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要寓教於樂
穿越成太子之步步為營 作者:卿卿是婕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鄧侍郎回到國公府,才收到太子遇襲的消息。
如果不是剛從東宮回來,鄧侍郎指定會立刻遞牌子入宮。
先回後院向誠陽公問安,然後就把自己關進了書房,許久都沒有出來。
鄧侍郎在書房獨坐的時候,清淨寺的車隊也出現在內務府的大門外。
按太子的吩咐,五十萬兩白銀同內務府交割。
劉總管第二日一早進宮,先是去乾清宮向皇帝稟告,然後前往東宮。
沒想到撲了個空。
太子一大早出宮,巡視自己的田莊去了。
田莊,指的是城南的田莊,除了莊稼,田莊內還有座正在修建的城堡。
城牆已初具規模,遠遠的看去,蔚為壯觀。
劉總管沒有猶豫,轉身出宮,一路向南尋太子去了。
快到收獲的季節,漫步在田莊的車道上,太子的心情格外舒暢。
太子的身後,跟著幾個小家夥,分別是六、七、八、九四位皇子,和九公主。
太子特意帶他們出來走走,免得將來說出‘何不食肉靡’之類的混賬話。
幾位都是第一次走出京城,雖然竭力保持著皇家的風範,不過臉上的雀躍怎麽也掩飾不住。
“這是你們太子哥哥的田莊,想跑就跑,想跳就跳,想笑就笑,想吼就吼,哪怕是想跳進莊稼地裏打滾都行。孤隻有一個要求,那就是注意安全!”
背著手走在最前麵,太子表現得極為隨意。
幾個小家夥立刻鬆弛下來,展現出孩子應有的天真爛漫。
“太子哥哥,我們吃的糧食,就是從地裏長出來的麽?”九皇子展現出極強的求知欲。
太子想了想,衝陪在身旁的金暢吩咐幾句。
金暢一彎腰,急匆匆離開。
等太子一行人來到熱火朝天的工地旁邊,金暢再次出現,他的身後多出兩位老者。
看模樣,應該是租種田莊的佃戶。
跪下、磕頭,兩位老農激動得淚流滿麵。
沒辦法不激動啊!
太子接手後,直接將地租降到設定產量的一成,在佃戶的心中,太子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
太子上前,親自將兩位老農扶起。
“請你們來,是想讓你們帶著孤的弟弟妹妹們四處轉轉,讓他們弄明白糧食到底是怎麽種出來的。”
語言通俗易懂,太子的語氣更是無比溫和。
不過,兩位老農依舊緊張得手足無措。
拍拍他倆的肩膀,太子笑著讓他們把自己的弟弟妹妹當做普通的子侄輩。
幾位金枝玉葉在一旁聽得目瞪口呆。
兩位老農把腰深深的彎了下去,連稱不敢。
太子又笑著安慰幾句,然後讓李朝帶上侍衛,護衛著皇子公主跟隨兩位老農開闊眼界去了。
片刻之後,太子身旁除了金順,就隻有白虎在不遠處守護。
“奴婢走之前,又同周姑姑聊了一次,她也是一頭霧水。”
金順的心裏惦記著工地,昨夜就已返回到田莊。
太子欣賞著高大的城牆,對金順的稟告不置可否。
說完這幾句,金順也不再開口,就這麽靜靜的站在太子身後。
突然,有轟隆的馬蹄聲在太子身後響起。
金順有些慍怒的轉頭,等看清後急忙轉回腦袋,彎腰向太子稟報劉總管來了。
太子沒有理會,依舊注視著高大的城牆。
下馬、上前,劉總管衝太子拱手彎腰。
“老劉,你說要如何檢驗這城牆是否堅固?”太子沒有回頭。
金順聽後,心裏一顫。
“投石車、撞車!”劉總管脫口而出。
太子轉身,見劉總管還保持著彎腰低頭的姿勢,笑著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老金,等城牆修好後,孤會讓虎賁軍來檢驗,要是試出是豆腐渣工程,你就在這裏做一輩子的佃戶算了。”太子又把頭轉向金順。
劉總管在一旁聽到,心中不由得感慨起太子對金順的寵信。
花了數十萬修建的城牆,垮了也隻是去做佃戶,還是能吃飽穿暖的那種佃戶。
這哪是懲罰?這是赤裸裸的偏袒!
“檢驗那天,奴婢會站在城牆之上!”金順的語氣十分堅定。
“蠢貨!”太子笑罵一句。
投石機可沒長眼睛,到時候說不定哪塊石頭就會落在他的身上。
“五十萬送來了?”太子慢悠悠朝不遠處的涼棚走去。
“送來了!”劉總管跟在身後,急忙回話。
“到處都要花錢,你自己看著處理。”太子的語氣中透出了一絲慵懶。
出來轉轉,主要是為了放鬆。東宮的日常看似清閑,實際上太子覺得自己快喘不過氣來。
劉總管拱手謝過!
“老劉,能不能幫孤一個小忙?”
等到了涼棚內坐下,太子笑著開口。
一句老劉,聽得劉總管眉開眼笑,十分幹脆的請太子吩咐。
“浣衣局的掌印,定了沒有?”
“沒有!”
浣衣局掌印的位子,就是塊雞肋,劉總管正在為此事犯愁。
“孤給你推薦一位。”太子毫不客氣。
“謝過殿下!”
“你不問是誰?”
“殿下推薦的,一定錯不了!”劉總管順勢送上一記馬屁。
“那人你認識,王義!”
劉總管雖然有些詫異,不過依舊爽快的應下。
又陪著太子說了會話,劉總管起身告退。
太子心情大好,邀劉總管改日到東宮飲酒。
笑容,在劉總管的臉上盛開。
劉總管離開後,太子又坐了許久,幾個小家夥才一路嘰嘰喳喳的回來。
一坐下就開始七嘴八舌的顯擺起剛剛接觸的農事。
太子很有耐心,聽得十分認真。
等幾個小家夥說累了,太子笑著向站在一旁的老農道謝。
樸實的莊稼漢雙腿一軟,差一點又跪了下去。
一人十兩,算是太子的酬謝,兩位老農千恩萬謝,好不容易才被金順勸走。
“孤準備劃一小塊地出來,由你們幾位負責耕種。”
怎麽看,太子的笑容都有些陰險。
幾個小家夥涉世未深,居然還表現得十分興奮。
“隻有親自勞作,你們才能體會到耕作不易,才會珍惜每一粒糧食。”太子的表情漸漸變得嚴肅起來。
見太子訓示,幾個小家夥起身,一個個垂手低頭。
不過,他們都不約而同的忽略了‘不易’二字。
“孤送你們一首詩!”太子不是囉嗦之人,幾句話過後,便打算用這種特殊的方式結束今日的出遊。
幾個小家夥同時豎起了耳朵。
清了清嗓子,另一時空那首著名的《憫農》就此問世。
如果不是剛從東宮回來,鄧侍郎指定會立刻遞牌子入宮。
先回後院向誠陽公問安,然後就把自己關進了書房,許久都沒有出來。
鄧侍郎在書房獨坐的時候,清淨寺的車隊也出現在內務府的大門外。
按太子的吩咐,五十萬兩白銀同內務府交割。
劉總管第二日一早進宮,先是去乾清宮向皇帝稟告,然後前往東宮。
沒想到撲了個空。
太子一大早出宮,巡視自己的田莊去了。
田莊,指的是城南的田莊,除了莊稼,田莊內還有座正在修建的城堡。
城牆已初具規模,遠遠的看去,蔚為壯觀。
劉總管沒有猶豫,轉身出宮,一路向南尋太子去了。
快到收獲的季節,漫步在田莊的車道上,太子的心情格外舒暢。
太子的身後,跟著幾個小家夥,分別是六、七、八、九四位皇子,和九公主。
太子特意帶他們出來走走,免得將來說出‘何不食肉靡’之類的混賬話。
幾位都是第一次走出京城,雖然竭力保持著皇家的風範,不過臉上的雀躍怎麽也掩飾不住。
“這是你們太子哥哥的田莊,想跑就跑,想跳就跳,想笑就笑,想吼就吼,哪怕是想跳進莊稼地裏打滾都行。孤隻有一個要求,那就是注意安全!”
背著手走在最前麵,太子表現得極為隨意。
幾個小家夥立刻鬆弛下來,展現出孩子應有的天真爛漫。
“太子哥哥,我們吃的糧食,就是從地裏長出來的麽?”九皇子展現出極強的求知欲。
太子想了想,衝陪在身旁的金暢吩咐幾句。
金暢一彎腰,急匆匆離開。
等太子一行人來到熱火朝天的工地旁邊,金暢再次出現,他的身後多出兩位老者。
看模樣,應該是租種田莊的佃戶。
跪下、磕頭,兩位老農激動得淚流滿麵。
沒辦法不激動啊!
太子接手後,直接將地租降到設定產量的一成,在佃戶的心中,太子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
太子上前,親自將兩位老農扶起。
“請你們來,是想讓你們帶著孤的弟弟妹妹們四處轉轉,讓他們弄明白糧食到底是怎麽種出來的。”
語言通俗易懂,太子的語氣更是無比溫和。
不過,兩位老農依舊緊張得手足無措。
拍拍他倆的肩膀,太子笑著讓他們把自己的弟弟妹妹當做普通的子侄輩。
幾位金枝玉葉在一旁聽得目瞪口呆。
兩位老農把腰深深的彎了下去,連稱不敢。
太子又笑著安慰幾句,然後讓李朝帶上侍衛,護衛著皇子公主跟隨兩位老農開闊眼界去了。
片刻之後,太子身旁除了金順,就隻有白虎在不遠處守護。
“奴婢走之前,又同周姑姑聊了一次,她也是一頭霧水。”
金順的心裏惦記著工地,昨夜就已返回到田莊。
太子欣賞著高大的城牆,對金順的稟告不置可否。
說完這幾句,金順也不再開口,就這麽靜靜的站在太子身後。
突然,有轟隆的馬蹄聲在太子身後響起。
金順有些慍怒的轉頭,等看清後急忙轉回腦袋,彎腰向太子稟報劉總管來了。
太子沒有理會,依舊注視著高大的城牆。
下馬、上前,劉總管衝太子拱手彎腰。
“老劉,你說要如何檢驗這城牆是否堅固?”太子沒有回頭。
金順聽後,心裏一顫。
“投石車、撞車!”劉總管脫口而出。
太子轉身,見劉總管還保持著彎腰低頭的姿勢,笑著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老金,等城牆修好後,孤會讓虎賁軍來檢驗,要是試出是豆腐渣工程,你就在這裏做一輩子的佃戶算了。”太子又把頭轉向金順。
劉總管在一旁聽到,心中不由得感慨起太子對金順的寵信。
花了數十萬修建的城牆,垮了也隻是去做佃戶,還是能吃飽穿暖的那種佃戶。
這哪是懲罰?這是赤裸裸的偏袒!
“檢驗那天,奴婢會站在城牆之上!”金順的語氣十分堅定。
“蠢貨!”太子笑罵一句。
投石機可沒長眼睛,到時候說不定哪塊石頭就會落在他的身上。
“五十萬送來了?”太子慢悠悠朝不遠處的涼棚走去。
“送來了!”劉總管跟在身後,急忙回話。
“到處都要花錢,你自己看著處理。”太子的語氣中透出了一絲慵懶。
出來轉轉,主要是為了放鬆。東宮的日常看似清閑,實際上太子覺得自己快喘不過氣來。
劉總管拱手謝過!
“老劉,能不能幫孤一個小忙?”
等到了涼棚內坐下,太子笑著開口。
一句老劉,聽得劉總管眉開眼笑,十分幹脆的請太子吩咐。
“浣衣局的掌印,定了沒有?”
“沒有!”
浣衣局掌印的位子,就是塊雞肋,劉總管正在為此事犯愁。
“孤給你推薦一位。”太子毫不客氣。
“謝過殿下!”
“你不問是誰?”
“殿下推薦的,一定錯不了!”劉總管順勢送上一記馬屁。
“那人你認識,王義!”
劉總管雖然有些詫異,不過依舊爽快的應下。
又陪著太子說了會話,劉總管起身告退。
太子心情大好,邀劉總管改日到東宮飲酒。
笑容,在劉總管的臉上盛開。
劉總管離開後,太子又坐了許久,幾個小家夥才一路嘰嘰喳喳的回來。
一坐下就開始七嘴八舌的顯擺起剛剛接觸的農事。
太子很有耐心,聽得十分認真。
等幾個小家夥說累了,太子笑著向站在一旁的老農道謝。
樸實的莊稼漢雙腿一軟,差一點又跪了下去。
一人十兩,算是太子的酬謝,兩位老農千恩萬謝,好不容易才被金順勸走。
“孤準備劃一小塊地出來,由你們幾位負責耕種。”
怎麽看,太子的笑容都有些陰險。
幾個小家夥涉世未深,居然還表現得十分興奮。
“隻有親自勞作,你們才能體會到耕作不易,才會珍惜每一粒糧食。”太子的表情漸漸變得嚴肅起來。
見太子訓示,幾個小家夥起身,一個個垂手低頭。
不過,他們都不約而同的忽略了‘不易’二字。
“孤送你們一首詩!”太子不是囉嗦之人,幾句話過後,便打算用這種特殊的方式結束今日的出遊。
幾個小家夥同時豎起了耳朵。
清了清嗓子,另一時空那首著名的《憫農》就此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