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陳嘉爾與著名的時尚攝影師erik madigan麵對麵時,他才知道攝影師的排場也可以堪比明星。
從之前看到資料裏,erik是一位年近50的男子,但現在見到卻完全看不出年近半百的年紀。
隻見他身材健碩高大,頭戴紅色的紳士帽,臉上的妝容精細卻不顯媚態,眉眼裏是陽剛的英氣。
他身穿深黑色高領毛衣,外搭精致的暗紫色羊絨大衣,大衣上的水晶扣子很是考究,是紅色鬱金香的造型。
他身邊的助手就有4位,也是各個穿著時尚考究。這一出場,濃厚的時尚圈氛圍感拉滿。排場當真比他這個所謂的明星還要耀眼。
陳嘉爾為erik的氣場折服,十分恭敬的打招呼:“bonjour,erik!我是jackson,很榮幸與您合作!請多指教!”
然而,erik卻沒有與陳嘉爾伸出的手交握。他興致缺缺,態度甚至還有些傲慢:“抱歉,我對我們的合作並沒有期望,希望盡快完成拍攝任務!”
陳嘉爾有些納悶他的敵意從何而來,但陳嘉爾也不怒,他知道有的藝術家是有脾氣的,所以,他勾唇一笑:“no expectation,no disppointment(沒有期望就沒有失望)。”
erik睨他一眼,沒有再接話,徑直走開了。
這時lisa跟陳嘉爾低語:“我剛剛聽說這次拍攝的主題是erik為h家的禦用超模米蘭達親自設計製定的方案,後來h家因品牌戰略調整,並沒有采用他的設計。
他不想自己的設計落空,轉投到g家,但米蘭達自然不會轉到g家,所以,他可能會看你不順眼。但這次的拍攝,決定著g家明年的代言權,咱們不得不忍一忍了!”
陳嘉爾了然,他淡定道:“說到底,他和我們一樣都是乙方,都是為甲方爸爸服務,沒有誰應該忍讓誰的說法。隻是今天他更專業,他就是現場的總指揮,我自然會配合他。這也是咱們的專業素養。”
……
很快,隨著太陽漸漸升起,盧浮宮的玻璃金字塔入口,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呈現出色彩斑斕的光影。
erik脫掉了帽子和大衣,擺開架勢,拍攝工作也開始了。
此次的拍攝腳本中,陳嘉爾演繹的是一名中世紀的俠盜,機緣巧合,從盧浮宮穿越到了現代,在盧浮宮開啟了一段與藝術瑰寶親密接觸的奇幻之旅。
在外景的拍攝中,erik一絲不苟,甚至有些吹毛求疵。對陳嘉爾的表現頗為不滿。
他不屑的說:“jackson,你的表情給的太多,動作又僵硬得快結冰了!我需要生動的表情,高級高雅的姿態動作。
幾個鏡頭就要展現出來從驚慌到興奮,又到失落,最後充滿希冀。難度很大,也是為難你了,畢竟隻是個歌星,不是頂級模特,對表情姿態的掌控有限!”
赤裸裸的嘲諷,陳嘉爾心裏不太爽,但臉上依然掛著虛心的表情:“erik,你這麽一說,我領悟了,我們再試一次吧。”
就這樣,在幾次三番的嘲諷中,陳嘉爾終於達到了erik的要求。並且沒有對erik的挑剔,表現出不滿和抗拒,而是不厭其煩的調整自己的表情姿態,盡可能的達到erik的要求。這令erik有些意外。
畢竟之前接觸過的大明星,往往自以為是,驕縱任性。過去他為了保證自己的作品水準,經常會與那些非專業的大明星們產生矛盾。
然而今天的陳嘉爾態度謙卑,讓erik都不好意思動怒了。但換個角度,他心想:悟性挺高,但這樣唯唯諾諾又少了個性,可惜!
……
外景的拍攝進度有驚無險的順利完成了。一行人趕緊轉戰盧浮宮內。
托這次拍攝的福,陳嘉爾還是第一次走進盧浮宮。
盧浮宮內藏品或美輪美奐、或栩栩如生、或雄偉壯觀、或曆史久遠。尤其在阿波羅長廊,天花板裝飾著華麗的彩繪,牆壁鑲嵌有精致的黃金浮雕。
這種獨特的巴洛克式風格凸顯出了尊貴氛圍。這讓陳嘉爾歎為觀止,他忍不住駐足抬頭仰望。
erik看到他著迷的樣子,驕傲的說:“歐洲的文藝複興,絕對是藝術界的巔峰!”
陳嘉爾由衷的稱讚:“確實精美絕倫,歎為觀止!”
erik繼續得意的說:“放眼世界,還是我們歐洲的藝術一直占據著主導地位。”
這時候,陳嘉爾不再忍讓,他不卑不亢的接話:“中國有5000年的文明史,藝術的發展也有過幾次大跨越。經典的作品層出不窮,同樣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相信erik您這麽見多識廣,一定早就欣賞過我們國家的書法繪畫作品!
而且藝術不分國界,因為藝術的包容性極強。正如盧浮宮的玻璃金字塔入口,就是華人設計師的作品。 完美呈現了古典與現代藝術的碰撞與交融。
另外,erik您應該比我更了解,近幾年時尚圈興起的新中國風,不難看出,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國家或地區,都能孕育出經典的藝術品。”
陳嘉爾的一番話,讓erik對他有所改觀。剛才在拍照時,眼前的這位謙卑得唯唯諾諾,怎麽此時卻為了一個觀點,與自己辯駁起來?有點意思!
之後兩人又針鋒相對的將文藝複興時期的著名藝術家和中國唐宋元明清的偉大藝術家和他們的代表作,一一列舉,賣力的誇讚自己國家地區的藝術成就。
令陳嘉爾對erik刮目相看的是,他竟然對中國的曆史人物也有所了解。
兩人從一開始的針尖對麥芒,到後來,被對方推薦的經典作品吸引。最後,主動向對方了解之前自己並未觸及到的作品背後的故事。
兩人竟然聊得越來越投機,要不是erik的助手提醒,他們都忘記了時間。一番討論下來,讓兩人都覺得收獲滿滿、茅塞頓開。
erik對陳嘉爾態度180度大轉變:“jackson,跟我來,我們一邊拍攝,我一邊給你講解這些畫作的經典之處!尤其是那幅雅克.路易.大衛的《拿破侖加冕圖》,那裏麵蘊藏的故事可多了!”
陳嘉爾也興奮起來,應道:“好啊,下次您到中國來,隻要我在國內,我一定帶您到故宮,一睹《清明上河圖》的真容,再給您講講畫中的眾生百態!”
就這樣erik一邊介紹一邊拍攝,簡直有些不務正業了。但這並沒有影響拍攝的水準。
反而陳嘉爾在理解了作品背後的故事後,拍攝的情緒更準確,神情更到位,出片的效果更好!
erik一邊按下快門,一邊不斷讚歎:“impable(很不錯)!……parfait(完美)!……nickel(太棒了)!”
於是在兩人的努力下,原本計劃半天完成的拍攝,硬是拍到了日落。
從之前看到資料裏,erik是一位年近50的男子,但現在見到卻完全看不出年近半百的年紀。
隻見他身材健碩高大,頭戴紅色的紳士帽,臉上的妝容精細卻不顯媚態,眉眼裏是陽剛的英氣。
他身穿深黑色高領毛衣,外搭精致的暗紫色羊絨大衣,大衣上的水晶扣子很是考究,是紅色鬱金香的造型。
他身邊的助手就有4位,也是各個穿著時尚考究。這一出場,濃厚的時尚圈氛圍感拉滿。排場當真比他這個所謂的明星還要耀眼。
陳嘉爾為erik的氣場折服,十分恭敬的打招呼:“bonjour,erik!我是jackson,很榮幸與您合作!請多指教!”
然而,erik卻沒有與陳嘉爾伸出的手交握。他興致缺缺,態度甚至還有些傲慢:“抱歉,我對我們的合作並沒有期望,希望盡快完成拍攝任務!”
陳嘉爾有些納悶他的敵意從何而來,但陳嘉爾也不怒,他知道有的藝術家是有脾氣的,所以,他勾唇一笑:“no expectation,no disppointment(沒有期望就沒有失望)。”
erik睨他一眼,沒有再接話,徑直走開了。
這時lisa跟陳嘉爾低語:“我剛剛聽說這次拍攝的主題是erik為h家的禦用超模米蘭達親自設計製定的方案,後來h家因品牌戰略調整,並沒有采用他的設計。
他不想自己的設計落空,轉投到g家,但米蘭達自然不會轉到g家,所以,他可能會看你不順眼。但這次的拍攝,決定著g家明年的代言權,咱們不得不忍一忍了!”
陳嘉爾了然,他淡定道:“說到底,他和我們一樣都是乙方,都是為甲方爸爸服務,沒有誰應該忍讓誰的說法。隻是今天他更專業,他就是現場的總指揮,我自然會配合他。這也是咱們的專業素養。”
……
很快,隨著太陽漸漸升起,盧浮宮的玻璃金字塔入口,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呈現出色彩斑斕的光影。
erik脫掉了帽子和大衣,擺開架勢,拍攝工作也開始了。
此次的拍攝腳本中,陳嘉爾演繹的是一名中世紀的俠盜,機緣巧合,從盧浮宮穿越到了現代,在盧浮宮開啟了一段與藝術瑰寶親密接觸的奇幻之旅。
在外景的拍攝中,erik一絲不苟,甚至有些吹毛求疵。對陳嘉爾的表現頗為不滿。
他不屑的說:“jackson,你的表情給的太多,動作又僵硬得快結冰了!我需要生動的表情,高級高雅的姿態動作。
幾個鏡頭就要展現出來從驚慌到興奮,又到失落,最後充滿希冀。難度很大,也是為難你了,畢竟隻是個歌星,不是頂級模特,對表情姿態的掌控有限!”
赤裸裸的嘲諷,陳嘉爾心裏不太爽,但臉上依然掛著虛心的表情:“erik,你這麽一說,我領悟了,我們再試一次吧。”
就這樣,在幾次三番的嘲諷中,陳嘉爾終於達到了erik的要求。並且沒有對erik的挑剔,表現出不滿和抗拒,而是不厭其煩的調整自己的表情姿態,盡可能的達到erik的要求。這令erik有些意外。
畢竟之前接觸過的大明星,往往自以為是,驕縱任性。過去他為了保證自己的作品水準,經常會與那些非專業的大明星們產生矛盾。
然而今天的陳嘉爾態度謙卑,讓erik都不好意思動怒了。但換個角度,他心想:悟性挺高,但這樣唯唯諾諾又少了個性,可惜!
……
外景的拍攝進度有驚無險的順利完成了。一行人趕緊轉戰盧浮宮內。
托這次拍攝的福,陳嘉爾還是第一次走進盧浮宮。
盧浮宮內藏品或美輪美奐、或栩栩如生、或雄偉壯觀、或曆史久遠。尤其在阿波羅長廊,天花板裝飾著華麗的彩繪,牆壁鑲嵌有精致的黃金浮雕。
這種獨特的巴洛克式風格凸顯出了尊貴氛圍。這讓陳嘉爾歎為觀止,他忍不住駐足抬頭仰望。
erik看到他著迷的樣子,驕傲的說:“歐洲的文藝複興,絕對是藝術界的巔峰!”
陳嘉爾由衷的稱讚:“確實精美絕倫,歎為觀止!”
erik繼續得意的說:“放眼世界,還是我們歐洲的藝術一直占據著主導地位。”
這時候,陳嘉爾不再忍讓,他不卑不亢的接話:“中國有5000年的文明史,藝術的發展也有過幾次大跨越。經典的作品層出不窮,同樣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相信erik您這麽見多識廣,一定早就欣賞過我們國家的書法繪畫作品!
而且藝術不分國界,因為藝術的包容性極強。正如盧浮宮的玻璃金字塔入口,就是華人設計師的作品。 完美呈現了古典與現代藝術的碰撞與交融。
另外,erik您應該比我更了解,近幾年時尚圈興起的新中國風,不難看出,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國家或地區,都能孕育出經典的藝術品。”
陳嘉爾的一番話,讓erik對他有所改觀。剛才在拍照時,眼前的這位謙卑得唯唯諾諾,怎麽此時卻為了一個觀點,與自己辯駁起來?有點意思!
之後兩人又針鋒相對的將文藝複興時期的著名藝術家和中國唐宋元明清的偉大藝術家和他們的代表作,一一列舉,賣力的誇讚自己國家地區的藝術成就。
令陳嘉爾對erik刮目相看的是,他竟然對中國的曆史人物也有所了解。
兩人從一開始的針尖對麥芒,到後來,被對方推薦的經典作品吸引。最後,主動向對方了解之前自己並未觸及到的作品背後的故事。
兩人竟然聊得越來越投機,要不是erik的助手提醒,他們都忘記了時間。一番討論下來,讓兩人都覺得收獲滿滿、茅塞頓開。
erik對陳嘉爾態度180度大轉變:“jackson,跟我來,我們一邊拍攝,我一邊給你講解這些畫作的經典之處!尤其是那幅雅克.路易.大衛的《拿破侖加冕圖》,那裏麵蘊藏的故事可多了!”
陳嘉爾也興奮起來,應道:“好啊,下次您到中國來,隻要我在國內,我一定帶您到故宮,一睹《清明上河圖》的真容,再給您講講畫中的眾生百態!”
就這樣erik一邊介紹一邊拍攝,簡直有些不務正業了。但這並沒有影響拍攝的水準。
反而陳嘉爾在理解了作品背後的故事後,拍攝的情緒更準確,神情更到位,出片的效果更好!
erik一邊按下快門,一邊不斷讚歎:“impable(很不錯)!……parfait(完美)!……nickel(太棒了)!”
於是在兩人的努力下,原本計劃半天完成的拍攝,硬是拍到了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