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是有一個投了井的婢女,生得很美,外麵都傳是謝及音嫉妒她,所以剃光了她的頭發,逼得她跳井。


    但那件事其實……


    謝及姒心裏生出心虛和恐慌,“她是叫……”


    “斷珠,”符桓在她耳邊冷笑,笑得謝及姒心裏發毛,“她本名符珠,是我的姐姐。”


    第52章 識相


    裴望初緩步走入空蕩蕩的德陽宮, 殿堂裏的青銅丹爐火正旺,明明滅滅映出太成帝呆滯而專注的目光。


    他慢慢抬頭看向裴望初,似有些疑惑, 直到裴望初抬手摘下麵具,那疑惑漸漸轉為驚恐。


    “裴七郎……你是裴七郎……”太成帝傾身一個趔趄,險些從圈椅上跌落,聲音驚顫,“你不是已經死了嗎, 廷尉驗過你的屍體, 你……”


    那張朗如明月的麵容,因多日未見陽光而顯出幾分蒼白, 爐火映著他幽如沉淵的雙眼, 隻聽他說道:


    “我是已經死了,今日來帶走你,地府長夜漫漫,多的是修道的時間, 裴氏闔族三百多人, 都在地下等著你呢。”


    太成帝高聲喊人,然而守在附近的都是天授宮門徒。他欲起身逃開, 雙腿卻已麻木到難以獨自站立。


    裴望初看了他的腿一眼, “這是金丹服用過多,不得紓解之法, 以致砂毒沉積丹田、濁氣橫竄之征。事已至此,謝黼,你還未悟透麽?”


    太成帝神情愈發驚恐, “你說朕中毒了?不,朕沒有中毒, 朕隻是要修成正道了,隻差一顆七返九還金液丹!”


    裴望初從袖中掏出一個掌心大的錦盒,盒裏放著一丸赭紅透紫的丹藥,表麵布滿碎如冰裂的紋路,幽幽透著沁人心脾的冷香。


    太成帝的目光凝住了,他親自翻閱那麽多本典籍,絕不會認錯,“這是……七返九還金液丹?!”


    天授宮有言,七返九還丹能令丹田之氣返濁為清、頓地得長生。如此丹藥當然世間罕見,隻有天授宮宮主能服用,就連宗陵天師手裏也沒有,否則他早就拿來與太成帝換玉璽了。


    這一顆七返九還丹是裴望初使了點計策偷來的,他將錦盒擱在太成帝目光可及的地方,問他道:“你還記得十八年前,宗陵天師預言你將曆大劫,後來幫你解毒一事麽?”


    太成帝的目光落在錦盒上,心不在焉地點點頭,“記得。”


    “他如何為你解的毒?”


    “他……”太成帝憶起舊事,欲言又止,“朕不記得了。”


    裴望初聞言合上錦盒,“你不說,我就拿去喂狗。”


    說著便轉身要走,太成帝在他身後急聲道:“等等,站住!朕說!”


    裴望初轉身看向他,太成帝低聲道:“朕可以說,但你不能告訴別人。”


    他貪婪的目光落在錦盒上,緩緩開口道:“宗陵天師說解此毒需要養解藥……即通過雙修的術法,將毒渡到身懷自己骨肉的婦人身上,待其生下胎兒,取胎兒的血可以製成解藥。那時剛好明淑懷孕,她為了救我,答應了此事……”


    裴望初默然一瞬,忽而笑道:“原來嘉寧公主天生白發,是受了此毒的影響,她母親也並非死於產子,而是死於此毒。”


    怪不得宗陵天師對殿下身上的餘毒知道的如此清楚,怪不得他三番兩次試探殿下,原是為了在關鍵時候揭開此事,好叫殿下為他所用。


    裴望初聲音微冷,“這麽多年,你放任世人說嘉寧公主生來不祥,說她形妖貌異、克死生母,你心中無愧嗎?”


    太成帝依然盯著那個錦盒,“那時朕需要一個好名聲,朕不能說……是明淑自願的,她感念朕的恩情,自願舍身救朕,朕從不曾逼她。你想知道的朕已經說了,那七返九還丹……”


    裴望初拾起錦盒,放在太成帝掌心上,卻遲遲不肯落下。太成帝欲抬手去搶,他就抬高幾分,居高臨下地看著他。


    “還有一件事,大魏玉璽在哪兒?”


    “你也想要玉璽?”太成帝冷冷瞪他,“亂臣賊子……你要玉璽做什麽?裴家人已經死光了,你在妄想什麽?”


    裴望初作勢要將錦盒扔進丹爐裏,太成帝心中一緊,“別扔!那玉璽……朕已經給了嘉寧,給了嘉寧……”


    原來真的在殿下手裏。


    “這件事還有誰知道?”


    “宗陵天師好像猜出來了,朕再沒告訴別人。”


    裴望初心中微微一定,抬手將錦盒拋給太成帝。太成帝生怕他後悔,迫不及待打開錦盒,將七返九還丹吞進嘴裏,硬生生幹咽進腹中。


    “該問的我已經問完了,事已至此,祝您早日登得神仙道——”


    裴望初垂目溫溫一笑,“小婿先在此拜別嶽丈。”


    “你說什麽?你——”


    七返九還丹在腹中灼成一片,仿佛灌了滿腹火漿,疼得太成帝頭昏眼花,蜷起了腰身。待這一陣疼捱過去,他已是滿身冷汗,扶著圈椅顫顫望向四周,哪還有裴望初的影子。


    爐火鼎盛,卻讓人骨縫泛冷。


    衛炳收到衛時通被人重傷、宗陵天師被當街射殺的消息後,匆匆帶人趕到洛陽宮。


    禁軍一分為二,一半被衛家人占為私兵,一半曾為宗陵天師所用,如今也落到了裴望初手裏。兩方禁軍在德陽宮丹墀下對壘,黑甲漆漆,長刀列開。


    裴望初新抿了一片變聲葉,見此笑道:“這要是打起來,連誰是自己人都分不清楚,天授宮已派我取代宗陵天師,您不打算與我合作嗎?”


    衛炳拔劍指著他道:“你既是天授宮的人,為何要殺宗陵天師,害吾兒性命!”


    “宗陵天師違背宮訓,這是天授宮的家事,至於令公子,”裴望初笑了笑,“誤傷而已,何必動怒。”


    “你究竟是何人!”


    裴望初道:“膠東袁琤。”


    “膠東袁——”衛炳一愣,“你是膠東袁家的人?”


    “正是。”


    衛炳思索片刻,讓人收了劍,對裴望初的語氣也有所轉圜,“既然是袁氏公子,還請別處一敘。”


    裴望初整了整鶴氅的廣袖,從容道:“衛世伯請。”


    自前朝起,膠東袁氏即為世家之首,與諸多世家皆有姻親往來,後因與魏靈帝不和而闔族辭官歸隱膠東,此作風贏得了天下士人的讚揚,就連童謠裏也唱膠東袁氏為明君宰輔,袁氏出世,方得天下澄明。


    裴望初自稱是袁崇禮的嫡孫,衛炳與他坐談對敘兩個時辰,裴望初對答如流,言語之間毫無破綻。衛炳漸漸轉驚為喜,失了一個宗陵天師,卻來了天授宮宮主特使,又是膠東袁氏之人,若是能為他所用,不愁衛氏不得人心。


    兩人達成了合作,“袁琤”繼續控製宮廷,衛氏控製外朝,待太成帝一死,便扶持繈褓中的小太子登基,從此這大魏,便是衛氏的大魏。


    十一月初,天氣轉冷。


    謝及音在公主府裏設宴邀請王瞻,一則答謝他前幾日帶人相救之恩,二則想將虎符給他。誰料王瞻來時還帶了個尾巴,裴望初一下車便自顧自往公主府裏走,絲毫沒有未受邀請的自覺。


    見謝及音麵色不虞,王瞻賠罪道:“袁先生說我近來不順,怕我出事,所以要常伴左右,我不好拂拒他一片心意。且那日射殺妖道,袁先生當論首功,我不好意思將他棄之不理。”


    謝及音點點頭,“子昂說的有理,那便請袁先生也入座吧。”


    裴望初乖乖朝謝及音行禮後入座。


    謝及音的目光在他身上轉了兩圈,問他:“先生身頎影長,相貌定也不俗,何故遮麵?”


    裴望初抵著變聲葉道:“殿下仙容,尚戴冪籬,我等凡夫粗鄙,何敢妄自賣弄。”


    聞言,王瞻險些一口茶水噴出來。


    之前還說是臉上有疤,怎麽又成了殿下麵前自慚形穢?且這話說得如此奉承,這竟然是能從袁先生口中聽到的嗎?


    謝及音聽了這話後並未覺得高興,隻覺得一個道士油嘴滑舌,更惹人厭惡,遂冷嗤一聲,不再理他,隻轉頭與王瞻說話。


    他們兩人當著裴望初的麵聊得十分投機,裴望初在一旁聽著,有些食不甘味。謝及音指望他能識趣退下,留她與王瞻說些正事,孰料這個不知進退的東西竟然還上趕著插嘴。


    “……王家世居太原,太原自然不錯,隻是離西州太近,胡人入魏後早晚會取道太原。殿下雖心向往之,眼下卻不是去那裏遊玩的好時候。”


    謝及音望向他,“天授宮也關心胡人入魏的事?”


    裴望初挑了句場麵話,“天授宮秉天受命,自然關懷眾生。”


    謝及音道:“胡人也是人,袁先生為何不去關心他們?”


    裴望初道:“胡人有他們信奉的神,與天授教無幹。”


    “若天授教隻管門徒的生死,那本宮不信天授教,袁先生為何要來管本宮的安危?”


    “殿下當然什麽也不必信,”裴望初擱下茶盞,溫聲道,“您自己就是別人的信奉。”


    王瞻掩袖輕咳兩聲,示意裴望初不要亂說話。


    謝及音見他油鹽不進,心中有些煩他,遂對王瞻道:“子昂上前來,你衣服上的玉帶歪了,本宮為你整一整。”


    王瞻受寵若驚,頗有些拘謹,“我……”


    謝及音招了招手,“過來。”


    王瞻下意識看了裴望初一眼,然後起身到謝及音身邊去。謝及音借為他整衣的借口,將一杯茶灑在他身上。


    “哎呀,本宮失手了。”


    謝及音將識玉喊過來,對她道:“你帶王六郎下去更衣,順便把本宮要送他的薄禮取給他,知道嗎?”


    識玉心領神會,知是那枚虎符,點頭道:“奴婢知道。”


    王瞻心中一動,“殿下說的是……”


    謝及音一笑,“去吧,天這麽冷,濕衣服該著涼了。”


    王瞻朝謝及音一拜,起身隨識玉而去。


    除去守在廊下的侍女,席間隻剩下謝及音與裴望初兩人,謝及音本不欲理他,他卻又湊了上來,手持酒樽,起身行至謝及音麵前一拜,說道:“我敬殿下一杯,我的玉帶也歪了,煩請殿下為我一整。”


    謝及音一愣,隨即慍怒,斥他道:“混賬東西,你當本宮是更衣侍女麽?”


    裴望初又上前一步,跪坐在她案前道:“殿下為我整玉帶,我有一良言贈與殿下。”


    “你能有什麽良言,無非是天授宮裝神弄鬼的那一套,你……”


    裴望初沉聲叮囑她道:“太原非避禍之地,王氏非良善之臣,若洛陽起亂,殿下當自攜玉璽,隱姓埋名,前往建康,以待時機。”


    謝及音臉色一白,“你胡說什麽!”


    裴望初垂目,輕歎道:“這些世家骨子裏都一樣,都想著把謝氏拉下來後自立為王,殿下不該將玉璽交予王六郎。”


    謝及音一不知他何以得知玉璽在自己手中,二不知他如何知曉自己與王瞻有所共謀,心中驚疑不定,見他一副從容自得的樣子,不知水有多深,遂心下一狠,高聲道:“來人!”


    岑墨應聲而來,謝及音推案而起,指著裴望初道:“拿下他!”


    一把閃著青光的長劍架在裴望初頸間,裴望初先是驚愕,而後心中微惱。


    怎麽王瞻說話她就信,自己好心好意為她著想,反倒惹她猜疑?


    裴望初氣得將酒樽重重往案上一擱,下頜微仰,“殿下不信,我願赴死以自證。”


    謝及音冷哼,將他上下端詳一番,對岑墨道:“把他臉上這張鬼皮揭了,想讓本宮信你,得先讓本宮知道你是個什麽東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鬢邊待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秋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秋池並收藏鬢邊待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