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殿上議越王
穿越成太子之步步為營 作者:卿卿是婕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金鑾殿上,二皇子讓出了首位。
鄭王這是第一次參加朝會,心中感慨萬千。
三日前,鄭王的老來子夭折,他的小妾承受不住打擊,也隨之而去。
這種情況下,頭發花白的鄭王還能出現在殿內,不得不讓大家肅然起敬。
就連皇帝,也溫言撫慰了幾句。
鄭王彎腰謝過。
今日的議題,從賑災開始。
有了錢財,內閣就要從容許多,杜學士說得頭頭是道。
二皇子悄悄看了太子一眼,太子神色如常。
不過,二皇子總覺得麵容沉靜的太子,散發著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琢磨許久,二皇子的心中突然靈光乍現。
不以為然!
太子對賑災的條陳不以為然!
一股憤怒的情緒瞬間在他的全身蔓延。
這些條陳裏麵,有著二皇子熬更守夜的心血。
論及諸侯事務,二皇子自歎弗如,可涉及地方,二皇子認為自己在戶部這兩年多的時間,可沒有白白浪費。
這些條陳,內閣提前同內務府溝通過,內務府自然沒有意見。
二皇子更不會有意見!
鄭王是第一次上朝,三皇子、四皇子同其他議政王一向保持沉默。
皇帝沒有征求太子的意見,賑災的條陳就這麽敲定。
第二項議題,就是鄭國,也就是目前江東省巡撫的人選。
內閣擬定了幾個人選,不過看皇帝的表情就知道,這位天底下最尊貴的人物,對幾位候選人是不滿意的。
幾位人選分別來自不同的陣營,首輔的門生,排在最前麵。
“江東位於吳國與魯國之間,與其他幾省有諸多不同。”
皇帝坐在高高的龍椅上,緩緩開口。
整個金鑾殿除了皇帝威嚴的聲音,再無一絲雜音。
“江東巡撫,一手抓軍政,一手抓民政,你們的人選,主管民政已綽綽有餘,不過涉及軍事,就略顯不足。”
這是事實,諸位大佬高呼“陛下聖明!”
“鄭親王!”皇帝看向鄭王。
“臣在!”鄭王衝皇帝拱手彎腰。
“王運貞,如何?”皇帝開口問道。
王運貞,鄭國相,鄭王心腹,目前正在配合朝廷接收。
“倒是文武全才,不過——”鄭王有些猶豫。
“沒有不過,既然鄭親王評價他是文武全才,那江東的第一任巡撫就是他了。”皇帝乾坤獨斷。
一眾大佬再次低頭,稱頌“皇帝聖明!”
第三項議題,與諸侯有關。
越王即將入朝覲見!
越國,位於帝國西南,替帝國震懾南邊的宵小。
同時,越國也是九大諸侯之一。
諸侯每五年朝覲一次,越王是今年最後前來的諸侯。
從內閣幾位學士的表現來看,用如臨大敵來形容也不為過。
五年前,越王醉酒後在金鑾殿撒尿,當時的禮部尚書大怒,下令將越王關入禮部醒酒,結果在宮門口與越王的護衛對峙,差點就在皇宮外上演一場混戰。
越王居然在馬車上呼呼大睡。
第二天醒來,越王居然就這麽揚長而去。
數千禁軍,無一人敢上前阻攔。
雖然越王在相國的勸說下,上了請罪的折子,不過朝廷的顏麵,早已丟得幹幹淨淨。
如今,越王再次大搖大擺的前來,朝廷怎能不陷入緊張的狀態?
這是滿朝文武的奇恥大辱,韓尚書當時同太子提及此事的時候,滿臉的憤恨。
撇開立場不談,太子倒是覺得這位越王是個妙人。
如果用另一個時空的話來描述:
就喜歡你這種既看不慣我,又幹不掉我的模樣!
不過既然自己穿越到了太子的身上,現任的禮部尚書又是自己人,太子自然不會允許這種事情再次發生。
主動請纓,負責接待越王!
滿殿的大佬,無不愕然!
皇帝注視著太子,給他改變主意的機會。
“越王鎮守南疆,幾十年來經曆大小戰事無數,兒臣也想借此機會,當麵向越王請教一下對付蠻人的策略。”
太子說完後,一撩下擺跪了下去。
皇帝起身,緩緩走下台階,然後彎腰將太子扶起。
滿眼都是看吾家千裏駒的欣慰。
散朝後,鄭王被皇帝請到乾清宮說話,韓尚書急匆匆走到太子身旁。
“殿下糊塗啊!”
等到了空曠的廣場,韓尚書見諸位大佬都已走遠,麵帶憂慮的歎道。
“這麽好的機會,你總不能讓孤視而不見吧!”太子殿下依舊是溫潤如玉。
“機會?什麽機會?”
“當然是賺錢的機會,你又不是不知道孤最近有多窮!”
修建城堡的事情,韓尚書自然是知情的。
不僅韓尚書知道,估計整個京城都已經傳開了。
有禦史已經在摩拳擦掌,準備利用這件事讓自己名揚天下。
對這種勞民傷財的行為,韓尚書的內心其實是不支持的,不過綜合太子的表現,他猜測太子恐怕是別有深意,所以也就裝作不知。
“殿下,賺錢的機會很多,這件事稍有不慎,可是會讓殿下的形象受損啊!”
韓尚書跟在後麵,苦苦相勸。
“其實,也不全是為了賺錢!”等到了銅輦旁邊,太子慢慢的停下了腳步。
韓尚書抬頭注視著太子,想聽他還有些什麽說辭。
“你是禮部尚書,萬一越王這次再做出什麽出格的舉動,你就得第一時間遞上辭呈。孤身邊難得有個聊得來的,怎麽舍得放你離開京城?”
如果不是韓尚書的年紀在那裏擺著,太子還想伸手拍拍他的肩膀。
韓尚書愣在原地。
饒是他宦海沉浮數十年,臉上也慢慢的露出了感動的神色。
為了越王的事情,最近他已經夜不能寐。
上一任的禮部尚書,送走越王後立刻上了辭呈,雖然沒有離京,可從未踏出府邸半步。
去年,人已經沒了!
他一走,家人立刻變賣府邸,然後搬出了皇城。
可以預見的是,他們家族想要再次在皇城立足,至少也得要經營數代。
韓尚書的長子,從翰林院出來後轉任地方,目前已是一省的布政使,前途大好。
如果韓尚書步了前任的後塵,哪怕是還有侯爵的爵位,同樣會慢慢的走向衰落。
數十年的奮鬥,不就是希望韓家能成為百年望族?
整整衣衫,韓尚書衝太子深深的拜了下去!
鄭王這是第一次參加朝會,心中感慨萬千。
三日前,鄭王的老來子夭折,他的小妾承受不住打擊,也隨之而去。
這種情況下,頭發花白的鄭王還能出現在殿內,不得不讓大家肅然起敬。
就連皇帝,也溫言撫慰了幾句。
鄭王彎腰謝過。
今日的議題,從賑災開始。
有了錢財,內閣就要從容許多,杜學士說得頭頭是道。
二皇子悄悄看了太子一眼,太子神色如常。
不過,二皇子總覺得麵容沉靜的太子,散發著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琢磨許久,二皇子的心中突然靈光乍現。
不以為然!
太子對賑災的條陳不以為然!
一股憤怒的情緒瞬間在他的全身蔓延。
這些條陳裏麵,有著二皇子熬更守夜的心血。
論及諸侯事務,二皇子自歎弗如,可涉及地方,二皇子認為自己在戶部這兩年多的時間,可沒有白白浪費。
這些條陳,內閣提前同內務府溝通過,內務府自然沒有意見。
二皇子更不會有意見!
鄭王是第一次上朝,三皇子、四皇子同其他議政王一向保持沉默。
皇帝沒有征求太子的意見,賑災的條陳就這麽敲定。
第二項議題,就是鄭國,也就是目前江東省巡撫的人選。
內閣擬定了幾個人選,不過看皇帝的表情就知道,這位天底下最尊貴的人物,對幾位候選人是不滿意的。
幾位人選分別來自不同的陣營,首輔的門生,排在最前麵。
“江東位於吳國與魯國之間,與其他幾省有諸多不同。”
皇帝坐在高高的龍椅上,緩緩開口。
整個金鑾殿除了皇帝威嚴的聲音,再無一絲雜音。
“江東巡撫,一手抓軍政,一手抓民政,你們的人選,主管民政已綽綽有餘,不過涉及軍事,就略顯不足。”
這是事實,諸位大佬高呼“陛下聖明!”
“鄭親王!”皇帝看向鄭王。
“臣在!”鄭王衝皇帝拱手彎腰。
“王運貞,如何?”皇帝開口問道。
王運貞,鄭國相,鄭王心腹,目前正在配合朝廷接收。
“倒是文武全才,不過——”鄭王有些猶豫。
“沒有不過,既然鄭親王評價他是文武全才,那江東的第一任巡撫就是他了。”皇帝乾坤獨斷。
一眾大佬再次低頭,稱頌“皇帝聖明!”
第三項議題,與諸侯有關。
越王即將入朝覲見!
越國,位於帝國西南,替帝國震懾南邊的宵小。
同時,越國也是九大諸侯之一。
諸侯每五年朝覲一次,越王是今年最後前來的諸侯。
從內閣幾位學士的表現來看,用如臨大敵來形容也不為過。
五年前,越王醉酒後在金鑾殿撒尿,當時的禮部尚書大怒,下令將越王關入禮部醒酒,結果在宮門口與越王的護衛對峙,差點就在皇宮外上演一場混戰。
越王居然在馬車上呼呼大睡。
第二天醒來,越王居然就這麽揚長而去。
數千禁軍,無一人敢上前阻攔。
雖然越王在相國的勸說下,上了請罪的折子,不過朝廷的顏麵,早已丟得幹幹淨淨。
如今,越王再次大搖大擺的前來,朝廷怎能不陷入緊張的狀態?
這是滿朝文武的奇恥大辱,韓尚書當時同太子提及此事的時候,滿臉的憤恨。
撇開立場不談,太子倒是覺得這位越王是個妙人。
如果用另一個時空的話來描述:
就喜歡你這種既看不慣我,又幹不掉我的模樣!
不過既然自己穿越到了太子的身上,現任的禮部尚書又是自己人,太子自然不會允許這種事情再次發生。
主動請纓,負責接待越王!
滿殿的大佬,無不愕然!
皇帝注視著太子,給他改變主意的機會。
“越王鎮守南疆,幾十年來經曆大小戰事無數,兒臣也想借此機會,當麵向越王請教一下對付蠻人的策略。”
太子說完後,一撩下擺跪了下去。
皇帝起身,緩緩走下台階,然後彎腰將太子扶起。
滿眼都是看吾家千裏駒的欣慰。
散朝後,鄭王被皇帝請到乾清宮說話,韓尚書急匆匆走到太子身旁。
“殿下糊塗啊!”
等到了空曠的廣場,韓尚書見諸位大佬都已走遠,麵帶憂慮的歎道。
“這麽好的機會,你總不能讓孤視而不見吧!”太子殿下依舊是溫潤如玉。
“機會?什麽機會?”
“當然是賺錢的機會,你又不是不知道孤最近有多窮!”
修建城堡的事情,韓尚書自然是知情的。
不僅韓尚書知道,估計整個京城都已經傳開了。
有禦史已經在摩拳擦掌,準備利用這件事讓自己名揚天下。
對這種勞民傷財的行為,韓尚書的內心其實是不支持的,不過綜合太子的表現,他猜測太子恐怕是別有深意,所以也就裝作不知。
“殿下,賺錢的機會很多,這件事稍有不慎,可是會讓殿下的形象受損啊!”
韓尚書跟在後麵,苦苦相勸。
“其實,也不全是為了賺錢!”等到了銅輦旁邊,太子慢慢的停下了腳步。
韓尚書抬頭注視著太子,想聽他還有些什麽說辭。
“你是禮部尚書,萬一越王這次再做出什麽出格的舉動,你就得第一時間遞上辭呈。孤身邊難得有個聊得來的,怎麽舍得放你離開京城?”
如果不是韓尚書的年紀在那裏擺著,太子還想伸手拍拍他的肩膀。
韓尚書愣在原地。
饒是他宦海沉浮數十年,臉上也慢慢的露出了感動的神色。
為了越王的事情,最近他已經夜不能寐。
上一任的禮部尚書,送走越王後立刻上了辭呈,雖然沒有離京,可從未踏出府邸半步。
去年,人已經沒了!
他一走,家人立刻變賣府邸,然後搬出了皇城。
可以預見的是,他們家族想要再次在皇城立足,至少也得要經營數代。
韓尚書的長子,從翰林院出來後轉任地方,目前已是一省的布政使,前途大好。
如果韓尚書步了前任的後塵,哪怕是還有侯爵的爵位,同樣會慢慢的走向衰落。
數十年的奮鬥,不就是希望韓家能成為百年望族?
整整衣衫,韓尚書衝太子深深的拜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