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兒,張惠就明白了,不管怎麽樣,孩子要讀書,奧斯特小學是現在最好的選擇。
瑪蒂娜對他們一家非常有好感,又過了一周後,她專門約了奧斯特小學教務處的朋友來家裏喝茶,江明彥和張惠帶著孩子又去了阿斯曼教授家。
瑪蒂娜這位朋友也很給麵子,當麵考核了三個孩子。
語言就不說了,主要考他們數學科學等方麵,也就是一些基本常識。
家裏有個搞工科的爸爸,平日裏三個孩子耳濡目染就知道不少,通過這種入學考試肯定沒問題。而且,三個孩子在數學方麵的能力讓他非常驚訝。
簡單的考察後,他直接說:“你的三個孩子都有入學經曆,鑒於他們德語說的還不太好,我建議你家兩個男孩兒讀一年級,你的女兒可以讀二年級。”
三個孩子欣喜不已,連忙跟老師道謝。
老師笑著說:“不用跟我道謝,等到下學期開學,學校會安排專門的老師給你們做檢測,我相信你們一定可以通過。”
聽到這裏,涵涵已經決定好了,等到他們下學期開學前,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德語水平。
為了感謝瑪蒂娜的引薦,和他朋友貼心的指點,他們帶了兩盒茶葉來,一人送一盒。
“哦,張惠,你簡直太慷慨了!”瑪蒂娜高興道:“我一定好好品嚐你送的甘露。”
瑪蒂娜的朋友不知道甘露究竟有多珍貴,但是從瑪蒂娜的反應,和茶葉桶精致的外觀,就知道肯定不是普通東西。
他也笑著收下了。
孩子讀書的事情暫時解決了,一家人可以開心地準備過年了。
放假期間,江明彥在家讀書學習,張惠和六嫂為過年做準備,涵涵則每天帶著弟弟去隔壁馬克教授家學習。
也不白嫖,人情往來這一套涵涵無師自通,每天去馬克家找她的漢娜和珍妮弗小姐妹,都會帶一些吃的過去。
至於漢娜和珍妮弗的小弟弟,還在喝奶,好吃的東西就和他沒關係了。
漢娜和珍妮弗每天也期待著他們過來,涵涵一敲門,門就開了,漢娜笑著問:“今天早上你家吃什麽好吃的?”
對的,涵涵給她們帶的是早點,也不費事,六嫂每天早上做早飯的就多做一點。
涵涵進屋,把木質的食盒放在他們家餐桌上,食盒是六嫂去華人聚居區買的。
“今天早上吃包子,香菇臘肉包子。”
“臘肉?”
“一種加工過的肉類,和你的肉腸有點像吧,你們吃吃就知道。”涵涵詞匯量有限,不知道該怎麽解釋。
肉包子皮薄餡兒大,一口咬下去就看到裏麵的食材,慢慢咀嚼,簡直太香了。
馬克太太抱著兒子過來,涵涵禮貌地打招呼:“您吃早飯了,要不要嚐嚐我媽媽做的包子。”
馬克太太笑著道謝:“你媽媽真是有一雙巧手。”
馬克在樓上,聽到樓下的說話聲,也自覺下來,拿了個肉包子吃,一個吃完,還覺得沒夠。
一共六個包子,他遺憾地歎息,不能吃到飽,真可惜。
涵涵多機靈啊,她叫馬克教授等一等,幾分鍾後,她端著盤子過來,又是四個包子。
馬克教授有點不好意思,這麽大的人了,還叫一個小姑娘看出他貪吃。
吃完包子,今天的學習開始了,四個小夥伴坐下學習的時候,馬克教授沒上樓,而是在一旁陪著,女兒們解釋不清楚的地方,他就進行補充。
一直學習到十一點半,涵涵才帶著兩個弟弟禮貌告別,順便把食盒帶回去。
等三姐弟走後,馬克說:“咱們隔壁來自中國的一家人真是太優秀了,家裏的男主人江,我聽阿斯曼教授誇獎過他很多次,說他非常聰明,沒想到他家的孩子也這樣聰明。”
漢娜是姐姐,比涵涵大一歲,她非常認同爸爸的觀點:“涵涵學東西非常快,她的弟弟也一樣。”
馬克太太說:“他們的母親是一位非常優雅美麗的女士,廚藝非常好。”
全家人都十分讚同。
有這樣優秀的鄰居,對他們一家人來說,真是一種驚喜。
涵涵和鄰居家打得火熱,張惠則是和因為茶葉結緣的瑪蒂娜關係越來越親密。
過年前幾天,得知阿斯曼教授和瑪蒂娜不會去另外一個城市和兒女團聚,張惠熱情邀請她們來家裏吃飯。
阿斯曼夫妻倆也對正宗的中國菜非常好奇,他們就來了,到的時候發現,還有馬克教授一家。
馬克教授笑道:“我們和江一家當鄰居,平時也沒少吃他們家的食物,好吃的能吞掉舌頭。”
“哈哈哈,既然你都這麽說了,我肯定萬分期待。”
知道德國人的飲食習慣,六嫂也沒做特別奇怪的食物,主要的食材就是豬肉、魚、雞鴨等。
豬肉做紅燒土豆、紅燒大肘子、臘味拚盤。魚肉做酸菜魚,德國這邊他們也吃酸菜,都能接受,雞肉做的是涼拌雞絲,清燉蘑菇雞湯,鴨子做成烤鴨,家裏條件有限,皮不怎麽脆,倒也十分美味。
一道接一道的大餐,大家吃的心滿意足,這頓飯徹底激發了他們對中國菜的興趣,瑪蒂娜甚至說要和張惠學習做中國菜。
張惠當然笑著答應,教她幾樣家常菜沒問題。
大人覺得高興,孩子們更是興奮的不得了,漢娜跟涵涵說,學校裏其實允許帶飯,如果她願意帶飯的話,她們中午可以一起吃。
涵涵一眼就瞧出了漢娜的小九九,一口就答應了。
多個朋友多條路嘛,她可不能讓別人欺負她的弟弟們,給點吃的不算什麽。
涵涵聽媽媽說過外國人排外,從要去學校讀書開始,她就在計劃著怎麽拉幫結派保護自己和弟弟。
??第51章
◎叫哥哥◎
涵涵是個非常努力且有計劃的小姑娘,隔壁馬克太太不止一次跟張惠誇獎過涵涵,張惠嘴上雖然謙虛,心裏麵卻高興得不行。
怕孩子驕傲,張惠沒有當著兒女的麵說,夫妻倆關上門後,張惠一直誇涵涵,誇的江明彥這個當爹耳朵都磨出繭子了。
“爸媽還說孩子年紀小,帶出國怕照顧不好,現在瞧瞧我們涵涵,多有姐姐的擔當,帶著森森和楓楓搞學習,還交上了好朋友。”
“是是是,你給我生的寶貝閨女,能不好嗎?”
張惠哈哈大笑:“你知道就好。”
張惠畢竟是當媽的人,女兒努力,她也不能拉胯,開學之前帶著兒女去逛街,給兒女又買了幾身體麵好看的衣服,不能讓那些以貌取人的看低了他們。
過完春節開學,天氣還冷,張惠怕孩子吃冷的肚子不舒服,就讓他們在學校吃飯,但是會給他們帶點心,比如常見的綠豆糕、米發糕、芝麻糕、鮮花餅等等。
都做成小小的一個,三個孩子帶三個飯盒,足夠一個班級二十個左右的孩子一人嚐一口。
張惠的賄賂非常見效,開學不過半個月,每個周末都有幾個和他們家孩子關係好的同學來家裏做客。
張惠肯定要做好吃的招待了,這些孩子吃過美食之後,口碑傳出去了,後來家裏的孩子越來越多,最多的一個周末,全班將近二十個孩子都來了。
加上隔壁漢娜和珍妮弗姐妹倆,妥妥的二十個人。
這麽多孩子,做飯還真不好做,張惠想了想,那就做餃子吧。
各種口味的餡兒,用胡蘿卜和綠葉菜汁兒調色的各種味道的皮,做出來的餃子能水煮、能蒸、還能煎,吃法也多樣。
一群孩子也別閑著,不管是哪家的千金公子,都洗洗手過來幫忙吧。
一群孩子一邊玩兒一邊學,自給自足,這一天真是開心極了。
這個時候已經開春了,開始穿短袖,也暖和起來,菜帶回家也不怕冷,剩下沒吃完的餃子張惠都做成煎餃,叫他們帶回去給家裏人嚐嚐。
這些孩子都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下午回去的時候都有車來接,不出意外,他們帶回去的煎餃,家裏人還能吃到一口熱的。
不用說,都對所有人都對煎餃讚譽有加,第二天周一上學,涵涵和兩個弟弟書包鼓鼓地回來,張惠打開他們書包一看,好家夥,全是各種吃的。
涵涵得意地笑:“媽媽,班上的同學還想來玩兒,還想咱們一起做好吃的。”
“還做餃子?”
“換一個吧。”
“換成什麽?”
“粽子。”涵涵想吃粽子了。
“端午節還早呢,咱們提前做唄。”
江森說:“我想吃臘肉鹹鴨蛋粽子。”
“家裏沒有鹹鴨蛋,要吃這個,咱們得先把鹹鴨蛋醃上。”
六嫂算算時間:“現在天氣熱起來,我估計,怎麽也得二十來天吧。”
“那我們下個月請同學再來?”
“行。”
涵涵跑去班上跟同學說下個月請他們去家裏玩,大家都特別開心。
江明彥知道後,笑著說:“咱們家女兒現在是班上最受歡迎的學生,你再不用擔心她被同學欺負了吧。”
“那是咱們家涵涵會做人。”
上周涵涵的同學來家裏,張惠發現有個中國小女孩兒,聽涵涵說她叫胡玉,她爸媽在大使館工作,她就在奧斯特小學讀書,因為性格內向,胡玉在班上幾乎沒有朋友。
和涵涵來往後,現在有朋友了,因為都是中國人,胡玉和涵涵交好,自然而然地就融入班集體裏了。
胡玉的處境想必她家裏人也知道,等到家裏的醃鴨蛋做好後,涵涵邀請班上的同學來家裏玩,胡玉的媽媽齊楠也來了。
“聽我家胡玉說你們今天要做粽子,我是南方人,剛好會這個,就過來幫忙。”
齊楠是個很有氣質的女人,她過來的時候左手牽著女兒,右手還抱著一束花。
“那簡直太歡迎了,我昨天還在頭疼,這麽多小孩兒照顧不過來。”張惠趕緊邀請齊楠母女進門。
因為孩子多,廚房裏肯定擠不下,做粽子的所有食材都擺放在客廳的大長桌上,二十來個孩子都擠不進去。
六嫂把廚房的小桌子端出來,分流了五六個孩子來小桌子這邊,才勉強擠得下。
不過一會兒,就擠不下了,因為隔壁馬克教授夫妻倆,還有阿斯曼教授都來了。
阿斯曼背著手好奇地看著六嫂教導孩子包粽子,其他孩子慢慢地弄著,試了幾個才能讓粽子不漏出來,六嫂手巧得很,小粽子、長粽子順手拈來。
說起來,粽葉還是六嫂去華人社區跟人要來的,真是不容易。
張惠準備了鹹甜六個口味,粽子特別頂餓,小小的粽子一個口味嚐一個,胃口小的人,沒吃幾個差不多就飽了。
張惠給他們煮了一鍋醪糟蛋花湯,吃完粽子來一碗酸酸甜甜的甜湯,最好不過了。
今天這一場聚會和上次一樣成功,孩子玩得開心又吃得開心。
六嫂做的大粽子,分給來的孩子們,叫他們帶回家給家裏人嚐嚐。
瑪蒂娜對他們一家非常有好感,又過了一周後,她專門約了奧斯特小學教務處的朋友來家裏喝茶,江明彥和張惠帶著孩子又去了阿斯曼教授家。
瑪蒂娜這位朋友也很給麵子,當麵考核了三個孩子。
語言就不說了,主要考他們數學科學等方麵,也就是一些基本常識。
家裏有個搞工科的爸爸,平日裏三個孩子耳濡目染就知道不少,通過這種入學考試肯定沒問題。而且,三個孩子在數學方麵的能力讓他非常驚訝。
簡單的考察後,他直接說:“你的三個孩子都有入學經曆,鑒於他們德語說的還不太好,我建議你家兩個男孩兒讀一年級,你的女兒可以讀二年級。”
三個孩子欣喜不已,連忙跟老師道謝。
老師笑著說:“不用跟我道謝,等到下學期開學,學校會安排專門的老師給你們做檢測,我相信你們一定可以通過。”
聽到這裏,涵涵已經決定好了,等到他們下學期開學前,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德語水平。
為了感謝瑪蒂娜的引薦,和他朋友貼心的指點,他們帶了兩盒茶葉來,一人送一盒。
“哦,張惠,你簡直太慷慨了!”瑪蒂娜高興道:“我一定好好品嚐你送的甘露。”
瑪蒂娜的朋友不知道甘露究竟有多珍貴,但是從瑪蒂娜的反應,和茶葉桶精致的外觀,就知道肯定不是普通東西。
他也笑著收下了。
孩子讀書的事情暫時解決了,一家人可以開心地準備過年了。
放假期間,江明彥在家讀書學習,張惠和六嫂為過年做準備,涵涵則每天帶著弟弟去隔壁馬克教授家學習。
也不白嫖,人情往來這一套涵涵無師自通,每天去馬克家找她的漢娜和珍妮弗小姐妹,都會帶一些吃的過去。
至於漢娜和珍妮弗的小弟弟,還在喝奶,好吃的東西就和他沒關係了。
漢娜和珍妮弗每天也期待著他們過來,涵涵一敲門,門就開了,漢娜笑著問:“今天早上你家吃什麽好吃的?”
對的,涵涵給她們帶的是早點,也不費事,六嫂每天早上做早飯的就多做一點。
涵涵進屋,把木質的食盒放在他們家餐桌上,食盒是六嫂去華人聚居區買的。
“今天早上吃包子,香菇臘肉包子。”
“臘肉?”
“一種加工過的肉類,和你的肉腸有點像吧,你們吃吃就知道。”涵涵詞匯量有限,不知道該怎麽解釋。
肉包子皮薄餡兒大,一口咬下去就看到裏麵的食材,慢慢咀嚼,簡直太香了。
馬克太太抱著兒子過來,涵涵禮貌地打招呼:“您吃早飯了,要不要嚐嚐我媽媽做的包子。”
馬克太太笑著道謝:“你媽媽真是有一雙巧手。”
馬克在樓上,聽到樓下的說話聲,也自覺下來,拿了個肉包子吃,一個吃完,還覺得沒夠。
一共六個包子,他遺憾地歎息,不能吃到飽,真可惜。
涵涵多機靈啊,她叫馬克教授等一等,幾分鍾後,她端著盤子過來,又是四個包子。
馬克教授有點不好意思,這麽大的人了,還叫一個小姑娘看出他貪吃。
吃完包子,今天的學習開始了,四個小夥伴坐下學習的時候,馬克教授沒上樓,而是在一旁陪著,女兒們解釋不清楚的地方,他就進行補充。
一直學習到十一點半,涵涵才帶著兩個弟弟禮貌告別,順便把食盒帶回去。
等三姐弟走後,馬克說:“咱們隔壁來自中國的一家人真是太優秀了,家裏的男主人江,我聽阿斯曼教授誇獎過他很多次,說他非常聰明,沒想到他家的孩子也這樣聰明。”
漢娜是姐姐,比涵涵大一歲,她非常認同爸爸的觀點:“涵涵學東西非常快,她的弟弟也一樣。”
馬克太太說:“他們的母親是一位非常優雅美麗的女士,廚藝非常好。”
全家人都十分讚同。
有這樣優秀的鄰居,對他們一家人來說,真是一種驚喜。
涵涵和鄰居家打得火熱,張惠則是和因為茶葉結緣的瑪蒂娜關係越來越親密。
過年前幾天,得知阿斯曼教授和瑪蒂娜不會去另外一個城市和兒女團聚,張惠熱情邀請她們來家裏吃飯。
阿斯曼夫妻倆也對正宗的中國菜非常好奇,他們就來了,到的時候發現,還有馬克教授一家。
馬克教授笑道:“我們和江一家當鄰居,平時也沒少吃他們家的食物,好吃的能吞掉舌頭。”
“哈哈哈,既然你都這麽說了,我肯定萬分期待。”
知道德國人的飲食習慣,六嫂也沒做特別奇怪的食物,主要的食材就是豬肉、魚、雞鴨等。
豬肉做紅燒土豆、紅燒大肘子、臘味拚盤。魚肉做酸菜魚,德國這邊他們也吃酸菜,都能接受,雞肉做的是涼拌雞絲,清燉蘑菇雞湯,鴨子做成烤鴨,家裏條件有限,皮不怎麽脆,倒也十分美味。
一道接一道的大餐,大家吃的心滿意足,這頓飯徹底激發了他們對中國菜的興趣,瑪蒂娜甚至說要和張惠學習做中國菜。
張惠當然笑著答應,教她幾樣家常菜沒問題。
大人覺得高興,孩子們更是興奮的不得了,漢娜跟涵涵說,學校裏其實允許帶飯,如果她願意帶飯的話,她們中午可以一起吃。
涵涵一眼就瞧出了漢娜的小九九,一口就答應了。
多個朋友多條路嘛,她可不能讓別人欺負她的弟弟們,給點吃的不算什麽。
涵涵聽媽媽說過外國人排外,從要去學校讀書開始,她就在計劃著怎麽拉幫結派保護自己和弟弟。
??第51章
◎叫哥哥◎
涵涵是個非常努力且有計劃的小姑娘,隔壁馬克太太不止一次跟張惠誇獎過涵涵,張惠嘴上雖然謙虛,心裏麵卻高興得不行。
怕孩子驕傲,張惠沒有當著兒女的麵說,夫妻倆關上門後,張惠一直誇涵涵,誇的江明彥這個當爹耳朵都磨出繭子了。
“爸媽還說孩子年紀小,帶出國怕照顧不好,現在瞧瞧我們涵涵,多有姐姐的擔當,帶著森森和楓楓搞學習,還交上了好朋友。”
“是是是,你給我生的寶貝閨女,能不好嗎?”
張惠哈哈大笑:“你知道就好。”
張惠畢竟是當媽的人,女兒努力,她也不能拉胯,開學之前帶著兒女去逛街,給兒女又買了幾身體麵好看的衣服,不能讓那些以貌取人的看低了他們。
過完春節開學,天氣還冷,張惠怕孩子吃冷的肚子不舒服,就讓他們在學校吃飯,但是會給他們帶點心,比如常見的綠豆糕、米發糕、芝麻糕、鮮花餅等等。
都做成小小的一個,三個孩子帶三個飯盒,足夠一個班級二十個左右的孩子一人嚐一口。
張惠的賄賂非常見效,開學不過半個月,每個周末都有幾個和他們家孩子關係好的同學來家裏做客。
張惠肯定要做好吃的招待了,這些孩子吃過美食之後,口碑傳出去了,後來家裏的孩子越來越多,最多的一個周末,全班將近二十個孩子都來了。
加上隔壁漢娜和珍妮弗姐妹倆,妥妥的二十個人。
這麽多孩子,做飯還真不好做,張惠想了想,那就做餃子吧。
各種口味的餡兒,用胡蘿卜和綠葉菜汁兒調色的各種味道的皮,做出來的餃子能水煮、能蒸、還能煎,吃法也多樣。
一群孩子也別閑著,不管是哪家的千金公子,都洗洗手過來幫忙吧。
一群孩子一邊玩兒一邊學,自給自足,這一天真是開心極了。
這個時候已經開春了,開始穿短袖,也暖和起來,菜帶回家也不怕冷,剩下沒吃完的餃子張惠都做成煎餃,叫他們帶回去給家裏人嚐嚐。
這些孩子都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下午回去的時候都有車來接,不出意外,他們帶回去的煎餃,家裏人還能吃到一口熱的。
不用說,都對所有人都對煎餃讚譽有加,第二天周一上學,涵涵和兩個弟弟書包鼓鼓地回來,張惠打開他們書包一看,好家夥,全是各種吃的。
涵涵得意地笑:“媽媽,班上的同學還想來玩兒,還想咱們一起做好吃的。”
“還做餃子?”
“換一個吧。”
“換成什麽?”
“粽子。”涵涵想吃粽子了。
“端午節還早呢,咱們提前做唄。”
江森說:“我想吃臘肉鹹鴨蛋粽子。”
“家裏沒有鹹鴨蛋,要吃這個,咱們得先把鹹鴨蛋醃上。”
六嫂算算時間:“現在天氣熱起來,我估計,怎麽也得二十來天吧。”
“那我們下個月請同學再來?”
“行。”
涵涵跑去班上跟同學說下個月請他們去家裏玩,大家都特別開心。
江明彥知道後,笑著說:“咱們家女兒現在是班上最受歡迎的學生,你再不用擔心她被同學欺負了吧。”
“那是咱們家涵涵會做人。”
上周涵涵的同學來家裏,張惠發現有個中國小女孩兒,聽涵涵說她叫胡玉,她爸媽在大使館工作,她就在奧斯特小學讀書,因為性格內向,胡玉在班上幾乎沒有朋友。
和涵涵來往後,現在有朋友了,因為都是中國人,胡玉和涵涵交好,自然而然地就融入班集體裏了。
胡玉的處境想必她家裏人也知道,等到家裏的醃鴨蛋做好後,涵涵邀請班上的同學來家裏玩,胡玉的媽媽齊楠也來了。
“聽我家胡玉說你們今天要做粽子,我是南方人,剛好會這個,就過來幫忙。”
齊楠是個很有氣質的女人,她過來的時候左手牽著女兒,右手還抱著一束花。
“那簡直太歡迎了,我昨天還在頭疼,這麽多小孩兒照顧不過來。”張惠趕緊邀請齊楠母女進門。
因為孩子多,廚房裏肯定擠不下,做粽子的所有食材都擺放在客廳的大長桌上,二十來個孩子都擠不進去。
六嫂把廚房的小桌子端出來,分流了五六個孩子來小桌子這邊,才勉強擠得下。
不過一會兒,就擠不下了,因為隔壁馬克教授夫妻倆,還有阿斯曼教授都來了。
阿斯曼背著手好奇地看著六嫂教導孩子包粽子,其他孩子慢慢地弄著,試了幾個才能讓粽子不漏出來,六嫂手巧得很,小粽子、長粽子順手拈來。
說起來,粽葉還是六嫂去華人社區跟人要來的,真是不容易。
張惠準備了鹹甜六個口味,粽子特別頂餓,小小的粽子一個口味嚐一個,胃口小的人,沒吃幾個差不多就飽了。
張惠給他們煮了一鍋醪糟蛋花湯,吃完粽子來一碗酸酸甜甜的甜湯,最好不過了。
今天這一場聚會和上次一樣成功,孩子玩得開心又吃得開心。
六嫂做的大粽子,分給來的孩子們,叫他們帶回家給家裏人嚐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