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節
朕靠抽卡君臨天下[基建] 作者:紫舞玥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22章 寬容大度的陛下
一個多月的時間一晃而過, 頸口道兩側從河岸漸漸延伸向河中心的鐵樁,以龜爬的速度,分別往前打了一百多米, 雖然緩慢,卻實實在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推進。
前後的兩排釘牢的鐵樁之間相距二十來米寬, 已經壘起了厚厚的土石,上麵用粗水泥夯實,鋪滿了碎石, 再鋪上枕木和四五條鐵軌,供運輸物資的車輛連續不斷往返。
狹窄的頸口河道兩側,不斷延伸的堤壩, 逐漸朝中間深入, 遠遠看去,宛如螃蟹的兩隻大螯鉗, 將洶湧奔騰的長寧河牢牢鉗在河道中央。
眼看著第二階段攔河工程進度已經差不多過半, 頸口道的口子變窄了一半,沿河兩岸的水位明顯看到有所上漲,尤其是北岸新河道的水位, 一天比前一天更高, 水流更快。
負責加固新堤的工程兵和民夫,日以繼夜加高兩側堤壩, 防止漲起來的河水淹上來,幸虧北岸原本地勢就比南岸高, 加固的工作輕鬆了不少。
荊州兩岸的百姓日日都有人在岸堤附近徘徊觀望。
看著那長長的堤壩從無到有, 奇跡般一點點建起來, 看著兩岸堪稱雄渾的鋼鐵巨塔, 一排排高大的水車, 鐵軌上晝夜往返的運輸車,還有河中絡繹不絕運輸物資的船隊。
荊庭城附近百姓原本悲觀和嘲諷的態度,終於漸漸開始改變。
“朝廷這次竟然是動真格的,難不成還能給他們把大堤修起來,令大河改道嗎?”
“你家南岸那十畝沿岸的田,不是要賤賣給北岸楊家嗎?不賣了?”
“不賣了!幸好還沒賣,那楊家心肝都是黑的,竟然壓價壓到一兩銀子一畝!還好我家那口子去報名了修堤,不光給家裏省了糧,每天還能領五文錢呢,已經攢下來一百多文,夠咱家一個月開銷了。”
“就是,要是這河堤能修好,以後你家的田說不定還能從澇地變成良田呢,別說一兩銀子,十兩、二十兩都不能賣。”
自從沿岸百姓看到治河的希望,那些北岸大戶們原本可以在南岸廉價兼並的土地,再也收不到了,別說一兩銀子一畝地沒人賣,就是漲價漲到五六兩也不成。
不光收不了廉價土地,那些為北岸大戶們耕作的佃農們,也開始生出別的心思。
有的直接加入修堤隊伍,多賺一份辛苦錢,比終日黃土背朝天的勞作還難得吃上幾口白米飯的日子,寬裕多了。有的則聚集在一起,要求地主降地租,否則就不幹活。
還有的甚至要求把自家南岸投寄的田地贖回來,不再給大戶當佃農,自己回去種自己的地。
相較於底層農民們日益升起的希望,北岸大戶地主們的臉上,則是一天比一天難看。
這河堤能不能成事,還是兩說,本該屬於他們那些白花花的銀子和土地,卻眼看著都要飛走了,這可如何是好?
明明是同一條河堤,南北兩岸卻是截然相反的兩種態度。
※※※
荊湖水寨。
梁家寨聚義堂裏,荊湖各大水寨的大當家們齊齊聚在一起,還有荊庭城北岸幾家有名有姓的豪紳大戶家主,都赫然在列。
這實在是件稀奇事,平日裏,水賊和地主之間猶如生死仇寇,最是相互看不慣,現在卻因朝廷修堤壩而聚在一起,暫時結成了同盟。
大堂空地上,家丁們抬進來好幾箱沉重的木箱,裏麵裝滿了金銀財帛,白花花的銀子晃得水賊們眼都直了,饞得口水都要往下淌。
當地大戶楊家家主衝眾人抱一抱拳道:“各位英雄好漢,眼看著朝廷的堤壩要修起來了,到時候隻怕大家的日子都要不好過。”
“尤其是荊湖本來就在南岸一側,那頸口道一旦落入官府控製,諸位以後豈不是要被關起門來打狗?”
“聽說荊湖這個月的水位都開始下降了。”
楊家主意味深長道:“回去做個老實巴交的漁民,每日啃著鹹菜魚幹,哪有水裏來去自如做無本買賣吃香喝辣來得逍遙快活?”
這話顯然戳中了在座不少水寨當家的心坎,眾人彼此對視交換著眼神,有人交頭接耳,有人陷入沉思。
荊湖麵積相當大,到處都是蘆葦蕩,分布著眾多大大小小的水寨,大的如梁家寨,足足有五六百寨眾,小的也至少有一兩百來人。
整個荊湖水寨加起來,約莫有三千水匪之多。
他們各個都是水性好手,熟悉水路,仗著水紋便利,在荊州一帶橫行無忌,來去自如。即便被官府派出官兵打掉幾個水寨,要不了多久,又會有新的水寨在荊湖重新立起來。
梁家寨大當家梁渠,摸著下巴絡腮胡須,朝一旁另外一個著名水寨的當家,投去一瞥。
“水聖爺,您老人家可有什麽法子,化解咱這一劫?”
眾人一聽這個稱呼,立刻不約而同把目光轉向堂上第二個位置,那裏端坐著一名年近六旬的老者,頭發半白不白,大腹便便,兩邊耳垂極大,麵容和善,宛如彌勒佛。
這人乃是水聖寨的當家,人尊稱一聲水聖爺。
相傳他的祖輩是荊湖一帶的主掌河神廟的祭司,後來在荊湖立寨結社,廣收教眾信徒,將他們家族世代當做了河神行走在人間的代言人,在附近漁民百姓心中地位極為特殊。
他身邊坐著一個披著黑色鬥篷的中年婆婆,正是那日要將幾個少女獻祭給河神的神婆。
荊庭城兩岸一帶村莊百姓要祭祀河神時,都繞不開他們,必須請水聖爺或者神婆坐鎮。
水聖爺習慣性捏了捏自己的耳垂,笑眯眯道:“此事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
眾人精神一振:“哦?怎麽個說法?”
水聖爺道:“朝廷修堤壩,也是要依靠咱們荊州百姓的力量,大家想想,老百姓最怕什麽?”
他迎著眾人疑惑的目光,道:“當然是最怕河神發怒!”
“隻要咱們把官府攔河改道會觸怒河神的事散播出去,那些老百姓是相信我這個水聖爺的話,還是相信官府那群狗官的話?”
“最好還要勞動諸位水寨弟兄,趁夜摸黑在那堤上做些手腳,再死那麽幾個人。”
“到時候,那些去修河堤的民夫還敢繼續幫著官府修堤嗎?沒了這麽多民夫,縱使朝廷派來主持治水的大官真是傳說中的禹神轉世,那也是莫可奈何。”
眾人一聽有門,哈哈大笑交口稱讚。
梁渠頓時兩眼放光:“說得對啊!不愧是水聖爺爺,就照您說的辦!”
※※※
沒過幾日,荊庭城兩岸不知從哪兒開始傳出流言,說有人晚上做夢,夢見河神托夢,在夢中大怒。
言及攔河是對河神大不敬,要降下神罰,懲罰所有參與修堤的人,將他們和全家人全部衝走。
正好近幾日兩岸修到一半的堤壩外側,發生了一起河水滲水塌陷事故。
一個民夫圖省事少係了一截纜繩,運送沙土時一不小心踩到塌陷處,腳下一滑,轉眼就落入凶猛的大河之中,連個浪花都沒掀起來,就不見了蹤影。
若放在往年修堤時,發生類似的失足事故多不勝數,幾乎每次都要淹死大幾十甚至上百人,否則百姓也不會對服徭役如此抗拒和害怕。
今年由於大部分力氣活和技術活,都是由鋼鐵機械,還有朝廷派來的工程兵們承擔,已經大大減少了普通民夫出事故的概率,民夫們漸漸不再害怕,反而對安全習以為常。
然而在如今流言四起的風口浪尖上,一起事故驟然被流言放大,民夫們口耳相傳,傳得有鼻子有眼,攪得眾多百姓人心惶惶,就連手裏幹的活都猶豫了幾分。
附近的村莊又開始請神婆祭拜河神,這次沒人敢再用活人祭祀,但扔下水裏的牲畜卻隻多不少。
※※※
蕭青冥和江明秋等人,日日在河堤上巡視。
眼看著攻城進度一天比一天慢,一貫沉穩的江明秋都禁不住心急如焚:“流言最是難辦,抓得了造謠傳謠的人,卻堵不住百姓的嘴,再慢下去,隻怕趕不上汛期前完工。”
蕭青冥抬頭看一眼幹旱灼熱的天空,拭去額角的汗,蹙眉道:“問題恐怕還是處在那些反對修堤的人身上。”
江明秋問:“陛下的意思是?”
蕭青冥搖搖頭,回頭朝負責安全問題的禁衛軍指揮使陸知道:“最近夜裏要小心巡查,隻怕還會有人生事。”
陸知抹把被豔陽曬得黝黑的臉,點點頭:“陛下放心,末將明白,無論誰敢來破壞大家好不容易修起來的堤壩,咱們跟他沒完!”
※※※
入夜,月明星稀,銀白如霜的月光映照在滾滾江麵之上,磷光泛泛遠去,宛如河中俯臥著一條銀色巨龍。
靜謐的夜色裏,數十條漁船借著黑夜的掩護,自荊湖而出,沿著支流悄無聲息劃向長寧河畔。
梁家寨二當家陸返,正領著百來寨眾,朝著南岸河堤的方向快速劃去。
起初他並不願意趟這趟渾水,奈何大當家不斷拿當初施救之恩逼迫。
最後承諾隻要幹了這一趟,就不再叫他做別的,待汛期過了,再替他尋門親事,以後去過他的平靜日子,陸返想了想,隻好咬牙點了點頭。
“二當家,瞧,堤壩就在那!”
陸返順著手下人指的方向看過去,明明應該是夜深人靜酣然入睡的時間,那河口兩端的堤壩上,竟然還有不少工程兵們,正舉著火把繼續施工。
沿堤兩側,每隔一段距離便設有一座燃著篝火的木樁,把夜晚的堤壩映照成兩段睡臥的金龍。
陸返暗自吃驚不已,他知道這次官府是真心想把這段河治好,可萬萬沒想到,竟然決心如此之大,也連夜裏休息的時間都在搶工。
他遠遠看著河堤上來往不絕的工程兵和運輸車,懸在半空中的吊籃,帶著沉甸甸的泥沙土石,一籃又一籃不斷往河岸傾倒,不知疲倦,不分晝夜。
那些大頭兵們熱火朝天的喊著號子,他們明明不是荊州本地百姓,卻冒著偌大的風險,承擔了最辛苦最危險的活。
數日前隻修了一半的河堤,眼看著又往中間合攏了幾十米,這樣下去,要不了三個月,說不定真能讓這麽大一條長寧河改道!
陸返皺起眉頭,心下難免開始躊躇不前,自己要是真去下手破壞堤壩,豈不是成了罪人?
就算做了水匪,這麽昧良心的事,他也幹不來啊。
手下等的有些不耐煩:“二當家,咱還去不去了?大家夥都在等著您吩咐呢。”
陸返沒好氣地瞪他一眼:“閉嘴!不去了,咱撤!”
“什麽?”手下震驚地瞪大眼,“大當家可是叫咱立了軍令狀,隻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什麽也不做,就這麽回去,怎麽跟大當家交代?”
陸返的倔脾氣上來,眉頭一豎:“不幹就不幹,你怕大當家怪責就自己去啊。”
說罷,他也不理會其他麵麵相覷的寨眾,蕩起漿就要掉頭。
那名大當家的手下卻不甘心,他朝身旁的人使了個眼色,幾個身強力壯的漢子,立刻將船上綁著的一隻石刻大龜一同抬起,吃力地推入河水之中。
龜背上刻著“河神怒,興災劫”的字樣,用一條粗麻繩固定在岸邊,隻等過幾日再來打撈。
沒想到,這群水賊甫一出現在河堤附近時,就被正在夜間巡查的陸知,舉著望遠鏡瞧了個一清二楚。
他冷笑兩聲,朝手下禁衛軍一揮手,早已埋伏在側的水師士兵們立刻一擁而上,一簇簇箭矢尾巴帶著火星,疾風驟雨般撲向那群水匪的船隻。
轉眼之間,河岸邊火光四起。
水匪大驚:“是官兵!快跑!”
陸知哼笑道:“晚了!”
眼看漁船上的水匪們紛紛跳河打算分散逃跑,沒想到,河裏迎接他們的,是一張張巨大的網兜!
這些網兜都是原本用來建攔河木樁的,結果木樁沒用上,反而兜住了這些三更半夜來決堤的賊人。
那群水匪猝不及防之下,船也燒了,人也被網兜捉起來,一同打包帶走。
陸知又派人連忙將那隻石頭大龜撈起來,他舉著火把看著石龜上那幾個字,眼珠轉了轉,突然冒出一個主意。
※※※
一個多月的時間一晃而過, 頸口道兩側從河岸漸漸延伸向河中心的鐵樁,以龜爬的速度,分別往前打了一百多米, 雖然緩慢,卻實實在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推進。
前後的兩排釘牢的鐵樁之間相距二十來米寬, 已經壘起了厚厚的土石,上麵用粗水泥夯實,鋪滿了碎石, 再鋪上枕木和四五條鐵軌,供運輸物資的車輛連續不斷往返。
狹窄的頸口河道兩側,不斷延伸的堤壩, 逐漸朝中間深入, 遠遠看去,宛如螃蟹的兩隻大螯鉗, 將洶湧奔騰的長寧河牢牢鉗在河道中央。
眼看著第二階段攔河工程進度已經差不多過半, 頸口道的口子變窄了一半,沿河兩岸的水位明顯看到有所上漲,尤其是北岸新河道的水位, 一天比前一天更高, 水流更快。
負責加固新堤的工程兵和民夫,日以繼夜加高兩側堤壩, 防止漲起來的河水淹上來,幸虧北岸原本地勢就比南岸高, 加固的工作輕鬆了不少。
荊州兩岸的百姓日日都有人在岸堤附近徘徊觀望。
看著那長長的堤壩從無到有, 奇跡般一點點建起來, 看著兩岸堪稱雄渾的鋼鐵巨塔, 一排排高大的水車, 鐵軌上晝夜往返的運輸車,還有河中絡繹不絕運輸物資的船隊。
荊庭城附近百姓原本悲觀和嘲諷的態度,終於漸漸開始改變。
“朝廷這次竟然是動真格的,難不成還能給他們把大堤修起來,令大河改道嗎?”
“你家南岸那十畝沿岸的田,不是要賤賣給北岸楊家嗎?不賣了?”
“不賣了!幸好還沒賣,那楊家心肝都是黑的,竟然壓價壓到一兩銀子一畝!還好我家那口子去報名了修堤,不光給家裏省了糧,每天還能領五文錢呢,已經攢下來一百多文,夠咱家一個月開銷了。”
“就是,要是這河堤能修好,以後你家的田說不定還能從澇地變成良田呢,別說一兩銀子,十兩、二十兩都不能賣。”
自從沿岸百姓看到治河的希望,那些北岸大戶們原本可以在南岸廉價兼並的土地,再也收不到了,別說一兩銀子一畝地沒人賣,就是漲價漲到五六兩也不成。
不光收不了廉價土地,那些為北岸大戶們耕作的佃農們,也開始生出別的心思。
有的直接加入修堤隊伍,多賺一份辛苦錢,比終日黃土背朝天的勞作還難得吃上幾口白米飯的日子,寬裕多了。有的則聚集在一起,要求地主降地租,否則就不幹活。
還有的甚至要求把自家南岸投寄的田地贖回來,不再給大戶當佃農,自己回去種自己的地。
相較於底層農民們日益升起的希望,北岸大戶地主們的臉上,則是一天比一天難看。
這河堤能不能成事,還是兩說,本該屬於他們那些白花花的銀子和土地,卻眼看著都要飛走了,這可如何是好?
明明是同一條河堤,南北兩岸卻是截然相反的兩種態度。
※※※
荊湖水寨。
梁家寨聚義堂裏,荊湖各大水寨的大當家們齊齊聚在一起,還有荊庭城北岸幾家有名有姓的豪紳大戶家主,都赫然在列。
這實在是件稀奇事,平日裏,水賊和地主之間猶如生死仇寇,最是相互看不慣,現在卻因朝廷修堤壩而聚在一起,暫時結成了同盟。
大堂空地上,家丁們抬進來好幾箱沉重的木箱,裏麵裝滿了金銀財帛,白花花的銀子晃得水賊們眼都直了,饞得口水都要往下淌。
當地大戶楊家家主衝眾人抱一抱拳道:“各位英雄好漢,眼看著朝廷的堤壩要修起來了,到時候隻怕大家的日子都要不好過。”
“尤其是荊湖本來就在南岸一側,那頸口道一旦落入官府控製,諸位以後豈不是要被關起門來打狗?”
“聽說荊湖這個月的水位都開始下降了。”
楊家主意味深長道:“回去做個老實巴交的漁民,每日啃著鹹菜魚幹,哪有水裏來去自如做無本買賣吃香喝辣來得逍遙快活?”
這話顯然戳中了在座不少水寨當家的心坎,眾人彼此對視交換著眼神,有人交頭接耳,有人陷入沉思。
荊湖麵積相當大,到處都是蘆葦蕩,分布著眾多大大小小的水寨,大的如梁家寨,足足有五六百寨眾,小的也至少有一兩百來人。
整個荊湖水寨加起來,約莫有三千水匪之多。
他們各個都是水性好手,熟悉水路,仗著水紋便利,在荊州一帶橫行無忌,來去自如。即便被官府派出官兵打掉幾個水寨,要不了多久,又會有新的水寨在荊湖重新立起來。
梁家寨大當家梁渠,摸著下巴絡腮胡須,朝一旁另外一個著名水寨的當家,投去一瞥。
“水聖爺,您老人家可有什麽法子,化解咱這一劫?”
眾人一聽這個稱呼,立刻不約而同把目光轉向堂上第二個位置,那裏端坐著一名年近六旬的老者,頭發半白不白,大腹便便,兩邊耳垂極大,麵容和善,宛如彌勒佛。
這人乃是水聖寨的當家,人尊稱一聲水聖爺。
相傳他的祖輩是荊湖一帶的主掌河神廟的祭司,後來在荊湖立寨結社,廣收教眾信徒,將他們家族世代當做了河神行走在人間的代言人,在附近漁民百姓心中地位極為特殊。
他身邊坐著一個披著黑色鬥篷的中年婆婆,正是那日要將幾個少女獻祭給河神的神婆。
荊庭城兩岸一帶村莊百姓要祭祀河神時,都繞不開他們,必須請水聖爺或者神婆坐鎮。
水聖爺習慣性捏了捏自己的耳垂,笑眯眯道:“此事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
眾人精神一振:“哦?怎麽個說法?”
水聖爺道:“朝廷修堤壩,也是要依靠咱們荊州百姓的力量,大家想想,老百姓最怕什麽?”
他迎著眾人疑惑的目光,道:“當然是最怕河神發怒!”
“隻要咱們把官府攔河改道會觸怒河神的事散播出去,那些老百姓是相信我這個水聖爺的話,還是相信官府那群狗官的話?”
“最好還要勞動諸位水寨弟兄,趁夜摸黑在那堤上做些手腳,再死那麽幾個人。”
“到時候,那些去修河堤的民夫還敢繼續幫著官府修堤嗎?沒了這麽多民夫,縱使朝廷派來主持治水的大官真是傳說中的禹神轉世,那也是莫可奈何。”
眾人一聽有門,哈哈大笑交口稱讚。
梁渠頓時兩眼放光:“說得對啊!不愧是水聖爺爺,就照您說的辦!”
※※※
沒過幾日,荊庭城兩岸不知從哪兒開始傳出流言,說有人晚上做夢,夢見河神托夢,在夢中大怒。
言及攔河是對河神大不敬,要降下神罰,懲罰所有參與修堤的人,將他們和全家人全部衝走。
正好近幾日兩岸修到一半的堤壩外側,發生了一起河水滲水塌陷事故。
一個民夫圖省事少係了一截纜繩,運送沙土時一不小心踩到塌陷處,腳下一滑,轉眼就落入凶猛的大河之中,連個浪花都沒掀起來,就不見了蹤影。
若放在往年修堤時,發生類似的失足事故多不勝數,幾乎每次都要淹死大幾十甚至上百人,否則百姓也不會對服徭役如此抗拒和害怕。
今年由於大部分力氣活和技術活,都是由鋼鐵機械,還有朝廷派來的工程兵們承擔,已經大大減少了普通民夫出事故的概率,民夫們漸漸不再害怕,反而對安全習以為常。
然而在如今流言四起的風口浪尖上,一起事故驟然被流言放大,民夫們口耳相傳,傳得有鼻子有眼,攪得眾多百姓人心惶惶,就連手裏幹的活都猶豫了幾分。
附近的村莊又開始請神婆祭拜河神,這次沒人敢再用活人祭祀,但扔下水裏的牲畜卻隻多不少。
※※※
蕭青冥和江明秋等人,日日在河堤上巡視。
眼看著攻城進度一天比一天慢,一貫沉穩的江明秋都禁不住心急如焚:“流言最是難辦,抓得了造謠傳謠的人,卻堵不住百姓的嘴,再慢下去,隻怕趕不上汛期前完工。”
蕭青冥抬頭看一眼幹旱灼熱的天空,拭去額角的汗,蹙眉道:“問題恐怕還是處在那些反對修堤的人身上。”
江明秋問:“陛下的意思是?”
蕭青冥搖搖頭,回頭朝負責安全問題的禁衛軍指揮使陸知道:“最近夜裏要小心巡查,隻怕還會有人生事。”
陸知抹把被豔陽曬得黝黑的臉,點點頭:“陛下放心,末將明白,無論誰敢來破壞大家好不容易修起來的堤壩,咱們跟他沒完!”
※※※
入夜,月明星稀,銀白如霜的月光映照在滾滾江麵之上,磷光泛泛遠去,宛如河中俯臥著一條銀色巨龍。
靜謐的夜色裏,數十條漁船借著黑夜的掩護,自荊湖而出,沿著支流悄無聲息劃向長寧河畔。
梁家寨二當家陸返,正領著百來寨眾,朝著南岸河堤的方向快速劃去。
起初他並不願意趟這趟渾水,奈何大當家不斷拿當初施救之恩逼迫。
最後承諾隻要幹了這一趟,就不再叫他做別的,待汛期過了,再替他尋門親事,以後去過他的平靜日子,陸返想了想,隻好咬牙點了點頭。
“二當家,瞧,堤壩就在那!”
陸返順著手下人指的方向看過去,明明應該是夜深人靜酣然入睡的時間,那河口兩端的堤壩上,竟然還有不少工程兵們,正舉著火把繼續施工。
沿堤兩側,每隔一段距離便設有一座燃著篝火的木樁,把夜晚的堤壩映照成兩段睡臥的金龍。
陸返暗自吃驚不已,他知道這次官府是真心想把這段河治好,可萬萬沒想到,竟然決心如此之大,也連夜裏休息的時間都在搶工。
他遠遠看著河堤上來往不絕的工程兵和運輸車,懸在半空中的吊籃,帶著沉甸甸的泥沙土石,一籃又一籃不斷往河岸傾倒,不知疲倦,不分晝夜。
那些大頭兵們熱火朝天的喊著號子,他們明明不是荊州本地百姓,卻冒著偌大的風險,承擔了最辛苦最危險的活。
數日前隻修了一半的河堤,眼看著又往中間合攏了幾十米,這樣下去,要不了三個月,說不定真能讓這麽大一條長寧河改道!
陸返皺起眉頭,心下難免開始躊躇不前,自己要是真去下手破壞堤壩,豈不是成了罪人?
就算做了水匪,這麽昧良心的事,他也幹不來啊。
手下等的有些不耐煩:“二當家,咱還去不去了?大家夥都在等著您吩咐呢。”
陸返沒好氣地瞪他一眼:“閉嘴!不去了,咱撤!”
“什麽?”手下震驚地瞪大眼,“大當家可是叫咱立了軍令狀,隻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什麽也不做,就這麽回去,怎麽跟大當家交代?”
陸返的倔脾氣上來,眉頭一豎:“不幹就不幹,你怕大當家怪責就自己去啊。”
說罷,他也不理會其他麵麵相覷的寨眾,蕩起漿就要掉頭。
那名大當家的手下卻不甘心,他朝身旁的人使了個眼色,幾個身強力壯的漢子,立刻將船上綁著的一隻石刻大龜一同抬起,吃力地推入河水之中。
龜背上刻著“河神怒,興災劫”的字樣,用一條粗麻繩固定在岸邊,隻等過幾日再來打撈。
沒想到,這群水賊甫一出現在河堤附近時,就被正在夜間巡查的陸知,舉著望遠鏡瞧了個一清二楚。
他冷笑兩聲,朝手下禁衛軍一揮手,早已埋伏在側的水師士兵們立刻一擁而上,一簇簇箭矢尾巴帶著火星,疾風驟雨般撲向那群水匪的船隻。
轉眼之間,河岸邊火光四起。
水匪大驚:“是官兵!快跑!”
陸知哼笑道:“晚了!”
眼看漁船上的水匪們紛紛跳河打算分散逃跑,沒想到,河裏迎接他們的,是一張張巨大的網兜!
這些網兜都是原本用來建攔河木樁的,結果木樁沒用上,反而兜住了這些三更半夜來決堤的賊人。
那群水匪猝不及防之下,船也燒了,人也被網兜捉起來,一同打包帶走。
陸知又派人連忙將那隻石頭大龜撈起來,他舉著火把看著石龜上那幾個字,眼珠轉了轉,突然冒出一個主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