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氏的身後跟著一個默不作聲的小姑娘,她也就十一二歲,梳著雙丫髻,身上的衣裳已經洗得都有些泛白了。


    “娘,這盛大姑……”江氏突然停下腳步,想要說什麽,小姑娘一時沒留神,撞在了她的身上。


    江氏眉頭一皺,想也不想就一巴掌朝她肩後拍了過去:“你沒長眼啊!”


    第54章


    小姑娘被打得往前趔趄了幾步,差點沒站穩。


    她下意識地抬起了頭,桃花眼中仿佛籠罩著一層黑色薄紗,整個眸子暗淡無光。


    江氏姣好的麵上掠過一抹戾氣,煩躁地冷哼了一聲:“晦氣。”


    老太太不耐煩地道:“夠了。也不看看是在什麽地方。”


    江氏訕訕收手:“娘,盛大姑娘不肯見咱們可怎麽辦?小小年紀的,架子還端得這麽高,您可是世子的親祖母!”


    “親祖母又怎麽樣。”江老太太不快道,“那位可是姓楚的,跟咱們不是一條心。”


    江氏訥訥著說道:“現在要怎麽辦?庭哥傷得這般重,還被趕了出來,鎮北王府也委實太狠了。我就說嘛,郡主就是個傲慢,潑辣的。”


    “庭哥傷成了這樣,我這心裏,真的……”她拿出了帕子,輕輕拭著眼角,柔軟的仿佛風中的拂柳。


    江老太太沒有說話,自顧自地往前,腳步越來越重,似乎是在發泄著心中的不爽。


    鎮北王府也太過份了,他們楚家絕了後,老江家給了他們兩個男娃,現在居然說和離就和離,說把他們趕走就趕走,簡直欺人太甚。


    想到前些天,鎮北王府突然派人過去收了他們鋪子和宅子,又把他們從宅子裏頭趕了出來,江老太太就氣不打一處來。


    這二十多年來,她已經享受慣了老太君的待遇,陡然被人趕走,讓她一時間不知所措,隻能趕緊來了京城,一問江庭才知道,他和靜樂和離了。


    江老太太簡直難以置信,再問了幾句,江庭才支支吾吾地說靜樂把他也趕了出來,而江庭現在住的這個兩進的宅子是他唯一的私產,還是給人幫了個忙,人家送給他的,其他的一切都是鎮北王府的,他連一件衣裳都沒能帶走。


    江老太太簡直氣壞了,她和兒子商量了一下,才決定今天過來找盛大姑娘,聽兒子說,盛大姑娘時常出入王府,和郡主親若母女,她就想著,也許可以讓盛大姑娘幫忙勸勸,畢竟還沒嫁過門,公婆就和離了,盛大姑娘的臉上也不好看


    沒想到居然連麵都沒見著,就被打發了,還白搭她一份賀禮。


    家裏的田地鋪子都被鎮北王府收走了,就算還有些銀子,這樣子也不夠花啊,她每天的參湯都要一兩銀子呢。


    若是尋常人家,未過門的媳婦敢這樣沒有教養,早就退親了。


    “先回去再說。”江老太太臉上的皺紋更深了,沉悶地說道,“你一會兒去叫個人牙子來,咱們也買上幾個人,這兩進的宅子還是太小了,住都住不開。”


    江氏應了一聲,又捏了捏帕子說道:“娘,庭哥他傷得這般重,您說要不要再去尋個好大夫?若是留下殘疾,他這差事就也保不住了。”


    朝廷命官是不能身有殘疾的。


    江老太太點頭:“去吧,京城裏應該有不少好大夫,多叫幾個人來看看。還有……”她混濁的眼神斜了一眼跟在他們後麵的小姑娘說道,“這小丫頭片子,你可得看好了。”


    江氏連忙應是,不耐煩地喊了一句:“磨磨蹭蹭的做什麽呢,還不走快點!”


    小姑娘平日被打怕了,一看到她抬手,就下意識地往後縮了縮。


    “鎮北王府在施藥。”


    這時,突然有人匆匆從她們身邊跑過,向一個婦人說道,“就在東城門,你家孫子前些天不是染了風寒嗎,鎮北王府還請了個大夫坐診,隊都排得老長了,趕緊快去吧。”


    那婦人眼中一喜,連忙道:“我這就去叫孫子來。郡主娘娘真是個大善人啊。”


    “是啊。郡主娘娘說了,是為盛大姑娘積福。盛大姑娘好福氣……”


    小姑娘的眼中亮起一點光,似是羨慕,很快就又暗淡了下去。


    整個京城在為鎮北王府的下聘嘖嘖稱道了幾日後,就有聖旨公告,北燕王子耶律齊將代表北燕向大齊獻上國書,願世世代代永為臣屬國。


    大榮與北燕是世仇,從太祖時起,到如今,已經打了上百年,北燕在大榮的國土上不知道殺了多少人,更有幾次差點就破關而入,直逼京城。


    終於,北燕降了。


    還有比這更好的事嗎?!當然沒有!


    京城瞬間就為這個消息沸騰了,百姓們奔走相告,一片喜氣洋洋。


    他們不能親眼見到獻國書的盛況,也絲毫不妨礙他們在心中想象。


    什麽北燕使臣對著皇帝俯首稱臣。


    什麽耶律王子一見到鎮北王世子就嚇得兩腿都在打飄。


    什麽北燕人哭著喊著以後再也不敢犯境……


    不但如此,皇帝當日還將在京郊的園子裏為北燕使臣設宴,順便“試試新弩”,一展大榮國威。一時間大街小巷都在說著這件事,學子們紛紛大寫文章頌讚大榮國威。


    一連幾日,京城裏都彌漫著一種歡喜的氛圍。


    十月二十三那日,辰時剛過,靜樂就到盛府過來接盛兮顏一起去園子,楚元逸騎馬隨行。


    盛琰也和他們一塊兒去。


    北燕是楚元辰打下的,這大功,就連皇帝也難以磨滅,因而他就打算借著試弩一揚國威,免得百姓們被楚元辰所蠱惑,以為大榮朝全都得靠楚元辰。


    因而,皇帝大手筆地允許勳貴官員帶一兩個子弟前往,就連國子監的學子和在京的書生,他也親自挑了好幾個文章寫得好的,要讓他們一同去園子裏頭長長見識。


    雙方見過禮後,靜樂說道:“阿辰和皇上他們一塊兒去。”


    今日會在金鑾殿上獻了國書後,皇帝再攜文武百官和北燕使臣一起去園子。


    而靜樂他們會先行一步,到園子後再等聖駕到來。


    盛兮顏笑著應了,直接上了馬車。


    馬車不疾不緩地開動,紀明揚和韓謙之以及一眾侍衛拱衛著。


    盛兮顏把手上的一個掐絲琺琅暖手爐塞給了靜樂,一本正經地說道:“郡主,您穿得太單薄了。”


    靜樂被蝕心草折磨了四年,如今還在吃藥,最是受不得寒,但她自小就不喜歡穿厚重的衣裳,又想著今日天氣不錯,就沒聽蘭嬤嬤的。


    手爐是南瓜型的,暖呼呼的,捂在掌中很舒服。


    盛兮顏忍不住炫耀道:“我就知道郡主不會好好聽話。”自己真是機靈。


    靜樂漂亮的桃花眼顧盼生輝,跟著蘭嬤嬤感慨道:“我就說吧,果然還是姑娘最是貼心,比小子好多了!”


    “是是是!”蘭嬤嬤應了幾句,“您啊,現在早就不聽奴婢的,隻聽盛大姑娘的了。”


    蘭嬤嬤的臉上露出適時的幽怨,惹得靜樂忍不住笑出聲來。


    靜樂捂著手爐,舒舒服服地往後一靠,豔麗的桃花眼半眯,有些慵懶。


    盛兮顏讓昔歸給自己倒了杯果茶,小口小口地噙著,隨口說道:“郡主,前幾天,江家老太太來過,就是在下聘的那天,說是來送賀禮。”


    靜樂挑了下眉梢。


    江庭入贅,鎮北王府是要給聘禮的,一共六十四抬,靜樂考慮到江家貧寒,還額外多給了兩個鋪子,一個田莊,足夠他們一家子過上衣食無憂的富庶日子。


    就連江庭時不時從賬上支些銀子寄回去,靜樂也從來沒有管過。


    江家與鎮北王府有親,盡管靜樂沒有刻意宣揚,朝廷命官個個都是人精,地方官吏對江家也是頗為照顧的。


    這些年來,可以說是沒有虧待過他們。


    本來若隻是和離,送出去的聘禮,自然不會再要回來,就像當初她和江庭說的,鎮北王府給江家的榮華富貴,就當作是換了兩個孩子,從此一筆勾銷。誰料,這江庭竟連阿辰都不放過,甚至還刻意泄露北疆機密,害得北疆軍差點死傷無數。


    靜樂實在咽不下這口氣,恨不得活剮了他,也就是為了大局才忍了下來。


    這邊忍了,那當然要從別的地方討回來。


    靜樂也不瞞她,輕描淡寫地說道:“我把給江家的東西都要回來了。”


    盛兮顏:“……”好厲害啊!


    靜樂派人去把當初聘禮都收了回來,然後,讓人去跟地方官說一聲,江家已經不是鎮北王府的親家了。


    她笑著說道:“他們估計是待不下去,就來了京城找江庭了吧。”


    靜樂摸摸她柔軟的發頂,避開了發上的珠釵,說道:“你不用理會他們,這等人,你但凡給他們一個好臉色,他們就能貼著你不放。”


    靜樂嗤笑道:“京城米貴,居之不易。”


    盛兮顏乖乖地點了點頭。


    靜樂正想說一聲“真乖”,忽然心念一動,撩開窗簾朝外麵看去問道:“逸哥兒,最近可有江家的人去找過去你?”


    楚元逸正策馬跟著馬車,聞言搖了搖頭,說道:“沒有。”


    靜樂提醒了一句道:“若是他們來找你,你別理。你姓楚,不姓江。”


    楚元逸趕緊應了一聲:“是。”


    放下車簾,馬車順利地出了城門,一路往園子去。


    等到了園子的時候,也就巳時,昔歸留在了外頭的馬車裏,隻有蘭嬤嬤跟著進去。


    宮人把他們領到了望亭水榭,盛兮顏遠遠就看到了倚在美人靠上喂魚的趙元柔。


    兩人對視了一眼,盛兮顏沒有過去,她也沒有過來。


    “逸哥兒,琰哥兒,你們自個兒去吧。”


    楚元逸遲疑了一下,盛琰就笑道:“元逸,走走走,你又不是姑娘家,別總是不愛動,我們看到他們在玩立射,我們也去吧。”


    楚元逸猶猶豫豫地跟著他走了。


    靜樂打發了兩人自己去玩,歎道:“這孩子也不知道像誰……”


    去就去,不去就不去,對靜樂來說都是可以的,這也不是什麽重要事,他偏就什麽都不說,優柔寡斷,完全沒有自個兒的主意。


    “顏姐兒,你說要不要把他放到軍中去練練?”靜樂早就這麽想了,又擔心引起皇帝猜忌。


    近來鎮北王府的情況是比幾年前要好得多,也還是如履薄冰,每一步都不能走錯。


    “郡主,還是問問世子吧。”盛兮顏說道,“世子興許另有打算。”


    她說得很對。靜樂默默點頭,兩人一同走進了水榭。


    十月末的風漸涼,水榭裏點著暖爐,又有熏香冉冉升騰起白煙,教坊司的歌姬正抱著琵琶說書,她的聲音婉約,琵琶悠揚,煞是好聽。


    靜樂有一搭沒一搭的聽著,同盛兮顏說說笑笑,問她最近看的話本子,說起京城新來的一家胭脂鋪子的胭脂好看極了雲雲。


    沒多久,人就漸漸多了,靜樂身份尊貴,不少人過來與她見禮,又坐到了她的身邊。


    今日北燕獻國書,這大功必是楚元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早文女配改拿爽文劇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臨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臨天並收藏古早文女配改拿爽文劇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