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素珊方才說她是天才,難道她跳級完成了所有學業?
或者……米國有更短更精煉的課程學習,易家怡其實是在米國完成的犯罪心理學課程?
那她現在呈現的專業狀態,是否跟fbi有關呢?要知道,fbi可是在1960年就將犯罪心理學用於偵破案件的工作中了。甚至,早在20世紀40年代,米國的戰略服務工作室,就開始對希te勒進行心理側寫。
如果易家怡的心理側寫能力不低,年紀又過輕,這樣不合常理的事,隻可能源於他也不了解的米國方麵……
邱素珊並不知道tannen的思緒已經完全飄太遠,她笑著給了tannen一個不在他期待範圍內的答案:
“是我們警校畢業的,方沙展這個伯樂,從文職部門調過來的。才上崗不足一年,已經是警隊紅人。早上看到的黃sir,威風吧?上次慶功會議上,慈祥地拍著易家怡的肩膀,差點要直升小女警做督察啊。
“很好學的後生女,我聽說有在自學鑒證科學、法醫學、犯罪心理學還有刑事偵緝學科,年輕人的學習能力不容小覷哦。”
被從國外挖回來的專家人才tannen忽然感覺到濃濃的危機感,看樣子,香江並非他回來之前所想的那般落後。
這裏也有許多上進、求新求變的人才啊。
……
抵達中區警署後,家怡馬不停蹄直奔法醫解剖室。
中區警署的法醫官比許sir年長,為人沉穩寡言,家怡跟對方不太熟悉,也不敢太直白開口詢問,隻戴好口罩帽子走進解剖室。
好在她來這裏這並不是為了催報告單,看到屍體的瞬間,她如期被拉入心流影像。
在那一瞬間,家怡終於長長舒出一口氣,一直緊攥著的雙拳,也鬆弛了下來。
香江山頂的風吹得樹影悠蕩,凶手費力地拽著受害者爬坡回到馬路上時,已累得氣喘籲籲。
他憤恨地狠踹趙東生幾腳,才又拽起已經腳軟手軟的趙東生,將之帶回車邊。
打開後備箱,從中找出膠帶,綁好趙東生的嘴巴和手腳後,他用力將之推抬丟入後備箱,這時趙東生已經因為失血過多陷入了昏迷。
施勳道上來去無人,凶手甚至站在原地伸了下懶腰,折回去踢掉肉眼可見的足跡等信息後,才回到車上。
路燈照亮他的車,是輛中型三廂出租車。
回到車上後,凶手居然也並沒有立即將趙東生帶到上葵湧邊的金山,而是麵無表情地開著車一路走一路載客。隻是在客人需要往後備箱裏裝東西的時候,司機才開口說後備箱壞了,沒辦法裝東西,以此推諉。
開車時,他右臂始終搭在敞開的車窗框上,吹著風,轉著方向盤,操控著這輛車按照他想要的速度,駛向他人的短途目的地。
他從不向後看,也不過多打量乘客。隻禮貌地問對方目的地,是否著急之類基礎問題,甚至提醒乘客綁安全帶時,他語氣比其他司機更溫和。他還會微笑著問詢乘客是否寒冷,需不需要他關車窗。
哪怕他知道坐在後麵或者坐在副駕上的乘客根本沒有在看他,他也會笑,這好像是他早就預設好的程序:與乘客交流時,別忘記微笑,要禮貌,要溫和,要沒有一星半點攻擊性。
大概也因此,坐過他車的乘客從沒跟他發生過衝突,哪怕乘客上車時揣著火氣,或者因為著急而不斷催促他開快些。他也會盡量滿足乘客的要求,即便因為無法達成而遭到責備,他也會誠摯道歉。
伸手不打笑臉人,誰會不喜歡一位和善、尊重客人、開車平穩的司機師傅呢?
汽車在夜路中奔馳,每隔幾米便有一個角度,霓虹可以照亮司機的臉。
偏分短發被他梳理得一絲不苟,胡須剃得幹幹淨淨,夾克裏甚至還穿著一件熨得平整的白襯衫,哪怕從未有人真的關注過他,他仍將自己打扮妥當,仿佛隨時做好準備赴一場約會一般。
沒有人會想到這樣一個人會是奪取他人性命的凶手。
那些在這天晚上乘坐這輛的士的客人,更想不到,他們身後正躺著一個即將因為失血過多而喪命的富豪。
家怡就這樣看著他載了一個又一個乘客,從紅磡體育場開到土瓜灣,從九龍城開到油麻地……
不知該感歎凶手的心理素質過硬,還是評價他沒有人性。
凶手根本不曾流露出什麽不當情緒,仿佛根本不擔心受害者被發現。
即便他臉上時常露出不同表情,家怡卻感覺不到這些表情承載情緒。
家怡嚴重懷疑,他是個沒有同情心、情感異常的、在這座城市中偽裝得很好的聰明的病人。
凶手載著趙東生在城市裏轉到夜深人靜,才悄悄潛入上葵湧。
在金山腳下,他打開後備箱,麵對著裏麵蜷縮著的趙東生,沉默盯視了好久。
黑暗的山腳樹影綽綽,天地都沉浸在夜霧中,朦朧的月色使他身形模糊。那個微微彎曲的身體,對著後備箱僵直許久。不知是在欣賞自己的戰利品,還是在等待活人變死屍。
一想到這一點,家怡便覺得那隱約勾勒的形態,如同鬼魅。
第133章 專家
不知過了多久,他終於彎腰扛起趙東生,將之背上山。
那時候趙東生還活著,手指偶有抽動,也許正恐懼著凶手為他準備的墳墓,又或者,他仍渴望著從黑暗中掙紮回這世界。
但隨著鏟子插入土地,哢嚓嚓土石被撅起,凶手鏟起土壤向邊上揚,一些灑落在趙東生身上,一些啪沙沙砸向落葉。
血液流淌,與土壤相融,染紅枯葉。
就像一種能量守恒定律的展示,土壤和落葉色彩變斑斕,趙東生卻失去光澤和血色。
他終於不再動哪怕一絲一毫,如凶手期望的那般,真正的成為一具屍體。
…
在心流影像中,家怡看到了的士司機的車牌號,看到了對方的長相、身高、衣著等所有信息。
將之簡單記錄在本子中,她又在解剖室站了好一會兒,忍著寒意,反複觀看過那段心流影像,不斷補充新信息。
做記錄的時候,家怡偶爾會看到本子上記錄的t督察提到的6點。
抬起頭,再根據心流影像中看到的一切去做比對——
當凶手麵部被照亮時,家怡看到他五官平常,稀疏眉毛,大眼睛雙眼皮,鼻梁略趴,嘴巴略闊,方臉。雖然稱不上美男子,皮膚還有點凹凸不平,眼睛也有些渾濁,但的確不是什麽特殊長相。
混在人群中,並不能立即被發現。
當凶手從自己車上下來,打量四周,確定夜深人靜的金山腳下是否真的無他人時,以出租車的高度跟凶手的身高做比對,家怡可以判斷,他大概一米七左右,不胖也不瘦。
當凶手趙東生搬下,扛在身上,走上山路時。家怡可以確定,他不瘸,也沒有六指等先天缺陷。
不過看起來倒的確像是20-35歲之間,也有可能年齡更長一些,家怡不太能分辨得出。
做著記錄,家怡有些茫然。
看樣子,還是嶽哥他們這些老探員在檔案和報告中寫的那些技巧更穩妥。
犯罪心理學這門學科大概還是太新了,仍有許多未知領域,需要有大智慧的人去挖掘和更深入的研究哇。
輕輕歎口氣,家怡看看手裏的筆記,又重讀起心流影像,更仔細的觀察凶手的形態特征,並不斷將之記錄在本子中:
表情淡然,既不凶狠,也無愧疚神色流露。
選擇埋屍地之前,凶手有認真觀察地形,專門尋找了被許多樹木遮蔽、落葉非常厚的、潮濕之處,一則不容易被人發現,再則厚落葉顯示這裏的確是很長時間沒有人碰過、埋入後也會有很長時間不被人關注,還有就是潮濕代表土壤比較柔軟易挖掘。
凶手挖掘時很吃力的樣子,體格雖然不錯,但也並不十分出眾。
為什麽t督察會說錯呢?
如果想讓犯罪心理學真的能指導探案,真的能看到線索就勾勒出沒有誤差的真凶,要怎麽做呢?
法醫官rick哥直起腰,以袖口擦了擦鼻尖的汗,邊上的助手立即抽紙遞給他擦汗。
rick哥一邊擦汗一邊轉過頭,打量起從西九龍重案組過來的cid探員。
挺好一後生女,怎麽小小年紀就唉聲歎氣的呢?
這是有什麽煩心事了啊?
“怎麽樣?本子裏都記了些什麽?”rick哥不怒自威,完全沒意識到自己隨口的好奇問詢,在他人看起來完全像是過年在親戚麵前,問自家孩子今年都學會了什麽的嚴厲家長。
起初看見易家怡代表西九龍cid b組過來做溝通谘詢時,他還有點疑惑,現在怎麽這麽年輕的都能進cid了?
重案組啊,需要經驗、邏輯推理能力、吃苦能力,還得能拚命。這樣一個後生仔,還是個靚妹仔,怎麽進來的?
揣著這樣的好奇心觀察過易家怡,他又覺得還不錯。
雖然西九龍重案組用人有些大膽,但中華一直講究不拘一格降人才。真有能力,年輕點也沒什麽問題。
而且,這樣一個看起來靚麗青春的姑娘,麵對屍體的時候這麽冷靜淡然,還在那裏不斷寫寫記記,工作態度很認真嚴謹的樣子,不僅打消了他的疑慮,還讓他多了幾分認同。
年輕人做事情不走神,不拈輕怕重,就挺難得了。
家怡看著本子上能向外說的信息,並沒有注意到rick哥的威嚴神態,隻一板一眼地做簡單匯報:
“身高,腳寸,臂長,傷口深度,刀刺角度……”
“嗯,這些我們後續會在報告中體現,你其實不用記在本子裏的啊。”rick哥挑眉,走到椅子邊,坐下後伸展手臂,做解剖中期的休息。
“主要是做一些輔助推理的信息。”家怡想了想,聲音和緩耐心地回答rick哥的問題:
“比如身高、臂長和刀刺角度、傷口深度,可以粗略推斷出凶手的身高、體格等信息。
“像趙東生受到的致命傷,力量較弱的女性是無法達成的,那麽就可以推斷凶手是個男性或者體格非常強健的女性。
“再則,傷口角度來看,凶手應該是比趙東生高的。趙東生身高五尺二寸(174cm),那麽凶手的身高一定高於這個尺寸。
“這些線索跟我們cid推理出的線索如果出現偏差,那麽極有可能是我們的推理出了問題,或者凶手處在一個特殊的、不尋常的狀況中。”
“很有趣。”rick哥點點頭,眼睛彎起的弧度更大了些,忽然又問:“你多大了?”
站在rick哥身後的助理微微挑起眉,rick哥自己恐怕都沒注意到,其他人可都注意到了。他跟易家怡講話時,語氣可是出奇的溫和,一副慈祥長輩麵對欣賞地晚輩時的樣子。
助理轉頭看一眼易家怡,忍不住感慨:這女警這麽快就得到年長長官的喜歡,挺厲害嘛。
“啊?”家怡怔了下,才要答話,rick哥卻搶先開了口。
“你皮膚緊致,膠原蛋白充足,發量可觀,眼神中有好奇和靈動的感覺,舉止較隨性,講話時會不自覺露出似乎在微笑的麵相,可以判斷出,你年紀在18到28歲之間。
“接著,根據對你的頭骨形狀初步觀察,三庭五眼的生長比例,眼角下垂程度,算上愛笑屬性後眼尾紋路處在第幾年齡階段,人中長度,唇角的唇線清晰度,唇角咬肌的動態肌肉記憶痕跡……以及你講話時露出的牙齒狀況,牙齒會影響的肌肉、骨骼形態分析……
“你應該處在19歲到22歲之間,我說的對嗎?”
家怡微微瞠目,用點頭道:
“法醫學裏是有這樣靠觀察就能判定人年齡的技術嗎?”
那她是不是可以依靠rick哥的方式,判斷出凶手的年紀?
一想到這裏,家怡看著rick哥的眼神變得迫切起來,眸子在燈光下更是亮得驚人。
那是眼睛亮嗎?
不是!那是熊熊燃燒的學習欲。
rick哥因她的表情而感到愉悅,搖頭道:
或者……米國有更短更精煉的課程學習,易家怡其實是在米國完成的犯罪心理學課程?
那她現在呈現的專業狀態,是否跟fbi有關呢?要知道,fbi可是在1960年就將犯罪心理學用於偵破案件的工作中了。甚至,早在20世紀40年代,米國的戰略服務工作室,就開始對希te勒進行心理側寫。
如果易家怡的心理側寫能力不低,年紀又過輕,這樣不合常理的事,隻可能源於他也不了解的米國方麵……
邱素珊並不知道tannen的思緒已經完全飄太遠,她笑著給了tannen一個不在他期待範圍內的答案:
“是我們警校畢業的,方沙展這個伯樂,從文職部門調過來的。才上崗不足一年,已經是警隊紅人。早上看到的黃sir,威風吧?上次慶功會議上,慈祥地拍著易家怡的肩膀,差點要直升小女警做督察啊。
“很好學的後生女,我聽說有在自學鑒證科學、法醫學、犯罪心理學還有刑事偵緝學科,年輕人的學習能力不容小覷哦。”
被從國外挖回來的專家人才tannen忽然感覺到濃濃的危機感,看樣子,香江並非他回來之前所想的那般落後。
這裏也有許多上進、求新求變的人才啊。
……
抵達中區警署後,家怡馬不停蹄直奔法醫解剖室。
中區警署的法醫官比許sir年長,為人沉穩寡言,家怡跟對方不太熟悉,也不敢太直白開口詢問,隻戴好口罩帽子走進解剖室。
好在她來這裏這並不是為了催報告單,看到屍體的瞬間,她如期被拉入心流影像。
在那一瞬間,家怡終於長長舒出一口氣,一直緊攥著的雙拳,也鬆弛了下來。
香江山頂的風吹得樹影悠蕩,凶手費力地拽著受害者爬坡回到馬路上時,已累得氣喘籲籲。
他憤恨地狠踹趙東生幾腳,才又拽起已經腳軟手軟的趙東生,將之帶回車邊。
打開後備箱,從中找出膠帶,綁好趙東生的嘴巴和手腳後,他用力將之推抬丟入後備箱,這時趙東生已經因為失血過多陷入了昏迷。
施勳道上來去無人,凶手甚至站在原地伸了下懶腰,折回去踢掉肉眼可見的足跡等信息後,才回到車上。
路燈照亮他的車,是輛中型三廂出租車。
回到車上後,凶手居然也並沒有立即將趙東生帶到上葵湧邊的金山,而是麵無表情地開著車一路走一路載客。隻是在客人需要往後備箱裏裝東西的時候,司機才開口說後備箱壞了,沒辦法裝東西,以此推諉。
開車時,他右臂始終搭在敞開的車窗框上,吹著風,轉著方向盤,操控著這輛車按照他想要的速度,駛向他人的短途目的地。
他從不向後看,也不過多打量乘客。隻禮貌地問對方目的地,是否著急之類基礎問題,甚至提醒乘客綁安全帶時,他語氣比其他司機更溫和。他還會微笑著問詢乘客是否寒冷,需不需要他關車窗。
哪怕他知道坐在後麵或者坐在副駕上的乘客根本沒有在看他,他也會笑,這好像是他早就預設好的程序:與乘客交流時,別忘記微笑,要禮貌,要溫和,要沒有一星半點攻擊性。
大概也因此,坐過他車的乘客從沒跟他發生過衝突,哪怕乘客上車時揣著火氣,或者因為著急而不斷催促他開快些。他也會盡量滿足乘客的要求,即便因為無法達成而遭到責備,他也會誠摯道歉。
伸手不打笑臉人,誰會不喜歡一位和善、尊重客人、開車平穩的司機師傅呢?
汽車在夜路中奔馳,每隔幾米便有一個角度,霓虹可以照亮司機的臉。
偏分短發被他梳理得一絲不苟,胡須剃得幹幹淨淨,夾克裏甚至還穿著一件熨得平整的白襯衫,哪怕從未有人真的關注過他,他仍將自己打扮妥當,仿佛隨時做好準備赴一場約會一般。
沒有人會想到這樣一個人會是奪取他人性命的凶手。
那些在這天晚上乘坐這輛的士的客人,更想不到,他們身後正躺著一個即將因為失血過多而喪命的富豪。
家怡就這樣看著他載了一個又一個乘客,從紅磡體育場開到土瓜灣,從九龍城開到油麻地……
不知該感歎凶手的心理素質過硬,還是評價他沒有人性。
凶手根本不曾流露出什麽不當情緒,仿佛根本不擔心受害者被發現。
即便他臉上時常露出不同表情,家怡卻感覺不到這些表情承載情緒。
家怡嚴重懷疑,他是個沒有同情心、情感異常的、在這座城市中偽裝得很好的聰明的病人。
凶手載著趙東生在城市裏轉到夜深人靜,才悄悄潛入上葵湧。
在金山腳下,他打開後備箱,麵對著裏麵蜷縮著的趙東生,沉默盯視了好久。
黑暗的山腳樹影綽綽,天地都沉浸在夜霧中,朦朧的月色使他身形模糊。那個微微彎曲的身體,對著後備箱僵直許久。不知是在欣賞自己的戰利品,還是在等待活人變死屍。
一想到這一點,家怡便覺得那隱約勾勒的形態,如同鬼魅。
第133章 專家
不知過了多久,他終於彎腰扛起趙東生,將之背上山。
那時候趙東生還活著,手指偶有抽動,也許正恐懼著凶手為他準備的墳墓,又或者,他仍渴望著從黑暗中掙紮回這世界。
但隨著鏟子插入土地,哢嚓嚓土石被撅起,凶手鏟起土壤向邊上揚,一些灑落在趙東生身上,一些啪沙沙砸向落葉。
血液流淌,與土壤相融,染紅枯葉。
就像一種能量守恒定律的展示,土壤和落葉色彩變斑斕,趙東生卻失去光澤和血色。
他終於不再動哪怕一絲一毫,如凶手期望的那般,真正的成為一具屍體。
…
在心流影像中,家怡看到了的士司機的車牌號,看到了對方的長相、身高、衣著等所有信息。
將之簡單記錄在本子中,她又在解剖室站了好一會兒,忍著寒意,反複觀看過那段心流影像,不斷補充新信息。
做記錄的時候,家怡偶爾會看到本子上記錄的t督察提到的6點。
抬起頭,再根據心流影像中看到的一切去做比對——
當凶手麵部被照亮時,家怡看到他五官平常,稀疏眉毛,大眼睛雙眼皮,鼻梁略趴,嘴巴略闊,方臉。雖然稱不上美男子,皮膚還有點凹凸不平,眼睛也有些渾濁,但的確不是什麽特殊長相。
混在人群中,並不能立即被發現。
當凶手從自己車上下來,打量四周,確定夜深人靜的金山腳下是否真的無他人時,以出租車的高度跟凶手的身高做比對,家怡可以判斷,他大概一米七左右,不胖也不瘦。
當凶手趙東生搬下,扛在身上,走上山路時。家怡可以確定,他不瘸,也沒有六指等先天缺陷。
不過看起來倒的確像是20-35歲之間,也有可能年齡更長一些,家怡不太能分辨得出。
做著記錄,家怡有些茫然。
看樣子,還是嶽哥他們這些老探員在檔案和報告中寫的那些技巧更穩妥。
犯罪心理學這門學科大概還是太新了,仍有許多未知領域,需要有大智慧的人去挖掘和更深入的研究哇。
輕輕歎口氣,家怡看看手裏的筆記,又重讀起心流影像,更仔細的觀察凶手的形態特征,並不斷將之記錄在本子中:
表情淡然,既不凶狠,也無愧疚神色流露。
選擇埋屍地之前,凶手有認真觀察地形,專門尋找了被許多樹木遮蔽、落葉非常厚的、潮濕之處,一則不容易被人發現,再則厚落葉顯示這裏的確是很長時間沒有人碰過、埋入後也會有很長時間不被人關注,還有就是潮濕代表土壤比較柔軟易挖掘。
凶手挖掘時很吃力的樣子,體格雖然不錯,但也並不十分出眾。
為什麽t督察會說錯呢?
如果想讓犯罪心理學真的能指導探案,真的能看到線索就勾勒出沒有誤差的真凶,要怎麽做呢?
法醫官rick哥直起腰,以袖口擦了擦鼻尖的汗,邊上的助手立即抽紙遞給他擦汗。
rick哥一邊擦汗一邊轉過頭,打量起從西九龍重案組過來的cid探員。
挺好一後生女,怎麽小小年紀就唉聲歎氣的呢?
這是有什麽煩心事了啊?
“怎麽樣?本子裏都記了些什麽?”rick哥不怒自威,完全沒意識到自己隨口的好奇問詢,在他人看起來完全像是過年在親戚麵前,問自家孩子今年都學會了什麽的嚴厲家長。
起初看見易家怡代表西九龍cid b組過來做溝通谘詢時,他還有點疑惑,現在怎麽這麽年輕的都能進cid了?
重案組啊,需要經驗、邏輯推理能力、吃苦能力,還得能拚命。這樣一個後生仔,還是個靚妹仔,怎麽進來的?
揣著這樣的好奇心觀察過易家怡,他又覺得還不錯。
雖然西九龍重案組用人有些大膽,但中華一直講究不拘一格降人才。真有能力,年輕點也沒什麽問題。
而且,這樣一個看起來靚麗青春的姑娘,麵對屍體的時候這麽冷靜淡然,還在那裏不斷寫寫記記,工作態度很認真嚴謹的樣子,不僅打消了他的疑慮,還讓他多了幾分認同。
年輕人做事情不走神,不拈輕怕重,就挺難得了。
家怡看著本子上能向外說的信息,並沒有注意到rick哥的威嚴神態,隻一板一眼地做簡單匯報:
“身高,腳寸,臂長,傷口深度,刀刺角度……”
“嗯,這些我們後續會在報告中體現,你其實不用記在本子裏的啊。”rick哥挑眉,走到椅子邊,坐下後伸展手臂,做解剖中期的休息。
“主要是做一些輔助推理的信息。”家怡想了想,聲音和緩耐心地回答rick哥的問題:
“比如身高、臂長和刀刺角度、傷口深度,可以粗略推斷出凶手的身高、體格等信息。
“像趙東生受到的致命傷,力量較弱的女性是無法達成的,那麽就可以推斷凶手是個男性或者體格非常強健的女性。
“再則,傷口角度來看,凶手應該是比趙東生高的。趙東生身高五尺二寸(174cm),那麽凶手的身高一定高於這個尺寸。
“這些線索跟我們cid推理出的線索如果出現偏差,那麽極有可能是我們的推理出了問題,或者凶手處在一個特殊的、不尋常的狀況中。”
“很有趣。”rick哥點點頭,眼睛彎起的弧度更大了些,忽然又問:“你多大了?”
站在rick哥身後的助理微微挑起眉,rick哥自己恐怕都沒注意到,其他人可都注意到了。他跟易家怡講話時,語氣可是出奇的溫和,一副慈祥長輩麵對欣賞地晚輩時的樣子。
助理轉頭看一眼易家怡,忍不住感慨:這女警這麽快就得到年長長官的喜歡,挺厲害嘛。
“啊?”家怡怔了下,才要答話,rick哥卻搶先開了口。
“你皮膚緊致,膠原蛋白充足,發量可觀,眼神中有好奇和靈動的感覺,舉止較隨性,講話時會不自覺露出似乎在微笑的麵相,可以判斷出,你年紀在18到28歲之間。
“接著,根據對你的頭骨形狀初步觀察,三庭五眼的生長比例,眼角下垂程度,算上愛笑屬性後眼尾紋路處在第幾年齡階段,人中長度,唇角的唇線清晰度,唇角咬肌的動態肌肉記憶痕跡……以及你講話時露出的牙齒狀況,牙齒會影響的肌肉、骨骼形態分析……
“你應該處在19歲到22歲之間,我說的對嗎?”
家怡微微瞠目,用點頭道:
“法醫學裏是有這樣靠觀察就能判定人年齡的技術嗎?”
那她是不是可以依靠rick哥的方式,判斷出凶手的年紀?
一想到這裏,家怡看著rick哥的眼神變得迫切起來,眸子在燈光下更是亮得驚人。
那是眼睛亮嗎?
不是!那是熊熊燃燒的學習欲。
rick哥因她的表情而感到愉悅,搖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