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被問詢的人可能會撒謊,可能會遺忘,可能會糊弄,也可能並不知道自己知道對警方來說重要的線索。
“所以,你還要通過自己的方式,更用心的去挖掘真相。”
徐少威皺著眉頭垂眸用心咀嚼起易家怡的話。
“如果施勳道2號的男主人是受害者,凶手是女主人或者女主人的情人,而今天做走訪的是你自己,那麽你就錯失了最重要的線索的采集。這個走訪結束後,沒有得到任何有用線索,還打草驚蛇,可能導致凶手將線索隱藏的更深,更難捕捉。那麽你可能會是一個不合格的警探,明白嗎?”
家怡走了兩步,與徐少威擦肩,在他跟上時又駐足轉頭,逼停剛跟了一步的男人,迫使他抬頭。
而在這個過程,徐少威心理上因為家怡的話而被憾住,肢體上也因為她似乎不經意的停頓,而無意識地被引導著停步仰頭。
這個心理和肢體上的雙重掌控,潛移默化間?將徐少威置於被操控者的位置。
隻瞬息間?,家怡已經完全控住局麵,成為了二人小組中名副其實的高位者。
果然,當再對上徐少威視線時,對方眼裏那種肆無忌憚的審視和不遜轉淡,取而代之的是因為學到東西而生的認同,以及對她這個人的好奇和疑惑。
家怡挺直胸膛,微微仰頭,壓低聲音、語速減慢,以使自己的話顯得更有重量:
“徐少威,記住我說的話,然後在後麵幾家走訪時,做這樣的深入觀察。後麵幾家走訪結束後,我都會考你。”
說罷,她不等他反應,便轉頭邁開大步,昂首闊步地走向施勳道3號。
那個筆挺瘦削的背影,顯示著她的不容置疑和絕對權威。
徐少威忙快步跟上,抬頭望見施勳道3號別墅院門時,他主動上前按門鈴,等待菲傭來開門時,腦子裏已經完全沒有了審視、評判易家怡這個人的想法。僅剩的就隻有接下來要如何觀察,如何打探,如何做線索分析。
因為擔心自己分析不到位,他又趁菲傭來開門前的空閑時間?,抓緊把方才易家怡說的話,重新記憶和學習了一遍。
同時又努力回想起方才采訪時,那位太太的反應,一一與易家怡警官做的觀察分析做比對。
這些足夠專業的觀察和推演,進而生出的決策,都讓他受益匪淺。
甚至是越回想,越覺得那些自己完全沒注意到、沒想過的點,居然能被易家怡觀察到,並變成重要線索和推測,是件很厲害很厲害的事。
人們總是會對能力者生出敬畏,徐少威也是如此。
再想到方鎮嶽將他分派給易家怡的意思……徐少威改變了想法,現在他覺得,方sir應該並沒有不歡迎他、不認同他的意思。
甚至於,方sir可能是在幫他,給他機會,讓他多多學習和成長,以便更順利的進入b組。
於是,當菲傭走過來開門時,徐少威挺直了胸膛,變得比之前恭敬許多。
在菲傭請他們進門,轉身帶路時,徐少威甚至本能地幫家怡拉門、讓路,儼然有了幾分小弟的雛形。
家怡走在前麵,餘光掃一眼跟在右後方,可能還在思索她方才那些話的徐少威,嘴角忍不住翹起。
踏進別墅門,菲傭回頭道請進,家怡忙又將得意的笑意壓平,昂頭邁步、表情嚴肅,盡顯警隊madam風範。
18分鍾後,他們結束了施勳道3號的走訪,辭別女主人和她的小兒子,步向施勳道4號時,家怡果然考起徐少威來。
在對話過程中,她也在以他為對照,去做自我審視和自我考核。
到這時才明確,進cid這些日子,她的成長其實是很快的。之前沒察覺,隻是因為一直拿成熟優秀的警探長方鎮嶽,和同樣優秀的b組探員們做對照,差別可能還不那麽明顯。
但現在,她比照的是如幾個月前的自己一般,隻做過軍裝警,沒做過cid探員的徐少威,感受就比較明顯了。
問完問題,做過溝通,家怡走在前麵,繞過施勳道別墅社區的綠化造景,她深吸一口氣,胸腔裏好像住了隻猛兔,用力蹦跳,頂撞得她血液奔騰。
原來我已經走了這麽遠。
正這時,徐少威跨前一步,與她並肩,虛心問道:“易警官,你的思維方式,是cid探員專業培訓的某種刑事偵緝邏輯方法嗎?”
家怡轉頭仰目,朝霞盡灑在她發頂、麵頰和肩膀,那雙望過來的眸子裏映了霞光,一瞬絢爛。
徐少威聽到她說:
“觀察,假設,尋找證據,這是推理常用的基本演繹法。”
第121章 施勳道6號
在家怡帶著徐少威走訪施勳道5號別墅時,方鎮嶽跟著進門,向主人家借電話打回中區警署,問詢了下勘察後的新進度、新線索,又打電話回西九龍重案組b組辦公室,無人接聽,看樣子三福和gary還在繼續查找售出那件西服的店鋪。
借過電話後,他抱胸站在沙發邊看了一會兒家怡和徐少威做問詢,便不再參與,轉身出了別墅,在施勳別墅社區前後勘察起地形。
20分鍾左右,家怡又帶著徐少威走進施勳道6號別墅。
仍然隻是女主人和兩位女傭在家,女傭來開門時,趙太太正在院子裏畫花草。瞧見警探們進門,她才站起身,放下油畫筆刷,一邊用女傭遞過來的濕手巾擦手上的油彩,一邊朝兩名警探迎來。
趙太太穿一件米粉色半袖旗袍,披藏紅色圍巾,長發飄揚,是位優雅的成熟美人。
家怡和徐少威被請進客廳,淺米色和白色配色的房屋稱不上金碧輝煌,但雅致悠然同樣有貴氣。
隻簡單打量幾眼配飾和布置,家怡便確定趙太太是位很有品味的人。而且難得的是,趙家招待人用的不是英國紅茶,而是來自大陸的花茶。是以家怡雖然已經灌了一肚子茶,還是忍不住喝了幾口。
茉莉花香撲鼻,入口清香裏透著非常細微的甜,然後才嚐到茶的苦味,可細品之後又有回甘,真是好茶。
雙方坐下後,家怡還沒有拿出照片,趙太太已經微微皺眉,率先開口問詢:
“是不是我先生闖了什麽禍?”
家怡一聽,便覺有事,轉頭與徐少威對視一眼後,對方立即掏出照片遞給趙太太看,並學著家怡之前問詢的方式,開口問:
“請問這件衣服是趙先生的嗎?”
趙太太先看了眼徐少威的表情,才接過照片垂眸打量,仔細看過後,她又抬眸掃視一眼家怡,這時的表情已經嚴肅甚至沉重起來。
一件有血跡和刀口的西裝外套,代表的是什麽不言而喻了。
“稍等。”趙太太放下照片後,起身順樓梯走上二樓,大概5分鍾後才折返,麵色又變得更沉重了幾分。
她走到桌邊重新坐下,捏起照片再次確認,才抬頭道:
“我先生的確有一件這樣的西裝,剛才我檢查過衣櫃,它不在衣櫃裏,很有可能被我先生穿走了。請問是出什麽事了嗎?這衣服是在我先生身上發現的,還是被其他人穿走或者……”
說到一半,她已經意識到這是種自我安慰。西裝這種衣服既不太可能借人,也不太可能被搶,如果它上麵出現血洞,大概就隻有一種可能了。
“請問昨天傍晚5點之後,趙先生在哪裏?”家怡坐直身體,立即示意徐少威做筆錄。
“2天前我去赤柱寫生,住在那邊的賓館,隻每天早晨會給家裏打個電話。1個小時前我才回來,我先生並沒有在家。”趙太太說罷朝一名菲傭招了招手,請對方坐過來配合問詢。
接下來,家怡和徐少威對趙家的兩名女傭做了筆錄采集,得知這幾天幾乎每天晚上趙先生都沒有回家住。
昨天晚上趙先生倒是回了家,但是那個時間?一名女傭出門買菜,準備隔日迎接女主人回家。另一名女傭見家裏沒人,就趁機出門下山給家人買了些東西郵寄回老家。
等她們各自回家後,才發現家裏男主人回來過的痕跡,但也並沒有見到男主人。
而那些男主人回來過的痕跡,大概就是挪動過的桌椅,男主人的水杯被拿到了客廳,而且杯子裏有水,還有男主人的拖鞋顯示被穿過,門口有許多沾有泥土的腳印等等。
但是所有這些痕跡,都被女傭們清理得幹幹淨淨的,再也采集不到任何東西了。
也許趙先生正是受害者,屋子裏可能有過加害者的腳印,但現如今都可能消失了。
“昨天晚上到現在,你有跟趙先生取得過聯係嗎?”家怡繼續追問。
趙太太搖了搖頭,情緒已經開始變得不安,“我先生常常因為工作的關係在外應酬的,不回家是常事,最初我是會過問啦,但……現在我會更尊重他的自由,所以今早回來後,我還沒有聯係過他。madam,我現在給他打個電話吧。”
家怡點了點頭,趙太太便站起身去打電話。
趁這個時間?,家怡站起身,一邊打量四周,一邊跟港妹女傭問詢對方提及的‘男主人回來過的痕跡’,具體出現在哪些地方。
幾分鍾後,趙太太打電話歸來,表情格外凝重:
“我先生的大哥大沒有人接,打到他辦公室,秘書說今天他還沒有進過公司。易警官,這怎麽辦?他是不是出事了?現在有什麽線索能找到他嗎?”
趙太太站在沙發邊,情緒逐漸慌亂,她捏著沙發靠背不自覺的抓捏,停頓幾息又急著開口:
“會不會是被綁架?還是……你們是不是要查他的所有社交圈?我現在就可以把我知道的全部提供給警方。”
家怡深吸一口氣,伸手下壓,示意趙太太冷靜一下,隨即轉頭對徐少威交代道:
“去門口尋找方沙展,告知他我們可能找到受害人了。”
待徐少威離開,家怡轉回頭又問趙太太:“如果真的是趙先生遭遇特殊狀況,這裏很可能是第一案發現場。趙太太,警方可以前來做現場勘察嗎?”
“當然可以,警方有任何需求,我都會配合。請你們一定盡快找到他。”趙太太說著攥起拳。
提及尋找趙先生這幾個字時,她眼神轉暗,不自覺望向易家怡放在桌上的那張西裝照片。
血洞就在胸前,恐怕……
想到這裏,她無法抑製的手指輕顫,人也失了主心骨,不由自主的開始在沙發後來回踱步,時不時抬頭看看易警官。
家怡走過來,輕輕按住趙太太的手,將她拉到沙發上坐好。
這時徐少威帶著方鎮嶽折返,方鎮嶽朝家怡點點頭,便借用電話打給中區警署法證科,之後又請兩位女傭坐在客廳沙發上,直至法證科勘察結束,不可再隨意走動。
接著,家怡和徐少威又在方鎮嶽的示意下,針對趙太太和兩名女傭單獨做了第二次問詢。
這一次的問題更多是假設被問詢者是嫌疑人的情況,問一些諸如案發時間?受詢人在哪裏,是否有時間?證人;受訓人與趙先生的關係、又是否有過矛盾;趙太太與趙先生夫妻關係如何,他們的婚姻狀況怎樣等等一類問題。
中區警署法證科的同事趕到時,在一樓書房挨個提審的筆錄也都做好了。
家怡與法證科的同事碰頭,開始按照筆錄中女傭們提到的‘男主人回來過的痕跡’,做集中勘察和證據采集。
半個小時後,高級化驗師teresa在門口鞋櫃角落,發現一滴隱蔽在暗處的噴濺血滴,並於掛在門口的一把黑傘上,采集到因為沒有被注意到而被加害者忽略的噴濺血。
到這一部,雖然所有證據都還需要帶回警署做深度化驗,才能得到確定答案。但基本上已經可以確定那件血洞西裝,就是施勳道6號別墅的男主人趙先生了。
而這間?別墅,多半就是第一凶案現場。
雖然因為沒有屍體,家怡無法看到心流影像,不能獲知受害者到底遭遇過什麽,又去過這間?屋的具體哪些地方,與加害者發生過怎樣的爭執,但家怡站在玄關,仍努力猜想當時的狀況。
結合傭人們提供的線索,她腦內預演起男主人在家裏,發現有人上門後,會做什麽。
又或者兩人是同時來到別墅,會在什麽情況下、什麽地點發生爭執,之後可能做了哪些事,引發房屋內留下一些線索被女傭們發現……
幾分鍾後,家怡循著自己想猜想走到玄關,蹲身指了指門口女傭提到的一雙拖鞋,對高級化驗員teresa道:
“teresa姐,這雙拖鞋下的東西也采集一下吧。”
teresa走過來,拿起拖鞋後,果然瞧見鞋底有些物質,“這是玻璃杯的碎屑,好像是血跡,還有一些橘色的指長毛發……這雙拖鞋直接帶回警署吧。”
teresa幹脆將拖鞋放進證物袋封口,遞給阿威。
“玻璃碎屑……”家怡忽然快步走向客廳,埋頭看向垃圾桶,抖了抖,裏麵沒有玻璃碎屑。
又轉去拉開洗手台前的櫥櫃門,內置垃圾桶裏立即傳出嘩啦啦的玻璃碰撞聲。
“teresa姐,那雙拖鞋下踩到的玻璃碎屑,剩下的應該都在這裏。”
teresa立即帶著阿威過來收集玻璃碎屑,家怡則轉回客廳沙發,詢問兩名女傭和趙太太,那邊玻璃碎屑是否是他們打碎玻璃後收緊廚房垃圾桶的。
“所以,你還要通過自己的方式,更用心的去挖掘真相。”
徐少威皺著眉頭垂眸用心咀嚼起易家怡的話。
“如果施勳道2號的男主人是受害者,凶手是女主人或者女主人的情人,而今天做走訪的是你自己,那麽你就錯失了最重要的線索的采集。這個走訪結束後,沒有得到任何有用線索,還打草驚蛇,可能導致凶手將線索隱藏的更深,更難捕捉。那麽你可能會是一個不合格的警探,明白嗎?”
家怡走了兩步,與徐少威擦肩,在他跟上時又駐足轉頭,逼停剛跟了一步的男人,迫使他抬頭。
而在這個過程,徐少威心理上因為家怡的話而被憾住,肢體上也因為她似乎不經意的停頓,而無意識地被引導著停步仰頭。
這個心理和肢體上的雙重掌控,潛移默化間?將徐少威置於被操控者的位置。
隻瞬息間?,家怡已經完全控住局麵,成為了二人小組中名副其實的高位者。
果然,當再對上徐少威視線時,對方眼裏那種肆無忌憚的審視和不遜轉淡,取而代之的是因為學到東西而生的認同,以及對她這個人的好奇和疑惑。
家怡挺直胸膛,微微仰頭,壓低聲音、語速減慢,以使自己的話顯得更有重量:
“徐少威,記住我說的話,然後在後麵幾家走訪時,做這樣的深入觀察。後麵幾家走訪結束後,我都會考你。”
說罷,她不等他反應,便轉頭邁開大步,昂首闊步地走向施勳道3號。
那個筆挺瘦削的背影,顯示著她的不容置疑和絕對權威。
徐少威忙快步跟上,抬頭望見施勳道3號別墅院門時,他主動上前按門鈴,等待菲傭來開門時,腦子裏已經完全沒有了審視、評判易家怡這個人的想法。僅剩的就隻有接下來要如何觀察,如何打探,如何做線索分析。
因為擔心自己分析不到位,他又趁菲傭來開門前的空閑時間?,抓緊把方才易家怡說的話,重新記憶和學習了一遍。
同時又努力回想起方才采訪時,那位太太的反應,一一與易家怡警官做的觀察分析做比對。
這些足夠專業的觀察和推演,進而生出的決策,都讓他受益匪淺。
甚至是越回想,越覺得那些自己完全沒注意到、沒想過的點,居然能被易家怡觀察到,並變成重要線索和推測,是件很厲害很厲害的事。
人們總是會對能力者生出敬畏,徐少威也是如此。
再想到方鎮嶽將他分派給易家怡的意思……徐少威改變了想法,現在他覺得,方sir應該並沒有不歡迎他、不認同他的意思。
甚至於,方sir可能是在幫他,給他機會,讓他多多學習和成長,以便更順利的進入b組。
於是,當菲傭走過來開門時,徐少威挺直了胸膛,變得比之前恭敬許多。
在菲傭請他們進門,轉身帶路時,徐少威甚至本能地幫家怡拉門、讓路,儼然有了幾分小弟的雛形。
家怡走在前麵,餘光掃一眼跟在右後方,可能還在思索她方才那些話的徐少威,嘴角忍不住翹起。
踏進別墅門,菲傭回頭道請進,家怡忙又將得意的笑意壓平,昂頭邁步、表情嚴肅,盡顯警隊madam風範。
18分鍾後,他們結束了施勳道3號的走訪,辭別女主人和她的小兒子,步向施勳道4號時,家怡果然考起徐少威來。
在對話過程中,她也在以他為對照,去做自我審視和自我考核。
到這時才明確,進cid這些日子,她的成長其實是很快的。之前沒察覺,隻是因為一直拿成熟優秀的警探長方鎮嶽,和同樣優秀的b組探員們做對照,差別可能還不那麽明顯。
但現在,她比照的是如幾個月前的自己一般,隻做過軍裝警,沒做過cid探員的徐少威,感受就比較明顯了。
問完問題,做過溝通,家怡走在前麵,繞過施勳道別墅社區的綠化造景,她深吸一口氣,胸腔裏好像住了隻猛兔,用力蹦跳,頂撞得她血液奔騰。
原來我已經走了這麽遠。
正這時,徐少威跨前一步,與她並肩,虛心問道:“易警官,你的思維方式,是cid探員專業培訓的某種刑事偵緝邏輯方法嗎?”
家怡轉頭仰目,朝霞盡灑在她發頂、麵頰和肩膀,那雙望過來的眸子裏映了霞光,一瞬絢爛。
徐少威聽到她說:
“觀察,假設,尋找證據,這是推理常用的基本演繹法。”
第121章 施勳道6號
在家怡帶著徐少威走訪施勳道5號別墅時,方鎮嶽跟著進門,向主人家借電話打回中區警署,問詢了下勘察後的新進度、新線索,又打電話回西九龍重案組b組辦公室,無人接聽,看樣子三福和gary還在繼續查找售出那件西服的店鋪。
借過電話後,他抱胸站在沙發邊看了一會兒家怡和徐少威做問詢,便不再參與,轉身出了別墅,在施勳別墅社區前後勘察起地形。
20分鍾左右,家怡又帶著徐少威走進施勳道6號別墅。
仍然隻是女主人和兩位女傭在家,女傭來開門時,趙太太正在院子裏畫花草。瞧見警探們進門,她才站起身,放下油畫筆刷,一邊用女傭遞過來的濕手巾擦手上的油彩,一邊朝兩名警探迎來。
趙太太穿一件米粉色半袖旗袍,披藏紅色圍巾,長發飄揚,是位優雅的成熟美人。
家怡和徐少威被請進客廳,淺米色和白色配色的房屋稱不上金碧輝煌,但雅致悠然同樣有貴氣。
隻簡單打量幾眼配飾和布置,家怡便確定趙太太是位很有品味的人。而且難得的是,趙家招待人用的不是英國紅茶,而是來自大陸的花茶。是以家怡雖然已經灌了一肚子茶,還是忍不住喝了幾口。
茉莉花香撲鼻,入口清香裏透著非常細微的甜,然後才嚐到茶的苦味,可細品之後又有回甘,真是好茶。
雙方坐下後,家怡還沒有拿出照片,趙太太已經微微皺眉,率先開口問詢:
“是不是我先生闖了什麽禍?”
家怡一聽,便覺有事,轉頭與徐少威對視一眼後,對方立即掏出照片遞給趙太太看,並學著家怡之前問詢的方式,開口問:
“請問這件衣服是趙先生的嗎?”
趙太太先看了眼徐少威的表情,才接過照片垂眸打量,仔細看過後,她又抬眸掃視一眼家怡,這時的表情已經嚴肅甚至沉重起來。
一件有血跡和刀口的西裝外套,代表的是什麽不言而喻了。
“稍等。”趙太太放下照片後,起身順樓梯走上二樓,大概5分鍾後才折返,麵色又變得更沉重了幾分。
她走到桌邊重新坐下,捏起照片再次確認,才抬頭道:
“我先生的確有一件這樣的西裝,剛才我檢查過衣櫃,它不在衣櫃裏,很有可能被我先生穿走了。請問是出什麽事了嗎?這衣服是在我先生身上發現的,還是被其他人穿走或者……”
說到一半,她已經意識到這是種自我安慰。西裝這種衣服既不太可能借人,也不太可能被搶,如果它上麵出現血洞,大概就隻有一種可能了。
“請問昨天傍晚5點之後,趙先生在哪裏?”家怡坐直身體,立即示意徐少威做筆錄。
“2天前我去赤柱寫生,住在那邊的賓館,隻每天早晨會給家裏打個電話。1個小時前我才回來,我先生並沒有在家。”趙太太說罷朝一名菲傭招了招手,請對方坐過來配合問詢。
接下來,家怡和徐少威對趙家的兩名女傭做了筆錄采集,得知這幾天幾乎每天晚上趙先生都沒有回家住。
昨天晚上趙先生倒是回了家,但是那個時間?一名女傭出門買菜,準備隔日迎接女主人回家。另一名女傭見家裏沒人,就趁機出門下山給家人買了些東西郵寄回老家。
等她們各自回家後,才發現家裏男主人回來過的痕跡,但也並沒有見到男主人。
而那些男主人回來過的痕跡,大概就是挪動過的桌椅,男主人的水杯被拿到了客廳,而且杯子裏有水,還有男主人的拖鞋顯示被穿過,門口有許多沾有泥土的腳印等等。
但是所有這些痕跡,都被女傭們清理得幹幹淨淨的,再也采集不到任何東西了。
也許趙先生正是受害者,屋子裏可能有過加害者的腳印,但現如今都可能消失了。
“昨天晚上到現在,你有跟趙先生取得過聯係嗎?”家怡繼續追問。
趙太太搖了搖頭,情緒已經開始變得不安,“我先生常常因為工作的關係在外應酬的,不回家是常事,最初我是會過問啦,但……現在我會更尊重他的自由,所以今早回來後,我還沒有聯係過他。madam,我現在給他打個電話吧。”
家怡點了點頭,趙太太便站起身去打電話。
趁這個時間?,家怡站起身,一邊打量四周,一邊跟港妹女傭問詢對方提及的‘男主人回來過的痕跡’,具體出現在哪些地方。
幾分鍾後,趙太太打電話歸來,表情格外凝重:
“我先生的大哥大沒有人接,打到他辦公室,秘書說今天他還沒有進過公司。易警官,這怎麽辦?他是不是出事了?現在有什麽線索能找到他嗎?”
趙太太站在沙發邊,情緒逐漸慌亂,她捏著沙發靠背不自覺的抓捏,停頓幾息又急著開口:
“會不會是被綁架?還是……你們是不是要查他的所有社交圈?我現在就可以把我知道的全部提供給警方。”
家怡深吸一口氣,伸手下壓,示意趙太太冷靜一下,隨即轉頭對徐少威交代道:
“去門口尋找方沙展,告知他我們可能找到受害人了。”
待徐少威離開,家怡轉回頭又問趙太太:“如果真的是趙先生遭遇特殊狀況,這裏很可能是第一案發現場。趙太太,警方可以前來做現場勘察嗎?”
“當然可以,警方有任何需求,我都會配合。請你們一定盡快找到他。”趙太太說著攥起拳。
提及尋找趙先生這幾個字時,她眼神轉暗,不自覺望向易家怡放在桌上的那張西裝照片。
血洞就在胸前,恐怕……
想到這裏,她無法抑製的手指輕顫,人也失了主心骨,不由自主的開始在沙發後來回踱步,時不時抬頭看看易警官。
家怡走過來,輕輕按住趙太太的手,將她拉到沙發上坐好。
這時徐少威帶著方鎮嶽折返,方鎮嶽朝家怡點點頭,便借用電話打給中區警署法證科,之後又請兩位女傭坐在客廳沙發上,直至法證科勘察結束,不可再隨意走動。
接著,家怡和徐少威又在方鎮嶽的示意下,針對趙太太和兩名女傭單獨做了第二次問詢。
這一次的問題更多是假設被問詢者是嫌疑人的情況,問一些諸如案發時間?受詢人在哪裏,是否有時間?證人;受訓人與趙先生的關係、又是否有過矛盾;趙太太與趙先生夫妻關係如何,他們的婚姻狀況怎樣等等一類問題。
中區警署法證科的同事趕到時,在一樓書房挨個提審的筆錄也都做好了。
家怡與法證科的同事碰頭,開始按照筆錄中女傭們提到的‘男主人回來過的痕跡’,做集中勘察和證據采集。
半個小時後,高級化驗師teresa在門口鞋櫃角落,發現一滴隱蔽在暗處的噴濺血滴,並於掛在門口的一把黑傘上,采集到因為沒有被注意到而被加害者忽略的噴濺血。
到這一部,雖然所有證據都還需要帶回警署做深度化驗,才能得到確定答案。但基本上已經可以確定那件血洞西裝,就是施勳道6號別墅的男主人趙先生了。
而這間?別墅,多半就是第一凶案現場。
雖然因為沒有屍體,家怡無法看到心流影像,不能獲知受害者到底遭遇過什麽,又去過這間?屋的具體哪些地方,與加害者發生過怎樣的爭執,但家怡站在玄關,仍努力猜想當時的狀況。
結合傭人們提供的線索,她腦內預演起男主人在家裏,發現有人上門後,會做什麽。
又或者兩人是同時來到別墅,會在什麽情況下、什麽地點發生爭執,之後可能做了哪些事,引發房屋內留下一些線索被女傭們發現……
幾分鍾後,家怡循著自己想猜想走到玄關,蹲身指了指門口女傭提到的一雙拖鞋,對高級化驗員teresa道:
“teresa姐,這雙拖鞋下的東西也采集一下吧。”
teresa走過來,拿起拖鞋後,果然瞧見鞋底有些物質,“這是玻璃杯的碎屑,好像是血跡,還有一些橘色的指長毛發……這雙拖鞋直接帶回警署吧。”
teresa幹脆將拖鞋放進證物袋封口,遞給阿威。
“玻璃碎屑……”家怡忽然快步走向客廳,埋頭看向垃圾桶,抖了抖,裏麵沒有玻璃碎屑。
又轉去拉開洗手台前的櫥櫃門,內置垃圾桶裏立即傳出嘩啦啦的玻璃碰撞聲。
“teresa姐,那雙拖鞋下踩到的玻璃碎屑,剩下的應該都在這裏。”
teresa立即帶著阿威過來收集玻璃碎屑,家怡則轉回客廳沙發,詢問兩名女傭和趙太太,那邊玻璃碎屑是否是他們打碎玻璃後收緊廚房垃圾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