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節
古早文女配改拿爽文劇本 作者:臨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盛兮顏讓人給清平奉茶,笑道:“要不是郡主您,初瑜和傅家的親事可能就要說不清了。說起來,初瑜還得謝謝郡主您呢。”
程初瑜掩嘴輕笑,舒展的眉眼中,含滿了舒心和愉悅。
盛兮顏笑吟吟地說道:“初瑜才瞧不上傅君卿呢,沒有主見,又狂妄自大。”
“顏姐姐,你別說了。”程初瑜故意等她說完,才道,“這樣說,對傅世子不好,其實傅世子也挺出色的,隻不過,若是成親,還是算了吧。”
她們倆言笑晏晏,清平的臉色越來越不好看,忍不住去拽腰間的絡子。
武安伯他們回就的時候,曾進宮複過命,當時她也正好去宮裏給外祖母請安,遠遠地就看到風姿綽約的傅世子,他一身銀色的鎧甲在太陽底下,閃閃發亮,一下子就吸引了她的目光。
當時她就動了心,但也隻是動心而已。
她知道武安伯府還在守孝,打算等他們出了孝再讓娘親去打聽打聽。
直到,在慈寧宮聽到程夫人說,程初瑜和傅君卿訂了親……
她清平的看上的,不管是東西,還是人,誰都不能搶走!
於是動心就成了執著。
再後來,她搶到了。
可是,現在看著泰然自若,談笑風聲的程初瑜,她的心裏反而不太舒坦。
不知怎麽的,傅君卿好像也沒有那麽光彩眩目了。
她的心裏越發的不是滋味,總覺得自己似乎是被人耍了一把。
香甜的花茶喝在嘴裏也變得沒滋沒味。
她不想待下去了,突然就站起來了,不快地說了一句:“本郡主還有事,先告辭了。”
她也不等盛兮顏客套兩句,就轉身離開。
程初瑜不忘說道:“郡主慢走,您放心,我一定給您送上厚厚的添妝,以謝您的搭求之情。”
說到“搭救之情”時,程初瑜是誠心誠意的,還有些後怕呢。
他們一家去北疆,武安伯府一家去了嶺南,一南一北的,其實她和傅君卿有好些年沒有見過了,對他的記憶還停留在兒時,幸好沒蒙頭走進這大坑裏。
清平被她氣得腳下打了個踉蹌,差點被門檻絆倒,幸虧一旁的丫鬟扶了她一把,形容間有些狼狽。
等人走後,兩人相視一笑,笑作了一團,程初瑜向盛兮顏豎起了大拇指,讚道:“這門親事看來是成不了了,就是武安伯夫人可不會輕易答應。”
她背著武安伯私自做了這麽多事,等到武安伯辦完了差事回來,必定是要大怒的,本來她可以拚著受一頓罵,反正兒子都這麽大了,再怎麽也不可能休了她,可是,若是婚事落了空,那她就兩頭不得好,不但要受了武安伯的厭棄,傅君卿接連退婚,日後的親事怕是隻能擇的更低一頭。
“武安伯夫人連我都瞧不上,若是兒媳婦的門第比我還低,她怕是要哭死了。”程初瑜開心道。
說起來,程家門第絕不低,程先卓已是正二品武將了,在朝堂上也是有立足之地的。隻是武安伯夫人眼高手低又慣會裝模作樣罷了。
盛兮顏笑眯眯地說道:“不是說過幾天就下小定了嗎,那就看看這小定禮能不能成吧。”
程初瑜還真就認真地猜了一下:“我說成不了。”
正像程初瑜所猜測的那樣,等到二月中旬,良辰吉日,當傅家興致勃勃地去永安長公主府下定的時候,清平拒絕了。
武安伯夫人為表鄭重,不但親自前來,還請了怡親王妃作為媒人,又備了最隆重的定禮,整個人喜氣洋洋地上門,她一心以為自己滿心期盼的兒媳婦肯定能夠娶到手,結果就被當著怡親王妃的麵,狠狠地打了臉,清平高傲地把傅君卿的庚帖甩了出來,讓她可以走了。
武安伯夫人驚住了,繼而又是惱羞成怒。
她胡攪蠻纏,甚至跟伯爺都翻了臉,就是為了能夠討到心目中的兒媳婦,現在清平是什麽意思?!反悔了?
武安伯夫人氣得手都在抖,要不是清平跟她說,對兒子一見傾心,她又怎麽會去給程初瑜下藥呢?!
“不行!”
武安伯夫人氣不過,直接一拍茶幾道:“我們兩家已經交換了庚帖,豈有說反悔就反悔的。”
“京城上下都知道清平許給了傅家,隨意毀親,清平日後可還嫁得出去?”
“長公主殿下,有什麽事,我們也算是自己人了,有什麽事,大可以坐下來好好商量。”
武安伯夫人強忍著怒氣,這番話說得是軟硬兼施。
“笑話。”永安長公主嗤笑道,“我家清平金尊玉貴,豈有嫁不出去的道理,先前是見傅君卿長得好看,她看中了,現在她又不喜歡了,這也沒什麽啊,怪就怪你兒子長得不夠好。就算成了親也能和離,更別提現在還沒成親呢。你也別在這兒胡攪蠻纏的了。”
這番話把武安伯夫人給聽傻了。
倒是怡親王妃看她可憐,悄聲提醒了一句,說道:“夫人,清平先頭已經拒了兩樁婚事了。”
她這話說得隱晦,聽起來就像是在說,別人向清平求親,清平沒有答應,可是在現在這麽一說,那意思分明就是,清平先頭還看中過兩個,但沒過多久就又看不中了,像現在一樣,拒親了。
武安伯夫人的心上像是墜著一塊大石頭,沉甸甸的,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們一家長年在嶺南,去年才剛剛回京,又一直守孝足不出戶,她怎麽能想到,這世上會有這種離譜的事!
她跟人打聽的時候,不是都說清平郡主溫婉賢惠嗎?!
武安伯夫人的頭開始痛了,太陽穴一抽一抽的。
她有些後悔,不過,現在也由不得她放棄,兒子要娶清平的事已經鬧得滿城皆知,若是這門婚事不成,而且還是被清平給甩了的,兒子以後怎麽抬得起頭來。
他們家可是剛剛除服,以後要在京城走動的,兒子也是擔差事的。
清平再糟,也是太後的嫡親外孫女,能娶到她,對兒子的前程肯定有利。
再說了,等她進門,自己再慢慢教也來得及!
“我不同意!”
武安伯夫人拚著老臉不要,在公主府裏叫囂道:“這樁親事,我絕不會罷休的,就算告到太後那裏,我也不會罷休!長公主殿下,你家清平是姑娘家,看是你能豁得出臉來,還是我能!”
“長公主殿下,別忘了,當日可是你親自上門來提得親!”
“現在說反悔就反悔,這京城上有皇上太後,可不是長公主您說了算的。”
清平厭惡地皺了下眉。
本來對要不要拿回庚帖,她多少還是有幾分遲疑,對她來說,得不到的永遠都是最好的,但凡得到了了就也就沒有什麽意思了。
尤其這傅君卿還是別人不要的!
憑什麽程初瑜瞧不上的人就要給她?!她才不要呢!
麵對武安伯夫人的質問,她皺了下眉頭,丟下一句:“反正我不嫁,誰愛嫁誰嫁去。”
一甩袖,直接就走了。
清平一走,永安長公主也跟著走了,絲毫不在意武安伯夫人方才的威脅,把武安伯夫人丟在了正廳裏,臉色難堪。
“夫人。”怡王妃尷尬地說道,“不如我們就……”
怡王妃想勸她還是走吧,本來聽聞清平又瞧上一個的時候,她就不太看好,要不是自家和武安伯府有些舊情,其實挺不想當這個媒人的。
果然,沒臉了吧!
“我們先走吧,這婚姻大事,總得兩廂情願才是,既然長公主不樂意,不如……”
話說到一半,就看到永安長公主帶著清平回來了,她們倆也沒說什麽,就是站著等了一會兒,絲毫沒有理會武安伯夫人。
不多時,慈寧宮的曹喜公公帶著一眾內侍和侍衛被人引了進來,手上還拿著一道懿旨。
他看了一眼武安伯夫人,用尖細的聲音說道:“夫人原來也啊,那正好了,一同接旨吧。”
“太後有旨……”
正堂中的眾人全都跪下接旨。
太後懿旨,賜婚清平郡主和武安伯世子傅君卿。
這道聖旨一下,所有人都驚住了,武安伯夫人是先驚後喜,有懿旨在,這樁婚事就不是清平想拒絕就能拒絕的了!而清平卻是先驚後怒,拉住了永安的衣袖,一臉憤然。
先前外祖母是鬆了口,答應她嫁的,可沒說要下旨賜婚啊!
“我要去找外祖母!”
曹喜甩了一下拂塵,皮笑肉不笑地說道:“郡主,太後娘娘近日頭疾犯了,頗感不適,您和長公主殿下,無事就別去打擾了。”
永安皺眉不快道:“我想見母後還見不成了。”
曹喜隻笑不語,這樣子,似乎就在說:見不成。
永安瞬間就怒了,曹喜尖著嗓子道:“長公主殿下,咱家還要回宮複命,就先告退了。”
曹喜草草地行了一禮,帶著人走了,完全不理永安正在他背後叫囂怒斥,帶著一眾人等出了長公主府。
太後一道宣了兩道懿旨,一道是給清平的,另一道是給程初瑜的,太後得知程初瑜和傅君卿的親事不成後,還是動了先前的念頭,要把程初瑜許給昭王秦惟為側妃。
本來出了永安長公主府後,他們是得再去程府的,不過……
曹喜把另一道給程初瑜的懿旨塞給了隨行的小內侍,漫不經心地說道:“拿上,回去燒了。”
小內侍笑眯眯地應了是,隨手把懿旨揣著。
太後賜婚清平和傅君卿的事,在京城裏並沒有掀起什麽波瀾,對大多數的人而言,這兩家的婚事沒有什麽關注的價值,隻有清平很不高興,又連接跑了幾次宮,想要求太後收回成命,但就跟曹喜說的那樣,太後病了,她沒見著。
永安長公主府和武安伯府的婚事仿佛成了定局。
這些紛紛擾擾,對於盛兮顏來說,隻當看了一個熱鬧,比近日京城裏頭新上的戲有趣多了。
“姑娘。”昔歸一頭霧水,實在難以理解地說道,“永安伯夫人這是在鬧什麽啊,這樣不情不願的,就算清平郡主真嫁過去,日子能過得舒坦嗎?還有清平郡主也是,這不是她一心討來的嗎?”
盛兮顏手捧著繡棚,笑盈盈地說道:“這就是太閑閑出來的。你瞧瞧姑娘我,每天要做什麽多事,就沒閑工夫去瞎琢磨。”
昔歸輕笑了起來:“姑娘您說得對……”
她遞了一把剪子過去,盛兮顏剪斷了袖子上的最後一根線頭,她的嫁衣終於快要繡好了。
繡的真好看!
盛兮顏拿在手上喜滋滋地看了一會兒,自己的女紅隔了一世都沒有荒廢呢。
“姑娘。”
蕊峨來了,在外頭稟道,“姑爺讓您出去一趟。”
咦?
盛兮顏怔了怔,楚元辰找她?
不過,楚元辰來找她不是一向翻窗的嗎,怎麽這次直接就上門來了?
盛兮顏懶得多想,她讓昔歸把嫁衣收好,在鬢角上戴了一朵珠花,高高興興地就出去了。
楚元辰正在前院正廳,由盛興安陪著說話。
程初瑜掩嘴輕笑,舒展的眉眼中,含滿了舒心和愉悅。
盛兮顏笑吟吟地說道:“初瑜才瞧不上傅君卿呢,沒有主見,又狂妄自大。”
“顏姐姐,你別說了。”程初瑜故意等她說完,才道,“這樣說,對傅世子不好,其實傅世子也挺出色的,隻不過,若是成親,還是算了吧。”
她們倆言笑晏晏,清平的臉色越來越不好看,忍不住去拽腰間的絡子。
武安伯他們回就的時候,曾進宮複過命,當時她也正好去宮裏給外祖母請安,遠遠地就看到風姿綽約的傅世子,他一身銀色的鎧甲在太陽底下,閃閃發亮,一下子就吸引了她的目光。
當時她就動了心,但也隻是動心而已。
她知道武安伯府還在守孝,打算等他們出了孝再讓娘親去打聽打聽。
直到,在慈寧宮聽到程夫人說,程初瑜和傅君卿訂了親……
她清平的看上的,不管是東西,還是人,誰都不能搶走!
於是動心就成了執著。
再後來,她搶到了。
可是,現在看著泰然自若,談笑風聲的程初瑜,她的心裏反而不太舒坦。
不知怎麽的,傅君卿好像也沒有那麽光彩眩目了。
她的心裏越發的不是滋味,總覺得自己似乎是被人耍了一把。
香甜的花茶喝在嘴裏也變得沒滋沒味。
她不想待下去了,突然就站起來了,不快地說了一句:“本郡主還有事,先告辭了。”
她也不等盛兮顏客套兩句,就轉身離開。
程初瑜不忘說道:“郡主慢走,您放心,我一定給您送上厚厚的添妝,以謝您的搭求之情。”
說到“搭救之情”時,程初瑜是誠心誠意的,還有些後怕呢。
他們一家去北疆,武安伯府一家去了嶺南,一南一北的,其實她和傅君卿有好些年沒有見過了,對他的記憶還停留在兒時,幸好沒蒙頭走進這大坑裏。
清平被她氣得腳下打了個踉蹌,差點被門檻絆倒,幸虧一旁的丫鬟扶了她一把,形容間有些狼狽。
等人走後,兩人相視一笑,笑作了一團,程初瑜向盛兮顏豎起了大拇指,讚道:“這門親事看來是成不了了,就是武安伯夫人可不會輕易答應。”
她背著武安伯私自做了這麽多事,等到武安伯辦完了差事回來,必定是要大怒的,本來她可以拚著受一頓罵,反正兒子都這麽大了,再怎麽也不可能休了她,可是,若是婚事落了空,那她就兩頭不得好,不但要受了武安伯的厭棄,傅君卿接連退婚,日後的親事怕是隻能擇的更低一頭。
“武安伯夫人連我都瞧不上,若是兒媳婦的門第比我還低,她怕是要哭死了。”程初瑜開心道。
說起來,程家門第絕不低,程先卓已是正二品武將了,在朝堂上也是有立足之地的。隻是武安伯夫人眼高手低又慣會裝模作樣罷了。
盛兮顏笑眯眯地說道:“不是說過幾天就下小定了嗎,那就看看這小定禮能不能成吧。”
程初瑜還真就認真地猜了一下:“我說成不了。”
正像程初瑜所猜測的那樣,等到二月中旬,良辰吉日,當傅家興致勃勃地去永安長公主府下定的時候,清平拒絕了。
武安伯夫人為表鄭重,不但親自前來,還請了怡親王妃作為媒人,又備了最隆重的定禮,整個人喜氣洋洋地上門,她一心以為自己滿心期盼的兒媳婦肯定能夠娶到手,結果就被當著怡親王妃的麵,狠狠地打了臉,清平高傲地把傅君卿的庚帖甩了出來,讓她可以走了。
武安伯夫人驚住了,繼而又是惱羞成怒。
她胡攪蠻纏,甚至跟伯爺都翻了臉,就是為了能夠討到心目中的兒媳婦,現在清平是什麽意思?!反悔了?
武安伯夫人氣得手都在抖,要不是清平跟她說,對兒子一見傾心,她又怎麽會去給程初瑜下藥呢?!
“不行!”
武安伯夫人氣不過,直接一拍茶幾道:“我們兩家已經交換了庚帖,豈有說反悔就反悔的。”
“京城上下都知道清平許給了傅家,隨意毀親,清平日後可還嫁得出去?”
“長公主殿下,有什麽事,我們也算是自己人了,有什麽事,大可以坐下來好好商量。”
武安伯夫人強忍著怒氣,這番話說得是軟硬兼施。
“笑話。”永安長公主嗤笑道,“我家清平金尊玉貴,豈有嫁不出去的道理,先前是見傅君卿長得好看,她看中了,現在她又不喜歡了,這也沒什麽啊,怪就怪你兒子長得不夠好。就算成了親也能和離,更別提現在還沒成親呢。你也別在這兒胡攪蠻纏的了。”
這番話把武安伯夫人給聽傻了。
倒是怡親王妃看她可憐,悄聲提醒了一句,說道:“夫人,清平先頭已經拒了兩樁婚事了。”
她這話說得隱晦,聽起來就像是在說,別人向清平求親,清平沒有答應,可是在現在這麽一說,那意思分明就是,清平先頭還看中過兩個,但沒過多久就又看不中了,像現在一樣,拒親了。
武安伯夫人的心上像是墜著一塊大石頭,沉甸甸的,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們一家長年在嶺南,去年才剛剛回京,又一直守孝足不出戶,她怎麽能想到,這世上會有這種離譜的事!
她跟人打聽的時候,不是都說清平郡主溫婉賢惠嗎?!
武安伯夫人的頭開始痛了,太陽穴一抽一抽的。
她有些後悔,不過,現在也由不得她放棄,兒子要娶清平的事已經鬧得滿城皆知,若是這門婚事不成,而且還是被清平給甩了的,兒子以後怎麽抬得起頭來。
他們家可是剛剛除服,以後要在京城走動的,兒子也是擔差事的。
清平再糟,也是太後的嫡親外孫女,能娶到她,對兒子的前程肯定有利。
再說了,等她進門,自己再慢慢教也來得及!
“我不同意!”
武安伯夫人拚著老臉不要,在公主府裏叫囂道:“這樁親事,我絕不會罷休的,就算告到太後那裏,我也不會罷休!長公主殿下,你家清平是姑娘家,看是你能豁得出臉來,還是我能!”
“長公主殿下,別忘了,當日可是你親自上門來提得親!”
“現在說反悔就反悔,這京城上有皇上太後,可不是長公主您說了算的。”
清平厭惡地皺了下眉。
本來對要不要拿回庚帖,她多少還是有幾分遲疑,對她來說,得不到的永遠都是最好的,但凡得到了了就也就沒有什麽意思了。
尤其這傅君卿還是別人不要的!
憑什麽程初瑜瞧不上的人就要給她?!她才不要呢!
麵對武安伯夫人的質問,她皺了下眉頭,丟下一句:“反正我不嫁,誰愛嫁誰嫁去。”
一甩袖,直接就走了。
清平一走,永安長公主也跟著走了,絲毫不在意武安伯夫人方才的威脅,把武安伯夫人丟在了正廳裏,臉色難堪。
“夫人。”怡王妃尷尬地說道,“不如我們就……”
怡王妃想勸她還是走吧,本來聽聞清平又瞧上一個的時候,她就不太看好,要不是自家和武安伯府有些舊情,其實挺不想當這個媒人的。
果然,沒臉了吧!
“我們先走吧,這婚姻大事,總得兩廂情願才是,既然長公主不樂意,不如……”
話說到一半,就看到永安長公主帶著清平回來了,她們倆也沒說什麽,就是站著等了一會兒,絲毫沒有理會武安伯夫人。
不多時,慈寧宮的曹喜公公帶著一眾內侍和侍衛被人引了進來,手上還拿著一道懿旨。
他看了一眼武安伯夫人,用尖細的聲音說道:“夫人原來也啊,那正好了,一同接旨吧。”
“太後有旨……”
正堂中的眾人全都跪下接旨。
太後懿旨,賜婚清平郡主和武安伯世子傅君卿。
這道聖旨一下,所有人都驚住了,武安伯夫人是先驚後喜,有懿旨在,這樁婚事就不是清平想拒絕就能拒絕的了!而清平卻是先驚後怒,拉住了永安的衣袖,一臉憤然。
先前外祖母是鬆了口,答應她嫁的,可沒說要下旨賜婚啊!
“我要去找外祖母!”
曹喜甩了一下拂塵,皮笑肉不笑地說道:“郡主,太後娘娘近日頭疾犯了,頗感不適,您和長公主殿下,無事就別去打擾了。”
永安皺眉不快道:“我想見母後還見不成了。”
曹喜隻笑不語,這樣子,似乎就在說:見不成。
永安瞬間就怒了,曹喜尖著嗓子道:“長公主殿下,咱家還要回宮複命,就先告退了。”
曹喜草草地行了一禮,帶著人走了,完全不理永安正在他背後叫囂怒斥,帶著一眾人等出了長公主府。
太後一道宣了兩道懿旨,一道是給清平的,另一道是給程初瑜的,太後得知程初瑜和傅君卿的親事不成後,還是動了先前的念頭,要把程初瑜許給昭王秦惟為側妃。
本來出了永安長公主府後,他們是得再去程府的,不過……
曹喜把另一道給程初瑜的懿旨塞給了隨行的小內侍,漫不經心地說道:“拿上,回去燒了。”
小內侍笑眯眯地應了是,隨手把懿旨揣著。
太後賜婚清平和傅君卿的事,在京城裏並沒有掀起什麽波瀾,對大多數的人而言,這兩家的婚事沒有什麽關注的價值,隻有清平很不高興,又連接跑了幾次宮,想要求太後收回成命,但就跟曹喜說的那樣,太後病了,她沒見著。
永安長公主府和武安伯府的婚事仿佛成了定局。
這些紛紛擾擾,對於盛兮顏來說,隻當看了一個熱鬧,比近日京城裏頭新上的戲有趣多了。
“姑娘。”昔歸一頭霧水,實在難以理解地說道,“永安伯夫人這是在鬧什麽啊,這樣不情不願的,就算清平郡主真嫁過去,日子能過得舒坦嗎?還有清平郡主也是,這不是她一心討來的嗎?”
盛兮顏手捧著繡棚,笑盈盈地說道:“這就是太閑閑出來的。你瞧瞧姑娘我,每天要做什麽多事,就沒閑工夫去瞎琢磨。”
昔歸輕笑了起來:“姑娘您說得對……”
她遞了一把剪子過去,盛兮顏剪斷了袖子上的最後一根線頭,她的嫁衣終於快要繡好了。
繡的真好看!
盛兮顏拿在手上喜滋滋地看了一會兒,自己的女紅隔了一世都沒有荒廢呢。
“姑娘。”
蕊峨來了,在外頭稟道,“姑爺讓您出去一趟。”
咦?
盛兮顏怔了怔,楚元辰找她?
不過,楚元辰來找她不是一向翻窗的嗎,怎麽這次直接就上門來了?
盛兮顏懶得多想,她讓昔歸把嫁衣收好,在鬢角上戴了一朵珠花,高高興興地就出去了。
楚元辰正在前院正廳,由盛興安陪著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