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朝會上發聲
穿越成太子之步步為營 作者:卿卿是婕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陛下,太子殿下在殿外求見!”杜公公彎腰低頭。
“讓他進來吧!”
皇帝沒有抬頭,似乎有看不完的奏章。
“諾!”
杜公公把腰又往下彎了彎,然後無聲的退了出去。
片刻過後,太子入內,自覺的跪下磕頭。
“平身!”皇帝依然沒有抬頭。
太子謝過後起身,視線飛快的從禦案上掃過。
一摞摞的全是奏折。
“除了請安,你是不會主動踏進這乾清宮半步,今日這太陽,可是打西邊出來了!”
皇帝雖然語速緩慢,音調不高,可傳進太子的耳朵,後背卻開始冒起了冷汗。
“兒臣是有事相求!”
一咬牙,太子把那些準備好的鋪墊統統拋到腦後,幹脆說起了實話。
皇帝輕輕的合上奏折,饒有興致的看向太子。
“說來聽聽,有什麽事能讓我們的太子為難?”
“兒臣想找父皇要幾名侍衛!”太子把腰快彎成了一隻蝦米。
“怎麽,有了親軍還不夠?”
皇帝的臉色依舊十分平靜,不過眼神中多了一絲探究。
“親軍需要慢慢籌備,在這期間,兒臣如果想出去訪查民情,實在是有些不便。”
腰,已經不能再彎了,腦袋都快抵到膝蓋了。
“你每次出宮,侍衛營都有安排侍衛護駕,何來的不便?”
“可每次,兒臣都是提心吊膽!”太子沒有絲毫猶豫。
“你,不信任侍衛?”皇帝的目光有些複雜。
“兒臣,隻信任父皇!”
說完後,太子慢慢的跪了下去。
乾清宮內,一人坐著,一人跪著,還有一位太監站在一旁如老僧入定。
三人長久的保持著這個姿勢。
也不知過了多久,皇帝雙手撐著扶手,緩緩起身。
此時杜公公也活了過來,急忙上前將皇帝扶住。
皇帝慢慢的走到太子的頭頂前麵,彎下腰,親自將他扶起。
“內務府已經查清,你在禦花園落水,是個意外。”
太子微微欠身,一言不發。
“不過難得你開口求朕,這一次,朕就如你所願。二十名侍衛,你自己去侍衛營挑選。”
說完後,皇帝還輕輕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侍衛營的侍衛,兒臣都不熟悉,還請父皇——”
說到這裏,太子的臉上露出了幾分為難。
這一舉動,讓皇帝龍顏大悅。
最後,是杜公公將太子送出了乾清宮。
慢慢的走下台階,金順急忙迎了上來。
太監麽,最會察言觀色,見太子的臉上帶著幾分笑意,金順也就變得生動起來。
“太子哥哥請留步!”
就在太子朝銅輦走去的時候,身後有聲音響起。
止步、轉身,隻見二皇子急匆匆的朝這邊走來。
臉上,有著掩飾不住的得意。
“你要是再走快一點,那些禦史們就有事情可做了。”
不管是敵是友,太子都有必要出聲提醒。
二皇子立刻調整了步伐。
上前,衝太子彎腰行禮,太子吩咐免禮。
“戶部公務繁忙,臣弟沒能去東宮探望,還望太子哥哥不要怪罪。”二皇子的表現無可挑剔。
太子大度的表示理解。
沒問他因何事進宮,讓二皇子的臉上閃過了一絲遺憾。
見太子打算轉身,二皇子又急忙替自己辯解起來。
意思隻有一個,那就是太子落水,純屬意外!
“內務府已調查清楚,確實就是個意外,你不必放在心上。”太子溫和的拍了拍他的手臂,
話音剛落,太子就慢慢轉身,朝銅輦走去。
二皇子彎腰恭送,心想該給劉總管準備一份大禮了。
很明顯,皇帝把太子的請求放在了心上,隔天,就有二十名侍衛前來東宮報到。
能當上侍衛,大多都是勳貴之後,用另一個時空的話來說,那就是根紅苗正。
據送他們前來的太監介紹,這二十名侍衛都是皇帝親自挑選,最差的,都是三等侍衛。
侍衛分四個等級,分別是一、二、三等和普通侍衛。
三等侍衛,放出去就是五品官!
二十名侍衛跪在太子麵前,靜靜的等待著太子的訓示。
他們是皇帝親自挑選出來,並且明確告訴他們,以後太子殿下就是他們唯一的主人。
誰知太子一句話也沒有說,隻是上前將他們挨個扶起,還溫和的問了問他們的名字。
領頭的是位一等侍衛,太子在聽到他的名字後,直接愣在了原地。
常遇春!
常遇春也十分納悶,不知這位太子殿下為何在聽到自己的名字後,會有如此大的反應。
好在尊貴的太子殿下很快調整過來,他微笑著拍了拍常遇春的肩膀,很是勉勵了幾句。
等到將所有的侍衛扶起,太子走上台階,回到正中間的椅子上坐下。
“以後,孤的性命就交給你們了!”太子的聲音溫和的響起。
所有的侍衛齊刷刷的跪下,口稱願為殿下效死!
太子溫和的讓大家起身。
這些人一來,就自動接管了東宮的防衛。
等到安排完畢,常遇春回到大廳向太子稟告。
太子聽後微微點頭,隨後問起了他的情況。
常遇春,家中獨子,父親早亡,降一等襲了男爵!
隻有這種沒有家族牽絆的侍衛,才能將所有的精力放在他護衛的主人身上。
太子十分滿意,第一次對皇帝生出了幾分感激。
當夜,太子睡得無比香甜。
身邊雖然多出了許多人,可太子的生活並沒有什麽變化,每日上午去乾清宮請安,然後就直接回到東宮,閉門不出。
等到韓尚書又到東宮盡職盡責的勸諫了兩次,朝會如期到來。
梁王再次請立世子!
十日之內上了兩道奏折,朝中大佬認為情況緊急,懇請皇帝特事特辦。
諸位皇子在一旁附和。
皇帝把目光投向太子,征求太子的意見。
太子在二皇子鄙夷的目光中緩緩起身。
先向皇帝彎腰行禮,禮儀讓人挑不出半點毛病。
“這些年,梁國的界碑一再向北邊移動,為何突然間,局勢就變得如此嚴峻?”
太子看向諸位學士,目光一如既往的溫和。
“戰局瞬息萬變,沒有誰有絕對的把握!”
回話的是鄭學士,負責工部和兵部。
“就算偶有失利,可梁國有十萬鐵騎,還有二十萬黑水軍。去年的奏折裏,梁王還說部落裏高過車輪的男子已不足十萬,十萬牧民對三十萬精銳,這仗怎麽打也不會輸吧?”
“殿下,是在質疑梁王?”
就在諸位大佬陷入沉默的時候,一個聲音幽幽的響起。
“讓他進來吧!”
皇帝沒有抬頭,似乎有看不完的奏章。
“諾!”
杜公公把腰又往下彎了彎,然後無聲的退了出去。
片刻過後,太子入內,自覺的跪下磕頭。
“平身!”皇帝依然沒有抬頭。
太子謝過後起身,視線飛快的從禦案上掃過。
一摞摞的全是奏折。
“除了請安,你是不會主動踏進這乾清宮半步,今日這太陽,可是打西邊出來了!”
皇帝雖然語速緩慢,音調不高,可傳進太子的耳朵,後背卻開始冒起了冷汗。
“兒臣是有事相求!”
一咬牙,太子把那些準備好的鋪墊統統拋到腦後,幹脆說起了實話。
皇帝輕輕的合上奏折,饒有興致的看向太子。
“說來聽聽,有什麽事能讓我們的太子為難?”
“兒臣想找父皇要幾名侍衛!”太子把腰快彎成了一隻蝦米。
“怎麽,有了親軍還不夠?”
皇帝的臉色依舊十分平靜,不過眼神中多了一絲探究。
“親軍需要慢慢籌備,在這期間,兒臣如果想出去訪查民情,實在是有些不便。”
腰,已經不能再彎了,腦袋都快抵到膝蓋了。
“你每次出宮,侍衛營都有安排侍衛護駕,何來的不便?”
“可每次,兒臣都是提心吊膽!”太子沒有絲毫猶豫。
“你,不信任侍衛?”皇帝的目光有些複雜。
“兒臣,隻信任父皇!”
說完後,太子慢慢的跪了下去。
乾清宮內,一人坐著,一人跪著,還有一位太監站在一旁如老僧入定。
三人長久的保持著這個姿勢。
也不知過了多久,皇帝雙手撐著扶手,緩緩起身。
此時杜公公也活了過來,急忙上前將皇帝扶住。
皇帝慢慢的走到太子的頭頂前麵,彎下腰,親自將他扶起。
“內務府已經查清,你在禦花園落水,是個意外。”
太子微微欠身,一言不發。
“不過難得你開口求朕,這一次,朕就如你所願。二十名侍衛,你自己去侍衛營挑選。”
說完後,皇帝還輕輕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侍衛營的侍衛,兒臣都不熟悉,還請父皇——”
說到這裏,太子的臉上露出了幾分為難。
這一舉動,讓皇帝龍顏大悅。
最後,是杜公公將太子送出了乾清宮。
慢慢的走下台階,金順急忙迎了上來。
太監麽,最會察言觀色,見太子的臉上帶著幾分笑意,金順也就變得生動起來。
“太子哥哥請留步!”
就在太子朝銅輦走去的時候,身後有聲音響起。
止步、轉身,隻見二皇子急匆匆的朝這邊走來。
臉上,有著掩飾不住的得意。
“你要是再走快一點,那些禦史們就有事情可做了。”
不管是敵是友,太子都有必要出聲提醒。
二皇子立刻調整了步伐。
上前,衝太子彎腰行禮,太子吩咐免禮。
“戶部公務繁忙,臣弟沒能去東宮探望,還望太子哥哥不要怪罪。”二皇子的表現無可挑剔。
太子大度的表示理解。
沒問他因何事進宮,讓二皇子的臉上閃過了一絲遺憾。
見太子打算轉身,二皇子又急忙替自己辯解起來。
意思隻有一個,那就是太子落水,純屬意外!
“內務府已調查清楚,確實就是個意外,你不必放在心上。”太子溫和的拍了拍他的手臂,
話音剛落,太子就慢慢轉身,朝銅輦走去。
二皇子彎腰恭送,心想該給劉總管準備一份大禮了。
很明顯,皇帝把太子的請求放在了心上,隔天,就有二十名侍衛前來東宮報到。
能當上侍衛,大多都是勳貴之後,用另一個時空的話來說,那就是根紅苗正。
據送他們前來的太監介紹,這二十名侍衛都是皇帝親自挑選,最差的,都是三等侍衛。
侍衛分四個等級,分別是一、二、三等和普通侍衛。
三等侍衛,放出去就是五品官!
二十名侍衛跪在太子麵前,靜靜的等待著太子的訓示。
他們是皇帝親自挑選出來,並且明確告訴他們,以後太子殿下就是他們唯一的主人。
誰知太子一句話也沒有說,隻是上前將他們挨個扶起,還溫和的問了問他們的名字。
領頭的是位一等侍衛,太子在聽到他的名字後,直接愣在了原地。
常遇春!
常遇春也十分納悶,不知這位太子殿下為何在聽到自己的名字後,會有如此大的反應。
好在尊貴的太子殿下很快調整過來,他微笑著拍了拍常遇春的肩膀,很是勉勵了幾句。
等到將所有的侍衛扶起,太子走上台階,回到正中間的椅子上坐下。
“以後,孤的性命就交給你們了!”太子的聲音溫和的響起。
所有的侍衛齊刷刷的跪下,口稱願為殿下效死!
太子溫和的讓大家起身。
這些人一來,就自動接管了東宮的防衛。
等到安排完畢,常遇春回到大廳向太子稟告。
太子聽後微微點頭,隨後問起了他的情況。
常遇春,家中獨子,父親早亡,降一等襲了男爵!
隻有這種沒有家族牽絆的侍衛,才能將所有的精力放在他護衛的主人身上。
太子十分滿意,第一次對皇帝生出了幾分感激。
當夜,太子睡得無比香甜。
身邊雖然多出了許多人,可太子的生活並沒有什麽變化,每日上午去乾清宮請安,然後就直接回到東宮,閉門不出。
等到韓尚書又到東宮盡職盡責的勸諫了兩次,朝會如期到來。
梁王再次請立世子!
十日之內上了兩道奏折,朝中大佬認為情況緊急,懇請皇帝特事特辦。
諸位皇子在一旁附和。
皇帝把目光投向太子,征求太子的意見。
太子在二皇子鄙夷的目光中緩緩起身。
先向皇帝彎腰行禮,禮儀讓人挑不出半點毛病。
“這些年,梁國的界碑一再向北邊移動,為何突然間,局勢就變得如此嚴峻?”
太子看向諸位學士,目光一如既往的溫和。
“戰局瞬息萬變,沒有誰有絕對的把握!”
回話的是鄭學士,負責工部和兵部。
“就算偶有失利,可梁國有十萬鐵騎,還有二十萬黑水軍。去年的奏折裏,梁王還說部落裏高過車輪的男子已不足十萬,十萬牧民對三十萬精銳,這仗怎麽打也不會輸吧?”
“殿下,是在質疑梁王?”
就在諸位大佬陷入沉默的時候,一個聲音幽幽的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