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的機會,還不衝了?!
附近的鄰居還記得當初那個有點呆呆的孩子,沒想到一眨眼都成了狀元哩!這種熱鬧怎麽能不瞧?第?一天流水席就爆滿,擠滿了人,酒樓的人提供了三次飯菜,這才勉強供應上。
宋朗旭從腦海中翻出鄰居的姓名,叔叔嬸嬸的喊的親熱,讓那些人更激動了,非要擠到前麵?,讓他摸一摸自家孩子的腦袋。
據說這樣能夠沾到文曲星的靈氣?,保佑自家孩子更聰明。
宋朗旭尬笑著摸小孩頭,然後?遞出麥芽糖,讓小孩甜甜嘴。
趙叔笑的見牙不見眼,聽著鄉鄰們的奉承,過來吃流水席的鄰居,擠滿了整條巷子。
這時有人湊趣說:“趙老?哥,咱們這裏難得出一個狀元,要不要豎個碑,紀念紀念?也?好讓咱家孩子記得讀書的好處麽!”
趙叔一拍腦袋,怎麽忘了這茬了,別?家中個進士都要立碑,他們怎麽能少了這個排場?立,要立一座精美雕刻的石碑,這才是?二少爺多年?苦讀的回報啊。
他一想到這茬,人群裏馬上有碑匠木匠相應,說是?回家就去幹,加班加點也?要提前立起碑來,絕對不會耽誤時間,他們在離開之前就能看到石碑。
柳治衡看到此情?此景歎道:“你也?算出頭了。”能夠到這地步,至少邁過一座大山,多少人徘徊在山前,不得門?而入啊。”
宋朗旭拍了拍他,“我不過是?早出發一個時辰登山,早晚你也?能爬上來的,加油,我在山頂等你。”
柳治衡心頭升起豪情?萬丈,“好!咱們相約頂峰相見。”
他打算入夏時進京城讀書,奮力一搏,隻求不愧此生。
二人相視一笑,彼此情?誼依舊。
*
不遠處的宋家老?宅,宋朗旭的堂兄弟咬牙切齒的看著這一幕,心裏翻滾著多少妒火和懊惱,隻有他們自己知道。
不能讓他這麽得意,這麽囂張!得想法子給使絆子!
可是?,宋子興第?一個泄了氣?,他們倒是?上哪兒想辦法呢?如今自家父親早就大失權威,沒有往常說一不二的威風,族長的權利一半被三叔拿走了,還逞什麽能呢?
流水席辦過後?,就要開祠堂祭告祖先,後?代子弟有了出息。
宋大伯以?身體不適為緣由?沒有出席,主?持的人是?宋三伯。宋三伯肯定提前學過相關禮儀,做的像模像樣的,焚香禱告,儀式周到。
等到祖先祭告完畢,宋朗旭被各種叔叔伯伯包圍了,一張張如花笑臉呈現在麵?前,各個都跟他親熱的很,這個喊著侄子,那個叫著侄孫,好像他們親自照顧著宋朗旭長大似的。
宋朗旭也?懶得計較,不鹹不淡的應答著,隻要彼此不越界,保持現狀就挺好。
他這種表現反而讓對方放心了,至少沒翻臉不是??隻要沒翻臉,就有回轉餘地,以?後?慢慢活動著,都是?親戚,不說沾光,至少以?後?不會被隨意欺負,做到這點即可。
跟族親們應酬過後?,還有一場聚餐宴,吃過之後?,回鄉祭祖的事情?才算是?告一段落。
第一百一十三章
臨走前, 碑匠還?真的加急趕工,把石碑立了起?來,就豎在街道的入口, 上麵簡單描述了某年某月某日, 此地?出過一個狀元, 鼓勵大家一心向學奮力進取, 以後?也做出一番成就來。
宋朗旭撫摸過上麵的字跡,最終化為一句長長歎息, 讓趙叔多給碑匠加錢。
辦完事情後?,他們就返回?京城,去?吏部銷假, 然?後?再去?翰林院報道。
鮑鴻光跟原祿家都?住的比較遠,還?在路上奔波, 別的進士隻?有零星幾個人來報告了。
他被授了從六品編撰的職位,目前主要的工作職能就是誥敕起?草、史書纂修、經筵侍講等, 但?很顯然?,重要的工作還?輪不到他去?幹。
負責給他解說的上司是一位姓魏的侍讀學士,告訴他這些日子不忙, 就留下翻看?典籍即可。
宋朗旭點了點頭,就待在屬於他的工作間, 看?了一整日的詔書典籍。
初來乍到,自然?要先低調些認清形勢再說。
回?家後?,朗月問他第?一天上值的感覺怎麽樣, 宋朗旭回?憶著?說:“就四個字,頭暈眼花!”
翰林院裏到處都?是書籍, 最怕明火,所?以點個蠟燭都?是小心翼翼的, 生怕出現任何事故。屋內光線又不好,看?書費勁的很。
估計再這麽折騰幾回?,宋朗旭很快就能把自己保護良好的視力,變成近視眼了。
那可是進士,真近視。
朗月撲哧一笑,又好像想?起?什麽來,家裏的燭台都?是經過改造的,要不然?就自帶燭台過去?唄?想?了想?她又覺得不行,是不是太出格了?
“不至於,我那間屋子就我一個人,另外兩個還?沒到,誰還?沒事過來扒拉我的燭台看?啊?帶!明天我就帶。”
哪個打工人的工位上,沒點屬於自己的東西呢?再說了,視力要緊。
第?二日帶了新的燭台過去?,果然?亮堂了許多,用燈籠一罩,誰也瞧不見,宋朗旭就安心的翻看?從前的舊冊子。
別人隻?覺得故紙堆裏滿是塵埃,其實從一些小細節裏,能夠看?出不少的東西。
比如,對宗親臣下的賞賜。
電視劇裏最常見的劇情就是皇上大手一揮,賞金萬兩,一整個豪氣衝天,其實以古代的提煉技術,上哪兒找那麽多黃金去??最常見的賞賜還?是布匹和綢緞,以及銀兩,布匹是可以作為硬通貨存在的。
如果當年豐收,布匹賞賜就會多些,歉收則對應的少些,銀兩數額相對恒定,但?總體趨勢來看?,是呈減少的。
因為現在的銀子提煉技術比較落後?,耗費的人力物力較多,所?以會出現礦產缺乏的現象。
雖然?也有銀票這樣的東西存在,但?是隻?用於大額交易,信任度不高,百姓更青睞實物。
其實隔壁的夜耀國跟崔國,地?廣人稀,礦產豐富,要跟他們交易礦產是完全可行的,但?也不知道是誰阻攔,三?個國家之間很少互通有無,都?是各過各的。
唉,宋朗旭搖頭,互相補足短板難道不好嗎?
但?涉及到這些政策,他是做不了主的,隻?能悄悄在心裏反複思量。
臨近中午時,沉寂的翰林院就變的活泛起?來,有人是家裏送飯來,有人去?組團去?附近的茶樓點餐,再平分,為了融入其間,宋朗旭沒讓家裏人送飯,而?且跟著?魏侍讀一起?去?附近的茶樓混飯。
席間的都?是翰林院的前輩,不說學識,在閱曆上肯定比他強,宋朗旭也不做聲,隻?有問到他時才說話。
多來幾次後?,那些人也漸漸發現宋朗旭雖然?話少,卻是言之有物,從不落空。
負責帶他的魏侍讀若有所?思的說:“你還?挺沉得住氣的。”
一般人年少得意進了翰林院,心裏熱血湧動,必定想?著?大展拳腳,可是哪有這麽容易啊?總要撞上幾次南牆才知道回?頭。
宋朗旭隻?是微笑,“看?看?典籍,跟同僚們互相交流,也是挺有趣味的。”以小見大,這些日子他學到不少東西,都?記在心裏。
魏侍讀跟他親近不少,偶然?還?會把一些衙門之間互相交流的事情讓他去?做,宋朗旭也辦的妥妥當當的。
魏侍讀在滿意之餘,就難免更隨意些,比如這一日,問起?了宋朗旭桌案上的燭台。
宋朗旭忙問:“院裏不讓帶這些嗎?”
“倒也沒有。”魏侍讀和顏悅色的說:“雖然?在院裏當值,但?是筆墨這些都?是自帶的,想?來也是允許的,隻?是先前沒有人帶燭台而?已。”
蠟燭嘛,能照明就行,還?講究什麽?
那就行,宋朗旭還?以為不讓自帶辦公用具,他一邊動手一邊解釋,“這種燭台比一般的更容易聚光,就顯得亮堂,而?且沒那麽容易失火。”燭台托是盛水的碗狀,蠟油滴進裏麵會被收集起?來,想?潑滅也容易。
魏侍讀嘖嘖稱奇,親自試過後?說,“不錯,好用啊。”
宋朗旭便說:“大人要是中意,我就把圖紙畫下來,供大人參考。”三?兩下把圖紙畫好奉上。
魏侍讀笑眯眯收下,隔天就看?到他的桌前放上了新的燭台。
燭台靠近了熏著?眼睛燎頭發,離遠了又不夠亮,新式燭台就解決了這兩個問題。
隨著?時間過去?,翰林院裏逐漸開始流行起?這種款式的燭台,可讓平時需要秉燭夜讀的大人們高呼實用,再也不用擔心用燭問題。
聽到這麽實用,管事幹脆去?定做了一批,作為固定的辦公用品來發放。
宋朗旭看?著?眼前的一切,一直不動聲色。
前些日子,他的格子間終於補起?,兩位回?鄉探親的榜眼探花終於來當值了,屋子裏終於熱鬧起?來,他們仨加入了之前的午餐隊伍。
有過之前贈送鉛筆和筆記本的交情,原祿觀察了幾日,發現院內到處都?是宋朗旭同款的燭台,他在宋家見過,偏偏沒人提名字,在散值後?悄悄問了。
宋朗旭隻?是笑,“當初給魏大人看?過,大概是從魏大人手裏流傳出去?的。不過是個燭台,能幫到各位同僚,就是它最大的用處了。”
原祿滿是恨鐵不成鋼的說:“用當然?可以用,但?也不能白占你的功勞,提都?不提一句吧?我聽說如果在翰林院用著?好,以後?六部都?要配上同樣的東西,這是多大的名頭!”一個揚名的機會,就
這麽白白沒了?換成自己,原祿能氣炸。
宋朗旭隻?是笑,還?反過來勸他,“我們都?是新人,正是認真學習的時候,些許小事,不足掛懷。”
原祿小聲嘀咕,平時看?著?也不傻呢,怎麽在關鍵時刻犯傻呢?好好的功勞都?不要。
殊不知宋朗旭心裏想?的是,誰賺誰賠,不到最後?誰說得準?
講真,如果魏侍讀當真短視至此,連一點小功勞都?要占據,宋朗旭也就明白這個人不可深交,以後?自會遠離,做好麵子功夫就行。
他還?有滿肚子的新點子,拿一張燭台就能試出一個人的品行,這筆買賣相當劃算。
相反,如果魏侍讀人品可靠,宋朗旭也不用擔心以後?這個前輩背後?使絆子。
總之,魏侍讀可能會賺,但?他肯定不虧。
又過了三?日,宋朗旭突然?聽到沈學士要見他,他連忙放下手中事務,趕去?沈學士的辦公間,進門看?見魏侍讀也在,於是束手恭敬站在側麵,等待二人開口說話。
魏侍讀正帶著?炫耀的口氣說:“瞧,今年我們翰林院可進了不少英才,宋大人當為其中翹楚。”
宋朗旭連忙推辭不受,隻?說自己資曆尚淺,需要學的地?方還?很多。
“資曆淺不要緊,有想?法就行。”沈學士說道:“聽說最近院裏用的燭台,都?是你鼓搗出來的?”
“小巧而?已,少年時讀書常常耗到深夜,好幾次都?燎了頭發,所?以想?著?改進一下燭台。”宋朗旭把心路曆程說了出來,言辭懇切不乏風趣,倒是讓沈學士想?起?昔日讀書的場景,表情和緩不少。
“你倒是個有趣的。”沈學士說吧就道,“明日就跟在我身邊吧。”
跟在沈學士身邊,不僅能夠學到更多,還?有了進宮的機會!要知道有些翰林進院多少年,還?沒輪到這樣的好事呢!
如果傳出去?被新人奪了頭籌,隻?怕有人想?要敲宋朗旭的悶棍。
宋朗旭一震,然?後?趕忙點頭答應。
他跟魏侍讀一起?退出沈學士的房間,魏侍讀意味深長的說:“我就說你是個沉得住氣的。”
宋朗旭依舊是那副雲淡風雲的表情,“還?沒謝過大人的提拔。”
“我能提拔,也要看?對方能不能擔得起?。”魏侍讀輕輕搖頭,“罷了,好生去?準備吧。”
對著?突然?改變態度的魏侍讀,宋朗旭依舊不亢不卑,慢慢回?到自己的房間,長吐一口氣。
難以分辨魏侍讀怎麽想?的,但?好處是實打實的,他且接著?就是。
第?二日沈學士還?真帶他入了宮,宋朗旭正極力控製表情時,發現沈學士先進了禦書房,把他留到了旁邊等候的側間。
好麽,這回?還?真是待詔了,隻?能在外頭等候著?。
附近的鄰居還記得當初那個有點呆呆的孩子,沒想到一眨眼都成了狀元哩!這種熱鬧怎麽能不瞧?第?一天流水席就爆滿,擠滿了人,酒樓的人提供了三次飯菜,這才勉強供應上。
宋朗旭從腦海中翻出鄰居的姓名,叔叔嬸嬸的喊的親熱,讓那些人更激動了,非要擠到前麵?,讓他摸一摸自家孩子的腦袋。
據說這樣能夠沾到文曲星的靈氣?,保佑自家孩子更聰明。
宋朗旭尬笑著摸小孩頭,然後?遞出麥芽糖,讓小孩甜甜嘴。
趙叔笑的見牙不見眼,聽著鄉鄰們的奉承,過來吃流水席的鄰居,擠滿了整條巷子。
這時有人湊趣說:“趙老?哥,咱們這裏難得出一個狀元,要不要豎個碑,紀念紀念?也?好讓咱家孩子記得讀書的好處麽!”
趙叔一拍腦袋,怎麽忘了這茬了,別?家中個進士都要立碑,他們怎麽能少了這個排場?立,要立一座精美雕刻的石碑,這才是?二少爺多年?苦讀的回報啊。
他一想到這茬,人群裏馬上有碑匠木匠相應,說是?回家就去幹,加班加點也?要提前立起碑來,絕對不會耽誤時間,他們在離開之前就能看到石碑。
柳治衡看到此情?此景歎道:“你也?算出頭了。”能夠到這地步,至少邁過一座大山,多少人徘徊在山前,不得門?而入啊。”
宋朗旭拍了拍他,“我不過是?早出發一個時辰登山,早晚你也?能爬上來的,加油,我在山頂等你。”
柳治衡心頭升起豪情?萬丈,“好!咱們相約頂峰相見。”
他打算入夏時進京城讀書,奮力一搏,隻求不愧此生。
二人相視一笑,彼此情?誼依舊。
*
不遠處的宋家老?宅,宋朗旭的堂兄弟咬牙切齒的看著這一幕,心裏翻滾著多少妒火和懊惱,隻有他們自己知道。
不能讓他這麽得意,這麽囂張!得想法子給使絆子!
可是?,宋子興第?一個泄了氣?,他們倒是?上哪兒想辦法呢?如今自家父親早就大失權威,沒有往常說一不二的威風,族長的權利一半被三叔拿走了,還逞什麽能呢?
流水席辦過後?,就要開祠堂祭告祖先,後?代子弟有了出息。
宋大伯以?身體不適為緣由?沒有出席,主?持的人是?宋三伯。宋三伯肯定提前學過相關禮儀,做的像模像樣的,焚香禱告,儀式周到。
等到祖先祭告完畢,宋朗旭被各種叔叔伯伯包圍了,一張張如花笑臉呈現在麵?前,各個都跟他親熱的很,這個喊著侄子,那個叫著侄孫,好像他們親自照顧著宋朗旭長大似的。
宋朗旭也?懶得計較,不鹹不淡的應答著,隻要彼此不越界,保持現狀就挺好。
他這種表現反而讓對方放心了,至少沒翻臉不是??隻要沒翻臉,就有回轉餘地,以?後?慢慢活動著,都是?親戚,不說沾光,至少以?後?不會被隨意欺負,做到這點即可。
跟族親們應酬過後?,還有一場聚餐宴,吃過之後?,回鄉祭祖的事情?才算是?告一段落。
第一百一十三章
臨走前, 碑匠還?真的加急趕工,把石碑立了起?來,就豎在街道的入口, 上麵簡單描述了某年某月某日, 此地?出過一個狀元, 鼓勵大家一心向學奮力進取, 以後?也做出一番成就來。
宋朗旭撫摸過上麵的字跡,最終化為一句長長歎息, 讓趙叔多給碑匠加錢。
辦完事情後?,他們就返回?京城,去?吏部銷假, 然?後?再去?翰林院報道。
鮑鴻光跟原祿家都?住的比較遠,還?在路上奔波, 別的進士隻?有零星幾個人來報告了。
他被授了從六品編撰的職位,目前主要的工作職能就是誥敕起?草、史書纂修、經筵侍講等, 但?很顯然?,重要的工作還?輪不到他去?幹。
負責給他解說的上司是一位姓魏的侍讀學士,告訴他這些日子不忙, 就留下翻看?典籍即可。
宋朗旭點了點頭,就待在屬於他的工作間, 看?了一整日的詔書典籍。
初來乍到,自然?要先低調些認清形勢再說。
回?家後?,朗月問他第?一天上值的感覺怎麽樣, 宋朗旭回?憶著?說:“就四個字,頭暈眼花!”
翰林院裏到處都?是書籍, 最怕明火,所?以點個蠟燭都?是小心翼翼的, 生怕出現任何事故。屋內光線又不好,看?書費勁的很。
估計再這麽折騰幾回?,宋朗旭很快就能把自己保護良好的視力,變成近視眼了。
那可是進士,真近視。
朗月撲哧一笑,又好像想?起?什麽來,家裏的燭台都?是經過改造的,要不然?就自帶燭台過去?唄?想?了想?她又覺得不行,是不是太出格了?
“不至於,我那間屋子就我一個人,另外兩個還?沒到,誰還?沒事過來扒拉我的燭台看?啊?帶!明天我就帶。”
哪個打工人的工位上,沒點屬於自己的東西呢?再說了,視力要緊。
第?二日帶了新的燭台過去?,果然?亮堂了許多,用燈籠一罩,誰也瞧不見,宋朗旭就安心的翻看?從前的舊冊子。
別人隻?覺得故紙堆裏滿是塵埃,其實從一些小細節裏,能夠看?出不少的東西。
比如,對宗親臣下的賞賜。
電視劇裏最常見的劇情就是皇上大手一揮,賞金萬兩,一整個豪氣衝天,其實以古代的提煉技術,上哪兒找那麽多黃金去??最常見的賞賜還?是布匹和綢緞,以及銀兩,布匹是可以作為硬通貨存在的。
如果當年豐收,布匹賞賜就會多些,歉收則對應的少些,銀兩數額相對恒定,但?總體趨勢來看?,是呈減少的。
因為現在的銀子提煉技術比較落後?,耗費的人力物力較多,所?以會出現礦產缺乏的現象。
雖然?也有銀票這樣的東西存在,但?是隻?用於大額交易,信任度不高,百姓更青睞實物。
其實隔壁的夜耀國跟崔國,地?廣人稀,礦產豐富,要跟他們交易礦產是完全可行的,但?也不知道是誰阻攔,三?個國家之間很少互通有無,都?是各過各的。
唉,宋朗旭搖頭,互相補足短板難道不好嗎?
但?涉及到這些政策,他是做不了主的,隻?能悄悄在心裏反複思量。
臨近中午時,沉寂的翰林院就變的活泛起?來,有人是家裏送飯來,有人去?組團去?附近的茶樓點餐,再平分,為了融入其間,宋朗旭沒讓家裏人送飯,而?且跟著?魏侍讀一起?去?附近的茶樓混飯。
席間的都?是翰林院的前輩,不說學識,在閱曆上肯定比他強,宋朗旭也不做聲,隻?有問到他時才說話。
多來幾次後?,那些人也漸漸發現宋朗旭雖然?話少,卻是言之有物,從不落空。
負責帶他的魏侍讀若有所?思的說:“你還?挺沉得住氣的。”
一般人年少得意進了翰林院,心裏熱血湧動,必定想?著?大展拳腳,可是哪有這麽容易啊?總要撞上幾次南牆才知道回?頭。
宋朗旭隻?是微笑,“看?看?典籍,跟同僚們互相交流,也是挺有趣味的。”以小見大,這些日子他學到不少東西,都?記在心裏。
魏侍讀跟他親近不少,偶然?還?會把一些衙門之間互相交流的事情讓他去?做,宋朗旭也辦的妥妥當當的。
魏侍讀在滿意之餘,就難免更隨意些,比如這一日,問起?了宋朗旭桌案上的燭台。
宋朗旭忙問:“院裏不讓帶這些嗎?”
“倒也沒有。”魏侍讀和顏悅色的說:“雖然?在院裏當值,但?是筆墨這些都?是自帶的,想?來也是允許的,隻?是先前沒有人帶燭台而?已。”
蠟燭嘛,能照明就行,還?講究什麽?
那就行,宋朗旭還?以為不讓自帶辦公用具,他一邊動手一邊解釋,“這種燭台比一般的更容易聚光,就顯得亮堂,而?且沒那麽容易失火。”燭台托是盛水的碗狀,蠟油滴進裏麵會被收集起?來,想?潑滅也容易。
魏侍讀嘖嘖稱奇,親自試過後?說,“不錯,好用啊。”
宋朗旭便說:“大人要是中意,我就把圖紙畫下來,供大人參考。”三?兩下把圖紙畫好奉上。
魏侍讀笑眯眯收下,隔天就看?到他的桌前放上了新的燭台。
燭台靠近了熏著?眼睛燎頭發,離遠了又不夠亮,新式燭台就解決了這兩個問題。
隨著?時間過去?,翰林院裏逐漸開始流行起?這種款式的燭台,可讓平時需要秉燭夜讀的大人們高呼實用,再也不用擔心用燭問題。
聽到這麽實用,管事幹脆去?定做了一批,作為固定的辦公用品來發放。
宋朗旭看?著?眼前的一切,一直不動聲色。
前些日子,他的格子間終於補起?,兩位回?鄉探親的榜眼探花終於來當值了,屋子裏終於熱鬧起?來,他們仨加入了之前的午餐隊伍。
有過之前贈送鉛筆和筆記本的交情,原祿觀察了幾日,發現院內到處都?是宋朗旭同款的燭台,他在宋家見過,偏偏沒人提名字,在散值後?悄悄問了。
宋朗旭隻?是笑,“當初給魏大人看?過,大概是從魏大人手裏流傳出去?的。不過是個燭台,能幫到各位同僚,就是它最大的用處了。”
原祿滿是恨鐵不成鋼的說:“用當然?可以用,但?也不能白占你的功勞,提都?不提一句吧?我聽說如果在翰林院用著?好,以後?六部都?要配上同樣的東西,這是多大的名頭!”一個揚名的機會,就
這麽白白沒了?換成自己,原祿能氣炸。
宋朗旭隻?是笑,還?反過來勸他,“我們都?是新人,正是認真學習的時候,些許小事,不足掛懷。”
原祿小聲嘀咕,平時看?著?也不傻呢,怎麽在關鍵時刻犯傻呢?好好的功勞都?不要。
殊不知宋朗旭心裏想?的是,誰賺誰賠,不到最後?誰說得準?
講真,如果魏侍讀當真短視至此,連一點小功勞都?要占據,宋朗旭也就明白這個人不可深交,以後?自會遠離,做好麵子功夫就行。
他還?有滿肚子的新點子,拿一張燭台就能試出一個人的品行,這筆買賣相當劃算。
相反,如果魏侍讀人品可靠,宋朗旭也不用擔心以後?這個前輩背後?使絆子。
總之,魏侍讀可能會賺,但?他肯定不虧。
又過了三?日,宋朗旭突然?聽到沈學士要見他,他連忙放下手中事務,趕去?沈學士的辦公間,進門看?見魏侍讀也在,於是束手恭敬站在側麵,等待二人開口說話。
魏侍讀正帶著?炫耀的口氣說:“瞧,今年我們翰林院可進了不少英才,宋大人當為其中翹楚。”
宋朗旭連忙推辭不受,隻?說自己資曆尚淺,需要學的地?方還?很多。
“資曆淺不要緊,有想?法就行。”沈學士說道:“聽說最近院裏用的燭台,都?是你鼓搗出來的?”
“小巧而?已,少年時讀書常常耗到深夜,好幾次都?燎了頭發,所?以想?著?改進一下燭台。”宋朗旭把心路曆程說了出來,言辭懇切不乏風趣,倒是讓沈學士想?起?昔日讀書的場景,表情和緩不少。
“你倒是個有趣的。”沈學士說吧就道,“明日就跟在我身邊吧。”
跟在沈學士身邊,不僅能夠學到更多,還?有了進宮的機會!要知道有些翰林進院多少年,還?沒輪到這樣的好事呢!
如果傳出去?被新人奪了頭籌,隻?怕有人想?要敲宋朗旭的悶棍。
宋朗旭一震,然?後?趕忙點頭答應。
他跟魏侍讀一起?退出沈學士的房間,魏侍讀意味深長的說:“我就說你是個沉得住氣的。”
宋朗旭依舊是那副雲淡風雲的表情,“還?沒謝過大人的提拔。”
“我能提拔,也要看?對方能不能擔得起?。”魏侍讀輕輕搖頭,“罷了,好生去?準備吧。”
對著?突然?改變態度的魏侍讀,宋朗旭依舊不亢不卑,慢慢回?到自己的房間,長吐一口氣。
難以分辨魏侍讀怎麽想?的,但?好處是實打實的,他且接著?就是。
第?二日沈學士還?真帶他入了宮,宋朗旭正極力控製表情時,發現沈學士先進了禦書房,把他留到了旁邊等候的側間。
好麽,這回?還?真是待詔了,隻?能在外頭等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