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節
古早文女配改拿爽文劇本 作者:臨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她們揮出的劍雖美,卻有些軟綿,隻適合賞玩。
而《十麵埋伏》是一首激昂的樂曲,與這柔美的劍舞其實並不相搭,但是趙元柔口中那一句句豪邁的詩句,卻讓劍舞與樂曲完融地交融在了一起,又平添了幾分聲勢赫赫。
“銀鞍照白馬……”
趙元柔每念一句,就揮出一劍,動作由慢到快,到了“十步殺一人”的時候,劍勢突然再度加快,裙擺紛飛,劍隨舞動,劍光如遊蛇,仿佛與這樂曲一般,殺機四伏。
“好詩。”
“好舞。”
“好劍。”
有人撫掌讚了一句,打破四下的寧靜。
在場所有人都被這段劍舞給吸引住了,直到這時才注意到,昭王正伴著一個中年男人走來。那男人將近不惑的年紀,頜下留著短須,麵目俊朗,眉眼間與昭王有五六分相似,他漫不經心地搖著一把折扇,目光幽暗,帶著一種上位者的矜傲。
昭王陪伴在側,有說有笑,且麵露恭敬。
在他們的身後還跟著三個人,有兩個腰間佩劍,下盤沉穩,不苟言笑,另一個則麵白無須,雙手端著就像習慣性的拿著什麽東西似的。
盛兮顏猜測,來的多半是大榮朝的皇帝。
趙元柔和清平郡主還在舞著,那一句句讓人心潮澎湃的詩句從趙元柔的口中而出,在這聲聲激昂的樂曲中,更顯驚心動魄。
他收起折扇,輕輕敲擊掌心,麵露讚賞。
隨著最後一句“白首太玄經”,琴曲在英雄末路中戛然而止。
“好!”
他又是一聲讚,隨後問道:“這首詩叫什麽?”
趙元柔已經收了劍,遙遙抱拳道:“此詩名為《俠客行》”
“是誰所做?”
趙元柔淡淡一笑,回道:“是我。方才《十麵埋伏》的琴聲響起,我心有感悟。”
“俠、客、行……好一首《俠客行》!”昭王目光灼灼地看著她,充滿驚歎和讚賞,“大哥,我說的吧,趙姑娘才華出眾,非尋常人所能及。”
那中年男人的確是大榮皇帝。
在太後賜婚後,昭王還是不甘心,硬纏了太後好久都沒有用,他就另辟蹊徑,找皇帝出麵。千磨萬求的把皇帝帶來了這裏。
皇帝的目光牢牢地粘在了趙元柔的身上,這小小的女子竟能做出如此氣勢磅礴的好詩,實在讓他刮目相看。
昭王的那一聲“大哥”,讓在場的人都猜到了這人的身份。
本來還算輕鬆愉悅的氣氛陡然一變,所有人都噤聲不語,舉止間也有些拘泥。
趙元柔眉眼一動,朝昭王看了過去,口中溢出無聲的歎息。她明白昭王對她的心意,但是,她隻是拿昭王當朋友,她都已經跟他說清楚了,他怎麽就不願意放棄呢。
“大舅舅。”清平郡主歡快地跑了過去,“我舞得怎麽樣?”
皇帝的目光終於從趙元柔的身上挪開,也讚了一句:“不錯不錯,清平這一舞,讓……讓我刮目相看。”
清平抱著劍,嬌憨地說道:“那大舅舅要不要賞我些什麽?”
皇帝點了點她的額頭,寵溺道:“我這兒有新得的金蟬翼,你拿去做衣裳吧。”他停頓了一下,看向趙元柔時目光灼熱,補充道,“你與這位趙姑娘,一人兩匹。”
清平受寵,常常來往宮中,自是知道,江南今年新上貢了一種為名“金蟬翼”的布料,輕薄如蟬翼,金絲與蠶絲根根交織,在陽光底下璀璨生輝,美不勝收。這種料子極為難得,聽說今年一共隻得了六匹。
清平開心了,跟著趙元柔說道:“我們一人一半。你先挑。”
“大哥。”昭王跟在皇帝身邊,小小聲地說著,“你就替我去跟母後說說吧。”
皇帝神情一頓,敷衍道:“這件事,我再想想。”
昭王一喜,覺得有希望了,隻要自己再接再勵,準能行。
“那說好了啊,您一定要好好想……”
說話間,一眾人等簇擁著皇帝往亭廊去了,程初瑜問道:“還要不要玩射覆?”
盛兮顏意味深長地說道:“估計是沒什麽人有心情玩了。”
皇帝蒞臨,哪怕是微服私訪,不少人也都會簇擁在側,再說了,皇帝在,誰還敢大肆說笑?氣氛怕是很難以恢複到先前。
不過,盛兮顏沒有去看皇帝,而是直視著趙元柔的背影。
這首名為《俠客行》的詩,她死後在那本小說上也看到過,同樣是趙元柔做的,不過,那是在幾年後,鎮北王府已經覆滅,北燕一舉破關,連續攻下大榮數城,逼近京城。
周景尋當時已是禁軍三千營總兵,臨危受命,奔赴前線。
大軍開拔那日,趙元柔在十裏亭當場做了這首《俠客行》為他踐行。
盛兮顏:“……”
盛兮顏雖然不擅作詩弄詞,但是,她也是知道的,詩詞歌賦都是需要意境,才能有感而發,但是,剛剛的劍舞,和上一世的出軍,明明是兩種不同的意境,趙元柔都是當場做詩,而且還一字不差。
尤其趙元柔方才親口所說,她是聽了《十麵埋伏》才有所感悟,但《十麵埋伏》明明是“英雄末路”,“烏江自刎”,總不能她在送周景尋出征時,也同樣感悟到了“慘敗”和“自刎”吧?
唔……
好像有點意思。
第30章
“顏姐姐,”程初瑜問公主府的丫鬟討來了魚食,說道,“我們去喂魚吧。”
她開開心心地挽了盛兮顏去湖畔坐下。
問心湖裏養了不少錦鯉,一條條都是肥肥壯壯的,拋出一把魚餌,就會有一大群魚兒歡快地搖著尾巴遊過來。
程初瑜盯著錦鯉看了一會兒,遺憾地說道:“可惜不好吃。”
盛兮顏:“……”
“顏姐姐,你別不相信,”程初瑜一本正經地說道,“我剛來京城的時候就吃過一回,魚肉柴極了,還沒有我在北疆時隨便從河裏釣上來的魚兒好吃。我最喜歡和三哥一塊兒去釣魚,釣起來後直接點把火烤著吃,可香了!”
她舔了舔嘴唇,遺憾地說了一句:“可惜,哎。”臉上一副又不能拿來吃,把魚養那麽肥幹嘛的樣子。
盛兮顏輕笑出聲,眉眼彎彎。
“都說京城人傑地靈,我就覺得比不上我們北疆,在京城這兩年我都快被拘死了。”程初瑜很無奈,她話鋒一轉,興致勃勃地問道,“顏姐姐,你成親後是不是也會跟世子爺去北疆?那裏可好了。”
盛兮顏起了心思,問道:“北疆是什麽樣的?”
“北疆美極了。”一說到北疆,程初瑜就來了勁,興致勃勃道,“有大片大片的草園,可以隨便騎馬,還有沙漠,在沙漠裏可以騎駱駝。顏姐姐,你知道駱駝嗎,它長得比馬還大,能不吃不喝地在沙漠裏走上好幾天,我特想養一頭,就是我娘不讓……”
程家是武平侯府,程初瑜一家是三房,程將軍長年在鎮北軍中任職,直到兩年前,才舉家被調回京城。
程初瑜把北疆誇了個遍,又有些感慨道:“其實要不是有鎮北王府在,北疆也沒這麽好……”
北燕凶殘,百年來,一直對大榮虎視耽耽,北疆其他的蠻夷小國也都以北燕馬首是瞻。幾乎每隔十來年,北燕就會發起一波猛襲,接下來就是數年的戰亂不絕。
鎮北王府也曾想過把北燕徹底殲滅,但是戰亂過後,北疆兵殘糧缺,需要休養生息。而且就算北燕不來,那些蠻夷小國也時不時會越境殺掠,小規模的衝突總是斷不了。
“當年王爺戰死後,我們北疆的人都為他簪了杏花。”程初瑜雙手捧著下巴,以一種對京城的貴女們來說,很沒規沒矩的姿勢坐著。
“杏花?”盛兮顏挑了挑眉,麵露思忖,“北疆是用杏花作為哀悼的嗎?”
程初瑜搖搖頭,抓了一把魚食丟下去,頭也不抬地說道:“當時北燕人把王爺的屍身埋在了杏樹下當作花肥來折辱北疆軍,等到世子爺搶回王爺屍骨後,屍身早已經腐爛了,所以,世子爺在扶靈回來的時候,用杏花填滿了靈柩,遮掩氣味。在安葬王爺後,世子爺就把這些杏花撒在墓前。當年我們去祭拜時都會簪上一朵。”
那時候,江越城上下的軍民,無論男男女女,人人簪著杏花,等墓前的杏花被拿光,就自發的出去采來簪,北疆上下,都記著王爺身死之仇,萬眾一心,在楚元辰的率領下,以少勝多打了一場大勝仗,把已經兵臨城下的北燕大軍打得接連敗退,這才給北疆換來了些許喘息的時間。
程初瑜看了看左右,見沒有人注意她們,目光又在親水亭廊裏的皇帝身上落了一瞬,才湊到盛兮顏地耳邊,用隻有她們兩個人才能聽到的聲音,小小聲地說道:“我有一次聽爹爹說,世子爺在上折回稟戰況後,朝中就有人提出,為王爺守國孝七日,文武百官簪杏花,以示務忘前恥,眾致一心。但最後好像沒成。”
“還有呢……”
姑娘家咬著耳朵說悄悄話,在大庭廣眾下確實有些不太雅觀,但也不會惹人注意就是。
“盛大姑娘。”
這時,有一個穿著青色比甲的丫鬟模樣的人匆匆跑了過來,她向盛兮顏屈了屈膝,焦急地氣喘籲籲道:“靜樂郡主暈倒了。”
盛兮顏一怔,俏臉微白,連忙站了起來問道:“出什麽事了?”
方才在花榭的時候,盛兮顏就注意到靜樂郡主的臉色有些不佳,似是急怒攻心,所以,後來,她就刻意多說了一些話來逗她開心,讓她得以心緒疏朗。
丫鬟慌慌張張地稟道:“長公主殿下本來正要帶郡主她們過來這裏,但走到一半,郡主突然捂著胸口倒了下去,然後就昏迷不醒了。殿下已經讓人去叫了太醫來,讓奴婢喊您過去陪著。”
盛兮顏秀眉微蹙,心道:靜樂是出來做客的,隻帶了貼身丫鬟,若真是急怒攻心而暈倒,等太醫趕來,怕是會來不及。
念及此,盛兮顏就對程初瑜說道:“我去看看。”
北疆兒女對鎮北王府都有幾分孺慕之情,程初瑜趕緊道:“你去吧,若有什麽事,你讓昔歸回來告訴我一聲。”
“好。”
“盛大姑娘,這邊請。”丫鬟低著頭,在前麵給她引路,昔歸亦跟在盛兮顏身後。
離開了親水亭廊後,丫鬟就加快了腳步,她帶著盛兮顏穿過一條蜿蜒曲折的青石板小徑,四周的人漸漸少了,遠遠地還能依稀聽到一些從親水亭廊那裏傳來的動靜,石徑的兩邊是遮陰的大樹,透過茂密的樹影看去,親水亭廊裏,影影綽綽。
因為皇帝蒞臨,親水亭廊裏已不複方才的熱鬧喧囂,除了昭王和清平郡主還在繼續有說有笑外,其他人都難免有些拘謹,連說話都不敢大聲。就算皇帝不想這麽多人圍著,打發他們出去玩,這玩起來也不夠盡興。於是,不卑不亢的趙元柔讓皇帝不免多看了幾眼。
趙元柔正神采飛揚地說著《俠客行》,在詩句的豪情壯誌中,她的眉眼間也平添了幾分英氣。
皇帝漫不經心地搖著手裏的折扇,心道:難怪皇弟對她這般上心,不惜放棄那些名門貴女都要娶她為正妃,確實比名門貴女多了幾分別樣風情。
“大舅舅,娘親來了。”清平從小養得嬌,性子活潑得很,歡快地喊了一聲後,就向著正走過來的永安揮了揮手。
永安長公主濃妝豔抹,一身朱紅錦袍,美豔不可方物,很容易就能奪走了所有人的注意。但是,當她和靜樂郡主在一起的時候,卻明顯被壓了一籌。
靜樂郡主僅僅隻是略施薄粉,容貌就已更勝,更重要的是,在靜樂身上有一股子將門兒女凜然不屈的氣度。
靜樂郡主沒有見到盛兮顏,英眉挑了挑,心道:小丫頭去了哪兒?
莫不是去更衣了?不過,這小丫頭也不像是愛湊熱鬧的性子,許是在附近玩耍……
她不禁向問心湖畔看去,而這時,盛兮顏已經又穿過了一條抄手遊廊,來到一個小花園,花園雕欄玉砌,曲徑通幽,格外寧靜,連下人都沒見一個。
丫鬟還在前頭帶路,肩膀有些僵硬的動了動。
盛兮顏勾起嘴角,腳步隨之緩了下來。
見她沒有跟上,丫鬟回頭催促著說道:“盛大姑娘,就在前麵了。”
“不著急。”盛兮顏眉眼含笑,問道:“姑娘怎麽稱呼?”
丫鬟怔了怔,不明她的用意,隻答道:“奴婢名喚雯兒。”
而《十麵埋伏》是一首激昂的樂曲,與這柔美的劍舞其實並不相搭,但是趙元柔口中那一句句豪邁的詩句,卻讓劍舞與樂曲完融地交融在了一起,又平添了幾分聲勢赫赫。
“銀鞍照白馬……”
趙元柔每念一句,就揮出一劍,動作由慢到快,到了“十步殺一人”的時候,劍勢突然再度加快,裙擺紛飛,劍隨舞動,劍光如遊蛇,仿佛與這樂曲一般,殺機四伏。
“好詩。”
“好舞。”
“好劍。”
有人撫掌讚了一句,打破四下的寧靜。
在場所有人都被這段劍舞給吸引住了,直到這時才注意到,昭王正伴著一個中年男人走來。那男人將近不惑的年紀,頜下留著短須,麵目俊朗,眉眼間與昭王有五六分相似,他漫不經心地搖著一把折扇,目光幽暗,帶著一種上位者的矜傲。
昭王陪伴在側,有說有笑,且麵露恭敬。
在他們的身後還跟著三個人,有兩個腰間佩劍,下盤沉穩,不苟言笑,另一個則麵白無須,雙手端著就像習慣性的拿著什麽東西似的。
盛兮顏猜測,來的多半是大榮朝的皇帝。
趙元柔和清平郡主還在舞著,那一句句讓人心潮澎湃的詩句從趙元柔的口中而出,在這聲聲激昂的樂曲中,更顯驚心動魄。
他收起折扇,輕輕敲擊掌心,麵露讚賞。
隨著最後一句“白首太玄經”,琴曲在英雄末路中戛然而止。
“好!”
他又是一聲讚,隨後問道:“這首詩叫什麽?”
趙元柔已經收了劍,遙遙抱拳道:“此詩名為《俠客行》”
“是誰所做?”
趙元柔淡淡一笑,回道:“是我。方才《十麵埋伏》的琴聲響起,我心有感悟。”
“俠、客、行……好一首《俠客行》!”昭王目光灼灼地看著她,充滿驚歎和讚賞,“大哥,我說的吧,趙姑娘才華出眾,非尋常人所能及。”
那中年男人的確是大榮皇帝。
在太後賜婚後,昭王還是不甘心,硬纏了太後好久都沒有用,他就另辟蹊徑,找皇帝出麵。千磨萬求的把皇帝帶來了這裏。
皇帝的目光牢牢地粘在了趙元柔的身上,這小小的女子竟能做出如此氣勢磅礴的好詩,實在讓他刮目相看。
昭王的那一聲“大哥”,讓在場的人都猜到了這人的身份。
本來還算輕鬆愉悅的氣氛陡然一變,所有人都噤聲不語,舉止間也有些拘泥。
趙元柔眉眼一動,朝昭王看了過去,口中溢出無聲的歎息。她明白昭王對她的心意,但是,她隻是拿昭王當朋友,她都已經跟他說清楚了,他怎麽就不願意放棄呢。
“大舅舅。”清平郡主歡快地跑了過去,“我舞得怎麽樣?”
皇帝的目光終於從趙元柔的身上挪開,也讚了一句:“不錯不錯,清平這一舞,讓……讓我刮目相看。”
清平抱著劍,嬌憨地說道:“那大舅舅要不要賞我些什麽?”
皇帝點了點她的額頭,寵溺道:“我這兒有新得的金蟬翼,你拿去做衣裳吧。”他停頓了一下,看向趙元柔時目光灼熱,補充道,“你與這位趙姑娘,一人兩匹。”
清平受寵,常常來往宮中,自是知道,江南今年新上貢了一種為名“金蟬翼”的布料,輕薄如蟬翼,金絲與蠶絲根根交織,在陽光底下璀璨生輝,美不勝收。這種料子極為難得,聽說今年一共隻得了六匹。
清平開心了,跟著趙元柔說道:“我們一人一半。你先挑。”
“大哥。”昭王跟在皇帝身邊,小小聲地說著,“你就替我去跟母後說說吧。”
皇帝神情一頓,敷衍道:“這件事,我再想想。”
昭王一喜,覺得有希望了,隻要自己再接再勵,準能行。
“那說好了啊,您一定要好好想……”
說話間,一眾人等簇擁著皇帝往亭廊去了,程初瑜問道:“還要不要玩射覆?”
盛兮顏意味深長地說道:“估計是沒什麽人有心情玩了。”
皇帝蒞臨,哪怕是微服私訪,不少人也都會簇擁在側,再說了,皇帝在,誰還敢大肆說笑?氣氛怕是很難以恢複到先前。
不過,盛兮顏沒有去看皇帝,而是直視著趙元柔的背影。
這首名為《俠客行》的詩,她死後在那本小說上也看到過,同樣是趙元柔做的,不過,那是在幾年後,鎮北王府已經覆滅,北燕一舉破關,連續攻下大榮數城,逼近京城。
周景尋當時已是禁軍三千營總兵,臨危受命,奔赴前線。
大軍開拔那日,趙元柔在十裏亭當場做了這首《俠客行》為他踐行。
盛兮顏:“……”
盛兮顏雖然不擅作詩弄詞,但是,她也是知道的,詩詞歌賦都是需要意境,才能有感而發,但是,剛剛的劍舞,和上一世的出軍,明明是兩種不同的意境,趙元柔都是當場做詩,而且還一字不差。
尤其趙元柔方才親口所說,她是聽了《十麵埋伏》才有所感悟,但《十麵埋伏》明明是“英雄末路”,“烏江自刎”,總不能她在送周景尋出征時,也同樣感悟到了“慘敗”和“自刎”吧?
唔……
好像有點意思。
第30章
“顏姐姐,”程初瑜問公主府的丫鬟討來了魚食,說道,“我們去喂魚吧。”
她開開心心地挽了盛兮顏去湖畔坐下。
問心湖裏養了不少錦鯉,一條條都是肥肥壯壯的,拋出一把魚餌,就會有一大群魚兒歡快地搖著尾巴遊過來。
程初瑜盯著錦鯉看了一會兒,遺憾地說道:“可惜不好吃。”
盛兮顏:“……”
“顏姐姐,你別不相信,”程初瑜一本正經地說道,“我剛來京城的時候就吃過一回,魚肉柴極了,還沒有我在北疆時隨便從河裏釣上來的魚兒好吃。我最喜歡和三哥一塊兒去釣魚,釣起來後直接點把火烤著吃,可香了!”
她舔了舔嘴唇,遺憾地說了一句:“可惜,哎。”臉上一副又不能拿來吃,把魚養那麽肥幹嘛的樣子。
盛兮顏輕笑出聲,眉眼彎彎。
“都說京城人傑地靈,我就覺得比不上我們北疆,在京城這兩年我都快被拘死了。”程初瑜很無奈,她話鋒一轉,興致勃勃地問道,“顏姐姐,你成親後是不是也會跟世子爺去北疆?那裏可好了。”
盛兮顏起了心思,問道:“北疆是什麽樣的?”
“北疆美極了。”一說到北疆,程初瑜就來了勁,興致勃勃道,“有大片大片的草園,可以隨便騎馬,還有沙漠,在沙漠裏可以騎駱駝。顏姐姐,你知道駱駝嗎,它長得比馬還大,能不吃不喝地在沙漠裏走上好幾天,我特想養一頭,就是我娘不讓……”
程家是武平侯府,程初瑜一家是三房,程將軍長年在鎮北軍中任職,直到兩年前,才舉家被調回京城。
程初瑜把北疆誇了個遍,又有些感慨道:“其實要不是有鎮北王府在,北疆也沒這麽好……”
北燕凶殘,百年來,一直對大榮虎視耽耽,北疆其他的蠻夷小國也都以北燕馬首是瞻。幾乎每隔十來年,北燕就會發起一波猛襲,接下來就是數年的戰亂不絕。
鎮北王府也曾想過把北燕徹底殲滅,但是戰亂過後,北疆兵殘糧缺,需要休養生息。而且就算北燕不來,那些蠻夷小國也時不時會越境殺掠,小規模的衝突總是斷不了。
“當年王爺戰死後,我們北疆的人都為他簪了杏花。”程初瑜雙手捧著下巴,以一種對京城的貴女們來說,很沒規沒矩的姿勢坐著。
“杏花?”盛兮顏挑了挑眉,麵露思忖,“北疆是用杏花作為哀悼的嗎?”
程初瑜搖搖頭,抓了一把魚食丟下去,頭也不抬地說道:“當時北燕人把王爺的屍身埋在了杏樹下當作花肥來折辱北疆軍,等到世子爺搶回王爺屍骨後,屍身早已經腐爛了,所以,世子爺在扶靈回來的時候,用杏花填滿了靈柩,遮掩氣味。在安葬王爺後,世子爺就把這些杏花撒在墓前。當年我們去祭拜時都會簪上一朵。”
那時候,江越城上下的軍民,無論男男女女,人人簪著杏花,等墓前的杏花被拿光,就自發的出去采來簪,北疆上下,都記著王爺身死之仇,萬眾一心,在楚元辰的率領下,以少勝多打了一場大勝仗,把已經兵臨城下的北燕大軍打得接連敗退,這才給北疆換來了些許喘息的時間。
程初瑜看了看左右,見沒有人注意她們,目光又在親水亭廊裏的皇帝身上落了一瞬,才湊到盛兮顏地耳邊,用隻有她們兩個人才能聽到的聲音,小小聲地說道:“我有一次聽爹爹說,世子爺在上折回稟戰況後,朝中就有人提出,為王爺守國孝七日,文武百官簪杏花,以示務忘前恥,眾致一心。但最後好像沒成。”
“還有呢……”
姑娘家咬著耳朵說悄悄話,在大庭廣眾下確實有些不太雅觀,但也不會惹人注意就是。
“盛大姑娘。”
這時,有一個穿著青色比甲的丫鬟模樣的人匆匆跑了過來,她向盛兮顏屈了屈膝,焦急地氣喘籲籲道:“靜樂郡主暈倒了。”
盛兮顏一怔,俏臉微白,連忙站了起來問道:“出什麽事了?”
方才在花榭的時候,盛兮顏就注意到靜樂郡主的臉色有些不佳,似是急怒攻心,所以,後來,她就刻意多說了一些話來逗她開心,讓她得以心緒疏朗。
丫鬟慌慌張張地稟道:“長公主殿下本來正要帶郡主她們過來這裏,但走到一半,郡主突然捂著胸口倒了下去,然後就昏迷不醒了。殿下已經讓人去叫了太醫來,讓奴婢喊您過去陪著。”
盛兮顏秀眉微蹙,心道:靜樂是出來做客的,隻帶了貼身丫鬟,若真是急怒攻心而暈倒,等太醫趕來,怕是會來不及。
念及此,盛兮顏就對程初瑜說道:“我去看看。”
北疆兒女對鎮北王府都有幾分孺慕之情,程初瑜趕緊道:“你去吧,若有什麽事,你讓昔歸回來告訴我一聲。”
“好。”
“盛大姑娘,這邊請。”丫鬟低著頭,在前麵給她引路,昔歸亦跟在盛兮顏身後。
離開了親水亭廊後,丫鬟就加快了腳步,她帶著盛兮顏穿過一條蜿蜒曲折的青石板小徑,四周的人漸漸少了,遠遠地還能依稀聽到一些從親水亭廊那裏傳來的動靜,石徑的兩邊是遮陰的大樹,透過茂密的樹影看去,親水亭廊裏,影影綽綽。
因為皇帝蒞臨,親水亭廊裏已不複方才的熱鬧喧囂,除了昭王和清平郡主還在繼續有說有笑外,其他人都難免有些拘謹,連說話都不敢大聲。就算皇帝不想這麽多人圍著,打發他們出去玩,這玩起來也不夠盡興。於是,不卑不亢的趙元柔讓皇帝不免多看了幾眼。
趙元柔正神采飛揚地說著《俠客行》,在詩句的豪情壯誌中,她的眉眼間也平添了幾分英氣。
皇帝漫不經心地搖著手裏的折扇,心道:難怪皇弟對她這般上心,不惜放棄那些名門貴女都要娶她為正妃,確實比名門貴女多了幾分別樣風情。
“大舅舅,娘親來了。”清平從小養得嬌,性子活潑得很,歡快地喊了一聲後,就向著正走過來的永安揮了揮手。
永安長公主濃妝豔抹,一身朱紅錦袍,美豔不可方物,很容易就能奪走了所有人的注意。但是,當她和靜樂郡主在一起的時候,卻明顯被壓了一籌。
靜樂郡主僅僅隻是略施薄粉,容貌就已更勝,更重要的是,在靜樂身上有一股子將門兒女凜然不屈的氣度。
靜樂郡主沒有見到盛兮顏,英眉挑了挑,心道:小丫頭去了哪兒?
莫不是去更衣了?不過,這小丫頭也不像是愛湊熱鬧的性子,許是在附近玩耍……
她不禁向問心湖畔看去,而這時,盛兮顏已經又穿過了一條抄手遊廊,來到一個小花園,花園雕欄玉砌,曲徑通幽,格外寧靜,連下人都沒見一個。
丫鬟還在前頭帶路,肩膀有些僵硬的動了動。
盛兮顏勾起嘴角,腳步隨之緩了下來。
見她沒有跟上,丫鬟回頭催促著說道:“盛大姑娘,就在前麵了。”
“不著急。”盛兮顏眉眼含笑,問道:“姑娘怎麽稱呼?”
丫鬟怔了怔,不明她的用意,隻答道:“奴婢名喚雯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