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川,金林等人將屍體抬回到了大貴的家裏。
大貴家的條件並不比張三川好,老舊低矮的土坯房,但有一道又老又破的木門。
院子裏兩棵果樹,一棵是柿子樹,另外一棵是杏樹。
按照金川鎮的喪葬傳統,屍體進入中堂,將中堂門拆了下來,架在兩條長凳上,然後在門板上放一條草席,再將大貴的屍體放在門板上,蓋上白布,頭朝裏,腳朝外。
屍體正對著中堂的供桌,文紅菊找來了一盞燈,張三川幫忙點上了一盞燈。
天徹底黑了下來。
“紅菊姨,大板(棺材)是現在我們去買,還是等明天?”張三川問大貴的母親。
文紅菊沒有說話,隻是低聲抽泣著。
張三川就和金林商量,決定連夜去銅官街上去買。
走出大貴家門的時候,大貴的姐姐桂香在上麵叫住了張三川。
“三川,我媽一定要給我弟結冥婚是有原因的,沒有結婚的人,死後是不能進入祖墳山……”
桂香紅著眼睛說。
張三川這才反應過來,在金川鎮的確有這樣的傳統。
張三川和金林回來開車的時候,遇到一直守在張三川家外麵的老憨勇。
“三川,金林,大貴的冥婚不能辦!”老憨勇語氣凝重。
“叔,沒有結婚的人死後不能進入祖墳山呢!”張三川歎了一口氣說。
“是沒有後代的人不能進入祖墳山!”老憨勇語氣嚴厲起來,“我小時候見過人家接冥婚,邪得很!”
張三川和金林對視了一眼,臉色都變得凝重了起來。
以前張三川和金林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但在經曆了一些事之後,兩人對神明之事充滿了敬畏,相信天地之間有一股玄秘力量的存在……
尤其是鄧先生準確地預言了今日之事:長相如猛虎,名字裏帶虎字……而張三川現在還能活著,也全靠鄧先生指點後,戴了一塊桃木牌救命。
但正因為如此,張三川隱隱覺得更應該給大貴結冥婚了。
人死後,或許真的有另外一個世界,如果是那樣,應該給大貴找一個伴侶。
而且,也已經答應了大貴的母親!
無論張三川願不願意,這件事都得去做。
張三川和金林開車去了銅官街,敲開了鎮街上最大的棺材鋪,買了裏麵最好的棺材,讓棺材鋪老板連夜送到四維村地去。
結冥婚的事像是一個大石頭在張三川的頭頂上高懸著,兩人連夜開車去中洲村找鄧先生。
即便是結冥婚,這件事也必須要請鄧先生出來主持儀式。
然而,不巧的是鄧先生並不在家。從隔壁鄰居口中得知,鄧先生被請到江麗市開風水去了。
“已經去了三天,說不定明後天就會回來!”鄧先生的鄰居說。
張三川和金林便開車在回到了四維村。
在大貴家門口,張三川遇到了大貴的父親狗林。
“三川,大貴要結冥婚,全是他老娘的主意,我不同意!但你答應了,那也沒辦法,這樣吧,結冥婚花費多少,你記個賬,從那二十萬裏麵扣……”
狗林不知道跑到了哪裏,將被文紅菊紮傷的胳膊包紮好,臉上滿是急切。
他擔心張三川不同意。
但張三川沒有任何的猶豫:“可以!”
狗林立即激動地點點頭,“三川,我家大貴有你這樣的兄弟是他的福氣!”
看到狗林激動起來的模樣,張三川從心中湧起一股巨大的厭惡!
“三川,我知道你對大貴心中有愧疚,但事情發生了,該怎麽辦就怎麽辦,也沒必要無底線地答應條件……”金林忍不住對張三川說。
張三川理解金林的心思。
“金林,咱們現在能掙到錢,掙的錢裏麵有大貴一份……”張三川回答。
金林點點頭。
這天晚上,張三川和金林在大貴家給大貴守靈。
趙友德則是發動自己的人脈,開始整個金川鎮為大貴搜尋適合的對象。
金川鎮沒有找到,就去周邊鄉鎮找,鬆官鎮、海城鎮、清水鎮……
三天後,在清水鎮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對象。
對方是一個十九歲的女子,和母親吵了架,短時間內想不通,喝了農藥,沒救回來……
趙友德便給了八千塊錢,將女方的屍體連同生辰八字都送到了大貴家。
鄧先生一直沒有回來,女方屍體已經送到了,不能再拖了,屍體已經有味了。
最後在金林的建議下,去二郎廟請了裏麵的駝子老頭。
在駝子老頭的安排下來,大貴家用白紙白花布置成了一個“冥婚禮堂”。
夜裏十二點,大貴和“新娘”都穿著深紫色的“喜袍”,坐在中堂裏。
駝子老頭安排了十多個紙人當觀眾,行拜天地之禮。
金林背著大貴,大貴的姐姐桂香背著“新娘”,下跪行禮,拜天地,拜高堂,拜親朋。
之所以選擇金林,還不是張三川,是因為金林是未婚,而張三川已婚。
整個屋子都是紮著紙花,中堂裏麵站著十多個紙人,這些紙人的形象有老人,有小孩,有男人有女人,扮演的都是觀禮的觀眾。
送入洞房就是就兩具屍體放入一口棺材裏,隻不過這具棺材沒有放在了中堂,而是放在了大貴生前的房間。
主持整個儀式的駝子老頭總是一副力不從心的模樣,說話拚了命地發聲,聲音卻依舊很小。
主持完了儀式,全身都被汗水濕透了。
大貴的弟弟桂平趕緊遞上來了一碗紅糖雞湯,才麵前讓駝子老頭穩住了精神。
接下來還有其他的活,都是體力活。
所有人都跪在中堂裏,駝子老頭手裏拿著一個銅鈴鐺,走著陰陽步,唱陰經。
一唱就是四十多分鍾,唱三五句就又搖晃著鈴鐺。
唱完之後,就安排人將“二人合葬”的棺材抬了出去,放在中堂裏,停了一個小時後開始抬上山去安葬。
要連夜埋葬二人,墓穴的位置叫井,白天已經安排人挖好。
棺材出了門,請了專門的人負責抬紙人。
那些紙人被一起抬上山,在棺材入土的時候全部燒掉。
用駝子的話說,這些“人”都是見證,到了“下麵”,能給這一對“新人”作證!
大貴家的條件並不比張三川好,老舊低矮的土坯房,但有一道又老又破的木門。
院子裏兩棵果樹,一棵是柿子樹,另外一棵是杏樹。
按照金川鎮的喪葬傳統,屍體進入中堂,將中堂門拆了下來,架在兩條長凳上,然後在門板上放一條草席,再將大貴的屍體放在門板上,蓋上白布,頭朝裏,腳朝外。
屍體正對著中堂的供桌,文紅菊找來了一盞燈,張三川幫忙點上了一盞燈。
天徹底黑了下來。
“紅菊姨,大板(棺材)是現在我們去買,還是等明天?”張三川問大貴的母親。
文紅菊沒有說話,隻是低聲抽泣著。
張三川就和金林商量,決定連夜去銅官街上去買。
走出大貴家門的時候,大貴的姐姐桂香在上麵叫住了張三川。
“三川,我媽一定要給我弟結冥婚是有原因的,沒有結婚的人,死後是不能進入祖墳山……”
桂香紅著眼睛說。
張三川這才反應過來,在金川鎮的確有這樣的傳統。
張三川和金林回來開車的時候,遇到一直守在張三川家外麵的老憨勇。
“三川,金林,大貴的冥婚不能辦!”老憨勇語氣凝重。
“叔,沒有結婚的人死後不能進入祖墳山呢!”張三川歎了一口氣說。
“是沒有後代的人不能進入祖墳山!”老憨勇語氣嚴厲起來,“我小時候見過人家接冥婚,邪得很!”
張三川和金林對視了一眼,臉色都變得凝重了起來。
以前張三川和金林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但在經曆了一些事之後,兩人對神明之事充滿了敬畏,相信天地之間有一股玄秘力量的存在……
尤其是鄧先生準確地預言了今日之事:長相如猛虎,名字裏帶虎字……而張三川現在還能活著,也全靠鄧先生指點後,戴了一塊桃木牌救命。
但正因為如此,張三川隱隱覺得更應該給大貴結冥婚了。
人死後,或許真的有另外一個世界,如果是那樣,應該給大貴找一個伴侶。
而且,也已經答應了大貴的母親!
無論張三川願不願意,這件事都得去做。
張三川和金林開車去了銅官街,敲開了鎮街上最大的棺材鋪,買了裏麵最好的棺材,讓棺材鋪老板連夜送到四維村地去。
結冥婚的事像是一個大石頭在張三川的頭頂上高懸著,兩人連夜開車去中洲村找鄧先生。
即便是結冥婚,這件事也必須要請鄧先生出來主持儀式。
然而,不巧的是鄧先生並不在家。從隔壁鄰居口中得知,鄧先生被請到江麗市開風水去了。
“已經去了三天,說不定明後天就會回來!”鄧先生的鄰居說。
張三川和金林便開車在回到了四維村。
在大貴家門口,張三川遇到了大貴的父親狗林。
“三川,大貴要結冥婚,全是他老娘的主意,我不同意!但你答應了,那也沒辦法,這樣吧,結冥婚花費多少,你記個賬,從那二十萬裏麵扣……”
狗林不知道跑到了哪裏,將被文紅菊紮傷的胳膊包紮好,臉上滿是急切。
他擔心張三川不同意。
但張三川沒有任何的猶豫:“可以!”
狗林立即激動地點點頭,“三川,我家大貴有你這樣的兄弟是他的福氣!”
看到狗林激動起來的模樣,張三川從心中湧起一股巨大的厭惡!
“三川,我知道你對大貴心中有愧疚,但事情發生了,該怎麽辦就怎麽辦,也沒必要無底線地答應條件……”金林忍不住對張三川說。
張三川理解金林的心思。
“金林,咱們現在能掙到錢,掙的錢裏麵有大貴一份……”張三川回答。
金林點點頭。
這天晚上,張三川和金林在大貴家給大貴守靈。
趙友德則是發動自己的人脈,開始整個金川鎮為大貴搜尋適合的對象。
金川鎮沒有找到,就去周邊鄉鎮找,鬆官鎮、海城鎮、清水鎮……
三天後,在清水鎮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對象。
對方是一個十九歲的女子,和母親吵了架,短時間內想不通,喝了農藥,沒救回來……
趙友德便給了八千塊錢,將女方的屍體連同生辰八字都送到了大貴家。
鄧先生一直沒有回來,女方屍體已經送到了,不能再拖了,屍體已經有味了。
最後在金林的建議下,去二郎廟請了裏麵的駝子老頭。
在駝子老頭的安排下來,大貴家用白紙白花布置成了一個“冥婚禮堂”。
夜裏十二點,大貴和“新娘”都穿著深紫色的“喜袍”,坐在中堂裏。
駝子老頭安排了十多個紙人當觀眾,行拜天地之禮。
金林背著大貴,大貴的姐姐桂香背著“新娘”,下跪行禮,拜天地,拜高堂,拜親朋。
之所以選擇金林,還不是張三川,是因為金林是未婚,而張三川已婚。
整個屋子都是紮著紙花,中堂裏麵站著十多個紙人,這些紙人的形象有老人,有小孩,有男人有女人,扮演的都是觀禮的觀眾。
送入洞房就是就兩具屍體放入一口棺材裏,隻不過這具棺材沒有放在了中堂,而是放在了大貴生前的房間。
主持整個儀式的駝子老頭總是一副力不從心的模樣,說話拚了命地發聲,聲音卻依舊很小。
主持完了儀式,全身都被汗水濕透了。
大貴的弟弟桂平趕緊遞上來了一碗紅糖雞湯,才麵前讓駝子老頭穩住了精神。
接下來還有其他的活,都是體力活。
所有人都跪在中堂裏,駝子老頭手裏拿著一個銅鈴鐺,走著陰陽步,唱陰經。
一唱就是四十多分鍾,唱三五句就又搖晃著鈴鐺。
唱完之後,就安排人將“二人合葬”的棺材抬了出去,放在中堂裏,停了一個小時後開始抬上山去安葬。
要連夜埋葬二人,墓穴的位置叫井,白天已經安排人挖好。
棺材出了門,請了專門的人負責抬紙人。
那些紙人被一起抬上山,在棺材入土的時候全部燒掉。
用駝子的話說,這些“人”都是見證,到了“下麵”,能給這一對“新人”作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