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抱不了幾天?”
“你忘了,馬上就是摘秋茶的時間了,你要學製茶,還不趕緊著去找你朱叔叔?”
張惠一拍額頭,最近一直在家裏轉悠,把這事兒都給忘了。
“今年暑假你生孩子,家裏又有客人,我也沒去蒙頂山,過兩天收拾好,我送你去山上,趕著開學我再回來。”
夫妻倆已經商量好了,惠惠去學製茶,總不能一天到晚隻關心著孩子,陳麗芳肯定要跟過去幫忙照顧涵涵。
“你媽跟過去幫你照顧涵涵,家裏大人都要上班沒一個有空閑,到時候把胖胖也帶山上去。”
“好。”
張高義鄭重囑咐女兒:“你朱叔叔對茶葉很看重,你要學,就用心跟人家學,千萬別三心二意。”
“爸你放心吧,本來我自己就想學,肯定不會隨便糊弄了事。”
“還有,朱家的情況你也知道,要是你朱叔叔不願意教你朱家的獨門本事你也別生氣,人家有人家的難處。”
張惠無奈:“爸,你真當我是小孩兒呢?”
“不過是提醒你一句,做好心理準備。”
“嗯。”
陳麗芳說:“要真論起來,咱們家和朱明山來往這麽多年,我還沒去過朱家,不知道他們那邊山上怎麽樣。”
“他們那邊山上涼快,七八月最熱的時候早晚都要穿長袖,你們記得帶兩件厚點的衣服。”
一家人邊說邊聊,路過肉鋪,看到桌子上還有排骨,張惠想吃。
“同誌,這三根排骨我要了。”
他們慢了一步,排骨被於雪買走了。
於雪背上背著一個孩子,看大小,估計是袁曉婷的孩子。孩子哦哦地叫著,小手亂揮,把於雪梳的整整齊齊的頭發扯亂了。
“小寶別亂動。”於雪側頭凶了孩子一句。
“於雪以前最講究穿著了,沒想到現在當了外婆,也不顧形象了。”陳麗芳不由得唏噓。
“走吧,別看了。”
於雪現在這副樣子,肯定不願意叫熟人看到。
“文化局的工作這麽閑?大早上的她不上班?”
“想啥呢,文化局一天到晚能幹個啥,都是些混日子的。”
陳麗芳語氣裏說不出的羨慕,她以前也想進文化局來著,每天去單位走一趟,也沒啥事兒幹,打毛衣閑聊,隨便混一混時間就過去了。
可惜,家裏沒人脈,走正規渠道又進不去,隻能去鋼廠上班了。
陳麗芳看女兒一眼:“當初我叫你考文化局你不聽,你要在文化局上班,帶著孩子去單位也沒人管。”
“媽,事情都過了,咱們別說這些。”
“過什麽過,等你和小江去首都了,問問你公婆有沒有門路,有門路的話你去首都文化局上班,不比你去學校當老師好?”
“後年的事情了,不著急,到時候再說吧。”
“你別一天天不上心,有個不耽誤事的工作,有份工資領多好。”
嘮嘮叨叨到菜市場,張惠指著賣菜的:“媽,快別說了,有野山藥。”
陳麗芳幾步上前,問好價格,給全包了。
“媽,都要?三十多斤呢。”
“吃不完就切片曬幹。”不管怎麽著,陳麗芳全部都要。
別看他們住在雲頂山下,野山藥也不是每天都有,能不能買到還要看運氣。
“等涵涵能吃糊糊了,到時候煮野山藥糊糊給孩子吃,這個有營養。”現在陳麗芳三句話不離她的小心肝兒。
張惠這個前任小心肝兒現在也不受歡迎了。
捏捏她媽的新寵。
“你幹啥?!”
兩個人都瞪她,張惠悻悻地撒手:“看她臉挺嫩的。”
“嫩就能掐?你這個當媽的一點都不像話。”
張惠:“我隻是輕輕地,輕輕地捏了一下下。”
“你走開,不想跟你說話,提山藥去。”
張惠:……好吧。
再次證明,她確實是失寵了。
江明彥中午回來,剛好趕上午飯,今天中午吃木耳炒野山藥,雖然清淡,但是特別合張惠的胃口。
“下午上班不?”
“不上班,請了一天假,下午在家歇著。”
“那今天下午小丫頭給你帶。”
江明彥挑眉:“你要幹啥?”
張惠嘴角上翹:“當然是出門浪去。”
自從懷孕之後,她就沒有單獨出過門,好久沒享受到自由的生活了。
吃了午飯,嶽父嶽母回鋼廠家屬院那邊了。
江明彥眼睜睜地看著,嶽父嶽母一走,媳婦兒把懷裏要睡不睡的寶貝疙瘩塞他手裏,歡快地回屋換了行動方便的褲子,穿著雨靴,背上小背篼跑了。
江明彥抱著女兒站在門口,隻來得及喊了聲:“老婆,你可要早點回來。”
“別廢話,我知道了。”張惠頭都沒回,就這麽跑了。
隔壁鄰居王奶奶走出來,灰白的頭發梳得整整齊齊:“小江,你媳婦兒出門去了?”
“哎,出門去了。”
“我正想問問,你家葡萄藤今年長得怎麽樣?甜不甜?”
“甜!葡萄藤長得不錯,爬到杆兒上了,估計明年搭的棚子上就爬滿了。”
“我能要一截兒葡萄藤不?”
“有什麽不可以的,我給您剪一枝。”
“那就先謝謝了。”
大門開著,江明彥把閨女放竹籃裏,去屋裏找了把剪刀,選了一條粗壯的分枝,剪下來交給王奶奶。
“你家葡萄藤長得真好,去年你家葡萄藤剛種下的時候我過來看,光禿禿的隻有幾條枝條。”
江明彥笑著點點頭:“都是我嶽母照料得好。”
閑話了兩句,一個人在竹籃裏躺著,小丫頭不高興了,哼哼起來,江明彥趕緊去抱孩子。
王奶奶打了聲招呼,自己個兒走了,還順手把大門掩上。
“陳麗芳這輩子真是圓滿了,生的孩子,兩兒一女,個個都出息,娶回家的媳婦兒也聽話勤快,找的女婿又這麽優秀。”
聽到婆婆誇獎隔壁那家,王婆子的大兒媳笑著說:“人家也不是開始就這樣好,您怎麽不說送三個孩子讀書那些年他們家日子過得有多緊巴?還有張惠,前頭處的那個對象不是也沒了?”
“哎,確實是,苦盡甘來呀!”
張惠撒歡兒似的跑到城外,爬上山,大口呼吸著山裏的空氣,鼻尖都是草木的氣味,簡直太舒服了。
這兩天沒下雨,山裏沒什麽菌子,鬆針底下,草堆裏,長出來的菌子大部分都很小,傘朵都沒打開。
張惠專門挑小朵的撿,在一處山壁處看到一片地瓜藤,張惠驚喜不已,也顧不得撿菌子,蹲那兒摘地瓜,拇指大小紅豔豔的地瓜長滿了藤,全都給摘了。
找了幾片大樹葉,把地瓜包起來放背篼裏,又撿了一會兒菌子,時間不早了,該回家了。
江明彥抱著睡醒的女兒在大門外轉悠,看到媳婦兒笑著回來,他也跟著笑:“這麽高興,撿到什麽寶貝了?”
“好吃的寶貝,你看看就知道了。”
“走,回家去。”
張惠把背篼放櫻桃樹下,背篼裏倒出來的菌子不提,那幾包,包的是什麽?
張惠大開包裹,圓溜溜的地瓜滾出來:“沒見過吧。”
江明彥搖了搖頭,輕拍著閨女的背:“這是什麽?”
“咱們這兒土話叫地瓜,有些地方叫地石榴、地果,不知道你們北方叫什麽。”
“我在北方沒見過這種野果子。”
“你從小在城裏長大,就算有你也不知道。”
打了水過來洗幹淨,選了一顆最紅的塞他嘴裏:“好吃吧。”
“嗯,好吃,像是桑葚的口感。”
熟爛的地瓜可以剝掉外麵的皮,剝掉皮之後再吃,張惠覺得,這個味道其實有點像是草莓的味道。
爸媽晚上沒過來,他們夫妻倆自己做飯吃,洗了一部分菌子和臘肉一起炒,香得很。
臘肉重鹽,她隻允許吃一塊,心塞!好在小小的蘑菇滑嫩,也很好吃。
一頓炒不完的菌子,放屋簷下晾著,過幾天就晾幹了,可以留到冬天吃。
就是少了點,今年大嫂要上班沒空,她媽要照顧她沒空,她要生孩子坐月子也沒空,今年就沒曬多少菌子,給江明彥媽帶回去的幹蘑菇都是上回舅媽送的。
等到下雨就好了,下雨後菌子就多了。
真是想什麽來什麽,晚上睡覺的時候,夜風吹得外麵的槐樹嘩啦啦作響,緊接著劈裏啪啦的雨下了半夜。
第二天早上起來,張惠高興了一分鍾,想起來江明彥今天要上班。
江明彥含笑道:“你跟媽商量商量,叫媽幫忙帶一帶涵涵。”
“不行啊。”張惠絕望:“我媽今天要去買東西,你忘了,後天咱們要去蒙頂山。”
江明彥還真把這事兒忘了。
“你忘了,馬上就是摘秋茶的時間了,你要學製茶,還不趕緊著去找你朱叔叔?”
張惠一拍額頭,最近一直在家裏轉悠,把這事兒都給忘了。
“今年暑假你生孩子,家裏又有客人,我也沒去蒙頂山,過兩天收拾好,我送你去山上,趕著開學我再回來。”
夫妻倆已經商量好了,惠惠去學製茶,總不能一天到晚隻關心著孩子,陳麗芳肯定要跟過去幫忙照顧涵涵。
“你媽跟過去幫你照顧涵涵,家裏大人都要上班沒一個有空閑,到時候把胖胖也帶山上去。”
“好。”
張高義鄭重囑咐女兒:“你朱叔叔對茶葉很看重,你要學,就用心跟人家學,千萬別三心二意。”
“爸你放心吧,本來我自己就想學,肯定不會隨便糊弄了事。”
“還有,朱家的情況你也知道,要是你朱叔叔不願意教你朱家的獨門本事你也別生氣,人家有人家的難處。”
張惠無奈:“爸,你真當我是小孩兒呢?”
“不過是提醒你一句,做好心理準備。”
“嗯。”
陳麗芳說:“要真論起來,咱們家和朱明山來往這麽多年,我還沒去過朱家,不知道他們那邊山上怎麽樣。”
“他們那邊山上涼快,七八月最熱的時候早晚都要穿長袖,你們記得帶兩件厚點的衣服。”
一家人邊說邊聊,路過肉鋪,看到桌子上還有排骨,張惠想吃。
“同誌,這三根排骨我要了。”
他們慢了一步,排骨被於雪買走了。
於雪背上背著一個孩子,看大小,估計是袁曉婷的孩子。孩子哦哦地叫著,小手亂揮,把於雪梳的整整齊齊的頭發扯亂了。
“小寶別亂動。”於雪側頭凶了孩子一句。
“於雪以前最講究穿著了,沒想到現在當了外婆,也不顧形象了。”陳麗芳不由得唏噓。
“走吧,別看了。”
於雪現在這副樣子,肯定不願意叫熟人看到。
“文化局的工作這麽閑?大早上的她不上班?”
“想啥呢,文化局一天到晚能幹個啥,都是些混日子的。”
陳麗芳語氣裏說不出的羨慕,她以前也想進文化局來著,每天去單位走一趟,也沒啥事兒幹,打毛衣閑聊,隨便混一混時間就過去了。
可惜,家裏沒人脈,走正規渠道又進不去,隻能去鋼廠上班了。
陳麗芳看女兒一眼:“當初我叫你考文化局你不聽,你要在文化局上班,帶著孩子去單位也沒人管。”
“媽,事情都過了,咱們別說這些。”
“過什麽過,等你和小江去首都了,問問你公婆有沒有門路,有門路的話你去首都文化局上班,不比你去學校當老師好?”
“後年的事情了,不著急,到時候再說吧。”
“你別一天天不上心,有個不耽誤事的工作,有份工資領多好。”
嘮嘮叨叨到菜市場,張惠指著賣菜的:“媽,快別說了,有野山藥。”
陳麗芳幾步上前,問好價格,給全包了。
“媽,都要?三十多斤呢。”
“吃不完就切片曬幹。”不管怎麽著,陳麗芳全部都要。
別看他們住在雲頂山下,野山藥也不是每天都有,能不能買到還要看運氣。
“等涵涵能吃糊糊了,到時候煮野山藥糊糊給孩子吃,這個有營養。”現在陳麗芳三句話不離她的小心肝兒。
張惠這個前任小心肝兒現在也不受歡迎了。
捏捏她媽的新寵。
“你幹啥?!”
兩個人都瞪她,張惠悻悻地撒手:“看她臉挺嫩的。”
“嫩就能掐?你這個當媽的一點都不像話。”
張惠:“我隻是輕輕地,輕輕地捏了一下下。”
“你走開,不想跟你說話,提山藥去。”
張惠:……好吧。
再次證明,她確實是失寵了。
江明彥中午回來,剛好趕上午飯,今天中午吃木耳炒野山藥,雖然清淡,但是特別合張惠的胃口。
“下午上班不?”
“不上班,請了一天假,下午在家歇著。”
“那今天下午小丫頭給你帶。”
江明彥挑眉:“你要幹啥?”
張惠嘴角上翹:“當然是出門浪去。”
自從懷孕之後,她就沒有單獨出過門,好久沒享受到自由的生活了。
吃了午飯,嶽父嶽母回鋼廠家屬院那邊了。
江明彥眼睜睜地看著,嶽父嶽母一走,媳婦兒把懷裏要睡不睡的寶貝疙瘩塞他手裏,歡快地回屋換了行動方便的褲子,穿著雨靴,背上小背篼跑了。
江明彥抱著女兒站在門口,隻來得及喊了聲:“老婆,你可要早點回來。”
“別廢話,我知道了。”張惠頭都沒回,就這麽跑了。
隔壁鄰居王奶奶走出來,灰白的頭發梳得整整齊齊:“小江,你媳婦兒出門去了?”
“哎,出門去了。”
“我正想問問,你家葡萄藤今年長得怎麽樣?甜不甜?”
“甜!葡萄藤長得不錯,爬到杆兒上了,估計明年搭的棚子上就爬滿了。”
“我能要一截兒葡萄藤不?”
“有什麽不可以的,我給您剪一枝。”
“那就先謝謝了。”
大門開著,江明彥把閨女放竹籃裏,去屋裏找了把剪刀,選了一條粗壯的分枝,剪下來交給王奶奶。
“你家葡萄藤長得真好,去年你家葡萄藤剛種下的時候我過來看,光禿禿的隻有幾條枝條。”
江明彥笑著點點頭:“都是我嶽母照料得好。”
閑話了兩句,一個人在竹籃裏躺著,小丫頭不高興了,哼哼起來,江明彥趕緊去抱孩子。
王奶奶打了聲招呼,自己個兒走了,還順手把大門掩上。
“陳麗芳這輩子真是圓滿了,生的孩子,兩兒一女,個個都出息,娶回家的媳婦兒也聽話勤快,找的女婿又這麽優秀。”
聽到婆婆誇獎隔壁那家,王婆子的大兒媳笑著說:“人家也不是開始就這樣好,您怎麽不說送三個孩子讀書那些年他們家日子過得有多緊巴?還有張惠,前頭處的那個對象不是也沒了?”
“哎,確實是,苦盡甘來呀!”
張惠撒歡兒似的跑到城外,爬上山,大口呼吸著山裏的空氣,鼻尖都是草木的氣味,簡直太舒服了。
這兩天沒下雨,山裏沒什麽菌子,鬆針底下,草堆裏,長出來的菌子大部分都很小,傘朵都沒打開。
張惠專門挑小朵的撿,在一處山壁處看到一片地瓜藤,張惠驚喜不已,也顧不得撿菌子,蹲那兒摘地瓜,拇指大小紅豔豔的地瓜長滿了藤,全都給摘了。
找了幾片大樹葉,把地瓜包起來放背篼裏,又撿了一會兒菌子,時間不早了,該回家了。
江明彥抱著睡醒的女兒在大門外轉悠,看到媳婦兒笑著回來,他也跟著笑:“這麽高興,撿到什麽寶貝了?”
“好吃的寶貝,你看看就知道了。”
“走,回家去。”
張惠把背篼放櫻桃樹下,背篼裏倒出來的菌子不提,那幾包,包的是什麽?
張惠大開包裹,圓溜溜的地瓜滾出來:“沒見過吧。”
江明彥搖了搖頭,輕拍著閨女的背:“這是什麽?”
“咱們這兒土話叫地瓜,有些地方叫地石榴、地果,不知道你們北方叫什麽。”
“我在北方沒見過這種野果子。”
“你從小在城裏長大,就算有你也不知道。”
打了水過來洗幹淨,選了一顆最紅的塞他嘴裏:“好吃吧。”
“嗯,好吃,像是桑葚的口感。”
熟爛的地瓜可以剝掉外麵的皮,剝掉皮之後再吃,張惠覺得,這個味道其實有點像是草莓的味道。
爸媽晚上沒過來,他們夫妻倆自己做飯吃,洗了一部分菌子和臘肉一起炒,香得很。
臘肉重鹽,她隻允許吃一塊,心塞!好在小小的蘑菇滑嫩,也很好吃。
一頓炒不完的菌子,放屋簷下晾著,過幾天就晾幹了,可以留到冬天吃。
就是少了點,今年大嫂要上班沒空,她媽要照顧她沒空,她要生孩子坐月子也沒空,今年就沒曬多少菌子,給江明彥媽帶回去的幹蘑菇都是上回舅媽送的。
等到下雨就好了,下雨後菌子就多了。
真是想什麽來什麽,晚上睡覺的時候,夜風吹得外麵的槐樹嘩啦啦作響,緊接著劈裏啪啦的雨下了半夜。
第二天早上起來,張惠高興了一分鍾,想起來江明彥今天要上班。
江明彥含笑道:“你跟媽商量商量,叫媽幫忙帶一帶涵涵。”
“不行啊。”張惠絕望:“我媽今天要去買東西,你忘了,後天咱們要去蒙頂山。”
江明彥還真把這事兒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