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衛姝嵐話語之間,卻是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攬。
如何不叫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呢?
穆攬芳的語氣不由衝了幾分,說:“這天下女子身子不好的多了去了,難道她們的丈夫都會那般嗎?”
衛姝嵐垂下眼睛,接著溫聲解釋道:“我和她們……和她們不同。”
“若是身體上的問題,我們月娘的醫術高超,讓她幫你看看。”
看好了身子,總不會還像現在似的,隻把丈夫的錯處歸咎到自己身上。
衛姝嵐還是搖頭,“我的病症沒人能治。”
“不試試怎麽知道呢?”穆攬芳同樣堅持。
於是本來融洽輕鬆的氛圍,驟然爆發出一股針尖對麥芒的火藥味。
江月伸胳膊碰了碰穆攬芳,讓她止住了話頭。
“出來也有一陣子了,我們去跟老夫人打過招呼,也該回了。”
江月說著,挽上穆攬芳的胳膊起身。
穆攬芳也忍下怒氣,對著衛姝嵐福了福身見了禮,喊上灶房裏的綠珠,便直接離開了。
出了衛姝嵐的小院,穆攬芳跟江月咬耳朵道:“還是多虧了你昨兒個瞧出來這史家有問題,這要是稀裏糊塗嫁過來,旁的且不論,隻看她這麵團似的性子,天天讓人欺負到頭上不知道反抗,就夠我每天生悶氣了。也難怪那趙氏也敢踩到她頭上!”
江月就勸道:“我知道你是路見不平,仗義執言。但沒必要太過氣惱,氣壞了身子。畢竟如你所言,往後也不會嫁進他們家,便也不用日日看著這等不平事。現下你已經提醒過了,無愧於心。她不要我診治,過這樣的日子,都是她自己的選擇,她自己承擔後果。”
被江月這麽勸著,穆攬芳的氣才順了一些。
兩人尚且未走到老夫人的院子,就聽衛姝嵐的聲音從身後響起。
“穆家妹妹,江娘子,請等等。”
她提著食盒跟了過來,因為走的急,額前發絲都有些淩亂。
穆攬芳現下冷靜下來了,再見到她也有些尷尬,便對著江月道:“我先去和老夫人知會一聲。”
江月點頭,鬆開穆攬芳的手,讓她先行一步。
老夫人的院子是史家最熱鬧的地方,兩人站在門口,衛姝嵐又有些形容狼狽,難免讓史家其他人看見,發生什麽誤會。
江月自己倒是無礙,但是衛姝嵐畢竟要經年累月的在史家生活,沒得讓她再因為這樁小矛盾,被人非議。
她環視一圈,看到了附近的一個假山,請了衛姝嵐去那邊說話。
“糕點還剩不少沒動過的,我都給裝起來了。另外還有我自己炒的茶,也一並裝了兩份。”說著,衛姝嵐伸手抿了抿額前淩亂的發絲,“勞煩江娘子幫我轉告穆家妹妹,我知道她說那麽些話,是為了我好。不然非親非故的,她何至於那般義憤填膺?我感念她的好心,但是……”
她說到這兒頓了頓,眼眶也有些發紅,“我知道她現下還在氣頭上,不肯聽我說話。隻能麻煩你幫忙轉告致歉,讓她莫要氣壞自己的身子。”
這樣一個通身書卷氣的大美人,因怕她們生氣,前腳她們走,後腳她就內疚地裝了食盒立刻趕過來致歉。
誰還能硬的起心腸來?
江月拿出帕子遞給她,放柔了聲音道:“她沒有生氣了,方才避開也不是不想跟你說話,隻是覺得有些尷尬罷了。一會兒等她出來,你們把話說開就好了。”
衛姝嵐接過帕子擦了擦眼睛,感激地朝江月笑笑。
江月再次轉身環顧,確定沒人過來,便接著道:“其實我也有一事想問你,元宵節那日你可是自己往河裏跳?”
當著穆攬芳的麵,江月都沒問這個,顯然是她到現在還保存著那個秘密,連對穆攬芳都未曾透露過。
衛姝嵐心中越發觸動,連忙搖頭說不是,“那日真的是巧合。我陪嫁丫鬟鬧了肚子,隻小丫鬟和我去走百病。走到平安橋上,我腳崴了一下,又恰好被人撞了一下,這才掉了河裏。”
“你眼下也知道了,婆母對我不甚滿意,若是渾身濕透的回家來,或者生出不好的流言,必是要被她責難的。所以當時我便把江娘子當成了救命稻草,跟著你回家休整。”
知道她沒有一心求死,江月便沒再多問什麽。
衛姝嵐閉了閉眼,總算是下定決心,解釋道:“我幾次不讓你診治,也不是不相信你的醫術。江娘子幫我保守秘密至今,足可見你是守口如瓶的人。是我的身體……”
說到這兒,她忍不住閉了閉眼,唇色慘白。
江月看著她這樣,心下也不忍,正要讓她若真的不想說,真不必這般勉強。
正在這時,就聽假山外頭響起了腳步聲。
衛姝嵐便立刻把到了嘴邊的話咽了下去。
江月起先還當時穆攬芳和綠珠出來了,正要從假山後頭出來。
卻聽著那兩道腳步聲猛的停下,史家大夫人朱氏煩躁尖細的嗓音響起,“穆家那丫頭也不知道發什麽瘋?前頭明明好好的,今兒個突然就不想認這門親事了。我特特等在老太太的院子裏,又問了她一遭,她跟吃了秤砣鐵了心似的,就隻裝傻,不接我的話茬。老太太的意思是眼下她身子沒什麽不舒服的了,明日便可回府城了。你弟弟的這門親事,怕是就這麽黃了。”
說著話,朱氏重重地歎了口氣。
隨後一道年輕的男聲跟著響起,史家大少爺道:“大丈夫何患無妻?來日等四弟考上舉人,甚至金榜題名,這知縣家的小姐又算得了什麽?”
朱氏跺腳恨聲道:“你也說來日了,咱們也得有銀子等那個來日才成。老太太最近都不理事兒了,眼瞅著就沒幾年可活了,咱們兩房也得分家。照理說,你爹是長子,你又是長子嫡孫,這家裏的產業本該是咱們這一房分到更多一些,偏偏你沒個子嗣,你四弟又還未成家……”
“來日分家,萬一給二房分的多,你爹和你二弟做生意上又不如二房的那幾個,咱家供養兩個讀書人,你的花銷又這般大,如何過到什麽‘往後’?我想著還是先要緊眼下,把那穆丫頭娶回來,她的嫁妝想來也不會比衛家給的少。眼下煮熟的鴨子飛了,哪裏再去尋這樣的人家去?”
史家大少爺似乎是經年累月地聽這些,立刻就不耐煩道:“我是讀書人,母親說這些給我聽作甚?叫外人知道我們一房謀算媳婦的陪嫁,豈不是叫人笑話?”
“平時就屬你在外頭開銷最大,花的時候倒不見你不耐煩。而且是衛氏自己願意的,你情我願,又不是我這當婆母的強迫她,旁人知道了又能如何?”朱氏小聲地埋怨了幾句,但也知道名聲對讀書人要緊,便沒有接著再說下去。
“娘再給我些銀子。”
“來縣城後才給了你一百兩,一個月就全花完了?”
史家大少爺便不敢再表現出不耐煩,耐著性子哄著自家親娘拿銀錢。
陰差陽錯的聽了一耳朵人家母子的體己話,內容還是這般……
江月尷尬地放輕了呼吸,而衛姝嵐比她更尷尬,額頭已經出了細密的汗。
察覺到江月的視線,她努力擠出一個笑。
假山外頭,史家大少爺總算是討到了銀錢,立刻準備離開。
朱氏跟著他走了兩步,壓低聲音道:“莫在外頭留宿,也莫讓那些鶯鶯燕燕的,在臉上脖子上留下什麽痕跡。讓你祖母瞧見了,出動家法,你娘我都保不住你。另外也要注意別讓人認出你,你可是有功名在身的秀才!”
果然,朱氏是知道長子在外頭尋花問柳的,甚至連這方麵的銀錢,都是她提供的!
“都多少年了?我何曾出過什麽岔子,我省得!”
史大少爺帶著笑應了一聲,腳步輕快地離開。
那朱氏也沒多留,隻是臨走時還壓著嗓子恨聲道:“說來說去還是那個石芯子害人,不然我兒何至於變成這樣?!”
話音落下,朱氏的腳步聲遠去,衛姝嵐一陣踉蹌。
江月連忙伸手把她扶住,就看她麵無人色的臉上,擠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現下……江娘子應該知道我為何這般了?”
第四十九章
石芯子, 也叫石女,指身體構造異常,無法與男子結合, 無法孕育子孫後代的女性。
如此私密的病症,也難怪衛姝嵐對著江月這樣幫她恪守秘密的醫者,都羞於啟齒。
無奈她一心想保住的這個秘密,如今卻成了笑話——朱氏將她的病症脫口而出,私下裏也不知道說過多少次,不知道告訴過多少人。
想到此處,衛姝嵐的臉色越發慘白, 呼吸都急促了幾分,身形微晃。
江月扶著她從假山後頭緩慢地挪了出來。
未多時,穆攬芳從史老夫人的院子裏出了來, 看到衛姝嵐這隨時能暈死過去的模樣, 她唬了一跳,也顧不上想前頭剛拌過嘴, 立刻上前,攙住了衛姝嵐另一條胳膊。
兩人將衛姝嵐又攙回她住著的僻靜小院子裏。
喝了熱茶歇過一陣子, 衛姝嵐緩過來一些。
穆攬芳趕緊開口道:“衛家姐姐莫生氣, 是我多嘴。你既不愛聽那些, 我下次再也不說了。你千萬莫要同我一般見識。”
她並不知道朱氏和史家大少爺出來後說了那起子混賬話,便以為是之前兩人拌嘴, 把衛姝嵐氣成了這番模樣。
牽涉到衛姝嵐的隱私,江月沒有代為解釋。
瞧著穆攬芳臉上的擔憂和歉然,衛姝嵐主動開口道:“穆家妹妹不必致歉, 我不是因為你才這般。而是方才婆母和夫君出了來,沒瞧見我和江娘子在假山後頭, 說了些難聽的話。我一時心裏難受,這才如此。”
朱氏到底是長輩,穆攬芳沒有直接說他,而是氣憤道:“那史文正背後說什麽了?”
史文正,便是史家大少爺的姓名了。
“我去換件衣裳,江娘子幫我跟穆家妹妹解釋一二。無礙的,都這般了,沒必要再為我隱藏什麽,把前頭元宵節的事兒一並告訴穆家妹妹。”
說完,衛姝嵐自去更衣。
江月便也沒有隱瞞,將來龍去脈都說給了穆攬芳聽。
一席話聽完,穆攬芳的臉沉了下來,拳頭死死捏緊,恨不能現下立刻去找到那史文正,一拳搗在他的麵門上!
半晌後,衛姝嵐換下了被冷汗濕透的衣裳出了來。
她的陪嫁丫鬟名叫巧鵲,知道她的病症和在史家的處境,卻並不知道元宵節那日她落水,和今日朱氏母子私下說的話。
聽完,巧鵲也氣的不輕,見她出來便立刻迎上前去,哽咽出聲道:“您是咱家老爺和夫人的掌上明珠,何曾受過這樣的委屈?奴婢這就寫書信回去,讓老爺夫人為您做主!”
衛姝嵐輕拍她的後背,柔聲安慰道:“莫要把事情鬧大,父親在朝為官,最注重官聲。還有兩個,今年都要下場呢……我承蒙家人疼愛,無憂無慮地過了十好幾年,哪裏還能讓他們為我操一輩子的心?”
巧鵲張了張嘴,還真想不到其他辦法,便隻默默流淚。
衛姝嵐坐定之後,努力朝著江月和穆攬芳笑了笑,而後才開口說起一些往事。
她父親是翰林院侍讀,正五品的官職,在京城那樣的地界,可能不算什麽達官顯貴,但卻是天子近臣。加上她母親出身也不低,所以衛家的日子過得很不錯。
無奈她出生便與常人不同。
因不同的地方是那處,一開始連衛夫人也不知道。
直到衛姝嵐到了十五六歲,姿容才情都十分出色,可謂是一家有女百家求,都要談婚論嫁了,還不見來信期——她是衛家長女,她的婚事不落實,下頭的弟弟妹妹不好說親。
衛夫人才找來擅長婦科的醫女來為她仔細診治。
那醫女診完脈,麵色便已經沉凝下來,但仍然不敢光從脈象上判斷什麽,讓衛姝嵐褪下了裙褲,做了一番仔細的檢查後,才敢下了定論。
衛夫人和衛姝嵐這也才知道她是石女。
這消息無疑是一樁噩耗,衛夫人當場昏死過去,醒來後內疚欲死,隻覺得是自己沒給她一副好身體。
反而是看著柔弱的衛姝嵐突然成長起來,勸慰母親不必這般。
“左右隻是不能嫁人生子罷了,往後我自去尋個廟宇,青燈古佛當姑子去。”
如何不叫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呢?
穆攬芳的語氣不由衝了幾分,說:“這天下女子身子不好的多了去了,難道她們的丈夫都會那般嗎?”
衛姝嵐垂下眼睛,接著溫聲解釋道:“我和她們……和她們不同。”
“若是身體上的問題,我們月娘的醫術高超,讓她幫你看看。”
看好了身子,總不會還像現在似的,隻把丈夫的錯處歸咎到自己身上。
衛姝嵐還是搖頭,“我的病症沒人能治。”
“不試試怎麽知道呢?”穆攬芳同樣堅持。
於是本來融洽輕鬆的氛圍,驟然爆發出一股針尖對麥芒的火藥味。
江月伸胳膊碰了碰穆攬芳,讓她止住了話頭。
“出來也有一陣子了,我們去跟老夫人打過招呼,也該回了。”
江月說著,挽上穆攬芳的胳膊起身。
穆攬芳也忍下怒氣,對著衛姝嵐福了福身見了禮,喊上灶房裏的綠珠,便直接離開了。
出了衛姝嵐的小院,穆攬芳跟江月咬耳朵道:“還是多虧了你昨兒個瞧出來這史家有問題,這要是稀裏糊塗嫁過來,旁的且不論,隻看她這麵團似的性子,天天讓人欺負到頭上不知道反抗,就夠我每天生悶氣了。也難怪那趙氏也敢踩到她頭上!”
江月就勸道:“我知道你是路見不平,仗義執言。但沒必要太過氣惱,氣壞了身子。畢竟如你所言,往後也不會嫁進他們家,便也不用日日看著這等不平事。現下你已經提醒過了,無愧於心。她不要我診治,過這樣的日子,都是她自己的選擇,她自己承擔後果。”
被江月這麽勸著,穆攬芳的氣才順了一些。
兩人尚且未走到老夫人的院子,就聽衛姝嵐的聲音從身後響起。
“穆家妹妹,江娘子,請等等。”
她提著食盒跟了過來,因為走的急,額前發絲都有些淩亂。
穆攬芳現下冷靜下來了,再見到她也有些尷尬,便對著江月道:“我先去和老夫人知會一聲。”
江月點頭,鬆開穆攬芳的手,讓她先行一步。
老夫人的院子是史家最熱鬧的地方,兩人站在門口,衛姝嵐又有些形容狼狽,難免讓史家其他人看見,發生什麽誤會。
江月自己倒是無礙,但是衛姝嵐畢竟要經年累月的在史家生活,沒得讓她再因為這樁小矛盾,被人非議。
她環視一圈,看到了附近的一個假山,請了衛姝嵐去那邊說話。
“糕點還剩不少沒動過的,我都給裝起來了。另外還有我自己炒的茶,也一並裝了兩份。”說著,衛姝嵐伸手抿了抿額前淩亂的發絲,“勞煩江娘子幫我轉告穆家妹妹,我知道她說那麽些話,是為了我好。不然非親非故的,她何至於那般義憤填膺?我感念她的好心,但是……”
她說到這兒頓了頓,眼眶也有些發紅,“我知道她現下還在氣頭上,不肯聽我說話。隻能麻煩你幫忙轉告致歉,讓她莫要氣壞自己的身子。”
這樣一個通身書卷氣的大美人,因怕她們生氣,前腳她們走,後腳她就內疚地裝了食盒立刻趕過來致歉。
誰還能硬的起心腸來?
江月拿出帕子遞給她,放柔了聲音道:“她沒有生氣了,方才避開也不是不想跟你說話,隻是覺得有些尷尬罷了。一會兒等她出來,你們把話說開就好了。”
衛姝嵐接過帕子擦了擦眼睛,感激地朝江月笑笑。
江月再次轉身環顧,確定沒人過來,便接著道:“其實我也有一事想問你,元宵節那日你可是自己往河裏跳?”
當著穆攬芳的麵,江月都沒問這個,顯然是她到現在還保存著那個秘密,連對穆攬芳都未曾透露過。
衛姝嵐心中越發觸動,連忙搖頭說不是,“那日真的是巧合。我陪嫁丫鬟鬧了肚子,隻小丫鬟和我去走百病。走到平安橋上,我腳崴了一下,又恰好被人撞了一下,這才掉了河裏。”
“你眼下也知道了,婆母對我不甚滿意,若是渾身濕透的回家來,或者生出不好的流言,必是要被她責難的。所以當時我便把江娘子當成了救命稻草,跟著你回家休整。”
知道她沒有一心求死,江月便沒再多問什麽。
衛姝嵐閉了閉眼,總算是下定決心,解釋道:“我幾次不讓你診治,也不是不相信你的醫術。江娘子幫我保守秘密至今,足可見你是守口如瓶的人。是我的身體……”
說到這兒,她忍不住閉了閉眼,唇色慘白。
江月看著她這樣,心下也不忍,正要讓她若真的不想說,真不必這般勉強。
正在這時,就聽假山外頭響起了腳步聲。
衛姝嵐便立刻把到了嘴邊的話咽了下去。
江月起先還當時穆攬芳和綠珠出來了,正要從假山後頭出來。
卻聽著那兩道腳步聲猛的停下,史家大夫人朱氏煩躁尖細的嗓音響起,“穆家那丫頭也不知道發什麽瘋?前頭明明好好的,今兒個突然就不想認這門親事了。我特特等在老太太的院子裏,又問了她一遭,她跟吃了秤砣鐵了心似的,就隻裝傻,不接我的話茬。老太太的意思是眼下她身子沒什麽不舒服的了,明日便可回府城了。你弟弟的這門親事,怕是就這麽黃了。”
說著話,朱氏重重地歎了口氣。
隨後一道年輕的男聲跟著響起,史家大少爺道:“大丈夫何患無妻?來日等四弟考上舉人,甚至金榜題名,這知縣家的小姐又算得了什麽?”
朱氏跺腳恨聲道:“你也說來日了,咱們也得有銀子等那個來日才成。老太太最近都不理事兒了,眼瞅著就沒幾年可活了,咱們兩房也得分家。照理說,你爹是長子,你又是長子嫡孫,這家裏的產業本該是咱們這一房分到更多一些,偏偏你沒個子嗣,你四弟又還未成家……”
“來日分家,萬一給二房分的多,你爹和你二弟做生意上又不如二房的那幾個,咱家供養兩個讀書人,你的花銷又這般大,如何過到什麽‘往後’?我想著還是先要緊眼下,把那穆丫頭娶回來,她的嫁妝想來也不會比衛家給的少。眼下煮熟的鴨子飛了,哪裏再去尋這樣的人家去?”
史家大少爺似乎是經年累月地聽這些,立刻就不耐煩道:“我是讀書人,母親說這些給我聽作甚?叫外人知道我們一房謀算媳婦的陪嫁,豈不是叫人笑話?”
“平時就屬你在外頭開銷最大,花的時候倒不見你不耐煩。而且是衛氏自己願意的,你情我願,又不是我這當婆母的強迫她,旁人知道了又能如何?”朱氏小聲地埋怨了幾句,但也知道名聲對讀書人要緊,便沒有接著再說下去。
“娘再給我些銀子。”
“來縣城後才給了你一百兩,一個月就全花完了?”
史家大少爺便不敢再表現出不耐煩,耐著性子哄著自家親娘拿銀錢。
陰差陽錯的聽了一耳朵人家母子的體己話,內容還是這般……
江月尷尬地放輕了呼吸,而衛姝嵐比她更尷尬,額頭已經出了細密的汗。
察覺到江月的視線,她努力擠出一個笑。
假山外頭,史家大少爺總算是討到了銀錢,立刻準備離開。
朱氏跟著他走了兩步,壓低聲音道:“莫在外頭留宿,也莫讓那些鶯鶯燕燕的,在臉上脖子上留下什麽痕跡。讓你祖母瞧見了,出動家法,你娘我都保不住你。另外也要注意別讓人認出你,你可是有功名在身的秀才!”
果然,朱氏是知道長子在外頭尋花問柳的,甚至連這方麵的銀錢,都是她提供的!
“都多少年了?我何曾出過什麽岔子,我省得!”
史大少爺帶著笑應了一聲,腳步輕快地離開。
那朱氏也沒多留,隻是臨走時還壓著嗓子恨聲道:“說來說去還是那個石芯子害人,不然我兒何至於變成這樣?!”
話音落下,朱氏的腳步聲遠去,衛姝嵐一陣踉蹌。
江月連忙伸手把她扶住,就看她麵無人色的臉上,擠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現下……江娘子應該知道我為何這般了?”
第四十九章
石芯子, 也叫石女,指身體構造異常,無法與男子結合, 無法孕育子孫後代的女性。
如此私密的病症,也難怪衛姝嵐對著江月這樣幫她恪守秘密的醫者,都羞於啟齒。
無奈她一心想保住的這個秘密,如今卻成了笑話——朱氏將她的病症脫口而出,私下裏也不知道說過多少次,不知道告訴過多少人。
想到此處,衛姝嵐的臉色越發慘白, 呼吸都急促了幾分,身形微晃。
江月扶著她從假山後頭緩慢地挪了出來。
未多時,穆攬芳從史老夫人的院子裏出了來, 看到衛姝嵐這隨時能暈死過去的模樣, 她唬了一跳,也顧不上想前頭剛拌過嘴, 立刻上前,攙住了衛姝嵐另一條胳膊。
兩人將衛姝嵐又攙回她住著的僻靜小院子裏。
喝了熱茶歇過一陣子, 衛姝嵐緩過來一些。
穆攬芳趕緊開口道:“衛家姐姐莫生氣, 是我多嘴。你既不愛聽那些, 我下次再也不說了。你千萬莫要同我一般見識。”
她並不知道朱氏和史家大少爺出來後說了那起子混賬話,便以為是之前兩人拌嘴, 把衛姝嵐氣成了這番模樣。
牽涉到衛姝嵐的隱私,江月沒有代為解釋。
瞧著穆攬芳臉上的擔憂和歉然,衛姝嵐主動開口道:“穆家妹妹不必致歉, 我不是因為你才這般。而是方才婆母和夫君出了來,沒瞧見我和江娘子在假山後頭, 說了些難聽的話。我一時心裏難受,這才如此。”
朱氏到底是長輩,穆攬芳沒有直接說他,而是氣憤道:“那史文正背後說什麽了?”
史文正,便是史家大少爺的姓名了。
“我去換件衣裳,江娘子幫我跟穆家妹妹解釋一二。無礙的,都這般了,沒必要再為我隱藏什麽,把前頭元宵節的事兒一並告訴穆家妹妹。”
說完,衛姝嵐自去更衣。
江月便也沒有隱瞞,將來龍去脈都說給了穆攬芳聽。
一席話聽完,穆攬芳的臉沉了下來,拳頭死死捏緊,恨不能現下立刻去找到那史文正,一拳搗在他的麵門上!
半晌後,衛姝嵐換下了被冷汗濕透的衣裳出了來。
她的陪嫁丫鬟名叫巧鵲,知道她的病症和在史家的處境,卻並不知道元宵節那日她落水,和今日朱氏母子私下說的話。
聽完,巧鵲也氣的不輕,見她出來便立刻迎上前去,哽咽出聲道:“您是咱家老爺和夫人的掌上明珠,何曾受過這樣的委屈?奴婢這就寫書信回去,讓老爺夫人為您做主!”
衛姝嵐輕拍她的後背,柔聲安慰道:“莫要把事情鬧大,父親在朝為官,最注重官聲。還有兩個,今年都要下場呢……我承蒙家人疼愛,無憂無慮地過了十好幾年,哪裏還能讓他們為我操一輩子的心?”
巧鵲張了張嘴,還真想不到其他辦法,便隻默默流淚。
衛姝嵐坐定之後,努力朝著江月和穆攬芳笑了笑,而後才開口說起一些往事。
她父親是翰林院侍讀,正五品的官職,在京城那樣的地界,可能不算什麽達官顯貴,但卻是天子近臣。加上她母親出身也不低,所以衛家的日子過得很不錯。
無奈她出生便與常人不同。
因不同的地方是那處,一開始連衛夫人也不知道。
直到衛姝嵐到了十五六歲,姿容才情都十分出色,可謂是一家有女百家求,都要談婚論嫁了,還不見來信期——她是衛家長女,她的婚事不落實,下頭的弟弟妹妹不好說親。
衛夫人才找來擅長婦科的醫女來為她仔細診治。
那醫女診完脈,麵色便已經沉凝下來,但仍然不敢光從脈象上判斷什麽,讓衛姝嵐褪下了裙褲,做了一番仔細的檢查後,才敢下了定論。
衛夫人和衛姝嵐這也才知道她是石女。
這消息無疑是一樁噩耗,衛夫人當場昏死過去,醒來後內疚欲死,隻覺得是自己沒給她一副好身體。
反而是看著柔弱的衛姝嵐突然成長起來,勸慰母親不必這般。
“左右隻是不能嫁人生子罷了,往後我自去尋個廟宇,青燈古佛當姑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