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身後纏上來,謝及音將倒扣在枕邊的《素女經》拍在他臉上。
“書上說以節製為要,你個混賬!”
“殿下看仔細些,節製的是次數,不是時間。”
裴望初在她耳邊輕笑,緩緩抽/身,“既然殿下是為了我好,那我聽你的話,節製一些……但殿下心火正盛,無須節製,還是泄出來比較好。”
他俯首下去,蛟龍銜珠,謝及音緩緩攥緊了身下的錦被。
夜深,雲收雨歇,兩人更衣入睡。睡意朦朧間,謝及音感覺到他扣住自己的手腕,三指落在脈上。
她清醒了幾分,啞聲問道:“怎麽了?”
“明日該來癸水了,是不是?”
“嗯……也不一定。”
她的癸水一向不準信,短則半月長則兩月,時間拖得越久就越疼。但是自今年年初開始,裴望初有意給她調養,如今她來癸水時雖仍有悶窒,卻不怎麽疼了,來期也規律了許多,每次差別隻在三兩日內。
提起這個,謝及音想起了另一件事。她屈肘撐在枕上,拍了拍裴望初的臉。
“七郎,有朝臣催皇嗣了。”
裴望初闔著雙目,懶洋洋說道:“今日敢催皇嗣,明天就敢逼朕納妃,以後必然想摻和立儲君的事。皇後娘娘仁慈體恤,但實在不必慣著他們。”
謝及音哭笑不得地捏了捏他的臉,“君視臣如仇寇,臣視君如傀儡,這可是君臣之道?你是得有個皇嗣,教忠心追隨你的人,心裏也有個底。”
裴望初睜開眼睛,掌心貼在她腹上,半晌道:“再調養半年,好不好?”
這半年,他們都需要調養身體,何況裴望初還沒弄清楚要怎樣做一個合格的父親。對他而言,有些愛與責任可以聽憑心意,譬如他對殿下,但是有些卻未必,譬如對他們未來的孩子。
若是這孩子出生後得不到父親的愛,隻怕殿下也會傷心。因此他還需要一段時間,學著去愛除了殿下之外的人。
哪怕隻是裝個樣子。
洛陽城裏日漸繁華,鄭君容給駱懷盈挑的宅子旁邊開起了一家繡坊,駱懷盈入宮為妃之前做過繡娘,如今為了謀生,又重新拾起了這一手藝。
繡了一夜的白雪梅花圖案隻能賣五十文錢,駱懷盈和繡坊的老板吵了起來,正喧嚷間,忽然在繡坊裏看見一個熟人。
“許郎!”這不是她在洛陽宮時的相好許存麽?
當初她與許存約好宮外相聚,但她後來攀上了鄭君容,便將許存拋之腦後。如今鄭君容已有一個多月沒來了,也不知是被正房娘子逮住還是有了新歡。
看他衣著錦繡,想必如今也混得不錯,駱懷盈心中暗喜,迎了上去:“許郎!你叫我找得好苦!”
她哭訴了一番自己如何為人所迫,做了外室。許存也是個懂得心疼人的,當即唏噓不已,大庭廣眾之下,兩人不便多敘,於是約定夜半時分重修舊好。
然而這一切,都被鄭君容派來送東西的隨從看在了眼裏。
為了厘清各郡縣田地的事,鄭君容這些日子忙得不可開交,有無數雙眼睛盯著他,準備尋他的錯處,所以他有段時間沒到駱懷盈的宅子中去。
聽聞此事後,鄭君容心中又生氣又失望,“她果然還是改不了好色的性子……這個許存又是什麽人?”
隨從早已打聽清楚,將許存的來曆報給鄭君容聽,“……那時宮禁鬆動,這許存冒充太監在駱夫人身邊侍奉,後來又趁亂出宮,今日這出,應該是巧遇。”
“巧遇?真是好得很。”鄭君容心中如被潑了一盆涼水,覺得自己愚蠢又好笑。
他早知道駱懷盈不是尋常女子,她總是能做出一副情深義重的模樣,然而這世上沒有人比她更沒心沒肺。重重宮禁尚關不住她的滿腔心思,何況一座兩進的宅子?
他就不該在她身上癡心妄想些別的東西。
鄭君容兀自冷靜了一會兒,對隨從吩咐道:“今夜你帶幾個人埋伏在後牆,若抓到許存,直接以入室偷盜論,當場打死。至於那女人……先關起來,看好了她,不許她再邁出房門一步。”
第79章 月出
鄭君容告了兩天假, 第三天上朝時臉上仍有血痕。
下朝後,裴望初單獨召見他,問他的臉是怎麽回事。
“沒什麽……被貓撓的。”鄭君容下意識拿袖子去遮。
“你當朕沒養貓麽, ”裴望初輕嗤,讓他走近一些,瞥了兩眼後篤定道,“像是女人的指甲。”
鄭君容支吾不言,臉上肉眼可見地漲紅。
“天授宮雖然規矩少, 但你如今身在朝廷, 也該注意名聲,”裴望初氣定神閑道, “否則禦史台參你事小, 若是傳到皇後耳朵裏,帶累朕的名聲怎麽辦?”
鄭君容心中頗為無語,應道:“臣記住了。陛下今日召見臣,就是為了這個?”
“自然不是。”
裴望初從案頭抽出一頁押解令遞給他, “這是崔縉流放西陵的押解書, 西陵雖遠,但能去就能回, 隻要他活著, 朕就不放心。”
鄭君容接過押解書看了兩眼,說道:“西陵多瘴, 若是得了瘴病,神仙難救,陛下放心。”
“此事你派個信得過的人去做, 務必做的幹淨,”裴望初叮囑道, “不能讓崔夫人知道,更不能讓皇後知道。”
鄭君容應下:“明白。”
崔縉押解出城那日,正逢謝及姒抵達洛陽。
兩人在十裏亭處打了個照麵,謝及姒懷裏抱著三歲的女兒,並未出馬車與他說話,直望著他拖枷遠去,漸漸消失在官道揚起的飛塵中。
曾經意氣風發的散騎常侍、虎賁校尉,今日流放出城,竟連碗水都喝不上。
見謝及姒望著他的背影怔忪,召兒問道:“可要奴婢去打點一下解差,叫崔公子路上好過一些?”
“別去!”謝及姒猛得放下了氈簾,臉色有些蒼白,低聲喃喃道,“本宮現在自身難保,不能與他再有牽扯……先進城吧。”
年僅三歲女兒柔柔能感受到母親的緊張,她抓起撥浪鼓,在謝及姒麵前搖了搖,想要哄她開心。
謝及姒將撥浪鼓扔到一邊,抱起柔柔,嚴肅認真地叮囑她道:“等會娘帶你去見姨母,你見了她,一定要乖,嘴甜一些,多說喜歡姨母,知道嗎?”
柔柔疑惑,“可我沒有見過姨母……”
“你一定要喜歡她,也讓她喜歡你,否則娘再也不陪你丟沙包了!”謝及姒的語氣有些嚴厲。
柔柔有些委屈,可是娘生氣的時候從來不允許她回嘴。她還想和娘一起丟沙包,隻好唯唯諾諾地答應。
馬車停在洛陽宮前,謝及姒早已不是備受寵愛的公主,也失去了乘轎輦入宮的資格。她將柔柔抱在懷裏往前走,召兒在身後為她們撐起一把遮陽的油紙傘。
永巷很長,過了一會兒,謝及姒累得胳膊發麻,她將柔柔放下,整理了一下被薄汗洇濕的衣袖。
身上是熱的,心裏卻是涼的。她心中不斷浮現崔縉狼狽離開洛陽的樣子,擔心自己會落得同他一個下場。
她一個金尊玉貴長大的公主,若是被流放,隻怕不到半路就會被磋磨死。
她若是死了,柔柔可怎麽辦?眼下她不能隻為自己打算,還要為柔柔考慮。
她蹲下身來,再次叮囑柔柔:“姨母的頭發顏色與別人不同,她不喜歡被盯著看,待會你見了她不要驚怪,好不好?”
柔柔點頭,沒精打采道:“好熱啊,好累啊,娘抱抱。”
謝及姒隻好又將她抱起來往前走。
她們走到了永巷盡頭,早有內侍等著引路,對謝及姒道:“陛下宣召,請您先往宣室殿。”
謝及姒臉色一白,抱著柔柔的手緊了緊。
宣室殿裏比外麵涼爽一些,宮女內侍守在門口,謝及姒低著頭走進去,隻見殿中橫著一座乳紗插屏,隱約可見屏風後身著玄衣的影子。
謝及姒牽著柔柔的手跪下,聲音微顫:“參見陛下。”
裴望初未允她起身,隻叫內侍帶小姑娘去外麵玩,見那內侍要來抱走柔柔,謝及姒慌亂地抱緊了她,嚇得柔柔也驚聲哭叫起來。
裴望初聽著有些頭疼,揮手叫內侍退下,對謝及姒道:“謝二姑娘不必如此以己度人,你的賬隻會落在你自己身上,朕不會為難一個小女孩。”
謝及姒戰戰兢兢問道:“陛下說的賬,可是指當年的事……”
“當年什麽?”
“當年我父親誅裴氏滿門,我與您有婚約在身,卻袖手旁觀,未曾相救。”
裴望初輕笑,“朕還要謝你當年不救之恩。”
不救之恩……謝及姒雙手緩緩攏起,心中的猜測露出端倪:“難道是為了……為了……阿姊?”
裴望初說道:“朕知道你們姊妹一向不睦,這是你們的家事,朕不插手,但有一事,朕需過問。兩年前崔縉在建康劫走你阿姊,除了在外有州官掩護,在內是誰幫他往你阿姊的宅子裏安插的人手?”
謝及姒聞言神色一慌,不敢承認,“我不清楚……我隻是聽說阿姊的宅子著火了……”
鎮紙輕輕敲了敲青玉案,“朕沒耐心,要麽讓廷尉司帶你過去,好好審一審?”
謝及姒猛然想起了那幾位州官的下場,聽說被裴七郎抓去宅子裏,一個個刑訊逼供,然後一劍貫心。這比死在流放途中還可怕,謝及姒不敢再辯白,嚇得跪伏在地,顫聲將當初如何為崔縉逼迫、如何給崔縉出主意、如何為他往阿姊的宅邸中安排人手的事一一道來。
除了個別細節,倒是與裴望初派人查到的經過差不多。
正此時,顯陽宮的黃內侍躬身走近殿中,站在屏風外朝裴望初行禮,“皇後娘娘遣奴來問,聽說二姑娘入宮了,為何還不前往顯陽宮拜見。”
裴望初聲音轉和,“知道了,勞你們娘娘久等,謝二姑娘一會兒就過去。”
黃內侍唱喏退下,回顯陽宮複命去了。
裴望初隔著屏風望向謝及姒,溫聲道:“你阿姊就是太縱容你了,時至今日,還怕朕對你不利,急忙派人來保你。她不清楚你與崔縉一同算計她的事,見你孤苦無依,又帶著個女兒,說不定就想留你在宮中作伴。謝二姑娘,你怎麽想?”
謝及姒看不清他的臉,隻能揣摩他的語氣,這散漫溫和的態度似與當年在汝陽謝家時別無二致,她心中微微一動,生出隱秘的期冀,故而試探道:“我聽陛下的,若陛下想讓我留在宮裏,我便留下。”
屏風後傳來一聲輕笑,“依朕,想讓你死。”
謝及姒渾身一抖,心中瞬間涼透,她情知自己說錯了話,忙不迭磕頭請罪,“是我失言,請陛下寬恕,我再也不敢了!”
裴望初並不信她,他深知這樣自私寡恩的性子,一旦留在皇後身邊,必會埋下禍患。可皇後不忍殺她,他也不忍違逆,怕惹她生手足相殘的感傷。
他早已為謝及姒定下一個好去處,“洛陽城外嵩明寺是佛家清淨之地,朕可對紅塵之外的人網開一麵。若你餘生能安於佛前,為皇後祈福,朕可以饒你一命,倘你想要離開嵩明寺半步……你的頭一定會比你的腳先落地。”
謝及姒嚇得渾身顫抖,忙應聲道:“我記下了,會照陛下的話去做。”
“等會見了皇後,知道該如何回話嗎?”
“知道……”謝及姒斟酌著謹慎道:“我從前作孽無數,今已了悟,欲往嵩明寺悔過……今皇後娘娘盛情相留,隻會令我更加慚愧,還望娘娘放我出家,我將長伴青燈,為娘娘祈福。”
裴望初頗為滿意地點點頭,“往顯陽宮去吧,別讓她久等。”
謝及姒再拜起身,牽著柔柔往外走,尚未踏出殿門,裴望初又叫住了她。
她心中驟然一緊,轉身跪地。
“朕有一件舊物,想與謝二姑娘討回,”裴望初的聲音自屏風後傳來,“當年在汝陽時,朕曾將桐琴‘月出’贈與你,不知如今可否安在?”
謝及姒回想起來,當年裴七郎對她態度冷淡,但她記得他很珍愛這把琴,所以當他突然要將此琴贈與她時,謝及姒又驚又喜。她愛屋及烏,也十分喜歡此琴,直到謝裴兩家反目,她父親榮登帝位,裴氏闔族下獄,她才將此琴剪了弦,扔在千萼宮的府庫裏,再不曾碰過。
聽說在千萼宮,裴望初派人去找,他問謝及姒:“此琴弦緊如弓,音沉如塤,非你當年琴技所能駕馭,你可曾請過你阿姊為你調試?”
“書上說以節製為要,你個混賬!”
“殿下看仔細些,節製的是次數,不是時間。”
裴望初在她耳邊輕笑,緩緩抽/身,“既然殿下是為了我好,那我聽你的話,節製一些……但殿下心火正盛,無須節製,還是泄出來比較好。”
他俯首下去,蛟龍銜珠,謝及音緩緩攥緊了身下的錦被。
夜深,雲收雨歇,兩人更衣入睡。睡意朦朧間,謝及音感覺到他扣住自己的手腕,三指落在脈上。
她清醒了幾分,啞聲問道:“怎麽了?”
“明日該來癸水了,是不是?”
“嗯……也不一定。”
她的癸水一向不準信,短則半月長則兩月,時間拖得越久就越疼。但是自今年年初開始,裴望初有意給她調養,如今她來癸水時雖仍有悶窒,卻不怎麽疼了,來期也規律了許多,每次差別隻在三兩日內。
提起這個,謝及音想起了另一件事。她屈肘撐在枕上,拍了拍裴望初的臉。
“七郎,有朝臣催皇嗣了。”
裴望初闔著雙目,懶洋洋說道:“今日敢催皇嗣,明天就敢逼朕納妃,以後必然想摻和立儲君的事。皇後娘娘仁慈體恤,但實在不必慣著他們。”
謝及音哭笑不得地捏了捏他的臉,“君視臣如仇寇,臣視君如傀儡,這可是君臣之道?你是得有個皇嗣,教忠心追隨你的人,心裏也有個底。”
裴望初睜開眼睛,掌心貼在她腹上,半晌道:“再調養半年,好不好?”
這半年,他們都需要調養身體,何況裴望初還沒弄清楚要怎樣做一個合格的父親。對他而言,有些愛與責任可以聽憑心意,譬如他對殿下,但是有些卻未必,譬如對他們未來的孩子。
若是這孩子出生後得不到父親的愛,隻怕殿下也會傷心。因此他還需要一段時間,學著去愛除了殿下之外的人。
哪怕隻是裝個樣子。
洛陽城裏日漸繁華,鄭君容給駱懷盈挑的宅子旁邊開起了一家繡坊,駱懷盈入宮為妃之前做過繡娘,如今為了謀生,又重新拾起了這一手藝。
繡了一夜的白雪梅花圖案隻能賣五十文錢,駱懷盈和繡坊的老板吵了起來,正喧嚷間,忽然在繡坊裏看見一個熟人。
“許郎!”這不是她在洛陽宮時的相好許存麽?
當初她與許存約好宮外相聚,但她後來攀上了鄭君容,便將許存拋之腦後。如今鄭君容已有一個多月沒來了,也不知是被正房娘子逮住還是有了新歡。
看他衣著錦繡,想必如今也混得不錯,駱懷盈心中暗喜,迎了上去:“許郎!你叫我找得好苦!”
她哭訴了一番自己如何為人所迫,做了外室。許存也是個懂得心疼人的,當即唏噓不已,大庭廣眾之下,兩人不便多敘,於是約定夜半時分重修舊好。
然而這一切,都被鄭君容派來送東西的隨從看在了眼裏。
為了厘清各郡縣田地的事,鄭君容這些日子忙得不可開交,有無數雙眼睛盯著他,準備尋他的錯處,所以他有段時間沒到駱懷盈的宅子中去。
聽聞此事後,鄭君容心中又生氣又失望,“她果然還是改不了好色的性子……這個許存又是什麽人?”
隨從早已打聽清楚,將許存的來曆報給鄭君容聽,“……那時宮禁鬆動,這許存冒充太監在駱夫人身邊侍奉,後來又趁亂出宮,今日這出,應該是巧遇。”
“巧遇?真是好得很。”鄭君容心中如被潑了一盆涼水,覺得自己愚蠢又好笑。
他早知道駱懷盈不是尋常女子,她總是能做出一副情深義重的模樣,然而這世上沒有人比她更沒心沒肺。重重宮禁尚關不住她的滿腔心思,何況一座兩進的宅子?
他就不該在她身上癡心妄想些別的東西。
鄭君容兀自冷靜了一會兒,對隨從吩咐道:“今夜你帶幾個人埋伏在後牆,若抓到許存,直接以入室偷盜論,當場打死。至於那女人……先關起來,看好了她,不許她再邁出房門一步。”
第79章 月出
鄭君容告了兩天假, 第三天上朝時臉上仍有血痕。
下朝後,裴望初單獨召見他,問他的臉是怎麽回事。
“沒什麽……被貓撓的。”鄭君容下意識拿袖子去遮。
“你當朕沒養貓麽, ”裴望初輕嗤,讓他走近一些,瞥了兩眼後篤定道,“像是女人的指甲。”
鄭君容支吾不言,臉上肉眼可見地漲紅。
“天授宮雖然規矩少, 但你如今身在朝廷, 也該注意名聲,”裴望初氣定神閑道, “否則禦史台參你事小, 若是傳到皇後耳朵裏,帶累朕的名聲怎麽辦?”
鄭君容心中頗為無語,應道:“臣記住了。陛下今日召見臣,就是為了這個?”
“自然不是。”
裴望初從案頭抽出一頁押解令遞給他, “這是崔縉流放西陵的押解書, 西陵雖遠,但能去就能回, 隻要他活著, 朕就不放心。”
鄭君容接過押解書看了兩眼,說道:“西陵多瘴, 若是得了瘴病,神仙難救,陛下放心。”
“此事你派個信得過的人去做, 務必做的幹淨,”裴望初叮囑道, “不能讓崔夫人知道,更不能讓皇後知道。”
鄭君容應下:“明白。”
崔縉押解出城那日,正逢謝及姒抵達洛陽。
兩人在十裏亭處打了個照麵,謝及姒懷裏抱著三歲的女兒,並未出馬車與他說話,直望著他拖枷遠去,漸漸消失在官道揚起的飛塵中。
曾經意氣風發的散騎常侍、虎賁校尉,今日流放出城,竟連碗水都喝不上。
見謝及姒望著他的背影怔忪,召兒問道:“可要奴婢去打點一下解差,叫崔公子路上好過一些?”
“別去!”謝及姒猛得放下了氈簾,臉色有些蒼白,低聲喃喃道,“本宮現在自身難保,不能與他再有牽扯……先進城吧。”
年僅三歲女兒柔柔能感受到母親的緊張,她抓起撥浪鼓,在謝及姒麵前搖了搖,想要哄她開心。
謝及姒將撥浪鼓扔到一邊,抱起柔柔,嚴肅認真地叮囑她道:“等會娘帶你去見姨母,你見了她,一定要乖,嘴甜一些,多說喜歡姨母,知道嗎?”
柔柔疑惑,“可我沒有見過姨母……”
“你一定要喜歡她,也讓她喜歡你,否則娘再也不陪你丟沙包了!”謝及姒的語氣有些嚴厲。
柔柔有些委屈,可是娘生氣的時候從來不允許她回嘴。她還想和娘一起丟沙包,隻好唯唯諾諾地答應。
馬車停在洛陽宮前,謝及姒早已不是備受寵愛的公主,也失去了乘轎輦入宮的資格。她將柔柔抱在懷裏往前走,召兒在身後為她們撐起一把遮陽的油紙傘。
永巷很長,過了一會兒,謝及姒累得胳膊發麻,她將柔柔放下,整理了一下被薄汗洇濕的衣袖。
身上是熱的,心裏卻是涼的。她心中不斷浮現崔縉狼狽離開洛陽的樣子,擔心自己會落得同他一個下場。
她一個金尊玉貴長大的公主,若是被流放,隻怕不到半路就會被磋磨死。
她若是死了,柔柔可怎麽辦?眼下她不能隻為自己打算,還要為柔柔考慮。
她蹲下身來,再次叮囑柔柔:“姨母的頭發顏色與別人不同,她不喜歡被盯著看,待會你見了她不要驚怪,好不好?”
柔柔點頭,沒精打采道:“好熱啊,好累啊,娘抱抱。”
謝及姒隻好又將她抱起來往前走。
她們走到了永巷盡頭,早有內侍等著引路,對謝及姒道:“陛下宣召,請您先往宣室殿。”
謝及姒臉色一白,抱著柔柔的手緊了緊。
宣室殿裏比外麵涼爽一些,宮女內侍守在門口,謝及姒低著頭走進去,隻見殿中橫著一座乳紗插屏,隱約可見屏風後身著玄衣的影子。
謝及姒牽著柔柔的手跪下,聲音微顫:“參見陛下。”
裴望初未允她起身,隻叫內侍帶小姑娘去外麵玩,見那內侍要來抱走柔柔,謝及姒慌亂地抱緊了她,嚇得柔柔也驚聲哭叫起來。
裴望初聽著有些頭疼,揮手叫內侍退下,對謝及姒道:“謝二姑娘不必如此以己度人,你的賬隻會落在你自己身上,朕不會為難一個小女孩。”
謝及姒戰戰兢兢問道:“陛下說的賬,可是指當年的事……”
“當年什麽?”
“當年我父親誅裴氏滿門,我與您有婚約在身,卻袖手旁觀,未曾相救。”
裴望初輕笑,“朕還要謝你當年不救之恩。”
不救之恩……謝及姒雙手緩緩攏起,心中的猜測露出端倪:“難道是為了……為了……阿姊?”
裴望初說道:“朕知道你們姊妹一向不睦,這是你們的家事,朕不插手,但有一事,朕需過問。兩年前崔縉在建康劫走你阿姊,除了在外有州官掩護,在內是誰幫他往你阿姊的宅子裏安插的人手?”
謝及姒聞言神色一慌,不敢承認,“我不清楚……我隻是聽說阿姊的宅子著火了……”
鎮紙輕輕敲了敲青玉案,“朕沒耐心,要麽讓廷尉司帶你過去,好好審一審?”
謝及姒猛然想起了那幾位州官的下場,聽說被裴七郎抓去宅子裏,一個個刑訊逼供,然後一劍貫心。這比死在流放途中還可怕,謝及姒不敢再辯白,嚇得跪伏在地,顫聲將當初如何為崔縉逼迫、如何給崔縉出主意、如何為他往阿姊的宅邸中安排人手的事一一道來。
除了個別細節,倒是與裴望初派人查到的經過差不多。
正此時,顯陽宮的黃內侍躬身走近殿中,站在屏風外朝裴望初行禮,“皇後娘娘遣奴來問,聽說二姑娘入宮了,為何還不前往顯陽宮拜見。”
裴望初聲音轉和,“知道了,勞你們娘娘久等,謝二姑娘一會兒就過去。”
黃內侍唱喏退下,回顯陽宮複命去了。
裴望初隔著屏風望向謝及姒,溫聲道:“你阿姊就是太縱容你了,時至今日,還怕朕對你不利,急忙派人來保你。她不清楚你與崔縉一同算計她的事,見你孤苦無依,又帶著個女兒,說不定就想留你在宮中作伴。謝二姑娘,你怎麽想?”
謝及姒看不清他的臉,隻能揣摩他的語氣,這散漫溫和的態度似與當年在汝陽謝家時別無二致,她心中微微一動,生出隱秘的期冀,故而試探道:“我聽陛下的,若陛下想讓我留在宮裏,我便留下。”
屏風後傳來一聲輕笑,“依朕,想讓你死。”
謝及姒渾身一抖,心中瞬間涼透,她情知自己說錯了話,忙不迭磕頭請罪,“是我失言,請陛下寬恕,我再也不敢了!”
裴望初並不信她,他深知這樣自私寡恩的性子,一旦留在皇後身邊,必會埋下禍患。可皇後不忍殺她,他也不忍違逆,怕惹她生手足相殘的感傷。
他早已為謝及姒定下一個好去處,“洛陽城外嵩明寺是佛家清淨之地,朕可對紅塵之外的人網開一麵。若你餘生能安於佛前,為皇後祈福,朕可以饒你一命,倘你想要離開嵩明寺半步……你的頭一定會比你的腳先落地。”
謝及姒嚇得渾身顫抖,忙應聲道:“我記下了,會照陛下的話去做。”
“等會見了皇後,知道該如何回話嗎?”
“知道……”謝及姒斟酌著謹慎道:“我從前作孽無數,今已了悟,欲往嵩明寺悔過……今皇後娘娘盛情相留,隻會令我更加慚愧,還望娘娘放我出家,我將長伴青燈,為娘娘祈福。”
裴望初頗為滿意地點點頭,“往顯陽宮去吧,別讓她久等。”
謝及姒再拜起身,牽著柔柔往外走,尚未踏出殿門,裴望初又叫住了她。
她心中驟然一緊,轉身跪地。
“朕有一件舊物,想與謝二姑娘討回,”裴望初的聲音自屏風後傳來,“當年在汝陽時,朕曾將桐琴‘月出’贈與你,不知如今可否安在?”
謝及姒回想起來,當年裴七郎對她態度冷淡,但她記得他很珍愛這把琴,所以當他突然要將此琴贈與她時,謝及姒又驚又喜。她愛屋及烏,也十分喜歡此琴,直到謝裴兩家反目,她父親榮登帝位,裴氏闔族下獄,她才將此琴剪了弦,扔在千萼宮的府庫裏,再不曾碰過。
聽說在千萼宮,裴望初派人去找,他問謝及姒:“此琴弦緊如弓,音沉如塤,非你當年琴技所能駕馭,你可曾請過你阿姊為你調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