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交鹽場這個地方,白日日照時間長,常年日光充足,降雨大多集中在夏季,雨季並不長,尤其適合曬鹽。


    當天晚上,漫漲而起的海水就順著引水溝,覆蓋了灘塗上全部的鹽田。待到第二日退潮,留在各個池內的海水還有接近腳麵的薄薄一層。


    專門安排了力氣大的青壯,將使用木質短把如同鬆土耙田一般,將池內鹽泥翻起,攤開在陽光下暴曬,待水分逐漸蒸幹,便漸漸剩下富集了鹽分的大量鬆軟鹽泥。


    這般效率,比起讓鹽工們在海灘邊不斷彎腰篩選,來得又快又省力。


    曬好的鹽泥,由鹽工送去用火山岩砌成的濾池過濾,池中墊著竹片和席子,鹽工們用腳密密踩實,濾出的鹽水順著溝渠,自動流入另一側的蓄鹵池。


    有經驗的老鹽工,拿著蓮子測試鹵水的濃度,若蓮子漂浮就表示鹵水“已熟”。


    按照舊鹽法,需要用大鍋灶,將這些鹵水反複煎煮,需要耗費大量鹽工運輸木柴,同時背著大桶大桶的鹵水,在鹵池和灶火之間不斷往返。


    便是如此巨大的負重,壓彎了每個鹽工的脊椎,即便一年到頭不斷搬運,每一鍋煎煮出來的鹽晶依然很少。


    現在將煮鹽改為曬鹽,不再需要灶台和生火,鹵水可以從挖好的引水溝,自己流到曬鹽田裏,再也不需要鹽工們辛苦地搬來搬去。


    曬鹽的時長,基本由日光決定,眼下天氣還冷,氣溫不高,如果光靠太陽曬,需要兩天左右,才能達到鹽泥最高含鹽量。


    喻行舟反複看著蕭青冥臨行前給他的製法冊子,裏麵提及了好幾個建議,其中正好有一項,可以利用風力,進一步加大效率。


    “那是什麽東西?”


    那些老鹽工們,滿臉驚疑地看著一架巨大的“八篷風車”,在灘塗前豎起,十來個青壯用粗壯拉著風車,深深往地下打樁,將風車牢牢固定在海邊。


    風車大約有四五米高,呈八邊形,像一個大籠子,每一麵都有厚實的紙張糊在木架上,用來引風,中間的木架安裝有水車,可以往鹽田引水。


    陣陣猛烈的海風刮掠而過,風車漸漸轉動起來,扇麵如同一張張鼓起的帆,不用等待海水緩慢漲潮,而是利用強大的風力,帶動水車提水納潮,不到片刻,就能把一個鹽池蓄滿。


    同時,集中的風力還能加快蒸發速度,在氣溫較低時,也能快速曬出鹽晶。


    從挖鹽田開始,到造好風車,正式開始納潮曬鹽,一共隻花了五天半的時間。


    一來免去了去遠處砍伐樹木燒火,二來不需要鹽工們將鹵水鹽泥不斷來回搬運,除了最開始挖鹽田最辛苦,剩下的時間,竟然大部分都是在等待中度過。


    直到第六日的傍晚,經過一整個白日的暴曬,曬池中,逐漸出現越來越多的鹽晶,這些是鹽水都是被反複過濾過,顏色比從前的灰白色更加晶瑩如雪。


    “出鹽了!竟然真的出鹽了!”那些老鹽工們,不敢置信地揉著自己的眼睛。


    他們明明也沒做什麽事,怎麽海水就能自己析出鹽來?


    那些討鹽的百姓,可不管這些鹽是如何曬出來的,他們隻知道,自己和家人們,終於能吃上鹽了!


    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興奮和歡欣鼓舞,幾日前那種絕望灰敗的氣息一掃而空。


    不少激動的百姓,飛快衝入了曬鹽池,跪在滿地潔白的鹽晶中,捧起鹽花,往嘴裏塞。


    顧不上被鹹的舌頭發麻,滿麵通紅地大喊大叫起來:“是鹽,真的是鹽!比鹽販子那買的鹽更好!”


    老鹽工則謹慎很多,隻挑起一點嚐了嚐,眼前頓時一亮,從前那種苦澀味確實淡去了不少。


    他們用小竹鬥把每槽的鹽巴收集起來後倒入大竹筐中,接下來隻要陰幹即可。


    那群忙碌又充滿幹勁的人群,有的拿著笤帚,有的直接用手,不斷盛裝曬出來的鹽,數十個鹽田,還有大量的鹽正等待著他們。


    這一日的產量,已經足足抵得上過去用數十口大鍋煎煮四五日的還多。


    看著人們喜氣洋洋的臉,花漸遇也不禁被大家的熱情感染,笑了笑道:“這下,外麵有些人要遭殃了。”


    喻行舟道:“先把風聲放出去,就說……”


    他微微一頓,右側嘴角略微勾起一絲弧度,若是蕭青冥在此,便知他的老師肚子裏又盈滿壞水了。


    “就說,我們出產的鹽不多,隻有幾百斤,明天準備對外售賣。”


    花漸遇挑了挑眉,沉默片刻,歎口氣道:“攝政大人這招真是……”


    他想了想,又把話到嘴邊的“毒辣”二字咽回去,硬生生續道:“真是高明。”


    喻行舟不知想起什麽,眯著眼睛眺望著遠方浮光躍金的海麵,低沉沉一笑:“非也,不過是跟陛下學了幾分皮毛罷了。”


    花漸遇眨了眨眼,這話說的,仿佛在暗搓搓說陛下更壞心眼似的。


    一時之間,也不知對方是在取笑還是誇讚。


    此刻,遠在京城皇宮的蕭青冥,正裹著一條狐裘毯子,把自己包的像隻粽子,縮在禦書房的貴妃榻上打噴嚏。


    他鼻尖微微發紅,麵頰也有些汗熱,白術替他診完脈,吩咐書盛去煎藥。


    “陛下,”白術麵色沉重的告訴他,“您風寒了,最近要多休息,還有……”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移開眼睛,小聲叮囑道:“最近不宜多行房事。”


    蕭青冥臉色頓時一黑,幹巴巴道:“朕不是,朕沒有。”


    他的“喻貴妃”都不在,找誰行房呢,不過是按耐不住好奇心,試了試那個“蛋”的用法而已!


    真的!


    作者有話說:


    喻:噫……


    蕭:閉嘴!


    第109章 崩潰的渤海商【一更】


    翌日。


    “聽說了嗎?鹽場好像在賣官鹽。”


    “價格好像比私鹽販子還低兩成!快去買, 免得去晚了沒得賣了!”


    一大清早,天色尚未大亮,聞訊而來的百姓便急匆匆往官鹽售賣處跑, 他們手裏拿著各式各樣的小碗或者麻布兜,在街上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每個買到鹽的百姓都如獲至寶, 捧著碗兜用袖子小心捂住,走路都小心翼翼,生怕撒了一粒。


    “讓開, 都給我讓開!”一群壯漢突然擠進了人群。


    他們身上穿著渤海國的服飾,也不排隊,各個五大三粗, 雙眼瞪如銅鈴, 小山般擋在購鹽百姓身前,若是聽見有誰敢抱怨, 便推推搡搡直接將人轟走。


    後排被插隊的百姓敢怒不敢言, 隻好忍耐著怒火,默默把位置讓開,也不敢吱聲, 隻盼望著這些人買完趕緊走, 好輪到他們。


    誰知道,那個大嗓門的渤海人, 一開口就是買一百斤,官鹽的夥計一開始並不想賣, 這群人便賴在這裏不走。


    “錢老子多得是, 就要買你們的鹽!哪兒有開門做生意不賣的道理?”


    “賣給誰不是賣?”


    如今儒城的鹽價比黃金還貴, 那人指使兩個小廝將一箱黃金抬進店裏, 一副財大氣粗的樣子:“這麽多黃金, 夠不夠!”


    那夥計回頭跟管事說了幾句,無奈之下隻好提了一百斤鹽過來,滿滿一大麻袋的粗鹽,小聲嘟囔著:“鹽場剛剛恢複,都沒出多少鹽呢,也就幾百斤……”


    幾個渤海人對視一眼,嘿嘿一笑,其中一人將鹽搬出去,另外一個人又故技重施,開口要一百斤。


    後麵排隊的百姓急了,卻毫無辦法,隻能眼睜睜看著這群渤海人,一人買走上百斤鹽,硬生生買到官鹽掛上了售空的牌子為止。


    “這日子真是沒法過了!”


    “還讓不讓人活啦……”


    “唉,看來還是隻有去私鹽販子手裏買……”


    到了下午,官鹽又運來一大批鹽,百姓蜂擁而至,本以為因產量少會漲價,誰知道一看掛出的價格,竟比早上還便宜半成。


    “我沒看錯吧?官鹽居然還會主動降價?”


    “官府的鹽不是一向比私鹽販子賣得貴嗎?”


    “誰知道,趕緊買!”


    可惜好景不長,沒過多久,收到消息的渤海人再次運來一箱箱的金銀,把上千斤官鹽統統買走


    。


    堆金如山的金銀耀花了眾人的眼,卻沒有一個百姓對那些金銀露出貪羨之色。


    他們是沉默的,絕望的,他們前所未有地憎恨那些金燦燦的金銀財寶,更加憎恨用這些吃不著喝不了的石頭,搶走了他們最後希望的渤海人。


    入夜,背街窄巷的四合院中。


    宋知府和渤海使者坐在桌邊暢飲,兩隻白瓷酒杯輕輕一碰,兩人談笑風生,滿麵紅光。


    使者晃了晃杯中美酒,一飲而下:“果然不出我們所料,那個姓喻的嘴上誇口


    ,其實根本做不到。”


    宋知府冷笑道:“他還不許本官進鹽場呢。以我之見,他最多隻是讓那些刁民重新修了幾座大灶,沒日沒夜地逼著他們煮鹽,花上六七日的功夫,這才勉強得了千八百斤的鹽。”


    “這點產出,也就一萬兩黃金,咱們還出得起!”使者咬緊後槽牙,將酒杯重重一擱,顯然,這麽大一筆黃金,對於這些渤海商而言也是大出血了,並沒有他嘴上說的輕鬆。


    連宋知府都有些肉疼,訕笑道:“要不是喻行舟非要橫插一手,這麽多黃金,花一輩子也花不完啊……白白便宜了他。”


    使者臉頰抽搐一下,哼道:“不過是壓榨民力罷了,諒他也製不出多少鹽,他賣多少,我們就買多少!等那些刁民被逼到走投無路,咱們再來添把火。”


    “到時候,多少黃金,他都得吐出來,倒賠給我們。”


    ※※※


    津交鹽場。


    晴朗的天空,萬裏無雲,日頭正盛。


    宋知府猜的沒有錯,喻行舟確實叫人重新建造了一座灶,不過比原來兩三米的大灶要小上許多,周圍用火山岩砌成膝蓋高的灶台,中間用蜂窩煤取代木柴做燃料。


    一個鹽工一麵往裏倒鹵水,一麵好奇地看著另外一人按照喻大人的要求,將燒製好的草木灰一點點倒進鍋裏。


    “頭一次見煮鹽還要倒灰的……這鹽煮出來能吃嗎?”


    幾個老鹽工麵麵相覷,一臉狐疑地望著那口大鍋。


    隨著鍋中鹵水升溫,竟然真有潔白如雪的鹽晶一點點析出,開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堆積在鍋底,鹽晶細膩,欺霜賽雪,比之前在海邊曬出的粗鹽,還細上數分。


    “老漢在這個鹽場幹了一輩子,還沒見過這麽白這麽細的鹽呢!”


    老鹽工咂舌,顧不上燙手,用勺子撈起一點,食指小心翼翼沾了些許,舌尖嚐了嚐,滿臉震驚:“一點苦味都沒有了!”


    其他鹽工也趕緊跟著嚐了嚐,不約而同浮現出驚喜之色。


    花漸遇嘖嘖稱奇:“原來這就是陛下說的,把粗鹽提煉,去掉雜質後的精鹽。”


    “這個可比以前渤海國出產的那些灰白色的粗鹽粒味道好多了。沒嚐精鹽之前還不覺得,隻怕我以後再也吃不下粗鹽做的菜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靠抽卡君臨天下[基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紫舞玥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紫舞玥鳶並收藏朕靠抽卡君臨天下[基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