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我給你機會。”
張惠望向江明彥:“後年咱們要回首都吧?”
江明彥沒有直接回答,隻說:“你要想住在雲頂縣,咱們也可以不回去。”
“不行,我和小江爸媽說好了的,惠惠不用惦記我和你爸,一時分開也不算什麽,你們兩個不能貪圖雲頂縣安逸的小日子,壞了自己的前程。”
陳麗芳瞪女兒一眼:“叫你說茶葉的事情,不準轉移話題。”
“媽,我說的就是學製茶的事情。你們想,我們後麵要走,到時候這個工作還不是就沒了?我早一兩年辭職還是晚一兩年辭職有多大的區別?”
“再說了,明年我要生娃,孩子生下來不能全靠媽照顧著吧,我要辭職了,有時間照顧孩子不挺好?”
張惠看她媽若有所思,又補了一句:“我帶孩子,抽空再跟朱叔叔學門手藝,那不是更好?”
張高義和陳麗芳夫妻倆剛才還真沒想到這一點,女兒點出來,好像還真是。
張惠再接再厲:“江明彥的工資加外調的補貼,我爸和大哥的工資加起來最多有他工資的一半吧,沒有我的收入,對我們家也沒影響。”
沉默了會兒,張高義問:“小江你怎麽說?”
江明彥笑道:“我聽惠惠的。”
張惠得意地揚起眉毛:“看看,江明彥這麽聰明的都覺得我想的周到。”
“少往自己臉上貼金。”陳麗芳凶了女兒一句,想了半天,猶豫道:“好不容易莊紅被拉下來,結果你說你要辭職,多可惜。”
聽這個語氣,有戲,張惠心頭一喜。
張建山和張建林兩兄弟:……你看,我就說吧。
張惠笑道:“不可惜,這個工作名額我有想法。”
“你還有什麽想法?”
自從莊紅找她麻煩開始,張惠就生出過辭職的念頭,那個時候她就在考慮如果不幹了,這個工作該怎麽辦。
最好的結果,她不幹了,讓大嫂頂她的班,但是大嫂文憑太低,進去學校也隻能幹些打雜的活,不劃算。
想來想去,張惠想到了沈燕。
沈燕很想當老師,她還是臨時工,不止一次地跟她說過自己那時候怎麽不努力一些考上正式工,不僅工資多,其他福利待遇都會好出一截兒。
“我的想法是,我把正式工的名額轉給沈燕,沈燕家在百貨大樓有關係,到時候沈家把大嫂弄進百貨大樓上班,咱們交換。”
“沒你想得那麽容易,百貨大樓的工作有多搶手你不知道?這是輕易能拿出來操作的嗎?”
沈家未必有那個本事,沈家如果真有厲害的人脈,那麽沈燕怎麽現在還是個臨時工?
“媽,沈家可不像咱們家就這麽幾口人,沈燕結婚的時候,那麽大一個院子都裝不下他們還親戚。他們親朋好友多著呢,我不信他們弄個工作的本事都沒有。”
沈燕還是臨時工也好理解,鋼廠和百貨大樓又不是一個係統的,使不上力也正常。
聽到小姑子的話,劉莉驚訝地跑出來:“讓我去百貨大樓上班?”
張惠笑眯眯的:“大嫂,我夠意思吧。”
劉莉鄭重許諾:“惠惠,你有這個心我就很感動了,我知道弄工作難度有多大,不管成不成,大嫂都記你這個情。”
聽到這兒,陳麗芳表情好了不少,兒媳的話說到她心裏去了。
“大嫂別灰心,我一個正式工的工作,換不到一個正式工,難道還換不到一個臨時工嗎?”
張惠扭頭問爸媽:“我這個計劃可以吧。”
“你啥都想的好,怎麽沒想過你有沒有學製茶的天賦?你要不行,白白浪費兩年功夫,浪費兩年工作。”
“浪費啥呀,就算我學不出來,那也算開闊了眼界。至於工作,我沒有工作但是大嫂有工作啊,整體來算,咱們家收支平衡。”
陳麗芳差點被女兒逗笑,白了女兒一眼:“沒聽人說過嗎?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誰跟你是一家人。”
“少騙我,媽,這樣口是心非不行哦。”
陳麗芳忍不住了,笑道:“不管怎麽樣,這學期的課你要上完,換不換工作咱們後頭再說,說不定到時候你又改主意了呢。”
“你媽說的對,你當老師還是要對學生負責,不能半路把學生丟下。還有一兩個月就期末了,你肚子裏的孩子月份不大,上班對你也沒多大負擔。”
張高義讚同妻子的想法,先拖一拖再說。
女兒到時候如果反悔了,還想繼續當老師,大媳婦兒可以再找其他合適的工作。
老兩口想先拖著,朱明山那邊,也是一樣的想法,覺得老友這個女兒,恐怕學不了製茶這個手藝,但是呢,見張惠確實喜歡,他走之前給了張惠一本茶經。
“這本不算我們朱家的獨門秘籍,書上寫的內容大多是製茶這個行業的東西,你如果喜歡就留下看看。”
“看完這本書就入門了?”
朱明山笑道:“你要看了之後能把這本書二十個篇章背下來,我就考慮收你當弟子。”
張惠拿著這本厚厚的書,一咬牙:“行!”
想學製茶不僅是嘴上說說,肯定要付出行動才行。
張高義送朱明山去車站:“難為你費心思哄她。”
朱明山擺擺手:“倒不是哄她,如果真惠惠有那個恒心,我收她為徒又如何?”
茶經原本是朱家代代相傳的一些製茶常識,這本書原本在朱文峰手裏,見兒子對製茶確實沒興趣,朱明山心灰意冷,就把這本書拿回來了。
剛好,送給張惠看看。
張高義輕笑一聲:“那咱們都別急,看看再說。”
私心裏,張高義還是希望女兒繼承給自己的衣缽,安安穩穩當個老師。
女兒是他們夫妻的心尖兒肉,他們說不出反對的話,女兒如果自己堅持不了放棄,他肯定樂見其成。
朱明山何嚐不知道張高義的心思:“老夥計,走了,明年夏天來蒙頂山,我請你吃烤雞。”
“好,一路順風。”
今天是工作日,上午朱明山走的時候張惠沒有去送他,下午回家,拿起書就是寫。
這本朱家祖上多少代人增刪修改出來的書,書裏麵的內容都是用繁體字寫就的,有些字她甚至不會讀,還要一邊查字典一邊注音。
要想背書至少要熟讀吧,張惠另外拿了個筆記本,把繁體豎版的書,在筆記本上抄寫成簡體橫版,方便她閱讀背誦。
陳麗芳過來給女兒送梨子,見到女兒在書房抄書,嘴裏還念念有詞,她把拿來的梨子放堂屋桌上,輕手輕腳地走了。
學校現在恢複了以前的規章製度,下午沒課就可以回家休息,張惠的時間多起來,每天下午睡醒午覺起來,除了看書背書,她也會幹點其他的。
比如,烤點心。
烤點心要上下火,最好是木炭,張惠定了一麻袋木炭送到家裏,就開始折騰點心,常見的各種酥餅如桃酥、荷花酥、鴛鴦酥等等,這些都是她以前動手做過的。
另外還有紅豆餅、老婆餅等等,她也會做,張惠還用上次寄來的巧克力做了巧克力餡兒的點心,順便把空間裏存的巧克力消耗一些。
“這個啥外國糖,看起來顏色不好看,吃起來苦甜苦甜的,沒想到用來烤點心還不錯。”陳麗芳很喜歡這個口味。
“這些都給首都寄去?”
“這麽多,肯定不能都寄去,寄一半吧,剩下的媽你拿一些回去吃,再給舅舅家送一些。”
“嗯,我看行,元旦節快了,到時候就給你舅舅送這個。”
張惠笑道:“媽,這才十一月,元旦節還早呢,放到元旦節就算沒放壞,肯定也不好吃了。”
“媽你先給舅舅把這些送去,等元旦節了我再烤。”
“也行吧。”
陳麗芳拿了個袋子過來裝餅:“這麽好的餅,用料十足,比拿著點心票去外麵買劃算多了。早知道你會這個,逢年過節給親戚送禮我就不頭疼了。”
“以前我想弄來著,你不是怕我浪費糧食嘛。”
烤點心這個愛好,上輩子還是廠子做起來之後,家裏不缺錢花,她才慢慢培養起來的。
“以前也沒見你烤過,我哪兒知道。”陳麗芳理直氣壯。
張惠簡直哭笑不得,算了,跟她媽爭這個幹什麽。
送她媽出門:“別放到鬥櫃裏存著,就放外麵叫大家吃。吃完我再烤。”
“麵粉不要錢啊,糖不要錢啊,放在外麵隨便吃,你二哥兩三天就給造光了。”
陳麗芳揮手:“回去吧,一會兒小江下班回來,你們倆早點到家裏吃飯。”
哎!”
她媽走了,張惠拿出準備好的小箱子,箱子底下,箱子左右前後都墊上了厚厚的墊子,先把蘑菇肉醬放在箱子角落,然後把點心一樣樣包好放進去,箱子上麵再墊上墊子關好。
抱起來試了試,重得很,包裝比裏麵的東西還重。
不過不這樣包裝,隻怕到了首都,桃酥那些點心碎成一包渣。
張惠也不等江明彥回來,出門去家屬區那邊找了兩個眼熟的半大小子,用兩塊酥餅的工錢,雇他們幫忙把箱子抬到郵局,今天就把東西寄出去。
胖胖得意拿著一塊酥餅下樓炫耀,享受著小夥伴們羨慕的表情,還沒一會兒,兩個比他大的人回來,手裏拿著兩塊酥餅。
得知是小姑姑給的,胖胖氣的小臉兒都更加圓潤了。
胖胖把最後一口酥餅塞嘴裏,噔噔噔地往小姑姑家跑。
“小姑姑,我要兩塊,不,我要好多餅。”
張惠在收拾廚房,聽到小侄子拍門要吃的,打開門讓他進來:“奶奶拿了一袋回去,怎麽不在家吃?”
“奶奶隻給我一塊。”胖胖委屈。
確實是她親媽的作風,張惠拉著胖胖進屋,桌上的一籃點心還沒收起來:“自己選,喜歡什麽選什麽,但是隻能選兩樣。”
哇哇哇!
胖胖眼睛冒光,好多好吃的呀,他能不能把籃子提走?
“不可以!”
好吧,胖胖趴在桌沿兒上,糾結了半天,選了兩塊他認為最大的餅。
張惠後悔了,不該說讓他隨便選的話,一塊老婆餅,一塊紅豆餅,這要吃完了,晚上肯定吃不下飯,她又得挨罵。
張惠好說歹說讓胖胖先吃一個,另一個等明天再過來吃。
江明彥進門的時候,正巧看到媳婦兒在哄小侄子手裏的餅,不禁笑了起來。
張惠輕哼一聲:“還不快過來幫忙。”
張惠望向江明彥:“後年咱們要回首都吧?”
江明彥沒有直接回答,隻說:“你要想住在雲頂縣,咱們也可以不回去。”
“不行,我和小江爸媽說好了的,惠惠不用惦記我和你爸,一時分開也不算什麽,你們兩個不能貪圖雲頂縣安逸的小日子,壞了自己的前程。”
陳麗芳瞪女兒一眼:“叫你說茶葉的事情,不準轉移話題。”
“媽,我說的就是學製茶的事情。你們想,我們後麵要走,到時候這個工作還不是就沒了?我早一兩年辭職還是晚一兩年辭職有多大的區別?”
“再說了,明年我要生娃,孩子生下來不能全靠媽照顧著吧,我要辭職了,有時間照顧孩子不挺好?”
張惠看她媽若有所思,又補了一句:“我帶孩子,抽空再跟朱叔叔學門手藝,那不是更好?”
張高義和陳麗芳夫妻倆剛才還真沒想到這一點,女兒點出來,好像還真是。
張惠再接再厲:“江明彥的工資加外調的補貼,我爸和大哥的工資加起來最多有他工資的一半吧,沒有我的收入,對我們家也沒影響。”
沉默了會兒,張高義問:“小江你怎麽說?”
江明彥笑道:“我聽惠惠的。”
張惠得意地揚起眉毛:“看看,江明彥這麽聰明的都覺得我想的周到。”
“少往自己臉上貼金。”陳麗芳凶了女兒一句,想了半天,猶豫道:“好不容易莊紅被拉下來,結果你說你要辭職,多可惜。”
聽這個語氣,有戲,張惠心頭一喜。
張建山和張建林兩兄弟:……你看,我就說吧。
張惠笑道:“不可惜,這個工作名額我有想法。”
“你還有什麽想法?”
自從莊紅找她麻煩開始,張惠就生出過辭職的念頭,那個時候她就在考慮如果不幹了,這個工作該怎麽辦。
最好的結果,她不幹了,讓大嫂頂她的班,但是大嫂文憑太低,進去學校也隻能幹些打雜的活,不劃算。
想來想去,張惠想到了沈燕。
沈燕很想當老師,她還是臨時工,不止一次地跟她說過自己那時候怎麽不努力一些考上正式工,不僅工資多,其他福利待遇都會好出一截兒。
“我的想法是,我把正式工的名額轉給沈燕,沈燕家在百貨大樓有關係,到時候沈家把大嫂弄進百貨大樓上班,咱們交換。”
“沒你想得那麽容易,百貨大樓的工作有多搶手你不知道?這是輕易能拿出來操作的嗎?”
沈家未必有那個本事,沈家如果真有厲害的人脈,那麽沈燕怎麽現在還是個臨時工?
“媽,沈家可不像咱們家就這麽幾口人,沈燕結婚的時候,那麽大一個院子都裝不下他們還親戚。他們親朋好友多著呢,我不信他們弄個工作的本事都沒有。”
沈燕還是臨時工也好理解,鋼廠和百貨大樓又不是一個係統的,使不上力也正常。
聽到小姑子的話,劉莉驚訝地跑出來:“讓我去百貨大樓上班?”
張惠笑眯眯的:“大嫂,我夠意思吧。”
劉莉鄭重許諾:“惠惠,你有這個心我就很感動了,我知道弄工作難度有多大,不管成不成,大嫂都記你這個情。”
聽到這兒,陳麗芳表情好了不少,兒媳的話說到她心裏去了。
“大嫂別灰心,我一個正式工的工作,換不到一個正式工,難道還換不到一個臨時工嗎?”
張惠扭頭問爸媽:“我這個計劃可以吧。”
“你啥都想的好,怎麽沒想過你有沒有學製茶的天賦?你要不行,白白浪費兩年功夫,浪費兩年工作。”
“浪費啥呀,就算我學不出來,那也算開闊了眼界。至於工作,我沒有工作但是大嫂有工作啊,整體來算,咱們家收支平衡。”
陳麗芳差點被女兒逗笑,白了女兒一眼:“沒聽人說過嗎?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誰跟你是一家人。”
“少騙我,媽,這樣口是心非不行哦。”
陳麗芳忍不住了,笑道:“不管怎麽樣,這學期的課你要上完,換不換工作咱們後頭再說,說不定到時候你又改主意了呢。”
“你媽說的對,你當老師還是要對學生負責,不能半路把學生丟下。還有一兩個月就期末了,你肚子裏的孩子月份不大,上班對你也沒多大負擔。”
張高義讚同妻子的想法,先拖一拖再說。
女兒到時候如果反悔了,還想繼續當老師,大媳婦兒可以再找其他合適的工作。
老兩口想先拖著,朱明山那邊,也是一樣的想法,覺得老友這個女兒,恐怕學不了製茶這個手藝,但是呢,見張惠確實喜歡,他走之前給了張惠一本茶經。
“這本不算我們朱家的獨門秘籍,書上寫的內容大多是製茶這個行業的東西,你如果喜歡就留下看看。”
“看完這本書就入門了?”
朱明山笑道:“你要看了之後能把這本書二十個篇章背下來,我就考慮收你當弟子。”
張惠拿著這本厚厚的書,一咬牙:“行!”
想學製茶不僅是嘴上說說,肯定要付出行動才行。
張高義送朱明山去車站:“難為你費心思哄她。”
朱明山擺擺手:“倒不是哄她,如果真惠惠有那個恒心,我收她為徒又如何?”
茶經原本是朱家代代相傳的一些製茶常識,這本書原本在朱文峰手裏,見兒子對製茶確實沒興趣,朱明山心灰意冷,就把這本書拿回來了。
剛好,送給張惠看看。
張高義輕笑一聲:“那咱們都別急,看看再說。”
私心裏,張高義還是希望女兒繼承給自己的衣缽,安安穩穩當個老師。
女兒是他們夫妻的心尖兒肉,他們說不出反對的話,女兒如果自己堅持不了放棄,他肯定樂見其成。
朱明山何嚐不知道張高義的心思:“老夥計,走了,明年夏天來蒙頂山,我請你吃烤雞。”
“好,一路順風。”
今天是工作日,上午朱明山走的時候張惠沒有去送他,下午回家,拿起書就是寫。
這本朱家祖上多少代人增刪修改出來的書,書裏麵的內容都是用繁體字寫就的,有些字她甚至不會讀,還要一邊查字典一邊注音。
要想背書至少要熟讀吧,張惠另外拿了個筆記本,把繁體豎版的書,在筆記本上抄寫成簡體橫版,方便她閱讀背誦。
陳麗芳過來給女兒送梨子,見到女兒在書房抄書,嘴裏還念念有詞,她把拿來的梨子放堂屋桌上,輕手輕腳地走了。
學校現在恢複了以前的規章製度,下午沒課就可以回家休息,張惠的時間多起來,每天下午睡醒午覺起來,除了看書背書,她也會幹點其他的。
比如,烤點心。
烤點心要上下火,最好是木炭,張惠定了一麻袋木炭送到家裏,就開始折騰點心,常見的各種酥餅如桃酥、荷花酥、鴛鴦酥等等,這些都是她以前動手做過的。
另外還有紅豆餅、老婆餅等等,她也會做,張惠還用上次寄來的巧克力做了巧克力餡兒的點心,順便把空間裏存的巧克力消耗一些。
“這個啥外國糖,看起來顏色不好看,吃起來苦甜苦甜的,沒想到用來烤點心還不錯。”陳麗芳很喜歡這個口味。
“這些都給首都寄去?”
“這麽多,肯定不能都寄去,寄一半吧,剩下的媽你拿一些回去吃,再給舅舅家送一些。”
“嗯,我看行,元旦節快了,到時候就給你舅舅送這個。”
張惠笑道:“媽,這才十一月,元旦節還早呢,放到元旦節就算沒放壞,肯定也不好吃了。”
“媽你先給舅舅把這些送去,等元旦節了我再烤。”
“也行吧。”
陳麗芳拿了個袋子過來裝餅:“這麽好的餅,用料十足,比拿著點心票去外麵買劃算多了。早知道你會這個,逢年過節給親戚送禮我就不頭疼了。”
“以前我想弄來著,你不是怕我浪費糧食嘛。”
烤點心這個愛好,上輩子還是廠子做起來之後,家裏不缺錢花,她才慢慢培養起來的。
“以前也沒見你烤過,我哪兒知道。”陳麗芳理直氣壯。
張惠簡直哭笑不得,算了,跟她媽爭這個幹什麽。
送她媽出門:“別放到鬥櫃裏存著,就放外麵叫大家吃。吃完我再烤。”
“麵粉不要錢啊,糖不要錢啊,放在外麵隨便吃,你二哥兩三天就給造光了。”
陳麗芳揮手:“回去吧,一會兒小江下班回來,你們倆早點到家裏吃飯。”
哎!”
她媽走了,張惠拿出準備好的小箱子,箱子底下,箱子左右前後都墊上了厚厚的墊子,先把蘑菇肉醬放在箱子角落,然後把點心一樣樣包好放進去,箱子上麵再墊上墊子關好。
抱起來試了試,重得很,包裝比裏麵的東西還重。
不過不這樣包裝,隻怕到了首都,桃酥那些點心碎成一包渣。
張惠也不等江明彥回來,出門去家屬區那邊找了兩個眼熟的半大小子,用兩塊酥餅的工錢,雇他們幫忙把箱子抬到郵局,今天就把東西寄出去。
胖胖得意拿著一塊酥餅下樓炫耀,享受著小夥伴們羨慕的表情,還沒一會兒,兩個比他大的人回來,手裏拿著兩塊酥餅。
得知是小姑姑給的,胖胖氣的小臉兒都更加圓潤了。
胖胖把最後一口酥餅塞嘴裏,噔噔噔地往小姑姑家跑。
“小姑姑,我要兩塊,不,我要好多餅。”
張惠在收拾廚房,聽到小侄子拍門要吃的,打開門讓他進來:“奶奶拿了一袋回去,怎麽不在家吃?”
“奶奶隻給我一塊。”胖胖委屈。
確實是她親媽的作風,張惠拉著胖胖進屋,桌上的一籃點心還沒收起來:“自己選,喜歡什麽選什麽,但是隻能選兩樣。”
哇哇哇!
胖胖眼睛冒光,好多好吃的呀,他能不能把籃子提走?
“不可以!”
好吧,胖胖趴在桌沿兒上,糾結了半天,選了兩塊他認為最大的餅。
張惠後悔了,不該說讓他隨便選的話,一塊老婆餅,一塊紅豆餅,這要吃完了,晚上肯定吃不下飯,她又得挨罵。
張惠好說歹說讓胖胖先吃一個,另一個等明天再過來吃。
江明彥進門的時候,正巧看到媳婦兒在哄小侄子手裏的餅,不禁笑了起來。
張惠輕哼一聲:“還不快過來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