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長榮對站在一邊沒走的汪洱村村民說:“再來一盤,不,再來兩盤,我們給錢。”


    村民擺手,“不要錢,我去給你們切。”


    還有這好事?


    等看到端西瓜進來的人後,萬忠山笑了,“牛大嫂。”


    “萬主任,西瓜味道如何?”


    萬忠山擺手,“我還沒有嚐到。”


    牛大嫂把手上的盤子朝他麵前一放,“這盤全給你。”


    薑長榮他們哄笑起來,“頭兒,豔福不淺。”


    “呸!狗嘴裏吐不出象牙來。”


    牛大嫂抬手指了一圈,“你們城裏的調調,在我們這裏可不行,容易惹來閑言碎語,幸虧我都是做奶奶的人了。”


    萬忠山不理會屬下們的不著調,拿了一塊西瓜嚐了嚐,立刻就明白剛才屬下們為什麽不給他留一塊了。


    脆甜又水分足,瓜的香味還非常濃。


    “牛大嫂,你們這是?”


    “萬主任,您覺得這瓜值多少錢一斤?”


    萬忠山看著屬下,“京都西瓜多少錢一斤?”


    “三毛到三毛五。”


    萬忠山轉臉看牛大嫂,“你聽到了,在這個價格上,貴一點也是合理的。”


    “你們村的西瓜味道很好,難怪敢種這麽多。那收西瓜的老板該樂得笑掉大牙了吧?”


    “肯定的。”


    牛大嫂拉過凳子坐下,“那個老板三年都不給我們漲價了,我們有意見,可李村長和他熟。”


    “而且李村長沒有時間另找老板,這個老板可不就拿捏我們的價格了?”


    萬忠山又拿起一塊西瓜,“那你們這是來告狀的?”


    牛大嫂懷疑這萬主任會做生意嗎?


    “我們是來找你們幫忙的,看看能不能在京都找個老板來收購?我們隻要兩毛五一斤。”


    萬忠山一愣,“京都那邊太遠了,路費都劃不來的。”


    “說到這個我就來氣。”


    牛大嫂一拍桌子,“那個老板來拉西瓜,每輛車我們還要給出五百塊的費用。”


    “京都那邊來的話,我們給送去市裏火車站,用火車拖,費用肯定不高。”


    “這邊我們管送,火車皮和那邊的汽車費用,就由京都老板出。”


    萬忠山有疑問,“可是,你們村就三輛車,發火車是有時間限製的。上下搬運西瓜,是最費時的。”


    牛大嫂泄氣了,“那算了,就讓這個老板繼續壓榨我們好了。”


    萬忠山驚訝,“既然不滿意,你們為什麽不給李村長提意見?”


    “您以為沒提嗎?”


    牛大嫂很沮喪,“我們辛苦幾個月,一個大棚種一季西瓜和一季蔬菜,才賺兩千塊錢。”


    “可是李村長說:‘一個大棚就比往年一年的收入還要翻幾倍,別不知足。不滿意可以,自己找老板來收去。’”


    “因為這個老板能把我們的大棚全部包完了。李村長就不想換老板,他覺得換一個老板,不一定能吃下這麽多大棚。”


    萬忠山思忖著,“我聽說你們都是分時間段種植的,以保證蔬菜和西瓜上市的時間,對嗎?”


    “對!”


    牛大嫂點頭,“這就是李村長的高明之處了,他說不管淡旺季,隻要別把市場壓垮了就行。一開始,我們也不懂,慢慢就明白了。”


    萬忠山想了想說:“這個問題,我會給你們留意的,今年,這個老板不是還來收嗎?”


    果然如李村長所說那樣,萬主任心動但是不給準話。


    當大老板和當官真是累心。


    “來收,每年春耕,他都會來簽收購合同的。”


    等牛大嫂她們離開了,薑長榮幾個人算了算。


    “好家夥,就算被那老板壓榨了,他們每戶每年的收入也高達四萬塊啊?太牛了,難怪上麵這麽關注庫山裏呢?”


    “噓!小聲點。”


    萬忠山製止屬下們,“全國都在關注庫山裏。而且那個田靜非常特別,不是她育的苗,長勢就比較差。還不知道能不能在別處實行呢?”


    屬下們不懂主任愁什麽,“近的買苗,遠的買種子唄,這有什麽好愁的?”


    萬忠山瞥了眼屬下們。


    “你們根本就不懂種地。不說土質問題,就算土質和種子都是具備了,可是人才呢?”


    “有幾個李正國?就算調動他,他也分身乏術啊,成果需要時間啊。”


    薑長榮有想法,“既然他接收殘疾退役軍人,我想,他應該也願意帶幾個徒弟的吧?”


    “要不,挑幾個能幹穩重的退役軍人來學學?”


    萬忠山站起身,“你說得對,我去打電話,不能幹等著庫山裏的成績。”


    “再說了,庫山裏成績已經出來了,最後的開發旅遊項目,不是每個村落都能具備的。”


    看到田靜放下手上的藤蔓,李正國問:“聽到什麽了?”


    “你就快有徒弟了。”


    “什麽徒弟?”


    “嘿嘿,天機不可泄露。”


    ……


    晚上六點,村裏準時通上了電。


    拉亮了被李村長統一的家中四十瓦、大棚中一百瓦的燈泡。


    比煤油燈照明麵積大又比煤油燈亮的燈光,讓村民歡呼。


    安裝費用是比較高,可是這亮度,晚上做什麽活,也不會覺得費眼了。


    而且他們也出得起。


    第411章 等什麽消息?


    幾天後,庫山裏就來了幾個退役軍人。


    說是慕名而來,要跟李村長學習。


    李村長不僅治理好了一個舊山村,還接收了眾多退役軍人,是他們學習的榜樣。


    他們要學李村長這樣,大公無私地投身在祖國發展騰飛的事業道路上。


    李正國“……”


    萬忠山這是不好意思出麵了,直接讓人給他戴高帽子啊。


    威武是不能屈。


    可是高帽子,他是十分樂意戴的。


    “你們太客氣了,你們才是大公無私之人,我不過自私地想發展自己的家鄉而已。”


    “既然來了,那我帶你們去安排住下吧,時間緊任務重。”


    “午飯後,你們就去村民那裏看看聽聽,再找我的助理談談。後天,正式跟在我身後學習。”


    “是,多謝李村長。”


    “不客氣。”


    幾個人被安排住在一個院子中,管住不管吃。


    水,庫河裏多的是,電,抄表,按照本縣電費收取。


    蔬菜,可以在村裏買,糧食,村民們也隻夠自家吃的,可以借車給他們出去買。


    這條件也算不錯了,住宿費就節約了不少。


    到底是當過兵的,隻是兩個小時,他們就把柴米油鹽準備好了。


    庫山裏進了學習之人,季縣長怎麽可能不知道?


    前麵四個村子怎麽可能不知道?中和彰山犁拾三個村子,拉上汪洱村一起去鎮裏提意見。


    經過肖家之事,鎮裏可不敢再亂出主意了,叫他們去找縣裏。


    不等他們去,季縣長的電話就到了鎮上。


    “告訴那四個村子,要是他們村裏也有退役軍人,就派退役軍人去學習。軍人把令行禁止刻在了骨子裏。普通村民過去,那就是添亂。”


    汪洱村老村長轉身就走,這一條五個村子,除了李正國,就沒有誰去當過兵。


    哪個老農民不想讓兒子出去當兵?


    是那麽容易被選上的嗎?好不容易弄到一兩個指標,體檢又不合格。


    李正國不知村外情況,他正在給學員們講述庫山裏發展的計劃,和決定這麽發展的道理。


    “每個村的計劃都要因地製宜。就像我們這五個村子,因為我的計劃足夠合理,也看得到未來。”


    “所以縣裏為了不讓那四個村子盲目地跟風來不打亂我的計劃,就壓製了他們。”


    “雖然目前是壓製,但是等到我們裏麵的旅遊項目開發成功後,他們就能乘坐順風車。”


    “至少他們賣些有特色的土特產還是可以的,這就需要他們村長的魄力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異能穿回七十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旭日東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旭日東生並收藏帶著異能穿回七十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