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為兄弟謀劃
穿越成太子之步步為營 作者:卿卿是婕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皇子成婚,封爵平郡王!
聽到平郡王三字,太子心中一愣。
在另一時空的某個朝代,平郡王可是鐵帽子王,世襲罔替。
這次封爵在意料之中,沒有引起廣泛的轟動,甚至坊間對換俘的關注,都還要更多一些。
郡王,沒有上朝議政的先例,三皇子在得到一個王爵的同時,也就永久喪失了參與朝會的資格。
現實,往往就是這麽殘酷!
皇帝對待宗室的態度,防範多於利用,但是像這種連封爵都如此苛刻,不管在這個時空,還是另一時空,都十分罕見。
不過,既然打算將他們一輩子圈養起來,又為何要給他們兩年多的時間參與政務?
太子著實有些費解!
借著向皇帝請示關於三皇子,不,平郡王的安排,太子彎腰請教。
“太子一向聰慧過人,怎會連這件事情都想不透徹?”
皇帝表情和藹,目光溫和。
“兒臣愚笨!”
請教,自然得有請教的態度,太子把腰又往下彎了彎。
“皇子十六,就要開府出宮。少年心性,如果沒有差事,又沒了約束,大多都會恣意妄為。”
“讓他們接觸兩年的政務,一來可以磨練心智,讓他們盡快成熟;二來也能讓他們明白朝堂上的險惡,免得將來被當作槍使還不自知。”
“最重要的,是給他們留下一線希望!”
“希望?”
太子抬頭看向皇帝,滿臉的疑惑。
“他們這兩年的表現,都會被內閣和內務府如實記下,以供你將來封賞。”皇帝的目光慢慢的變得有些深邃。
太子沉吟片刻,表示不妥!
“有何不妥?”
“如果他們想指望兒臣的封賞,恐怕要失望了!”太子微微皺眉。
皇帝聽後,目光中多了一絲探究。
“兒臣打算做古往今來,在位時間最長的太子,臣弟們的願望,兒臣會竭盡全力讓他們落空。”
太子表現得落落大方,心懷坦蕩!
皇帝大笑不止!
“用這種方式替兄弟們討賞,倒也新穎!”
好不容易收了笑,皇帝發出了兩句感慨。
“兒臣說的全是肺腑之言!”
見皇帝心情愉悅,太子主動上前,站到皇帝身後,伸出雙手開始捏肩捶背。
“你打算把老三放到哪裏?”
皇帝閉上雙眼,緩緩開口。
“內務府!”
“你說什麽?”皇帝剛剛閉上的眼睛,又猛的睜開。
“內務府!”
皇帝的反應在太子的預料之中,他雙手不停,語氣十分平靜的重複了一遍。
“你不怕養虎為患?”
“他是龍子,哪裏又變成了老虎?”太子的神情十分輕鬆。
“龍子?龍子一旦能呼風喚雨,就會張牙舞爪!”
一邊說著,皇帝一邊又輕輕的閉上了雙眼。
“三弟去內務府,隻帶上一雙眼睛和一對耳朵。他們商議的任何事情都可以旁聽,也可以調閱內務府的任何卷宗,不過僅此而已,不發表任何意見!”
“不要繞圈子,你到底想幹什麽?”
透過現象,皇帝準確的抓住了本質。
太子沒有立刻回答,而是看了杜公公一眼。
皇帝像是腦後長了眼睛,讓太子不要東張西望。
“你是儲君,謹慎是對的,不過過分的謹小慎微,會讓你失了上位者的氣度!”
最後幾句,皇帝說得語重心長。
太子繞回到前麵,恭恭敬敬的彎腰,謝過皇帝的教誨。
“繼續按,不要停!”皇帝溫和的下令。
太子急忙上前,繼續獻上自己的孝心。
“兒臣是為了防止內務府同內閣沆瀣一氣!”
不等皇帝再次詢問,太子輕聲回話。
“沆瀣一氣?你是太子,措辭要嚴謹!”
“是!”太子乖乖應下。
“你是有所發現?”
“不!兒臣是未雨綢繆!”
“為何?”
“以杜學士的手腕,兒臣怕劉總管遲早都會屈服!”
“內務府總管,由朕直接任命,杜青林再厲害,他也無法撼動劉雲逸!”皇帝對太子的擔憂不以為然。
“父皇,聽說——聽說——”
“吞吞吐吐的,成何體統?”皇帝低聲嗬斥。
“父皇,聽說一月之內,劉總管已經被申斥了三回?”
說完後,太子自覺的退到一旁,垂手低頭。
皇帝緩緩睜眼,看向太子的眼神十分複雜。
“你對朕這乾清宮,還真是關心得很!”從皇帝的語氣中辨不出喜怒。
太子聽後,心中一歎!
帝王,就是帝王,哪怕上一刻還沉浸在親情之中,隻要察覺出異樣,下一刻就會用龍鱗護住全身。
“劉總管上次來東宮請罪,兒臣見他有些心不在焉,刨根問底問出來的!”
該解釋的,還得解釋清楚,要是讓皇帝心生疑竇,無異於是在自掘墳墓。
“請罪?”
“二弟府上的侍衛失蹤,孤請慎刑司去查,一直沒有進展,劉總管這才特意前來。”
“你倒是個操心的!”
皇帝點評一句,依舊喜怒莫辨。
“聽說侍衛是在清淨寺附近失蹤,兒臣就多問了幾句。”
“清淨寺?與你何幹?”
“聽說清淨寺極為靈驗,兒臣想去為母後祈福!”
太子口中的母後,指的是自己的生母。
皇帝沉默半晌,揮揮手讓太子退下。
“那三弟的差事?”太子想起皇帝還沒有給出明確的意見。
“準了!”
太子心中大喜!
規規矩矩的行禮,起身退出,還是杜公公相送。
今日太子無事,杜公公將太子送至殿外,然後微微躬身,等太子遠去後,又立刻返回到殿內。
“太子今日的表現,你怎麽看?”皇帝已起身在殿內踱步。
“奴婢愚鈍!”杜公公在一旁彎腰低頭。
“就這麽一會功夫,就做了兩次試探,朕弱冠之年,可沒有他的這份心機!”
皇帝早已習慣了杜公公的回答,慢慢的說了起來。
像在自言自語,又像是特意說給杜公公聽的。
誰知道?天知道!
“奴婢不明白!”杜公公把腰又往下彎了彎。
“借著老三的差事,先是試探朕對劉雲逸的態度,然後又順勢提到清淨寺,嗬嗬——”
杜公公一言不發。
“杜芳!”
“奴婢在!”
“一定要收拾幹淨!”
“諾!”
“劉雲逸那裏,賞黃金百兩,表彰其盡忠職守!”
“諾!”
“其他幾位副總管,都給朕好好查查!”
“諾!”
“記住,不要打草驚蛇!”
“諾!”
————
聽到平郡王三字,太子心中一愣。
在另一時空的某個朝代,平郡王可是鐵帽子王,世襲罔替。
這次封爵在意料之中,沒有引起廣泛的轟動,甚至坊間對換俘的關注,都還要更多一些。
郡王,沒有上朝議政的先例,三皇子在得到一個王爵的同時,也就永久喪失了參與朝會的資格。
現實,往往就是這麽殘酷!
皇帝對待宗室的態度,防範多於利用,但是像這種連封爵都如此苛刻,不管在這個時空,還是另一時空,都十分罕見。
不過,既然打算將他們一輩子圈養起來,又為何要給他們兩年多的時間參與政務?
太子著實有些費解!
借著向皇帝請示關於三皇子,不,平郡王的安排,太子彎腰請教。
“太子一向聰慧過人,怎會連這件事情都想不透徹?”
皇帝表情和藹,目光溫和。
“兒臣愚笨!”
請教,自然得有請教的態度,太子把腰又往下彎了彎。
“皇子十六,就要開府出宮。少年心性,如果沒有差事,又沒了約束,大多都會恣意妄為。”
“讓他們接觸兩年的政務,一來可以磨練心智,讓他們盡快成熟;二來也能讓他們明白朝堂上的險惡,免得將來被當作槍使還不自知。”
“最重要的,是給他們留下一線希望!”
“希望?”
太子抬頭看向皇帝,滿臉的疑惑。
“他們這兩年的表現,都會被內閣和內務府如實記下,以供你將來封賞。”皇帝的目光慢慢的變得有些深邃。
太子沉吟片刻,表示不妥!
“有何不妥?”
“如果他們想指望兒臣的封賞,恐怕要失望了!”太子微微皺眉。
皇帝聽後,目光中多了一絲探究。
“兒臣打算做古往今來,在位時間最長的太子,臣弟們的願望,兒臣會竭盡全力讓他們落空。”
太子表現得落落大方,心懷坦蕩!
皇帝大笑不止!
“用這種方式替兄弟們討賞,倒也新穎!”
好不容易收了笑,皇帝發出了兩句感慨。
“兒臣說的全是肺腑之言!”
見皇帝心情愉悅,太子主動上前,站到皇帝身後,伸出雙手開始捏肩捶背。
“你打算把老三放到哪裏?”
皇帝閉上雙眼,緩緩開口。
“內務府!”
“你說什麽?”皇帝剛剛閉上的眼睛,又猛的睜開。
“內務府!”
皇帝的反應在太子的預料之中,他雙手不停,語氣十分平靜的重複了一遍。
“你不怕養虎為患?”
“他是龍子,哪裏又變成了老虎?”太子的神情十分輕鬆。
“龍子?龍子一旦能呼風喚雨,就會張牙舞爪!”
一邊說著,皇帝一邊又輕輕的閉上了雙眼。
“三弟去內務府,隻帶上一雙眼睛和一對耳朵。他們商議的任何事情都可以旁聽,也可以調閱內務府的任何卷宗,不過僅此而已,不發表任何意見!”
“不要繞圈子,你到底想幹什麽?”
透過現象,皇帝準確的抓住了本質。
太子沒有立刻回答,而是看了杜公公一眼。
皇帝像是腦後長了眼睛,讓太子不要東張西望。
“你是儲君,謹慎是對的,不過過分的謹小慎微,會讓你失了上位者的氣度!”
最後幾句,皇帝說得語重心長。
太子繞回到前麵,恭恭敬敬的彎腰,謝過皇帝的教誨。
“繼續按,不要停!”皇帝溫和的下令。
太子急忙上前,繼續獻上自己的孝心。
“兒臣是為了防止內務府同內閣沆瀣一氣!”
不等皇帝再次詢問,太子輕聲回話。
“沆瀣一氣?你是太子,措辭要嚴謹!”
“是!”太子乖乖應下。
“你是有所發現?”
“不!兒臣是未雨綢繆!”
“為何?”
“以杜學士的手腕,兒臣怕劉總管遲早都會屈服!”
“內務府總管,由朕直接任命,杜青林再厲害,他也無法撼動劉雲逸!”皇帝對太子的擔憂不以為然。
“父皇,聽說——聽說——”
“吞吞吐吐的,成何體統?”皇帝低聲嗬斥。
“父皇,聽說一月之內,劉總管已經被申斥了三回?”
說完後,太子自覺的退到一旁,垂手低頭。
皇帝緩緩睜眼,看向太子的眼神十分複雜。
“你對朕這乾清宮,還真是關心得很!”從皇帝的語氣中辨不出喜怒。
太子聽後,心中一歎!
帝王,就是帝王,哪怕上一刻還沉浸在親情之中,隻要察覺出異樣,下一刻就會用龍鱗護住全身。
“劉總管上次來東宮請罪,兒臣見他有些心不在焉,刨根問底問出來的!”
該解釋的,還得解釋清楚,要是讓皇帝心生疑竇,無異於是在自掘墳墓。
“請罪?”
“二弟府上的侍衛失蹤,孤請慎刑司去查,一直沒有進展,劉總管這才特意前來。”
“你倒是個操心的!”
皇帝點評一句,依舊喜怒莫辨。
“聽說侍衛是在清淨寺附近失蹤,兒臣就多問了幾句。”
“清淨寺?與你何幹?”
“聽說清淨寺極為靈驗,兒臣想去為母後祈福!”
太子口中的母後,指的是自己的生母。
皇帝沉默半晌,揮揮手讓太子退下。
“那三弟的差事?”太子想起皇帝還沒有給出明確的意見。
“準了!”
太子心中大喜!
規規矩矩的行禮,起身退出,還是杜公公相送。
今日太子無事,杜公公將太子送至殿外,然後微微躬身,等太子遠去後,又立刻返回到殿內。
“太子今日的表現,你怎麽看?”皇帝已起身在殿內踱步。
“奴婢愚鈍!”杜公公在一旁彎腰低頭。
“就這麽一會功夫,就做了兩次試探,朕弱冠之年,可沒有他的這份心機!”
皇帝早已習慣了杜公公的回答,慢慢的說了起來。
像在自言自語,又像是特意說給杜公公聽的。
誰知道?天知道!
“奴婢不明白!”杜公公把腰又往下彎了彎。
“借著老三的差事,先是試探朕對劉雲逸的態度,然後又順勢提到清淨寺,嗬嗬——”
杜公公一言不發。
“杜芳!”
“奴婢在!”
“一定要收拾幹淨!”
“諾!”
“劉雲逸那裏,賞黃金百兩,表彰其盡忠職守!”
“諾!”
“其他幾位副總管,都給朕好好查查!”
“諾!”
“記住,不要打草驚蛇!”
“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