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城,山清水秀,靜謐雅正。這裏不及江南水鄉的婀娜,卻有獨特的曆史痕跡,曾經走出不少商人,有過經濟發達的輝煌,古韻悠久,淳樸厚重。
冬季的風微冷,濕氣沒有海城大,但依然冷颼颼的。
楚獨秀自有記憶以來,就沒見過文城下大雪,基本是雨水為主,偶爾有星點小雪。
家中,東北紅腸和年貨套裝放在桌上,都是楚獨秀從海城帶回來的。她將滿滿當當的特產取出,又把行李箱推回房間,開始收拾淩亂的行李。
母親楚嵐待在客廳,她身子一歪、半倚桌麵,隨手撥拉起塑料袋,驚愕道:“你居然知道給家裏買年貨了?”
她臉上頗有福態,盡管上年紀後身材微腫,但穿一件正紅色的毛衣,加上嗓音洪亮,聽著中氣十足,依稀能辨年輕時辛辣颯爽。
有些人天生虎聲虎氣,一看便知不好惹,眼前人就是這樣。
楚獨秀聽見聲音,她連忙從屋裏出來,又望向鞋櫃的拖鞋,問道:“媽,我姐沒回來麽?”
如果按照姐妹倆的計劃,應該是楚雙優先回家,楚獨秀賽後再回文城。她們爭取在春節期間,將楚嵐的思想工作做通,讓其允許楚獨秀寒假錄製節目。
然而,事情有些小小的變化,楚雙優竟然還沒回家。
“她臨時有事,說抓緊回來,大年三十以前。”楚嵐蹙眉,“你也別老膩著你姐,她平時忙得很,顧不上很多事。”
楚獨秀聞言點頭,一邊慶幸姐姐會準時回家過年,一邊憤慨萬惡資本家將楚雙優抓去加班,要是時間拖得再久一點,沒準影響家庭的穩固和諧。
楚嵐見小女兒不作聲,好像在神遊太虛,簡直是小迷糊蛋模樣。她伸手敲敲桌子,提醒道:“哎,沒聽懂是不是,不要老膩著你姐,她顧不上很多事。”
楚獨秀坦然道:“嗯,我沒膩著啊,她都沒回來,我也沒得膩!”
楚嵐一時語噎,見對方聽不懂話中隱意,單刀直入道:“考得怎麽樣?”
這是楚嵐最近的心頭大事,大女兒不用操心了,早早就有人生規劃,小女兒卻毫無自覺,每天傻兮兮地眨巴著眼睛,也不知道腦袋瓜裏在想什麽。
楚獨秀垂眼,小聲道:“還沒出成績,但我姐說就先當練手,主要還是等文城這邊。”
“行,聽你姐的吧。”楚嵐想再叮囑兩句,但忍了忍又憋回去,嘀咕道,“你自己也長點心,別成天跟小孩兒一樣。”
楚獨秀含糊應聲。
她對母親的感情很複雜,盡管楚嵐時常有反對意見、還搬出姐妹倆進行比較,但她打心底知道母親是在乎自己的,隻是表達關懷和愛的方式不一樣。
這就類似於,謝慎辭麵對不同演員,會有不同的應對模式。
即使都是親情,每個人的相處方式也會有差別,就像她對母親、父親和姐姐的感情,以及處理事情的方法,同樣因人而異。親情不是籠統的概念,而是具象化的、不同的人。
片刻後,穿著棉服的男子開門進屋,他瞧見桌邊整理紅腸的人,麵露欣喜之色:“秀秀回來啦。”
石勤作為父親,幾個月沒見女兒,現在看她在家裏,情緒也高昂起來。他手裏拎著大包小包,碧綠的大蔥探出腦袋,全是春節期間囤積的食材。
楚嵐雙臂環胸:“跟你一前一後,你剛出去買菜,她就敲門進屋。”
“行,待會兒包餃子吧,吃一半凍一半。”石勤道,“可惜了,優優臨時改簽,錯過這頓餃子。”
三個人將桌子騰空,接著揉麵又拌餡兒,熱火朝天地忙碌起來。石勤負責擀麵皮,剩下的人負責包餃子,將其整齊地碼放在竹篾上。
楚嵐眼看小女兒坐在桌邊,疑惑道:“你坐這兒幹嘛?”
楚獨秀握著麵皮,熟練地放進餡兒,利落地包成餃子,愣道:“幫忙啊。”
父母都將東西擺上桌,她總不能就幹看著吧。
楚嵐抿了抿嘴,她麵露猶豫,說道:“不然你回屋學習吧。”
“不是,就這麽點時間,好像改變不了什麽。”楚獨秀欲言又止,“如果不包餃子就能考清北,我這輩子不吃餃子都行。”
“……”楚嵐斜小女兒一眼,好似恨鐵不成鋼,卻無法反駁她歪理。
石勤勸和:“剛到家歇會兒,好歹過完年吧。”
“就是,就是,不知道今年春晚怎麽樣?”楚獨秀岔開話題,“有沒有小品相聲什麽的。”
楚獨秀懷揣一點小心思,先探探父母對喜劇的口風,再緩緩滲透錄製節目的事,講究的就是循序漸進。
石勤笑嗬嗬:“都惦記上春晚了。”
“春晚有什麽好看?正經人誰看那個。”楚嵐翻了個白眼,“那不就是吃飯有個配樂。”
這話沒辦法接,主要楚獨秀也覺得,近年春晚的語言類節目,沒準更抹黑父母對單口喜劇的印象。
三人有說有笑地包餃子,很快就堆滿了竹篾,可以準備先煮一鍋。
楚嵐原本看小女兒動手不滿,現在臉色也和煦起來,悠然地感慨:“嘖嘖,你跟你姐是真不一樣。”
“怎麽?”
“她是一點兒家務都不幹,沒事就抱本書在學習,你是一點兒書都不多看,做這些倒是拿手得很。”楚嵐無奈,“你倆生出來時也不勻一勻。”
楚雙優學習上挑不出毛病,唯獨就是不喜歡做家務,聲稱這些事毫無意義,遲早會被機器所取代。
楚獨秀正好相反,她就喜歡做姐姐認為沒意義的事,甚至還要上網查烹飪攻略,包一些花樣新奇的餃子。
“怎麽還想什麽好事都趕上?”楚獨秀吐槽,“我倆勻一勻,不一定又學習又做家務,也可能既不學習又不做家務。”
楚嵐:“……”
楚嵐的白日夢被戳破,恨不得要掐她的臉:“你就氣我吧,一天天嘴皮子最利索!”
第26章
◎好,那我再給你一次機會。◎
新包的餃子薄皮大餡兒,稍微蘸點醋和辣椒油,一頓飯吃得熱熱鬧鬧。
飯後,父親石勤在廚房裏洗碗,又將沒煮的餃子凍進冰箱,開始整理剩餘的食材。
楚獨秀剛剛回家,處於新手保護期,竟跟楚嵐度過溫馨時刻,興致勃勃地聊起八卦。
這是母親心情最好的階段,暫時還沒厭倦歸來的女兒,加上囤積幾個月的話題,總算不用光跟父親聊,找到新的傾訴對象,別提情緒有多亢奮。
她們圍坐在茶幾邊,一邊吃堅果嘮嗑,一邊閑散曬太陽,說些沒營養的趣事。
楚嵐手裏捏著開心果,朝楚獨秀擠眉弄眼,問道:“還記得錢俏嗎?就小時候老來家裏瞎轉那個阿姨。”
“記得啊,怎麽了?”楚獨秀嚼著幹果,含糊道,“那不是你對家嗎?”
楚嵐一怔:“什麽對家?”
楚獨秀解釋:“就死對頭,網絡流行語,互相扯頭花那種。”
“謔,你還真記得,我以為你忘了呢。”楚嵐道,“她不是有個兒子,嘖嘖嘖,當時天天在院子裏顯擺,見到其他家小孩兒就跑來誇一通,你說誇就誇吧,非要加一句‘不過還是我家壯壯最機靈’,記得不?”
楚獨秀點頭:“有點印象。”
楚嵐蹙起眉頭:“有一次還酸你姐,說女孩子學習再好,未來也沒什麽用。”
她接著伸出手,比劃一個高度,繪聲繪色道:“你姐都沒來得及說話,你當時就那麽一丁點高,突然跑出來搶話,說‘錢阿姨,我姐學習好,未來沒什麽用,但壯壯哥跟我一樣,現在就沒什麽用’,當時全場都笑翻了!”
楚獨秀停下剝堅果的動作,惶恐道:“……還有這事兒嗎?”
雖然她記得錢阿姨,但早忘了這件往事,沒想到自己小時候好硬核。
楚嵐說起女兒童年趣事,更是笑得合不攏嘴:“當然有,你那時候天天慫了吧唧,見了陌生人都不說話,第一次見你那麽厲害,錢俏聽完臉都黑了!”
一家人以前住在老院,鄰居基本互相認識。
楚嵐一直跟錢俏有過節,由於年代久遠,矛盾起源不好追溯,據傳是錢俏先碎嘴嚼舌根,說“楚嵐生雙胞胎都沒兒子,可惜湊不出一個‘好’來”,再加上無數雞毛蒜皮的小事兒,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楚獨秀及家人搬到新住處,逐漸跟老院子的人斷了聯係,很少再聽到錢阿姨的名字。
“你猜她的壯壯現在怎麽樣?複讀好幾次,砸了好多錢也沒學上,後來想著讓他學門手藝,吃不了苦又跑了,現在不願意工作,就天天在老院子溜達,遊手好閑地啃老,在家脾氣還特差。”
楚嵐不屑地嗤道:“哼,當初還有臉跑來酸我,我兩個女兒都有好大學上,哪像她兒子不著四六,被說兩句就要罵人呢。”
楚獨秀調侃:“謝謝母上大人肯定我校的教學水平,都能跟我姐院校並稱‘好大學’了。”
楚嵐揚起下巴,洋洋得意道:“那說出去也是不差的。”
楚獨秀見母親嘚瑟,也忍不住彎起嘴角。
這種幸災樂禍的心態不太好,但她完全能理解楚嵐的快意,不會像姐姐般冷靜地潑冷水,說“為什麽要在乎別人家的是非?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沒準她跟母親一樣,本質就無聊又庸俗,懷揣“惡人有惡報”的樸素想法,是標準的小市民心理。她們不會落井下石,但看討厭的人倒黴,還是會背後偷笑,有一點小小的壞。
正因如此,楚嵐隻跟楚獨秀閑聊這些,絕不會跟楚雙優提起,完全是自討沒趣,還要被批駁兩句。
陽光下,正紅色毛衣上有幾朵綠色小花,簡約線條湊成花瓣,歪歪扭扭,稚氣十足。
楚獨秀一愣,誤以為自己眼花,盯著楚嵐的後背,疑道:“媽,你的毛衣……”
“怎麽?”楚嵐一摸背上,觸及那團綠花,恍然大悟道,“這不是當初破了個洞,你學了個什麽針法,非要給我繡朵花,就是不知道哪兒出錯,繡出來歪七扭八。”
楚獨秀小時候興趣廣泛,心血來潮就折騰點事兒,不是種植多肉,就是編織繡花,有些愛好早拋到腦後,現在很久沒撿起來了。
“但都多長時間了,怎麽還穿這件呢。”
楚獨秀怔然,她猶記是初中在校內學針法,回家後拿紅毛衣練了練手,不料這衣服沒丟也沒壓箱底,現在還經常被母親穿出來。
楚嵐手裏捏著堅果,正認真地看電視,隨口道:“這不挺好看的?還不錯吧!”
楚獨秀望著小綠花,一時間不知說什麽。
她一直覺得,即使楚嵐不是媽媽,也是值得自己欽佩的人。
石勤年輕時五官端正、性格溫和,加上又有穩定的工作,是遠近聞名的香餑餑。
楚嵐跟他結婚後,由於學曆家世不好,經常被人暗諷配不上。她一生要強,咽不下這口氣,跑去跟一群男人搶生意,硬生生地撞出一條路,不但成功地賺錢買房,讓家裏人能搬出老院子,還狠狠打了嘲諷者的臉。
“我配不上怎麽了?哎,我就愛扭配不上的瓜,不服氣你也去賺大錢啊,指著你家那口子發財不成!”
粗野、蠻橫、彪悍,完全不合常規,但又生機勃勃。
即使她偶爾覺得楚嵐過於強勢,也無法否認隻有這樣的性格,母親才能完成在當年看來匪夷所思的事,不論是跟人競爭生意,還是敲定女兒的姓名。
“跟我姓,她們在一起時品學兼優,分開發展後都一枝獨秀。”
這就是姐妹倆名字的由來。
楚獨秀摸著紅毛衣:“媽,我改天重新給你繡個吧。”
楚嵐聞言側頭,斜了對方一眼:“你可少惦記這些,多琢磨自己考試。”
“……”
真是感動粉碎機,大大咧咧得可以。
冬季的風微冷,濕氣沒有海城大,但依然冷颼颼的。
楚獨秀自有記憶以來,就沒見過文城下大雪,基本是雨水為主,偶爾有星點小雪。
家中,東北紅腸和年貨套裝放在桌上,都是楚獨秀從海城帶回來的。她將滿滿當當的特產取出,又把行李箱推回房間,開始收拾淩亂的行李。
母親楚嵐待在客廳,她身子一歪、半倚桌麵,隨手撥拉起塑料袋,驚愕道:“你居然知道給家裏買年貨了?”
她臉上頗有福態,盡管上年紀後身材微腫,但穿一件正紅色的毛衣,加上嗓音洪亮,聽著中氣十足,依稀能辨年輕時辛辣颯爽。
有些人天生虎聲虎氣,一看便知不好惹,眼前人就是這樣。
楚獨秀聽見聲音,她連忙從屋裏出來,又望向鞋櫃的拖鞋,問道:“媽,我姐沒回來麽?”
如果按照姐妹倆的計劃,應該是楚雙優先回家,楚獨秀賽後再回文城。她們爭取在春節期間,將楚嵐的思想工作做通,讓其允許楚獨秀寒假錄製節目。
然而,事情有些小小的變化,楚雙優竟然還沒回家。
“她臨時有事,說抓緊回來,大年三十以前。”楚嵐蹙眉,“你也別老膩著你姐,她平時忙得很,顧不上很多事。”
楚獨秀聞言點頭,一邊慶幸姐姐會準時回家過年,一邊憤慨萬惡資本家將楚雙優抓去加班,要是時間拖得再久一點,沒準影響家庭的穩固和諧。
楚嵐見小女兒不作聲,好像在神遊太虛,簡直是小迷糊蛋模樣。她伸手敲敲桌子,提醒道:“哎,沒聽懂是不是,不要老膩著你姐,她顧不上很多事。”
楚獨秀坦然道:“嗯,我沒膩著啊,她都沒回來,我也沒得膩!”
楚嵐一時語噎,見對方聽不懂話中隱意,單刀直入道:“考得怎麽樣?”
這是楚嵐最近的心頭大事,大女兒不用操心了,早早就有人生規劃,小女兒卻毫無自覺,每天傻兮兮地眨巴著眼睛,也不知道腦袋瓜裏在想什麽。
楚獨秀垂眼,小聲道:“還沒出成績,但我姐說就先當練手,主要還是等文城這邊。”
“行,聽你姐的吧。”楚嵐想再叮囑兩句,但忍了忍又憋回去,嘀咕道,“你自己也長點心,別成天跟小孩兒一樣。”
楚獨秀含糊應聲。
她對母親的感情很複雜,盡管楚嵐時常有反對意見、還搬出姐妹倆進行比較,但她打心底知道母親是在乎自己的,隻是表達關懷和愛的方式不一樣。
這就類似於,謝慎辭麵對不同演員,會有不同的應對模式。
即使都是親情,每個人的相處方式也會有差別,就像她對母親、父親和姐姐的感情,以及處理事情的方法,同樣因人而異。親情不是籠統的概念,而是具象化的、不同的人。
片刻後,穿著棉服的男子開門進屋,他瞧見桌邊整理紅腸的人,麵露欣喜之色:“秀秀回來啦。”
石勤作為父親,幾個月沒見女兒,現在看她在家裏,情緒也高昂起來。他手裏拎著大包小包,碧綠的大蔥探出腦袋,全是春節期間囤積的食材。
楚嵐雙臂環胸:“跟你一前一後,你剛出去買菜,她就敲門進屋。”
“行,待會兒包餃子吧,吃一半凍一半。”石勤道,“可惜了,優優臨時改簽,錯過這頓餃子。”
三個人將桌子騰空,接著揉麵又拌餡兒,熱火朝天地忙碌起來。石勤負責擀麵皮,剩下的人負責包餃子,將其整齊地碼放在竹篾上。
楚嵐眼看小女兒坐在桌邊,疑惑道:“你坐這兒幹嘛?”
楚獨秀握著麵皮,熟練地放進餡兒,利落地包成餃子,愣道:“幫忙啊。”
父母都將東西擺上桌,她總不能就幹看著吧。
楚嵐抿了抿嘴,她麵露猶豫,說道:“不然你回屋學習吧。”
“不是,就這麽點時間,好像改變不了什麽。”楚獨秀欲言又止,“如果不包餃子就能考清北,我這輩子不吃餃子都行。”
“……”楚嵐斜小女兒一眼,好似恨鐵不成鋼,卻無法反駁她歪理。
石勤勸和:“剛到家歇會兒,好歹過完年吧。”
“就是,就是,不知道今年春晚怎麽樣?”楚獨秀岔開話題,“有沒有小品相聲什麽的。”
楚獨秀懷揣一點小心思,先探探父母對喜劇的口風,再緩緩滲透錄製節目的事,講究的就是循序漸進。
石勤笑嗬嗬:“都惦記上春晚了。”
“春晚有什麽好看?正經人誰看那個。”楚嵐翻了個白眼,“那不就是吃飯有個配樂。”
這話沒辦法接,主要楚獨秀也覺得,近年春晚的語言類節目,沒準更抹黑父母對單口喜劇的印象。
三人有說有笑地包餃子,很快就堆滿了竹篾,可以準備先煮一鍋。
楚嵐原本看小女兒動手不滿,現在臉色也和煦起來,悠然地感慨:“嘖嘖,你跟你姐是真不一樣。”
“怎麽?”
“她是一點兒家務都不幹,沒事就抱本書在學習,你是一點兒書都不多看,做這些倒是拿手得很。”楚嵐無奈,“你倆生出來時也不勻一勻。”
楚雙優學習上挑不出毛病,唯獨就是不喜歡做家務,聲稱這些事毫無意義,遲早會被機器所取代。
楚獨秀正好相反,她就喜歡做姐姐認為沒意義的事,甚至還要上網查烹飪攻略,包一些花樣新奇的餃子。
“怎麽還想什麽好事都趕上?”楚獨秀吐槽,“我倆勻一勻,不一定又學習又做家務,也可能既不學習又不做家務。”
楚嵐:“……”
楚嵐的白日夢被戳破,恨不得要掐她的臉:“你就氣我吧,一天天嘴皮子最利索!”
第26章
◎好,那我再給你一次機會。◎
新包的餃子薄皮大餡兒,稍微蘸點醋和辣椒油,一頓飯吃得熱熱鬧鬧。
飯後,父親石勤在廚房裏洗碗,又將沒煮的餃子凍進冰箱,開始整理剩餘的食材。
楚獨秀剛剛回家,處於新手保護期,竟跟楚嵐度過溫馨時刻,興致勃勃地聊起八卦。
這是母親心情最好的階段,暫時還沒厭倦歸來的女兒,加上囤積幾個月的話題,總算不用光跟父親聊,找到新的傾訴對象,別提情緒有多亢奮。
她們圍坐在茶幾邊,一邊吃堅果嘮嗑,一邊閑散曬太陽,說些沒營養的趣事。
楚嵐手裏捏著開心果,朝楚獨秀擠眉弄眼,問道:“還記得錢俏嗎?就小時候老來家裏瞎轉那個阿姨。”
“記得啊,怎麽了?”楚獨秀嚼著幹果,含糊道,“那不是你對家嗎?”
楚嵐一怔:“什麽對家?”
楚獨秀解釋:“就死對頭,網絡流行語,互相扯頭花那種。”
“謔,你還真記得,我以為你忘了呢。”楚嵐道,“她不是有個兒子,嘖嘖嘖,當時天天在院子裏顯擺,見到其他家小孩兒就跑來誇一通,你說誇就誇吧,非要加一句‘不過還是我家壯壯最機靈’,記得不?”
楚獨秀點頭:“有點印象。”
楚嵐蹙起眉頭:“有一次還酸你姐,說女孩子學習再好,未來也沒什麽用。”
她接著伸出手,比劃一個高度,繪聲繪色道:“你姐都沒來得及說話,你當時就那麽一丁點高,突然跑出來搶話,說‘錢阿姨,我姐學習好,未來沒什麽用,但壯壯哥跟我一樣,現在就沒什麽用’,當時全場都笑翻了!”
楚獨秀停下剝堅果的動作,惶恐道:“……還有這事兒嗎?”
雖然她記得錢阿姨,但早忘了這件往事,沒想到自己小時候好硬核。
楚嵐說起女兒童年趣事,更是笑得合不攏嘴:“當然有,你那時候天天慫了吧唧,見了陌生人都不說話,第一次見你那麽厲害,錢俏聽完臉都黑了!”
一家人以前住在老院,鄰居基本互相認識。
楚嵐一直跟錢俏有過節,由於年代久遠,矛盾起源不好追溯,據傳是錢俏先碎嘴嚼舌根,說“楚嵐生雙胞胎都沒兒子,可惜湊不出一個‘好’來”,再加上無數雞毛蒜皮的小事兒,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楚獨秀及家人搬到新住處,逐漸跟老院子的人斷了聯係,很少再聽到錢阿姨的名字。
“你猜她的壯壯現在怎麽樣?複讀好幾次,砸了好多錢也沒學上,後來想著讓他學門手藝,吃不了苦又跑了,現在不願意工作,就天天在老院子溜達,遊手好閑地啃老,在家脾氣還特差。”
楚嵐不屑地嗤道:“哼,當初還有臉跑來酸我,我兩個女兒都有好大學上,哪像她兒子不著四六,被說兩句就要罵人呢。”
楚獨秀調侃:“謝謝母上大人肯定我校的教學水平,都能跟我姐院校並稱‘好大學’了。”
楚嵐揚起下巴,洋洋得意道:“那說出去也是不差的。”
楚獨秀見母親嘚瑟,也忍不住彎起嘴角。
這種幸災樂禍的心態不太好,但她完全能理解楚嵐的快意,不會像姐姐般冷靜地潑冷水,說“為什麽要在乎別人家的是非?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沒準她跟母親一樣,本質就無聊又庸俗,懷揣“惡人有惡報”的樸素想法,是標準的小市民心理。她們不會落井下石,但看討厭的人倒黴,還是會背後偷笑,有一點小小的壞。
正因如此,楚嵐隻跟楚獨秀閑聊這些,絕不會跟楚雙優提起,完全是自討沒趣,還要被批駁兩句。
陽光下,正紅色毛衣上有幾朵綠色小花,簡約線條湊成花瓣,歪歪扭扭,稚氣十足。
楚獨秀一愣,誤以為自己眼花,盯著楚嵐的後背,疑道:“媽,你的毛衣……”
“怎麽?”楚嵐一摸背上,觸及那團綠花,恍然大悟道,“這不是當初破了個洞,你學了個什麽針法,非要給我繡朵花,就是不知道哪兒出錯,繡出來歪七扭八。”
楚獨秀小時候興趣廣泛,心血來潮就折騰點事兒,不是種植多肉,就是編織繡花,有些愛好早拋到腦後,現在很久沒撿起來了。
“但都多長時間了,怎麽還穿這件呢。”
楚獨秀怔然,她猶記是初中在校內學針法,回家後拿紅毛衣練了練手,不料這衣服沒丟也沒壓箱底,現在還經常被母親穿出來。
楚嵐手裏捏著堅果,正認真地看電視,隨口道:“這不挺好看的?還不錯吧!”
楚獨秀望著小綠花,一時間不知說什麽。
她一直覺得,即使楚嵐不是媽媽,也是值得自己欽佩的人。
石勤年輕時五官端正、性格溫和,加上又有穩定的工作,是遠近聞名的香餑餑。
楚嵐跟他結婚後,由於學曆家世不好,經常被人暗諷配不上。她一生要強,咽不下這口氣,跑去跟一群男人搶生意,硬生生地撞出一條路,不但成功地賺錢買房,讓家裏人能搬出老院子,還狠狠打了嘲諷者的臉。
“我配不上怎麽了?哎,我就愛扭配不上的瓜,不服氣你也去賺大錢啊,指著你家那口子發財不成!”
粗野、蠻橫、彪悍,完全不合常規,但又生機勃勃。
即使她偶爾覺得楚嵐過於強勢,也無法否認隻有這樣的性格,母親才能完成在當年看來匪夷所思的事,不論是跟人競爭生意,還是敲定女兒的姓名。
“跟我姓,她們在一起時品學兼優,分開發展後都一枝獨秀。”
這就是姐妹倆名字的由來。
楚獨秀摸著紅毛衣:“媽,我改天重新給你繡個吧。”
楚嵐聞言側頭,斜了對方一眼:“你可少惦記這些,多琢磨自己考試。”
“……”
真是感動粉碎機,大大咧咧得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