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不順心, 還要被臣子職責,貞元帝近來愈發暴躁,一年時間, 派了三個查鹽稅的欽差都死在了地方上, 一個落水, 一個遭遇了山賊,最後這個欽差死的就更離譜了, 喝酒喝死的!
這些人,是連他這個皇帝的臉麵都不給留了, 明晃晃的在告訴他,地方鹽稅你動不得!
而他年初在朝堂上提拔的寒門子弟,大半都折戟在了朝堂。
一部分被迫派去偏遠地方幹實政,一部分在衙門裏被閑置, 一部分則拜了世家門庭, 加入黨爭。
他這個皇帝,簡直就是空架子!
到了十月裏, 後宮亦發生了一件駭人聽聞的驚險事情,貞元帝同皇後的嫡出五皇子遭遇一次行刺,尊貴的皇子差點就死在皇宮裏!
當日,貞元帝親自下旨給顧修,派了最得力的心腹內官前往顧修修養的別苑。
彼時,顧修手臂束著攀脖,正在被沈星語指揮著給花兒除草,一身泥土。
“一國皇子居然能遭此橫禍,這些人過於猖狂了。”
“隻是大監,臣雖同情陛下的遭遇,隻是如今您也看到了,我手無縛雞之力,不過能做些輕快活計,拿劍都不容易,又退了朝堂這麽久,心有餘力不足,您讓陛下另找賢能吧。”
貞元帝聽了內官的稟報,一張臉鐵青。
入了冬,北方遇上雪災,皇帝不顧內閣反對,執意提拔自己用的寒門士子做賑災欽差,撥了賑災的糧食禦寒衣物,最後用到百姓身上的不過十之有一,又死了不少人。
這寒門士子被查出來帶頭貪腐,貞元的臉都被丟盡了!
更有小道消息在朝臣和百姓中傳,先帝駕崩有隱情,貞元帝的繼位來路不正。
這一年得君臣博弈,以年輕帝王的全盤皆輸落下第一帷幕。
除夕夜,群臣賜宴之後,這位年輕的帝王帶了隨從,穿了便服,帶了隨從將,終於在街上堵住了顧修。
彼時顧修正同沈星語看完年節燈火。
“沒事,我讓人送你回去。”顧修捏了捏沈星語的手,安撫的道。
沈星語瑉瑉唇瓣,她知道這些事她也左右不了,隻好上了馬車回自己府邸。
“朝中世家把持,積弊已久,這些人,一味隻知爭權奪利。”
“朕貴為帝王,不是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嗎,為何卻做不成想做的事?”
“難不成朕貴為帝王,還要向這些臣子們屈服?”
貞元帝是為極有報複的君主,勵誌做一代明君,如今被朝臣裹挾,步步退讓,舉步維艱,這讓他很挫敗,亦很迷惑。
顧修:“那您甘心被世家裹挾著,做一位傀儡皇帝嗎?”
“不!”
貞元帝道:“朕自然不甘心,朕要還民脂於明,天下清明。”
顧修道:“陛下既覺得自己是對的,那便不要懷疑自己,往這個方向去做便是。”
“滿朝文武,懂朕,願意真心幫助朕的,隻有你了。”
貞元帝身子往前傾斜,手臂搭在他的肩上:“朕還記得十三歲那年,朕的恩師被廢太子做局卷入通倭寇案,恩師為我受遍了酷刑也未連累我半個字,滿門一百六十口俱死。”
“那時我幾乎要被父皇放棄,日日躲在府上醉生夢死,是你拉著朕的手站起來,告訴朕,不能讓恩師白死,告訴朕要重新站起來,坐上這張寶座,為老師翻案,要打造一個太平盛世,流芳百世,這才是不辜負恩師。”
“顧修,你歸朝吧,我需要你的助力。”
不是“朕”,他用了我字,喊他的名字。
顧修撩起眼皮,煌煌燭火映在他幽深漆亮的瞳孔:“一朝人物百姓上千萬,朝臣有萬餘人之多,難不成那些腐敗的朝堂裏,上萬朝臣之中,是沒有一個魏征,海瑞之流嗎?”
“自然是有的,隻是沒有胸懷四海的明君,越是衷心的朝臣越是成為刀下魂,連個張口的機會都沒有嗎,陛下要臣助您,那敢問陛下--”
他拖長了音調,聲音冷肅而犀利:“您是昏君還是明君?”
貞元帝同他對視半晌:“朕願意做被諫臣麵次者的明君。”
顧修道:“陛下要學會的是一個融字。”
“黨爭,世家,寒門,宦官,這些諸朝曆代都會有,人性便是如此,避免不了。”
“古往今來,朝代更迭,哪一朝的世家不是前一朝的寒門?寒門代替了世家,上位之後想的也是貪腐,可見推翻取而代之未必就全是全權之策。”
“一國朝事繁雜,去腐積弊宛如割肉剔骨,非一朝一夕,更非一人之力可做到,這條路很長,也需要很多的努力。”
“您不要站到世家對麵,相互權衡,隻要是對國之有利的,不應拘於是世家還是寒門。”
“自古以來,是貪官多還是清官多?心思純淨正直之人自然好用,但這樣之人不過風毛菱角,陛下您應有融人之量,讓更多人為您所用,將大部分有些私心,卻又不是惡到極致得人用上。”
“一味絞殺罷官,隻會將人都逼到您的對立麵,您隻會更被動,阻力更大。”
“削藩王,整律法,辦鹽稅,整軍隊,保科考公平,百姓衣裳富足,遇冤有升,此間亂象,您這輩子,能完成其中兩項,便是可流芳百世的開明君主。”
貞元帝聽的心中一動,眼前漸漸清明,“顧修,你回來幫朕吧。”
“陛下,您想要天下清明,臣可以做您和世家,寒門之間那個平衡的點,助您新政通順,隻是您若是要臣回來,臣需要向您討一樣東西。”
顧修撩起眼皮,直視帝王道。
“什麽?”貞元帝安奈住心中悸動問。
“臣要陛下的信任,陛下想要做明君,臣可做拖住君王的名臣。”
“臣要同陛下同臣,君臣永不相負。”
年輕的帝王豁然從梨花木圈椅上起身,拳頭拍在手心,來回在屋中走了三圈,在顧修麵前定住。
親自弓腰扶他起身:“我答應你。”
“你我君臣永不相棄。”
貞元帝同顧修秉燭夜談一夜,次日清晨,回到宮中還精神奕奕。
彼時,後宮一眾嬪妃正牽著皇子公主向皇後請安,這其中,包括蓮貴妃和他的二皇子。
長子故去,二皇子是他的長子。
“父皇。”
“陛下。”
蓮貴妃盈盈一笑,稚子聲音脆嫩,邁著不太穩健的步子撲進他懷中,滿眼皆是孺慕之思。
寶座上的皇後抱著不足兩歲的嫡子,溫柔的看著這一幕。
貞元帝心中一暖,忽然慶幸,之前聽了丹桂的話,在他們的嫡子差點收到戕害的時候,他第一個懷疑的便蓮貴妃,準確的說,那時候他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儲位之爭,看著這後宮美麗的美人們,各個都是青麵獠牙,心中惡漢,不是誰是鬼誰是人。
倒是丹桂這個母親,卻不願意沒有證據隨便懷疑蓮貴妃,攔著他,沒讓他隨便用疑心定罪,沒隨便傷了父子情,夫妻情分,這才有了今日。
熱熱鬧鬧的拜了年,丹桂見皇帝眼角有疲憊,遣了妃嬪各自回宮,將孩子交給乳母,親自用熱毛巾給皇帝梳洗。
溫熱的毛巾敷在麵上,妻子的聲音溫柔如春雨,柔軟的溫情,像是融化了的膠慢慢滲進他的心髒,將他也給悟化了。
意識到自己越發柔軟的心,對丹桂的越來越喜歡,離不開,貞元帝腦子裏突然冒出來一個想法,顧修當年將她送過來,要的就是軟化他的心嗎?
算了,疑心無邊界,他不願意再多想這件事。
帝王還能有普通人的溫暖情感這是一件好事,沉溺這柔情又有什麽關係?
貞元帝突然想到一個人,一身的疲憊忽然褪去,毫無睡意。
“陛下,您一夜未睡,還要出去嗎?”
貞元帝摸了摸皇後的麵頰,“想起來一點事,過一會就回來。”
貞元帝召了袁心過來。
自從月影樓得事情之後,他再沒問過那個孩子的下落,這是他第一次問。
“他過的還好嗎?”
袁心回道:“臣為他挑選的人家遠在五百裏開外的澧縣,他是臣的舊部,受了傷,不能孕育子嗣,不涉朝臣官場,會被善待。”
“陛下您要見一見嗎?”
“不必,”貞元帝道:“直到他還活著就好了,這件事一定要瞞死了,不能讓任何人知曉。”
袁心道:“陛下隻管放心,那戶人家不知他的身份,且當初韻淇的供詞,臣已經照您的想法將供詞給改了,就算有心人相查,也隻會認為那是廢太子遺孤,不會有人相信,您會讓他活著。”
貞元帝沉默半晌,“你覺得那個奴婢說的話是真的嗎……他是我的孩子嗎?”
袁心拱手道:“陛下,您想這個沒有意義,就算他活在您身邊,您也會懷疑,他也不可能再有皇族蝶璞,是不是都是一個結果,不必讓自己痛苦。”
貞元帝沉默一瞬,“也是,以後他的事情不必再報,你也不必再關注,我已經饒了他一命,恩至義盡。”
-
到了初七,開年第一次早朝,顧修一等鹿鼎公爵位恢複的消息傳遍朝野,昭示著顧修正式歸朝。
顧修本人正式向沈星語提出來,重新成婚迎娶。
沈星語眼睛睜圓,也沒這規矩啊,還能成兩次婚,“這不合適吧?儀式這種東西就是做給外人看的,何必再去被旁人議論一遭。”
顧修從身後將她籠在懷裏,臉貼著的麵頰輕蹭:“傻瓜,正是因為正式儀式這個東西是做給外人看的,別人才知道,你,不是她們能惹的起的,別人才不敢輕視你。”
“你無名無分的回去,那才是叫旁人輕視。”
沈星語閉眼享感受他的體溫:“我不在意這些。”反正她被人說的也不少。
“我在意,”他繡著她發上的清香:“我不想看你被人輕賤,隻想你被人捧著,像我一樣風光。”
“好吧。”
沈星語徹底被勸服,由著他折騰了一通非常盛大的婚禮。
沈星語不知,自己的擔憂完全是多餘的,去年世家都被新上位的帝王折騰的夠嗆,如今顧修回歸,解了多少人頭頂懸一把刀的噩夢,對顧修不要太感激!
她頂著一張大紅臉第二次上花轎,她原本已經準備好麵對旁人眼底的輕慢,然後就發現,貴婦們簡直將她當祖宗捧著,而百姓的輿論上,顧修也早就做足了準備,流出來的流言都是一對被迫分來的恩愛夫妻重逢。
婚後,沈星語三年連生兩子,顧修不想她再受生育之苦,建議她喜歡女孩,可以去宗族裏抱養一個,沈星語不想搶別人的孩子,又見顧修對兩個兒子冷淡嚴厲,還是咬牙又生了個女兒,然而顧修對這個女兒也淡淡。
唯一的區別就是,兩個兒子連抱都不願意抱一下,這個女兒偶爾還願意抱一下。@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他大部分時間還是忙於朝事,是個嚴父,對兩個兒子的教養很嚴格,很小的時候便扔去軍營裏做童子兵,還是帝王想給五皇子挑個伴讀,將長子顧琅挑進了宮裏,顧明就慘了,小小年紀一直待在軍營受苦。
顧琅和顧明有時候十分懷疑他們這兩個兒子是撿來的,比如,他爹和他娘出去遊玩,回來的時候,給他們帶的禮物能是書本功課!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後來,就漸漸習慣了,到了十歲這一年,顧琅對顧修的反抗徹底爆發。
當時的朝局是,隨著皇子們漸漸長大,新一輪的儲位之爭越來越白熱化,貞元帝同皇後的孩子排序是五皇子,是嫡出,但非長子,蓮貴妃所出的二皇子才是排序最高的長子。
這些人,是連他這個皇帝的臉麵都不給留了, 明晃晃的在告訴他,地方鹽稅你動不得!
而他年初在朝堂上提拔的寒門子弟,大半都折戟在了朝堂。
一部分被迫派去偏遠地方幹實政,一部分在衙門裏被閑置, 一部分則拜了世家門庭, 加入黨爭。
他這個皇帝,簡直就是空架子!
到了十月裏, 後宮亦發生了一件駭人聽聞的驚險事情,貞元帝同皇後的嫡出五皇子遭遇一次行刺,尊貴的皇子差點就死在皇宮裏!
當日,貞元帝親自下旨給顧修,派了最得力的心腹內官前往顧修修養的別苑。
彼時,顧修手臂束著攀脖,正在被沈星語指揮著給花兒除草,一身泥土。
“一國皇子居然能遭此橫禍,這些人過於猖狂了。”
“隻是大監,臣雖同情陛下的遭遇,隻是如今您也看到了,我手無縛雞之力,不過能做些輕快活計,拿劍都不容易,又退了朝堂這麽久,心有餘力不足,您讓陛下另找賢能吧。”
貞元帝聽了內官的稟報,一張臉鐵青。
入了冬,北方遇上雪災,皇帝不顧內閣反對,執意提拔自己用的寒門士子做賑災欽差,撥了賑災的糧食禦寒衣物,最後用到百姓身上的不過十之有一,又死了不少人。
這寒門士子被查出來帶頭貪腐,貞元的臉都被丟盡了!
更有小道消息在朝臣和百姓中傳,先帝駕崩有隱情,貞元帝的繼位來路不正。
這一年得君臣博弈,以年輕帝王的全盤皆輸落下第一帷幕。
除夕夜,群臣賜宴之後,這位年輕的帝王帶了隨從,穿了便服,帶了隨從將,終於在街上堵住了顧修。
彼時顧修正同沈星語看完年節燈火。
“沒事,我讓人送你回去。”顧修捏了捏沈星語的手,安撫的道。
沈星語瑉瑉唇瓣,她知道這些事她也左右不了,隻好上了馬車回自己府邸。
“朝中世家把持,積弊已久,這些人,一味隻知爭權奪利。”
“朕貴為帝王,不是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嗎,為何卻做不成想做的事?”
“難不成朕貴為帝王,還要向這些臣子們屈服?”
貞元帝是為極有報複的君主,勵誌做一代明君,如今被朝臣裹挾,步步退讓,舉步維艱,這讓他很挫敗,亦很迷惑。
顧修:“那您甘心被世家裹挾著,做一位傀儡皇帝嗎?”
“不!”
貞元帝道:“朕自然不甘心,朕要還民脂於明,天下清明。”
顧修道:“陛下既覺得自己是對的,那便不要懷疑自己,往這個方向去做便是。”
“滿朝文武,懂朕,願意真心幫助朕的,隻有你了。”
貞元帝身子往前傾斜,手臂搭在他的肩上:“朕還記得十三歲那年,朕的恩師被廢太子做局卷入通倭寇案,恩師為我受遍了酷刑也未連累我半個字,滿門一百六十口俱死。”
“那時我幾乎要被父皇放棄,日日躲在府上醉生夢死,是你拉著朕的手站起來,告訴朕,不能讓恩師白死,告訴朕要重新站起來,坐上這張寶座,為老師翻案,要打造一個太平盛世,流芳百世,這才是不辜負恩師。”
“顧修,你歸朝吧,我需要你的助力。”
不是“朕”,他用了我字,喊他的名字。
顧修撩起眼皮,煌煌燭火映在他幽深漆亮的瞳孔:“一朝人物百姓上千萬,朝臣有萬餘人之多,難不成那些腐敗的朝堂裏,上萬朝臣之中,是沒有一個魏征,海瑞之流嗎?”
“自然是有的,隻是沒有胸懷四海的明君,越是衷心的朝臣越是成為刀下魂,連個張口的機會都沒有嗎,陛下要臣助您,那敢問陛下--”
他拖長了音調,聲音冷肅而犀利:“您是昏君還是明君?”
貞元帝同他對視半晌:“朕願意做被諫臣麵次者的明君。”
顧修道:“陛下要學會的是一個融字。”
“黨爭,世家,寒門,宦官,這些諸朝曆代都會有,人性便是如此,避免不了。”
“古往今來,朝代更迭,哪一朝的世家不是前一朝的寒門?寒門代替了世家,上位之後想的也是貪腐,可見推翻取而代之未必就全是全權之策。”
“一國朝事繁雜,去腐積弊宛如割肉剔骨,非一朝一夕,更非一人之力可做到,這條路很長,也需要很多的努力。”
“您不要站到世家對麵,相互權衡,隻要是對國之有利的,不應拘於是世家還是寒門。”
“自古以來,是貪官多還是清官多?心思純淨正直之人自然好用,但這樣之人不過風毛菱角,陛下您應有融人之量,讓更多人為您所用,將大部分有些私心,卻又不是惡到極致得人用上。”
“一味絞殺罷官,隻會將人都逼到您的對立麵,您隻會更被動,阻力更大。”
“削藩王,整律法,辦鹽稅,整軍隊,保科考公平,百姓衣裳富足,遇冤有升,此間亂象,您這輩子,能完成其中兩項,便是可流芳百世的開明君主。”
貞元帝聽的心中一動,眼前漸漸清明,“顧修,你回來幫朕吧。”
“陛下,您想要天下清明,臣可以做您和世家,寒門之間那個平衡的點,助您新政通順,隻是您若是要臣回來,臣需要向您討一樣東西。”
顧修撩起眼皮,直視帝王道。
“什麽?”貞元帝安奈住心中悸動問。
“臣要陛下的信任,陛下想要做明君,臣可做拖住君王的名臣。”
“臣要同陛下同臣,君臣永不相負。”
年輕的帝王豁然從梨花木圈椅上起身,拳頭拍在手心,來回在屋中走了三圈,在顧修麵前定住。
親自弓腰扶他起身:“我答應你。”
“你我君臣永不相棄。”
貞元帝同顧修秉燭夜談一夜,次日清晨,回到宮中還精神奕奕。
彼時,後宮一眾嬪妃正牽著皇子公主向皇後請安,這其中,包括蓮貴妃和他的二皇子。
長子故去,二皇子是他的長子。
“父皇。”
“陛下。”
蓮貴妃盈盈一笑,稚子聲音脆嫩,邁著不太穩健的步子撲進他懷中,滿眼皆是孺慕之思。
寶座上的皇後抱著不足兩歲的嫡子,溫柔的看著這一幕。
貞元帝心中一暖,忽然慶幸,之前聽了丹桂的話,在他們的嫡子差點收到戕害的時候,他第一個懷疑的便蓮貴妃,準確的說,那時候他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儲位之爭,看著這後宮美麗的美人們,各個都是青麵獠牙,心中惡漢,不是誰是鬼誰是人。
倒是丹桂這個母親,卻不願意沒有證據隨便懷疑蓮貴妃,攔著他,沒讓他隨便用疑心定罪,沒隨便傷了父子情,夫妻情分,這才有了今日。
熱熱鬧鬧的拜了年,丹桂見皇帝眼角有疲憊,遣了妃嬪各自回宮,將孩子交給乳母,親自用熱毛巾給皇帝梳洗。
溫熱的毛巾敷在麵上,妻子的聲音溫柔如春雨,柔軟的溫情,像是融化了的膠慢慢滲進他的心髒,將他也給悟化了。
意識到自己越發柔軟的心,對丹桂的越來越喜歡,離不開,貞元帝腦子裏突然冒出來一個想法,顧修當年將她送過來,要的就是軟化他的心嗎?
算了,疑心無邊界,他不願意再多想這件事。
帝王還能有普通人的溫暖情感這是一件好事,沉溺這柔情又有什麽關係?
貞元帝突然想到一個人,一身的疲憊忽然褪去,毫無睡意。
“陛下,您一夜未睡,還要出去嗎?”
貞元帝摸了摸皇後的麵頰,“想起來一點事,過一會就回來。”
貞元帝召了袁心過來。
自從月影樓得事情之後,他再沒問過那個孩子的下落,這是他第一次問。
“他過的還好嗎?”
袁心回道:“臣為他挑選的人家遠在五百裏開外的澧縣,他是臣的舊部,受了傷,不能孕育子嗣,不涉朝臣官場,會被善待。”
“陛下您要見一見嗎?”
“不必,”貞元帝道:“直到他還活著就好了,這件事一定要瞞死了,不能讓任何人知曉。”
袁心道:“陛下隻管放心,那戶人家不知他的身份,且當初韻淇的供詞,臣已經照您的想法將供詞給改了,就算有心人相查,也隻會認為那是廢太子遺孤,不會有人相信,您會讓他活著。”
貞元帝沉默半晌,“你覺得那個奴婢說的話是真的嗎……他是我的孩子嗎?”
袁心拱手道:“陛下,您想這個沒有意義,就算他活在您身邊,您也會懷疑,他也不可能再有皇族蝶璞,是不是都是一個結果,不必讓自己痛苦。”
貞元帝沉默一瞬,“也是,以後他的事情不必再報,你也不必再關注,我已經饒了他一命,恩至義盡。”
-
到了初七,開年第一次早朝,顧修一等鹿鼎公爵位恢複的消息傳遍朝野,昭示著顧修正式歸朝。
顧修本人正式向沈星語提出來,重新成婚迎娶。
沈星語眼睛睜圓,也沒這規矩啊,還能成兩次婚,“這不合適吧?儀式這種東西就是做給外人看的,何必再去被旁人議論一遭。”
顧修從身後將她籠在懷裏,臉貼著的麵頰輕蹭:“傻瓜,正是因為正式儀式這個東西是做給外人看的,別人才知道,你,不是她們能惹的起的,別人才不敢輕視你。”
“你無名無分的回去,那才是叫旁人輕視。”
沈星語閉眼享感受他的體溫:“我不在意這些。”反正她被人說的也不少。
“我在意,”他繡著她發上的清香:“我不想看你被人輕賤,隻想你被人捧著,像我一樣風光。”
“好吧。”
沈星語徹底被勸服,由著他折騰了一通非常盛大的婚禮。
沈星語不知,自己的擔憂完全是多餘的,去年世家都被新上位的帝王折騰的夠嗆,如今顧修回歸,解了多少人頭頂懸一把刀的噩夢,對顧修不要太感激!
她頂著一張大紅臉第二次上花轎,她原本已經準備好麵對旁人眼底的輕慢,然後就發現,貴婦們簡直將她當祖宗捧著,而百姓的輿論上,顧修也早就做足了準備,流出來的流言都是一對被迫分來的恩愛夫妻重逢。
婚後,沈星語三年連生兩子,顧修不想她再受生育之苦,建議她喜歡女孩,可以去宗族裏抱養一個,沈星語不想搶別人的孩子,又見顧修對兩個兒子冷淡嚴厲,還是咬牙又生了個女兒,然而顧修對這個女兒也淡淡。
唯一的區別就是,兩個兒子連抱都不願意抱一下,這個女兒偶爾還願意抱一下。@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他大部分時間還是忙於朝事,是個嚴父,對兩個兒子的教養很嚴格,很小的時候便扔去軍營裏做童子兵,還是帝王想給五皇子挑個伴讀,將長子顧琅挑進了宮裏,顧明就慘了,小小年紀一直待在軍營受苦。
顧琅和顧明有時候十分懷疑他們這兩個兒子是撿來的,比如,他爹和他娘出去遊玩,回來的時候,給他們帶的禮物能是書本功課!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後來,就漸漸習慣了,到了十歲這一年,顧琅對顧修的反抗徹底爆發。
當時的朝局是,隨著皇子們漸漸長大,新一輪的儲位之爭越來越白熱化,貞元帝同皇後的孩子排序是五皇子,是嫡出,但非長子,蓮貴妃所出的二皇子才是排序最高的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