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戰書。”
他連忙起身,繞過桌子來到江桐麵前,接過那封請戰書,打開細細端看。
江桐本就能寫華彩文章,這封請戰書更是洋洋灑灑,說盡了不甘和憤鬱,若是公諸於眾,足以響應天下百姓。
明和帝亦為之觸動,微微側目。
“戰,你要與第戎交戰?”
江桐展袖大拜,“求陛下成全。”
明和帝仍有猶豫,“我澧朝修生養息多年,未動過兵戈……”
江桐卻言,“正是因為懼戰,第戎才會小覷我朝,這些年,他們在我北境做的亂,還少嗎?便說是罄竹難書也不為過!”
第戎這些年侵犯邊境,橫行作亂,明和帝如何不知,隻是他從登基伊始,奉行的就是以和為貴,輕易不動幹戈的當政之道。
而這也確實讓第戎的氣焰在這些年愈發囂張起來。
而邊境百姓,卻是生活在了水深火熱裏,隻因朝廷的不作為。
明和帝沉默不語,江桐趁勢打消他的疑慮。
“陛下,如今發兵,可以一舉打擊敵人正盛的勢頭,解救黎民百姓於水火,還可以揚我國民的鬥誌,鼓舞全軍上下的士氣。何樂而不為呢?”
明和帝卻歎,“朕何嚐不懂,可如今的第戎早已不是過去的小小族落了,若是長驅攻打,免不了損兵折將,我大澧如今昌隆的國運,也會因此衰退。”
江桐挺直了脊背道:“陛下難不成要放棄時機,眼睜睜看其坐大,以致難以控製的地步嗎?”
“到了那時,宿弊難除,我國將處於被動,就再沒有選擇戰與和的機會了。到了第戎的鐵騎踏破邊關那日,陛下以為,還能同他們談信任、談盟約嗎?”
明和帝的瞳孔倏地微張。
江桐這番話雖說駭人聽聞,但細思卻並非是危言聳聽,其中的邏輯和深意,令人不寒而栗。
不得不說,江桐確實說動他了,隻不過,他還得要一份保證。
“可如今朝中主和派甚多,師出無名,若是無人請纓又該如何?”
江桐怎能不領會明和帝的意思,當即便道:“臣願立下軍令狀,做此戰主帥。”
怕明和帝猶疑,他決定一力扛下所有。
“至於發兵檄文,亦由臣一力承擔。”
“明日,臣會去到承天門前,號召百姓親手簽下萬民書,並將此書傳遍三軍上下,鼓舞士卒之氣。”
見他胸有江河,心有謀劃,明和帝終是欣慰了,他拿來兵符交托他手中,言之懇懇。
“江卿,朕準你掛帥點將。”
江桐深深叩首下去,“多謝陛下。”
臨了,江桐道:“陛下,朕還有個不情之請。”
明和帝微楞,“你可有何求?”
江桐字字鄭重,嗓音朗澈道:
“臣想請陛下旨昭天下,從即日起,將廢止和親舊製,寫入大澧律法。”
此舉,足以振奮全國上下了。
明和帝想了想,終是首肯下來。
“可,朕允了。”
第72章 難涼
◎終是捂熱不了那顆早已冰封的心◎
衛燕得見明和帝的時候, 並不知曉江桐為她所做的一切。
亦不知道,明和帝已在她悄然不知時。
廢止了和親。
故她此來,還是帶著談判之意的。
明和帝之所以宣見她, 也是想開誠布公與她談談,並看看這個女人身上到底有什麽不一樣的, 值得天底下那麽多英傑為她折腰。
“衛侯女,你可知道, 這些天,為了你的事, 有多少人來找過朕?”
衛燕輕低螓首,語聲淡淡。
“臣女不知。”
明和帝高坐明台,又道:“知道朕為什麽宣見你嗎?”
衛燕低垂著眼睫,默然不語。
明和帝輕笑起來, “朕就是想看看, 你身上到底有何等風華,值得那麽多人為你赴湯蹈火, 傾其所有?”
說罷,他語氣沉歇下來。
“而他們,偏偏還是朕最親近、最器重之人。”
衛燕猜到他說得定是瑞陽王、長樂還有父兄等人, 便道:
“臣女平平無奇, 並無過人之處,隻想在這世間苟尋一片安寧罷了。”
見她如此謙卑,明和帝眸光輕動,上上下下將她打量起來。
衛燕立在碩大空蕩的殿宇內, 身上著了件百合色的對襟長裙, 袖上用銀絲繡了白鶴, 身形清瘦窈窕, 眉眼低垂間下頜尖尖,清麗的宛若一株出水芙蓉,我見猶憐。
明和帝不得不感歎,衛燕的姿容很是出眾。
“說吧,你求見朕所為何事?”
衛燕斂衽,動作輕盈地福了福身,依舊是低眉順目的模樣。
“臣女,想同陛下談一樁交易。”
“交易?”
“嗬。”明和帝笑開了,“這天底下敢同朕講交易的女子,你恐怕是第一個。”
麵對明和帝的促狹,衛燕不卑不亢地照單全收,態度從容。
“陛下謬讚。”
明和帝眉心微動,“若朕不願意呢?”
衛燕抬起清冽的杏眸,平靜如水,卻有著令人信服的力量。
“那第戎來接親時便隻能接到臣女的屍身了。”
明和帝稍稍一愣,旋即竟撫掌大笑起來。
“哈哈哈,好,好你個衛氏女啊。當真是同你的父兄一般,巾幗不讓須眉啊。”
明和帝的反應是衛燕始料未及的,雖不知是為何,但她還是努力保持鎮定淡然。
明和帝問下去:“那你不妨說說,你想同朕談什麽交易?”
衛燕見明和帝如是說,便將心中盤算的悉數說出,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臣女此去第戎,可給陛下帶去聲望,而陛下,需在朝中妥善安頓我家人。”
明和帝抬手示意,“繼續說下去。”
衛燕分析道:“臣女可將澧朝的耕作、紡織、胭脂等技術帶去第戎,揚我大澧國威,而作為回報,陛下當善待我父兄家人,在朝堂上優之厚之。”
“你這如意算盤倒是打得響。”
明和帝過了許久調侃一聲。
心中卻暗歎其不凡的膽識,又想起她的胭脂鋪子竟能在短短三載開遍京師乃至全國,且開得如此紅火,此女子果然不容小覷。
若是沒有江桐、沈昀之流在先,他可真是沒法不答應她的這樁交易。
他似笑非笑喟息一聲,“衛燕你可知,這幾日,亦在這殿室內,有人願為你傾盡家財充盈國庫,有人更是願為你請下軍令狀,掛帥出征。”
衛燕杏眸微睜。
“而朕的皇弟和女兒,更是願為你抗旨不遵,走上歧路。”
衛燕輕怔,不安地喃喃:“長樂公主她……”
李玥的事,已如覆水難收,她可千萬不能再讓長樂為她出點什麽事了。
明和帝道:“放心,朕在她有動作前便遏住了苗頭,隻是發她幽閉思過小懲大誡。有十三弟這個前車之鑒,朕可不想再痛失愛女了……”
衛燕稍稍心安,可思及明和帝方才提到的,心下思疑不定。
“敢問陛下,替臣女請命的,可還有何人?”
明和帝輕笑,“你猜不出來?”
衛燕微怔,思忖起來。
能充盈國庫——
“可是江南商會的沈公子?”
立下軍令狀——
“還有——”
“還有——”
衛燕欲言又止地喃喃,心中有了猜想,唇瓣顫抖,卻還是說不出那道名字。
直到明和帝高徹的聲音響起,她才恍然夢醒。
“自然是朕的首輔大學士,江桐。”
江桐。
江桐的名字宛如洪鍾。
一下又一下撞在她心上。
他連忙起身,繞過桌子來到江桐麵前,接過那封請戰書,打開細細端看。
江桐本就能寫華彩文章,這封請戰書更是洋洋灑灑,說盡了不甘和憤鬱,若是公諸於眾,足以響應天下百姓。
明和帝亦為之觸動,微微側目。
“戰,你要與第戎交戰?”
江桐展袖大拜,“求陛下成全。”
明和帝仍有猶豫,“我澧朝修生養息多年,未動過兵戈……”
江桐卻言,“正是因為懼戰,第戎才會小覷我朝,這些年,他們在我北境做的亂,還少嗎?便說是罄竹難書也不為過!”
第戎這些年侵犯邊境,橫行作亂,明和帝如何不知,隻是他從登基伊始,奉行的就是以和為貴,輕易不動幹戈的當政之道。
而這也確實讓第戎的氣焰在這些年愈發囂張起來。
而邊境百姓,卻是生活在了水深火熱裏,隻因朝廷的不作為。
明和帝沉默不語,江桐趁勢打消他的疑慮。
“陛下,如今發兵,可以一舉打擊敵人正盛的勢頭,解救黎民百姓於水火,還可以揚我國民的鬥誌,鼓舞全軍上下的士氣。何樂而不為呢?”
明和帝卻歎,“朕何嚐不懂,可如今的第戎早已不是過去的小小族落了,若是長驅攻打,免不了損兵折將,我大澧如今昌隆的國運,也會因此衰退。”
江桐挺直了脊背道:“陛下難不成要放棄時機,眼睜睜看其坐大,以致難以控製的地步嗎?”
“到了那時,宿弊難除,我國將處於被動,就再沒有選擇戰與和的機會了。到了第戎的鐵騎踏破邊關那日,陛下以為,還能同他們談信任、談盟約嗎?”
明和帝的瞳孔倏地微張。
江桐這番話雖說駭人聽聞,但細思卻並非是危言聳聽,其中的邏輯和深意,令人不寒而栗。
不得不說,江桐確實說動他了,隻不過,他還得要一份保證。
“可如今朝中主和派甚多,師出無名,若是無人請纓又該如何?”
江桐怎能不領會明和帝的意思,當即便道:“臣願立下軍令狀,做此戰主帥。”
怕明和帝猶疑,他決定一力扛下所有。
“至於發兵檄文,亦由臣一力承擔。”
“明日,臣會去到承天門前,號召百姓親手簽下萬民書,並將此書傳遍三軍上下,鼓舞士卒之氣。”
見他胸有江河,心有謀劃,明和帝終是欣慰了,他拿來兵符交托他手中,言之懇懇。
“江卿,朕準你掛帥點將。”
江桐深深叩首下去,“多謝陛下。”
臨了,江桐道:“陛下,朕還有個不情之請。”
明和帝微楞,“你可有何求?”
江桐字字鄭重,嗓音朗澈道:
“臣想請陛下旨昭天下,從即日起,將廢止和親舊製,寫入大澧律法。”
此舉,足以振奮全國上下了。
明和帝想了想,終是首肯下來。
“可,朕允了。”
第72章 難涼
◎終是捂熱不了那顆早已冰封的心◎
衛燕得見明和帝的時候, 並不知曉江桐為她所做的一切。
亦不知道,明和帝已在她悄然不知時。
廢止了和親。
故她此來,還是帶著談判之意的。
明和帝之所以宣見她, 也是想開誠布公與她談談,並看看這個女人身上到底有什麽不一樣的, 值得天底下那麽多英傑為她折腰。
“衛侯女,你可知道, 這些天,為了你的事, 有多少人來找過朕?”
衛燕輕低螓首,語聲淡淡。
“臣女不知。”
明和帝高坐明台,又道:“知道朕為什麽宣見你嗎?”
衛燕低垂著眼睫,默然不語。
明和帝輕笑起來, “朕就是想看看, 你身上到底有何等風華,值得那麽多人為你赴湯蹈火, 傾其所有?”
說罷,他語氣沉歇下來。
“而他們,偏偏還是朕最親近、最器重之人。”
衛燕猜到他說得定是瑞陽王、長樂還有父兄等人, 便道:
“臣女平平無奇, 並無過人之處,隻想在這世間苟尋一片安寧罷了。”
見她如此謙卑,明和帝眸光輕動,上上下下將她打量起來。
衛燕立在碩大空蕩的殿宇內, 身上著了件百合色的對襟長裙, 袖上用銀絲繡了白鶴, 身形清瘦窈窕, 眉眼低垂間下頜尖尖,清麗的宛若一株出水芙蓉,我見猶憐。
明和帝不得不感歎,衛燕的姿容很是出眾。
“說吧,你求見朕所為何事?”
衛燕斂衽,動作輕盈地福了福身,依舊是低眉順目的模樣。
“臣女,想同陛下談一樁交易。”
“交易?”
“嗬。”明和帝笑開了,“這天底下敢同朕講交易的女子,你恐怕是第一個。”
麵對明和帝的促狹,衛燕不卑不亢地照單全收,態度從容。
“陛下謬讚。”
明和帝眉心微動,“若朕不願意呢?”
衛燕抬起清冽的杏眸,平靜如水,卻有著令人信服的力量。
“那第戎來接親時便隻能接到臣女的屍身了。”
明和帝稍稍一愣,旋即竟撫掌大笑起來。
“哈哈哈,好,好你個衛氏女啊。當真是同你的父兄一般,巾幗不讓須眉啊。”
明和帝的反應是衛燕始料未及的,雖不知是為何,但她還是努力保持鎮定淡然。
明和帝問下去:“那你不妨說說,你想同朕談什麽交易?”
衛燕見明和帝如是說,便將心中盤算的悉數說出,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臣女此去第戎,可給陛下帶去聲望,而陛下,需在朝中妥善安頓我家人。”
明和帝抬手示意,“繼續說下去。”
衛燕分析道:“臣女可將澧朝的耕作、紡織、胭脂等技術帶去第戎,揚我大澧國威,而作為回報,陛下當善待我父兄家人,在朝堂上優之厚之。”
“你這如意算盤倒是打得響。”
明和帝過了許久調侃一聲。
心中卻暗歎其不凡的膽識,又想起她的胭脂鋪子竟能在短短三載開遍京師乃至全國,且開得如此紅火,此女子果然不容小覷。
若是沒有江桐、沈昀之流在先,他可真是沒法不答應她的這樁交易。
他似笑非笑喟息一聲,“衛燕你可知,這幾日,亦在這殿室內,有人願為你傾盡家財充盈國庫,有人更是願為你請下軍令狀,掛帥出征。”
衛燕杏眸微睜。
“而朕的皇弟和女兒,更是願為你抗旨不遵,走上歧路。”
衛燕輕怔,不安地喃喃:“長樂公主她……”
李玥的事,已如覆水難收,她可千萬不能再讓長樂為她出點什麽事了。
明和帝道:“放心,朕在她有動作前便遏住了苗頭,隻是發她幽閉思過小懲大誡。有十三弟這個前車之鑒,朕可不想再痛失愛女了……”
衛燕稍稍心安,可思及明和帝方才提到的,心下思疑不定。
“敢問陛下,替臣女請命的,可還有何人?”
明和帝輕笑,“你猜不出來?”
衛燕微怔,思忖起來。
能充盈國庫——
“可是江南商會的沈公子?”
立下軍令狀——
“還有——”
“還有——”
衛燕欲言又止地喃喃,心中有了猜想,唇瓣顫抖,卻還是說不出那道名字。
直到明和帝高徹的聲音響起,她才恍然夢醒。
“自然是朕的首輔大學士,江桐。”
江桐。
江桐的名字宛如洪鍾。
一下又一下撞在她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