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礪將弓扔回給隨從,踩著馬鐙的靴子輕磕馬腹,繼續向皇宮的方向前行,側臉下頜線淩厲孤傲,未再向這邊投上一眼。
“還說這位賀都尉在北邊多麽驍勇善戰,將突厥騎兵打得抱頭鼠竄潰不成軍,我瞧著也有些名不副實。瞧瞧,一箭都沒能射死人。”
孟允棠聽到身邊有年輕的郎君低聲道。
“無知,你懂什麽?”一名須發半白的老翁聞言嗬斥道,“那一箭正中腰椎,瞧見了沒,中箭之人兩條胳膊和上半身還能動,但下半身卻隻能在地上拖行,不出所料的話,此人餘生,隻能癱在床上度過了。瞧他模樣,也才三十出頭,這不比死更慘?”
年輕郎君麵色發白,連連道:“原來如此,還是阿爺見多識廣。”
長長的隊伍緩緩消失在開化坊那邊的朱雀大街上,看熱鬧的百姓有的跟著隊伍走,有的各自回坊,朱雀大街兩側的人漸漸散去。
穗安看了看四周,對還在發呆的孟允棠道:“娘子,時辰不早了,我們也回家吧。”
孟允棠回過神來,點了點頭,剛一動腳便一個踉蹌。
穗安眼疾手快地扶住她,擔憂地問:“娘子,你怎麽了?”
“無礙。”隻是腿有點軟。
孟允棠和穗安互相攙扶著慢慢往長興坊的方向走,走了一半,她心裏漸漸安定下來。
沒關係,就算他還記仇,她手裏還有一個籌碼,隻要拿出來,即便不能讓他原諒她當年的莽撞之舉,至少,也能讓他不再追究。
第2章
賀礪從太極宮出來,出承天門,左轉從延禧門出了皇宮,往南過永興坊,到崇仁坊。
應他所求,皇帝把衛國公府的舊宅還給了他。宅子位於崇仁坊的西南角,旁邊就是皇城,大門開在坊牆上,正對平康坊。
賀礪回到家門前時,一名看上去四十出頭的美婦人眼含熱淚地從烏頭門內迎出來,上下打量著眼前的青年,似是不相信當年那個少年已經長得這般高大英武,喉頭哽咽說不出話。還是賀礪先向她行了一禮,道:“阿姐,經年不見,身體可還安康?”
“我都好,你……你終於回來了。”賀令芳此刻也顧不得儀態了,用手絹拭著淚道。
賀礪仰頭看著衛國公府的烏頭門,一切似乎都和以前一樣,可是賀家,隻剩下他和長姐兩個人。
賀令芳強行鎮定下情緒,看向他的隨行。
賀礪隻向她介紹了兩個人:“阿姐,這兩位是我的下屬,鹿聞笙,戚闊。”
鹿聞笙就是在朱雀大街上給賀礪遞弓之人,二十餘歲年紀,臉龐方正濃眉大眼的,看著十分忠誠可靠。戚闊看上去比他年輕些,長眉細眼膚白俊俏,比起武夫,倒更像個風流書生。
兩人都上前向賀令芳行禮。
賀令芳知道此兩人是賀礪心腹,溫和地受了禮,對賀礪道:“先回府吧。”
“自從聖上將這間宅子還給了我們賀家,我就時常過來打掃布置,好在雖是過去了八年,但府裏各處改動不大,基本上還是以前的樣子……”
賀礪跟著賀令芳進了烏頭門,路過建在外牆和院牆之間的閽室與馬廄,上台階,穿過朱門銅釘的正門,迎麵便是富麗闊大的正堂——忠武堂。
自他出生,姑姑是皇後,表哥是太子,祖父是衛國公,阿爺是衛國公世子。這座忠武堂,幾乎日日都是高朋滿座歡聲笑語。
每次他從外頭回來,堂前的小奴便會高喊一聲:“六郎回來了!”
他的祖父或阿爺就會叫他去正堂見客。
他最厭煩了,每次都借故溜走。阿爺還好,最多不過笑笑,打個圓場,祖父則少不得要吹胡子瞪眼。
“你看看還有什麽不合意之處,叫人改便是。”賀令芳見他盯著正堂發呆,心裏也不好受,故意打破沉默。
賀礪回過神來,點了點頭。
幾人繞過正堂,經過二門來到後院,院中內堂前早整整齊齊地站了百來個仆婢,見主人來了,紛紛下跪行禮。
賀令芳指著站在最前麵的一位婦人向賀礪介紹:“這位姓鮑,她和後麵那五十餘人都是太後賞的。”
鮑桂英抬起頭來,本想說幾句漂亮話奉承一下新主人,冷不防對上賀礪那雙輪廓淩厲冰冷無情的眼睛,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一下,一個字都沒能說出來。
“左邊這位你應該還記得吧,齊管事,賀府的老人了,家裏出事後他被發賣到恒州修建寺廟,好不容易尋回來的。”
一名老仆膝行兩步,向賀礪磕頭道:“老奴問阿郎安。”
賀礪垂眸看著他,又憶起許多以前的事來,心緒一陣翻湧,道:“受苦了。”
三個字說得那老奴哽咽起來。
賀令芳又指著齊管事身後四名樣貌秀麗的丫鬟道:“此四婢原是我身邊的,做事周到伶俐,暫且派來給你用。你若用著合適便留下,若不滿意,退給我便是。餘下的都是新采買的,讓齊管事調i教著,你先用,不夠再買。”
賀礪應了,讓齊管事帶人去給鹿聞笙和戚闊安排住處。
打發下人各歸其位後,姐弟倆繼續往後院走。
“阿姐這些年過得如何,李家對你可好?”賀礪問賀令芳。
賀令芳穩重道:“我那公爹你也是知道的,雖出身貴胄,骨子卻全是讀書人的清高。當年賀家出事後,李家惶惶不安,休我之聲沸揚,便是他一力壓下,說禍不及出嫁女,這是從古至今的規矩。不管賀家發生什麽事,都不能成為李家休棄我的理由。況且賀家出事,我是有所娶無所歸,屬於三不去之一,不能休。因此力排眾議,堅持將我留在了李家。這八年,雖說過得不容易,但現在也都好了。隻可惜你三姐她……”
賀家遭難那一年,十五歲以上男子皆被斬首,十五歲以下的流放,女眷悉數充入教坊司。賀礪的祖母出生名門性情剛烈,不肯受辱,帶領賀府女眷共三十七人,一夜之間全部縊死在教坊司內。
一個月之後,賀礪的三姐賀明芳也在夫家上了吊。
想起舊年慘事,賀令芳忍不住又用帕子拭淚。
賀礪與她並肩而行,眸光冷硬,沉默不語。
賀令芳傷感一回,才想起問正事:“去宮裏可曾去拜見太後?”
賀礪點頭。
賀令芳停住腳步,四顧一番,見無人,這才低聲對賀礪道:“近日我聽得風聲,說太後似有意為你指婚秦衍老賊的嫡孫女秦思莞,想借這場婚事讓秦賀兩家化幹戈為玉帛。”
賀礪微微抬頭,目光幽涼地看著遠處道:“阿姐不必憂心,我自有計較。”
賀令芳看著眼前喜怒不形於色的沉穩青年,腦海中總是不自覺地拿他與以前那個春風得意的少年相比,心頭一股酸澀感始終縈繞不去。
她回轉身繼續往前走,口中道:“待你安定下來後,別忘了備一份厚禮去汝昌侯府道謝。雖然聖上已經對張家行了封賞,但他們收殮的畢竟是我們賀家父伯兄弟的屍骨,作為賀家唯一留存下來的子孫,你是一定要親自上門去致謝的。”
賀礪步伐略遲疑,問賀令芳:“能確認是張家收殮的?”
賀令芳回身,問他:“因何生疑?”
“賀家與張家一向沒有多少往來,且據我所知,咱們家也沒有人與他家有私交。當時因儲君之位變動滿朝上下風聲鶴唳,在那種情況下,張家甘冒奇險為賀家人收殮屍骨,於情於理,都說不通。”賀礪道。
賀令芳問:“你可還記得張家小娘子,行六的那位?是綏安伯府老夫人的侄孫女,據說,小時候經常去綏安侯府和表姐妹們一道玩的,你對她應當有些印象吧?”
賀礪仔細回憶一番,搖了搖頭。
賀令芳見狀,有些見怪道:“你常去孟府,除了那孟七娘,旁人,怕是一個也不記得吧?可世事便是如此。祖父與孟老太爺交好,賀家出事之後,孟家唯一所做的事情,便是不遺餘力地與賀家撇清關係。賀家與張家無多往來,你更是不曾注意過那張六娘子,可事到臨頭,卻是她瞞著家人,偷偷為我賀家人收殮了屍骨。如今她已嫁做人婦,為免旁人口舌,才說是她父兄收殮的。”
“她說的,也不一定就是真相。”賀礪道。
“你是在指望什麽?當年我曾悄悄派人夤夜前往亂葬崗,想將祖父阿爺他們的屍首收殮了。派去之人晚到一步,親眼看著一群乞丐收殮了我們家人。當時情況特殊,對方行事也謹慎,隻知屍體埋在了何處,不知收殮之人是誰。聖上歸位東宮之後,張六娘子親自來找我,告知祖父阿爺他們的埋屍之地,所說細節,與我派去之人見到的一模一樣,如不是她派人收殮,她又怎會知曉具體情形?再者說,如今聖上登位,再愚笨之人也當知曉隻要說出曾為賀家收殮屍骨之事,定能得到封賞,又豈能將這功勞平白拱手他人?”賀令芳蹙著眉頭道。
賀礪沉默有頃,道聲:“知道了。”
長興坊,孟府。
“阿姐,你這次回來,真的不再走了嗎?”後院結滿了花骨朵兒的桃樹下,庶妹孟以薇挽著孟允棠的胳膊,庶弟孟礎基抱著她的大腿。
孟允棠伸手摸摸孟礎基的小腦袋,笑道:“不走了,以後阿姐帶你出去玩。”
“噢!太好嘍!太好嘍!”孟礎基高興得原地直跳。
這時孟允棠阿娘身邊的婢女雪蘭來請孟允棠去內堂用飯。
孟礎基兩歲時親娘病故,一直是養在夫人房裏的,見狀也要跟著孟允棠去內堂用飯,孟以薇拉住他道:“阿弟今日陪二姐姐用飯好不好?夫人和大姐姐有話要說。”
“哦。”孟礎基聽話地停在孟以薇身邊。
孟允棠知道阿娘肯定要問她和離之事,確實不方便讓礎基在一旁聽著。
她來到內堂,堂中一位梳著高髻肌膚白膩的美婦人正給婢女布置差事,這便是孟允棠的阿娘周氏。見她來了,周氏屏退下人,牽著她來到側廳。
兩人上了坐床,在放滿食物的食案兩旁跪坐下來,孟允棠抬眼一看,歡喜道:“全是我愛吃的。”
周氏嗔怪又心疼地睨了她一眼,伸出保養得宜的纖纖素手,親自給她盛了一小碗白龍臛,遞給她道:“以前在閔安侯府你吃什麽都由不得自己,現在終於回家了,以後愛怎麽吃就怎麽吃,愛吃什麽就吃什麽。”
“嗯!”孟允棠開心地點點頭,接過小碗道:“謝謝阿娘。阿潤呢?不等他回來一道吃麽?”
周氏道:“他牙壞了,一大早便嚷嚷著找醫博士看牙去了,回來也吃不得什麽,不必等他。”
“哦。”孟允棠低頭喝了一口魚湯,剛想稱讚味道,便見她的胞弟孟礎潤一邊“阿娘阿娘”地叫著一邊闖了進來。
見孟允棠也在,他還愣了一下,繼而喜道:“正好阿姐也在,你們可知,姐夫回來了?”
周氏沒聽明白,下意識地問:“晏辭來了?”
孟礎潤不屑道:“什麽晏辭,那就是個假姐夫!我說的是真姐夫,賀六郎,賀臨鋒!”
“噗咳咳咳!”孟允棠一激動,嗆咳起來。
第3章
孟允棠的阿爺孟扶楹乃原綏安侯嫡三子,容貌俊秀性情恬淡,時人評價其美姿儀擅舞蹈,稍有交情的人家辦酒宴總喜歡請上他,充門麵活絡氣氛。
孟礎潤與其父相貌八分相似,也是個風清月明的美少年,性情卻截然不同,十分跳脫。闖進來時一手提著錦袍下擺一手捂著腮幫子,活像隻大馬猴。
周氏還不知賀礪回來的消息,一時竟未注意到他言辭不妥,隻驚訝地問道:“賀六郎真的回來了?”
“真的回來了,剛才朱雀大街上好多人在圍觀。阿娘我跟你說,姐夫現在可神氣了,前呼後擁盛氣淩人……”孟礎潤爬上坐床,準備給周氏詳細描述他在朱雀大街上的所見所聞。
孟允棠好不容易止住咳嗽,麵紅耳赤地嗬斥他道:“你住口!誰是你姐夫?再胡說看我不打你!”
孟礎潤一怔,扭頭看著孟允棠道:“我知道,現在你是晏家媳婦嘛,這話是不能亂說,但這不是在家裏嘛?晏家比起我們家是勢大,但比起姐夫又算什麽?姐夫可是當今太後的嫡親侄兒。隻要我們去求一求姐夫,讓他對晏家施壓,晏家肯定答應與你和離。”
孟允棠氣得想打他,又找不著趁手的物件,隻得向周氏告狀:“阿娘,你聽他說的什麽混賬話?”
周氏正色道:“潤兒,不要胡言亂語,姐夫也是能混叫的?”
孟礎潤聞言眼睛一瞪脖子一梗,也顧不得捂他那腫得老大的腮幫子了,道:“這可不是我要叫的,是賀六郎讓我叫的。我記得清楚的很,就我七歲那年,突騎施石國來的聯合使團進貢給朝廷一種糖果,帶著牛乳香,糖紙很好看,你們小娘子還興用糖紙製作頭花來著,記得嗎?就是那種有錢都買不著的糖,賀六郎對我說,叫他一聲姐夫,就給我一顆糖,那天下午我得了滿滿一荷包糖呢,就是沒有糖紙而已。”
孟允棠氣道:“敢情他給我一疊糖紙,糖都給你了?你一顆都沒分給我!”
孟礎潤眨著眼睛無辜道:“那不怪我,是他叫我不許分給你的,不然他以後就不帶好吃的給我了。”
“活該你長蟲牙!”
“我樂意,嘿嘿!”
“你們這麽要好,還叫什麽姐夫?你自己去嫁他便是了!”
“還說這位賀都尉在北邊多麽驍勇善戰,將突厥騎兵打得抱頭鼠竄潰不成軍,我瞧著也有些名不副實。瞧瞧,一箭都沒能射死人。”
孟允棠聽到身邊有年輕的郎君低聲道。
“無知,你懂什麽?”一名須發半白的老翁聞言嗬斥道,“那一箭正中腰椎,瞧見了沒,中箭之人兩條胳膊和上半身還能動,但下半身卻隻能在地上拖行,不出所料的話,此人餘生,隻能癱在床上度過了。瞧他模樣,也才三十出頭,這不比死更慘?”
年輕郎君麵色發白,連連道:“原來如此,還是阿爺見多識廣。”
長長的隊伍緩緩消失在開化坊那邊的朱雀大街上,看熱鬧的百姓有的跟著隊伍走,有的各自回坊,朱雀大街兩側的人漸漸散去。
穗安看了看四周,對還在發呆的孟允棠道:“娘子,時辰不早了,我們也回家吧。”
孟允棠回過神來,點了點頭,剛一動腳便一個踉蹌。
穗安眼疾手快地扶住她,擔憂地問:“娘子,你怎麽了?”
“無礙。”隻是腿有點軟。
孟允棠和穗安互相攙扶著慢慢往長興坊的方向走,走了一半,她心裏漸漸安定下來。
沒關係,就算他還記仇,她手裏還有一個籌碼,隻要拿出來,即便不能讓他原諒她當年的莽撞之舉,至少,也能讓他不再追究。
第2章
賀礪從太極宮出來,出承天門,左轉從延禧門出了皇宮,往南過永興坊,到崇仁坊。
應他所求,皇帝把衛國公府的舊宅還給了他。宅子位於崇仁坊的西南角,旁邊就是皇城,大門開在坊牆上,正對平康坊。
賀礪回到家門前時,一名看上去四十出頭的美婦人眼含熱淚地從烏頭門內迎出來,上下打量著眼前的青年,似是不相信當年那個少年已經長得這般高大英武,喉頭哽咽說不出話。還是賀礪先向她行了一禮,道:“阿姐,經年不見,身體可還安康?”
“我都好,你……你終於回來了。”賀令芳此刻也顧不得儀態了,用手絹拭著淚道。
賀礪仰頭看著衛國公府的烏頭門,一切似乎都和以前一樣,可是賀家,隻剩下他和長姐兩個人。
賀令芳強行鎮定下情緒,看向他的隨行。
賀礪隻向她介紹了兩個人:“阿姐,這兩位是我的下屬,鹿聞笙,戚闊。”
鹿聞笙就是在朱雀大街上給賀礪遞弓之人,二十餘歲年紀,臉龐方正濃眉大眼的,看著十分忠誠可靠。戚闊看上去比他年輕些,長眉細眼膚白俊俏,比起武夫,倒更像個風流書生。
兩人都上前向賀令芳行禮。
賀令芳知道此兩人是賀礪心腹,溫和地受了禮,對賀礪道:“先回府吧。”
“自從聖上將這間宅子還給了我們賀家,我就時常過來打掃布置,好在雖是過去了八年,但府裏各處改動不大,基本上還是以前的樣子……”
賀礪跟著賀令芳進了烏頭門,路過建在外牆和院牆之間的閽室與馬廄,上台階,穿過朱門銅釘的正門,迎麵便是富麗闊大的正堂——忠武堂。
自他出生,姑姑是皇後,表哥是太子,祖父是衛國公,阿爺是衛國公世子。這座忠武堂,幾乎日日都是高朋滿座歡聲笑語。
每次他從外頭回來,堂前的小奴便會高喊一聲:“六郎回來了!”
他的祖父或阿爺就會叫他去正堂見客。
他最厭煩了,每次都借故溜走。阿爺還好,最多不過笑笑,打個圓場,祖父則少不得要吹胡子瞪眼。
“你看看還有什麽不合意之處,叫人改便是。”賀令芳見他盯著正堂發呆,心裏也不好受,故意打破沉默。
賀礪回過神來,點了點頭。
幾人繞過正堂,經過二門來到後院,院中內堂前早整整齊齊地站了百來個仆婢,見主人來了,紛紛下跪行禮。
賀令芳指著站在最前麵的一位婦人向賀礪介紹:“這位姓鮑,她和後麵那五十餘人都是太後賞的。”
鮑桂英抬起頭來,本想說幾句漂亮話奉承一下新主人,冷不防對上賀礪那雙輪廓淩厲冰冷無情的眼睛,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一下,一個字都沒能說出來。
“左邊這位你應該還記得吧,齊管事,賀府的老人了,家裏出事後他被發賣到恒州修建寺廟,好不容易尋回來的。”
一名老仆膝行兩步,向賀礪磕頭道:“老奴問阿郎安。”
賀礪垂眸看著他,又憶起許多以前的事來,心緒一陣翻湧,道:“受苦了。”
三個字說得那老奴哽咽起來。
賀令芳又指著齊管事身後四名樣貌秀麗的丫鬟道:“此四婢原是我身邊的,做事周到伶俐,暫且派來給你用。你若用著合適便留下,若不滿意,退給我便是。餘下的都是新采買的,讓齊管事調i教著,你先用,不夠再買。”
賀礪應了,讓齊管事帶人去給鹿聞笙和戚闊安排住處。
打發下人各歸其位後,姐弟倆繼續往後院走。
“阿姐這些年過得如何,李家對你可好?”賀礪問賀令芳。
賀令芳穩重道:“我那公爹你也是知道的,雖出身貴胄,骨子卻全是讀書人的清高。當年賀家出事後,李家惶惶不安,休我之聲沸揚,便是他一力壓下,說禍不及出嫁女,這是從古至今的規矩。不管賀家發生什麽事,都不能成為李家休棄我的理由。況且賀家出事,我是有所娶無所歸,屬於三不去之一,不能休。因此力排眾議,堅持將我留在了李家。這八年,雖說過得不容易,但現在也都好了。隻可惜你三姐她……”
賀家遭難那一年,十五歲以上男子皆被斬首,十五歲以下的流放,女眷悉數充入教坊司。賀礪的祖母出生名門性情剛烈,不肯受辱,帶領賀府女眷共三十七人,一夜之間全部縊死在教坊司內。
一個月之後,賀礪的三姐賀明芳也在夫家上了吊。
想起舊年慘事,賀令芳忍不住又用帕子拭淚。
賀礪與她並肩而行,眸光冷硬,沉默不語。
賀令芳傷感一回,才想起問正事:“去宮裏可曾去拜見太後?”
賀礪點頭。
賀令芳停住腳步,四顧一番,見無人,這才低聲對賀礪道:“近日我聽得風聲,說太後似有意為你指婚秦衍老賊的嫡孫女秦思莞,想借這場婚事讓秦賀兩家化幹戈為玉帛。”
賀礪微微抬頭,目光幽涼地看著遠處道:“阿姐不必憂心,我自有計較。”
賀令芳看著眼前喜怒不形於色的沉穩青年,腦海中總是不自覺地拿他與以前那個春風得意的少年相比,心頭一股酸澀感始終縈繞不去。
她回轉身繼續往前走,口中道:“待你安定下來後,別忘了備一份厚禮去汝昌侯府道謝。雖然聖上已經對張家行了封賞,但他們收殮的畢竟是我們賀家父伯兄弟的屍骨,作為賀家唯一留存下來的子孫,你是一定要親自上門去致謝的。”
賀礪步伐略遲疑,問賀令芳:“能確認是張家收殮的?”
賀令芳回身,問他:“因何生疑?”
“賀家與張家一向沒有多少往來,且據我所知,咱們家也沒有人與他家有私交。當時因儲君之位變動滿朝上下風聲鶴唳,在那種情況下,張家甘冒奇險為賀家人收殮屍骨,於情於理,都說不通。”賀礪道。
賀令芳問:“你可還記得張家小娘子,行六的那位?是綏安伯府老夫人的侄孫女,據說,小時候經常去綏安侯府和表姐妹們一道玩的,你對她應當有些印象吧?”
賀礪仔細回憶一番,搖了搖頭。
賀令芳見狀,有些見怪道:“你常去孟府,除了那孟七娘,旁人,怕是一個也不記得吧?可世事便是如此。祖父與孟老太爺交好,賀家出事之後,孟家唯一所做的事情,便是不遺餘力地與賀家撇清關係。賀家與張家無多往來,你更是不曾注意過那張六娘子,可事到臨頭,卻是她瞞著家人,偷偷為我賀家人收殮了屍骨。如今她已嫁做人婦,為免旁人口舌,才說是她父兄收殮的。”
“她說的,也不一定就是真相。”賀礪道。
“你是在指望什麽?當年我曾悄悄派人夤夜前往亂葬崗,想將祖父阿爺他們的屍首收殮了。派去之人晚到一步,親眼看著一群乞丐收殮了我們家人。當時情況特殊,對方行事也謹慎,隻知屍體埋在了何處,不知收殮之人是誰。聖上歸位東宮之後,張六娘子親自來找我,告知祖父阿爺他們的埋屍之地,所說細節,與我派去之人見到的一模一樣,如不是她派人收殮,她又怎會知曉具體情形?再者說,如今聖上登位,再愚笨之人也當知曉隻要說出曾為賀家收殮屍骨之事,定能得到封賞,又豈能將這功勞平白拱手他人?”賀令芳蹙著眉頭道。
賀礪沉默有頃,道聲:“知道了。”
長興坊,孟府。
“阿姐,你這次回來,真的不再走了嗎?”後院結滿了花骨朵兒的桃樹下,庶妹孟以薇挽著孟允棠的胳膊,庶弟孟礎基抱著她的大腿。
孟允棠伸手摸摸孟礎基的小腦袋,笑道:“不走了,以後阿姐帶你出去玩。”
“噢!太好嘍!太好嘍!”孟礎基高興得原地直跳。
這時孟允棠阿娘身邊的婢女雪蘭來請孟允棠去內堂用飯。
孟礎基兩歲時親娘病故,一直是養在夫人房裏的,見狀也要跟著孟允棠去內堂用飯,孟以薇拉住他道:“阿弟今日陪二姐姐用飯好不好?夫人和大姐姐有話要說。”
“哦。”孟礎基聽話地停在孟以薇身邊。
孟允棠知道阿娘肯定要問她和離之事,確實不方便讓礎基在一旁聽著。
她來到內堂,堂中一位梳著高髻肌膚白膩的美婦人正給婢女布置差事,這便是孟允棠的阿娘周氏。見她來了,周氏屏退下人,牽著她來到側廳。
兩人上了坐床,在放滿食物的食案兩旁跪坐下來,孟允棠抬眼一看,歡喜道:“全是我愛吃的。”
周氏嗔怪又心疼地睨了她一眼,伸出保養得宜的纖纖素手,親自給她盛了一小碗白龍臛,遞給她道:“以前在閔安侯府你吃什麽都由不得自己,現在終於回家了,以後愛怎麽吃就怎麽吃,愛吃什麽就吃什麽。”
“嗯!”孟允棠開心地點點頭,接過小碗道:“謝謝阿娘。阿潤呢?不等他回來一道吃麽?”
周氏道:“他牙壞了,一大早便嚷嚷著找醫博士看牙去了,回來也吃不得什麽,不必等他。”
“哦。”孟允棠低頭喝了一口魚湯,剛想稱讚味道,便見她的胞弟孟礎潤一邊“阿娘阿娘”地叫著一邊闖了進來。
見孟允棠也在,他還愣了一下,繼而喜道:“正好阿姐也在,你們可知,姐夫回來了?”
周氏沒聽明白,下意識地問:“晏辭來了?”
孟礎潤不屑道:“什麽晏辭,那就是個假姐夫!我說的是真姐夫,賀六郎,賀臨鋒!”
“噗咳咳咳!”孟允棠一激動,嗆咳起來。
第3章
孟允棠的阿爺孟扶楹乃原綏安侯嫡三子,容貌俊秀性情恬淡,時人評價其美姿儀擅舞蹈,稍有交情的人家辦酒宴總喜歡請上他,充門麵活絡氣氛。
孟礎潤與其父相貌八分相似,也是個風清月明的美少年,性情卻截然不同,十分跳脫。闖進來時一手提著錦袍下擺一手捂著腮幫子,活像隻大馬猴。
周氏還不知賀礪回來的消息,一時竟未注意到他言辭不妥,隻驚訝地問道:“賀六郎真的回來了?”
“真的回來了,剛才朱雀大街上好多人在圍觀。阿娘我跟你說,姐夫現在可神氣了,前呼後擁盛氣淩人……”孟礎潤爬上坐床,準備給周氏詳細描述他在朱雀大街上的所見所聞。
孟允棠好不容易止住咳嗽,麵紅耳赤地嗬斥他道:“你住口!誰是你姐夫?再胡說看我不打你!”
孟礎潤一怔,扭頭看著孟允棠道:“我知道,現在你是晏家媳婦嘛,這話是不能亂說,但這不是在家裏嘛?晏家比起我們家是勢大,但比起姐夫又算什麽?姐夫可是當今太後的嫡親侄兒。隻要我們去求一求姐夫,讓他對晏家施壓,晏家肯定答應與你和離。”
孟允棠氣得想打他,又找不著趁手的物件,隻得向周氏告狀:“阿娘,你聽他說的什麽混賬話?”
周氏正色道:“潤兒,不要胡言亂語,姐夫也是能混叫的?”
孟礎潤聞言眼睛一瞪脖子一梗,也顧不得捂他那腫得老大的腮幫子了,道:“這可不是我要叫的,是賀六郎讓我叫的。我記得清楚的很,就我七歲那年,突騎施石國來的聯合使團進貢給朝廷一種糖果,帶著牛乳香,糖紙很好看,你們小娘子還興用糖紙製作頭花來著,記得嗎?就是那種有錢都買不著的糖,賀六郎對我說,叫他一聲姐夫,就給我一顆糖,那天下午我得了滿滿一荷包糖呢,就是沒有糖紙而已。”
孟允棠氣道:“敢情他給我一疊糖紙,糖都給你了?你一顆都沒分給我!”
孟礎潤眨著眼睛無辜道:“那不怪我,是他叫我不許分給你的,不然他以後就不帶好吃的給我了。”
“活該你長蟲牙!”
“我樂意,嘿嘿!”
“你們這麽要好,還叫什麽姐夫?你自己去嫁他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