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靜用力一甩手,甩開曾景初的拉扯。


    “曾老板,你兩次解釋身份,都是在騙我。”


    “你去某省城主要是找我的,對不對?十一年前你就見到我了,卻隱而不說。”


    “為什麽現在又要說了?”


    “要是我還是在田家那種性子,你就不可能與我接近了,對不對?”


    “要是我的性子不討喜,很貪婪,你也不會繼續靠近我了,對不對?”


    “要是我隻是一個碌碌無為的普通農婦,也沒有今天這個場麵了,對不對?”


    “因為我通過了你的考察,和你家人的考驗了,對不對?”


    曾景初就知道田靜的剛,是容不得欺騙的,“甜甜,不是你想的這樣。”


    “好!我就聽你說說是哪樣?”


    田靜自動在東牆邊的圈椅子上坐下,與曾景良坐個麵對麵。


    曾景初在曾景良的下首坐下,把這中間的緣由向田靜娓娓道來。


    曾家與陳家與韓家是世交。


    在陳廣平也就是陳耀明的父親那一代。


    陳家兩個兒子,曾家一個兒子,韓家一個兒子兩個閨女,兩個閨女相差十一歲。


    三家經常來往走動,晚輩之間也都熟悉。


    在韓家大閨女韓淑琴十六歲時,陳家去提了親。


    韓父應允了。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韓淑琴就嫁入了陳家。


    婚後沒多久,陳家舉家搬去了某省城,說是為了家訓。


    等到韓淑珍十六歲時,陳曾兩家同時去提親。


    韓父選擇了曾家,按照國人的習慣,押寶不押一處,也就是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裏。


    嫁入曾家後,年尾韓淑珍就生下了曾景良。


    曾景良一出生,身體就不太好,總是感冒發燒。


    兩歲時,一場發燒差點要了曾景良的命,從那以後就留下哮喘的毛病。


    韓淑珍為了大兒子操勞暈倒,醫生一把脈,懷了孕。


    韓母把大孫子接過去親自照料,讓兒媳婦認真對待孕期,一定要生下個健康的孫子。


    幾個月後,健康的曾景初出生了。


    曾家一團喜氣,因為曾家三代單傳了。


    好景不長,韓家出事了。


    曾家幾經使力,最後隻從牢裏救出六歲的韓榮。


    曾家給其改名曾景榮。


    曾景良的身體經常犯病,一犯幾乎要了命。


    在曾景良八歲時,曾家訪到某省城有位名醫治哮喘很厲害。


    這個省城就是韓家大姐所居住的省城。


    韓淑珍兩口子把小兒子交給婆婆帶著,夫妻倆帶大兒子去大姐那邊尋醫。


    經過治療,曾景良的病情好了不少,再鞏固鞏固療效,就不會經常發作了。


    夫妻倆很高興,繼續住在陳家給大兒子治病。


    就在這時,曾家生意出現了些問題。


    兩口子一商量,由曾鴻霖先回去處理生意,韓淑珍留下。


    一天晚上,韓淑珍哄睡了喝藥的大兒子,回到自己的房間裏,就被一人給抱住了。


    女人的力氣當然是鬥不過男人的。


    男人強迫了她之後,還說他喜歡上了靦腆溫柔的韓淑珍,對性格強勢的韓淑琴沒有好感。


    結婚不過是為了家族利益。


    沒錯,這個男人就是韓淑珍的大姐夫。


    韓淑珍摔了床上的所有東西,才趕走了還敢說出這種無恥的甜言蜜語哄她的陳廣平。


    她痛哭了一夜,幾欲尋死,可是想到隔壁病弱的大兒子,還有跟著婆婆的小兒子,她終於還是忍了下來。


    第二日,大姐過來時,看到她紅腫的眼,問她怎麽了。


    麵對大姐,她說不出大姐夫所做之事。隻說是擔心孩子和家裏的生意,叫大姐晚上過來陪她住著。


    半個月後,曾鴻霖來了,韓淑珍就不再拉著大姐陪她了。


    又過了半個月,曾景良的病情穩定了,夫妻倆打算回京都時,韓淑珍發現自己有了身孕。


    韓淑珍再也憋不住心中的委屈,對丈夫哭訴了那晚的事。


    曾鴻霖要去找陳廣平算賬,被韓淑珍攔住,這種事情說出去,她還有臉活著嗎?


    曾鴻霖也懊悔自己不該在這個時候離開。


    回到京都,韓淑珍準備打胎,可是公婆以為是曾家的孩子,堅決不準打。


    六個月後,韓淑珍早產生下了一個閨女。


    時局越來越不穩定,曾家打算移居海外。


    韓淑珍不願意麵對這個閨女,雖然閨女還小,身上看不出陳家的影子,以後難保不會。


    丟又舍不得,最後選擇了京郊的一戶農家。


    之所以選擇農家,因為那個年代,農家才能安穩。


    而且這戶農家都是老實本分之人,隻有兩個兒子,願意收養個閨女。


    何況送養閨女的人家給了很多錢財和首飾。


    安排妥當了,曾家移居去海外了。


    曾家公婆這才發現孫女不見了,責問韓淑珍。


    曾鴻霖替媳婦圓謊說是上船時才發現閨女不見了。


    肯定是碼頭人多,被人給抱走了。


    他總不能放下一大家子,去尋找吧?


    曾家公婆也無奈,隻能叮囑以後國內情況好轉了,一定要把曾家血脈找回來。


    送養了閨女,韓淑珍並不快樂,畢竟是她身上掉下的一塊肉。


    慢慢的,患上了抑鬱症。


    幾年後,曾家父母離世,曾鴻霖接手了家族生意。


    把家族生意做得更大了。


    第433章 曾家往事(二)


    曾鴻霖知道媳婦的心結,他時刻關注著國內的變化。


    七八年,國內的政策就放寬不少,他派小兒子先回去探路鋪墊,順帶找找當年送養的女嬰。


    曾景初找到那戶農家時,發現那農戶家唯一的閨女劉月蓮,並不像爹娘所說和他娘很像。


    他沒有貿然出現,而是去查訪。


    這一查訪,就查出了個秘密。


    原來這戶農家領養女嬰沒多久,女嬰就病了一場。


    生產隊裏和公社裏都醫治不了,給送進了縣裏。在縣裏住了半個月才出院。


    曾景初就查訪這半個月。


    曾景初查到這對農村夫婦曾經同時離開過病房。


    這是當年同病房的比較年輕的一個病友的記憶。


    病友之所以還有這個記憶,是因為那對夫妻離開不久,就有一個婦人抱著個包被進來找這對夫妻。


    看到病床上的女嬰,還把包被並排放在女嬰旁邊,逗著女嬰玩兒。


    病友以為是親戚,就沒怎麽在意。


    還瞥見那婦人打開包被,抱出包被裏的嬰兒出來把尿。


    沒多久,婦人就抱著包被離開了。


    而那對農村夫妻也回來了,回來還叨叨說白等了這麽久,根本就沒見到人。


    病友懶得理會這對夫妻,也沒告訴他們有人來找過他們。


    曾景初認為,就是這個婦人換了他的同母異父的妹妹。


    可是,婦人換女嬰做什麽?


    他並不怨農村夫妻沒發現女嬰被換了,因為不仔細的話,小嬰兒很難分辨。


    加之還是個女嬰。誰也不會想到會有人拿女嬰換女嬰。


    曾景初首先懷疑的是陳家,他認為要是陳廣平知道有個閨女,說不定就悄悄地抱回去。


    到了某省城,不僅陳廣平已經去世多年,韓淑琴也已經去世。


    陳家隻剩下陳廣複父子倆和陳廣複兒子陳耀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異能穿回七十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旭日東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旭日東生並收藏帶著異能穿回七十年代最新章節