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親軍!


    五千禁衛!


    再加上禮部的大小官員,六千多人在太子殿下的帶領下,前往邊界迎接鄭王。


    平穩的政權交接,原本是件無比繁瑣的大事,可鄭王的迫不及待,又讓它變得十分簡單。


    把一切都交給丞相處理,鄭王帶著家眷、護衛和財物,在朝廷禁軍的護送下,借道吳國,朝京師進發。


    吳國同鄭國數代聯姻,與魯國相比,他自然是更信任吳國一些。


    借這個機會,太子將韓尚書召進銅輦,向他谘詢起朝廷的政治局勢。


    與另一時空的明朝有些類似,皇帝也是利用太監,同整個官僚體係博弈。


    隻不過另一時空的是司禮監,這裏,則是內務府。


    內閣的學士們都是一品,位高權重,首輔更是能做到隻手遮天。


    像韓尚書這種另類,兩百餘年間,也就隻出了那麽三五位。


    如今的內務府總管深得皇帝信任,而且手腕了得,同首輔杜青林數次交鋒,雙方各有勝負。


    除了他們,朝中還有第三股勢力。


    貴族!


    這裏的貴族,指的是皇族和世襲罔替的勳爵,韓尚書雖然也是侯爵,不過等到他的兒子襲爵,就變成了伯爵。


    這種有很多,實際上是被核心的貴族團體排斥在外的。


    貴族,是皇帝最忠實的支持者,他們利用兩百多年來經營的人脈,在暗地裏影響著朝局。


    太子聽後沉思良久,隨後請教韓尚書,如何才能成為一位合格的太子。


    “殿下已經做得極為出色!”韓尚書發出了由衷的感歎。


    “其實,孤想問的是,如何在東宮實現自己的抱負。”


    說完後,太子微微一笑。


    他口中的抱負,自然指的是政治抱負!


    這話有些大膽,就算韓尚書曆經風雨,也是心中一驚。


    “陛下的抱負,就是殿下的抱負!”沉吟片刻,韓尚書衝太子拱手彎腰。


    這回答四平八穩,太子聽後心中一歎!


    不過轉念一想,如果自己是韓尚書,說不定會給出同樣的回複。


    “殿下隻要毫無保留的支持陛下,就是在實現自己的抱負。”


    看出太子的失望,韓尚書又補充了兩句。


    乍一聽,這兩句同上兩句沒什麽區別,不過太子仔細品味了一番後,還是琢磨出一點不一樣的東西。


    衝韓尚書拱手,謝過他的提點。


    韓尚書急忙彎腰還禮。


    走的是官道,走一路,聊一路,倒也不覺得路途漫長。


    沿途的官員早就收到了消息,一個個早早的守在官道旁邊,等著太子的接見。


    在韓尚書的建議下,太子一個都沒有見,隻是派金順溫言撫慰。


    金順是東宮的總管,等到達邊界時,這家夥可是狠狠的發了一筆橫財。


    時間,都提前經過精確的計算,雙方應該同一天到達。


    不過,鄭王那邊出現了一點意外。


    說簡單點,就是兩個字:


    遇刺!


    一進入吳國境內,吳王就派出大軍跟在後麵,等到接近吳國都城,吳王親自出城送別。


    二人是總角之交,此番一別,估計再無相見之日。


    現場老淚橫飛!


    沒想到,當夜有刺客入營,直奔鄭王的營帳。


    人數不多,不過從他們割斷禁軍脖子的手法來看,這些人都是高手中的高手。


    一路殺進去,如入無人之境!


    最後,還是帳外的太監將他們攔下。


    五對一,都沒能將他們留下,可見這些刺客的凶悍。


    吳王就住在營中,等他帶著大批護衛趕到,刺客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吳王大怒!


    這裏是吳國,又靠近吳國的都城,鄭王要是出了事,吳王難逃幹係。


    為撇清幹係,吳王親自將鄭王送至邊界。


    一路上戒備森嚴,速度自然就慢了下來。


    等見到溫潤如玉的太子,太子已在邊界住了兩日。


    等待的太子沒有絲毫不悅,在自己的營帳設宴款待。


    太子是儲君,位在親王諸侯之上,不過除了完成那一套繁瑣的禮節,太子表現出一貫的平易近人,讓鄭王和吳王十分滿意。


    等到進入營帳,太子把自己的姿態放得更低。


    正中間自然是太子的位子,左側坐著鄭王與吳王,右側坐著韓尚書。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鄭王入朝後,一定會受到皇帝的重用。鄭王自己也十分清楚,所以在韓尚書麵前,就沒有擺出諸侯的架子。


    同僚麽,一團和氣自然是最好不過!


    前幾杯都是客氣,無非是祝陛下萬壽無疆,天下風調雨順。


    等到進入正題,太子揮退眾人,隻有他們四人留在帳內。


    吳王詳細匯報了鄭王遇刺的調查結果,隨後委婉表示此事與自己無關。


    “可惡!”太子聽後,一掌擊在案上。


    其餘三人都把目光投向太子。


    “刺客膽大妄為,居然想一箭雙雕!”太子臉色冰冷。


    鄭王和韓尚書都是心裏一愣,吳王則是麵上一喜。


    才短短一兩個時辰,吳王對太子的印象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前從京師傳來的消息,太子性格乖張,不過今日一見——


    傳言誤人啊!


    吳王舉杯,謝過太子的維護。


    此時鄭王與韓尚書也反應過來,衝太子舉起了酒杯。


    次日啟程,吳王留下了十幾輛馬車。


    太子請鄭王上了自己的銅輦。


    這種行為原本是不合禮製的。不過見韓尚書都上了銅輦,禮部的官員一個個都隻能裝聾作啞。


    鄭王表現得受寵若驚。


    幾十年的諸侯王,怎能不知道太子的用意,不等太子開口,鄭王就主動說了起來。


    談的,大多都是諸侯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


    太子聽得十分認真,偶爾問上一句。


    提及魯國時,太子明顯感覺到鄭王的敵意。


    “魯國有數萬水軍,為何無法徹底消滅海盜?”


    等鄭王喝下一杯茶,太子緩緩開口。


    “養寇自重而已!”鄭王說完後冷哼了一聲。


    “養寇自重?”太子微微皺眉。


    “吳國與魯國靠海,海貿、曬鹽,算是寶地中的寶地,分封的時候,吳國貢賦兩成,魯國貢賦三成。”


    說到這裏,鄭王閉口不言。


    太子恍然大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成太子之步步為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卿卿是婕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卿卿是婕妤並收藏穿越成太子之步步為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