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宛燕既是孟允棠的手帕交,與孟以薇穗安禾善自然也是相熟的, 來了見大家都在幫忙繡嫁衣,一問,知道孟允棠要嫁給賀礪,她便高興起來,當即坐下和大夥兒一起繡。
她原是正好得空來問香糯坊的事的,見孟允棠有更重要的事忙,自然也就將香糯坊的事拋到了腦後,隻對孟允棠道:“前幾日我與呂三郎去西市時,恰好遇到鍾麗嬌,她說薑姐姐有孕了。”
孟允棠停下手中的活計,驚訝抬眸:“薑姐姐有孕了?她不是說不生了嗎?”
林宛燕道:“能生是好事,不然萬一以後夫婿納個妾室生下庶子來,薑姐姐後半輩子的日子怎麽過?小葭月長大了畢竟是要嫁人的。”
孟允棠一想也是,道:“那咱們哪天約個時間一道去探望探望她吧。”
林宛燕點頭應喏。
孟允棠瞧她兩眼,問道:“你在呂家過得如何?我瞧你怎麽還清減了些?呂家需要你操勞嗎?”
林宛燕低著頭專心繡著裙腰上的寶相花紋,道:“我不過是三兒媳,頭上有婆母大嫂二嫂,需要我操勞什麽?隻是……”
她抬起頭來,看著孟允棠,目露歉疚,道:“彤娘,你送我的那支事事如意簪,被呂三郎的表妹強買走了。”
孟允棠:“什麽叫強買走了?她花了多少錢跟你買?”
話說到這裏,林宛燕也顧不得丟人了,忿忿道:“那支簪喜慶又好看,剛嫁過去那陣子我幾乎天天戴著,她許是一早就看上了。六天前,呂三郎的姑媽和他表妹忽然找到我,拿了五千錢跟我買那支簪,說第二日有郎君要來相看,她表妹需要那支簪撐撐場麵。我自是不肯賣給她們,他表妹就哭,她姑媽說我太小氣,說著說著吵起來,他姑媽就問呂三郎她阿爺是不是不想養著她這個妹妹和外甥女了,吵得闔家不安寧。我婆母看著實在不像話,拿了她的兩支金簪來給我,勸我拿出金簪息事寧人。呂三郎也說以後補一支好的簪子給我,我騎虎難下,隻能將那支金簪給了她。他姑媽怕我以後反悔,還非得把錢塞給我,說那支簪子是她們買的,真是……真是氣死我了!”
“真是豈有此理?五千錢就買你那支簪?為什麽不幹脆明搶?”孟允棠也生氣了。
那支金簪她也很喜歡,雕成柿子枝葉形狀的釵頭上墜下來八縷柿子流蘇,都是紅寶石的。雕工精湛惟妙惟肖,她一見就喜歡上了。隻是當時念及林宛燕要出嫁,那支簪有紅色的寶石流蘇,意頭又好,這才忍痛割愛,給了林宛燕。
居然就被人這般不要臉地強買了去?五千錢?連簪上的一顆寶石柿子都買不著!
禾善義憤填膺,顧及身份,沒有擅自開口。
孟以薇向來不是多話之人,穗安也一樣。
孟允棠氣了一陣,道:“不行,我得去幫你把簪子要回來。五千錢買這根簪子,她們做夢呢!”
林宛燕搖頭道:“算了,雖然我也很生氣,但是你不知道呂三郎她姑姑就……說句不尊重的話,就是個潑婦。他爺娘又特別好麵子,怕左鄰右舍看笑話,所以一向都遷就她。我不想為了我的事讓你丟麵子。”
“這不單單是你的事,那枚簪子是我送你的,給你戴我願意,給別人戴我不樂意。再說了,呂三郎的表妹會出嫁,他姑媽看樣子可是要在他家住一輩子的,以後你若再有了什麽好的香的,再被她看上了怎麽辦?難不成每次都讓她花少少的錢‘買去’?既然不能吵,那我們就想個不吵的法子把簪子要回來。趁現在人多,大家都趕緊想想辦法。”孟允棠道。
眾人思量一陣,穗安率先開了口,她問林宛燕:“林娘子,那表妹,平常戴那枚簪子嗎?”
林宛燕道:“來客就戴,出門赴宴也戴,可顯擺了。”
穗安道:“既如此,要不,你和我家娘子合唱一出雙簧?”
孟允棠來了興趣,問:“如何唱?”
穗安又問林宛燕:“最近呂府有何喜事需要宴請賓客麽?”
林宛燕道:“再有十天是我公爹五十大壽,準備大辦的。”
穗安道:“我家娘子如今與賀大娘子是結義姐妹的關係,若是你邀請我家娘子去赴宴,呂家人應當不會反對吧?”
“他們高興還來不及,又豈會反對?”林宛燕道。
“既如此,那不如……”穗安低聲將計劃說了一遍。
孟允棠與林宛燕對視一眼,林宛燕扭頭看著穗安,又驚又喜,對孟允棠笑道:“想不到穗安還有軍師之才啊!”
“她一向都是聰明的。”孟允棠很自豪。
穗安紅了臉,道:“不過拙計而已,還不知管不管用?”
“一聽便是管用的。”林宛燕歡喜不已,對孟允棠道:“那就這般說定了,回去我就跟我婆母說,給你家發張請帖來。”
孟允棠點點頭。
於是幾人又重新拿起針來,一邊說笑一邊繼續幫孟允棠繡嫁衣。
九天時間轉瞬即逝。
一夜春雨淅瀝,至明方歇。園中綠葉油亮,落紅遍地。
穗安進了寢房,輕輕掀開丁香色的床帳,見孟允棠陷在錦褥秀被中,烏發鋪了滿枕,光潔的臉蛋仿佛是落在錦繡中的一塊羊脂白玉,溫潤靜美。
懸在帳頂下的銀薰球殘煙細細,還在傾吐微甜的芬芳。
穗安放下床帳,轉而來到妝台旁,剛準備給兩隻鸚鵡喂食,一隻喜鵲就落在了院子裏,隔著窗子十分聒噪地“喳喳”大叫起來。
彩衣一聽,在紫竹架上跳來跳去,歡快地說:“今乃嘉日!今乃嘉日!”
床榻裏傳來女子被擾了清夢的哼哼聲,穗安索性也不喂鳥了,過去將床帳挽起。
孟允棠在錦衾裏小小地伸了個懶腰,翻個身麵朝窗外,將眼睛睜開一條縫,惺忪地問:“穗安,什麽時辰了?”
“沒敲咚咚鼓呢,時辰尚早,還可以再睡一會兒。”穗安輕聲道。
孟允棠一聽,將錦被往上一拉,遮住耳朵,複又閉上眼睛。
未幾,外頭傳來沉悶的街鼓聲,然後是遠近寺廟裏的晨鍾聲。激昂澎湃的鼓聲與雄渾悠揚的鍾聲交相應和,一時間仿佛千軍萬馬,奔騰呼嘯,連綿不絕地衝刷著夜幕下的長安城,將沉睡的人們從夢中喚醒。
孟允棠倏地睜開眼,昂起頭來問穗安:“今日是不是去呂府赴宴的日子?”
穗安道:“正是。”剛說完就見孟允棠坐起身掀開薄被一骨碌地從床上下來了。
“快去把義姐送我的那些首飾拿過來,幫我挑幾樣今日戴。”孟允棠道。
她一向不愛戴沉甸甸的首飾,一是覺著累贅,二是怕掉了鬧笑話。但按穗安的計劃,今日她是要靠氣勢壓人的。人靠衣裝佛靠金裝,打扮得富貴隆重些總沒錯。
而且,她覺著自己也應該習慣這樣打扮起來,日後嫁了賀礪,就是衛國公夫人了,除了穿衣打扮風格要改變,還有許多場麵要學著去應對。
他那麽照顧她,她也應該盡自己所能地為他減少負擔。至少也不能讓人笑話他娶了個拿不上台麵的夫人。
坐在妝台前打扮來打扮去,發現過猶不及。她的長相就不是那種很有氣勢的,戴太多貴重首飾在身上,俗氣不說,還顯得沒見過什麽世麵。倒不如簡單些,隻戴一兩樣鎮得住場子的就行了。
穗安給孟允棠梳了個墮馬髻,髻上插一枚華勝。這華勝由翡翠雕刻花型做底,用十四顆紅寶石與一百零八顆大小不一滾圓瑩潤的珍珠鑲嵌成花團錦簇的形狀,異常的華麗紮眼。穗安又給她在鬢前簪了兩枚小小的圓形珍珠華勝作為呼應。
衣裳挑了桃粉色的印花小衫與淺藍色的寶相花齊胸裙,挽一條凝脂色繡粉色小花的披帛,頸上戴一隻細細的黃金項圈,項圈下頭綴著兩顆指麵大小由紅寶石雕刻而成的櫻桃。雙腕各帶一隻玳瑁鑲金嵌珠寶鐲,手持一柄緙絲黃地蘭花蝴蝶團扇。
花鈿用紅色的唇脂簡單地畫了一朵無蕊桃花,唇上也隻用唇脂點了一點。
妝扮停當,孟允棠在穗安與禾善兩人麵前輕盈地轉了一圈,問:“如何?能鎮得住嗎?”
兩個丫頭看著自家娘子櫻唇皓齒玉麵峨眉,歡喜不已,連說好看。
第60章
林宛燕的公爹呂析蓮時任武庫署丞, 官職正八品上。
呂家老大老二都有一份不入流的差事,老三,也就是林宛燕的夫婿秉承著成家立業的宗旨, 還沒有正式的差事。
總而言之,呂家情況還不如當初的孟允棠家, 孟允棠的阿爺當初雖然也是個八品小官,但他是侯府嫡子出身,周氏是伯府嫡女。呂家雖然也稱得上是官宦世家,但曆代都是小官,沒出過超過五品的大官。
這樣的人家,來往的親友自然也不會有什麽達官顯貴。日後待孟允棠嫁給了賀礪, 那便是他們家能攀上關係的地位最高的朋友了。便是孟允棠現在還沒嫁給賀礪,太後侄女的義妹這一身份也足夠引起他們的重視。
故而當孟允棠來到呂府外院呈上請帖與壽禮時,呂夫人帶著林宛燕親自迎了出來。
客氣地寒暄過後, 林宛燕挽著孟允棠的胳膊, 跟著呂夫人一起回到後院內堂。
今日呂析蓮過五十大壽, 呂府來的客人不少,不算闊大的內堂都坐滿了人, 都是有點年紀的,大約小娘子們都把位置優先讓給長輩了。
孟允棠跟著呂夫人一進內堂, 眾人果然被她身上那幾件貴重首飾給鎮住,明裏暗裏盯著她看個不住。
呂夫人笑著向眾人介紹過孟允棠之後,又將在場的一一介紹給她認識,其中自然少不了呂三郎的姑母呂氏。
那呂氏瞧著四十多歲, 體態瘦削, 相貌尋常,細細的眉毛眉峰高聳, 配合那雙精光四射的眼睛,看起來便不是個好相與的。她梳著峨髻,戴著一朵大得誇張的紅色絹花牡丹,與她身上那條深紅色的高腰裙遙相呼應,性格應當也是十分張揚。
孟允棠麵帶笑容,乖巧地與眾人見了禮。
呂夫人想請她上座,她以自己年輕不敢僭越為由推拒了,隻和林宛燕坐在一處。
眾人的關注點還在孟允棠身上,有一位年輕婦人一直直勾勾地看著她手裏的團扇,看了半晌終究是忍不住開口問道:“孟小娘子,你的團扇是在哪裏買的呀?真好看。”
孟允棠還沒說話,另一位比較有見識的中年婦人噗嗤一笑,道:“孟小娘子手裏那柄團扇一看就是緙絲的,而且還是黃地,哪家店鋪敢賣?怕是不要命了吧?若猜得沒錯,這柄團扇應是宮中之物吧?”
孟允棠有些羞澀地一笑,道:“還是這位娘子有見識,我自己也不知道呢,臨出門時從阿姐送的一箱團扇中隨手拿了一把而已。”
眾人一聽,心中嘖嘖。寸絲寸金的緙絲團扇,也不過是一箱團扇中隨手拿取的一把而已。
呂氏插話道:“孟小娘子既有一箱這樣的團扇,怎麽也沒見送一把給老三媳婦呢?你們不是閨中密友麽?”
呂夫人當即拿眼睛去看呂氏,呂氏哪裏會理她?還笑眯眯地看著孟允棠。
孟允棠道:“呂娘子又怎知我沒送扇子給玉剪呢?難不成她有什麽,你都知曉?”
呂氏被問得一噎,尬笑一聲道:“沒見她用,以為她沒有罷了。不過是隨口一問,孟小娘子說得話也太容易讓人誤會了。”
孟允棠道:“她有卻不用,定然有不用的道理吧。呂娘子這隨口一問,也挺容易讓人誤會的。”
這時從內堂門外進來五六個小娘子,其中一個穿黃裙的小娘子發髻上明晃晃地插著那根事事如意簪。
幾個小娘子進門後,散開坐到各自的母親身邊,黃裙小娘子果然坐到了呂氏旁邊,此刻正瞪著一雙與她母親肖似的眼睛,豔羨而難掩貪婪之色地盯著孟允棠身上的首飾猛瞧。
孟允棠起身,徑直走到她麵前。
滿堂的人見她如此,都好奇地看著她意欲何為。
呂氏見孟允棠走到自己女兒麵前,一言不發,隻盯著她看,心中不解,疑慮道:“孟小娘子這是……”
話還沒說完,孟允棠突然伸手從呂氏女兒的發髻上拔下那根事事如意簪,轉身問林宛燕:“玉剪,這枚簪子不是我送你的新婚賀禮麽?為何你成婚還不到一個月,就將這簪子轉送了旁人?你若不喜歡,盡可跟我說,我讓你去挑你喜歡的便是了,何必如此辜負我一片心意?”
除了呂家這邊的親戚,其它客人都有些驚訝。
呂家這邊的親戚是見過林宛燕戴這根簪子的,所以知道這根簪子原是林宛燕的,但旁人並不知曉。
成婚不到一個月就將好友送的新婚賀禮轉手送人,確實有些傷情分。
林宛燕想解釋,呂夫人想打圓場,可還沒等兩人開口,呂氏搶先道:“這根簪子是我們出錢買的,可不是她送的,你快還來!”
“買的?從哪兒買的?阿姐贈我這枚金簪時曾說過這是宮中匠人花費三個月時間打造出來的,全天下僅此一枚?你從哪兒買來這一模一樣的?”孟允棠質問呂氏。
呂氏道:“便是從老三媳婦手裏買的。”
孟允棠震驚地看向林宛燕,問道:“你近來手頭很緊麽?怎麽不跟我說?”
呂夫人一個頭兩個大,開口道:“孟小娘子,不是這麽回事……”但到底是怎麽一回事,麵對滿堂親眷的目光,她又沒臉說。
林宛燕被眾人盯著,一個繃不住哭了出來,道:“我便是手頭緊,也不至於就少那五貫錢。”
她原是正好得空來問香糯坊的事的,見孟允棠有更重要的事忙,自然也就將香糯坊的事拋到了腦後,隻對孟允棠道:“前幾日我與呂三郎去西市時,恰好遇到鍾麗嬌,她說薑姐姐有孕了。”
孟允棠停下手中的活計,驚訝抬眸:“薑姐姐有孕了?她不是說不生了嗎?”
林宛燕道:“能生是好事,不然萬一以後夫婿納個妾室生下庶子來,薑姐姐後半輩子的日子怎麽過?小葭月長大了畢竟是要嫁人的。”
孟允棠一想也是,道:“那咱們哪天約個時間一道去探望探望她吧。”
林宛燕點頭應喏。
孟允棠瞧她兩眼,問道:“你在呂家過得如何?我瞧你怎麽還清減了些?呂家需要你操勞嗎?”
林宛燕低著頭專心繡著裙腰上的寶相花紋,道:“我不過是三兒媳,頭上有婆母大嫂二嫂,需要我操勞什麽?隻是……”
她抬起頭來,看著孟允棠,目露歉疚,道:“彤娘,你送我的那支事事如意簪,被呂三郎的表妹強買走了。”
孟允棠:“什麽叫強買走了?她花了多少錢跟你買?”
話說到這裏,林宛燕也顧不得丟人了,忿忿道:“那支簪喜慶又好看,剛嫁過去那陣子我幾乎天天戴著,她許是一早就看上了。六天前,呂三郎的姑媽和他表妹忽然找到我,拿了五千錢跟我買那支簪,說第二日有郎君要來相看,她表妹需要那支簪撐撐場麵。我自是不肯賣給她們,他表妹就哭,她姑媽說我太小氣,說著說著吵起來,他姑媽就問呂三郎她阿爺是不是不想養著她這個妹妹和外甥女了,吵得闔家不安寧。我婆母看著實在不像話,拿了她的兩支金簪來給我,勸我拿出金簪息事寧人。呂三郎也說以後補一支好的簪子給我,我騎虎難下,隻能將那支金簪給了她。他姑媽怕我以後反悔,還非得把錢塞給我,說那支簪子是她們買的,真是……真是氣死我了!”
“真是豈有此理?五千錢就買你那支簪?為什麽不幹脆明搶?”孟允棠也生氣了。
那支金簪她也很喜歡,雕成柿子枝葉形狀的釵頭上墜下來八縷柿子流蘇,都是紅寶石的。雕工精湛惟妙惟肖,她一見就喜歡上了。隻是當時念及林宛燕要出嫁,那支簪有紅色的寶石流蘇,意頭又好,這才忍痛割愛,給了林宛燕。
居然就被人這般不要臉地強買了去?五千錢?連簪上的一顆寶石柿子都買不著!
禾善義憤填膺,顧及身份,沒有擅自開口。
孟以薇向來不是多話之人,穗安也一樣。
孟允棠氣了一陣,道:“不行,我得去幫你把簪子要回來。五千錢買這根簪子,她們做夢呢!”
林宛燕搖頭道:“算了,雖然我也很生氣,但是你不知道呂三郎她姑姑就……說句不尊重的話,就是個潑婦。他爺娘又特別好麵子,怕左鄰右舍看笑話,所以一向都遷就她。我不想為了我的事讓你丟麵子。”
“這不單單是你的事,那枚簪子是我送你的,給你戴我願意,給別人戴我不樂意。再說了,呂三郎的表妹會出嫁,他姑媽看樣子可是要在他家住一輩子的,以後你若再有了什麽好的香的,再被她看上了怎麽辦?難不成每次都讓她花少少的錢‘買去’?既然不能吵,那我們就想個不吵的法子把簪子要回來。趁現在人多,大家都趕緊想想辦法。”孟允棠道。
眾人思量一陣,穗安率先開了口,她問林宛燕:“林娘子,那表妹,平常戴那枚簪子嗎?”
林宛燕道:“來客就戴,出門赴宴也戴,可顯擺了。”
穗安道:“既如此,要不,你和我家娘子合唱一出雙簧?”
孟允棠來了興趣,問:“如何唱?”
穗安又問林宛燕:“最近呂府有何喜事需要宴請賓客麽?”
林宛燕道:“再有十天是我公爹五十大壽,準備大辦的。”
穗安道:“我家娘子如今與賀大娘子是結義姐妹的關係,若是你邀請我家娘子去赴宴,呂家人應當不會反對吧?”
“他們高興還來不及,又豈會反對?”林宛燕道。
“既如此,那不如……”穗安低聲將計劃說了一遍。
孟允棠與林宛燕對視一眼,林宛燕扭頭看著穗安,又驚又喜,對孟允棠笑道:“想不到穗安還有軍師之才啊!”
“她一向都是聰明的。”孟允棠很自豪。
穗安紅了臉,道:“不過拙計而已,還不知管不管用?”
“一聽便是管用的。”林宛燕歡喜不已,對孟允棠道:“那就這般說定了,回去我就跟我婆母說,給你家發張請帖來。”
孟允棠點點頭。
於是幾人又重新拿起針來,一邊說笑一邊繼續幫孟允棠繡嫁衣。
九天時間轉瞬即逝。
一夜春雨淅瀝,至明方歇。園中綠葉油亮,落紅遍地。
穗安進了寢房,輕輕掀開丁香色的床帳,見孟允棠陷在錦褥秀被中,烏發鋪了滿枕,光潔的臉蛋仿佛是落在錦繡中的一塊羊脂白玉,溫潤靜美。
懸在帳頂下的銀薰球殘煙細細,還在傾吐微甜的芬芳。
穗安放下床帳,轉而來到妝台旁,剛準備給兩隻鸚鵡喂食,一隻喜鵲就落在了院子裏,隔著窗子十分聒噪地“喳喳”大叫起來。
彩衣一聽,在紫竹架上跳來跳去,歡快地說:“今乃嘉日!今乃嘉日!”
床榻裏傳來女子被擾了清夢的哼哼聲,穗安索性也不喂鳥了,過去將床帳挽起。
孟允棠在錦衾裏小小地伸了個懶腰,翻個身麵朝窗外,將眼睛睜開一條縫,惺忪地問:“穗安,什麽時辰了?”
“沒敲咚咚鼓呢,時辰尚早,還可以再睡一會兒。”穗安輕聲道。
孟允棠一聽,將錦被往上一拉,遮住耳朵,複又閉上眼睛。
未幾,外頭傳來沉悶的街鼓聲,然後是遠近寺廟裏的晨鍾聲。激昂澎湃的鼓聲與雄渾悠揚的鍾聲交相應和,一時間仿佛千軍萬馬,奔騰呼嘯,連綿不絕地衝刷著夜幕下的長安城,將沉睡的人們從夢中喚醒。
孟允棠倏地睜開眼,昂起頭來問穗安:“今日是不是去呂府赴宴的日子?”
穗安道:“正是。”剛說完就見孟允棠坐起身掀開薄被一骨碌地從床上下來了。
“快去把義姐送我的那些首飾拿過來,幫我挑幾樣今日戴。”孟允棠道。
她一向不愛戴沉甸甸的首飾,一是覺著累贅,二是怕掉了鬧笑話。但按穗安的計劃,今日她是要靠氣勢壓人的。人靠衣裝佛靠金裝,打扮得富貴隆重些總沒錯。
而且,她覺著自己也應該習慣這樣打扮起來,日後嫁了賀礪,就是衛國公夫人了,除了穿衣打扮風格要改變,還有許多場麵要學著去應對。
他那麽照顧她,她也應該盡自己所能地為他減少負擔。至少也不能讓人笑話他娶了個拿不上台麵的夫人。
坐在妝台前打扮來打扮去,發現過猶不及。她的長相就不是那種很有氣勢的,戴太多貴重首飾在身上,俗氣不說,還顯得沒見過什麽世麵。倒不如簡單些,隻戴一兩樣鎮得住場子的就行了。
穗安給孟允棠梳了個墮馬髻,髻上插一枚華勝。這華勝由翡翠雕刻花型做底,用十四顆紅寶石與一百零八顆大小不一滾圓瑩潤的珍珠鑲嵌成花團錦簇的形狀,異常的華麗紮眼。穗安又給她在鬢前簪了兩枚小小的圓形珍珠華勝作為呼應。
衣裳挑了桃粉色的印花小衫與淺藍色的寶相花齊胸裙,挽一條凝脂色繡粉色小花的披帛,頸上戴一隻細細的黃金項圈,項圈下頭綴著兩顆指麵大小由紅寶石雕刻而成的櫻桃。雙腕各帶一隻玳瑁鑲金嵌珠寶鐲,手持一柄緙絲黃地蘭花蝴蝶團扇。
花鈿用紅色的唇脂簡單地畫了一朵無蕊桃花,唇上也隻用唇脂點了一點。
妝扮停當,孟允棠在穗安與禾善兩人麵前輕盈地轉了一圈,問:“如何?能鎮得住嗎?”
兩個丫頭看著自家娘子櫻唇皓齒玉麵峨眉,歡喜不已,連說好看。
第60章
林宛燕的公爹呂析蓮時任武庫署丞, 官職正八品上。
呂家老大老二都有一份不入流的差事,老三,也就是林宛燕的夫婿秉承著成家立業的宗旨, 還沒有正式的差事。
總而言之,呂家情況還不如當初的孟允棠家, 孟允棠的阿爺當初雖然也是個八品小官,但他是侯府嫡子出身,周氏是伯府嫡女。呂家雖然也稱得上是官宦世家,但曆代都是小官,沒出過超過五品的大官。
這樣的人家,來往的親友自然也不會有什麽達官顯貴。日後待孟允棠嫁給了賀礪, 那便是他們家能攀上關係的地位最高的朋友了。便是孟允棠現在還沒嫁給賀礪,太後侄女的義妹這一身份也足夠引起他們的重視。
故而當孟允棠來到呂府外院呈上請帖與壽禮時,呂夫人帶著林宛燕親自迎了出來。
客氣地寒暄過後, 林宛燕挽著孟允棠的胳膊, 跟著呂夫人一起回到後院內堂。
今日呂析蓮過五十大壽, 呂府來的客人不少,不算闊大的內堂都坐滿了人, 都是有點年紀的,大約小娘子們都把位置優先讓給長輩了。
孟允棠跟著呂夫人一進內堂, 眾人果然被她身上那幾件貴重首飾給鎮住,明裏暗裏盯著她看個不住。
呂夫人笑著向眾人介紹過孟允棠之後,又將在場的一一介紹給她認識,其中自然少不了呂三郎的姑母呂氏。
那呂氏瞧著四十多歲, 體態瘦削, 相貌尋常,細細的眉毛眉峰高聳, 配合那雙精光四射的眼睛,看起來便不是個好相與的。她梳著峨髻,戴著一朵大得誇張的紅色絹花牡丹,與她身上那條深紅色的高腰裙遙相呼應,性格應當也是十分張揚。
孟允棠麵帶笑容,乖巧地與眾人見了禮。
呂夫人想請她上座,她以自己年輕不敢僭越為由推拒了,隻和林宛燕坐在一處。
眾人的關注點還在孟允棠身上,有一位年輕婦人一直直勾勾地看著她手裏的團扇,看了半晌終究是忍不住開口問道:“孟小娘子,你的團扇是在哪裏買的呀?真好看。”
孟允棠還沒說話,另一位比較有見識的中年婦人噗嗤一笑,道:“孟小娘子手裏那柄團扇一看就是緙絲的,而且還是黃地,哪家店鋪敢賣?怕是不要命了吧?若猜得沒錯,這柄團扇應是宮中之物吧?”
孟允棠有些羞澀地一笑,道:“還是這位娘子有見識,我自己也不知道呢,臨出門時從阿姐送的一箱團扇中隨手拿了一把而已。”
眾人一聽,心中嘖嘖。寸絲寸金的緙絲團扇,也不過是一箱團扇中隨手拿取的一把而已。
呂氏插話道:“孟小娘子既有一箱這樣的團扇,怎麽也沒見送一把給老三媳婦呢?你們不是閨中密友麽?”
呂夫人當即拿眼睛去看呂氏,呂氏哪裏會理她?還笑眯眯地看著孟允棠。
孟允棠道:“呂娘子又怎知我沒送扇子給玉剪呢?難不成她有什麽,你都知曉?”
呂氏被問得一噎,尬笑一聲道:“沒見她用,以為她沒有罷了。不過是隨口一問,孟小娘子說得話也太容易讓人誤會了。”
孟允棠道:“她有卻不用,定然有不用的道理吧。呂娘子這隨口一問,也挺容易讓人誤會的。”
這時從內堂門外進來五六個小娘子,其中一個穿黃裙的小娘子發髻上明晃晃地插著那根事事如意簪。
幾個小娘子進門後,散開坐到各自的母親身邊,黃裙小娘子果然坐到了呂氏旁邊,此刻正瞪著一雙與她母親肖似的眼睛,豔羨而難掩貪婪之色地盯著孟允棠身上的首飾猛瞧。
孟允棠起身,徑直走到她麵前。
滿堂的人見她如此,都好奇地看著她意欲何為。
呂氏見孟允棠走到自己女兒麵前,一言不發,隻盯著她看,心中不解,疑慮道:“孟小娘子這是……”
話還沒說完,孟允棠突然伸手從呂氏女兒的發髻上拔下那根事事如意簪,轉身問林宛燕:“玉剪,這枚簪子不是我送你的新婚賀禮麽?為何你成婚還不到一個月,就將這簪子轉送了旁人?你若不喜歡,盡可跟我說,我讓你去挑你喜歡的便是了,何必如此辜負我一片心意?”
除了呂家這邊的親戚,其它客人都有些驚訝。
呂家這邊的親戚是見過林宛燕戴這根簪子的,所以知道這根簪子原是林宛燕的,但旁人並不知曉。
成婚不到一個月就將好友送的新婚賀禮轉手送人,確實有些傷情分。
林宛燕想解釋,呂夫人想打圓場,可還沒等兩人開口,呂氏搶先道:“這根簪子是我們出錢買的,可不是她送的,你快還來!”
“買的?從哪兒買的?阿姐贈我這枚金簪時曾說過這是宮中匠人花費三個月時間打造出來的,全天下僅此一枚?你從哪兒買來這一模一樣的?”孟允棠質問呂氏。
呂氏道:“便是從老三媳婦手裏買的。”
孟允棠震驚地看向林宛燕,問道:“你近來手頭很緊麽?怎麽不跟我說?”
呂夫人一個頭兩個大,開口道:“孟小娘子,不是這麽回事……”但到底是怎麽一回事,麵對滿堂親眷的目光,她又沒臉說。
林宛燕被眾人盯著,一個繃不住哭了出來,道:“我便是手頭緊,也不至於就少那五貫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