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望初握著她的手,低聲附和,“嗯,大概是沒睡好。”
謝及音歎氣,“今夜歇在我這兒吧,有什麽事讓尚書省去忙,好好睡一覺,我幫你按一按頭上的穴位。”
裴望初聞言抬眼,目色深深地望著她,似有三分笑意,“殿下是在邀請我嗎?”
謝及音麵色微紅,悄悄擰了他一下,“我是叫你休息。”
“不妨事。”
謝及音突然被淩空抱起,石榴色的長裙在空中劃過半圈,阿狸跳起來去抓她,卻撲了個空。
她埋靠在他懷裏,聞見他衣上有一股微苦的清香,有點像檀香,卻不及檀香甜膩。這味道隱約有些熟悉,她正恍惚思索間,吻覆了上來,帶著幾分與往日不同的懇切。
環佩叮當落了一地,春風裏,紅帳輕搖,夜色如酥。
待雲斂雨收,裴望初起身穿衣,謝及音蹙眉看著他,他柔聲賠罪道:“洛陽宮裏還有急事,我今夜要趕回去守著,恐要怠慢殿下了。”
謝及音不解,“什麽正經事,要你大半夜也脫不開身?”
“隻是核對後天的朝儀流程,殿下別多心。”
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他既求去,謝及音也不好再留他,隻坐起來為他整了整衣襟,叮囑他勞逸結合。
裴望初撐在床側與她纏吻,“早些睡……我明日再來。”
他起身離開時,室內的香爐已熄,冷月照在屏風上,如滿地流銀。
七郎今日有些奇怪,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往常都要拉著她廝磨半天才肯起身,今日走得倒是痛快。若非深知他情深義重,倒叫人懷疑他是否急著去另會佳人。
謝及音也睡不著了,懶懶撐身坐起,正欲掀帳下榻,在床邊發現了一條衣帶,是裴望初走得匆忙落下的。
衣帶寬約兩寸,上繡數隻白鶴,謝及音拿在手中把玩片刻,忽然心念一動,起身點燈,將自己前幾日編織的玉佩繩結都找出來,挨個襯在衣帶上比量一番,看哪個顏色和樣式更合適。
“這是什麽……”
被燈燭的光一照,衣帶所繡的白鶴翅膀上隱隱發亮,謝及音用指腹一抹,抹下了一層薄薄的粉末,似赭色,又似金色。
她細細聞了聞,發現這味道與今夜在裴望初衣服上嗅到的味道一樣,有種微苦的清香,並不膩人。
似乎在哪裏聞到過,莫非是某種香料?
但若是香料,又怎麽將粉末曾在衣服上?
謝及音碾著指間的粉末,百思不得其解,但她心裏又隱隱有種預感,覺得這並非是個尋常無聊的細節。
燭台上忽然爆了個燈花,焰心躍躍,變得更加明亮。謝及音的目光落在燈燭上,似是想起了什麽,緩緩凝住了。
她記起了自己在哪裏聞過這個味道,昔年太成帝沉迷修道服丹,她曾數次入宮勸誡,那時德陽宮裏丹爐不熄,殿中繚繞的就是這個味道。
金丹,五石散,長生藥……朱砂混合金粉,用符紙包著在丹爐裏燒煉時,會有清苦之香。
謝及音有些難以置信,她顫顫將那條衣帶舉到唇邊,伸出舌尖舔了舔。
她的心終是沉了下去。
她曾服過幾次五石散,不會忘記這個味道,可是……七郎怎麽會……
謝及音望著那衣帶,呆滯地坐了許久,待那燈芯幾欲燃盡,她突然推案而起,高聲朝外喊道:“識玉!識玉!”
識玉睡得正香,被急切的金鈴聲震醒,連頭發也來不及梳,匆匆跑到臥房。
卻見謝及音已穿好衣服,手中拿著一頂冪籬,臉色陰沉沉的,如覆冷霜。隻聽她寒聲道:“帶著本宮的金印,隨本宮入宮。”
識玉一愣,“現在?”
“現在。”
第72章 盛怒
德陽宮裏, 此時仍有十幾個方士在忙著煉丹,鼎爐丹火烈烈,映得殿內明亮溫暖, 丹藥清苦的香氣在殿內飄蕩成風。
裴望初身穿一件單衣鶴氅,麵前的小案上擺著朱砂、金粉、白礬、慈石等粉末,他正左手持《周易參同契》,右手拿著金藥匙,將這些藥粉兌到藥缽裏。
鄭君容為他端來煎好的五石散藥湯, 頗有些不情願地擱在他案前。
“宮主這幾日服食的太急了些, 再這樣下去,等不到殿下發覺, 你自己就會撐不住。”
裴望初漫不經心地翻了一頁書, 說道:“她若對我仍有幾分上心,一定會發覺的。”
“若她發現不了呢?”
裴望初聞言一頓,隨即抬目笑了笑,“那我死不足惜。”
鄭君容無語, 正歎氣間, 宮門守衛匆匆來報,說嘉寧公主欲攜金印強闖宮門, 宮門守衛快要攔不住了。
“不必攔她, 放她進來。”
裴望初的聲音裏似是有幾分愉悅,他將書隨意扣在案上, 對鄭君容道:“等會怕要委屈你與我一同受過了。”
他緩緩起身,迎出殿去,站在丹墀上方。外麵夜深月靜, 宮燈煌煌,謝及音自夜色裏走來, 打量著他的衣著,臉色愈寒。
她微微顫抖的聲音裏壓著怒火,問道:“這麽晚了,七郎不休息,在德陽宮做什麽?”
裴望初溫聲反問道:“殿下呢?”
謝及音撥開他,氣衝衝往宮殿裏走,果然見一丈高的銅鼎赫然陳列殿中,十幾個方士正忙著看顧火候、描符畫咒,為首那人是許久不見的鄭君容。
鄭君容見了她,恭謹一揖,“嘉寧殿下萬福。”
謝及音在殿內掃視一圈,目光落在小案上的藥碗上,她端起來嗅了嗅,心頭怒火更盛,將那藥碗往地上一摔,抬手將小案上的器皿盡數掃落在地。
她氣昏了頭,眼前一花,堪堪扶著案邊才站穩。
鄭君容從未見過她發這麽大的火,立在一側不敢言語,裴望初偏走過來,火上澆油道:“仔細別傷了手。”
聽見這裝模作樣的聲音,謝及音怒從心起,猛然轉身,狠狠甩了他一耳光。
這一巴掌使足了力氣,鄭君容聽得心中一顫。殿中瞬間噤若寒蟬,眾人皆驚恐地望著這一幕。
玉白色的臉上紅痕頓現,疼是真疼,痛快也是真痛快。
見他笑,謝及音更加怒不可遏,反手又是一巴掌。
鄭君容不忍直視,欲上前勸和,“殿下,您給宮主留些體麵——”
話音未落,卻見裴望初後退一步,撩袍跪了下去。
鄭君容咬了舌頭。
殿中眾人眼珠子險些瞪出來,隻敢進氣兒不敢喘氣。天授宮的宮主、大魏的新帝跪在地上,他們哪還敢站著,於是紛紛跟著鄭君容跪伏在地。
此情形並未使謝及音消氣,她厲聲質問裴望初:“你這是問哪門子道,想成哪路的神仙?你如今可有半分帝王該有的樣子?魏靈帝、太成帝屍骨未寒,你就忘了他們死於何故嗎?你……你……”
她氣極,一時連話都說不全,裴望初朝識玉使了個眼色,嚇懵了的識玉忙上前扶穩她。
識玉一邊低聲相勸一邊給她順氣,謝及音背過身去冷靜了一會兒,說道:“叫無關的人都出去……鄭君容留下。”
十幾個道士躬身退出殿去,謝及音走到案前坐下,扶額緩著心裏的那股怒氣。
識玉給她倒了杯水,謝及音道:“這德陽宮連水都是髒的,我不喝。”
她一個眼色也不肯給裴望初,任他在原地跪著,轉向鄭君容,冷聲道:“你來說,這是從何時開始的。”
鄭君容抬眼去看裴望初,謝及音嗬斥道:“不許看他!你若敢有欺瞞,本宮以惑君之罪,一根根拆了你的骨頭!”
鄭君容自認冤屈,思來想去,覺得確實該讓嘉寧公主管一管宮主,幹脆一不做二不休,竹筒倒豆子般將他供了個底掉。
“……宮主服食丹藥由來已久,隻是從前節製,並不傷身。後來他為了得到天授宮宮主的位置,精研丹道,難免久服成癮,時有幻症與頭疼之兆,費了好大的力氣才戒掉,那時本該悉心調養,可是……”
謝及音雙眉微挑,“可是什麽?”
鄭君容歎氣,“可是那時您下落不明,宮主他憂心如焚,如已灰之木,唯服食丹藥可得慰一二,勉強撐持……所以便由著他去了。”
聞言,謝及音心頭一緊。
裴望初很少跟她提起她失蹤那段日子,既不曾問,也不曾說。關於他的心境,謝及音隻在他寫給王瞻的信中能窺見一二。
那時他的偏執已經露出端倪,他說他久病將崩,不願蹉跎,要棄了帝位去四海尋她。
自建康奔往洛陽的路上,謝及音擔心了一路他的病情,隻是見麵後見他一切如常,又不曾提及,心中的疑慮才漸漸壓了下去。
原來他竟因她……病得那樣重麽?
謝及音一時無言,起身走到裴望初麵前,見他的臉色在那兩巴掌紅痕的襯托下愈顯蒼白,唯有眉目清絕,沉靜一如尋常。
他抬目與她對視,見她紅了眼眶,又緩緩垂下眼簾。
“這次又是為何……要這樣作踐自己?”他聽見她顫聲問道。
“這算作踐麽?殿下,”裴望初輕聲一笑,“這隻不過是所求不得,妄念纏身,飲鴆止渴罷了。”
“你所求什麽?”
“求你。”
極輕的兩個字,如密網緩緩抽緊的絲繩,將她縛住,也使她驚省。
謝及音蹲下身,細細端詳著他,似是如今才知覺,這副濯濯君子相之下,藏著怎樣一顆叛逆不經、癲狂不端的心。
她抬手撫摸他臉上的紅痕,聲音微哽,“你這是何苦……我不是你的嗎?”
“殿下從來都不是我的,是我想屬於殿下,但你如今卻不想要我了。”
“我已經答應過你,待朝政穩定,民心寬宥,我會回到洛陽,難道你連三年五年都等不得?”
“我一向不如殿下有耐心,自然一時一刻都等不得,”裴望初垂目,語調微諷,“殿下若是能等,倒不如留在洛陽等上三年五年,等我死了你再離開。”
三年五年……她怎能說得如此輕巧、如此理所當然。
且不說人生苦短,相守難得,單說她今朝能為所謂帝王聲名舍他而去,來日也必會因其他考量而離開他。難道三五年之後,帝王就不需要虛名了嗎?
他不過是她從雨中泥濘裏救起的一隻斷翅之雁,一時得她憐惜,如今見他恢複如常,她就不再愛護他了,要逐他遠遠飛走,餘出慈悲去救別的孤雁。
若是如此,他寧願一輩子折斷翅骨,戴著腳鐐守在她身邊,做與她罔顧禮法的待罪鴛鴦,為她梳頭描眉的輕賤待詔。
聽他輕言生死,謝及音落下淚來,一時又氣又傷心,“你這是要以死來逼我留在你身邊?”
“我不會逼迫殿下,殿下想走,我會高高興興為你送行,”裴望初抬手為她拭去眼淚,“而殿下隻需狠一狠心,別回頭看我,別憐惜我……你就能擁有一世的自由。”
他篤定她不是狠辣果斷的人,不信她對自己真的一點私欲都沒有。哪怕隻有一點,他就能從無數借口中抓緊她。
謝及音一時情難自抑,掩麵垂泣。
謝及音歎氣,“今夜歇在我這兒吧,有什麽事讓尚書省去忙,好好睡一覺,我幫你按一按頭上的穴位。”
裴望初聞言抬眼,目色深深地望著她,似有三分笑意,“殿下是在邀請我嗎?”
謝及音麵色微紅,悄悄擰了他一下,“我是叫你休息。”
“不妨事。”
謝及音突然被淩空抱起,石榴色的長裙在空中劃過半圈,阿狸跳起來去抓她,卻撲了個空。
她埋靠在他懷裏,聞見他衣上有一股微苦的清香,有點像檀香,卻不及檀香甜膩。這味道隱約有些熟悉,她正恍惚思索間,吻覆了上來,帶著幾分與往日不同的懇切。
環佩叮當落了一地,春風裏,紅帳輕搖,夜色如酥。
待雲斂雨收,裴望初起身穿衣,謝及音蹙眉看著他,他柔聲賠罪道:“洛陽宮裏還有急事,我今夜要趕回去守著,恐要怠慢殿下了。”
謝及音不解,“什麽正經事,要你大半夜也脫不開身?”
“隻是核對後天的朝儀流程,殿下別多心。”
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他既求去,謝及音也不好再留他,隻坐起來為他整了整衣襟,叮囑他勞逸結合。
裴望初撐在床側與她纏吻,“早些睡……我明日再來。”
他起身離開時,室內的香爐已熄,冷月照在屏風上,如滿地流銀。
七郎今日有些奇怪,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往常都要拉著她廝磨半天才肯起身,今日走得倒是痛快。若非深知他情深義重,倒叫人懷疑他是否急著去另會佳人。
謝及音也睡不著了,懶懶撐身坐起,正欲掀帳下榻,在床邊發現了一條衣帶,是裴望初走得匆忙落下的。
衣帶寬約兩寸,上繡數隻白鶴,謝及音拿在手中把玩片刻,忽然心念一動,起身點燈,將自己前幾日編織的玉佩繩結都找出來,挨個襯在衣帶上比量一番,看哪個顏色和樣式更合適。
“這是什麽……”
被燈燭的光一照,衣帶所繡的白鶴翅膀上隱隱發亮,謝及音用指腹一抹,抹下了一層薄薄的粉末,似赭色,又似金色。
她細細聞了聞,發現這味道與今夜在裴望初衣服上嗅到的味道一樣,有種微苦的清香,並不膩人。
似乎在哪裏聞到過,莫非是某種香料?
但若是香料,又怎麽將粉末曾在衣服上?
謝及音碾著指間的粉末,百思不得其解,但她心裏又隱隱有種預感,覺得這並非是個尋常無聊的細節。
燭台上忽然爆了個燈花,焰心躍躍,變得更加明亮。謝及音的目光落在燈燭上,似是想起了什麽,緩緩凝住了。
她記起了自己在哪裏聞過這個味道,昔年太成帝沉迷修道服丹,她曾數次入宮勸誡,那時德陽宮裏丹爐不熄,殿中繚繞的就是這個味道。
金丹,五石散,長生藥……朱砂混合金粉,用符紙包著在丹爐裏燒煉時,會有清苦之香。
謝及音有些難以置信,她顫顫將那條衣帶舉到唇邊,伸出舌尖舔了舔。
她的心終是沉了下去。
她曾服過幾次五石散,不會忘記這個味道,可是……七郎怎麽會……
謝及音望著那衣帶,呆滯地坐了許久,待那燈芯幾欲燃盡,她突然推案而起,高聲朝外喊道:“識玉!識玉!”
識玉睡得正香,被急切的金鈴聲震醒,連頭發也來不及梳,匆匆跑到臥房。
卻見謝及音已穿好衣服,手中拿著一頂冪籬,臉色陰沉沉的,如覆冷霜。隻聽她寒聲道:“帶著本宮的金印,隨本宮入宮。”
識玉一愣,“現在?”
“現在。”
第72章 盛怒
德陽宮裏, 此時仍有十幾個方士在忙著煉丹,鼎爐丹火烈烈,映得殿內明亮溫暖, 丹藥清苦的香氣在殿內飄蕩成風。
裴望初身穿一件單衣鶴氅,麵前的小案上擺著朱砂、金粉、白礬、慈石等粉末,他正左手持《周易參同契》,右手拿著金藥匙,將這些藥粉兌到藥缽裏。
鄭君容為他端來煎好的五石散藥湯, 頗有些不情願地擱在他案前。
“宮主這幾日服食的太急了些, 再這樣下去,等不到殿下發覺, 你自己就會撐不住。”
裴望初漫不經心地翻了一頁書, 說道:“她若對我仍有幾分上心,一定會發覺的。”
“若她發現不了呢?”
裴望初聞言一頓,隨即抬目笑了笑,“那我死不足惜。”
鄭君容無語, 正歎氣間, 宮門守衛匆匆來報,說嘉寧公主欲攜金印強闖宮門, 宮門守衛快要攔不住了。
“不必攔她, 放她進來。”
裴望初的聲音裏似是有幾分愉悅,他將書隨意扣在案上, 對鄭君容道:“等會怕要委屈你與我一同受過了。”
他緩緩起身,迎出殿去,站在丹墀上方。外麵夜深月靜, 宮燈煌煌,謝及音自夜色裏走來, 打量著他的衣著,臉色愈寒。
她微微顫抖的聲音裏壓著怒火,問道:“這麽晚了,七郎不休息,在德陽宮做什麽?”
裴望初溫聲反問道:“殿下呢?”
謝及音撥開他,氣衝衝往宮殿裏走,果然見一丈高的銅鼎赫然陳列殿中,十幾個方士正忙著看顧火候、描符畫咒,為首那人是許久不見的鄭君容。
鄭君容見了她,恭謹一揖,“嘉寧殿下萬福。”
謝及音在殿內掃視一圈,目光落在小案上的藥碗上,她端起來嗅了嗅,心頭怒火更盛,將那藥碗往地上一摔,抬手將小案上的器皿盡數掃落在地。
她氣昏了頭,眼前一花,堪堪扶著案邊才站穩。
鄭君容從未見過她發這麽大的火,立在一側不敢言語,裴望初偏走過來,火上澆油道:“仔細別傷了手。”
聽見這裝模作樣的聲音,謝及音怒從心起,猛然轉身,狠狠甩了他一耳光。
這一巴掌使足了力氣,鄭君容聽得心中一顫。殿中瞬間噤若寒蟬,眾人皆驚恐地望著這一幕。
玉白色的臉上紅痕頓現,疼是真疼,痛快也是真痛快。
見他笑,謝及音更加怒不可遏,反手又是一巴掌。
鄭君容不忍直視,欲上前勸和,“殿下,您給宮主留些體麵——”
話音未落,卻見裴望初後退一步,撩袍跪了下去。
鄭君容咬了舌頭。
殿中眾人眼珠子險些瞪出來,隻敢進氣兒不敢喘氣。天授宮的宮主、大魏的新帝跪在地上,他們哪還敢站著,於是紛紛跟著鄭君容跪伏在地。
此情形並未使謝及音消氣,她厲聲質問裴望初:“你這是問哪門子道,想成哪路的神仙?你如今可有半分帝王該有的樣子?魏靈帝、太成帝屍骨未寒,你就忘了他們死於何故嗎?你……你……”
她氣極,一時連話都說不全,裴望初朝識玉使了個眼色,嚇懵了的識玉忙上前扶穩她。
識玉一邊低聲相勸一邊給她順氣,謝及音背過身去冷靜了一會兒,說道:“叫無關的人都出去……鄭君容留下。”
十幾個道士躬身退出殿去,謝及音走到案前坐下,扶額緩著心裏的那股怒氣。
識玉給她倒了杯水,謝及音道:“這德陽宮連水都是髒的,我不喝。”
她一個眼色也不肯給裴望初,任他在原地跪著,轉向鄭君容,冷聲道:“你來說,這是從何時開始的。”
鄭君容抬眼去看裴望初,謝及音嗬斥道:“不許看他!你若敢有欺瞞,本宮以惑君之罪,一根根拆了你的骨頭!”
鄭君容自認冤屈,思來想去,覺得確實該讓嘉寧公主管一管宮主,幹脆一不做二不休,竹筒倒豆子般將他供了個底掉。
“……宮主服食丹藥由來已久,隻是從前節製,並不傷身。後來他為了得到天授宮宮主的位置,精研丹道,難免久服成癮,時有幻症與頭疼之兆,費了好大的力氣才戒掉,那時本該悉心調養,可是……”
謝及音雙眉微挑,“可是什麽?”
鄭君容歎氣,“可是那時您下落不明,宮主他憂心如焚,如已灰之木,唯服食丹藥可得慰一二,勉強撐持……所以便由著他去了。”
聞言,謝及音心頭一緊。
裴望初很少跟她提起她失蹤那段日子,既不曾問,也不曾說。關於他的心境,謝及音隻在他寫給王瞻的信中能窺見一二。
那時他的偏執已經露出端倪,他說他久病將崩,不願蹉跎,要棄了帝位去四海尋她。
自建康奔往洛陽的路上,謝及音擔心了一路他的病情,隻是見麵後見他一切如常,又不曾提及,心中的疑慮才漸漸壓了下去。
原來他竟因她……病得那樣重麽?
謝及音一時無言,起身走到裴望初麵前,見他的臉色在那兩巴掌紅痕的襯托下愈顯蒼白,唯有眉目清絕,沉靜一如尋常。
他抬目與她對視,見她紅了眼眶,又緩緩垂下眼簾。
“這次又是為何……要這樣作踐自己?”他聽見她顫聲問道。
“這算作踐麽?殿下,”裴望初輕聲一笑,“這隻不過是所求不得,妄念纏身,飲鴆止渴罷了。”
“你所求什麽?”
“求你。”
極輕的兩個字,如密網緩緩抽緊的絲繩,將她縛住,也使她驚省。
謝及音蹲下身,細細端詳著他,似是如今才知覺,這副濯濯君子相之下,藏著怎樣一顆叛逆不經、癲狂不端的心。
她抬手撫摸他臉上的紅痕,聲音微哽,“你這是何苦……我不是你的嗎?”
“殿下從來都不是我的,是我想屬於殿下,但你如今卻不想要我了。”
“我已經答應過你,待朝政穩定,民心寬宥,我會回到洛陽,難道你連三年五年都等不得?”
“我一向不如殿下有耐心,自然一時一刻都等不得,”裴望初垂目,語調微諷,“殿下若是能等,倒不如留在洛陽等上三年五年,等我死了你再離開。”
三年五年……她怎能說得如此輕巧、如此理所當然。
且不說人生苦短,相守難得,單說她今朝能為所謂帝王聲名舍他而去,來日也必會因其他考量而離開他。難道三五年之後,帝王就不需要虛名了嗎?
他不過是她從雨中泥濘裏救起的一隻斷翅之雁,一時得她憐惜,如今見他恢複如常,她就不再愛護他了,要逐他遠遠飛走,餘出慈悲去救別的孤雁。
若是如此,他寧願一輩子折斷翅骨,戴著腳鐐守在她身邊,做與她罔顧禮法的待罪鴛鴦,為她梳頭描眉的輕賤待詔。
聽他輕言生死,謝及音落下淚來,一時又氣又傷心,“你這是要以死來逼我留在你身邊?”
“我不會逼迫殿下,殿下想走,我會高高興興為你送行,”裴望初抬手為她拭去眼淚,“而殿下隻需狠一狠心,別回頭看我,別憐惜我……你就能擁有一世的自由。”
他篤定她不是狠辣果斷的人,不信她對自己真的一點私欲都沒有。哪怕隻有一點,他就能從無數借口中抓緊她。
謝及音一時情難自抑,掩麵垂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