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節
帶著異能穿回七十年代 作者:旭日東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歐陽雷很會做人,起初,收走一半時,就會適當地返一部分錢回來,當然是比較供銷社的收購價的。
這樣一來,用了他塑料布的人,對他可是感恩戴德,包括知道其中彎彎繞的支書和隊長。
李建國嚇得縮回手,“兩百就夠了。”
“窮家富路,你們出去不知道會遇到什麽情況,有個萬一,你們是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拿著,分開縫在你們的衣服裏麵,一切小心。”
“好。”李建國接了,“我一定能還上的。”
“我相信堂哥。”
……
山裏,軋棉用了十天,田靜就早出晚歸陪著婆婆十天。
所出皮棉都裝的是麻袋,李母有些心疼,可她也心疼做棉花袋的布,好在棉花多,不在乎被麻袋勾住的那些,而且這山洞裏不潮濕,麻袋又是放在炕上的。
“等山下忙完了,我們再來做棉被。”
“不用,就在山下做,山下的棉花也夠,要是不夠,我再來拿。”
婆婆幹起活來,像不要命似的,田靜可不讓她深秋時節來青鬆岩上吹風。
“也好,回吧,山下的棉花該采摘了。”
“回去後,娘你可要歇幾天,那一畝多地,太多人關注著,吐一朵就摘一朵,哪用得著您啊?”
山下的棉花不像山上是被田靜催熟的,所以每天采摘多少不一定,要看每天吐絮的棉桃有多少。
“好好,我歇幾天。”
李母不拒絕,她雖然忙,可卻覺得身體越忙越好,每天兒媳給她燉雞湯,炒兔肉的,她都胖了。
……
今天下山早,牛大嫂在李家院裏幫忙係玉米皮,看到李母,還驚訝,“嬸子這幾天和田靜去哪兒了?幾天沒見到你,感覺你胖了呢?”
“是吧?我就覺得我胖了,這些是剛掰下來的玉米吧?”
李母一岔,牛大嫂就跑題。
“對,是你家棉花地裏的,在地裏就扒皮晾曬了,幹得差不多,才拔的。”
牛大嫂說著,手裏的動作也不慢,把玉米棒子兩兩打結。
這棉花套種時,玉米每棵隻留一個棒子,一個棒子的重量可不少,三兩有多了。
李母想坐下來幹活,被兒媳和閨女一起推進屋裏休息了。
兩千多個玉米棒子就掛在了正屋屋簷下的毛竹竿上。
終於看到了田靜,牛大嫂開始嘀咕自家的事情。
農閑了,原本定在中秋後的分家,提上了日程,牛大娘把小兒子兩口子給分了出去。
已經分戶,並且在村尾最西邊,也就是李榮國的西邊分了地基,至於什麽時候蓋,還不知道。
牛大娘同意小兒子兩口子在家過了年再出來,因為即使這就蓋,也不可能立刻就住進去。
牛大哥和牛大娘總不能把親弟給趕出去吧?
“田靜,你有沒有覺得,分個家我好像吃了大虧了一樣?我恨不得分出來的是我,我能離你近一些。”
田靜歎口氣,這個牛大娘是個厲害的婆婆啊,也虧得牛大哥有心機。
“牛大嫂,你放心,你那弟媳要是想來我這裏占便宜,沒門。”
她不願意幫著豐收的人家,還要算是牛小哥一家。
牛大嫂懂了,田靜這是側麵回答了她的問題,她恨得想砍人。
田靜安慰牛大嫂,“現在,你婆婆幫得越多,等你婆婆不在後,他們的日子就越難過,看未來,你看現在做什麽?有時候,吃虧是福。”
“對對,你說得對,我就等著看將來。”
……
第二日,田靜就叫婆婆醃酸菜。
李敏刷鍋燒水,大麥跟著掰去白菜外邊的老菜幫子。
燙白菜過涼水,醃了滿滿一缸。
田靜吸溜口水,“娘,什麽時候能吃?”
“一個月。”
“時間太長了,娘,您給我做個假酸菜炒粉條吧?”
“好。”
李母笑得開心,兒媳這表現,肚子裏肯定是個男娃。
……
李家的荒灘地,每天都有社員圍著,就是要看棉花收成如何。
吐絮的棉桃越來越多,社員幹脆進地裏幫忙摘。
沒幾天,地裏就隻剩下棉花杆了。
社員又來李家幫忙摘棉籽,不讓李母用棉籽分離機軋棉,他們想要棉籽,擔心軋棉損傷棉籽。
他們也想種棉花,種出來自己家用多方便?買棉花要票還買不到幾斤。
因為種的是荒地,李家的這一季棉花完全屬於自己家的,不需要上交。
李母看向兒媳。
田靜拍拍手,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你們想要棉籽的心情我懂,可我還是那句話,種子可以拿去,但是我不管收成。”
“我們知道,我們知道,謝謝田靜。”社員們開心道謝。
“你們等我說完。”田靜示意大家安靜,“為了節約棉籽用量,大家最好是育苗移栽,一畝地最多也就八兩,每人可以拿走一斤,剩下的留給……”
“留給我,留給我。”
歐隊長跑了進來,張嘴就批評社員們,“差點來晚了,你們居然背著我來要棉籽?”
第224章 占先機
田靜暗暗翻個白眼,她就知道,不論自己種點什麽,都能被要了種子去。
“好吧,剩下的留給隊長,記得給我家計工分。”
“又計?”
“怎麽了?”
“沒怎麽,我就是擔心生產隊裏的所有東西加起來,都不夠還你們工分的。”
“我又不著急催債,慢慢還。”
虱多不癢,債多不愁,歐隊長無所謂。
“每家最多八兩,剩下的全交公社,明年,公社不僅給抓豬崽,還給抓雞崽。”
利誘下,社員們沒意見了,仔細地摘著手裏的棉籽。
人多力量大,幾天後,近兩百多斤的籽棉,摘出了一百多斤棉籽。
田靜留下了一斤棉籽,剩下都被歐隊長叫人背走了,誰家要棉籽,去他那裏免費領就好了,但是有條件,領了就必須種,禁止送出去。
……
冬小麥種下去半個多月了,一片生機盎然的綠色,社員們臉上都笑開了花。
季書記來視察,然後又開了一次全體社員大會。
會議的內容,無非是鼓勵社員們要努力增產。
這一季的收成不錯,也因為是實踐階段,所以公社和隊裏會親自到地頭查看收成。
明年的夏收過後,就會根據這兩季的收成,定下以後每年公糧的標準。
當然,這個標準不會超過生產隊以往所交公糧的數額。
期盼社員們的收成一年比一年高,日子越過越紅火。
激勵又振奮的未來設想,把原本滿足於現收成的社員,激動地恨不得立刻就畝產千斤八百的。
散會後,季書記親自到李家表揚了李正國和田靜。
庫山裏的成功,離不開這兩口子的幫忙,何況土地認養責任製也是根據田靜的提議修改的。
下一個土地責任製實驗村,就是緊鄰庫山裏的汪洱生產隊。
汪洱生產隊和庫山裏生產隊同樣都是被五裏坡彎給截斷的困難村,從庫山裏收上去的種子,除了庫山裏的使用量,其餘盡量安排給了汪洱生產隊。
田靜可不願意占據功勞,“都是歐陽雷幫得忙,現在村裏的機麵房,同樣是他給借的款。”
季書記承認,“歐陽雷是誰,我們都心知肚明,那是個有眼力見的,他這一段時間內,可以說做的都是善舉,我在匯報工作上,會提到他的。”
“那就好,我和李正國可不能占了別人的功勞。”
再次來收菜的歐陽雷,聽說田大俠給了他一個大功勞,驚訝地差點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田大俠,妹子,你到底要做什麽?我可沒有南方的路子。”
“今天多少號了?”
“七號。”
“看了昨天新聞沒有?”
“看了,大事件呀,我告訴你……”
田靜擺手,“你也別告訴我了,我都知道,運動結束了,以後對集市的管理會越來越鬆,你難道沒有想法嗎?”
歐陽雷一愣,他突地趴在桌麵上,伸長上半身撲到田靜麵前,“田大俠,你給個指示啊,還有我叔那裏,該怎麽辦?”
李正國嫌棄地推開他,“集市的需求肯定有的,不然你的集市怎麽會存在的?以後,對集市的管理會放鬆,但也不能太囂張。”
這樣一來,用了他塑料布的人,對他可是感恩戴德,包括知道其中彎彎繞的支書和隊長。
李建國嚇得縮回手,“兩百就夠了。”
“窮家富路,你們出去不知道會遇到什麽情況,有個萬一,你們是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拿著,分開縫在你們的衣服裏麵,一切小心。”
“好。”李建國接了,“我一定能還上的。”
“我相信堂哥。”
……
山裏,軋棉用了十天,田靜就早出晚歸陪著婆婆十天。
所出皮棉都裝的是麻袋,李母有些心疼,可她也心疼做棉花袋的布,好在棉花多,不在乎被麻袋勾住的那些,而且這山洞裏不潮濕,麻袋又是放在炕上的。
“等山下忙完了,我們再來做棉被。”
“不用,就在山下做,山下的棉花也夠,要是不夠,我再來拿。”
婆婆幹起活來,像不要命似的,田靜可不讓她深秋時節來青鬆岩上吹風。
“也好,回吧,山下的棉花該采摘了。”
“回去後,娘你可要歇幾天,那一畝多地,太多人關注著,吐一朵就摘一朵,哪用得著您啊?”
山下的棉花不像山上是被田靜催熟的,所以每天采摘多少不一定,要看每天吐絮的棉桃有多少。
“好好,我歇幾天。”
李母不拒絕,她雖然忙,可卻覺得身體越忙越好,每天兒媳給她燉雞湯,炒兔肉的,她都胖了。
……
今天下山早,牛大嫂在李家院裏幫忙係玉米皮,看到李母,還驚訝,“嬸子這幾天和田靜去哪兒了?幾天沒見到你,感覺你胖了呢?”
“是吧?我就覺得我胖了,這些是剛掰下來的玉米吧?”
李母一岔,牛大嫂就跑題。
“對,是你家棉花地裏的,在地裏就扒皮晾曬了,幹得差不多,才拔的。”
牛大嫂說著,手裏的動作也不慢,把玉米棒子兩兩打結。
這棉花套種時,玉米每棵隻留一個棒子,一個棒子的重量可不少,三兩有多了。
李母想坐下來幹活,被兒媳和閨女一起推進屋裏休息了。
兩千多個玉米棒子就掛在了正屋屋簷下的毛竹竿上。
終於看到了田靜,牛大嫂開始嘀咕自家的事情。
農閑了,原本定在中秋後的分家,提上了日程,牛大娘把小兒子兩口子給分了出去。
已經分戶,並且在村尾最西邊,也就是李榮國的西邊分了地基,至於什麽時候蓋,還不知道。
牛大娘同意小兒子兩口子在家過了年再出來,因為即使這就蓋,也不可能立刻就住進去。
牛大哥和牛大娘總不能把親弟給趕出去吧?
“田靜,你有沒有覺得,分個家我好像吃了大虧了一樣?我恨不得分出來的是我,我能離你近一些。”
田靜歎口氣,這個牛大娘是個厲害的婆婆啊,也虧得牛大哥有心機。
“牛大嫂,你放心,你那弟媳要是想來我這裏占便宜,沒門。”
她不願意幫著豐收的人家,還要算是牛小哥一家。
牛大嫂懂了,田靜這是側麵回答了她的問題,她恨得想砍人。
田靜安慰牛大嫂,“現在,你婆婆幫得越多,等你婆婆不在後,他們的日子就越難過,看未來,你看現在做什麽?有時候,吃虧是福。”
“對對,你說得對,我就等著看將來。”
……
第二日,田靜就叫婆婆醃酸菜。
李敏刷鍋燒水,大麥跟著掰去白菜外邊的老菜幫子。
燙白菜過涼水,醃了滿滿一缸。
田靜吸溜口水,“娘,什麽時候能吃?”
“一個月。”
“時間太長了,娘,您給我做個假酸菜炒粉條吧?”
“好。”
李母笑得開心,兒媳這表現,肚子裏肯定是個男娃。
……
李家的荒灘地,每天都有社員圍著,就是要看棉花收成如何。
吐絮的棉桃越來越多,社員幹脆進地裏幫忙摘。
沒幾天,地裏就隻剩下棉花杆了。
社員又來李家幫忙摘棉籽,不讓李母用棉籽分離機軋棉,他們想要棉籽,擔心軋棉損傷棉籽。
他們也想種棉花,種出來自己家用多方便?買棉花要票還買不到幾斤。
因為種的是荒地,李家的這一季棉花完全屬於自己家的,不需要上交。
李母看向兒媳。
田靜拍拍手,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你們想要棉籽的心情我懂,可我還是那句話,種子可以拿去,但是我不管收成。”
“我們知道,我們知道,謝謝田靜。”社員們開心道謝。
“你們等我說完。”田靜示意大家安靜,“為了節約棉籽用量,大家最好是育苗移栽,一畝地最多也就八兩,每人可以拿走一斤,剩下的留給……”
“留給我,留給我。”
歐隊長跑了進來,張嘴就批評社員們,“差點來晚了,你們居然背著我來要棉籽?”
第224章 占先機
田靜暗暗翻個白眼,她就知道,不論自己種點什麽,都能被要了種子去。
“好吧,剩下的留給隊長,記得給我家計工分。”
“又計?”
“怎麽了?”
“沒怎麽,我就是擔心生產隊裏的所有東西加起來,都不夠還你們工分的。”
“我又不著急催債,慢慢還。”
虱多不癢,債多不愁,歐隊長無所謂。
“每家最多八兩,剩下的全交公社,明年,公社不僅給抓豬崽,還給抓雞崽。”
利誘下,社員們沒意見了,仔細地摘著手裏的棉籽。
人多力量大,幾天後,近兩百多斤的籽棉,摘出了一百多斤棉籽。
田靜留下了一斤棉籽,剩下都被歐隊長叫人背走了,誰家要棉籽,去他那裏免費領就好了,但是有條件,領了就必須種,禁止送出去。
……
冬小麥種下去半個多月了,一片生機盎然的綠色,社員們臉上都笑開了花。
季書記來視察,然後又開了一次全體社員大會。
會議的內容,無非是鼓勵社員們要努力增產。
這一季的收成不錯,也因為是實踐階段,所以公社和隊裏會親自到地頭查看收成。
明年的夏收過後,就會根據這兩季的收成,定下以後每年公糧的標準。
當然,這個標準不會超過生產隊以往所交公糧的數額。
期盼社員們的收成一年比一年高,日子越過越紅火。
激勵又振奮的未來設想,把原本滿足於現收成的社員,激動地恨不得立刻就畝產千斤八百的。
散會後,季書記親自到李家表揚了李正國和田靜。
庫山裏的成功,離不開這兩口子的幫忙,何況土地認養責任製也是根據田靜的提議修改的。
下一個土地責任製實驗村,就是緊鄰庫山裏的汪洱生產隊。
汪洱生產隊和庫山裏生產隊同樣都是被五裏坡彎給截斷的困難村,從庫山裏收上去的種子,除了庫山裏的使用量,其餘盡量安排給了汪洱生產隊。
田靜可不願意占據功勞,“都是歐陽雷幫得忙,現在村裏的機麵房,同樣是他給借的款。”
季書記承認,“歐陽雷是誰,我們都心知肚明,那是個有眼力見的,他這一段時間內,可以說做的都是善舉,我在匯報工作上,會提到他的。”
“那就好,我和李正國可不能占了別人的功勞。”
再次來收菜的歐陽雷,聽說田大俠給了他一個大功勞,驚訝地差點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田大俠,妹子,你到底要做什麽?我可沒有南方的路子。”
“今天多少號了?”
“七號。”
“看了昨天新聞沒有?”
“看了,大事件呀,我告訴你……”
田靜擺手,“你也別告訴我了,我都知道,運動結束了,以後對集市的管理會越來越鬆,你難道沒有想法嗎?”
歐陽雷一愣,他突地趴在桌麵上,伸長上半身撲到田靜麵前,“田大俠,你給個指示啊,還有我叔那裏,該怎麽辦?”
李正國嫌棄地推開他,“集市的需求肯定有的,不然你的集市怎麽會存在的?以後,對集市的管理會放鬆,但也不能太囂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