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入秋,難免悲菊,眾人便擬了個菊字擲骰令。玩法也簡單,凡吟詩句裏,定沾個菊字,擲出幾點,菊字就得落到句中相應位置,對上的,小酌一杯助興;實在說不過,那便吃個大盞,旁人也不會怪罪,隻當玩個熱鬧1。
季雲安陪眾賓客玩了幾輪,心裏還惦記著事兒,借一次對不上詩,吃了兩盞,擺手推說才疏學淺,讓了位置。眾人玩得起興,沒工夫呼他,隻勸他又喝一盞,重新開了局。
季雲安逛了一圈,好容易在人群中尋到顧青,連忙拱手上前:“顧賢侄。”
顧青起身相迎,可光是站起來的高度,便讓人心驚,好在他自己先開了口:“季大人,小侄倉促前來,隻能略備薄禮,還望季大人莫怪我禮數不周。”
“賢侄公務如此繁忙還能惦記備禮,怎會落得個禮數不周的罪名?我瞧著,就沒有比你更識禮數的了。”季雲安剛吃了半壺酒,聽顧青說話客氣,心裏高興,頓時紅光滿麵,“今日薄席可還入口?”
顧青看他有些醉,搖搖頭:“我一個打仗的,樹皮都吃過,山珍海味有什麽吃不慣?就是諸位大人玩的這遊戲……我實在不懂,掃了季大人的興。”
當真是鄉野出身,胸無點墨這等事竟也好意思說出口。季雲安連忙哄:“話不是這般,若無你們征戰苦,哪得我們行酒令?”
“季大人言重。”
眼看是聊得熱絡了,季雲安才重提舊事:“不知先前那事,賢侄考慮得如何?”
顧青有幾分意外,才知那竟不是文官間的打官腔,但他到底沒說,畢竟他今日回家,又被祖母偷著問何時能成親,如實道:“祖母年歲已高,如今閑下來便總勸我成家。”
季雲安急急問:“那賢侄如何想?”
“……自然也想尋個好姑娘,早日成家。”
季雲安舒坦了,歎道:“可憐你雙親早逝,家中隻有一個祖母年邁,這樣的大事也沒個長輩替你費心謀劃……這般,你我相識雖短,卻一見如故,今日,季叔托大做一回你的長輩,這婚事,季叔給你做主了。”
顧青對他這態度略有些驚訝。
季雲安幹笑起來,似是有些不好意思:“說來慚愧,季叔家裏恰有個適齡、未出嫁的女兒,眼瞅著過年便要十九了,我這做父親的心裏難免著急。”
顧青知了他意:“還是府上的二小姐?”
“正是小女。”季雲安見他還記得,便覺得這事成了一半。
哪個男人不愛美色?
他知道顧青年歲不小,也猜他不近女色,卻不是很擔心,因為季卿語著實長得美,縱是顧青油鹽不進,把季卿語叫出來讓他瞧上一瞧,顧青就是個石頭也該心動了!
季雲安樂嗬嗬說著:“蒙賢侄救命之恩,我這二女兒知道了你,心中感激又震驚,一直惦記著要當麵答謝將軍恩情,後來又聽聞將軍大戰北羌的事跡,便感歎將軍英雄出少年……我這二女兒從小少私寡欲,難得對什麽人上心,我這做父親的自然不忍女兒失落,也是舔著臉來張這個口……”
“是嗎?”顧青聽他這話,不知信是不信,手指摸索著茶盞杯壁,忽然感覺有人在看他。一抬眸,目光越過季雲安頭頂,直直向後射去。
季卿語被他盯得一怔。
兩人明明離著不遠的距離,還隔著一道屏風,但顧青的目光犀利得好似能穿過屏風看到她一般!如同盤旋高空的雄鷹,驀然發現了藏在風吹草動中的白兔,利眸裏算計的全是怎麽才能將它叼走吃掉。
也不知習武之人是不是真的目力遠超常人,但足以讓季卿語張惶,走,怕被人發現,不走,又自覺慌亂,她長著般大,還從未有過這般進退兩難的時候。
而且她方才還在想,這人借了她的傘,承了她的意,卻不禮貌答謝,當真是個無趣無禮之人,昨日不該攔著菱書編排他,可目下被他這麽盯著,倒有幾分說閑話被抓包的羞赧。
季卿語的臉麵熱辣辣地燙起來,到最後,隻能頂著顧青的目光,雙手疊在腰間,行了一禮。
顧青原是發現有人窺視,便隨意看了眼,不想那人竟像受驚的小鹿般慌亂起來,還有幾分慌不擇路,似是再被看下去,就要撞到樹了,倒是個膽子小的,他不再看了,收回目光。
季雲安沒察覺,依舊興高采烈地說著:“小女卿語自小便愛讀江湖話本,喜歡茶樓故事,自然對賢侄這般的人物傾慕不已。”
“二小姐還真是與眾不同。”
季雲安咧著的嘴一頓,語氣又是寵溺又是無奈:“我也是為她操碎了心啊,整個宜州府都尋不出第二個她這般性子的姑娘,拙荊也整日為她的婚事發愁,可愁有何用?還不是生生拖到了這個年紀?季叔原想著,嫁不出去就養在家裏吧,又不是養不起,誰曾想就遇上賢侄了!”季雲安說著,喜上眉梢,“賢侄威名在外,小女又追慕紅纓,可不是正好般配?”
顧青微微提起酒杯的手一鬆,一時間,白瓷震蕩,水珠濺起,漣漪在麵上綻了個旋。他回看了一眼季雲安,久未說話。
季雲安被他盯得心裏發怵,那雙黑白分明的眼睛像是要把他看穿一般,他立得不穩,心想是不是說得太過,剛準備掩飾一二,就聽顧青道:
“確實正好。”
夜色漸濃,曲罷酒散,安置好那些不便歸家的賓客,王氏跟在季雲安身邊走著。
天色涼了,閬苑回廊裏的花淡了香味,靜謐的鵝卵石路上飄散著季雲安身上渾濁的酒氣。王氏心頭跳得有些快,像在胸口揣了隻兔子,麵色也不好,一路上幾經張口,卻久未能言。直到接過李媽媽手中的燈籠,兩人進了雙棲院的院子,王氏才狀似無意地開口:“老爺可是屬意顧將軍?”
聞言,季雲安睨了她一眼,那目色含著幽暗黑夜裏跳動的燭火,閃出迫人的光。
王氏在這火苗幽邃裏,呼吸漸漸緊了,不知為何,竟覺得眼前人比起筵席上見到的顧青還要讓她心驚。
季雲安徐徐開口,聲音夾著夜風,清清涼涼:“我觀顧將軍少年英豪,倒是個不錯的如意郎君,夫人覺得如何?”
王氏提著燈籠的手指微曲,勉強道:“古來定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曾見過郎君親自上門提親的先例……老爺替語姐兒著急妾身明白,但這麽三言兩語的就跟顧將軍把婚事定了……往後語姐兒進了門,怕是會讓婆家看輕、讓宜州人笑話……”
季雲安停了步子:“夫人是不滿意顧將軍嗎?”
王氏小心翼翼開口:“顧將軍少年英豪,妾身豈會不滿意?妾身、妾身隻是憂心禮製……”
“這就不勞你一個婦道人家操心了。”伴著話音,季雲安在廂房正堂的圈椅裏坐下,“難道夫人認為,我不想語姐兒嫁個好人家?”
王氏哪敢答這話,當即道:“妾身從未這樣想!”
“是不想還是不敢?”季雲安挑起眉,眼睛卻眯了起來,“我當是我許久不來,你都忘了自己是誰!”
話音一落,王氏已經跪下了。
季雲安取出帕子,細細地擦起手來,慢條斯理地又問了一遍:“夫人可還記得自己是誰?”
王氏低垂著頭不敢抬眼,僵硬地吐出一段話:“……妾本貫雲陽,生於商賈王家,自幼不讀蒙書、不識大體、不懂禮製,混跡市井、滿身銅臭,是個身份低微的商戶之女。”
季雲安冷哼一聲。
王氏繼續道:“夫君出身宜州河澤,官拜正六品通判,身世顯赫;□□季厘,天啟二十三年位列三公;太叔公季明然,天佑十一年任國子監祭酒;太叔公季明舒,曆官國子監祭酒、禮部侍郎、監察禦史;曾祖季淵澤,天沐三年進士及第,授庶吉士,官編修,充東宮講官,官至內閣大學士、少師兼太子太師,以河澤詩派聞名天下。先祖功德,蔭季家子孫,先祖基業,千秋流芳。”
廂中沒點燈,燈籠懨懨地躺在地上,季雲安整個人靠在圈椅裏,像是被潑墨蓋住,酒氣跟著濃稠地澆,沒有神色。聽完王氏的話,他眉頭一鬆,森冷的氣氛散去些許,夜色跟著撥了下弦:“夫人記性倒是好。”
下一秒卻話鋒一轉:“不過,夫人可還記得,當初何德何能得以進我季家的門?”
“先夫人早逝,老爺公務繁忙,老太爺、老夫人重病,以致中饋雜亂,妾追慕老爺才名,自願攜家產嫁進季家,隻求老爺能替我脫了那商籍名分,賞我做個貴門夫人。”
季雲安的眉頭漸漸舒展:“季家比王家何如?”
王氏閉了眼,深深吸了口氣。
惡臭的酒氣侵入脾肺,刻進薄骨,化成了那句說過不知多少回的話:“雲陽王氏不過地方商戶,士農工商,最為卑賤,是王氏,高攀了季家……”
廂房靜了許久,久到長街外的更聲傳進院子,半座城的窗駁相繼滅燈,季雲安靜地呼了口氣,將酒氣糜爛一團,吐進夜色裏,他又輕又輕地說:“有些事,語姐兒跪過一遍就能記住,倒是夫人,還需夫君時時提醒……”
王氏身軀微顫,垂著頭不敢抬,輕聲道:“妾身一定謹記在心。”
“無妨。”他的袖袍隨著扶手垂下,淺淺帶起一段風,陰冷地刮著人皮,“夫妻一場,夫人記不清楚、想不明白的事,夫君日日提醒便是。”
翌日,季卿語如常起身,在廂門外等著伺候母親梳洗,卻見容管事剛好也在。
容管事問了安,主動道:“夫人差人告訴老奴說老爺昨夜吃醉了酒還將衣裳弄髒了,可老爺卻說沒這回事,還說昨夜去的是如姨娘的院子,真是奇了怪……”他說著,露出一個討好的笑來,“老奴心想,許是底下人幹活不仔細,記錯了,又怕耽誤事,便趕早過來問問。”
季卿語沉默地聽完,不知想到什麽,看容管事告辭也沒吭聲,在廂門前站了好一會兒,又見李媽媽從裏頭出來。
二人打了個照麵,李媽媽手中的藥酒沒藏,無人說話。
李媽媽欠身讓她,季卿語安靜地進去。
這日不過晌午,季卿語的婚事便定下了。
又過一日,媒娘子領著位麵色雍容的貴婦人帶著兩隻活雁登了季家的門。
納采、問名,過了三書六禮,次年春日,季家的轎子進了顧家的門。
第4章 洞房花燭
“嫁了!當真嫁了!”
“親眼所見?”
“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千真萬確!季家大郎背著季二小姐出的門,迎親隊都走快到顧府了!長街上盡是人,熱鬧都看不清了!”
清陽坊太元茶樓,一群寬袍大袖的白麵書生聚在廂中吃酒,聽到這話,各個悵然若失,半晌,不知誰歎了句:“可惜,實在可惜……”
於是眾人附和:“可惜!確實可惜,怎不可惜!”
憑欄處的書生長歎回首:“正得西方氣,來開籬下花。質傲清霜色,香含秋露華1……季二小姐冠絕江南,該配唐才子那般的人物,才算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如今!如今竟落到個武夫手裏!簡直彩鳳隨鴉!”
“仁兄此言正意,冰肌玉骨、亭亭韻色,季二小姐怎一個妙字了得?”另一人扼腕長歎,“要我說,這季二小姐最妙的,便是她那雙眼睛,遠而望之,清冷若春早滴露;迫而察之,哀婉若涼夜秋波,欲語還休、欲言無聲,叫人忍不住一品又品,想為她作詩,恨才學不夠,想為她作畫,又恨丹青色薄……這般妙人,該是在書房研墨撫琴、紅袖添香的,如今輪到個粗獷武夫來賞,如何不算公明儀對牛彈琴?”
眾人知他追慕季卿語顏色,聽他這般說,顧盼打趣:“季大人確實糊塗,不過季二小姐深閨簡出,你沒見過,如何知她那雙眼睛甚是妙美?”他們都隻是遠遠瞧過一眼,後聽人傳唱罷了。
那人支吾了下,斜眼開口:“怎麽沒見過?去、去年中秋詩會,我可是遠遠地瞧過一眼!”
果然也是遠遠的,眾人笑話:“半個宜州城都是你的美人恩,季二小姐好生可憐,讓你這麽個好色君子睹去了芳顏,芙蓉麵都淡過一層了。”
“我瞧了人家,人家卻沒瞧我。”那人撇嘴,倒也沒不甘心,轉而慢悠悠道,“你們猜,季二小姐當時在瞧誰?”
這話一說,眾人摩拳擦掌,不知哪個人物竟能得美人青眼。
他們挨個報名字,上到古稀下至幼學,各個心急如焚,催促許久,那人才擠出一個名字:“臨川書院,裴瑛。”
“竟是他!”
一群人嘖歎許久,卻說不出一二三來,最後服氣道:“那也算郎才女貌……”
就在風流文人、吃茶看客七嘴八舌、不知所雲時,迎親隊打巧從茶樓下過,鼓樂陣陣,紅雲滿天——
今日婚儀,排場不小,十裏紅妝。光馬車便足足排了十二輛,後麵抬著箱籠的長隊更是一眼望不到頭,幾位喜娘穿插其中,夾著花瓣撒銅錢,鑼鼓嗩呐吹得喜氣洋洋,連桂樹上掛著的紅綢都揚起來了。前頭高頭大馬上,幾個五大三粗的漢子身戴紅花,看周遭圍觀的人這般多,便咧開嘴雙手抱拳跟他們道謝。
也不怪今日熱鬧,宜州許久沒有這樣盛大的喜事了,何況成親之人還都是有名有姓的人物,一個戰功赫赫的將軍,一個才貌無雙的美人,搭配雖古怪了些,但勝在熱鬧、排場大又能沾喜氣,不來瞧上一眼就跟吃了虧似的,若是能有幸一睹新娘芳顏,那簡直大有所觀!
於是乎,前來觀禮的人都伸頭探腦地盼著今日的風能吹得高些,最好掀起車簾,讓他們看看傳說中,冠絕江南的新娘到底美成啥樣。
他們聚成一團,剛開始隻是心裏想看,可人一多,膽子也大了,竟開口嚷起來,都是湊熱鬧。隻不過,那幾個會來事兒的剛嚷了兩聲,就被前頭那個高頭大馬的瞪了!
這人戴著的大紅花比旁人的大,不是新郎官是誰?
眾人被他瞪得縮起脖子,心想著,誒喲,都當新郎官了咋還這麽凶?新娘指定要被嚇哭!
他們心裏嘀咕,麵上卻不敢吭聲,因為一張口就想到新郎的眼神,怵得很,這可是殺人不眨眼的威武將軍!誰敢招惹?
於是乎,場麵一度靜悄悄起來,隻剩喜樂漫天響,和心裏頭偷偷許願風高的百姓。但可惜,他們許了半天願,未等靈驗,轎子便進了顧家——
轎落簾起,外頭嘈雜的聲音一下子湧了上來。
季卿語微微起身還沒出去,便看到眼前伸來一隻手。
手掌寬大,指節修長,骨節分明,此情此景,不消猜便知這手的主人是誰,但季卿語還是怔愣了下,不因別的——那手上橫著一道長長的刀疤。
它突兀地落在手心,猙獰著粘連起一片肌膚,似乎剛長好不久,顏色比旁邊稍白,帶著淡淡的粉色。顧青是個將軍,這傷怎麽來的,刀磕斧傷都有可能,原因背後,其中經曆,怕也難叫人愉快……
季卿語心口微緊,輕吸一口氣,猶豫著把手搭上去,可還沒放實,就被握緊了。顧青應是使了力氣的,以至於她想些什麽的機會都沒有,整個人就被提了出去!
顧青也沒想到季卿語輕得跟片羽毛似的,他隻是輕輕拉了一把,她整個人便險些跌過來!
季雲安陪眾賓客玩了幾輪,心裏還惦記著事兒,借一次對不上詩,吃了兩盞,擺手推說才疏學淺,讓了位置。眾人玩得起興,沒工夫呼他,隻勸他又喝一盞,重新開了局。
季雲安逛了一圈,好容易在人群中尋到顧青,連忙拱手上前:“顧賢侄。”
顧青起身相迎,可光是站起來的高度,便讓人心驚,好在他自己先開了口:“季大人,小侄倉促前來,隻能略備薄禮,還望季大人莫怪我禮數不周。”
“賢侄公務如此繁忙還能惦記備禮,怎會落得個禮數不周的罪名?我瞧著,就沒有比你更識禮數的了。”季雲安剛吃了半壺酒,聽顧青說話客氣,心裏高興,頓時紅光滿麵,“今日薄席可還入口?”
顧青看他有些醉,搖搖頭:“我一個打仗的,樹皮都吃過,山珍海味有什麽吃不慣?就是諸位大人玩的這遊戲……我實在不懂,掃了季大人的興。”
當真是鄉野出身,胸無點墨這等事竟也好意思說出口。季雲安連忙哄:“話不是這般,若無你們征戰苦,哪得我們行酒令?”
“季大人言重。”
眼看是聊得熱絡了,季雲安才重提舊事:“不知先前那事,賢侄考慮得如何?”
顧青有幾分意外,才知那竟不是文官間的打官腔,但他到底沒說,畢竟他今日回家,又被祖母偷著問何時能成親,如實道:“祖母年歲已高,如今閑下來便總勸我成家。”
季雲安急急問:“那賢侄如何想?”
“……自然也想尋個好姑娘,早日成家。”
季雲安舒坦了,歎道:“可憐你雙親早逝,家中隻有一個祖母年邁,這樣的大事也沒個長輩替你費心謀劃……這般,你我相識雖短,卻一見如故,今日,季叔托大做一回你的長輩,這婚事,季叔給你做主了。”
顧青對他這態度略有些驚訝。
季雲安幹笑起來,似是有些不好意思:“說來慚愧,季叔家裏恰有個適齡、未出嫁的女兒,眼瞅著過年便要十九了,我這做父親的心裏難免著急。”
顧青知了他意:“還是府上的二小姐?”
“正是小女。”季雲安見他還記得,便覺得這事成了一半。
哪個男人不愛美色?
他知道顧青年歲不小,也猜他不近女色,卻不是很擔心,因為季卿語著實長得美,縱是顧青油鹽不進,把季卿語叫出來讓他瞧上一瞧,顧青就是個石頭也該心動了!
季雲安樂嗬嗬說著:“蒙賢侄救命之恩,我這二女兒知道了你,心中感激又震驚,一直惦記著要當麵答謝將軍恩情,後來又聽聞將軍大戰北羌的事跡,便感歎將軍英雄出少年……我這二女兒從小少私寡欲,難得對什麽人上心,我這做父親的自然不忍女兒失落,也是舔著臉來張這個口……”
“是嗎?”顧青聽他這話,不知信是不信,手指摸索著茶盞杯壁,忽然感覺有人在看他。一抬眸,目光越過季雲安頭頂,直直向後射去。
季卿語被他盯得一怔。
兩人明明離著不遠的距離,還隔著一道屏風,但顧青的目光犀利得好似能穿過屏風看到她一般!如同盤旋高空的雄鷹,驀然發現了藏在風吹草動中的白兔,利眸裏算計的全是怎麽才能將它叼走吃掉。
也不知習武之人是不是真的目力遠超常人,但足以讓季卿語張惶,走,怕被人發現,不走,又自覺慌亂,她長著般大,還從未有過這般進退兩難的時候。
而且她方才還在想,這人借了她的傘,承了她的意,卻不禮貌答謝,當真是個無趣無禮之人,昨日不該攔著菱書編排他,可目下被他這麽盯著,倒有幾分說閑話被抓包的羞赧。
季卿語的臉麵熱辣辣地燙起來,到最後,隻能頂著顧青的目光,雙手疊在腰間,行了一禮。
顧青原是發現有人窺視,便隨意看了眼,不想那人竟像受驚的小鹿般慌亂起來,還有幾分慌不擇路,似是再被看下去,就要撞到樹了,倒是個膽子小的,他不再看了,收回目光。
季雲安沒察覺,依舊興高采烈地說著:“小女卿語自小便愛讀江湖話本,喜歡茶樓故事,自然對賢侄這般的人物傾慕不已。”
“二小姐還真是與眾不同。”
季雲安咧著的嘴一頓,語氣又是寵溺又是無奈:“我也是為她操碎了心啊,整個宜州府都尋不出第二個她這般性子的姑娘,拙荊也整日為她的婚事發愁,可愁有何用?還不是生生拖到了這個年紀?季叔原想著,嫁不出去就養在家裏吧,又不是養不起,誰曾想就遇上賢侄了!”季雲安說著,喜上眉梢,“賢侄威名在外,小女又追慕紅纓,可不是正好般配?”
顧青微微提起酒杯的手一鬆,一時間,白瓷震蕩,水珠濺起,漣漪在麵上綻了個旋。他回看了一眼季雲安,久未說話。
季雲安被他盯得心裏發怵,那雙黑白分明的眼睛像是要把他看穿一般,他立得不穩,心想是不是說得太過,剛準備掩飾一二,就聽顧青道:
“確實正好。”
夜色漸濃,曲罷酒散,安置好那些不便歸家的賓客,王氏跟在季雲安身邊走著。
天色涼了,閬苑回廊裏的花淡了香味,靜謐的鵝卵石路上飄散著季雲安身上渾濁的酒氣。王氏心頭跳得有些快,像在胸口揣了隻兔子,麵色也不好,一路上幾經張口,卻久未能言。直到接過李媽媽手中的燈籠,兩人進了雙棲院的院子,王氏才狀似無意地開口:“老爺可是屬意顧將軍?”
聞言,季雲安睨了她一眼,那目色含著幽暗黑夜裏跳動的燭火,閃出迫人的光。
王氏在這火苗幽邃裏,呼吸漸漸緊了,不知為何,竟覺得眼前人比起筵席上見到的顧青還要讓她心驚。
季雲安徐徐開口,聲音夾著夜風,清清涼涼:“我觀顧將軍少年英豪,倒是個不錯的如意郎君,夫人覺得如何?”
王氏提著燈籠的手指微曲,勉強道:“古來定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曾見過郎君親自上門提親的先例……老爺替語姐兒著急妾身明白,但這麽三言兩語的就跟顧將軍把婚事定了……往後語姐兒進了門,怕是會讓婆家看輕、讓宜州人笑話……”
季雲安停了步子:“夫人是不滿意顧將軍嗎?”
王氏小心翼翼開口:“顧將軍少年英豪,妾身豈會不滿意?妾身、妾身隻是憂心禮製……”
“這就不勞你一個婦道人家操心了。”伴著話音,季雲安在廂房正堂的圈椅裏坐下,“難道夫人認為,我不想語姐兒嫁個好人家?”
王氏哪敢答這話,當即道:“妾身從未這樣想!”
“是不想還是不敢?”季雲安挑起眉,眼睛卻眯了起來,“我當是我許久不來,你都忘了自己是誰!”
話音一落,王氏已經跪下了。
季雲安取出帕子,細細地擦起手來,慢條斯理地又問了一遍:“夫人可還記得自己是誰?”
王氏低垂著頭不敢抬眼,僵硬地吐出一段話:“……妾本貫雲陽,生於商賈王家,自幼不讀蒙書、不識大體、不懂禮製,混跡市井、滿身銅臭,是個身份低微的商戶之女。”
季雲安冷哼一聲。
王氏繼續道:“夫君出身宜州河澤,官拜正六品通判,身世顯赫;□□季厘,天啟二十三年位列三公;太叔公季明然,天佑十一年任國子監祭酒;太叔公季明舒,曆官國子監祭酒、禮部侍郎、監察禦史;曾祖季淵澤,天沐三年進士及第,授庶吉士,官編修,充東宮講官,官至內閣大學士、少師兼太子太師,以河澤詩派聞名天下。先祖功德,蔭季家子孫,先祖基業,千秋流芳。”
廂中沒點燈,燈籠懨懨地躺在地上,季雲安整個人靠在圈椅裏,像是被潑墨蓋住,酒氣跟著濃稠地澆,沒有神色。聽完王氏的話,他眉頭一鬆,森冷的氣氛散去些許,夜色跟著撥了下弦:“夫人記性倒是好。”
下一秒卻話鋒一轉:“不過,夫人可還記得,當初何德何能得以進我季家的門?”
“先夫人早逝,老爺公務繁忙,老太爺、老夫人重病,以致中饋雜亂,妾追慕老爺才名,自願攜家產嫁進季家,隻求老爺能替我脫了那商籍名分,賞我做個貴門夫人。”
季雲安的眉頭漸漸舒展:“季家比王家何如?”
王氏閉了眼,深深吸了口氣。
惡臭的酒氣侵入脾肺,刻進薄骨,化成了那句說過不知多少回的話:“雲陽王氏不過地方商戶,士農工商,最為卑賤,是王氏,高攀了季家……”
廂房靜了許久,久到長街外的更聲傳進院子,半座城的窗駁相繼滅燈,季雲安靜地呼了口氣,將酒氣糜爛一團,吐進夜色裏,他又輕又輕地說:“有些事,語姐兒跪過一遍就能記住,倒是夫人,還需夫君時時提醒……”
王氏身軀微顫,垂著頭不敢抬,輕聲道:“妾身一定謹記在心。”
“無妨。”他的袖袍隨著扶手垂下,淺淺帶起一段風,陰冷地刮著人皮,“夫妻一場,夫人記不清楚、想不明白的事,夫君日日提醒便是。”
翌日,季卿語如常起身,在廂門外等著伺候母親梳洗,卻見容管事剛好也在。
容管事問了安,主動道:“夫人差人告訴老奴說老爺昨夜吃醉了酒還將衣裳弄髒了,可老爺卻說沒這回事,還說昨夜去的是如姨娘的院子,真是奇了怪……”他說著,露出一個討好的笑來,“老奴心想,許是底下人幹活不仔細,記錯了,又怕耽誤事,便趕早過來問問。”
季卿語沉默地聽完,不知想到什麽,看容管事告辭也沒吭聲,在廂門前站了好一會兒,又見李媽媽從裏頭出來。
二人打了個照麵,李媽媽手中的藥酒沒藏,無人說話。
李媽媽欠身讓她,季卿語安靜地進去。
這日不過晌午,季卿語的婚事便定下了。
又過一日,媒娘子領著位麵色雍容的貴婦人帶著兩隻活雁登了季家的門。
納采、問名,過了三書六禮,次年春日,季家的轎子進了顧家的門。
第4章 洞房花燭
“嫁了!當真嫁了!”
“親眼所見?”
“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千真萬確!季家大郎背著季二小姐出的門,迎親隊都走快到顧府了!長街上盡是人,熱鬧都看不清了!”
清陽坊太元茶樓,一群寬袍大袖的白麵書生聚在廂中吃酒,聽到這話,各個悵然若失,半晌,不知誰歎了句:“可惜,實在可惜……”
於是眾人附和:“可惜!確實可惜,怎不可惜!”
憑欄處的書生長歎回首:“正得西方氣,來開籬下花。質傲清霜色,香含秋露華1……季二小姐冠絕江南,該配唐才子那般的人物,才算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如今!如今竟落到個武夫手裏!簡直彩鳳隨鴉!”
“仁兄此言正意,冰肌玉骨、亭亭韻色,季二小姐怎一個妙字了得?”另一人扼腕長歎,“要我說,這季二小姐最妙的,便是她那雙眼睛,遠而望之,清冷若春早滴露;迫而察之,哀婉若涼夜秋波,欲語還休、欲言無聲,叫人忍不住一品又品,想為她作詩,恨才學不夠,想為她作畫,又恨丹青色薄……這般妙人,該是在書房研墨撫琴、紅袖添香的,如今輪到個粗獷武夫來賞,如何不算公明儀對牛彈琴?”
眾人知他追慕季卿語顏色,聽他這般說,顧盼打趣:“季大人確實糊塗,不過季二小姐深閨簡出,你沒見過,如何知她那雙眼睛甚是妙美?”他們都隻是遠遠瞧過一眼,後聽人傳唱罷了。
那人支吾了下,斜眼開口:“怎麽沒見過?去、去年中秋詩會,我可是遠遠地瞧過一眼!”
果然也是遠遠的,眾人笑話:“半個宜州城都是你的美人恩,季二小姐好生可憐,讓你這麽個好色君子睹去了芳顏,芙蓉麵都淡過一層了。”
“我瞧了人家,人家卻沒瞧我。”那人撇嘴,倒也沒不甘心,轉而慢悠悠道,“你們猜,季二小姐當時在瞧誰?”
這話一說,眾人摩拳擦掌,不知哪個人物竟能得美人青眼。
他們挨個報名字,上到古稀下至幼學,各個心急如焚,催促許久,那人才擠出一個名字:“臨川書院,裴瑛。”
“竟是他!”
一群人嘖歎許久,卻說不出一二三來,最後服氣道:“那也算郎才女貌……”
就在風流文人、吃茶看客七嘴八舌、不知所雲時,迎親隊打巧從茶樓下過,鼓樂陣陣,紅雲滿天——
今日婚儀,排場不小,十裏紅妝。光馬車便足足排了十二輛,後麵抬著箱籠的長隊更是一眼望不到頭,幾位喜娘穿插其中,夾著花瓣撒銅錢,鑼鼓嗩呐吹得喜氣洋洋,連桂樹上掛著的紅綢都揚起來了。前頭高頭大馬上,幾個五大三粗的漢子身戴紅花,看周遭圍觀的人這般多,便咧開嘴雙手抱拳跟他們道謝。
也不怪今日熱鬧,宜州許久沒有這樣盛大的喜事了,何況成親之人還都是有名有姓的人物,一個戰功赫赫的將軍,一個才貌無雙的美人,搭配雖古怪了些,但勝在熱鬧、排場大又能沾喜氣,不來瞧上一眼就跟吃了虧似的,若是能有幸一睹新娘芳顏,那簡直大有所觀!
於是乎,前來觀禮的人都伸頭探腦地盼著今日的風能吹得高些,最好掀起車簾,讓他們看看傳說中,冠絕江南的新娘到底美成啥樣。
他們聚成一團,剛開始隻是心裏想看,可人一多,膽子也大了,竟開口嚷起來,都是湊熱鬧。隻不過,那幾個會來事兒的剛嚷了兩聲,就被前頭那個高頭大馬的瞪了!
這人戴著的大紅花比旁人的大,不是新郎官是誰?
眾人被他瞪得縮起脖子,心想著,誒喲,都當新郎官了咋還這麽凶?新娘指定要被嚇哭!
他們心裏嘀咕,麵上卻不敢吭聲,因為一張口就想到新郎的眼神,怵得很,這可是殺人不眨眼的威武將軍!誰敢招惹?
於是乎,場麵一度靜悄悄起來,隻剩喜樂漫天響,和心裏頭偷偷許願風高的百姓。但可惜,他們許了半天願,未等靈驗,轎子便進了顧家——
轎落簾起,外頭嘈雜的聲音一下子湧了上來。
季卿語微微起身還沒出去,便看到眼前伸來一隻手。
手掌寬大,指節修長,骨節分明,此情此景,不消猜便知這手的主人是誰,但季卿語還是怔愣了下,不因別的——那手上橫著一道長長的刀疤。
它突兀地落在手心,猙獰著粘連起一片肌膚,似乎剛長好不久,顏色比旁邊稍白,帶著淡淡的粉色。顧青是個將軍,這傷怎麽來的,刀磕斧傷都有可能,原因背後,其中經曆,怕也難叫人愉快……
季卿語心口微緊,輕吸一口氣,猶豫著把手搭上去,可還沒放實,就被握緊了。顧青應是使了力氣的,以至於她想些什麽的機會都沒有,整個人就被提了出去!
顧青也沒想到季卿語輕得跟片羽毛似的,他隻是輕輕拉了一把,她整個人便險些跌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