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思索,越發現這案子中的缺失項有龐大。
深吸一口氣,家怡努力甩開喪情緒,繼續挖掘靈感。
那麽從殺人動機來思考呢?
凶手為什麽要殺死流浪漢?他從流浪漢身上得到了什麽?
眼眸再次亮起,家怡大步趕回辦公室,立即翻出昨天b組探員們走訪後得到的信息。
“地圖!”家怡看到毒殺野貓、毒殺寵物狗事件的信息,轉頭朝走進來的梁書樂道。
“啊!”梁書樂應了一聲,忙轉身去掏出地圖,展開後遞給家怡。
‘叭’一聲拔去筆帽,家怡立即在地圖上畫出兩個圈。
一個是毒殺寵物狗的街心公園,就在家俊家如他們回家路上,繞一點點路就能到,在深水埗靠近油麻地區域,離易記不遠。
毒殺野貓的海濱公園在櫻桃街西,是深水埗和油麻地交界區域,距離易記也不遠。
家怡在兩個公園之間連線,從右到左畫出箭頭。
又圈上北邊的通州街公園,從海濱公園向北畫出指向通州街公園的箭頭。
三個凶案現場,正組成一個三角形,圈住了一塊兒深水埗區域。
“凶手應該是住在深水埗的人,三個公園離得並不遠。要想得知這三處公園裏有野貓寵物狗和流浪漢出沒,往往要是多次往來的人。”
家怡又皺眉,隻是雖然手法都有用毒,但還不能百分百確定凶手為一人。
“可惜這些貓狗的屍體早就已經被處理過了。”
“但很有可能就是同一人。”方鎮嶽忽然開口,“凶手不可能一下就成為冷血冷情的冷靜殺手,他一定在‘成長’的過程中,經曆了很多次死亡,才會對死亡麻木。殺過許多生物了,才能確定老鼠藥的藥效,積累到足夠的無論從情緒還是行為上的經驗。”
“那麽我們暫時將查案方向,確定為三案為同一凶手?”家怡挑眉。
“暫時隻能這樣。”方鎮嶽給與了肯定的回答,在實在缺少線索和方向的情況下,這樣大開大合的猜測是被允許的。
“在這兩個案子發生之前,都有大量的野貓泛濫、寵物狗不牽繩或隨處排便情況的舉報。”
家怡又翻開另一張資料單:
“流浪漢出沒,影響市民在公園區域的正常活動,也有許多抱怨聲和舉報……”
家怡抬起頭,與眾人大眼瞪小眼了一會兒,便果斷走到白板前,記錄下一個詞:
【為市民生活帶來麻煩】
想了想,她又在後麵補充:
【懲戒】
【除害】
“有沒有可能,凶手的作案動機,是這樣的呢?”家怡寫好後,盯著字跡看了看,轉頭探問。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辦法給出答案。
在一團漿糊的狀態裏,也隻有嶽哥和十一姐敢做這樣的大膽揣測了。
“三福哥,你帶著嘉明哥去見一下之前被流浪漢丟石頭砸中額頭的人。”家怡點了點某份文件上提及的內容,在譚三福和劉嘉明應聲後,又補充:
“請盡量拿到對方的全身照,我想拿著照片跟許sir溝通一下這個人的身高、體格等狀況,研究一下是這個被石頭砸的人,是否有足夠的力氣造成那些傷口。同時比對一下我們對凶手‘冷血’等形象的描繪。”
“ok,十一姐。”譚三福點頭,利落地扯過外套,帶上嘉明出發。
“九叔,麻煩你帶gary去一趟街心公園,再問問有沒有人在寵物狗死亡前,與狗主人發生過衝突。或者看到有人在公園鬼鬼祟祟投放肉塊等食物在路邊草叢。”家怡說罷,又補充:
“如果我們猜測得對,那麽街心公園裏的寵物狗,很可能是凶手第一次下手。
“每一個凶手第一次作案,一定都有一個引線。某件事刺激了他,使他落實了自己的殺戮衝動,也許是與狗主人的衝突,也許是踩到過狗屎,也可能曾被不牽繩的寵物狗咬過、嚇到過……
“九叔,一定要查得細。
“這些曾因寵物狗而起過衝突的人,身高等信息,請都記錄下來吧。跟三福哥他們同樣,最好有照片。”
“明白。”九叔應聲,穿上外套,率先往外走。
家怡翻看了下自己的本子,她現在隻有凶手的身高信息。
比死者高半指,也就是一米七三左右,不算很高,但這樣身高的男性,在香江大街上一抓一大把。
她才合上本子,方鎮嶽已率先舉手道:
“我帶著阿樂去海濱公園查一下毒殺野貓的事,曾受野貓困擾的人的信息,我也會盡量細地提取。”
他又想了想,才道:
“明天下午應該就能積累到許多信息,到時候我們再開會篩選一下這些被牽扯進這些案子中的人。”
說罷,他朝著梁書樂一招手,便也回自己辦公室拿上呢子大衣,大步流星地出發了。
一時間,整個b組的人都被派出去了,獨留家怡一人對著白板,寫寫塗塗,時而咬著筆頭深思,時而在辦公室裏踱步。
……
此時的深水埗,一棟樓外的移動魚丸車邊,圍了一圈兒人買魚丸。
其中一個穿一身灰色休閑裝的男人買好後,捧著魚丸走到避風處一邊吃一邊悠閑地東張西望。吞掉兩顆時,遠處走來一位西裝革履的男性。
吃魚丸的男人看了眼手表,從兜裏掏出一個小本,在上麵做了下記錄。
西裝男走進4棟樓,與門口的看更老伯打招呼便直奔電梯。
吃魚丸的男人再次做了一個記錄,之後左右觀察一圈兒,又補充了四周人流量等狀況,然後便收起本子,繼續吃魚丸。
那圍著魚丸車的幾位阿嬤也看到了方才走進4棟的西裝男,眼神都不自覺追著那男人看了會兒,收回目光時,又極其默契地以別有深意的八卦眼神互相交流,隨即便湊頭在一塊兒嘰嘰咕咕聊起來。
她們各個眉飛色舞,聊的顯然是那西裝男人八卦。
也不知是什麽特殊的內容,能使她們聊得如此津津有味。
避風處的男人吃光了一盒魚丸,將盒子丟進垃圾桶後,雙手插進兜裏,又慢條斯理地離開。
他姿態悠然,仿佛就是恰巧路過買了盒魚丸的路人。
今天風有些大,他緊了緊風衣,頂風前行眯起眼睛時,雙眼皮皺成了好多層,眼尾的皺紋也更深更長了。
風裹挾著阿嬤們的隻言片語,吹進男人耳中——
“……就是那個男人啊……”
“……他之前都是開車的,後來老是被人砸車窗,就把車賣了……”
他回眸看了眼魚丸移動攤位,又掃過方才西裝男走進的樓棟,抿了抿唇,大步穿風離開,再未回頭。
第311章 .大福苑剖殺案“嶽哥,我有預感……”……
第二天,報業果然依次刊登了毒殺貓狗和流浪漢的新聞,甚至紛紛給凶手起了名號——
根據凶手擅長用毒的特性,起名叫【星宿老怪】;
因為發生在公園,而稱之為【公園殺手】;
其中一家嘩眾取寵的小報起的外號,被廣大市民紛紛叱罵,蓋因其稱這惡魔為【捕鼠者】,暗示野貓、亂拉亂跑的寵物狗和流浪漢都是老鼠,簡直沒有人性,毫無報業操守。
九叔看過這些報紙,便將它們卷成一團丟進垃圾桶,等到gary後又出門去查探。
一整日的查訪,到下午大家團聚開會時,仍沒有什麽頭緒。
當下凶手畫像幾乎為零,法證科和警犬隊針對通州街公園凶殺現場四周輻射式勘察,仍未找到更多線索。
家怡白天趁大家去走訪時,去了最新出現寵物狗中毒事件的街心公園附近,在一些大街小巷間走訪售賣老鼠藥的店鋪,問詢事件發生前的鼠藥售賣情況。
由於當下香江尤其是深水埗等區域人口密集度過高、舊屋老宅鱗次櫛比,老鼠蟑螂橫行難滅除,老鼠藥賣得很多,某一階段因為有人服用老鼠藥自殺而實行過購買必登記的政策,但很快就因為沒有監管而名存實亡了。
店老板們根本不記得哪些人買過老鼠藥,提起偶然記得的,家怡去走訪查問過,也未發現異常之處,隻得折返。
案件陷入僵局,家怡呆坐在辦公室裏,這才發現原來即便有心流影像,即便看到了凶手,想要在茫茫人海中尋找到那頭野獸,也如此地舉步維艱。
接下來,方鎮嶽繼續帶隊做排查,拉網篩找目擊證人。
與公共關係科溝通,請對方登報號召民眾尋找知情人,看到過【疑似下毒者】的人,都可向警方舉報、提供線索。
警隊開始接到電話後,方鎮嶽又依次篩選這些報警信息,一個一個的排查。
ptu巡夜仍在繼續,但幾天下來一無所獲,凶手顯然隱藏了起來。
許多惡**件都是凶手偶然為之,之後再不會作案,漸漸的,警察開始覺得,這次案件也是如此。
法醫部的解剖在第三天終於全部結束,開顱後給出的報告是凶手棒擊受害者的那一下鈍器傷很重,也足以致命。
但由於凶手等不及,先剖了受害者的肚子,導致受害者在很短時間內死亡,是以棒擊造成的顱內出血等反而沒來得及致使流浪漢死亡。
老鼠藥的毒性也如此,它導致了受害者幾乎失去反抗能力,但並未來得及真的奪走他的生命。
凶器被認定為:
1、一把刃身約15cm左右的匕首;
2、一根常規棒球棒;
3、凝血障礙類型老鼠藥(許多店鋪皆可買到)。
家怡在凶案發生的第5天,加班時,於白板上寫下凶手殺戮特征及其他現狀:
1、用死者衣物蓋住死者麵部(是否偶然未確定);
2、下藥後棒擊頭部,再剖腹殺戮;
3、未查明凶手是否拿走流浪漢物品,未見泄憤行為,未查明流浪漢有仇敵,作案動機不明;
4、殺人前,凶手可能先毒殺了野貓和寵物狗(僅推理階段);
5、暫無目擊證人,法證科未在犯罪現場和屍體指甲內容物中發現疑似屬於凶手的線索;
6、多日走訪、查探、報警信息篩查,未發現可疑線索及可疑人士。
“以前也有過這樣的案子。”方鎮嶽坐在桌上,看著麵對白板發呆的易家怡,回憶道。
“最後是怎麽破的呢?”家怡立即抓住救命稻草般問詢。
方鎮嶽搖了搖頭。
深吸一口氣,家怡努力甩開喪情緒,繼續挖掘靈感。
那麽從殺人動機來思考呢?
凶手為什麽要殺死流浪漢?他從流浪漢身上得到了什麽?
眼眸再次亮起,家怡大步趕回辦公室,立即翻出昨天b組探員們走訪後得到的信息。
“地圖!”家怡看到毒殺野貓、毒殺寵物狗事件的信息,轉頭朝走進來的梁書樂道。
“啊!”梁書樂應了一聲,忙轉身去掏出地圖,展開後遞給家怡。
‘叭’一聲拔去筆帽,家怡立即在地圖上畫出兩個圈。
一個是毒殺寵物狗的街心公園,就在家俊家如他們回家路上,繞一點點路就能到,在深水埗靠近油麻地區域,離易記不遠。
毒殺野貓的海濱公園在櫻桃街西,是深水埗和油麻地交界區域,距離易記也不遠。
家怡在兩個公園之間連線,從右到左畫出箭頭。
又圈上北邊的通州街公園,從海濱公園向北畫出指向通州街公園的箭頭。
三個凶案現場,正組成一個三角形,圈住了一塊兒深水埗區域。
“凶手應該是住在深水埗的人,三個公園離得並不遠。要想得知這三處公園裏有野貓寵物狗和流浪漢出沒,往往要是多次往來的人。”
家怡又皺眉,隻是雖然手法都有用毒,但還不能百分百確定凶手為一人。
“可惜這些貓狗的屍體早就已經被處理過了。”
“但很有可能就是同一人。”方鎮嶽忽然開口,“凶手不可能一下就成為冷血冷情的冷靜殺手,他一定在‘成長’的過程中,經曆了很多次死亡,才會對死亡麻木。殺過許多生物了,才能確定老鼠藥的藥效,積累到足夠的無論從情緒還是行為上的經驗。”
“那麽我們暫時將查案方向,確定為三案為同一凶手?”家怡挑眉。
“暫時隻能這樣。”方鎮嶽給與了肯定的回答,在實在缺少線索和方向的情況下,這樣大開大合的猜測是被允許的。
“在這兩個案子發生之前,都有大量的野貓泛濫、寵物狗不牽繩或隨處排便情況的舉報。”
家怡又翻開另一張資料單:
“流浪漢出沒,影響市民在公園區域的正常活動,也有許多抱怨聲和舉報……”
家怡抬起頭,與眾人大眼瞪小眼了一會兒,便果斷走到白板前,記錄下一個詞:
【為市民生活帶來麻煩】
想了想,她又在後麵補充:
【懲戒】
【除害】
“有沒有可能,凶手的作案動機,是這樣的呢?”家怡寫好後,盯著字跡看了看,轉頭探問。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辦法給出答案。
在一團漿糊的狀態裏,也隻有嶽哥和十一姐敢做這樣的大膽揣測了。
“三福哥,你帶著嘉明哥去見一下之前被流浪漢丟石頭砸中額頭的人。”家怡點了點某份文件上提及的內容,在譚三福和劉嘉明應聲後,又補充:
“請盡量拿到對方的全身照,我想拿著照片跟許sir溝通一下這個人的身高、體格等狀況,研究一下是這個被石頭砸的人,是否有足夠的力氣造成那些傷口。同時比對一下我們對凶手‘冷血’等形象的描繪。”
“ok,十一姐。”譚三福點頭,利落地扯過外套,帶上嘉明出發。
“九叔,麻煩你帶gary去一趟街心公園,再問問有沒有人在寵物狗死亡前,與狗主人發生過衝突。或者看到有人在公園鬼鬼祟祟投放肉塊等食物在路邊草叢。”家怡說罷,又補充:
“如果我們猜測得對,那麽街心公園裏的寵物狗,很可能是凶手第一次下手。
“每一個凶手第一次作案,一定都有一個引線。某件事刺激了他,使他落實了自己的殺戮衝動,也許是與狗主人的衝突,也許是踩到過狗屎,也可能曾被不牽繩的寵物狗咬過、嚇到過……
“九叔,一定要查得細。
“這些曾因寵物狗而起過衝突的人,身高等信息,請都記錄下來吧。跟三福哥他們同樣,最好有照片。”
“明白。”九叔應聲,穿上外套,率先往外走。
家怡翻看了下自己的本子,她現在隻有凶手的身高信息。
比死者高半指,也就是一米七三左右,不算很高,但這樣身高的男性,在香江大街上一抓一大把。
她才合上本子,方鎮嶽已率先舉手道:
“我帶著阿樂去海濱公園查一下毒殺野貓的事,曾受野貓困擾的人的信息,我也會盡量細地提取。”
他又想了想,才道:
“明天下午應該就能積累到許多信息,到時候我們再開會篩選一下這些被牽扯進這些案子中的人。”
說罷,他朝著梁書樂一招手,便也回自己辦公室拿上呢子大衣,大步流星地出發了。
一時間,整個b組的人都被派出去了,獨留家怡一人對著白板,寫寫塗塗,時而咬著筆頭深思,時而在辦公室裏踱步。
……
此時的深水埗,一棟樓外的移動魚丸車邊,圍了一圈兒人買魚丸。
其中一個穿一身灰色休閑裝的男人買好後,捧著魚丸走到避風處一邊吃一邊悠閑地東張西望。吞掉兩顆時,遠處走來一位西裝革履的男性。
吃魚丸的男人看了眼手表,從兜裏掏出一個小本,在上麵做了下記錄。
西裝男走進4棟樓,與門口的看更老伯打招呼便直奔電梯。
吃魚丸的男人再次做了一個記錄,之後左右觀察一圈兒,又補充了四周人流量等狀況,然後便收起本子,繼續吃魚丸。
那圍著魚丸車的幾位阿嬤也看到了方才走進4棟的西裝男,眼神都不自覺追著那男人看了會兒,收回目光時,又極其默契地以別有深意的八卦眼神互相交流,隨即便湊頭在一塊兒嘰嘰咕咕聊起來。
她們各個眉飛色舞,聊的顯然是那西裝男人八卦。
也不知是什麽特殊的內容,能使她們聊得如此津津有味。
避風處的男人吃光了一盒魚丸,將盒子丟進垃圾桶後,雙手插進兜裏,又慢條斯理地離開。
他姿態悠然,仿佛就是恰巧路過買了盒魚丸的路人。
今天風有些大,他緊了緊風衣,頂風前行眯起眼睛時,雙眼皮皺成了好多層,眼尾的皺紋也更深更長了。
風裹挾著阿嬤們的隻言片語,吹進男人耳中——
“……就是那個男人啊……”
“……他之前都是開車的,後來老是被人砸車窗,就把車賣了……”
他回眸看了眼魚丸移動攤位,又掃過方才西裝男走進的樓棟,抿了抿唇,大步穿風離開,再未回頭。
第311章 .大福苑剖殺案“嶽哥,我有預感……”……
第二天,報業果然依次刊登了毒殺貓狗和流浪漢的新聞,甚至紛紛給凶手起了名號——
根據凶手擅長用毒的特性,起名叫【星宿老怪】;
因為發生在公園,而稱之為【公園殺手】;
其中一家嘩眾取寵的小報起的外號,被廣大市民紛紛叱罵,蓋因其稱這惡魔為【捕鼠者】,暗示野貓、亂拉亂跑的寵物狗和流浪漢都是老鼠,簡直沒有人性,毫無報業操守。
九叔看過這些報紙,便將它們卷成一團丟進垃圾桶,等到gary後又出門去查探。
一整日的查訪,到下午大家團聚開會時,仍沒有什麽頭緒。
當下凶手畫像幾乎為零,法證科和警犬隊針對通州街公園凶殺現場四周輻射式勘察,仍未找到更多線索。
家怡白天趁大家去走訪時,去了最新出現寵物狗中毒事件的街心公園附近,在一些大街小巷間走訪售賣老鼠藥的店鋪,問詢事件發生前的鼠藥售賣情況。
由於當下香江尤其是深水埗等區域人口密集度過高、舊屋老宅鱗次櫛比,老鼠蟑螂橫行難滅除,老鼠藥賣得很多,某一階段因為有人服用老鼠藥自殺而實行過購買必登記的政策,但很快就因為沒有監管而名存實亡了。
店老板們根本不記得哪些人買過老鼠藥,提起偶然記得的,家怡去走訪查問過,也未發現異常之處,隻得折返。
案件陷入僵局,家怡呆坐在辦公室裏,這才發現原來即便有心流影像,即便看到了凶手,想要在茫茫人海中尋找到那頭野獸,也如此地舉步維艱。
接下來,方鎮嶽繼續帶隊做排查,拉網篩找目擊證人。
與公共關係科溝通,請對方登報號召民眾尋找知情人,看到過【疑似下毒者】的人,都可向警方舉報、提供線索。
警隊開始接到電話後,方鎮嶽又依次篩選這些報警信息,一個一個的排查。
ptu巡夜仍在繼續,但幾天下來一無所獲,凶手顯然隱藏了起來。
許多惡**件都是凶手偶然為之,之後再不會作案,漸漸的,警察開始覺得,這次案件也是如此。
法醫部的解剖在第三天終於全部結束,開顱後給出的報告是凶手棒擊受害者的那一下鈍器傷很重,也足以致命。
但由於凶手等不及,先剖了受害者的肚子,導致受害者在很短時間內死亡,是以棒擊造成的顱內出血等反而沒來得及致使流浪漢死亡。
老鼠藥的毒性也如此,它導致了受害者幾乎失去反抗能力,但並未來得及真的奪走他的生命。
凶器被認定為:
1、一把刃身約15cm左右的匕首;
2、一根常規棒球棒;
3、凝血障礙類型老鼠藥(許多店鋪皆可買到)。
家怡在凶案發生的第5天,加班時,於白板上寫下凶手殺戮特征及其他現狀:
1、用死者衣物蓋住死者麵部(是否偶然未確定);
2、下藥後棒擊頭部,再剖腹殺戮;
3、未查明凶手是否拿走流浪漢物品,未見泄憤行為,未查明流浪漢有仇敵,作案動機不明;
4、殺人前,凶手可能先毒殺了野貓和寵物狗(僅推理階段);
5、暫無目擊證人,法證科未在犯罪現場和屍體指甲內容物中發現疑似屬於凶手的線索;
6、多日走訪、查探、報警信息篩查,未發現可疑線索及可疑人士。
“以前也有過這樣的案子。”方鎮嶽坐在桌上,看著麵對白板發呆的易家怡,回憶道。
“最後是怎麽破的呢?”家怡立即抓住救命稻草般問詢。
方鎮嶽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