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節
世婚/被迫嫁給首輔後 作者:希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提老祖宗還好,一提大爺謝文義怒火壓不住,咬牙瞪著兒子,
“就因今日有宴席,越發不能縱了他,他可是國公府的嫡長孫,不以身作則罷了,竟是頑劣不堪,來人,去取藤條,我要抽他一頓。”
大奶奶寧氏聞言臉色一變,她太明白丈夫的性子,容不得人激將,一旦火氣上來,九頭牛都拉不住,她暗暗睇著溫文爾雅的周氏,臉色一寒,拉住打算逃跑的兒子,
“航兒吃了果子是他的不對,怨我沒事先交待明白,你若為此大動幹戈,則是存心不給我們母子麵子。”
她見不得周氏名是息事寧人,暗中挑撥離間。
謝文義見妻子將事情攬到自己身上,頗有幾分無力,“你呀,偏要縱著他。”
大少爺得了母親撐腰,越發覺得心安理得,眼神烏溜溜轉,從寧氏身後探出半個頭,指著桌案上七七八八的果盤道,
“離著午宴還有兩個時辰,擺得這樣早,這不是讓人吃的嗎?就算老祖宗來了,也說不出我的錯。”
二小姐被他無賴的模樣氣壞了,含淚拉著周氏的袖子,“娘,您瞧,大哥實在太混賬了,我這果子是摘了給叔祖母吃的,今日是叔祖母壽辰,我的賀禮就這麽被他給糟蹋了,嗚嗚嗚。”
周氏見她又哭,急了,“別哭別哭,叔祖母壽辰你哭了不吉利,小心你爹爹瞧見了又抽你。”
這話一出,謝大爺直衝兒子扔眼刀子,拔腿就要去拿人。
大少爺光顧著瞧二小姐哭,一時被父親逮著了手腕,疼得直叫,另一隻手抱著母親不放,滿口求救,寧氏急得額頭冒汗,心裏恨周氏恨得牙癢癢,好說歹說放軟語氣求丈夫袖手。
橫廳內簡直雞飛狗跳。
沈瑤遠遠瞧見了,站在柱子處並不靠近。
看樣子老太君曉得今日是她生辰,要給她慶賀,她心底一時五味陳雜,她才來謝家幾日,老太太便擺這麽大排場,她受之有愧。
碧雲見花廳那頭鬧成一團糟,輕聲問,“姑娘,您要過去勸架嗎?”
沈瑤搖搖頭,她算聽出來了,明麵上是兩個孩子吵鬧,實則牽扯了兩房的暗鬥,大爺的媳婦寧氏明顯與二爺媳婦周氏不對付,一個是長房的長媳,一個是二房的長媳,平日必定是針尖對麥芒。
她對謝家底細不清楚,貿然開口,勢必會得罪人。
何必去湊這個熱鬧。
謝家的家務事她絕不插手。
雖說如此,沈瑤卻沒有避著,隻是遠遠站在那兒不動。
不一會,終於有人發現了她,一場鬧劇收了尾。
沈瑤不緊不慢邁上橫廳,眾人紛紛朝她施禮,孫輩的孩子們也都在父母的提點下跪下給她磕頭,沈瑤含著笑親自將孩子們扶起來。
寧氏臉色不大好看,訕訕告罪,“衝撞嬸嬸了,回頭我定責罰。”
周氏帶著歉意的笑,“今日嬸嬸生辰,幾個孩子高興過了頭,還請嬸嬸恕罪。”
二人心裏卻暗暗高看了沈瑤一眼,方才鬧得那樣凶,換做旁人定來當個和事佬,或說幾句公道話平息事端,沈瑤愣是不聲不吭就看著他們鬧,這樣沉得住氣不像是個十幾歲的姑娘。
沈瑤絲毫不提方才那樁事,隻客氣道,“辛苦你們了,這番心意我領了。”
又朝大爺頷首示意,越過橫廳去正房給老太太請安,老太太果然知道今日是她生辰,
“我原要給你做壽,念著大婚不久,又延請賓客恐人說我謝家過於招搖,幹脆就家裏幾房人吃個熱鬧飯,就是委屈你了。”
沈瑤無地自容,“您這樣說,媳婦真真要鑽地縫了,我在鄉下時,何曾有人記得我生辰,一朝做了您的兒媳,被您記掛在心,是我的福氣。”
老太太越發心疼她,“好孩子,今後就是我們謝家人,與欽兒好好生幾個孩子,便有自己的家了。”
沈瑤聽了這話微微怔了怔,佯裝害羞垂下眸沒有接話。
屋子裏除了老太太外,還有幾位年輕的媳婦和姑娘,其中有三爺媳婦李氏,四爺媳婦柳氏,和五爺媳婦崔氏,還有幾個外嫁的侄女,其中要屬大姑子謝文玲對她最為親善,大家客客氣氣喚了她一聲嬸嬸,再有一位極為活潑明媚的姑娘喚她叔祖母,沈瑤便知她是府上大爺謝文義與寧氏的嫡長女謝京。
老太太聽得謝京一口一個叔祖母,樂得直笑,“她雖輩分高,年紀與你們差不多,平日也別嬸嬸祖母的,就喚她瑤瑤吧。”
謝京睜著水靈靈大眼睛問沈瑤,“可以嗎?”
沈瑤求之不得,“就喚我名兒吧,我也落得自在。”
屋子裏都在笑。
老太太催她們領著沈瑤去前頭花廳玩。
等沈瑤一走,老太太喚來仆婦,“快些與義兒說,讓他親自去一趟衙門,告訴謝欽,今個兒他媳婦做壽,讓他無論如何得空回來用午膳。”
仆婦得令去了。
花廳裏熱鬧一堂,都是謝家年輕的媳婦與姑娘,有嫡出的,也有庶出的,沈瑤不會厚此薄彼。
“咱們擺個長案,來行酒令吧,輸了的罰一杯酒不說,再作一首詩給嬸嬸祝壽。”
“這個主意好,作詩不成,畫畫亦可,隻是若畫得不好,叔祖母可別介意。”
不知誰嘟囔一聲,“也不知看不看得懂....怎麽會介意呢。”
她嗓音壓得很低,卻還是被有心人聽到了。
大姑子謝文玲立即抬高嗓音轉了話茬,將這道突兀的聲音給壓過去,隻是誰也不敢再提吟詩作畫之類,紛紛絞盡腦汁尋些沈瑤可能會的遊戲。
沈瑤裝作沒聽到,默默笑了笑,甚至都沒去瞧是誰說了這話。
後來謝京著人搬來銅壺,
“瑤瑤,你會投壺嗎?”
沈瑤笑道,“你們玩,我看著。”
謝京便組了兩隊比試,沈瑤發現謝京投壺技藝不錯,種了幾次“貫耳”“連中”,準頭很不錯,沈瑤吩咐黎嬤嬤給了彩頭。
到後來沈瑤也露了一手,惹得大家驚豔。
詩詞歌賦她著實不成,但騎馬投壺她是會的。
日頭漸大,大家玩了一會兒,便挪去正房歇著,沈瑤進去時,老太太臉色似乎不大好看,不過瞧見她立即露出了笑容。
後來沈瑤才知道老太太是怪謝欽沒回來,沈瑤哭笑不得,謝欽不回,她還能玩得自在些。
午膳皆是山珍海味,沈瑤吃得很滿足,午後又被幾位年輕媳婦拉著去打葉子牌,沈瑤推脫自己不會,老太太豪氣的塞了一大把碎銀給她,非要她鬆快鬆快,沈瑤不敢拂了老太太的好意,便上了桌。
這一日手氣竟是不錯,連著贏了二十兩銀子,這對沈瑤來說是一筆巨款,以前在沈家,每月也就一兩銀子的份例,若管事的克扣一些,到她手裏也不過是八百文。
沈瑤全部賞了各家晚輩。
投了半日壺,打了幾把牌,人熟悉了,關係也近了。
氣氛便越發融洽。
眼見斜陽脈脈,還不見謝欽蹤影,老太太沒壓住脾氣,繃著臉罵了幾句,又寬慰沈瑤,
“沒事,等他回來娘必替你做主。”
其他人都朝沈瑤投來同情的目光。
沈瑤覺得大家過於大驚小怪了,“母親,他是內閣首輔,手上哪一樁事不關乎百姓安寧,若為了我耽擱朝政,豈不罪過,他這會兒正正經經多做幾樁公務,方是替我積福呢。”
老太太被她說的心潮湧動,“我的好孩兒,欽兒幾世修來的福氣得了你這樣的媳婦,我在你這樣的年紀,可比不得你的胸襟。”
有了這話,老太太才肯高高興興用晚膳,沈瑤乏了一日,與老太太告辭回去歇著。
老太太看著她繞出門檻,笑意一收,露出冷色,
“來人,去門口候著,謝欽回來,讓他先來我的院子。”
謝欽這一日主持三司會審,審了一樁關乎漕運的貪腐大案,午膳都是在公堂用的,這等大案等閑人進不去,故而大爺謝文義入宮去尋他,壓根沒見著,好不容易尋了機會遞消息進去,已是下午申時。
謝欽脫不開身,也不大可能因為一個小小生辰耽擱朝務,隻是依然在朝務結束後趕忙回了府。
謝家大爺在門口候著他一路迎著進了延齡堂。
謝欽進來時,瞥了一眼角落裏的銅漏,已是戌時三刻,越過隔扇,便見家裏三位兄長與嫂嫂均坐在老太太身側,看樣子等了許久,大家看到他,同時望了過來,老太太輕哼一聲,甚至帶著幾分嘲諷,
“喲,首輔回來啦。”
謝欽聽出母親的怒氣,神色無半分變化,抬袖行了一個禮,隨後坐在下方。
老太太開始責問,“新婚才幾日,便早出晚歸不見蹤影,莫不是小兩口鬧別扭了?”
謝欽無語,他與沈瑤話都說不上幾句,何來別扭可言?
“母親誤會,我與她並無齟齬。”
“那你可知今日是你媳婦生辰?”
“知道。”
“午膳不得空,晚膳也不得空?”
謝欽雙手搭在膝蓋,抿唇不語。
這個時候解釋已無任何意義,“是兒子疏忽,請您責罰。”
老太太見他認錯態度好,如一拳打在棉花上,反而續不上勁,
“你別怪老婆子管得寬,她初來乍到,又是那樣的出身,莊子上無人給她過個生辰,今日那麽多孩兒圍著她,她可高興了,隻是咱們這麽多人能比得上一個你?”
謝欽聽到這,漆黑的瞳仁縮了縮,竟是無言以對。
老太太一片慈母之心他能理解,隻是著實多慮了。
沈瑤哪裏需要他給她過生辰,怕是巴不得他不在。
這樣的話自然不能坦明,謝欽幹脆認錯,
“那兒子這就去看望她。”
“是嗎?空手去?”老太太睨著他冷笑。
謝欽汵汵俊眸也現了幾分無奈。
老太太喋喋不休,與其他幾個媳婦嘮叨,
“沒過門前千好萬好,一旦過了門便丟去了腦後,男人哪都一個德性,得到了就不珍惜,”
三個媳婦深以為然,大夫人更是勾著嘴朝大老爺使眼色,大老爺裝作沒瞧見,搓著膝蓋將臉別去一旁。二夫人最愛聽老太太埋汰幾個兒子,抿嘴輕笑,三夫人不敢作聲。
老太太目光淬著謝欽,“想當初我嫁給你父親時,他何嚐怠慢過我,你娘我至今從未動過針線,你再回去摸摸你媳婦的掌心,別看她生得嬌滴滴的,可是沒少吃苦。”
謝欽聽到這裏眉心一動。
老太太敏銳察覺到他神色有異,“怎麽,你還不知道?你摸她的時候心裏沒數?”
這話惹來幾位老爺猛咳。
謝欽俊臉青中泛紅。
“就因今日有宴席,越發不能縱了他,他可是國公府的嫡長孫,不以身作則罷了,竟是頑劣不堪,來人,去取藤條,我要抽他一頓。”
大奶奶寧氏聞言臉色一變,她太明白丈夫的性子,容不得人激將,一旦火氣上來,九頭牛都拉不住,她暗暗睇著溫文爾雅的周氏,臉色一寒,拉住打算逃跑的兒子,
“航兒吃了果子是他的不對,怨我沒事先交待明白,你若為此大動幹戈,則是存心不給我們母子麵子。”
她見不得周氏名是息事寧人,暗中挑撥離間。
謝文義見妻子將事情攬到自己身上,頗有幾分無力,“你呀,偏要縱著他。”
大少爺得了母親撐腰,越發覺得心安理得,眼神烏溜溜轉,從寧氏身後探出半個頭,指著桌案上七七八八的果盤道,
“離著午宴還有兩個時辰,擺得這樣早,這不是讓人吃的嗎?就算老祖宗來了,也說不出我的錯。”
二小姐被他無賴的模樣氣壞了,含淚拉著周氏的袖子,“娘,您瞧,大哥實在太混賬了,我這果子是摘了給叔祖母吃的,今日是叔祖母壽辰,我的賀禮就這麽被他給糟蹋了,嗚嗚嗚。”
周氏見她又哭,急了,“別哭別哭,叔祖母壽辰你哭了不吉利,小心你爹爹瞧見了又抽你。”
這話一出,謝大爺直衝兒子扔眼刀子,拔腿就要去拿人。
大少爺光顧著瞧二小姐哭,一時被父親逮著了手腕,疼得直叫,另一隻手抱著母親不放,滿口求救,寧氏急得額頭冒汗,心裏恨周氏恨得牙癢癢,好說歹說放軟語氣求丈夫袖手。
橫廳內簡直雞飛狗跳。
沈瑤遠遠瞧見了,站在柱子處並不靠近。
看樣子老太君曉得今日是她生辰,要給她慶賀,她心底一時五味陳雜,她才來謝家幾日,老太太便擺這麽大排場,她受之有愧。
碧雲見花廳那頭鬧成一團糟,輕聲問,“姑娘,您要過去勸架嗎?”
沈瑤搖搖頭,她算聽出來了,明麵上是兩個孩子吵鬧,實則牽扯了兩房的暗鬥,大爺的媳婦寧氏明顯與二爺媳婦周氏不對付,一個是長房的長媳,一個是二房的長媳,平日必定是針尖對麥芒。
她對謝家底細不清楚,貿然開口,勢必會得罪人。
何必去湊這個熱鬧。
謝家的家務事她絕不插手。
雖說如此,沈瑤卻沒有避著,隻是遠遠站在那兒不動。
不一會,終於有人發現了她,一場鬧劇收了尾。
沈瑤不緊不慢邁上橫廳,眾人紛紛朝她施禮,孫輩的孩子們也都在父母的提點下跪下給她磕頭,沈瑤含著笑親自將孩子們扶起來。
寧氏臉色不大好看,訕訕告罪,“衝撞嬸嬸了,回頭我定責罰。”
周氏帶著歉意的笑,“今日嬸嬸生辰,幾個孩子高興過了頭,還請嬸嬸恕罪。”
二人心裏卻暗暗高看了沈瑤一眼,方才鬧得那樣凶,換做旁人定來當個和事佬,或說幾句公道話平息事端,沈瑤愣是不聲不吭就看著他們鬧,這樣沉得住氣不像是個十幾歲的姑娘。
沈瑤絲毫不提方才那樁事,隻客氣道,“辛苦你們了,這番心意我領了。”
又朝大爺頷首示意,越過橫廳去正房給老太太請安,老太太果然知道今日是她生辰,
“我原要給你做壽,念著大婚不久,又延請賓客恐人說我謝家過於招搖,幹脆就家裏幾房人吃個熱鬧飯,就是委屈你了。”
沈瑤無地自容,“您這樣說,媳婦真真要鑽地縫了,我在鄉下時,何曾有人記得我生辰,一朝做了您的兒媳,被您記掛在心,是我的福氣。”
老太太越發心疼她,“好孩子,今後就是我們謝家人,與欽兒好好生幾個孩子,便有自己的家了。”
沈瑤聽了這話微微怔了怔,佯裝害羞垂下眸沒有接話。
屋子裏除了老太太外,還有幾位年輕的媳婦和姑娘,其中有三爺媳婦李氏,四爺媳婦柳氏,和五爺媳婦崔氏,還有幾個外嫁的侄女,其中要屬大姑子謝文玲對她最為親善,大家客客氣氣喚了她一聲嬸嬸,再有一位極為活潑明媚的姑娘喚她叔祖母,沈瑤便知她是府上大爺謝文義與寧氏的嫡長女謝京。
老太太聽得謝京一口一個叔祖母,樂得直笑,“她雖輩分高,年紀與你們差不多,平日也別嬸嬸祖母的,就喚她瑤瑤吧。”
謝京睜著水靈靈大眼睛問沈瑤,“可以嗎?”
沈瑤求之不得,“就喚我名兒吧,我也落得自在。”
屋子裏都在笑。
老太太催她們領著沈瑤去前頭花廳玩。
等沈瑤一走,老太太喚來仆婦,“快些與義兒說,讓他親自去一趟衙門,告訴謝欽,今個兒他媳婦做壽,讓他無論如何得空回來用午膳。”
仆婦得令去了。
花廳裏熱鬧一堂,都是謝家年輕的媳婦與姑娘,有嫡出的,也有庶出的,沈瑤不會厚此薄彼。
“咱們擺個長案,來行酒令吧,輸了的罰一杯酒不說,再作一首詩給嬸嬸祝壽。”
“這個主意好,作詩不成,畫畫亦可,隻是若畫得不好,叔祖母可別介意。”
不知誰嘟囔一聲,“也不知看不看得懂....怎麽會介意呢。”
她嗓音壓得很低,卻還是被有心人聽到了。
大姑子謝文玲立即抬高嗓音轉了話茬,將這道突兀的聲音給壓過去,隻是誰也不敢再提吟詩作畫之類,紛紛絞盡腦汁尋些沈瑤可能會的遊戲。
沈瑤裝作沒聽到,默默笑了笑,甚至都沒去瞧是誰說了這話。
後來謝京著人搬來銅壺,
“瑤瑤,你會投壺嗎?”
沈瑤笑道,“你們玩,我看著。”
謝京便組了兩隊比試,沈瑤發現謝京投壺技藝不錯,種了幾次“貫耳”“連中”,準頭很不錯,沈瑤吩咐黎嬤嬤給了彩頭。
到後來沈瑤也露了一手,惹得大家驚豔。
詩詞歌賦她著實不成,但騎馬投壺她是會的。
日頭漸大,大家玩了一會兒,便挪去正房歇著,沈瑤進去時,老太太臉色似乎不大好看,不過瞧見她立即露出了笑容。
後來沈瑤才知道老太太是怪謝欽沒回來,沈瑤哭笑不得,謝欽不回,她還能玩得自在些。
午膳皆是山珍海味,沈瑤吃得很滿足,午後又被幾位年輕媳婦拉著去打葉子牌,沈瑤推脫自己不會,老太太豪氣的塞了一大把碎銀給她,非要她鬆快鬆快,沈瑤不敢拂了老太太的好意,便上了桌。
這一日手氣竟是不錯,連著贏了二十兩銀子,這對沈瑤來說是一筆巨款,以前在沈家,每月也就一兩銀子的份例,若管事的克扣一些,到她手裏也不過是八百文。
沈瑤全部賞了各家晚輩。
投了半日壺,打了幾把牌,人熟悉了,關係也近了。
氣氛便越發融洽。
眼見斜陽脈脈,還不見謝欽蹤影,老太太沒壓住脾氣,繃著臉罵了幾句,又寬慰沈瑤,
“沒事,等他回來娘必替你做主。”
其他人都朝沈瑤投來同情的目光。
沈瑤覺得大家過於大驚小怪了,“母親,他是內閣首輔,手上哪一樁事不關乎百姓安寧,若為了我耽擱朝政,豈不罪過,他這會兒正正經經多做幾樁公務,方是替我積福呢。”
老太太被她說的心潮湧動,“我的好孩兒,欽兒幾世修來的福氣得了你這樣的媳婦,我在你這樣的年紀,可比不得你的胸襟。”
有了這話,老太太才肯高高興興用晚膳,沈瑤乏了一日,與老太太告辭回去歇著。
老太太看著她繞出門檻,笑意一收,露出冷色,
“來人,去門口候著,謝欽回來,讓他先來我的院子。”
謝欽這一日主持三司會審,審了一樁關乎漕運的貪腐大案,午膳都是在公堂用的,這等大案等閑人進不去,故而大爺謝文義入宮去尋他,壓根沒見著,好不容易尋了機會遞消息進去,已是下午申時。
謝欽脫不開身,也不大可能因為一個小小生辰耽擱朝務,隻是依然在朝務結束後趕忙回了府。
謝家大爺在門口候著他一路迎著進了延齡堂。
謝欽進來時,瞥了一眼角落裏的銅漏,已是戌時三刻,越過隔扇,便見家裏三位兄長與嫂嫂均坐在老太太身側,看樣子等了許久,大家看到他,同時望了過來,老太太輕哼一聲,甚至帶著幾分嘲諷,
“喲,首輔回來啦。”
謝欽聽出母親的怒氣,神色無半分變化,抬袖行了一個禮,隨後坐在下方。
老太太開始責問,“新婚才幾日,便早出晚歸不見蹤影,莫不是小兩口鬧別扭了?”
謝欽無語,他與沈瑤話都說不上幾句,何來別扭可言?
“母親誤會,我與她並無齟齬。”
“那你可知今日是你媳婦生辰?”
“知道。”
“午膳不得空,晚膳也不得空?”
謝欽雙手搭在膝蓋,抿唇不語。
這個時候解釋已無任何意義,“是兒子疏忽,請您責罰。”
老太太見他認錯態度好,如一拳打在棉花上,反而續不上勁,
“你別怪老婆子管得寬,她初來乍到,又是那樣的出身,莊子上無人給她過個生辰,今日那麽多孩兒圍著她,她可高興了,隻是咱們這麽多人能比得上一個你?”
謝欽聽到這,漆黑的瞳仁縮了縮,竟是無言以對。
老太太一片慈母之心他能理解,隻是著實多慮了。
沈瑤哪裏需要他給她過生辰,怕是巴不得他不在。
這樣的話自然不能坦明,謝欽幹脆認錯,
“那兒子這就去看望她。”
“是嗎?空手去?”老太太睨著他冷笑。
謝欽汵汵俊眸也現了幾分無奈。
老太太喋喋不休,與其他幾個媳婦嘮叨,
“沒過門前千好萬好,一旦過了門便丟去了腦後,男人哪都一個德性,得到了就不珍惜,”
三個媳婦深以為然,大夫人更是勾著嘴朝大老爺使眼色,大老爺裝作沒瞧見,搓著膝蓋將臉別去一旁。二夫人最愛聽老太太埋汰幾個兒子,抿嘴輕笑,三夫人不敢作聲。
老太太目光淬著謝欽,“想當初我嫁給你父親時,他何嚐怠慢過我,你娘我至今從未動過針線,你再回去摸摸你媳婦的掌心,別看她生得嬌滴滴的,可是沒少吃苦。”
謝欽聽到這裏眉心一動。
老太太敏銳察覺到他神色有異,“怎麽,你還不知道?你摸她的時候心裏沒數?”
這話惹來幾位老爺猛咳。
謝欽俊臉青中泛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