五味雜陳,感慨萬千,忍不住在小梅麵前嘀咕。
小梅不是很明白,但姑娘跟著梅先生讀書學習,見識比她廣,想來姑娘所言定然是真理,便點點頭,附和道:“姑娘說得對。”
“對什麽對,你家姑娘腦子不清醒說了不要命的胡話,你竟也不分辨直接附和,也不怕貴人砍了你的腦袋。”
葉婉心下好笑,抬手點了點小梅的額角,嚴肅叮囑她:“表哥是說了,京都貴人遍地,所以隻要出了宅門,說話做事都需謹慎小心,以免禍從口出,得罪了貴人,到時候小命不保。”
“你可要記住了,咱們到了京都,出去采買也好,還是交新朋友,都得管住自己的嘴,言多必失,還會要命。”
葉婉把事情往嚴重裏說,就是為了嚇唬小梅,讓她時刻謹記,而小梅也真的有被嚇到,她捂住嘴巴猛然點點頭,應聲:“嗯,奴婢記住了,絕對不給姑娘和表公子惹麻煩。”
主仆倆說明白後,馬車內的氣氛嚴肅壓抑不少,直到前方車隊移動,她們的馬車也跟著勻速向前,對於未知新環境的期待超過了她們的擔憂,氣氛才逐漸好轉起來。
城門口負責檢查往來車輛的士兵效率還算高,隊伍動起來又等了兩刻鍾左右宋謹書一行終於成功進了城。
這裏便是整個晟國最具權勢的臥龍之地了。
“姑娘,外麵好熱鬧啊!”小梅趴在窗口目不暇接地觀看路邊風景,耳畔是不絕於耳的喧鬧聲,吵吵嚷嚷。
因春闈臨近,城中隨處可見說話夾雜不同地方口音的書生,整體氛圍與滿是商戶的長陵完全不一樣。
“是啊!”
葉婉隨口應聲,目光卻不自覺在外頭騎馬的人身上停留。
少年身姿挺拔,長發高束,光靠一個背影就能引來路邊不少姑娘羞澀的目光,更別提那張招花引蝶的俊臉了。
“哼,也不知道低調一點。”
葉婉哼了一聲,自顧自嘀咕,目光正好瞥見路邊偷偷打量宋謹書的姑娘,心中突然感到有些發堵,很不是滋味。
“啊?姑娘,您方才說什麽了,奴婢沒聽清。”小梅以為葉婉在與她說話,忙回神問道。
“沒事,我自言自語沒跟你說話。”葉婉輕歎,當即將馬車車窗關好,眼不見為淨。
與此同時,宋謹書似有所感地回頭,卻隻見到緊閉的馬車窗,心中頓時一陣失落,眉頭也隨之擰了起來。
方才還聽見婉婉與丫鬟碎碎念,瞧著還挺高興的模樣,怎麽突然關窗沒聲了?難道是觸景傷懷,想到了大半年不見的小姨夫?
宋謹書納悶,什麽也沒說,隻不過溫潤如玉的神色消失,突然感覺騎馬這件事也沒一開始那麽自在愉快了。
馬車繼續前行,宅子所在位置比他們想象中要遠一些,不過宅子環境清幽,裏麵家什齊全,還有侯府提前分派過來的丫鬟奴仆,一切皆打點妥當,即便是他們到達的時辰比較晚,也不必擔心其他。
“奴才見過五公子與各位公子。”
蔣慶舒在侯府同輩中行五,管事從侯府來,自是認得他,見到人也第一時間行禮了。
“免禮。”
蔣慶舒虛扶管事一把,抬頭看向宅門頂上的牌匾,盯著“狀元居”三字不由嘴角微抽,嫌棄的神色從麵上一晃而過。
不用多問,他都能猜到是何人的手筆。
“老奴姓張,單名一個忠字,乃是侯府平昌縣文山莊子上的管事,因侯府負責采買的管事年邁即將告老,夫人就將奴調入京城跟著老管事學東西,正好公子們入京考試,這段時間便暫時由奴來伺候,公子們若是有事,盡管吩咐,奴一定辦得妥妥當當。”
過來管理狀元居乃是夫人的考驗,故而張管事格外重視,也格外用心。
在蔣慶舒沒到京城之前,他已經忙碌好幾日,終是在公子們到京時安排好一切,此時他信心滿滿,麵上討好拘謹的笑容宛如貼在臉上,不見一絲一毫的變化。
“有勞張叔了。”
蔣慶舒承情,倒是給他幾分麵子,喚他一聲叔,張管事聞言當即笑開了花,招待起人來越發殷情。
一路舟車勞頓,蔣慶舒一行都累了,沒有與張管事過多交流便入了宅院,依據安排紛紛入住。
張管事得知還有位姑娘同行,也提前做好安排,給葉婉準備的小院位置相對偏僻,但明顯與其他公子分開了。
“院子小了點,不過裏頭的物什奴才都安排好了,姑娘且先住下,如果有別的需要盡管吩咐伺候的人。”
“多謝張叔。”
葉婉微笑頷首,對張管事格外客氣。
她本就是小戶出身,對於吃食住所要求並不高,張管事給她單獨準備小院雖比不得宋家彩雲軒,但裏頭準備的東西倒是比她自己家中的還要精致,沒什麽好不滿足的。
“姑娘客氣了,您先歇息,再過兩刻鍾晚飯才送過來。”
張管事家中都是臭小子,一個閨女都沒有,對於葉婉這樣的小姑娘包容度極高,得了一聲謝就好比得了寶,樂得雙眸眯起,笑容止都止不住,不禁多叮囑幾句才離開。
人一走,葉婉主仆才卸下偽裝露出疲態,麵對軟和舒適的床榻錦被,主仆倆對視一眼,雙雙撲倒。
嗯,真舒服。
作者有話說:
32章修改了一下行程時長,其他不變
感謝在2023-04-13 23:30:34~2023-04-15 14:19:5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秋風渡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35章 誤會
夜深寂寥, 一晃就是整夜。
長途跋涉將近一個月,大家好不容易神經鬆懈,安定下來, 這一覺睡得格外香甜,醒來已是大天亮。
張管事早早起來張羅,無論是基本的早飯準備,還是公子姑娘出行可能用到的馬車,他皆早早安排妥當。
而後見主子們未起, 他抓緊時間回侯府稟告這邊宅子的情況,以免夫人他們操心。
“公子們與葉姑娘若是起了, 爾等便小心伺候著,他們需要什麽你們就準備什麽,我回侯府一趟,非重要無法決策之事,爾等自己做主即可。”
“是, 張管事。”丫鬟小廝齊聲應答。
“都忙活去吧!”
張管事擺擺手揮退所有人, 自己也備馬車回了平寧侯府。
……
入京之後, 除卻第一日下午蔣慶舒按規矩帶幾位好友回平寧侯府拜謝長輩, 其餘時間皆由他們幾人自由安排。
包括葉婉在內,他們八人同入京城, 其中有三位公子隻打算走個過場, 便到處走走看看,打著玩遍京城的主意。
而宋謹書他們則是為了進士功名,不管有沒有把握, 都會盡力一搏。
他們通常上午晨起看書溫習, 午休過後就備馬車上街, 遊走於各大茶館, 一呆就直接呆到夜幕降臨。
京都有三大茶樓,每到春闈年份,就會從年前開始門庭若市,擠滿了京中各大高門世家的人以及那些從晟國各地赴考的考生。
三大茶樓都有強硬後台,其中一家聽聞還是聖上他老人家的耳目,隻是三家每日論題都是提前商量過的,一模一樣,大家夥也不好分辨,便哪裏有空位就往哪裏湊。
宋謹書五人亦是如此。
“前有陳閣老改製修法,扶農勵商,輔佐先帝開創盛世,入史書流芳千古為百姓所愛戴,今有文閣老輔佐聖上勵精圖治……”
“嗤……”
堂下書生慷慨激昂,論題之外扯了一大段廢話,沒等他說完,宋謹書一行便聽到隔壁隔間傳來嗤笑聲,隨即很快就扼住,隔壁有嘀咕聲夾在書生高亢的聲音中斷斷續續傳過來。
片刻過後,突然聽到一個男子清潤的聲音,清晰可聞,宋謹書幾人不由對視一眼。
“正話沒說幾句就開始拍馬屁,還真以為能掩蓋自己那滿腦子草了?嗬,虛頭巴腦,還不如我家堂弟有本事。”
男子大言不慚,完全不顧及其他,似乎也不怕得罪如今當權的文閣老。
“潤明,你倒是敢吹,小心話傳到你父親和你大哥耳中回去挨揍,到時候你堂弟可救不了你,而且你這麽說,你堂弟若是知道,該擔憂了。”
“本公子行得端,坐得正,還怕挨揍不成?我堂弟那家夥可沒那麽膽小,倒是我小叔為官多年可能會小心謹慎些。”
那男子不以為意,仍舊侃侃而談,偶爾還能聽到其他人的附和,蔣慶舒聽到“潤明”二字時忍不住嘴角抽了抽,心中那點猜測得到了證實。
他歎氣,而後視線一掃,與宋謹書對了一個眼神,高聲喊話:“我膽小得很,四哥可別給我戴高帽,我擔不起。”
此話一出,附近幾個小隔間都不由自主靜默下來,眾人屏住呼吸,竟是連台上辯論什麽都忘記聽了。
“四哥還是莫要在外胡亂吹牛,你臉皮厚沒事,弟弟我可是臊得慌。”
蔣慶舒很是無奈。
他們一家還在京城的時候,就與這個不著調的四哥不對付,主要還是他單方麵不想理會,覺得四哥不學無術,還總是惹禍牽連他,便瞧見就煩,能躲則躲。
可他家四哥似乎很喜歡他這個弟弟,任憑他如何嫌棄,如何卯足勁撇清關係都沒用,即便後來兩家不在同一個地方,也總有信件送至長陵城,愣是躲不開。
自此之後,二人的關係肉眼可見得到了迅速發展,他們自己或許沒有察覺,但同行的人早已將變化看得透徹,心下了然,眼神中也多了幾分想要起哄挑事的曖昧。
三日後,車隊繼續往北趕路,隻不過大家夥的心態與先前完全不一樣了。
他們開始關注自己的內心,在餘下十日不到的行程裏享受路上風景與不同民俗帶來的新鮮體驗。
不過,春闈的日子在二月初九,現下已是正月二十七,為了能有個好狀態上場,後半段路程他們默契地加快了前進速度,於二月初進入京都轄區的平昌縣城,離目的地也隻剩最多一日的行程。
“住處我大伯都已命人提前準備好,坐馬車的話需要兩刻鍾左右能到達禮部貢院。”
他們一行人中,蔣慶舒的家世最顯赫,背後的靠山也更加妥帖,故而來到京城後,很多事都是由他提前聯絡人安排好,其他人坐享其成自然也沒有什麽意見。
“平昌離京都不算遠,明日我們莫要拖拉,快馬加鞭趕路應該能在天黑前入城。”
“嗯,慶舒說得對。”宋謹書頷首附和,裴逸自然也是這麽想。
至於其他人就更加沒有意見了,早一天到京都,他們還能多一天休息,上考場的狀態也能更好。
“成,都聽慶舒的,今夜大家夥睡早一些,明早誰若是拖後腿,就別怪我不客氣。”
同行的一個公子故作凶狠,既表達了自己的意思,也敲打了平日裏愛拖拉的好友一頓。
好在他平時比較喜歡開玩笑,嘴賤兮兮的,大家夥都習慣了,誰也沒將那些狠話放在心上,笑一笑就過去了。
翌日拂曉,同行的所有人都按時按點起床到驛館大堂用早飯,辰時初左右,車隊緩緩駛離,以最快速度奔向目的地。
他們從日出一直趕路到日落,中間隻停了半個時辰給馬兒吃草歇息,到達京都城門口時,晚霞滿天,映紅了他們疲憊的臉龐。
排隊過檢進城時,葉婉打開馬車窗好奇地打量四周。
從往來馬車行人,到城門口長長的隊伍,再到那比長陵城還巍峨壯觀的城樓,無一不讓她驚歎。
“都說權勢富貴迷人眼,一隻腳踏入富貴,就會有另一隻腳踏進墳墓,以前我不太明白,直到阿爹被牽連折騰大半年,我才信了半分,如今一路增長見識,對咱們晟國有了更多的了解,才真正明白其間深意。”
葉婉看著貴人的馬車從麵前駛過,不用排隊等待,也不用進行細致檢查,光是馬車上掛的牌子就足矣讓所有人恭恭敬敬跪倒一片,不由心中五味雜陳,感慨萬千,忍不住在小梅麵前嘀咕。
小梅不是很明白,但姑娘跟著梅先生讀書學習,見識比她廣,想來姑娘所言定然是真理,便點點頭,附和道:“姑娘說得對。”
“對什麽對,你家姑娘腦子不清醒說了不要命的胡話,你竟也不分辨直接附和,也不怕貴人砍了你的腦袋。”
葉婉心下好笑,抬手點了點小梅的額角,嚴肅叮囑她:“表哥是說了,京都貴人遍地,所以隻要出了宅門,說話做事都需謹慎小心,以免禍從口出,得罪了貴人,到時候小命不保。”
“你可要記住了,咱們到了京都,出去采買也好,還是交新朋友,都得管住自己的嘴,言多必失,還會要命。”
葉婉把事情往嚴重裏說,就是為了嚇唬小梅,讓她時刻謹記,而小梅也真的有被嚇到,她捂住嘴巴猛然點點頭,應聲:“嗯,奴婢記住了,絕對不給姑娘和表公子惹麻煩。”
主仆倆說明白後,馬車內的氣氛嚴肅壓抑不少,直到前方車隊移動,她們的馬車也跟著勻速向前,對於未知新環境的期待超過了她們的擔憂,氣氛才逐漸好轉起來。
城門口負責檢查往來車輛的士兵效率還算高,隊伍動起來又等了兩刻鍾左右宋謹書一行終於成功進了城。
這裏便是整個晟國最具權勢的臥龍之地了。
“姑娘,外麵好熱鬧啊!”小梅趴在窗口目不暇接地觀看路邊風景,耳畔是不絕於耳的喧鬧聲,吵吵嚷嚷。
因春闈臨近,城中隨處可見說話夾雜不同地方口音的書生,整體氛圍與滿是商戶的長陵完全不一樣。
“是啊!”
葉婉隨口應聲,目光卻不自覺在外頭騎馬的人身上停留。
少年身姿挺拔,長發高束,光靠一個背影就能引來路邊不少姑娘羞澀的目光,更別提那張招花引蝶的俊臉了。
“哼,也不知道低調一點。”
葉婉哼了一聲,自顧自嘀咕,目光正好瞥見路邊偷偷打量宋謹書的姑娘,心中突然感到有些發堵,很不是滋味。
“啊?姑娘,您方才說什麽了,奴婢沒聽清。”小梅以為葉婉在與她說話,忙回神問道。
“沒事,我自言自語沒跟你說話。”葉婉輕歎,當即將馬車車窗關好,眼不見為淨。
與此同時,宋謹書似有所感地回頭,卻隻見到緊閉的馬車窗,心中頓時一陣失落,眉頭也隨之擰了起來。
方才還聽見婉婉與丫鬟碎碎念,瞧著還挺高興的模樣,怎麽突然關窗沒聲了?難道是觸景傷懷,想到了大半年不見的小姨夫?
宋謹書納悶,什麽也沒說,隻不過溫潤如玉的神色消失,突然感覺騎馬這件事也沒一開始那麽自在愉快了。
馬車繼續前行,宅子所在位置比他們想象中要遠一些,不過宅子環境清幽,裏麵家什齊全,還有侯府提前分派過來的丫鬟奴仆,一切皆打點妥當,即便是他們到達的時辰比較晚,也不必擔心其他。
“奴才見過五公子與各位公子。”
蔣慶舒在侯府同輩中行五,管事從侯府來,自是認得他,見到人也第一時間行禮了。
“免禮。”
蔣慶舒虛扶管事一把,抬頭看向宅門頂上的牌匾,盯著“狀元居”三字不由嘴角微抽,嫌棄的神色從麵上一晃而過。
不用多問,他都能猜到是何人的手筆。
“老奴姓張,單名一個忠字,乃是侯府平昌縣文山莊子上的管事,因侯府負責采買的管事年邁即將告老,夫人就將奴調入京城跟著老管事學東西,正好公子們入京考試,這段時間便暫時由奴來伺候,公子們若是有事,盡管吩咐,奴一定辦得妥妥當當。”
過來管理狀元居乃是夫人的考驗,故而張管事格外重視,也格外用心。
在蔣慶舒沒到京城之前,他已經忙碌好幾日,終是在公子們到京時安排好一切,此時他信心滿滿,麵上討好拘謹的笑容宛如貼在臉上,不見一絲一毫的變化。
“有勞張叔了。”
蔣慶舒承情,倒是給他幾分麵子,喚他一聲叔,張管事聞言當即笑開了花,招待起人來越發殷情。
一路舟車勞頓,蔣慶舒一行都累了,沒有與張管事過多交流便入了宅院,依據安排紛紛入住。
張管事得知還有位姑娘同行,也提前做好安排,給葉婉準備的小院位置相對偏僻,但明顯與其他公子分開了。
“院子小了點,不過裏頭的物什奴才都安排好了,姑娘且先住下,如果有別的需要盡管吩咐伺候的人。”
“多謝張叔。”
葉婉微笑頷首,對張管事格外客氣。
她本就是小戶出身,對於吃食住所要求並不高,張管事給她單獨準備小院雖比不得宋家彩雲軒,但裏頭準備的東西倒是比她自己家中的還要精致,沒什麽好不滿足的。
“姑娘客氣了,您先歇息,再過兩刻鍾晚飯才送過來。”
張管事家中都是臭小子,一個閨女都沒有,對於葉婉這樣的小姑娘包容度極高,得了一聲謝就好比得了寶,樂得雙眸眯起,笑容止都止不住,不禁多叮囑幾句才離開。
人一走,葉婉主仆才卸下偽裝露出疲態,麵對軟和舒適的床榻錦被,主仆倆對視一眼,雙雙撲倒。
嗯,真舒服。
作者有話說:
32章修改了一下行程時長,其他不變
感謝在2023-04-13 23:30:34~2023-04-15 14:19:5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秋風渡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35章 誤會
夜深寂寥, 一晃就是整夜。
長途跋涉將近一個月,大家好不容易神經鬆懈,安定下來, 這一覺睡得格外香甜,醒來已是大天亮。
張管事早早起來張羅,無論是基本的早飯準備,還是公子姑娘出行可能用到的馬車,他皆早早安排妥當。
而後見主子們未起, 他抓緊時間回侯府稟告這邊宅子的情況,以免夫人他們操心。
“公子們與葉姑娘若是起了, 爾等便小心伺候著,他們需要什麽你們就準備什麽,我回侯府一趟,非重要無法決策之事,爾等自己做主即可。”
“是, 張管事。”丫鬟小廝齊聲應答。
“都忙活去吧!”
張管事擺擺手揮退所有人, 自己也備馬車回了平寧侯府。
……
入京之後, 除卻第一日下午蔣慶舒按規矩帶幾位好友回平寧侯府拜謝長輩, 其餘時間皆由他們幾人自由安排。
包括葉婉在內,他們八人同入京城, 其中有三位公子隻打算走個過場, 便到處走走看看,打著玩遍京城的主意。
而宋謹書他們則是為了進士功名,不管有沒有把握, 都會盡力一搏。
他們通常上午晨起看書溫習, 午休過後就備馬車上街, 遊走於各大茶館, 一呆就直接呆到夜幕降臨。
京都有三大茶樓,每到春闈年份,就會從年前開始門庭若市,擠滿了京中各大高門世家的人以及那些從晟國各地赴考的考生。
三大茶樓都有強硬後台,其中一家聽聞還是聖上他老人家的耳目,隻是三家每日論題都是提前商量過的,一模一樣,大家夥也不好分辨,便哪裏有空位就往哪裏湊。
宋謹書五人亦是如此。
“前有陳閣老改製修法,扶農勵商,輔佐先帝開創盛世,入史書流芳千古為百姓所愛戴,今有文閣老輔佐聖上勵精圖治……”
“嗤……”
堂下書生慷慨激昂,論題之外扯了一大段廢話,沒等他說完,宋謹書一行便聽到隔壁隔間傳來嗤笑聲,隨即很快就扼住,隔壁有嘀咕聲夾在書生高亢的聲音中斷斷續續傳過來。
片刻過後,突然聽到一個男子清潤的聲音,清晰可聞,宋謹書幾人不由對視一眼。
“正話沒說幾句就開始拍馬屁,還真以為能掩蓋自己那滿腦子草了?嗬,虛頭巴腦,還不如我家堂弟有本事。”
男子大言不慚,完全不顧及其他,似乎也不怕得罪如今當權的文閣老。
“潤明,你倒是敢吹,小心話傳到你父親和你大哥耳中回去挨揍,到時候你堂弟可救不了你,而且你這麽說,你堂弟若是知道,該擔憂了。”
“本公子行得端,坐得正,還怕挨揍不成?我堂弟那家夥可沒那麽膽小,倒是我小叔為官多年可能會小心謹慎些。”
那男子不以為意,仍舊侃侃而談,偶爾還能聽到其他人的附和,蔣慶舒聽到“潤明”二字時忍不住嘴角抽了抽,心中那點猜測得到了證實。
他歎氣,而後視線一掃,與宋謹書對了一個眼神,高聲喊話:“我膽小得很,四哥可別給我戴高帽,我擔不起。”
此話一出,附近幾個小隔間都不由自主靜默下來,眾人屏住呼吸,竟是連台上辯論什麽都忘記聽了。
“四哥還是莫要在外胡亂吹牛,你臉皮厚沒事,弟弟我可是臊得慌。”
蔣慶舒很是無奈。
他們一家還在京城的時候,就與這個不著調的四哥不對付,主要還是他單方麵不想理會,覺得四哥不學無術,還總是惹禍牽連他,便瞧見就煩,能躲則躲。
可他家四哥似乎很喜歡他這個弟弟,任憑他如何嫌棄,如何卯足勁撇清關係都沒用,即便後來兩家不在同一個地方,也總有信件送至長陵城,愣是躲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