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節
帶著異能穿回七十年代 作者:旭日東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母鬆了口氣,她也可以甩鍋了。
第102章 織毛衣
等楊大夫離開,田靜才明白李母的意思,“婆婆,我的身體很好。是藥三分毒,我不喝。”
“要不就倒了?”李母壓低聲音,“可是兩塊錢一副……”
“我也喝了藥茶的,叫李敏自己喝吧。”
李敏“……”她能不能說,誰出的這個主意就誰喝?可是看著大嫂那笑盈盈的樣子,她,不敢。
李正國拎了七包藥包回來,“以後每天隻熬不喝,第二天繼續加水熬就好了,一包管三天。”
“可是這些都是錢啊?”李母心疼,實在不行,還是她來喝吧。
“這次楊大夫沒收錢,都是不值錢的草藥,為了味道濃,還放了黃連。”
黃連?李母不敢喝了,“好好,我會按時熬藥的。”
李正國帶著陳鎖柱繼續做家具。
田靜教李敏織毛衣,邊教邊罵,“笨死了,是從下往上挑的,不是從上往下挑的。”
陳鎖柱看看李正國,見李正國沒反應,他也不敢多嘴,“李大哥,我,我爺爺同意了。”
“過一些日子再說,現在不合適。”
李正國沒說的是,他妹好像不熱衷出嫁了,他妹退婚風頭還沒過,明年再說。
陳鎖柱低頭繼續幹活,他是不會放棄的。
牛大嫂拎著個籃子過來了,和李正國陳鎖柱打了聲招呼,就站在院子外頭喊人,“田靜,田靜。”
“誒,來了。”
田靜打開院門,看到牛大嫂挎著蓋了一塊粗布的竹籃,忙把牛大嫂請進院裏,“快進來,是不是幫我換到雞蛋了?”
“是啊,前天就換到了,你們回來有些晚,昨天你家又在夾院子,我不就拖到今天才來嗎?”
牛大嫂邊說邊和田靜進了堂屋,一伸頭就能看到炕上的李敏,“哎呀,李敏你是在織毛衣呐?”
“是呀。”李敏驕傲地抬起下巴,“我大嫂買了毛線回來,左右我窩在炕上太無聊了。”
“我看看。”
牛大嫂把籃子往堂屋的桌子上一放,直接進了東屋,看到坐在炕邊擰麻線的李母,更驚奇了,“李嬸子,我看你精神好了不少。”
“哪裏是好了不少?是全好了,你沒看到我在擰麻線準備做鞋了嗎?對了,正好你來了,把你家打好的布殼板借給我一點,我急著給田靜做鞋子。”
牛大嫂看向身後的田靜,還是那一身衣服那雙鞋子,“好,下午我給你送來,你打算哪天打布殼板?要不要我來幫忙?”
“就下午吧,你來幫我熬漿糊,你熬的漿糊最好用,順便把剪子也借給我用幾天。”
“好啊。”牛大嫂與李母說定了,就看著李敏織毛衣,“看起來不是很難嘛,給我試試。”
李敏見大嫂點頭,就把手裏剛織幾圈的上下針遞給了牛大嫂,牛大嫂抱著三角形的毛線和針就喊田靜,“田靜,你來教教我。”
田靜隻是說了一遍,牛大嫂就快速上手,“這上下針太簡單了,不過,你說的那起頭,還是大有學問的,高矮胖瘦的,真是不好確定針數。”
“是呀,織肥了費毛線,織瘦了穿不了。這上下針大約織了兩寸左右,就應該在腰處比畫一下肥瘦了。”
李敏“……”她大嫂為什麽不吼人了?
織了一會,牛大嫂就把針線還給了李敏,和田靜數雞蛋去了。
“田靜,她們都要大米,就算隻有幾把,換回去也能給娃兒熬點米粥喝。”
“碎米行嗎?沙子不少,我現在很忙,沒時間揀。”
“行,隻要是米。”
籃子裏有六十個雞蛋。
雞蛋六分錢一個,糧站的米價一毛三分四一斤,倒換糧票也要一毛多一斤的票,可她這是在黑市五毛錢一斤買的。
“牛大嫂,說實話,我是黑市上五毛一斤買的,要不是路途遠又想照顧村裏人,我是不會在村裏用糧食換雞蛋的。”
“這樣吧,六個雞蛋換一斤,米裏有沙子,我就倒賠一些,以後再換,就不是這個價了。”
“那當然,那當然,不能叫你墊了錢,這次米有沙子,給這個價,已經是便宜她們了。”
十多斤的碎米,全部給了牛大嫂,叫她找秤稱,剩下的,下午給帶回來,順便再帶點蔬菜種子來。
李正國把四層的木架箱子做好了。
田靜和李正國兩個人篩了土,再把木架箱子連同土,一起放在陽光下曬著。
牛大嫂下午拎著剩碎米過來時,看到這個木架箱子,稀罕得不得了,“這樣要省下不少地方,放在廚房一角也不礙事。”
“就是這樣想的。”
“田靜你這個腦子裏啊,什麽稀奇的想法都有。”牛大嫂佩服不已地看著田靜,“明天,我叫我家那口子,來問正國兄弟是怎麽做的。”
“行。”田靜替李正國應下,“包教包會。”
這個下午,牛大嫂和李母在打布殼板。
田靜在木架箱裏種她的菜。
可惜,有李正國這個懂行之人,不好用異能,不過,每樣她都偷偷留了兩粒種子,明天上山給培育出來,準備種在自留地的棚子裏。
晚上,李母叫李正國給她多點幾盞燈,她要趕快給田靜的鞋子做出來,再趕衣服,田靜沒有衣服可換,她的那些破衣服,也被撕了打布殼板了。
次日早起,田靜就收到李母給她的鞋子,“謝謝婆婆,以後,別費眼睛,留在白天做。”
“好。”
早飯後,田靜看了看新鞋子,決定等上山回來再穿。
背上新竹背簍,對李母和李正國打了招呼,田靜就出了院門,卻發現西邊又多出了第四家第五家,而這兩家是李會計的兩個兒子。
田靜皺了皺眉,沒理會,直接從西屋邊上離開了,在農村,每家都會隔開一兩米的距離,要不是自留地開在各家前頭,鄰裏之間隔開的距離應該是自留地的大小。
一直到看不到田靜的背影了,李愛國才低頭繼續圍地基。
這次上山,田靜特意盯著野兔打,說了要給婆婆做棉衣的襯裏的。
現在已經是初冬,很快就要正要徹底冷了,婆婆的棉衣棉褲該準備起來,李敏的棉衣應該能對付這一年吧?棉花是不是不夠啊?
用柴刀把兩隻野兔剝好了皮,兔肉兔皮分別用藤蔓細細地卷好,放在背簍底部。
上麵放著紅菇娘果,紅菇娘果上是婆婆丁和苦麻菜,蓋上蓋子,田靜快速下山,她要回去洗腳換鞋。
第103章 大掃除
回到家,直接背著背簍進了西屋,先藏好培育出來的種子,再把背簍裏各樣東西拿出來。
等到李正國進來時,就看到三個瓷盆裏裝滿了東西,“這是什麽?”
李正國指著藤蔓裹住的東西。
“兔肉和兔皮,晚上再拆,先這麽放著,你抓些紅菇娘果去吃吧。”
田靜端著野菜去東屋,交給李敏擇去,她自己去廚房燒水。
洗幹淨腳,穿上尼龍襪,穿上新鞋子,田靜去了東屋,“鞋子很舒服,謝謝婆婆。”
正在給兒媳婦做衣服的李母笑嗬嗬地搖頭,“一家人,客氣什麽?”
“那我就不客氣了,婆婆你快點縫,李敏,你放下毛衣幫忙,我想洗澡了,很多天了。”
“我也想洗。”一聽田靜要洗澡,李敏覺得自己頭皮癢癢的,抬手就撓,“我已經半個月沒洗頭洗澡了。”
“你不會長虱子了吧?”
見李敏用力撓頭,田靜害怕了,這年代頭上長虱子的人很多。
原主是個愛幹淨的,洗澡不方便,但總是偷偷洗頭,因為田蘋的頭上就有,原主怕被傳上,就經常洗頭。
而且原主頭發短,一盆熱水分開就夠用的了,頭上當然是沒有虱子的。
“不會吧?”撓頭的李敏頓住手,“我小時候長過,後來我娘天天給我篦,就沒了。”
李母放下手上的針線,從炕櫃裏翻出她珍藏的篦子,“自己拿去篦一篦,最近家裏人多,不知道是不是別人傳的。”
當李敏真的篦下一個大虱子時,驚叫著跳下炕,“完了,快快,快洗炕單曬被褥。”
田靜摸摸發麻的頭皮,“趕快的,婆婆別忙做衣服了,拆了炕上的東西,李敏,你洗炕單被裏被麵,我去燒水,把這些都給燙一燙,最後再洗頭洗澡。”
“以後,離那些人遠一點,說話做事都可以,別和她們勾肩搭背的,
“婆婆,你先用陶罐裏的水洗頭吧,等我燒了水出來,你再順便洗個澡。”
婆媳三人各司其職的匆忙開始了滅虱運動。
李母洗了頭和澡,李敏才把兩床被裏被麵裏及炕單洗出來。
李正國來回挑了很多水,最後又被田靜指揮挑著燙過的被裏被麵去庫河裏漂洗。
等李敏洗頭洗澡後,田靜來不及洗了,隻能等飯後洗,本不打算今天洗的,因為李敏,全家大掃除。
中飯由李母和田靜做,李敏繼續洗被子,洗她大哥的薄被子,要不是因為怕有虱子,一開始就混在一起洗了。
當李正國挑著被裏被麵回來,看到他妹在洗他的薄被子,還一愣,他忘了,甜甜不會是想跟他分被窩了吧?
李敏的手勁很大,和她大哥一起擰被裏被麵的水,呲啦一聲,已經有很多年頭的被麵,就被兄妹倆給擰爛了。
李母心疼壞了,張嘴要叨叨閨女,就聽兒媳婦說話了,“正好,留著打布殼板,昨天打的那些不適合還給牛大嫂。”
昨天,用的是她的衣服打的布殼板,一條一條的太小塊,牛大嫂拿來的布殼板上的布塊可不小,即使牛大嫂不說,還回去後,牛大嫂的婆婆和弟妹能不說嗎?
“可是,可是,被麵該怎麽辦?”李敏弱弱的問。
“傻了吧唧的,我屋裏那麽多布匹做什麽用的?”
“那些是花棉布。”李敏心疼,她剛才跟進西屋拿被子,順便翻看了那幾匹布,每樣她都喜歡。
“買回來就是用的,把婆婆的被麵也給換了,還有我房間的被子,都給換了。”田靜不容置喙地做了決定。
第102章 織毛衣
等楊大夫離開,田靜才明白李母的意思,“婆婆,我的身體很好。是藥三分毒,我不喝。”
“要不就倒了?”李母壓低聲音,“可是兩塊錢一副……”
“我也喝了藥茶的,叫李敏自己喝吧。”
李敏“……”她能不能說,誰出的這個主意就誰喝?可是看著大嫂那笑盈盈的樣子,她,不敢。
李正國拎了七包藥包回來,“以後每天隻熬不喝,第二天繼續加水熬就好了,一包管三天。”
“可是這些都是錢啊?”李母心疼,實在不行,還是她來喝吧。
“這次楊大夫沒收錢,都是不值錢的草藥,為了味道濃,還放了黃連。”
黃連?李母不敢喝了,“好好,我會按時熬藥的。”
李正國帶著陳鎖柱繼續做家具。
田靜教李敏織毛衣,邊教邊罵,“笨死了,是從下往上挑的,不是從上往下挑的。”
陳鎖柱看看李正國,見李正國沒反應,他也不敢多嘴,“李大哥,我,我爺爺同意了。”
“過一些日子再說,現在不合適。”
李正國沒說的是,他妹好像不熱衷出嫁了,他妹退婚風頭還沒過,明年再說。
陳鎖柱低頭繼續幹活,他是不會放棄的。
牛大嫂拎著個籃子過來了,和李正國陳鎖柱打了聲招呼,就站在院子外頭喊人,“田靜,田靜。”
“誒,來了。”
田靜打開院門,看到牛大嫂挎著蓋了一塊粗布的竹籃,忙把牛大嫂請進院裏,“快進來,是不是幫我換到雞蛋了?”
“是啊,前天就換到了,你們回來有些晚,昨天你家又在夾院子,我不就拖到今天才來嗎?”
牛大嫂邊說邊和田靜進了堂屋,一伸頭就能看到炕上的李敏,“哎呀,李敏你是在織毛衣呐?”
“是呀。”李敏驕傲地抬起下巴,“我大嫂買了毛線回來,左右我窩在炕上太無聊了。”
“我看看。”
牛大嫂把籃子往堂屋的桌子上一放,直接進了東屋,看到坐在炕邊擰麻線的李母,更驚奇了,“李嬸子,我看你精神好了不少。”
“哪裏是好了不少?是全好了,你沒看到我在擰麻線準備做鞋了嗎?對了,正好你來了,把你家打好的布殼板借給我一點,我急著給田靜做鞋子。”
牛大嫂看向身後的田靜,還是那一身衣服那雙鞋子,“好,下午我給你送來,你打算哪天打布殼板?要不要我來幫忙?”
“就下午吧,你來幫我熬漿糊,你熬的漿糊最好用,順便把剪子也借給我用幾天。”
“好啊。”牛大嫂與李母說定了,就看著李敏織毛衣,“看起來不是很難嘛,給我試試。”
李敏見大嫂點頭,就把手裏剛織幾圈的上下針遞給了牛大嫂,牛大嫂抱著三角形的毛線和針就喊田靜,“田靜,你來教教我。”
田靜隻是說了一遍,牛大嫂就快速上手,“這上下針太簡單了,不過,你說的那起頭,還是大有學問的,高矮胖瘦的,真是不好確定針數。”
“是呀,織肥了費毛線,織瘦了穿不了。這上下針大約織了兩寸左右,就應該在腰處比畫一下肥瘦了。”
李敏“……”她大嫂為什麽不吼人了?
織了一會,牛大嫂就把針線還給了李敏,和田靜數雞蛋去了。
“田靜,她們都要大米,就算隻有幾把,換回去也能給娃兒熬點米粥喝。”
“碎米行嗎?沙子不少,我現在很忙,沒時間揀。”
“行,隻要是米。”
籃子裏有六十個雞蛋。
雞蛋六分錢一個,糧站的米價一毛三分四一斤,倒換糧票也要一毛多一斤的票,可她這是在黑市五毛錢一斤買的。
“牛大嫂,說實話,我是黑市上五毛一斤買的,要不是路途遠又想照顧村裏人,我是不會在村裏用糧食換雞蛋的。”
“這樣吧,六個雞蛋換一斤,米裏有沙子,我就倒賠一些,以後再換,就不是這個價了。”
“那當然,那當然,不能叫你墊了錢,這次米有沙子,給這個價,已經是便宜她們了。”
十多斤的碎米,全部給了牛大嫂,叫她找秤稱,剩下的,下午給帶回來,順便再帶點蔬菜種子來。
李正國把四層的木架箱子做好了。
田靜和李正國兩個人篩了土,再把木架箱子連同土,一起放在陽光下曬著。
牛大嫂下午拎著剩碎米過來時,看到這個木架箱子,稀罕得不得了,“這樣要省下不少地方,放在廚房一角也不礙事。”
“就是這樣想的。”
“田靜你這個腦子裏啊,什麽稀奇的想法都有。”牛大嫂佩服不已地看著田靜,“明天,我叫我家那口子,來問正國兄弟是怎麽做的。”
“行。”田靜替李正國應下,“包教包會。”
這個下午,牛大嫂和李母在打布殼板。
田靜在木架箱裏種她的菜。
可惜,有李正國這個懂行之人,不好用異能,不過,每樣她都偷偷留了兩粒種子,明天上山給培育出來,準備種在自留地的棚子裏。
晚上,李母叫李正國給她多點幾盞燈,她要趕快給田靜的鞋子做出來,再趕衣服,田靜沒有衣服可換,她的那些破衣服,也被撕了打布殼板了。
次日早起,田靜就收到李母給她的鞋子,“謝謝婆婆,以後,別費眼睛,留在白天做。”
“好。”
早飯後,田靜看了看新鞋子,決定等上山回來再穿。
背上新竹背簍,對李母和李正國打了招呼,田靜就出了院門,卻發現西邊又多出了第四家第五家,而這兩家是李會計的兩個兒子。
田靜皺了皺眉,沒理會,直接從西屋邊上離開了,在農村,每家都會隔開一兩米的距離,要不是自留地開在各家前頭,鄰裏之間隔開的距離應該是自留地的大小。
一直到看不到田靜的背影了,李愛國才低頭繼續圍地基。
這次上山,田靜特意盯著野兔打,說了要給婆婆做棉衣的襯裏的。
現在已經是初冬,很快就要正要徹底冷了,婆婆的棉衣棉褲該準備起來,李敏的棉衣應該能對付這一年吧?棉花是不是不夠啊?
用柴刀把兩隻野兔剝好了皮,兔肉兔皮分別用藤蔓細細地卷好,放在背簍底部。
上麵放著紅菇娘果,紅菇娘果上是婆婆丁和苦麻菜,蓋上蓋子,田靜快速下山,她要回去洗腳換鞋。
第103章 大掃除
回到家,直接背著背簍進了西屋,先藏好培育出來的種子,再把背簍裏各樣東西拿出來。
等到李正國進來時,就看到三個瓷盆裏裝滿了東西,“這是什麽?”
李正國指著藤蔓裹住的東西。
“兔肉和兔皮,晚上再拆,先這麽放著,你抓些紅菇娘果去吃吧。”
田靜端著野菜去東屋,交給李敏擇去,她自己去廚房燒水。
洗幹淨腳,穿上尼龍襪,穿上新鞋子,田靜去了東屋,“鞋子很舒服,謝謝婆婆。”
正在給兒媳婦做衣服的李母笑嗬嗬地搖頭,“一家人,客氣什麽?”
“那我就不客氣了,婆婆你快點縫,李敏,你放下毛衣幫忙,我想洗澡了,很多天了。”
“我也想洗。”一聽田靜要洗澡,李敏覺得自己頭皮癢癢的,抬手就撓,“我已經半個月沒洗頭洗澡了。”
“你不會長虱子了吧?”
見李敏用力撓頭,田靜害怕了,這年代頭上長虱子的人很多。
原主是個愛幹淨的,洗澡不方便,但總是偷偷洗頭,因為田蘋的頭上就有,原主怕被傳上,就經常洗頭。
而且原主頭發短,一盆熱水分開就夠用的了,頭上當然是沒有虱子的。
“不會吧?”撓頭的李敏頓住手,“我小時候長過,後來我娘天天給我篦,就沒了。”
李母放下手上的針線,從炕櫃裏翻出她珍藏的篦子,“自己拿去篦一篦,最近家裏人多,不知道是不是別人傳的。”
當李敏真的篦下一個大虱子時,驚叫著跳下炕,“完了,快快,快洗炕單曬被褥。”
田靜摸摸發麻的頭皮,“趕快的,婆婆別忙做衣服了,拆了炕上的東西,李敏,你洗炕單被裏被麵,我去燒水,把這些都給燙一燙,最後再洗頭洗澡。”
“以後,離那些人遠一點,說話做事都可以,別和她們勾肩搭背的,
“婆婆,你先用陶罐裏的水洗頭吧,等我燒了水出來,你再順便洗個澡。”
婆媳三人各司其職的匆忙開始了滅虱運動。
李母洗了頭和澡,李敏才把兩床被裏被麵裏及炕單洗出來。
李正國來回挑了很多水,最後又被田靜指揮挑著燙過的被裏被麵去庫河裏漂洗。
等李敏洗頭洗澡後,田靜來不及洗了,隻能等飯後洗,本不打算今天洗的,因為李敏,全家大掃除。
中飯由李母和田靜做,李敏繼續洗被子,洗她大哥的薄被子,要不是因為怕有虱子,一開始就混在一起洗了。
當李正國挑著被裏被麵回來,看到他妹在洗他的薄被子,還一愣,他忘了,甜甜不會是想跟他分被窩了吧?
李敏的手勁很大,和她大哥一起擰被裏被麵的水,呲啦一聲,已經有很多年頭的被麵,就被兄妹倆給擰爛了。
李母心疼壞了,張嘴要叨叨閨女,就聽兒媳婦說話了,“正好,留著打布殼板,昨天打的那些不適合還給牛大嫂。”
昨天,用的是她的衣服打的布殼板,一條一條的太小塊,牛大嫂拿來的布殼板上的布塊可不小,即使牛大嫂不說,還回去後,牛大嫂的婆婆和弟妹能不說嗎?
“可是,可是,被麵該怎麽辦?”李敏弱弱的問。
“傻了吧唧的,我屋裏那麽多布匹做什麽用的?”
“那些是花棉布。”李敏心疼,她剛才跟進西屋拿被子,順便翻看了那幾匹布,每樣她都喜歡。
“買回來就是用的,把婆婆的被麵也給換了,還有我房間的被子,都給換了。”田靜不容置喙地做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